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润滑油基础知识(设备培训)

润滑油基础知识(设备培训)
汽轮机油在机组润滑系统中的不断循环流动,把热量从轴承上吸走 并带出机组外,起到散热冷却的作用。
一般而言,轴承的正常回油温度要控制在60℃以下,如超过70℃, 则表示轴承散热不良,需要增加供油量加以调节,或立即查找原因。
2)汽轮机油性能要求
➢ 优良的氧化安定性
汽轮机油工作温度不高,但用量大,使用时间长,并且 受到空气、水分和金属的作用,会发生氧化反应并生 成酸性物质和沉淀物。
(3) 开口闪点 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润滑油的 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接触火焰发生闪火时的最 低温度。安全性能指标。 闪点高,表明油品着 火危险性小。
(4) 倾点
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油品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 低温流动性 ,倾点低,表明油品低温性能好 油品使用温度比倾点高5~10℃
环境温度低的场合应特别注意
(5)水分离性(抗乳化性)
➢良好的抗泡沫性能
汽轮机油在循环过程中会吸入空气,当空气不能及 时地释放出去就会产生发泡现象,使油路发生气阻, 供油量不足,润滑作用下降,冷却效果降低,严重时 甚至使油泵抽空和调速系统控制失常。
为了避免汽轮机油产生发泡现象,除了按规操作并 做好用油维护保养外,尽可能使油少吸入空气外,还 要求汽轮机油具有良好的抗泡沫性,能及时地将吸入 的空气释放出去。
(4)设备润滑加油(脂)标准
3)浸油润滑 a)滚动轴承的浸油润滑 a.N>3000r/min时,油位在轴承最下部滚动体中心
以下,但不低于滚动体下缘。
b. N=1500-3000r/min时, 油位在轴承最下部滚动 体中心以上,但不得浸没滚动体上缘。
c. N〈1500r/min时, 油位在轴承最下部滚动体的 上缘或浸没滚动体。
1.定义: 所谓润滑,就是在发生相对运动的各种摩擦副 的接触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从而使两摩擦面之 间形成润滑膜,将原来直接接触的干摩擦面分 隔开来,变干摩擦为润滑剂分子间的摩擦,达 到减小摩擦,降低磨损,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

润滑油基础知识

润滑油基础知识

二、润滑油的作用
1. 润滑作用,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减少磨损及延长
2. 3. 4. 清洗作用,在循环式润滑系统中可将摩擦面间的一些磨
屑等污物冲走,并将其携带到油池经沉淀或过滤除去; 器用油有绝缘作用,阻尼油有减震增加阻力作用。 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冷却作用,通过物理接触有效带走机械产生的摩擦热; 防护作用,防止金属受到空气和其它化学气体的腐蚀;
判定油品的最低使用温度,一般认为润滑油的倾点 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5~7 ℃。
7. 酸值(中和值) • 酸值表示润滑油中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单位是
mgKOH/g。亦可通过对照使用前后油品酸值变化判 定油品更换的一项指标。 8. 其它指标
• 水分、机械杂质、氧化安定性、抗泡性、抗乳化性、
盐雾防锈等。
⑦ 防锈剂
在金属表面形成牢固的吸附膜,以抑制氧及水特别 是水对金属表面的接触,使金属不致锈蚀。 主要用于工业润滑油和金属加工油、金属防护油等。 ⑧ 降凝剂 能有效防止蜡结晶,从而保持油品的低温流动性。 ⑨ 复合添加剂 提高油品质量等级简单有效的方法。复合添加剂的 种类有:汽油机油复合剂、柴油机油复合剂、通用 内燃机油复合剂、二冲程汽油机油复合剂、铁路机 车复合剂、船用发动机油复合剂、工业齿轮油复合 剂、车辆齿轮油复合剂、通用齿轮油复合剂、液压 油复合剂、工业润滑油复合剂、防锈油复合剂等。
定义--是润滑剂抗氧化的能力。 矿物油在与空气接触中会与氧发生反应,反应速度取决于氧气
的含量、温度以及金属的催化作用。
油氧化的第一反应产物为有机过氧化物,这些反应产物与氧反
应会产生有机酸和一系列其它降解产物。进一步氧化会生成高 分子的不溶性聚合物,沉淀形成如胶质、油泥和漆膜。
氧化产生的酸会腐蚀金属表面,不溶性产物会降低润滑性能并

润滑油基础知识

润滑油基础知识

设备润滑基础知识1.1润滑润滑是在发生相对运动的各种摩擦副的接触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从而使两摩擦副之间形成润滑膜,将原来直接接触的干摩擦面分隔开来,变干摩擦为润滑剂分子间的摩擦,达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1.2润滑剂的主要作用1.2.1降低摩擦:在摩擦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使摩擦系数降低,从而减少了摩擦阻力。

1.2.2减少磨损:润滑剂在摩擦面之间可以减少硬粒磨损,表面锈蚀,金属间的喷焊与表面剥落等造成的磨损。

1.2.3冷却摩擦表面:润滑剂可以吸热,传热和散热,所以能降低摩擦热造成的温度。

1.2.4密封作用:润滑剂对某些外露部件形成密封有特殊作用,能防止水分或杂质侵入。

1.2.5传递功能。

1.2.6缓冲防震。

1.2.7冲洗作用。

1.2.8防锈防腐。

1.3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有:外观、粘度、粘温特性、残炭、灰分、闪点和燃点、酸值、水溶性酸碱、腐蚀水分、凝点、机械杂质、抗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抗磨性等。

1.3.1外观油品的颜色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可以反映其精度程度和稳定性。

颜色越浅说明精制越深,在使用过程中颜色变深,说明油氧化变质必须更换。

1.3.2粘度粘度是选择润滑油的首要指标。

应根据设备摩擦部位的速度、减息、负荷、温度、功率、大小、密封程度选用油品,粘度过小会形成半液体润滑或边界润滑,而加速运动副磨损,同时也易漏油;粘度过大,流动性差,渗透性差,散热性差,内摩擦阻力大,启动困难,消耗功率大,也会增加运动副磨损。

因此油品粘度合理是运动副润滑的重要因素。

油液受外力作用流动时,油分子间发生相对位移,产生内摩擦阻力,这种阻力用粘度表示,其大小依分子的内聚力大小来定的。

粘度表示方法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与赛氏粘度等。

a)动力粘度两个各为1平方厘米的平行平面相对1厘米的液体层,当它们以1厘米/秒的速度相对运动时所需要的力,称为“动力粘度”用符号”表示,常用单位为斯,厘斯。

润滑油基础知识简介

润滑油基础知识简介

润滑油的组成
基础油 添加剂
成品油
一、基础油 1、基础油的简易生产工艺
基础油原料
精 制
脱 蜡
补 充 精 制
基础油
基础油的精制深度越深,性能越好,其颜色越浅,成本越高。
润滑油的组成
2、基础油的分类
2.1 API基础油分类 分类 Ⅰ Ⅱ Ⅲ Ⅳ Ⅴ 硫含量/% >0.03 ≤0.03 ≤0.03 饱和烃/% 粘度指数 80—120 <90 80—120 ≤90 ≥90 >120 聚α烯烃 Ⅰ- Ⅳ类以外的其它基础油
润滑油的分类
3、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工业用润滑油粘度分类
ISO 运动粘度中 运动粘度(40℃) /mm2.s-1 粘度 间值(40℃) 等级 /mm2.s-1 最小 最大 2 2.2 1.98 2.42 3 3.2 2.88 3.52 5 4.6 4.14 5.06 7 6.8 6.12 7.48 10 10 9.00 11.0 15 15 13.5 16.5 22 22 19.8 24.2 32 32 28.8 35.2 46 46 41.4 50.6 68 68 61.2 74.8 ISO 运动粘度中 运动粘度(40℃) /mm2.s-1 粘度 间值(40℃) 等级 /mm2.s-1 最小 最大 100 100 90.0 110 150 150 135 165 220 220 198 242 320 320 288 352 460 460 414 506 680 680 612 748 1000 1000 900 1100 1500 1500 1350 1650 2200 2200 1980 2420 3200 3200 2880 3520
润滑油的分类
一、润滑油的品种分类
我国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如下:

润滑油基础知识和用途

润滑油基础知识和用途

润滑油基础知识和用途目录一、润滑油简介 (2)1.1 润滑油的定义 (3)1.2 润滑油的主要成分 (3)1.3 润滑油的分类 (4)二、润滑油的基础知识 (5)2.1 润滑油的粘度 (6)2.2 润滑油的性能指标 (7)2.3 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8)三、润滑油的用途 (9)3.1 汽车润滑油 (10)3.2 工业润滑油 (11)3.3 航空航天润滑油 (12)3.4 耐磨润滑油 (13)3.5 高效润滑油 (14)3.6 环保润滑油 (15)四、润滑油的选择与使用 (16)4.1 根据车辆类型选择润滑油 (17)4.2 根据工作环境选择润滑油 (18)4.3 正确使用润滑油的重要性 (20)五、润滑油的发展趋势 (21)5.1 环保型润滑油的研究与发展 (22)5.2 智能化润滑系统的应用 (23)5.3 新型润滑材料的探索 (24)六、润滑油的安全使用 (26)6.1 润滑油泄漏的预防与处理 (27)6.2 润滑油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事项 (28)6.3 废弃润滑油的回收与再利用 (28)一、润滑油简介润滑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和工业设备的油状液体润滑剂,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耐磨性、耐腐蚀性以及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特点。

它能够有效地减少机械设备的摩擦和磨损,提高工作效率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润滑油在热能传递、冷却、清洁以及保护金属表面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润滑油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润滑油主要分为矿物油、合成油以及生物可降解润滑油等几大类。

矿物油是最常见的润滑油类型,通过石油提炼得到;合成油则采用化学合成方法制造,具有更高的性能和稳定性;生物可降解润滑油则是一种环保型润滑油,可在自然界中分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不同类型的润滑油有着不同的用途和适用范围,应根据机械设备的具体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润滑油品种。

润滑油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寿命,因此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润滑油对于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润滑油基础知识

润滑油基础知识

润滑油基础知识一、润滑剂:液体润滑剂、半固体润滑剂、固体润滑剂、气体润滑剂总代号为L二、润滑油代号:类别+品种+数字类别:石油产品的分类,润滑剂是石油产品之一,润滑材料产品用L表示品种:润滑油的分组A——全损耗系统;C——齿轮;D——压缩机;E——内燃机;F——定子、轴承、离合器;G——导轮;H——液压系统;M——金属加工;P——风动工具;T——汽轮机;Z——蒸汽气缸等,是品种栏的首字母,实际上品种栏内还可能有1个或多个其他字母,以表示该品种的进一步细分种类。

数字表示润滑油的粘度等级,其数值相当于40℃的中间运动粘度值,单位为mm2/s,按GB/T3141-1994规定有2、3、 5、7、10、15、22、32、46、68、100、150、220、320、460、680、1000、1500、2200、3200共20个等级。

例:L——AN100,表示粘度等级为100mm2/s的全损耗系统润滑油,其在40℃时运动粘度是90~110mm2/s,中间类的运动粘度为100mm2/s。

三、润滑油的质量指标:油品的理化指标油品应用的性能指标颜色:润滑油的颜色与所有物质一样,都具有相应而固定的颜色,它与基础油的精制度及所加的添加剂有关。

但在使用或贮存过程中则会因其氧化而变质,从而改变颜色,且变色程度与变质程度有关。

如呈乳白色,则表示有水或气泡存在;颜色变深,则表示氧化变质或污染。

粘度:粘度是润滑油内摩擦阻力的程度,亦即内摩擦力的量度。

通常将粘度分为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三种。

粘度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质量评定与选用及代用的主要指标。

动力粘度:动力粘度是液体在一定切应力下流动时,其内摩擦力的量度。

相对粘度:相对粘度是采用不同的特定粘度计所测得的条件单位表示的粘度,一般有恩氏粘度,赛氏粘度,雷氏粘度三种表示方法。

运动粘度:运动粘度是液体在重力作用流动时,其内摩擦力的量度。

计量单位mm2/s;我国将润滑油的粘度按其大小分为20个等级,叫粘度等级。

润滑油基础知识大全

润滑油基础知识大全

单粘度与多粘度润滑油
单粘度润滑油适用于恒定工作温度,而多粘度 润滑油适用于变化工作温度。
润滑油特性参数
1 粘度与温度关系
2 抗磨性能
粘度随温度增加而减小, 了解润滑油的粘度温度曲 线有助于选择适合的油品。
润滑油的抗磨性能能够减 少机械设备的磨损,延长 使用寿命。
3 防锈抗腐蚀性能
良好的防锈抗腐蚀性能可 以保护机械设备免受腐蚀 和生锈的影响。
润滑油的选用
工作条件
基于设备的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 润滑油,包括工作温度、负载和 环境等。
规格要求
根据设备制造商的规格要求,选 择符合要求的润滑油。
应用需求
不同部件和系统对润滑油性能的 需求不同,需要根据具体应用进 行选择。
润滑油的更换周期
1
运行时间
按照设备运行时间来确定润滑油更换的周期,通常是每隔一定的工作小时数进行更换。
润滑油基础知识大全
润滑油是工程机械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可少的润滑剂,它具有降低摩擦、减少磨损、冷却 和密封等多种功能,确保机械设备的可靠运行。
润滑油的定义及作用
润滑油是一种用于减少摩擦、磨损和热量的液体或半固体材料。它在机械部 件之间形成润滑膜,减少摩擦力,延长机械寿命。
润滑油分类
矿物油与合成油
矿物油是从天然石油中提取的,而合成油是通 过化学反应合成的。合成油具有更好的性能和 稳定性。
2
油质检测
通过对润滑油样本的化学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判断油质状况来确定更换时机。
润滑油的储存和保养
1 储存环境
润滑油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2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润滑油的外观和性能,确保没有污染和降解。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及作用分类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及作用分类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及作用分类润滑油是一种用于减少摩擦、保护机械设备的润滑剂。

它可以填充在金属与金属之间的间隙中,减少摩擦力,降低能量损失和磨损,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润滑油的基本知识及作用分类。

一、润滑油的基本知识1.润滑油的组成润滑油主要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从石油或合成方式获得的液体,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耐高温性。

添加剂是为了改善润滑油的性能而添加的材料。

常见的添加剂有抗氧化剂、抗腐蚀剂、减摩剂等,可以提高润滑油的抗氧化性、抗腐蚀性和降低摩擦系数。

2.润滑油的性能指标润滑油的性能指标包括黏度、粘度指数、闪点、凝点等。

黏度是润滑油流动性的度量,决定了润滑油对摩擦表面的覆盖情况。

粘度指数是度量润滑油黏度随温度变化的能力,粘度指数越高,润滑油黏度随温度变化的能力越小。

闪点是润滑油在加热后开始放出能燃烧的蒸汽的温度,反映了润滑油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性。

凝点是指润滑油在低温下失去流动性的温度。

3.润滑油的分类矿物油是从石油中提取的润滑油,主要有液态润滑油和润滑脂两种形式。

合成油是通过化学合成方式得到的润滑油,具有更好的性能和稳定性,可以广泛应用于高温和重负荷工况。

润滑脂是由基础油和稠化剂组成的胶状润滑剂,常用于润滑部件无法自行润滑的情况下。

二、润滑油的作用分类润滑油的作用可以分为润滑减摩、密封、冷却和清洁等。

1.润滑减摩润滑油可以填充金属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润滑膜,使摩擦表面之间的接触减小,从而降低摩擦力和磨损,提高机械效率和使用寿命。

2.密封润滑油可以在密封面之间形成薄而均匀的润滑膜,减少泄漏和气体渗入,提高密封性能。

3.冷却润滑油可以通过吸收和传导热量,起到冷却的作用,防止摩擦表面因温度过高而变形和损坏。

4.清洁润滑油中的添加剂可以吸附和中和有害物质,如金属切屑、灰尘和酸性物质等,保持机械设备的清洁,避免其受腐蚀和污染。

总结:。

润滑油的基础知识

润滑油的基础知识
2、润滑油清洁度的影响,润滑油清洁度 越高,抗乳化性越好,反之亦然。
3、润滑油中添加剂的影响,润滑油中极 性添加剂对抗乳化性影响非常大。
抗泡性:润滑油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受到振荡、 搅动等作用,使空气进入润滑油中,以至形成 气泡,评定生成气泡的倾向性和泡沫稳定性。
抗泡性是润滑油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油品的 抗泡性不好,在润滑系统中形成了很多气泡, 而且不能迅速破除,则影响润滑油的润滑性, 加速它的氧化速度,导致润滑油的损失,而且 阻碍润滑油在循环系统中的传送,使供油中断, 防碍润滑,对液压油则影响其压力传递。
润滑剂的极压性主要表现在设备在重负 荷的情况下运行,设备的磨损情况,极 压性能好的润滑剂,设备的磨损小。
极压性主要测定指标为四球机试验(PB, PD,ZMZ),润滑油抗擦伤能力测定法,
燃气发动机应用和润滑
优点 低 Nox(氮氧化合物) 排放特别是稀薄燃烧式发
动机 与柴油机相比更低的 CO2排放 颗粒(PM)排放非常低 可就近使用低成本燃气 缺点 与同尺寸柴油机相比, 功率略低 需要管路输送燃料或使用存储罐
靠压缩的热量引燃混合气
l 2冲程或四冲程发动机 l 30 到 15,000 HP l 低速(<500 RPM), 中速(500-1000) 和高速 (>1000) l 自然吸气式和涡轮增压式 l 空气与燃料的比例分为理论空燃比型(Stoichiometric)和稀薄燃
烧型 l 选择型和非选择型催化转化器 l 只烧燃气和双燃料型 l 可变燃料品质型
抗磨损性指润滑剂在轻负荷和中等负荷 条件下能在摩擦表面形成薄膜,防止磨 损的能力。
润滑剂的抗磨损能力主要表现在设备长 期在中等负荷运转设备的磨损情况,润 滑剂抗磨损性能好,设备磨损低,反之 亦然。

2024版润滑油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2024版润滑油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分散剂
吸附油中固体颗粒,防止 其聚集和沉淀。
抗氧剂
抑制油品氧化,延长使用 寿命。
添加剂类型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
极压抗磨剂
01
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磨损和擦伤。
油性剂和摩擦改进剂
02
降低摩擦系数,提高润滑性能。
粘度指数改进剂
03
改善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能。
添加剂类型及作用
防锈剂
保护金属表面免受锈蚀。
降凝剂
燃点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油品被加热到表面产生火焰并持续燃烧 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燃点是评价油品火灾危险性的指标。
倾点与凝点
倾点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油品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倾点是衡量油品低温流动性的重 要指标。
凝点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油品冷却到液面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凝点是评价油品低温 流动性的指标之一。
齿轮油
用于汽车变速箱和驱动桥的润滑, 保证齿轮传动的平稳和可靠。
刹车油
用于汽车制动系统的润滑和密封, 保证制动性能的稳定和安全。
润滑脂
用于汽车轮毂轴承、底盘等部位 的润滑,防止磨损和腐蚀。
工业用润滑油
液压油
用于工业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传递动力、 润滑和冷却。
导轨油
用于机床导轨、滑块的润滑,保证机床运动 的平稳和精度。
矿物油与合成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而 成的润滑油,性能介于两者之间。
市场需求与行业趋势
市场需求
随着工业的发展,机械设备对润滑油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在汽车、航空、 船舶、电力等领域。
行业趋势
环保、高效、长寿命成为润滑油行业的发展趋势,生物降解润滑油、纳米润滑 油等新型润滑油不断涌现。同时,随着智能制造的兴起,智能化润滑系统也将 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润滑油基础知识

润滑油基础知识

11
粘度等级
粘度中间值 40℃厘斯
运动粘度40℃厘斯 不低于 不高于
ISO粘度
工业油一般ISO
ISO VG2 ISO VG3 ISO VG5
2.2 3.2
4.6 6.8 10
1.98 2.88
4.14 6.12 9.00
2.42 3.52
5.06 7.48 11.0
ISO VG7
ISO VG10 ISO VG15 ISO VG22 ISO VG32


30
合成油发展

上世纪20~40年代 德国、美国 德国
合成烃 综合性能研究 添加剂 酯类油

加氢油
31
添加剂
机械工业的发展,对润滑油的要求也愈来 愈高 润滑油中加入各种添加剂来提高油品的质 量,经济、比较有效(例外,闪点) 润滑油添加剂按作用

——抗磨剂、清净剂、分散剂、抗氧剂、抗腐
EGD
ERD
24
润滑脂质量分类-国际标准分类
使用要求 代号 用途 操作温度范围 最低温度℃ 字母代号 最高温度℃ 代号字母 X 用润滑 脂的场 合 0 -20 -30 -40 <-40 A B C D E 60 90 120 140 160 180 >180 A B C D E F G 水污染 在水污染 的条件下, 润滑脂的 润滑性、 抗水性和 防锈性 代号字母 负荷EP 代号字母 稠度号 A B C D E F G H I 低负荷脂 极压脂 A B 000 0 1 2 3 4 5 6
16.3
21.9 26.9
3.7
3.7 3.7
例二:CD 15w/40
SAE 粘度等级 低温动力粘度 mPa· s 不大于 边界泵送温度 ℃ 不高于 -25 5.6 100℃运动粘度 厘斯 不低于 不高于 高温高剪切粘度 mPa· s(150℃,106s-1) 不低于

润滑油基础知识

润滑油基础知识

润滑油知识一、润滑油作用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

润滑油占全部润滑材料的85%,种类牌号繁多,现在世界年用量约3800万吨。

对润滑油总的要求是:(1)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2)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3)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串气;(4)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5)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6)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7)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

二、润滑油组成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1、润滑油基础油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

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 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1995年修订了我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

矿物型润滑油的生产,最重要的是选用最佳的原油。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

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2、添加剂添加剂是近代高级润滑油的精髓,正确选用合理加入,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

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能,对添加剂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

润滑油基础知识大全

润滑油基础知识大全

要求改善齿轮承载能力的发电机、工 业驱动装置和船舶齿轮装置及其配套 的控制系统
热传导液的分类
组别 应用范 特殊应用 具体应用 符号 围
产品类别及性能要 品种符

号L-
应用实例
Q
热传导 最高使用温度 开式系统
具有氧化安定性的 QA 用于加热机械零件
<250℃
静置矿物油或合成
或电子原件的开式

油槽
最高使用温度 <300℃
最高使用温度 >-30℃并 <200℃
冷却系统
具有在低温时低温 粘度和热稳定性的 静置矿物油或合成 液
QE 带有热流和冷流的 装置
注:热传导液加热系统应配备有效的膨胀油槽,排气孔和过滤装置。
理化指标
• 一般理化指标 • 特殊理化指标
一般理化指标
外观(色度)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一 般不能判断润滑油质量好坏;
目录
润滑油组成 基础油和添加剂 油品命名与分类 理化指标
使用和储存 检测与更换
润滑油组成
润滑油
基础油 + 添加剂 = 润滑油
X
XX
X
X
x
润滑油生产流程
原油
常 减一
减 减二 溶
压 蒸
减三
剂 精
馏 减四 制










润滑油 产品

渣油

沥青

添加剂
原油
➢世界各地所产的石油不尽相同,但无论何种原油,其 主要成分都是碳(C)氢(H)两种元素。
温度越高,密度越小,温度越低,密度越大;
密度计

润滑油的基础知识

润滑油的基础知识

润滑油的基础知识一、什么叫润滑油?润滑油的作用是什么润滑油是在相对运动的两个接触表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从而使两摩擦为润滑剂分子间的内摩擦,达成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的叫润滑油。

润滑油的作用在于:①降低摩擦,在摩擦面加入润滑剂能使摩擦系数降低从而减少阻力,节约了能源消耗。

②减少磨损润滑剂在摩擦表面上可以减少摩粒磨损,表面疲劳粘着摩擦损耗时所造成的损害③冷却作用润滑可以吸热、传热和散热,因而降低摩擦热造成的温度上升。

④防锈作用,在摩擦表面上有润滑剂即防锈剂存在就可以防止空气、水滴水蒸气腐蚀性气体及液体尘埃,氧化物引起的锈蚀。

⑤传递动力在许多情况下润滑剂有传递动力的功能,如液压油传动等。

⑥密封作用,润滑剂对某些外露部件形成密封能防止水分和杂质侵入。

⑦减震作用在受到冲击荷时,可以吸收冲击能,如汽车减震器等。

二、润滑油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目前所有的成品油是以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基础油有矿物油和合成型两大类,添加剂的种类很多,主要类型有清净分散剂抗氧化腐蚀剂、抗磨剂、油性剂、抗氧剂、粘度指数改进防锈剂、降凝剂、抗泡剂等。

三、在润滑中为什么要加入添加剂润滑油基础油具备润滑的基本特征和某些使用性能,但仅仅依靠提高润滑油的加工技术,并不能生产出各种性能都符合使用要求的润滑油,为弥补润滑某些性质上的缺陷并赋予润滑油一些新的优良性质,润滑油中要加入各种功能不同的添加剂,其添加剂加量从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十,添加剂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①是改变了润滑油的物理性能,如粘度、凝点等。

②是增加或增强了润滑油的化学性质,如抗氧抗腐等。

润滑油的添加剂使用,不仅满足了各种新型机械和发动机的要求,而且延长了润滑油的使用寿命,使润滑油的需求量在石油产品的比重减少。

四、内燃机油中都需要加入哪些添加剂其目的是什么?1.清净分散剂,常用的如:101-106清净剂,151-155分散剂内燃机工作时发动机润滑油要承受高温压的苛刻条件,并与空气中的氧和金属接触,因而发生氧化、缩合、分解等反应由此形成油泥,积炭沥青质、胶质和有机酸等,燃料燃烧不完全,产行的积炭沉积在发动机零件上,也使发动机工作恶化,加入清净分散剂的目的,是通过清净分散剂的增溶分散,酸中和及洗条作用,并使它们分散和悬浮在油中通过过滤器除去,从而使活塞及其她零部件保持清洁,正常工作。

润滑油基础知识简介

润滑油基础知识简介

润滑油概述一、润滑油的概述1、润滑油的定义及用途在相对运动的两个接触表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从而使两磨擦面之间形成润滑膜,将直接接触的两表面分隔开来,变干摩擦为润滑剂分子间的内摩擦,达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即谓之润滑。

而用以降低摩擦表面的摩擦阻力、减缓其磨损的润滑介质就是润滑油。

润滑的基本原理是润滑油能够牢固地附着在机件的摩擦表面上,形成一层油膜,这种油膜和机件的摩擦表面接合力很强,两个摩擦面被润滑剂分开,使机件间的摩擦变为润滑油本身分子间的摩擦,从而起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作用。

设备的润滑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

设备缺油或油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

做好设备润滑,对减少故障,减少机件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润滑是润滑油最基本最主要的作用,其能使磨擦系数降低,从而减少了摩擦阻力,节约了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磨粒磨损、表面疲劳、粘着磨损等所造成的摩擦损耗。

除此之外,润滑剂还具有冷却作用、清净作用、防锈作用、密封作用、减震作用和传递动力的作用。

2、润滑油的组分和分类目前,几乎所有的润滑油成品都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

其中,基础油在润滑油成品中所占的比例从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九十几,添加剂的量为百分之几到百分之三、四十。

润滑油中的主要成分是基础油,其性质决定了润滑油的基本性质,而基础油性能不足之处则可以通过添加添加剂来弥补和改善,从而赋予润滑油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一般可以按照基础油的来源对润滑油进行分类。

润滑油基础油按其来源主要分为三大类即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和生物基基础油。

就目前而言,在这三类基础油中,矿物基础油是润滑油中应用最广泛的,其用量约在95%以上。

但是由于应用环境条件的不同,对润滑油的要求就会不同,所以在某些场合就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或生物基础油调配出来的润滑油产品,这两种基础油因而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分
➢ 水分表示油品中含水量的多少,用质量分数表示 。水分的 试验方法是GB/T260, ASTM D95,一定量的试样与无水溶 剂混合,进行蒸馏,测定其水分含量。若水分含量小于 0.03%,则认为是痕迹;若没有水分时,认为是无。
典型的化合物 磷、硫、Cl化合物、 ZDDP(二烃基二硫化磷酸锌)
钠、钙、镁化合物、磺化物 丁二酰亚胺 ZDDP,芳香胺 ZDDP,脂肪酸,胺 有机脂肪酸 硅酮 聚合物和共聚物 磷、硫、氯化合物
国内润滑油添加剂分组—单剂
➢ 根据SH/T 0389-92《石油添加剂的分类》
组号
组别
代号
1
清净剂和分散剂
T1××
2
抗氧防腐剂
பைடு நூலகம்T2××
3
极压抗磨剂
T3××
4
油性剂和摩擦改进剂
T4××
5
抗氧剂和金属减活剂
T5××
6
粘度指数改进剂
T6××
7
防锈剂
T7××
8
降凝剂
T8××
9
抗泡沫剂
T9××
10
抗乳化剂
T10××
国内润滑油添加剂分组—复合剂
组号 30
组别 汽油机油复合剂
代号 T30××
31
柴油机油复合剂
T31××
ASTM D5950自动法 ASTM D2500手动法 GB/T 3535-2006
灰分
➢ 灰分是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
的残留物(不燃物),以质量分数表示。灰分的试 验方法为GB/T 508, ASTM D894. ➢ 润滑油的灰分主要是润滑油完全燃烧后生成的金属 盐类和金属氧化物所组成。
基础油分类及性质
饱和烃含量/%
硫含量/%
黏度指数nVI
< 90
≥ 0.03
80 ≤ nVI < 120
≥ 90
< 0.03
80 ≤ nVI < 120
≥ 90
< 0.03
≥ 120
聚α-烯烃
除I-IV类以外的其他基础油 (如酯类油、聚醚、硅油、烷基萘等)
基础油-矿物油
矿物基础油的特点 – 从原油中所提炼出来的基础油用途最广 – 粘度指数通常为90~100 – 倾点通常为-15℃~-6 ℃ – 有各种不同的粘度等级, 如150、400、500、150BS – 选择合适粘度的基础油混和,可得到各种 不同的粘度级
润滑油的作用
冷却: 运转中的引擎高温部位, 会产生过多的热量, 可由润 滑油加以冷却
清洁: 润滑油中之清洁剂, 能将引擎在高 温下所产生的沉积 物分散于油中, 而不致集聚结块而导致油道阻塞
防锈: 润滑油能使避免金属表面和空气,水份及酸性物质直接接触, 防止金属生锈及腐蚀
润滑油/脂按用途分类
9
润滑油的ISO分类
➢ 粘度指数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粘度进行计算或查表得到, 试验方法为GB/T 2541(查表)或GB/T 1995(计算)。
➢ 粘度指数重要意义是:
如发动机润滑油的粘温性能不好,当温度低时粘度过大,就会启动困难,启 动后润滑油也不易流到摩擦表面上,加快机械零件的磨损。如果温度过高, 粘度变小,则不易在摩擦表面上产生适当的油膜,造成磨损。 另外,粘温性能好的润滑油可以在冬夏季节和我国的南方、北方地区通用。
11
润滑油行业标准(中国)
①国家标准:GB(强制性)和GB/T(非强制性); ②石化行业标准:SH/T(非强制性); ③石化企业标准:Q/SH XXX。
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 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标 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要求的企业标准。
➢ 溶剂精制:是利用溶剂对不同组分的溶解度不同达到精制的目的,
溶解油中的非理想成分,多环芳轻、杂环化合物、环烷酸类、胶质以 及某些含硫、氮、氧的非烃化合物,以改进润滑油的粘度指数及抗氧 安定性。常用溶剂有糠醛和苯酚。
➢ 白土精制:白土主要由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组成,具有很大的表
面积,可以吸附极性物质,除去油中残余的少量的胶质、溶剂等杂质,
16
矿物油
• 通过石油炼制工艺从原油中提炼出基础油组分
• 溶剂精制 • 催化脱蜡 • 加氢精制
17
基础油“老三套”生产工艺
➢ 溶剂脱蜡:除去在低温下容易形成结晶的组分,主要指石蜡,脱蜡
采用冷结晶法,为克服低温下粘度过大,石蜡结晶太小不便过滤,常 加入对蜡无溶解作用的混合溶剂,如甲苯- 甲基乙基酮,故脱蜡常称 为酮苯脱蜡。
12
润滑油产业链
润滑油研发、认 证机构
基础油,添 加剂制造商
润滑油的台架实 验与标准制定
油品调合、 罐装、储运
润滑油营销策划、 经济技术分析
润滑油
分析仪器与 标准方法
润滑系统、设备 故障诊断分析
润滑油销售 与回收
润滑系统设 计、维护
润滑油相关 媒体
13
基础油
基础油 I类 II类 III类 IV类 V类
21
加氢基础油的不足
➢天然的抗氧物质被除去,光安定性较敏感。 ➢饱和烃含量较高,芳烃含量低,溶解能力变差。
22
基础油-合成油
合成基础油的特点
常用的合成油及应用举例
• 高粘度指数 –需要较少的粘度指数改进剂,沉淀少 –减少粘结和研磨现象,品质更稳定
• 不易挥发 –耗油量低,排放少 –品质更稳定
• 低倾点 –低温流动性好 –启动性能好,磨损低
80
其它类润滑油添加剂
T80××
润滑油常规理化指标及含义
粘度
➢ 粘度表示流体物质内部阻力的量度,是分子间内摩擦力作 用的表现。内摩擦力大,则流动性差,液体的粘度就大, 反之,粘度就小。
➢ 最常用是运动粘度,试验方法为GB/T 265,运动粘度单位 通常使用是mm2/s(cSt)。
➢ 粘度代表的意义是:
润滑油基础知识
目录
润滑油概述 基础油和添加剂 润滑油常规理化指标及含义 润滑油日常管理
润滑油概述
什么是润滑剂
• 润滑剂:介于两个相对运动 的物体之间,有减少两物体 因接触产生的摩擦的功能。
润滑剂的种类
• 固体润滑剂
• 石墨 • 二硫化钼
• 气体润滑剂
• 空气 • 油雾
• 半固体润滑剂
• 润滑脂
ISO 6743/0 根据应用场合将润滑剂和相应产品分类为以下各组:
A 全损耗系统 B 脱模
N 电器绝缘 P 风动工具
C 齿轮
Q 热传导
D 压缩机 (包括冷冻机和真空泵) R 暂时保护防腐蚀
E 内燃机
T 汽轮机
F 主轴、轴承和离合器 G 导轨 H 液压系统 M 金属加工
U 热处理
X 用润滑脂的场合
Y 其他应用场合
(1)大多数润滑油是根据粘度划分牌号的。
开始
(2)是润滑油的重要理化指标。
停止
(3)是工艺设计的主要参考数据之一。
(4)是判断润滑油是否变质的重要依据。
• 高粘度 • 低粘度
粘度
新油 GB/T 265 ASTM D445
在用油 GB/T 11137 ASTM D445
粘度指数
➢ 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能,粘度指数越高, 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粘温性能越好。
– 硅油 • Industrial Heat Transfer Oils
–需采用特选的添加剂 • 与密封材料相容性差
–有侵蚀油封的倾向
23
PAO(聚阿尔法烯烃)
聚阿尔法烯烃英文表示为PAO(Poly Alpha-olefins)、SHC(Synthetic Hydrocarbons)、SHF(Synthetic Hyolrocarbon Fluids)。
➢ 化合物多环芳烃加氢生成环烷烃,继而开环变成少环 化合物; ➢ 含氧、含氮、含硫化合物还进行脱氧、脱氮、脱硫。
20
加氢基础油的优点
老三套基础油技术 较多的杂质
——只除掉 60-80%杂质 ——使添加剂和基础油寿命缩短 较多的正构烷烃蜡 ——影响低温流动性 溶剂和产品易有环保问题
加氢基础油技术 加氢过程生产出高纯度基础油——杂质少 基础油性能由于分子重排而加强 粘度指数,倾点和氧化安定性可以独立控制 低温流动性好
润滑油中灰分的存在: 使润滑油在使用中积碳增加; 灰分过高时,将造成机械零件的磨损。
残炭
残炭是在不通入空气的情况下,把试油加热,经蒸发分解生成 焦炭状的残余物,用质量分数表示。电炉法的试验方法为 SH/T 0170, ASTM D189, GB/T268, GB/T17144。 残炭代表的意义: ➢是表明润滑油中胶状物质和不稳定化合物含量的间接指标; ➢矿物润滑油基础油的精致深浅程度的标志。 ➢润滑油中含硫、氧、氮化合物较多时,残炭就高。 ➢残炭高,结焦的倾向就大,增加机械设备的摩擦、磨损。
24
添加剂
添加剂的定义
✓ 添加剂是具有以下特征的化学物质:
能赋予基础油本身没有的性质/性能 能改进基础油原有的性质或性能
添加剂的分类
添加剂的作用
添加剂类型
抗磨剂
清净剂 分散剂 抗氧剂 防腐剂 摩擦改进剂 抗泡沫剂 黏度指数改进剂 EP添加剂
目的
减少摩擦和磨损
防止表面沉积 保持不溶物的悬浮 抑制氧化分解 防止金属部件生锈 提高摩擦性能 减少泡沫(油中的空气)的行程 改良黏度-温度特性 控制极大负荷条件下的磨损
–酯 • Aviation Oils
–醇 • Industrial Oils
– 烷基苯 • Refrigerant Oils
– 聚α烯烃(PAO) • Engine Oils,Industri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