5第四章社会过程研究方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社会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社会学研究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d82da48762caaedd33d476.png)
第二讲
测量、问卷设计和抽样
主要内容: 1、测量及其信度和效度; 2、问卷设计; 3、抽样及其方法。
一、测量
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事物或现 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 来的过程。
作用:在于确定一个特定分析单位的特定 属性的类别或水平,
1、概念化
宗教虔诚 偏见 同情心 (每周去教堂的次数) (不雇佣女性做主管) (给东南亚海啸捐款)
构造效度 其他概念的准确程度
5、概念的操作化
操作化
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
概 念
概念化
操作化
指标
操作化的方法
澄清与界定概念 概念定义的范围 决定一个定义
发展测量指标
列出概念的维度 建立测量指标
指标选择的多样性
度假
职业
住房
保险
夫妻权力
医疗
子女 食品
义工
二、问卷设计
1、问卷的概念及其结构
1、调查研究
普遍调查 抽样调查
统计分析
定量
2、实验研究
实地实验 实验室实验
统计分析
定量
3、实地研究
参与观察 个案研究 统计资料分析 二次分析 内容分析 历史比较分析
定性分析 统计分析
定性
4、文献研究
定量/定性 定性分析
3、社会研究的过程
选择研究问题 研究设计 调查法
实验法
文献法
实地法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应用层
中间层
基础层
整群抽样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然后 由抽出的若干个小群体内所有元素构成 的样本。
上海二手房区域价格
多段抽样
按抽样元素的隶属关系或层次关系,把 抽样过程分为几个阶段进行。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第四章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480dd0c250e2524de5187e2e.png)
研究设计 探索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解释性研究 理论性研究 应用性研究 分析单位 区群谬误 简化论 横向研究 纵向研究 趋势研究 同期群研究 同组研究 研究计划书
思考与实践
1.描述性研究关注的焦点是什么?列举两例常见的描述性研究的例子。(p59-60) 2.试述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三者的特点及其关系。 (p61-62) 3.从社会学刊物中,找出几篇社会研究报告,分析和说明它们各自采用的研究方式是 什么。 (p63-66) 4.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p62-63) 5.分析你所找出的那几篇社会研究报告中所用的分析单位是什么。 (p66-69) 6.确定上一章你所选定的研究课题中的分析单位,并为这一课题设计一套具体方案。 (p66-69) 7.指出下列例题中的分析单位: 例1:女人看电视的时间比男人长,因为女人在家庭之外工作的时间比男人短。 年轻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比老年人平均少30分钟。 例2:独生子女家庭中,子女的消费水平略高于父母;相比之下,非独生子女 家庭中的子女消费水平则与父母相当。 8.同期群研究是如何进行的?这种研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p72)
案例
⇒流动人口比例越高的城市犯罪率越高。 不一定。因为有可能流动人口相对集中而加强管理,致使犯罪率降低。 例2. 干部患神经衰弱的多于农民。 ⇒干部比例越高的地区,神经衰弱的患病率越高。 不一定。因为有可能干部多,减轻了工作压力,而使整个地区的患病率降低。
三、与分析单位有关的错误
3.简化论
目的在于了解现实的社会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
供政策建议 课题来源常常是各级政府机构
第三节 研究方式
一、四种基本的研究方式
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 文献研究 实地研究
思考与实践
1.描述性研究关注的焦点是什么?列举两例常见的描述性研究的例子。(p59-60) 2.试述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三者的特点及其关系。 (p61-62) 3.从社会学刊物中,找出几篇社会研究报告,分析和说明它们各自采用的研究方式是 什么。 (p63-66) 4.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p62-63) 5.分析你所找出的那几篇社会研究报告中所用的分析单位是什么。 (p66-69) 6.确定上一章你所选定的研究课题中的分析单位,并为这一课题设计一套具体方案。 (p66-69) 7.指出下列例题中的分析单位: 例1:女人看电视的时间比男人长,因为女人在家庭之外工作的时间比男人短。 年轻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比老年人平均少30分钟。 例2:独生子女家庭中,子女的消费水平略高于父母;相比之下,非独生子女 家庭中的子女消费水平则与父母相当。 8.同期群研究是如何进行的?这种研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p72)
案例
⇒流动人口比例越高的城市犯罪率越高。 不一定。因为有可能流动人口相对集中而加强管理,致使犯罪率降低。 例2. 干部患神经衰弱的多于农民。 ⇒干部比例越高的地区,神经衰弱的患病率越高。 不一定。因为有可能干部多,减轻了工作压力,而使整个地区的患病率降低。
三、与分析单位有关的错误
3.简化论
目的在于了解现实的社会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
供政策建议 课题来源常常是各级政府机构
第三节 研究方式
一、四种基本的研究方式
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 文献研究 实地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过程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f16ccd708a1284ac85043d4.png)
生 产 关 系
社会发展 规律
生产力
合规律性
三、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若干 重要方法
1.历史主义的方法 2.科学预见的方法 3.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讨论: (一)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体制能否解决中国
的腐败等问题? (二)?
TITANIC, 驶向何方 ?
东欧剧变、两德统一和苏联的解 体,美国前国务院官员的日裔美 籍学者弗兰西斯· 福山提出的“历 史终结论”。福山最早在1989年 《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了《历 史的终结》一文,认为 “自由与 民主的理念已无可匹敌,历史的 演进过程已走向完成”。继而又 在1992年编纂成书,写成《历史 的终结及最后一人》,比较系统 地提出了自己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第四章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建议阅读书目: A.J.汤因比 [英] :《历史研究》 斯塔夫理阿诺斯[美]:《全球通史》 voyager_ho :《台湾经济的未来与困局》
马克思主义社会过程研究的方法及其意义:
1.通过层层剖析社会生活( 人与自然界、人与人) 的矛盾,揭示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发展,使社会 展现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矛盾分析法) 2.运用过程研究方法研究社会现象要求我们正 确地把握社会历史过程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客观规律性和主体选 择性的统一。
《资本论》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典范
• 《资本论》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以资本主义经济或生产发展史为基础,以经 济学说史为“中介”吸取经济学说史的优秀成果、批封、清理经济学说史的 遗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逻辑范畴体系,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本质和 发展规律,进一步揭示和论证人类历史之谜。 • 在《资本论》的草稿《1857年—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通过对人与自然相互 作用、个人与社会关系状况的分析,首次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说: A、前资本主义社会——“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原始的丰富、人 的依赖、自我牺牲) B、资本主义社会——“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片面发展、 物的依赖、个人独立) C、共产主义社会——“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阶段(自由个性、全面发展) • 全面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依托三大社会形态的演进,人的发展经 历三个不同的阶段以及由片面到全面,不自由到自由,不充分到充分的漫长 历史过程,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实现了自由充分而全面的发展这一价值理 想。
社会发展 规律
生产力
合规律性
三、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若干 重要方法
1.历史主义的方法 2.科学预见的方法 3.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讨论: (一)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体制能否解决中国
的腐败等问题? (二)?
TITANIC, 驶向何方 ?
东欧剧变、两德统一和苏联的解 体,美国前国务院官员的日裔美 籍学者弗兰西斯· 福山提出的“历 史终结论”。福山最早在1989年 《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了《历 史的终结》一文,认为 “自由与 民主的理念已无可匹敌,历史的 演进过程已走向完成”。继而又 在1992年编纂成书,写成《历史 的终结及最后一人》,比较系统 地提出了自己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第四章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建议阅读书目: A.J.汤因比 [英] :《历史研究》 斯塔夫理阿诺斯[美]:《全球通史》 voyager_ho :《台湾经济的未来与困局》
马克思主义社会过程研究的方法及其意义:
1.通过层层剖析社会生活( 人与自然界、人与人) 的矛盾,揭示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发展,使社会 展现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矛盾分析法) 2.运用过程研究方法研究社会现象要求我们正 确地把握社会历史过程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客观规律性和主体选 择性的统一。
《资本论》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典范
• 《资本论》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以资本主义经济或生产发展史为基础,以经 济学说史为“中介”吸取经济学说史的优秀成果、批封、清理经济学说史的 遗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逻辑范畴体系,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本质和 发展规律,进一步揭示和论证人类历史之谜。 • 在《资本论》的草稿《1857年—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通过对人与自然相互 作用、个人与社会关系状况的分析,首次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说: A、前资本主义社会——“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原始的丰富、人 的依赖、自我牺牲) B、资本主义社会——“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片面发展、 物的依赖、个人独立) C、共产主义社会——“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阶段(自由个性、全面发展) • 全面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依托三大社会形态的演进,人的发展经 历三个不同的阶段以及由片面到全面,不自由到自由,不充分到充分的漫长 历史过程,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实现了自由充分而全面的发展这一价值理 想。
第四章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ppt课件
![第四章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ea0c5080eb6294dc886c7e.png)
2、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以客观唯心 主义的方式表达了世界是一个发展 过程的辨证法思想。
3、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继承黑 格尔哲学中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 总结、概括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 新成果的基础上,将承认自然界、人 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是历史发展过程 的观点称之为“伟大的思想”。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 历史。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东西,最终 都要在历史上消亡。一个过程的结束, 就是另一个过程的开始。正是这种有限 的有始有终的不断产生又不断灭亡的具 体事物,构成了无限的无始无终的永恒 发展的物质世界。
三、社会历史过程的前进性 和曲折性
1、在社会历史问题上,悲观主义者认 为人类社会呈退化趋势,人类文明将 不可逆转地走向衰落。乐观主义者则 认为人类文明是进步的,是沿着螺旋 式的阶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
2、马克思主义既明确肯定历史过程的 前进性,又指出历史过程的曲折性, 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 性的统一,其总的趋势是前进、上升 的,其道路是曲折、迂回的,并且从 人类社会的内在矛盾入手,揭示了前 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的深层根源。
4、人类社会是历史发展过程,“永远不 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 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 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相反, 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 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 时阶段”。
5、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辩证法思想,其 方法论意义是巨大的。
恩格斯说:
四、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性 与多样性
1、社会发展有其一般规律,但社会发 展的一般规律总是通过各个国家、民 族发展的特殊规律显现出来的。
2、马克思主义从物质生产和生产力发 展入手研究社会发展规律,指出人类 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 断演进的历史过程。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63d71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f.png)
20
(3)鼓励与会者对已提出的设想或方案加以改进和综合; (4)创造一种自由讨论的氛围,支持和鼓励与会者充分发
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5)专家发言要简练,但不允许参加者仅仅宣读事先准备
好的建议。
21
谢谢观赏
22
所谓控制是指操纵某一事项的决定因素或条件,从而 产生控制者所希望获得的后果,使社会现象按照期望的方 向发展
6
4、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
(1)明确性
科学家对所研究的概念做出的明确的的定义。
(2)逻辑性
指研究过程的逻辑性。科学研究是建立在系统的观察和 正确的逻辑推理基础之上的,科学研究过程是归纳与演绎 方法的结合过程。
15
(二)非随机抽样方法
又称非随机抽样,指抽样时不遵循随机原则,而是按 照政策研究人员的主观判断或仅仅按照方便的原则抽取样 本。
定额抽样:又称配额抽样,是按照总体特征予以
配置样本的抽样形式,是非随机抽样中最流行的一种。 定额抽样类似于随机抽样中的分层抽样,它也是首先 将母体中的所有单位按一定的标志分为若干类组,然 后在每个类(组)中用方便抽样或判断抽样的方法选 取样本单位。
实验室研究 实地研究
10
一、什么是定量资料分析方法?
是指在研究过程中对有关的资料和信息用确切的数 字量化出来,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包括计算机在内的各 种计算手段进行计算和分析。
这种研究的特点在于如何保持资料收集的科学性, 以利于后续研究过程顺利进行。
主要特征:科学性、专门性、敏感性、精确性
11
(一)概率抽样调查(随机抽样)
尚好
5.结果可概化性 (Generalizability of Results)
良好
较差
19
(3)鼓励与会者对已提出的设想或方案加以改进和综合; (4)创造一种自由讨论的氛围,支持和鼓励与会者充分发
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5)专家发言要简练,但不允许参加者仅仅宣读事先准备
好的建议。
21
谢谢观赏
22
所谓控制是指操纵某一事项的决定因素或条件,从而 产生控制者所希望获得的后果,使社会现象按照期望的方 向发展
6
4、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
(1)明确性
科学家对所研究的概念做出的明确的的定义。
(2)逻辑性
指研究过程的逻辑性。科学研究是建立在系统的观察和 正确的逻辑推理基础之上的,科学研究过程是归纳与演绎 方法的结合过程。
15
(二)非随机抽样方法
又称非随机抽样,指抽样时不遵循随机原则,而是按 照政策研究人员的主观判断或仅仅按照方便的原则抽取样 本。
定额抽样:又称配额抽样,是按照总体特征予以
配置样本的抽样形式,是非随机抽样中最流行的一种。 定额抽样类似于随机抽样中的分层抽样,它也是首先 将母体中的所有单位按一定的标志分为若干类组,然 后在每个类(组)中用方便抽样或判断抽样的方法选 取样本单位。
实验室研究 实地研究
10
一、什么是定量资料分析方法?
是指在研究过程中对有关的资料和信息用确切的数 字量化出来,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包括计算机在内的各 种计算手段进行计算和分析。
这种研究的特点在于如何保持资料收集的科学性, 以利于后续研究过程顺利进行。
主要特征:科学性、专门性、敏感性、精确性
11
(一)概率抽样调查(随机抽样)
尚好
5.结果可概化性 (Generalizability of Results)
良好
较差
19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件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3f528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9.png)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实验法的限制包括实验条件难以完全控制、外部效度较低 等问题。
研究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改进
拓展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和问 题,拓展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
创造新的研究方法:根据学科发展和实践需要,创造新 的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
提高研究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改进技术手段和 操作程序,提高研究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有目的性、系统性、可重复性和可 检验性。
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01
通过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减少主观性和偏见,提高研究
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促进学术交流和发展
02
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学术交流和发展,使得研究结果能够被
其他学者重复和验证,进而推动学科的发展。
指导实践应用
03
研究方法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指导实践应
点,但也存在调查时间长、成本高、数据质量难以保证等不足。
实验法
总结词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对象的变化,以揭示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详细描述
实验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之一,它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 实验对象的变化,以揭示因果关系。实验法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数据准 确度高等优点,但也存在实验条件难以控制、实验结果难以推广等不足。
内容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对文献内容进行定量分析,以揭示社会现象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详细描述
内容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之一,它通过对文献内容进行定量分析,以揭示社会现象和趋 势。内容分析法具有操作简便、数据量大、可重复性强等优点,但也存在数据质量难以保证、文献选择主观性强 等不足。
实验法的限制包括实验条件难以完全控制、外部效度较低 等问题。
研究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改进
拓展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和问 题,拓展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
创造新的研究方法:根据学科发展和实践需要,创造新 的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
提高研究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改进技术手段和 操作程序,提高研究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有目的性、系统性、可重复性和可 检验性。
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01
通过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减少主观性和偏见,提高研究
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促进学术交流和发展
02
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学术交流和发展,使得研究结果能够被
其他学者重复和验证,进而推动学科的发展。
指导实践应用
03
研究方法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指导实践应
点,但也存在调查时间长、成本高、数据质量难以保证等不足。
实验法
总结词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对象的变化,以揭示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详细描述
实验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之一,它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 实验对象的变化,以揭示因果关系。实验法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数据准 确度高等优点,但也存在实验条件难以控制、实验结果难以推广等不足。
内容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对文献内容进行定量分析,以揭示社会现象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详细描述
内容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之一,它通过对文献内容进行定量分析,以揭示社会现象和趋 势。内容分析法具有操作简便、数据量大、可重复性强等优点,但也存在数据质量难以保证、文献选择主观性强 等不足。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最新优质PPT课件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最新优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848ef7bd64783e08122b01.png)
24
? 发展测量指标 ?(1)列出概念的维度 如妇女社会地位,可分为政治地位、经济地位、 法律地位、教育地位、家庭地位这几个维度
?(2)建立测量指标(把表示一个概念或变量含义 的一组可观察到的事物,称做这一概念或变量的一 组指标。)
? a.寻找和利用前人已有的指标,可以作一定 的修改和补充,如一些量表的使用
? 买什么样的房子
? 妻子是否应该参加社会工作
? 家里有人生病时,应去看哪位医 生
? 全家每周在食品方面应花多少钱
PPT学习交流
30
1971年森特斯增加了下面六个指标
? 请谁来做客和与谁一起出门 ? 怎样装饰房间和摆设家具 ? 收看什么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 ? 家庭的正餐吃什么 ? 买什么样的衣服 ? 配偶应买什么样的衣服
PPT学习交流
9
测量图例 1
分析单位
个人 N1 N2 N3 N4 …
测量法则 测量内容
符号(数字)
(政治兴趣) 最强 5
按政治
较强 4
兴趣问 卷的回 答得分
一般
3
较弱 2
最弱
1
PPT学习交流
10
测量图例 2
分析单位
测量法则
企业 N1
N2
按 社
保
N3
法
……
测量内容 符号(数字)
五险一金
实行
Y
未实行 N
研究,其中对于“父母投资”这一概念,请进行 操作化
PPT学习交流
40
“父母投资”的操作化框架
被访者早期对家庭帮助的依赖
父母为子女结婚所花的费用
早期家庭帮助
被访人的教育水平
婚后的居住情况
是否在家做作业 在升学上是否得到帮助 在就业上是否得到帮助 在换工作上是否得到帮助 在分房上是否得到帮助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PPT课件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635155d4d8d15abf234e33.png)
4、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
2021/3/9
CHENLI
6
四、研究过程
1、选择问题阶段--研究主题与研究问题 2、研究设计阶段--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案 3、资料收集阶段--四种主要方式 4、资料分析阶段--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5、得出结果阶段--研究报告与成果交流
2021/3/9
CHENLI
7
1
选择研究问题
CHENLI
2
2、科学的特征
科学是经验的--根植于、依赖于 科学是命题式的--形式结构 科学是逻辑的--符合正确的思维 科学是操作的--可实际检验 科学是趋于抽象的--概括、理论 科学是趋于系统的--完整体系 科学是累积的--相对的、部分的
2021/3/9
CHENLI
3
二、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
1、社会研究的定义 研究-- 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 社会研究--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 中人们的行为、态度、特征 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 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 学的探究活动。
2021/3/9
CHENLI
16
第四章: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1、探索性研究--初次接触、初步了解、初步印象 2、描述性研究--现象分布、趋势特征、整体照片 3、解释性研究--因果联系、内在规律、理解解释
二、研究性质
1、理论性研究(基础性研究)--原理、机制 2、应用性研究(对策性研究)--问题、政策
9
二、理论的结构
1、概念--对现象的一种抽象 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2、概念的功能--提供交流的工具 提供观察的视角 能够分类和概括 构成理论的元素
2021/3/9
CHENLI
10
3、概念的层次
2021/3/9
CHENLI
6
四、研究过程
1、选择问题阶段--研究主题与研究问题 2、研究设计阶段--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案 3、资料收集阶段--四种主要方式 4、资料分析阶段--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5、得出结果阶段--研究报告与成果交流
2021/3/9
CHENLI
7
1
选择研究问题
CHENLI
2
2、科学的特征
科学是经验的--根植于、依赖于 科学是命题式的--形式结构 科学是逻辑的--符合正确的思维 科学是操作的--可实际检验 科学是趋于抽象的--概括、理论 科学是趋于系统的--完整体系 科学是累积的--相对的、部分的
2021/3/9
CHENLI
3
二、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
1、社会研究的定义 研究-- 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 社会研究--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 中人们的行为、态度、特征 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 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 学的探究活动。
2021/3/9
CHENLI
16
第四章: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1、探索性研究--初次接触、初步了解、初步印象 2、描述性研究--现象分布、趋势特征、整体照片 3、解释性研究--因果联系、内在规律、理解解释
二、研究性质
1、理论性研究(基础性研究)--原理、机制 2、应用性研究(对策性研究)--问题、政策
9
二、理论的结构
1、概念--对现象的一种抽象 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2、概念的功能--提供交流的工具 提供观察的视角 能够分类和概括 构成理论的元素
2021/3/9
CHENLI
10
3、概念的层次
第四章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第四章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8b3a2686294dd88d0d26be6.png)
(二)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选择性自然界的发展是自发的、盲目的、无意识的;社会发展则是自觉地、有意识的。
二者的区别,集中表现为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具有选择性。
这种选择性包括选择“做什么”和“怎么做”,即包括选择实践目标、实践手段、实践方法等。
主题选择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实践活动的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
”恩格斯说:
“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
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这一论述,为正确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一。
只有不间断的量的积累,才有间断性的质的飞跃。
坚持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历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联系和区别,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阶段的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毛泽东说:
“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
这种选择并非只有非此即彼的正确选择或错误选择,还包括最优选择、次优选择等。
同样是正确选择,是最优的还是次优的,对于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
(三)社会历史过程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主体选择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就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
一。
人们只有把握客观规律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当人们没有认识必然性的时候,必然性是盲目的,外在于人的;当人们认识并把握了必然性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必然性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然停止在旧阶段。
二者的区别,集中表现为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具有选择性。
这种选择性包括选择“做什么”和“怎么做”,即包括选择实践目标、实践手段、实践方法等。
主题选择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实践活动的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
”恩格斯说:
“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
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这一论述,为正确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一。
只有不间断的量的积累,才有间断性的质的飞跃。
坚持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历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联系和区别,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阶段的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毛泽东说:
“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
这种选择并非只有非此即彼的正确选择或错误选择,还包括最优选择、次优选择等。
同样是正确选择,是最优的还是次优的,对于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
(三)社会历史过程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主体选择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就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
一。
人们只有把握客观规律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当人们没有认识必然性的时候,必然性是盲目的,外在于人的;当人们认识并把握了必然性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必然性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然停止在旧阶段。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ppt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ppt](https://img.taocdn.com/s3/m/73d9d20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4.png)
人文主义方法论:充分考虑人得特殊性,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 过程中得主观性,深入人得内心世界去理解其行为及其社会 后果。人文主义者结合人类行为主体对社会世界得认识能 力与能动特性、思维与意志等,来描述或建构研究对象得经 验世界。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就是其典型特征。
哲学基础 研究范式 逻辑过程 理论模式 主要目标 分析方法 主要方式 资料收集方法 研究特征
其特征就是控制情境与变量来研究社会行为与社会现象得 变化,以建立变量间得因果关系。
三个基本要素:实验组与控制组;前测与后测;自变量与因变 量。
三、实验法
前测(pretest):实验研究中在对实验组给予实验刺激之前进 行得测量。
后侧(posttest):实验研究中在对实验组给予实验刺激之后 进行得测量。
三、社会学研究得范式
社会学三大范式:
社会学研究范式(风笑天):
社会事实范式:以迪尔凯姆得方法论思想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代表, 强调社会现象得客观性,强调对宏观得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文化规 范进行研究,在社会结构层次与文化层次探讨社会得本质属性。
社会定义范式:以韦伯得思想与符号互动论为代表,强调社会现象得主 观性质,认为宏观得社会现象都就是人们主观定义得,强调在微观层次 研究人们如何建立社会并在社会中行动得。
社会行为范式:以行为科学得方法论为代表,强调对个人得社会行为进 行客观精确得分析,主张用经验或实证得方法研究社会现象。认为事 实范式过于抽象,限于宏观层次,而定义范式过于主观,限于微观层次,强 调对人外部行为得经验观察来认识社会现象得因果关系。
一、研究得逻辑过程
“科学之环”原理
一、研究得逻辑过程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就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三、社会学研究得范式
哲学基础 研究范式 逻辑过程 理论模式 主要目标 分析方法 主要方式 资料收集方法 研究特征
其特征就是控制情境与变量来研究社会行为与社会现象得 变化,以建立变量间得因果关系。
三个基本要素:实验组与控制组;前测与后测;自变量与因变 量。
三、实验法
前测(pretest):实验研究中在对实验组给予实验刺激之前进 行得测量。
后侧(posttest):实验研究中在对实验组给予实验刺激之后 进行得测量。
三、社会学研究得范式
社会学三大范式:
社会学研究范式(风笑天):
社会事实范式:以迪尔凯姆得方法论思想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代表, 强调社会现象得客观性,强调对宏观得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文化规 范进行研究,在社会结构层次与文化层次探讨社会得本质属性。
社会定义范式:以韦伯得思想与符号互动论为代表,强调社会现象得主 观性质,认为宏观得社会现象都就是人们主观定义得,强调在微观层次 研究人们如何建立社会并在社会中行动得。
社会行为范式:以行为科学得方法论为代表,强调对个人得社会行为进 行客观精确得分析,主张用经验或实证得方法研究社会现象。认为事 实范式过于抽象,限于宏观层次,而定义范式过于主观,限于微观层次,强 调对人外部行为得经验观察来认识社会现象得因果关系。
一、研究得逻辑过程
“科学之环”原理
一、研究得逻辑过程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就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三、社会学研究得范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历史过程存在着的人类社会:阶段性特 征。
2020/3/21
10
3、人的认识也是一个过程
认识总是时代的认识,认识具有具体性,真 理也具有具体性。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同历史不具有最终的性质一样,认识也不 具有最终的性质。
2020/3/21
11
(二)社会历史过程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16
这种选择性包括选择“做什么”和
“怎么做”,即包括选择实践目标、实践
手段、实践方法等等,而这种选择是有条
件的。
2020/3/21
17
主体选择从根本上说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活动是人 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章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2020/3/21
1
思考问题:
???
和同时代的人相比, 马克思恩格斯面对的认 识对象并无二致,但是,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与马恩同时代的 其他人并没有创立。
2020/3/21
2
思考问题:
???
费尔巴哈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以前西方唯物 主义发展的最高峰,但 是,其哲学始终没有上 升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原 因又是什么?
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连续性, 没有后一过程对前一过程的继承,事物就不能 前进;但是,仅仅有连续性,没有事物发展的 非连续性、间断性、飞跃,事物同样不会有前 进和上升。
要想深入了解事物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把握事物的发展过程,就必须分析事物的前进 性和曲折性。
2020/3/21
13
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反对历 史循环论,又要反对历史直线论。历史不是涅 瓦大街上的人行道,不可能那样笔直又笔直。
2020/3/21
19
第一,实践的客观性决定社会的客观性。 第二,人的选择受到现实的生产力状况的制约。 第三,历史是自然的历史,人类活动的规律要服
从自然的规律。 第四,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统一 。 第五,历史是一个合力。
2020/3/21
20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社会基本矛盾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 历史的火车头——社会革命合力 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科学技术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
2020/3/21
5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一研究方法进行了批判: 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正确方法是,把客观事物
置于其发展的具体过程中加以认识,把客观事物 同它存在和发展的过程统一起来加以认识。 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和把握世界方式的重大变革。
2020/3/21
6
一、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
(一)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基本含义
世界是无数的事物发展过程的集合体。这些过 程之间的关系是既是连续性的,又是非连续性, 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坚持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对于我们
正确把握历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联系和区别,
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阶段的社会矛盾,具
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020/3/21
12
(三)社会历史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作为历史过程存在的自然界。
2020/3/21
9
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凡是在 历史上产生的东西,最终都要在历史上消亡
恩格斯说,人类社会“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 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完美的社会、 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 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 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 阶段。”
2020/3/21
3
恩格斯1886年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 立时,曾把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和旧哲学的研 究方法做过比较:
“旧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黑格尔称之为 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把事物当成一 成不变的东西去研究。”
2020/3/21
4
形而上学的旧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认为:
“必须先研究事物,而后才能研究过程。 必须先知道一个事物是什么,尔后才能 觉察这个事物中所发生的变化。”
2020/3/21
15
(一)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选择性
自然界的发展是自发的、盲目的、无意 识的。
社会历史发展是自觉的、有计划、有意 识的,是人的活动的结果。这集中表现在 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具有选择性。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选择作为人的主 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表征,成为社会发展 的关键性环节。
2020/3/21
坚持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历史辩证法,牢 牢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同时在实践中自觉 走曲折前进的道路。
2020/3/21
14
二、社会历史过程的基本特点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可 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主体选择性, 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性, 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恩格斯在谈到他和马克思是如何批判继承黑格尔 和费尔巴哈哲学、如何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时说:“这样一来,黑格尔的革命方面就恢 复了,同时也摆脱了那些曾经在黑格尔那里阻碍他 贯彻到底的唯心主义装饰。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 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 合体。”
2020/3/21
7
这里的“过程பைடு நூலகம்不是抽象的过程,不是离 开了主体和客体的过程。
世界作为一个过程,首先是指事物的过程, 社会的过程,然后才是思想的认识的过程。
其基本含义有三个:
2020/3/21
8
1、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 对的东西(就物质世界来说)
只有在过程中才能实现对事物的把握。
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 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人类世 世代代活动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
2020/3/21
21
(三)社会历史过程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体现了社会 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和多样性,它与社会发展的客 观规律性又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主体的选择 性并不是对社会形态的更替的决定性的排斥;另 一方面,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又是在主体的选 择和创造活动中实现的,由此造成了社会发展道 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
2020/3/21
18
(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性
虽然社会历史是在人的活动中生成的,但是在人 没有自觉的历史意识之前,历史就在人们生产维持 自己生命需要的物质资料的活动中客观形成了。
人类历史的进程,往往体现为人们追求自己目标 的自觉选择,但其总的趋势又表现为不以人们的意 志为转移。
2020/3/21
10
3、人的认识也是一个过程
认识总是时代的认识,认识具有具体性,真 理也具有具体性。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同历史不具有最终的性质一样,认识也不 具有最终的性质。
2020/3/21
11
(二)社会历史过程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16
这种选择性包括选择“做什么”和
“怎么做”,即包括选择实践目标、实践
手段、实践方法等等,而这种选择是有条
件的。
2020/3/21
17
主体选择从根本上说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活动是人 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章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2020/3/21
1
思考问题:
???
和同时代的人相比, 马克思恩格斯面对的认 识对象并无二致,但是,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与马恩同时代的 其他人并没有创立。
2020/3/21
2
思考问题:
???
费尔巴哈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以前西方唯物 主义发展的最高峰,但 是,其哲学始终没有上 升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原 因又是什么?
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连续性, 没有后一过程对前一过程的继承,事物就不能 前进;但是,仅仅有连续性,没有事物发展的 非连续性、间断性、飞跃,事物同样不会有前 进和上升。
要想深入了解事物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把握事物的发展过程,就必须分析事物的前进 性和曲折性。
2020/3/21
13
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反对历 史循环论,又要反对历史直线论。历史不是涅 瓦大街上的人行道,不可能那样笔直又笔直。
2020/3/21
19
第一,实践的客观性决定社会的客观性。 第二,人的选择受到现实的生产力状况的制约。 第三,历史是自然的历史,人类活动的规律要服
从自然的规律。 第四,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统一 。 第五,历史是一个合力。
2020/3/21
20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社会基本矛盾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 历史的火车头——社会革命合力 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科学技术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
2020/3/21
5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一研究方法进行了批判: 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正确方法是,把客观事物
置于其发展的具体过程中加以认识,把客观事物 同它存在和发展的过程统一起来加以认识。 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和把握世界方式的重大变革。
2020/3/21
6
一、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
(一)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基本含义
世界是无数的事物发展过程的集合体。这些过 程之间的关系是既是连续性的,又是非连续性, 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坚持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对于我们
正确把握历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联系和区别,
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阶段的社会矛盾,具
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020/3/21
12
(三)社会历史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作为历史过程存在的自然界。
2020/3/21
9
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凡是在 历史上产生的东西,最终都要在历史上消亡
恩格斯说,人类社会“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 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完美的社会、 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 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 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 阶段。”
2020/3/21
3
恩格斯1886年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 立时,曾把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和旧哲学的研 究方法做过比较:
“旧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黑格尔称之为 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把事物当成一 成不变的东西去研究。”
2020/3/21
4
形而上学的旧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认为:
“必须先研究事物,而后才能研究过程。 必须先知道一个事物是什么,尔后才能 觉察这个事物中所发生的变化。”
2020/3/21
15
(一)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选择性
自然界的发展是自发的、盲目的、无意 识的。
社会历史发展是自觉的、有计划、有意 识的,是人的活动的结果。这集中表现在 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具有选择性。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选择作为人的主 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表征,成为社会发展 的关键性环节。
2020/3/21
坚持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历史辩证法,牢 牢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同时在实践中自觉 走曲折前进的道路。
2020/3/21
14
二、社会历史过程的基本特点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可 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主体选择性, 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性, 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恩格斯在谈到他和马克思是如何批判继承黑格尔 和费尔巴哈哲学、如何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时说:“这样一来,黑格尔的革命方面就恢 复了,同时也摆脱了那些曾经在黑格尔那里阻碍他 贯彻到底的唯心主义装饰。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 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 合体。”
2020/3/21
7
这里的“过程பைடு நூலகம்不是抽象的过程,不是离 开了主体和客体的过程。
世界作为一个过程,首先是指事物的过程, 社会的过程,然后才是思想的认识的过程。
其基本含义有三个:
2020/3/21
8
1、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 对的东西(就物质世界来说)
只有在过程中才能实现对事物的把握。
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 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人类世 世代代活动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
2020/3/21
21
(三)社会历史过程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体现了社会 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和多样性,它与社会发展的客 观规律性又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主体的选择 性并不是对社会形态的更替的决定性的排斥;另 一方面,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又是在主体的选 择和创造活动中实现的,由此造成了社会发展道 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
2020/3/21
18
(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性
虽然社会历史是在人的活动中生成的,但是在人 没有自觉的历史意识之前,历史就在人们生产维持 自己生命需要的物质资料的活动中客观形成了。
人类历史的进程,往往体现为人们追求自己目标 的自觉选择,但其总的趋势又表现为不以人们的意 志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