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的操作模式

合集下载

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

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


传统发酵罐

酶反应器等

固定化酶和细胞反应器

动植物细胞培养反应器
.
3
生物反应器类型
机械搅拌式反应器 气升式生物反应器 鼓泡塔生物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
动物生物反应器 植物生物反应器
.
4
一 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
医药工业中的第一个大规模的微生物发酵过程青霉 素生产是在机械搅拌式反应器中进行的。且迄今为 止,对新的生物过程,首选的生物反应器仍然是机 械搅拌式反应器。机械搅拌式反应器能适用于大多 数生物过程,是形成标准化的通用产品。
• 显然,反应器的增大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
31
2 动植物细胞培养反应器得到较大发展
• 由于动植物细胞培养可以得到很多高附加值生物 制品,如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细胞培养反应 器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关于供氧问题, 快速升温、SIP自动灭菌、CIP自动清洗、机械 密封、排气处理、取样处理等问题等都需很好解 决。
混合不够均匀。
.
28
三 其他类型反应器
• 鼓泡塔生物反应器 • 膜生物反应器 • 固定床和流化床反应器 • 动物植物生物反应器 • 其他
.
29
四 生物反应器的发展趋势
• 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开发和设计是生物技 术的一个重要内容,一种好的生物反应器 出现往往能够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成为 生物制品成功商业化的关键。因此,生物 反应器的开发一直很活跃,尤其是最近的 细胞生物反应器开发更是如此。生物反应 器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
7
• 反应器的结构
.
8
几何尺寸
H/D=1.7~4 d/D=1/2~1/3 W/D=1/8~1/12 B/D=0.8~1.0 (s/d)2=1.5~2.5 (s/d)3=1~2

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用于生产生物制品的重要设备,其中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是其中的主要设备。

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对于医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本文将介绍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旨在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安全操作规程1.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培训在使用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前,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培训,深入了解设备的使用、操作,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险及其防护措施。

2.设备检查在启动设备前,必须进行设备检查,包括但不限于液位检查、温度检查、搅拌器运行状态检查等。

确保设备状态正常,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3.必要的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应戴上防护手套、口罩、护眼镜等必要的防护设备,并确保设备的通风良好,以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伤害。

4.操作规程在操作过程中,应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执行。

避免操作不当,如温度超高、压力过大等操作错误。

5.应急处置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在遇到设备出现故障、事故时,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通知相关人员及时进行处理,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设备保养规程1.设备清洗设备在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都需要进行清洗。

使用过程中会残留微生物、毒素等不良物质,需要定期进行清洗才能保证设备完全清洁。

2.设备消毒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消毒,以减少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具体消毒方法及频率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3.设备维护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包括但不限于更换灯泡、更换滤网等各种维护工作,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4.设备储存当设备长时间未使用时,应遵守设备储存规程,将设备放置在对设备不会造成损坏的地方,确保设备长期保持良好的状态。

结语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在医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操作及设备保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如操作人员仔细阅读并执行操作规程,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清洁消毒,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可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转,从而保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动物细胞培养用生物反应器

动物细胞培养用生物反应器
4.5 称重控制
采用独立模块控制方式,称重控制器单独设置。使用 PID 控制模式实现自 动控制,具有自适应 PID 控制调整功能,可自动设定最佳的 PID 参数。称重控 制与料液蠕动泵关联,通过控制蠕动泵开关,实现液位的自动控制和灌流培养功
资料附图均为参考图,配置以实物为准
5
CLAVORUS TM
4.3pH 控制
采用独立模块控制方式,PH 控制器单独设置。使用 PID 控制模式实现自动 控制,具有自适应 PID 控制调整功能,可自动设定最佳的 PID 参数。pH 控制与 二氧化碳通气控制阀,以及酸、碱蠕动泵相关联,通过控制二氧化碳、酸液、碱 液的开关,实现 pH 的自动控制。当 pH 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启动碱液蠕动泵, 补碱提高 pH 至设定值;当 pH 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启动二氧化碳气体电磁阀, 以及酸液蠕动泵,降低 pH 至设定值。二氧化碳流量可通过转子流量计调节,酸 液、碱液蠕动泵流量可通过泵调速阀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了 pH 控制的灵敏度。
工作体积(L) 80 420 500
1000
灭菌方式 手动灭菌 手动灭菌 手动灭菌 手动灭菌
CLAVORUSTM B 100
80
自动灭菌/手动灭菌
CLAVORUSTM B 500
420
自动灭菌/手动灭菌
CLAVORUSTM B 600 CLAVORUSTM B 1200
500 1000
自动灭菌/手动灭菌 自动灭菌/手动灭菌
5. 反应器硬件
5.1 罐体 不锈钢罐体,带不锈钢顶盖和不锈钢三角支 架。夹套控温,带保温层。 罐体选用 316L 不锈钢材质,夹套选用 304 不 锈钢材质。内表面经电抛光:Ra<0.8μm。
资料附图均为参考图,配置以实物为准

大学课件 生物工程设备 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

大学课件 生物工程设备 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

• 动物细胞培养
典型过程培养
2、pH
大规模培养时影响培养液的pH稳定性的主要因 素有三种:
(1)缓冲液的缓冲能力及种类 (2)对流空间大小 (3)葡萄糖浓度 培养液中正常的缓冲系统是NaHCO3/CO2系统, 它是一种弱缓冲系统,其pK为6.1,低于生理学 最佳要求。这种缓冲系统要求在培养液上面的 对流空间加入CO2以防止它的丢失及增加羟基 离子。
• 动物细胞培养
典型过程培养
6、脂类和磷脂前体 在使用血清的细 胞培养中,脂类来自血清,在无血清培 养中,有些细胞需要添加脂类,如胆固 醇、脂肪酸、磷脂。特别是缺陷型细胞, 对某种脂类有很高的依赖性。
非营养性物质
1、抗生素 细胞培养中,特别是原代细胞培 养中,常使用抗生素抑制微生物的污染。
2、pH缓冲剂 最常用的缓冲剂是碳酸氢钠, 常用浓度26mmol/L,接近血中浓度,必须与 5%~10%CO2平衡,否则培养基迅速变碱。 HEPES是缓冲能力很强的化合物,但由于它 相当昂贵,细胞大规模培养中很少使用。
典型过程培养
悬浮培养
悬浮培养指细胞在培养容器中自由悬浮生 长的过程,主要用于非贴壁依赖性细胞的 培养,如杂交瘤细胞等。动物细胞悬浮培 养与微生物过程比较接近,但由于动物细 胞对搅拌和通气造成的流体剪切很敏感, 在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上又有特殊要求如 利用螺旋带叶轮减小生物反应器培养过程 中的剪切作用,并通过表面充气及诱导表 面气泡产生 具有双层滤网的新型搅拌器,它提高了氧 传递速率
典型过程培养
目前,动物细胞培养用生物反应器主要包括:转瓶培养 器、塑料袋增殖器、填充床反应器、多层板反应器、螺 旋膜反应器、管式螺旋反应器、陶质矩形通道蜂窝状反 应器、流化床反应器、中空纤维及其它膜式反应器、搅 拌反应器、气升式反应器等。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和培养反应器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和培养反应器

流加方式: (1)无反馈控制反应器
3、半连续式培养
指在分批式培养的基础上,将 分批培养的培养液部分取出,并补 充加入等量的新鲜培养基,使反应 器内培养液的总体积保持不变。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和培养反应器
4、连续式培养
连续式培养:使反应条件处于一种 恒定状态。
用有机玻璃或透明塑料制作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和培养反应器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和培养反应器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和培养反应器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和培养反应器
2、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开发设计的主要发展趋势
1)管径减小并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2)集光管的排列向空间发展 3)降低管路阻力提高藻液流速 4)普遍采用气升循环混合系统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和培养反应器
三、 微藻大规模培养反应器 (一) 敞开式 (二) 封闭式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和培养反应器
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主要类型
管式、板式以及一些其他特殊类型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和培养反应器
1、管式光生物反应器
1)水平放置地面的蛇形管式光生物反应器 用有机玻璃为材料制作,管道平行排列 水平放置于地面。
高温蒸煮 几小时~几天
较低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和培养反应器
二、动物细胞培养方法
贴壁培养 悬浮培养 固定化培养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和培养反应器
1.贴壁培养 是指必须贴附在固体介质表
成上生长 的细胞培养。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和培养反应器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和培养反应器
2. 悬浮培养 是指细胞在培养器中自由悬浮生长的过程。
与微生物发酵及植物细胞培养的反 应器结构相同。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和培养反应器
优点:器内湍流温和均匀剪应力小,完全密封,便于 无菌操作,氧的转换率高,便于放大生产。

11-8、9 动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反应器及影响因素

11-8、9 动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反应器及影响因素

8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用生物反应器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能否大
规模工业化、商业化,关 键在于能否设计出合适的 生物反应器。首先必须满 足在低剪切力及良好的混 合状态下,能够提供充足 的氧以供细胞生长及细胞 进行产物的合成。
细 胞 培 养 罐
8.1 生物反应器分类
按其培养细胞的方式不同,可分三类:
8.1.1 悬浮培养用反应器: 如搅拌反应器、中空纤维反应器、陶质矩形通 道蜂窝状反应器、气升式反应器; 8.1.2 贴壁培养用反应器: 如搅拌反应器(微载体培养)、玻璃珠床反应器、 中空纤维反应器、陶质矩形通道蜂窝状反应器; 8.1.3包埋培养用反应器: 如流化床反应器、固化床反应器。
9.2 注意几个问题:
9.2.1 细胞死亡与凋亡
大规模细胞培养的后期,维持细胞高的活力是个富有
挑战性的课题。最初的研究似乎表明细胞死亡大多由 于坏死,而人们逐渐认识到至少是一些细胞系在生物 反应器中死亡主要原因是细胞凋亡。 用基因工程方法将bcl—2基因这种细胞凋亡抑制 基因导入细胞,bcl—2基因的过量表达能抑制细胞凋 亡,提高细胞密度和目的蛋白产量。 大规模动物细胞培养条件下,可通过“细胞静止”过程 来降低营养成分消耗和代谢毒物产生。
8.8 固定床生物反应器
固定床是在反应器中装配固定的篮筐,
中间装填聚脂纤维载体,细胞可附着在 载体上生长,也可固定在载体纤维之间, 靠上搅拌中产生的负压,迫使培养基不 断流经填料,有利于营养成分和氧的传 递,这种形式的灌流速度较大,细胞在 载体中高密度生长。
1—旋风分离器
2—筒体扩大段 3—催化剂入口 4—筒体
3、固定化培养
固定化培养是既适用于贴壁依赖性细胞,又适用 于非贴壁依赖性细胞的包埋培养方式,具有细胞生长 密度高、抗剪切力和抗污染能力强等优点。 由于所培养的细胞的不同,固定化培养的方式也 有不同,一般对于贴壁依赖性细胞通常采用胶原包埋, 而对于非贴壁依赖性细胞则常用海藻酸钙包埋。 常用的细胞固定化的方法主要有吸附、共价贴附、 离子/共价交联、包埋和微囊化等。

植物细胞及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

植物细胞及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

(二)、气升式 ▓ 流程
▓ 特点:没有移动部件、完全密封、便 于无菌操作、不易染菌、设计简单、 便于放大、氧转换率高。
(三)、中空纤维细胞培养反应器
1 、 流 程
2、反应器结构:器壁,中空纤维(聚矾或 丙烯,几千根),管壁厚50-75,直径 200微米。 3、用途:既可培养悬浮细胞又可培养贴 壁依赖性细胞。 4、特点:培养器体积小、细胞高密度生 长, 浓缩产品、产物纯度高,自动化程度高, 生长周期长,但耗材贵。
一、动物细胞培养方法 1、贴壁培养:如滚瓶、微载体(60-250微米) 2、悬浮培养;用于非贴壁细胞 3、固定化培养:两者都适用 二、细胞培养方式 1、分批式 2、流加式 3、半连续式 4、连续式 5、灌注式
三、大规模 培养反应器 (一)、通气 搅拌式 ▓ 结构 ▓ 工作过程
▓ 特点:笼式通气 搅拌器可避免通气 时气泡损伤细胞, 微载体不会滞留在 气液界面,流体 混合效果好。但 氧传递系数小,不能 满足高密度培养要求, 气路系统不能就地 灭菌
第一节 植物细胞培养反应器 一、植物细胞培养特点 ▓ 比微生物大 ▓ 培养液黏度与细胞量关系大 ▓ 氧需要量小,CO2对细胞有利 二、植物细胞反应器 机械搅拌 悬浮培养 非机械搅拌 种类 填充床反应器 固定化细胞培养 流化床反应器 膜反应器
(一)、悬浮培养反应器 1、机械搅拌式 ▓ 流程
▓ 反应器结构 与微生物通风罐相似 不同之处:搅拌器为平叶、大平叶、螺旋型 ▓ 特点:溶质混合均匀、K La高(大于100h-1, 一般仅需5~20 h-1),通气量小,但对细胞的剪 切力大,功率消耗大,因轴封问题密封性差。 2、非机械搅拌式
▓ 流程
▓ 反应器结构 ▓ 反应器特点:无搅拌不易染菌,但混合不匀, 结构简单、传氧效率高,剪切力小。

《生物工程设备》第七章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

《生物工程设备》第七章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

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通过动物细胞的培养所生产出多种疗效高的药物、灵敏的诊断试剂及生物技术制品,目前在这一方向上正发展成为一支高新技术产业。

由于动物细胞与微生物细胞有很大的差异,对体外培养有严格的要求,如动物细胞对剪切非常敏感,反应器的设计不能像微生物细胞那样高的剪切力,因此,传统的微生物细胞反应器应该经过改造才能适用动物生物反应器,根据动物细胞的特点,开发新型的生物反应器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一、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一)动物细胞培养概论动物细胞培养(cell culture)是从动物体内取出细胞并分散成单个细胞,模拟体内的生长环境,在无菌、适温和丰富的营养条件下,使细胞在体外继续生存、生长、增殖并维持结构和功能的一门技术。

体外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primary culture,亦称初代培养)和传代培养(subculture,亦称继代培养)。

原代培养是指从机体内取出的细胞进行初次培养的过程。

培养的细胞大约增殖10代左右称为原代细胞(primary cell);从原代培养的细胞继续转接培养称为传代培养。

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的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美国生物学家哈里森Harrison在无菌条件下,以淋巴液为培养基成功地在试管中培养了蛙胚神经组织达数周,并观察到细胞突起的生长过程,创立了体外组织培养法。

1923年,法国学者卡勒尔设计的卡氏培养瓶用于培养鸡胚的心肌组织取得成功,也使得多种动物组织培养获得成功。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能够把特定的外源基因通过PCR扩增,并转染到动物细胞内,得到高质量的表达,由此可生产各种特殊的生物制品。

德国生物技术公司Hauser用一个含人的IFN-β基因的科斯质粒pCOSIFN-βNDA(36000碱基对)与质粒pHC792COS/tk+DNA(含有单疱疹病毒的tK基因)通过磷酸钙沉淀技术,共转移进入小鼠LK-细胞,从而得到含干扰素基因的能分泌干扰素的细胞克隆。

生物制药复习题

生物制药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1、生物药物广泛应用于医学各领域,按功能用途可分为三类,分别是()、()、()2、生物技术制药发展历程经历了飞速发展的四个十年,分别是()、()、()、()。

3、生物技术所含的主要技术范畴有()、()、()、()、()、()、()、()和()。

4、下列哪个产品不是用生物技术生产的()A 青霉素B 淀粉酶C 乙醇D 氯化钠5、我国科学家承担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测序工作A 10%B 5%C 1%D 7%6、生物技术7、生物技术药物8、生物技术制药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1、基因工程药物制造的主要步骤是:()、()、()、()、()、()。

2、目的基因获得的主要方法是()、()、()、()。

3、基因表达的微生物宿主细胞分为2大类。

第一类为(),目前常用的主要有();第二类为(),常用的主要有()。

4、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离纯化一般不应超过5个步骤,包括()、()、()、()和()。

5、在基因工程药物分离纯化过程中,基因重组蛋白的分离比较困难,可用()、()、()、()的方法,达到初步分离的目的。

6、人工化学合成DNA新形成的核苷酸链的合成方向是(),合成的DNA 5’末端是(),3’末端是()。

7、凝胶过滤法是依赖()来分离蛋白组分A、分子大小B、带电状态C、分子质量D、解离状态8、可用于医药目的的蛋白质和多肽药物都是由相应的()合成的A RNAB 基因C 氨基酸D 激素9、用反转录法获得目的基因,首先必须获得() P13cDNA文库法A tRNAB cDNAC rRNAD mRNA10、那一类细菌不属于原核细胞()A 大肠杆菌B 枯草芽孢杆菌C 酵母D 链霉菌11、基因工程菌的生长代谢与()无关A 碳源B RNA聚合酶C 核糖体 D产物的分子量12、基因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过程中,目前普遍采用()作为发酵培养基的碳源A 葡萄糖B 蔗糖C 甘油 D甘露醇13、下列那种色谱方法是依据分子筛作用来纯化基因工程药物()A 离子交换色谱B 亲和色谱C 凝胶色谱 D气相色谱简答:1、基因工程制药的概念?2、什么是载体?载体主要有哪几种?3、质粒载体的三种构型是什么?质粒载体的性质?用于克隆表达质粒载体的三个要素是什么?4、目的基因常用的制备方法有哪四种?这四种方法的基本步骤是什么?5、影响目的基因与载体之间的连接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6、重组DNA导入宿主细胞常用的四种方法是什么?7、什么是重组子?重组子删选与鉴定的5种方法是什么?8、重组蛋白的四种主要的分离技术?重组蛋白四种主要的纯化技术?9、分离纯化工艺应遵循的原则?10、基因工程药物的改造目的及改造思路是什么?11、定点突变的三种类型?12、基因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13、蛋白质含量测定的5种方法?14、什么是蛋白质的等电点?等电聚焦法的原理?15、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优缺点。

常用的五种动物细胞培养方式

常用的五种动物细胞培养方式

•一、半连续式培养1.半连续式培养又称为重复分批式培养或换液培养。

采用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系统,悬浮培养形式。

在细胞增长和产物形成过程中,每间隔一段时间,从中取出部分培养物,再用新的培养液补足到原有体积,使反应器内的总体积不变。

这种类型的操作是将细胞接种一定体积的培养基,让其生长至一定的密度,在细胞生长至最大密度之前,用新鲜的培养基稀释培养物,每次稀释反应器培养体积的1/2~3/4,以维持细胞的指数生长状态,随着稀释率的增加培养体积逐步增加。

或者在细胞增长和产物形成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定期取出部分培养物,或是条件培养基,或是连同细胞、载体一起取出,然后补加细胞或载体,或是新鲜的培养基继续进行培养的一种操作模式。

剩余的培养物可作为种子,继续培养,从而可维持反复培养,而无需反应器的清洗、消毒等一系列复杂的操作。

在半连续式操作中由于细胞适应了生物反应器的培养环境和相当高的接种量,经过几次的稀释、换液培养过程,细胞密度常常会提高。

2.半连续式特点:·培养物的体积逐步增加;·可进行多次收获;·细胞可持续指数生长,并可保持产物和细胞在一较高的浓度水平,培养过程可延续到很长时间。

该操作方式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可长时期进行生产,反复收获产品,可使细胞密度和产品产量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在动物细胞培养和药品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二、连续式培养1.连续式培养是一种常见的悬浮培养模式,采用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系统。

该模式是将细胞接种与一定体积的培养基后,为了防止衰退期的出现,在细胞达最大密度之前,以一定速度向生物反应器连续添加新鲜培养基;同时,含有细胞的培养物以相同的速度连续从反应器流出,以保持培养体积的恒定。

理论上讲,该过程可无限延续下去。

2.连续培养的优点是反应器的培养状态可以达到恒定,细胞在稳定状态下生长。

稳定状态可有效的延长分批培养中的对数生长期。

在稳定状态下细胞所处的环境条件如营养物质浓度、产物浓度、pH值可保持恒定,细胞浓度以及细胞比生长速率可维持不变。

第二章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和专用生物反应器

第二章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和专用生物反应器

知识回顾
动物细胞培养步骤
一般步骤:
无菌取出目的细胞所在组织,用培养液漂洗干净
以锋利无菌刀具割舍多余部分,切成小组织块 将小组织块置解离液(含蛋白酶类)离散细胞。
低速离心洗涤细胞后,将目的细胞吸移培养瓶培养
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流程
悬浮细胞培养
收集细胞
提取纯化 产物
药物制剂
脱分化: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在培养了一段时间 后,会通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细胞排列疏松而无 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人二倍体细胞 cho(中华仓鼠卵巢)细胞 BHK-21(仓鼠肾细胞) Vero细胞(非洲绿猴肾传代细胞,是贴壁依 赖的成纤维细胞)等。
个性化培养基是胞细培养基的发展方向
Spinner培养系统
图 8.3 细胞工厂
图 8.1 细胞培养瓶
目前已实现商业化的产品:
口蹄疫疫苗、狂犬病疫苗、牛白血病病毒疫苗、 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疱疮病毒 疫苗、巨细胞病毒疫苗、α及β干扰素、血纤维 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凝血因子Ⅷ和Ⅸ、促红细胞 素、松弛素、生长激素、蛋白C、免疫球蛋白、 尿激酶、激肽释放酶及200种单克隆抗体等。
1、吸附法: 用固体吸附剂将细胞吸附在其表面而使
细胞固定化的方法称为吸附法(adhesion)。 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是动物细胞固定化中 最早研究使用的方法。
缺点:载体的负荷能力低,细胞易脱落。 微载体培养和中空纤维培养是该方法的代表, 稍后专门介绍。
2、共价贴附法: 利用共价键将动物细胞与固相载体结合
4、包埋法: 将细胞包埋在多孔载体内部制成固定化细胞的
方法称为包埋法(entrapment)。
优点:步骤简便、条件温和、负荷量大、细胞 泄漏少,抗机械剪切。

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的操作模式

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的操作模式

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的操作模式(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的操作模式米力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中心,国家863西安细胞工程基地陕西西安,710032动物细胞培养工艺的选择首先考虑的重要一点是该产品所涉及的生物反应器系统。

选择反应器系统也就是选择产品的操作模式,操作模式选择将决定该产品工艺的产物浓度、杂质量和形式、底物转换度、添加形式、产量和成本,工艺可靠性等。

与许多传统的化学工艺不同,动物细胞反应器设备占整个工艺资金总投入的主要部分(>50%),也就是说动物细胞培养工艺的选择主要部分是生物反应器系统的选择。

选择反应器系统及培养工艺时,必须对工艺的整体性进行全面考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细胞株及生长形式、产物表达量和稳定性,培养基质及代谢物,产物分离和纯化难度等。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生物反应器操作模式,一般分为分批式操作(batch)、流加式操作(Fed-batch)、半连续式操作(semi-continuous)、连续式操作(continuous)和灌流式操作(perfusion)五种操作模式。

1. 批式操作(batch culture)批式操作是动物细胞规模培养发展进程中较早期采用的方式,也是其它操作方式的基础。

该方式采用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将细胞扩大培养后,一次性转入生物反应器内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其体积不变,不添加其它成分,待细胞增长和产物形成积累到适当的时间,一次性收获细胞、产物、培养基的操作方式。

该方式的特点:(1) 操作简单。

培养周期短,染菌和细胞突变的风险小。

反应器系统属于封闭式,培养过程中与外部环境没有物料交换,除了控制温度、pH值和通气外,不进行其他任何控制,因此操作简单,容易掌握;(2)直观的反应细胞生长代谢的过程。

由于培养期间细胞的生长代谢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营养环境,不添加任何营养成分,因此可直观的反应细胞生长代谢的过程,是动物细胞工艺基础条件或"小试"研究常用的手段;(3)可直接放大。

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doc

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doc

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生物反应器是整个培养过程的关键设备,为细胞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使之快速增殖并形成所需的生物组织制品。

由于动物细胞在其形态结构、培养方法以及所需的力学环境等方面均不同于微生物细胞,因而传统的微生物反应器显然已不适用于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特别是组织工程的需要,促使新型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与开发。

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分类及结构特点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1、搅拌式生物反应器搅拌式反应器靠搅拌桨提供液相搅拌的动力,它有较大的操作范围、良好的混合性和浓度均匀性,因此在生物反应中被广泛使用。

但由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的保护,因此对剪切作用十分敏感,直接的机械搅拌很容易对其造成损害,传统的用于微生物的搅拌反应器用作动物细胞的培养显然是不合适的。

所以,动物细胞培养中的搅拌式反应器都是经过改进的,包括改进供氧方式、搅拌桨的形式及在反应器内加装辅件等。

(1)供氧方式的改进一般情况下搅拌式反应器还常伴有鼓泡,为细胞生长提供所需氧分。

由于动物细胞对鼓泡的剪胞生长提供所需氧分。

由于动物细胞对鼓泡的剪切也很敏感,所以人们在供氧方式的改进上做了许多工作。

笼式供氧是搅拌式动物细胞反应器供氧方式的一种,即气泡用丝网隔开,不与细胞直接接触。

反应器既能保证混合效果又有尽可能小的剪切力,以满足细胞生长的要求。

北野昭一报道了一个经过改进的搅拌式动物细胞反应器,整体呈梨形,搅拌置于反应器底部,在搅拌轴外装了一个锥形不锈钢丝网与搅拌轴一起转动。

轴心处的鼓泡管在丝网内侧鼓泡,丝网外侧的细胞不与气泡直接接触。

(2)搅拌桨的改进搅拌桨的形式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非常大,这方面的改进主要考虑如何减小细胞所受的剪切力。

有人对搅拌桨的形式作了改进,并在反应器内加装了辅件,实验证明改进后的反应器适用于对剪切力敏感的细胞进行高密度培养。

反应器采用了一个双螺旋带状搅拌桨,顶部的法兰盖上安装了3块表面挡板。

每块挡板相对于径向的夹角为30°,垂直插入液面。

细胞生物反应器操作规程(3篇)

细胞生物反应器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概述细胞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利用生物细胞进行物质转化和生产的装置,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生物化工、生物发酵等领域。

为了确保细胞生物反应器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设备与材料1. 细胞生物反应器:包括发酵罐、搅拌器、温度控制器、pH控制器、溶氧控制器等。

2. 培养基:根据细胞种类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如DMEM、MEM、RPMI-1640等。

3. 细胞:确保细胞来源可靠,并进行必要的鉴定和检测。

4. 其他:无菌操作工具、移液器、离心机、显微镜等。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1)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如发酵罐、搅拌器、温度控制器等。

(2)检查培养基是否新鲜,并进行无菌处理。

(3)准备细胞,确保细胞活力和纯度。

2. 装液(1)将培养基加入发酵罐中,注意避免气泡产生。

(2)将细胞悬浮液加入发酵罐中,搅拌均匀。

3. 培养过程(1)启动搅拌器,保持适宜的搅拌速度。

(2)根据细胞种类,设置合适的温度、pH、溶氧等参数。

(3)定期取样,检测细胞生长情况、产物浓度等。

4. 优化与调整(1)根据细胞生长和产物浓度变化,调整培养条件。

(2)优化培养基配方,提高产物产量和稳定性。

5. 收获与处理(1)根据产物浓度和细胞生长情况,确定收获时间。

(2)收集产物,进行后续处理。

(3)对细胞进行回收、洗涤、离心等操作。

6. 清洗与消毒(1)发酵结束后,清洗发酵罐、搅拌器等设备。

(2)对设备进行消毒,确保下一次培养的无菌性。

四、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规程。

2.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3. 注意设备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定期检查细胞活力和纯度,确保产品质量。

5.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人为误差。

五、附则1. 本规程适用于细胞生物反应器的操作。

2. 本规程由相关部门负责解释。

3.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2篇一、前言细胞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用于细胞培养和生产的装置,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领域。

03动植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 生物工程设备

03动植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  生物工程设备

响细胞的培养。同时大颗粒的低效率传质、 填充体成分供应和排除的困难,限制了填充 床反应器应用于不要求细胞活性的生物转 化。 2 流化床生物反应器 典型的流化床生物反应器是利用流体的能 量来悬浮颗粒的。 如图是流化床细胞反应器。 由于使颗粒呈流化状态所需的能量与颗粒大 小成正比,因此,通常采用小固定化颗粒, 这些小颗粒良好的传质特性是流化床反应器
⑾笼式通气搅拌反应器、⑿双层笼式通气搅拌反应器; ⒀空气提升式反应器等。
二、动物细胞培养方法
1 贴壁培养 贴壁培养(attachment culture)是指细胞贴附在一定的固相表 面进行的培养。 a.生长特性:贴壁依赖型细胞在培养时要贴附于细胞培养器皿 壁上,细胞一经贴壁就迅速铺展,然后开始有丝分裂,数天后就 铺满培养表面,并形成致密的细胞单层。 b.贴壁培养的优点:容易更换培养液;高细胞密度;不需过滤
根据不同植物细胞生长和代谢产物积累的特点, 目前已研究设计 出多种类型的反应器用于植物细胞培养。 机械式搅拌生 悬浮培养反应 非机械搅拌反 植物细胞反应 固定化细胞培 填充床生物反 流化床生物反 膜式生物反应
一、悬浮培养生物反应器
1机械搅拌生物反应器 尽管机械搅拌反应器已成功地应用于大规模细胞生产中, 反应 器内的温度、pH、溶氧及营养物质浓度较其他反应器更易控制 等优点, 但主要问题是机械搅拌造成的剪切力以对植物细胞造成 较大的损伤, 特别对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影响极大, 同时会带来 染菌和机械上的问题, 因此需对反应器结构进行改造, 包括改变 搅拌形式、叶轮结构与类型、空气分布器等,力求减少产生的剪 切力,同时满足供氧与混合的要求。 图示目前规模最大的植物细胞培养反应器装置
细胞
营养物入口 营养物出口 营养物出口
细胞 营养物质 营养物入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的操作模式米力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中心,国家863西安细胞工程基地陕西西安,710032动物细胞培养工艺的选择首先考虑的重要一点是该产品所涉及的生物反应器系统。

选择反应器系统也就是选择产品的操作模式,操作模式选择将决定该产品工艺的产物浓度、杂质量和形式、底物转换度、添加形式、产量和成本,工艺可靠性等。

与许多传统的化学工艺不同,动物细胞反应器设备占整个工艺资金总投入的主要部分(>50%),也就是说动物细胞培养工艺的选择主要部分是生物反应器系统的选择。

选择反应器系统及培养工艺时,必须对工艺的整体性进行全面考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细胞株及生长形式、产物表达量和稳定性,培养基质及代谢物,产物分离和纯化难度等。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生物反应器操作模式,一般分为分批式操作(batch)、流加式操作(Fed-batch)、半连续式操作(semi-continuous)、连续式操作(continuous)和灌流式操作(perfusion)五种操作模式。

1. 批式操作(batch culture)批式操作是动物细胞规模培养发展进程中较早期采用的方式,也是其它操作方式的基础。

该方式采用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将细胞扩大培养后,一次性转入生物反应器内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其体积不变,不添加其它成分,待细胞增长和产物形成积累到适当的时间,一次性收获细胞、产物、培养基的操作方式。

该方式的特点:(1) 操作简单。

培养周期短,染菌和细胞突变的风险小。

反应器系统属于封闭式,培养过程中与外部环境没有物料交换,除了控制温度、pH值和通气外,不进行其他任何控制,因此操作简单,容易掌握;(2)直观的反应细胞生长代谢的过程。

由于培养期间细胞的生长代谢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营养环境,不添加任何营养成分,因此可直观的反应细胞生长代谢的过程,是动物细胞工艺基础条件或"小试"研究常用的手段;(3)可直接放大。

由于培养过程工艺简单,对设备和控制的要求较低,设备的通用性强,反应器参数的放大原理和过程控制,比较其它培养系统较易理解和掌握,在工业化生产中分批式操作是传统的、常用的方法,其工业反应器(Genetech)规模可达12000L。

分批培养过程中,细胞的生长分为五个阶段:延滞期、对数生长期、减速期、平稳期和衰退期,见图1。

分批培养的周期时间多在3~5天,细胞生长动力学表现为细胞先经历对数生长期(48~72h)细胞密度达到最高值后,由于营养物质耗劫或代谢毒副产物的累积细胞生长进入衰退期进而死亡,表现出典型的生长周期。

收获产物通常是在细胞快要死亡前或已经死亡后进行。

图1 分批式培养动物细胞生长曲线经过改进的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目前仍是大规模培养动物细胞用以生产各种药物的主要设备,也是早期用以生产单抗的主要途径。

在用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分批式培养单抗中,最多采用的是微囊或巨载体培养。

与一般的悬浮培养比较,杂交瘤细胞依托微囊化或巨载体后,相对固定化,降低了搅拌培养时对细胞的剪切力,提高了细胞的密度和稳定性及生产率。

在1986年以前,采用此种方式培养的杂交瘤细胞就有100多种。

2. 流加式操作(fed-batch culture)流加式操作是在批式操作的基础上,采用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系统,悬浮培养细胞或以悬浮微载体培养贴壁细胞,细胞初始接种的培养基体积一般为终体积的1/2 ~1/3,在培养过程中根据细胞对营养物质的不断消耗和需求,流加浓缩的营养物或培养基,从而使细胞持续生长至较高的密度,目标产品达到较高的水平,整个培养过程没有流出或回收,通常在细胞进入衰亡期或衰亡期后进行终止回收整个反应体系,分离细胞和细胞碎片,浓缩、纯化目标蛋白。

流加培养主要有以下特点:1)流加培养根据细胞生长速率、营养物消耗和代谢产物抑制情况,流加浓缩的营养培养基,流加的速率通常与消耗的速率相同,根据测得的底物浓度控制相应的流加过程,以保证合理的培养环境与较低的代谢产物抑制水平。

2)培养过程以低稀释率流加,细胞在培养系统中停留时间较长,总细胞密度较高,产物浓度较高。

3)流加培养过程须掌握细胞生长动力学,能量代谢动力学,研究细胞环境变化时的瞬间行为。

流加培养细胞培养基的设计和培养条件与环境优化,是整个培养工艺中的主要内容。

4)在工业化生产,悬浮流加培养工艺参数的放大原理和过程控制,比较其它培养系统较易理解和掌握,可采用工艺参数的直接放大。

流加培养工艺是当前动物细胞培养工艺中占有主流优势的培养工艺,也是近年来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研究的热点。

流加培养工艺中的关键技术是基础培养基和流加浓缩的营养培养基。

通常进行流加的时间多在指数生长后期,细胞在进入衰退期之前,添加高浓度的营养物质。

可以添加一次,也可添加多次,为了追求更高的细胞密度往往需要添加一次以上,直至细胞密度不再提高;可进行脉冲式添加,也可以降低的速率缓慢进行添加,但为了尽可能的维持相对稳定的营养物质环境,后者采用较多;添加的成分比较多,凡是促细胞生长的物质均可以进行添加。

流加的总体原则是维持细胞生长相对稳定的培养环境,营养成分即不过剩而产生大量的代谢副产物造成营养利用效率下降而成为无效的利用;也不缺乏导致细胞生长抑制或死亡。

流加工艺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分为三大类:1)葡萄糖。

葡萄糖是细胞的供能物质和主要的碳源物质,然而当其浓度较高是会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乳酸,因而需要进行其浓度控制,以足够维持细胞生长而不至于产生大量的副产物的浓度为佳;2)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是细胞的供能物质和主要的氮源物质,然而当其浓度较高是会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氨,因而也需要进行其浓度控制,以足够维持细胞生长而不至于产生大量的副产物的浓度为佳;3)氨基酸、维生素及其他。

主要包括营养必需氨基酸、营养非必需氨基酸、一些特殊的氨基酸如羟脯氨酸、羧基谷氨酸和磷酸丝氨酸;此外还包括其他营养成分如胆碱、生长刺激因子。

添加的氨基酸形式多为左旋氨基酸,因而多以盐或前体的形式替代单分子氨基酸,或者添加四肽或短肽的形式。

在进行添加时,不溶性氨基酸如胱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只在中性pH值部分溶解,可采用泥浆的形式进行脉冲式添加;其他的可溶性氨基酸以溶液的形式用蠕动泵进行缓慢连续流加。

流加式操作分为两种类型:单一补料分批式操作和反复补料分批式操作。

1)单一补料分批式操作是在培养开始时投入一定量的基础培养液,培养到一定时期,开始连续补加浓缩营养物质,直到培养液体积达到生物反应器的最大操作容积,停止补加,最后将细胞培养液一次全部放出。

该操作方式受到反应器操作容积的限制,培养周期只能控制在较短的时间内。

2)反复补料分批式操作是在单一补料分批式操作的基础上,每个一定时间按一定比例放出一部分培养液,是培养液体积始终不超过反应器的最大操作容积,从而在理论上可以延长培养周期,直至培养效率下降,才将培养液全部放出。

3.半连续式操作(semi-continuous culture)、重复批式操作(repeated batch culture)、换液操作(medium change culture)半连续式操作又称为重复分批式操作或换液操作。

采用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系统,悬浮培养形式。

在细胞增长和产物形成过程中,每间隔一段时间,从中取出部分培养物,再用新的培养液补足到原有体积,使反应器内的总体积不变。

这种类型的操作是将细胞接种一定体积的培养基,让其生长至一定的密度,在细胞生长至最大密度之前,用新鲜的培养基稀释培养物,每次稀释反应器培养体积的1/2~3/4,以维持细胞的指数生长状态,随着稀释率的增加培养体积逐步增加。

或者在细胞增长和产物形成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定期取出部分培养物,或是条件培养基,或是连同细胞、载体一起取出,然后补加细胞或载体,或是新鲜的培养基继续进行培养的一种操作模式。

剩余的培养物可作为种子,继续培养,从而可维持反复培养,而无需反应器的清洗、消毒等一系列复杂的操作。

在半连续式操作中由于细胞适应了生物反应器的培养环境和相当高的接种量,经过几次的稀释、换液培养过程,细胞密度常常会提高。

半连续式操作的特点为:1)培养物的体积逐步增加;2)可进行多次收获;3)细胞可持续指数生长,并可保持产物和细胞在一较高的浓度水平,培养过程可延续到很长时间。

该操作方式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可长时期进行生产,反复收获产品,可使细胞密度和产品产量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见图3-3-3。

在动物细胞培养和药品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4. 连续式操作(continuous culture)连续式操作是一种常见的悬浮培养模式,采用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系统。

该模式是将细胞接种与一定体积的培养基后,为了防止衰退期的出现,在细胞达最大密度之前,以一定速度向生物反应器连续添加新鲜培养基;与此同时,含有细胞的培养物以相同的速度连续从反应器流出,以保持培养体积的恒定。

理论上讲,该过程可无限延续下去。

连续培养的最大优点是反应器的培养状态可以达到恒定,细胞在稳定状态下生长。

稳定状态可有效的延长分批培养中的对数生长期。

在稳定状态下细胞所处的环境条件如营养物质浓度、产物浓度、pH值可保持恒定,细胞浓度以及细胞比生长速率可维持不变。

细胞很少受到培养环境变化带来的生理影响,特别是生物反应器的主要营养物质葡萄糖和谷氨酰胺,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从而使他们的利用效率提高,有害产物积累有所减少。

然而在高的稀释率下,虽然死细胞和细胞碎片及时清除,细胞活性高最终细胞密度得到提高;可是产物却不断在稀释,因而产物浓度并为提高;尤其是细胞和产物不断的稀释,营养物质利用率、细胞增长速率和产物生产速率低下。

此外,连续式操作还有一些不足,如:1)由于是开放式操作,加上培养周期较长,容易造成污染;2)在长周期的连续培养中,细胞的生长特性以及分泌产物容易变异;3)对设备、仪器的控制技术要求较高。

连续式操作使用的反应器多数是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也可以是管式反应器。

连续式操作的特点为:1)细胞维持持续指数增长;2)产物体积不断增长;3)可控制衰退期与下降期。

5. 灌流式操作(perfusion culture)灌流式操作是把细胞和培养基一起加入反应器后,在细胞增长和产物形成过程中,不断地将部分条件培养基取出,同时又连续不断地灌注新的培养基。

它与半连续式操作的不同之处在于取出部分条件培养基时,绝大部分细胞均保留在反应器内,而半连续培养在取培养物时同时也取出了部分细胞。

灌流式操作常使用的生物反应器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用搅拌式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细胞,这种反应器必须具有细胞截流装置,细胞截留系统开始多采用微孔膜过滤或旋转膜系统,最近开发的有各种形式的沉降系统或透析系统。

中空纤维生物反应器是连续灌流操作常用的一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