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辉光等离子体气体放电(讲义)(52011060109552354)
直流辉光等离子体气体放电(讲义)(52011060109552354)
![直流辉光等离子体气体放电(讲义)(52011060109552354)](https://img.taocdn.com/s3/m/8cbaca4ee45c3b3567ec8bdc.png)
继续减小探针电位绝对值,使到达探针电子数比正离子数多得多,探极电流转为正向,并且迅速增大, 所以 CD 段为电子流加离子流,以电子流为主。
气体放电击穿电压Vs是放电开始击穿所需的最低电压,帕邢在汤森提出气体放电击穿理论之前便在实 验室中发现了在一定的放电气压范围内,气体放电击穿电压Vs是气压(p)和极间距离(d)乘积的函数,
2
即:
Vs = f ( pd )
(2)
上式表明某一特定气体的击穿电压仅仅依赖于 pd 的乘积,这一现象被称为帕邢(Paschen)定律。 5)等离子体诊断
虽然静电探针在等离子体诊断技术中已被广泛地使用,但会对等离子体的平衡状态造成扰动。特别 是对于高频放电,静电探针会产生很大的干扰
4. 实验装置
DH2005 型直流辉光等离子体实验装置。
5. 实验内容(电极间距不变)
1) 了解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装置的工作原理,观察直流辉光放电现象。 2) 测量电压--电流曲线(升压和降压),分析其异同。 3) (以下只测升压曲线)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电压—电流曲线,研究数据的离散性。 4) 取不同的工作气压(氮气或空气),测量辉光放电阶段的放电电压、电流曲线,研究工作气压对
e = 1.6 ×10−19 库,k = 1.38 ×10−23 J • K −1,1 eV = 11600K 。
理论值中,电压增大时,电流应达到饱和,斜率可认为是零,但在实验中,电流还是随着电压的增 加而增加。这是因为:理论计算中,认为离子鞘层厚度不变,当电压达到饱和值后,所有电子均已进入鞘 层,再增加 V 电流也不会有变化。而在实际中,随着 V 的增加,鞘层厚度会增大,包含电荷数增多,所 以电流会继续增大。因此实际曲线与理想曲线略有不同。
高气压直流辉光等离子体放电物理及技术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气压直流辉光等离子体放电物理及技术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8695c4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3.png)
高气压直流辉光等离子体放电物理及技术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气压直流辉光等离子体放电技术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高气压直流辉光等离子体放电技术是一种将气体转化为等离子体的技术,可以应用于等离子体物理、环境污染治理、新型材料制备等领域。
该技术具有能耗低、效率高、设备简单可靠等优点,因此在未来的科技领域发展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研究。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高气压直流辉光等离子体放电物理学研究。
该研究旨在探寻高气压直流辉光等离子体放电的基本原理和物理机制,并分析其行为规律和性质特点。
2. 高气压直流辉光等离子体放电技术应用研究。
该研究将深入探讨高气压直流辉光等离子体放电技术在环境治理、材料加工等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其应用场景、具体应用方法以及效果评估等方面。
3. 实验研究。
本课题将在实验室中进行高气压直流辉光等离子体放电实验研究,以验证理论研究成果,并对高气压直流辉光等离子体放电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
三、研究方法1. 理论分析:对高气压直流辉光等离子体放电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阐述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物理机制,理论分析其行为规律和性质特点。
2. 实验研究:在实验室中进行高气压直流辉光等离子体放电实验研究,探究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
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分析的结果,并在实验中寻找一定的适用范围。
四、预期成果本课题将研究高气压直流辉光等离子体放电的基本原理和物理机制,理论分析并得到该技术的行为规律和性质特点。
同时,本课题还将对高气压直流辉光等离子体放电技术在环境治理和材料加工等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并获得一定的实验成果和优化改进方案。
最终,本研究将有效地推动高气压直流辉光等离子体放电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拓宽其应用范围,并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等离子体电子工程(17)-气体放电中的等离子体状态
![等离子体电子工程(17)-气体放电中的等离子体状态](https://img.taocdn.com/s3/m/16532087d4d8d15abe234e5c.png)
4.3 气体放电中的等离子体状态 气体发生火花放电(绝缘击穿)后是如何趋向稳定的等离子体状 态,例如图 4.1 中的辉光放电模式,是如何转化的呢?我们以刚击穿 时的时刻为 t=0,此时带电粒子还很少,可近似认为是真空介质,所 以电极间的电位分布如图 4.5 中的点划线所示为一条直线。 这就是说, 这时的电位分布与阳极板带正电荷、 阴极板带负电荷的真空电容器大 致相同。如果开始放电,随着时间的推移,阳极附近就会出现大量的 由电离倍增产生的离子和电子。 当这些电荷的数量与电极上的面电荷 大体想当时等离子体中的电子就会屏蔽阳极上的电荷, 同样离子也会 屏蔽阴极面电荷。结果如图 4.5 所示, t t1 时电位分布中的平坦部分
图 4.5 从施加电压的 t 0 时刻开始到形成稳定的等离子体状态 之间的电位分布变化 (等离子体状态)出现在靠近阳极一侧。随着平坦部分向阴极一侧的 延伸,阴极面上的电场不断增强,电离倍增作用更加剧烈,等离子体 密度会不断增加。最后如图中 t 的曲线所示,电压几乎都加到阴极
前面 0 x d 的薄鞘层内,放电称为稳定的辉光放电。 辉光放电状态 x d 的区域,正离子密度和电子密度大致相同(电中 性) ,是等电位的等离子体状态。在 3.3 节中也曾经讲到,等离子体 受到外加电场的作用时,电荷会移动到等离子体表面而形成静电屏 蔽,等离子体内部的电场因此几乎为零。这就是说,由于等离子体能 像金属一样消除内部的电位差, 所以外加电场几乎都加到了电阻较大 的阴极鞘层上。
气体辉光放电与等离子体物理
![气体辉光放电与等离子体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ba38716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e.png)
气体辉光放电与等离子体物理气体辉光放电是一种发光的现象,在低压下,通过在气体中施加电场而产生的等离子体导电现象。
这种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荧光灯、氖灯等。
气体辉光放电的研究不仅仅是对这种现象的深入理解,也是研究等离子体物理的重要一环。
辉光放电的基本原理是:当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高电压时,电场足够强以致将气体分子电离,形成正负离子对。
这些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运动,在与气体分子碰撞或与其他离子碰撞时,发生能量交换,导致离子再次发射能量。
这一能量会以光的形式辐射出来,形成气体辉光放电现象。
气体辉光放电的研究对于等离子体物理的发展至关重要。
等离子体是第四态物质,由正、负离子和电子组成,具有导电性和态密度较高的特点。
由于气体辉光放电是一种产生等离子体的方法,在研究等离子体的性质和应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气体辉光放电可以用于研究等离子体的基本性质。
通过在气体中加入适量的斯塔克效应试剂,可以调整电子及离子能级。
通过测量气体中的辉光发射光谱,可以得到气体中的能级分布、相互作用以及辉光强度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等离子体的行为规律。
其次,气体辉光放电还是等离子体制备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利用气体辉光放电可以产生强度较高的等离子体,进而用于材料表面处理、等离子体光谱研究以及等离子体化学反应等方面。
例如,利用气体辉光放电可以有效地去除材料表面的有机物污染,并增加其表面能,从而提高材料的附着力和光学性能。
此外,气体辉光放电还在环境污染治理、能源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气体辉光放电技术可以用于废气处理、废水处理以及固体废弃物处理等。
这是因为气体辉光放电在等离子体化学反应中产生了一系列活性物种,可以高效地降解有机物、净化废气和废水。
在能源利用方面,将气体辉光放电与等离子体催化相结合,可以提高气体转化效率,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总之,气体辉光放电是一种发光现象,通过在气体中施加电场产生等离子体物理现象。
精心整理的PDP讲义(资料来源于互联网)
![精心整理的PDP讲义(资料来源于互联网)](https://img.taocdn.com/s3/m/d3385a003968011ca300913e.png)
图1 辉光放电_辉光球
3
4.1 引言
什么是等离子体( plasma )?
在物理学中指 正、负电荷 浓度处于平衡状态的体系, 即等离子体就是一种被电离,并 处于电中性的气体状 态。 由于电离气体整体行为表现出电中性,也就是电离气 体内正负电荷数相等,因此称这种气体状态为等离子 体态。 在近代物理学中把电离度大于 1%的电离气体都称为 等离子体。
2019/4/8
21
4.2.1 低压气体放电的基本特性
阿斯顿暗区:电子从阴极出来立刻进入场强很大的 区域而被电场加速,但在阴极附近电子速度很小。由于电 子能量小于最低激发电位,还不能产生激发,因此该区域 是暗的。 阴极暗区:从阴极光层起的电子具有更大的能量, 阴极光层:该区域电子能量达到激发电位,产生 甚至超过激发几率,因此激发减少,发光强度变弱。该区 一层很薄很弱的发光层。 域中,电子能量已超过电离电位,产生大量的碰撞电离, 雪崩放电集中在这个区域发生。
2019/4/8
31
4.2.2 彩色PDP的发光机理
30
4.2.2 彩色PDP的发光机理
彩色PDP虽然有多种不同的结构,但其放电发光的 机理是相同的。彩色PDP的发光显示主要由以下两个基 本过程组成: ①气体放电过程,即隋性气体在外加电信号的作用下 产生放电,使原子受激而跃迁,发射出真空紫外线 (<200nm)的过程; ②荧光粉发光过程,即气体放电所产生的紫外线,激 发光致荧光粉发射可见光的过程。
2019/4/8
11
电离气体按电离程度可分为弱电离气体(只有很少的
原子或分子被电离)、部分电离气体(部分原子或分子 被电离)和完全电离气体(几乎所有的原子或分子被电 离)三种。弱电离气体主要由中性粒子组成,它与完全 电离气体在基本机理和行为方面的区别很大。
等离子体辉光放电 - 河南大学精品课程网
![等离子体辉光放电 - 河南大学精品课程网](https://img.taocdn.com/s3/m/ce5a5e5e767f5acfa1c7cd58.png)
等离子体辉光放电【实验目的】1.观察低压气体辉光放电现象。
2.用探针法测量等离子体中电子等效温度、电子浓度、正负离子的平均速度、平均动能。
3.验证等离子体区电子浓度服从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
【教学重点】1.观察气体辉光放电的现象;2.等离子体辉光放电的原理;3.探针法测量等离子体物理参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离子体物理参数的计算步骤【时间安排】3学时【教学内容】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检查预习报告。
二、学生熟悉实验仪器设备机械泵、真空放电管、高压电压等。
三、讲述实验目的和要求1. 检查真空系统是否存在漏点;放电管内真空用机械泵抽至50Pa左右,并保持稳定;缓慢旋转高压电源旋钮,增加高压到1000V左右,应看到放电管被点亮;辨认各个放电区域.2. 调节高压和气压,使放电管内等离子区稳定,并且颜色均匀(无层状);缓慢降低探极电压,并且记录探极电压和探极电流;做lgeI V−特性曲线,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电子等效温度、电子平均速度、电子平均动能、电子浓度和正离子的浓度.四、实验原理一、辉光放电现象当放电管内的气压降低到几十帕时,两极加以适当的电压,管内气体开始放电,辉光由细到宽,布满整个管子。
当压力再降低时,辉光便分为明暗相间的八个区域.二、用试探电极法研究等离子区所谓试探电极就是在放电管里引入一个不太大的金属导体,导体的形状有圆柱形、平面形、球形等。
我们实验用的是圆柱形。
试探电极是研究等离子区的有力工具,利用探极的伏特——安培曲线,可以决定等离子区的各种参量。
测量线路如图2所示。
在测量时尽量保持管子的温度和管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实验测得的探极电压和电流曲线如上图3。
对这一曲线作如下的解释:AB 段表示加在探极上的电压比探极所在那一点的空间电位负得多,在探极周围形成了正的空间电荷套层,套层的厚度一般小于等离子区中电子的自由路程。
这时探极因受正离子的包围,它的电力线都作用在正离子上,不能跑出层外,因此它的电场仅限于层内。
气体放电和低温等离子体讲课文档
![气体放电和低温等离子体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e3335ef964bcf84b8d57b73.png)
第十七页,共79页。
二、电离-正离子的形成 (带电质点的产生)
产生带电质点的物理过程称为电离,是气体放电的首要前提。
➢ 电离:若原子从外界获得的能量足够大,以致使一个或几个电子摆
脱原子核的束缚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这一过程称为电离。电离
所需的能量称为电离能Wi,通常用电子伏(eV)表示,有时也用电 离电位Ui表示, Ui = Wi /e (e为电子的电荷量)。
殊,内能传递系数为1。即电子几乎是将其所有的动能传递给中性原
子,转换为内能
1166
第十六页,共79页。
在利用气体放电的气相沉积和干法刻蚀中,离子每发生一次弹性 碰撞,最多可以损失其全部能量。而发生一次非弹性碰撞,最多可以 损失其全部能量的一半;电子在弹性碰撞中几乎不损失能量,而在非 弹性碰撞时几乎把所有能量全部传递给中性粒子。
电子经过电势差为U所得到的能量变成动能。
1 mv2 eU 2 故电子与电势差的关系 v 2eU
m
3
第三页,共79页。
2、径向电场
两个同轴圆柱电极,两极之间的 电场是径向的。则其强度为:
Er
U
1U ln r2
2
1 r
r1
设电子以横向速度v0在r=r0处进入此电场,若电子在r=r0处受到的 径向电场力与惯性离心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径向加速度
第二十八页,共79页。
电极表面的电子逸出
➢ 正离子撞击阴极:正离子能量传递给阴极,不小于2倍金属表
面逸出功时发生电离。
➢ 光电子发射:金属表面受到短波长光照时,光子能量>金属
表面逸出功时,可造成电离。 ➢ 强场发射:在阴极附近施加强电场可使阴极释放电子。在真空
的击穿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气体放电物理 5 辉光放电
![气体放电物理 5 辉光放电](https://img.taocdn.com/s3/m/14e7569c941ea76e58fa0486.png)
辉光放电通道电场分布
• 辉光分布,是空间电荷和电场分布造成的。
• 离子的扩散电流忽略 • 稳态,连续性条件为: • Z是电离速率
电离速率
• 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的电离次数 • 不同的电离过程有不同的电离速率,如果电子碰撞电
离是主要过程,那么引入电子碰撞电离系数 • 引入电离系数----一个电子在单位距离内在单位电场作
基本相似律:
对于相同的气体和电极 放电系统1的几何尺寸为放电系统2的a倍, 2的压强P2是1压强P1的a倍时, 两系统的击穿电压Ub相同。
广义相似律
相似的放电区间, 相同的放电气体, 具有相同的V-A特性曲线
相似区间: 电极形状、电极尺寸、电极间距d 和平均自由程等几何尺寸的相似
两个几何上相似的放电系统 (相同的放电气体,电极材料和电极形状,Pd值), 当电极上加相同的电压,将产生同样的放电电流; 两放电系统中,电流分布及电位分布几何相似; 放电空间对应点的电位相同; 同类质点在对应点具有相同的速度。
两种击穿模型的复合
• 电离---迁移 机制 • 电离---扩散 机制
击穿过程中,两种击穿机制均存在,因此 相应的击穿行为与帕邢定律有偏差。
空气的帕邢曲线就是一个例子。
d 2V dx 2
0
1. 无空间电荷时,电位分布直线
2. 有空间电荷是变为上凸的曲线
3. 简化为折线。
BP
Ae E
P
1 1 非自持放电
( )dl
(e
1) 1
气体的高频击穿
• 电离过程的空间不均匀和时间不均匀性, 都影响击穿过程和放电形态。
• 电晕、电弧和火花放电是空间不均匀的放 电形态。
• 当电场在时间域上不均匀时,击穿条件是 什么?即高频击穿。
辉光放电与等离子体
![辉光放电与等离子体](https://img.taocdn.com/s3/m/b6605e1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7.png)
辉光放电与等离子体1、辉光放电通常把在电场作用下气体被击穿而导电的物理现象称之为气体放电。
气体放电有“辉光放电”和“弧光放电”两种形式。
辉光放电又分为“正常辉光放电”与“异常辉光放电”两种,它们是磁控溅射镀膜工艺过程中产生等离子体的基本环节。
辉光放电(或异常辉光放电)可以由直流或脉冲直流靶电源通过气体放电形成,也可以用交流(矩形波双极脉冲中频电源、正弦波中频与射频)靶电源通过真空市内的气体放电产生。
气体放电时,充什么样的工作气体、气压的高低、电流密度的大小、电场与磁场强度的分布与高低、电极的不同材质、形状和位置特性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到放电的过程和性质,也会影响到放电时辐射光的性质和颜色。
(1)直流辉光放电①在阴-阳极间加上直流电压时,腔体内工作气体中剩余的电子和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作定向运动,于是电流从零开始增加;②当极间电压足够大时,所有的带电离子都可以到达各自电极,这时电流达到某一最大值(即饱和值);③继续提高电压,导致带电离子的增加,放电电流随之上升当电极间的放电电压大于某一临界值(点火起辉电压)时,放电电流会突然迅速上升,阴-阳极间电压陡降并维持在一个较低的稳定值上。
工作气体被击穿、电离,并产生等离子体和自持辉光放电,这就是“汤生放电”的基本过程,又称为小电流正常辉光放电。
④磁控靶的阴极接靶电源负极,阳极接靶电源正极,进入正常溅射时,一定是在气体放电伏-安特性曲线中的“异常辉光放电区段”运行。
其特点是,随着调节电源输出的磁控靶工作电压的增加,溅射电流也应同步缓慢上升。
⑵脉冲直流辉光放电脉冲或正弦半波中频靶电源的单个脉冲的气体放电应与直流气体放电伏-安特性曲线异常辉光放电段及之前段的变化规律相符。
可以将其视为气体放电伏-安特性在单个脉冲的放电中的复现。
脉冲直流靶电源在脉冲期间起辉溅射,在脉冲间隙自然灭辉(因频率较高,肉眼难以分辨)。
溅射靶起辉放电后,当电源的输出脉冲的重复频率足够高时,由于真空腔体内的导电离子还没有完全被中和完毕,第二个(以后)重复脉冲的复辉电压与溅射靶的工作电压接近或相同。
直流辉光等离子体气体放电实验
![直流辉光等离子体气体放电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f636e1f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7b.png)
直流辉光等离子体气体放电实验向小雨工物13指导老师:张慧云(2013年10月24日,星期四)摘要本实验通过测定辉光等离子体升压和降压的伏安曲线,探究辉光等离子体在不同气体压强和磁场条件下电学特性的变化,进行了唯象讨论和一定的定量分析。
此外,实验中还尝试利用朗缪尔双探针测量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并探究了误差成因。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辉光放电双探针法一、前言电流通过气体的现象称为气体放电。
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与中性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时,电子将一部分动能传给原子,使原子激发或者电离,即:e−+G0→G∗+e−e−+G0→G++2e−激发原子G∗会产生特定颜色的辉光;产生的气体离子G+成为等离子体的一部分。
等离子体是由电离的导电气体组成,其中包括六种典型的粒子,电子、正离子、负离子、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基态的原子或分子以及光子。
事实上等离子体就是由上述大量正负带电粒子和中性粒子组成的,并表现出集体行为的一种准中性气体,也就是高度电离的气体。
无论是部分电离还是完全电离,其中的负电荷总数等于正电荷总数,所以叫等离子体1。
等离子体是继固体、液体、气体之后物质的第四种聚集状态。
等离子体有别于其它物态的主要特点是其中长程的电磁相互作用起支配作用,等离子体中粒子与电磁场耦合会产生丰富的集体现象。
本实验中研究的是低温等离子体。
其中各个粒子的温度并不相同,一般用双温模型来描述。
用Ti表示离子温度,Te表示电子温度,一般电子温度比离子温度高得多。
实验中制备等离子体的方式为气体低压放电,放电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暗放电、辉光放电和电弧放电。
其中各个阶段的放电在不同的应用领域由广泛的应用。
这三个阶段的划分从现象上来看是放电强度的不同,从内在因素看来是其放电电压和放电电流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经典的直流低气压放电在正常的辉光放电区示意图如图1:图1直流低气压等离子体辉光放电区示意图从左至右,其唯像结构如下:1.阴极区:包括阴极,阿斯顿暗区,阴极辉区和克罗克斯暗区;2.负辉区:是整个放电管中最亮的区域。
辉光放电
![辉光放电](https://img.taocdn.com/s3/m/0c46f2eaddccda38376baff5.png)
辉光放电(Glow discharge)辉光放电是放电等离子体中最常见的一种放电形式,应用也最广泛。
比如,一般的气体激光器(He-Ne 激光器、CO2激光器等)、常用光源(荧光灯)、空心阴极光谱灯等。
同时辉光放电也是放电形式中放电最稳定的放电形式,所以有必要对辉光放电进行较为详细的讨论。
§6.1 辉光放电的产生及典型条件最简单的辉光放电的结构如图6.1(a)。
调节电源电压E或限流电阻R,就会得到如图6.1(b)的V-A特性曲线。
管电压U调节到等于着火电压U b时,放电管内就会从非自持放电过渡到自持放电,此时,放电电流I会继续增大,管压降U下降,进入辉光放电区。
放电管发出明亮的辉光,其颜色由放电气体决定。
限流电阻R应比较大,以保证放电稳定在辉光放电区。
如果限流电阻R很小,放电很容易进入弧光放电区。
辉光放电的特点:比较高的放电管电压U(几百~几千V),小的电流I(mA量级);弧光放电的特点:很低的放电电压U(几十V),大电流放电I(A量级甚至更大)。
辉光放电的典型条件:①放电间隙中的电场分布比较均匀,至少没有很大的不均匀性;例如He-Ne激光器的放电管内电场近似均匀。
②放电管内气体压强不是很高,要求满足(Pd)Ubmin<Pd<200Kpa cm(巴邢曲线的右支),d---放电管内电极间距,(Pd)Ubmin--巴邢曲线最低点U bmin对应的Pd值。
一般P=4Pa~14Kpa时,可出现正常辉光放电,而Pd>200Kpa cm时,非自持放电通常会过渡到火花放电或丝状放电;③放电回路中的电源电压和限流电阻准许放电管的放电电流工作在mA量级,且电源电压应高于着火电压U b,否则不能起辉。
§6.2 辉光放电的组成区域和基本特征对于一对平行平板放电电极,典型的辉光放电外貌如图6.2(a)。
从阿斯顿暗区到负辉区称为阴极位降区或阴极区。
下面对各放电区一一进行介绍。
1、阿斯顿暗区(Aston Dark Space):它是仅靠阴极的一层很薄的暗区,是有Aston首先在H2、He、Ne放电中观察到的放电暗区,所以称为阿斯顿暗区。
辉光放电_精品文档
![辉光放电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a3a246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c.png)
直流辉光放电>放电区的结构和分布>Faraday暗区
与负辉区相比,该区电子和 离子密度较小,电场很弱,激发 和复合的几率都比较小。
电流密度
直流辉光放电>放电区的结构和分布>正柱区
Va = 1000 V, Vb = 1200 V,
C‘
t = T/2 时,Va 跳变为 +1000 V, 由于 C 上存有 –200 V电压(下正上负),
Vb = 1200 V。
射频辉光放电>射频电极的自偏压(产生过程四)
T/2 < t < T
Vb +100 V,
eee C‘
T/2 < t < T 区间, 电子迅速中和C
直流辉光放电>放电区的结构和分布>阴极区
电流密度
阳极暗区
阴极区由Aston暗区, 阴极辉区和阴极暗区(或 称克罗克斯暗区)三部分 组成。极间电压大部分加 在这里,电子被加速与气 体原子碰撞,使原子激发 或电离。
直流辉光放电>放电区的结构和分布>负辉区
电流密度
负辉区是电极间发光最强的 区域,阴极出发的电子到达这里
ionization rates and thereby higher plasma densities
*徐学基等,气体放电物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射频辉光放电>交流放电的一般规律
电压频率与放电行为的关系
100 ~ 104 Hz 每个半周期都经历一次击穿、维持和熄火的过程,放电不连续,相当于正负电 极交替的直流放电
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参数的测量及分析
![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参数的测量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eae70dbed5b9f3f90f1cf8.png)
ne eS 4 I eo 8k Te pi me
3.2数据处理和分析
带入数据到(10)式得:
4 3.44107 10 3 ne 7 . 1 10 ( cm ) 10 8 4.8 10 0.0391.0310
性质和用途,测量这些参数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朗缪尔探针法是最简单也
是最常用的方法。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在工业、国防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促进了 对等离子体的进一步研究和等离子体诊断技术的发展。
的正离子,不能跑出层外,正离子靠热运动到达探极,单位时间内
落在探极表面的正离子有:
Ip
1 V i ni e S 4
Vi是正离子平均速度,S为探极面积,ni为正离子浓度,e为电子电荷, 从式中可以看出,Ip与探极电压没有关系,因此AB段与横轴近似平行。
3.2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BC段,探极电流随探极电压的升高而增加。这是因为探极电压
50 30 Te 5.04 10 2.75 104 ( K ) lg 4750 lg 270
3
3.2数据处理和分析
由于电子服从麦克斯韦分布律,电子的平均速度为:
Ve
带入数据得:
8k Te pi me
8 1.381016 7.73104 8 Ve 1 . 06 10 (cm / s) 28 3.1416 9.1110
2 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的产生
辉光放电管两端加上直流高压电后,管子会产生辉光,适当调整放电电压和放电电流 ,管子会出现明暗相间的八个条纹,进而管子可以被分为八个区域。我们对正辉区最 感兴趣,该区域光强均匀连续,空间静电荷密度接近于零,因此又叫正柱区或等离子区 。在该区域,电子的浓度一般为1010/cm3~1012/cm3,具有很高的迁移率,导电性能 接近良导体。在正辉区,电场强度恒定用以保持平衡状态。电势降落的大小与电离、 消电离以及扩散有关。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讲义.29页PPT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讲义.29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8571c51501f69e31433294df.png)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讲义.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散
END
等离子体及辉光放电现象优秀课件
![等离子体及辉光放电现象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f859a508a1284ac8504394.png)
等离子体的驱动——射频放电
微电子加工领域,等离子体可以用交流信号驱 动,电源在射频的范围内,公认的频率为13.56MHz。
电容性放电等离子体是主要的等离子源。
辉光放电
低气压下的气体放电。放电管中的残余正离子在 极间电场的作用下被加速,于是得到足够的动能撞击 阴极而产生二次电子,经簇射过程产生更多的带电粒 子,使得气体导电。因此放电管两极间所需电压较高, 一般都在10千伏以上,但辉光放电的电流很小,温度 不高,属于低温等离子体现象。
高密度等离子体——high density Plasmas(HDP)
➢种类: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磁控等离子体 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
➢产生过程: 在反应器中引入磁场和/或电场,增加电子在 等离子体中的行程,使电子和原子之间的碰撞 频率增加,从而增加等离子体中基和离子的密 度,实现高密度等离子体。
➢HDP源包括: 螺旋等离子源 电感耦合等离子源 平面盘绕源
等离子体及辉光放电现象优秀 课件
等离子体可分为两种:高温和低温等离子体。高 温等离子体只有在温度足够高时发生的。低温等离子 体是在常温下发生的等离子体(虽然电子的温度很 高)。低温等离子体可以被用于氧化等表面处理或者 在有机物和无机物上进行沉淀涂层处理。广泛运用于 多种生产领域。例如:等离子电视,电脑芯片中的蚀 刻
《气体放电器》课件
![《气体放电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69353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c.png)
CONTENTS
• 气体放电器的概述 • 气体放电器的种类 • 气体放电器的特性 • 气体放电器的优缺点 • 气体放电器的未来发展
01
气体放电器的概述
气体放电器的定义
总结词:基本概念
详细描述:气体放电器是一种利用气体放电现象的装置,通常包含两个电极之间 的高压电场,使气体介质中的自由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从而引发气体放电。
寿命
气体放电管的寿命取决于工作气体的化学性质、 工作条件以及生产工艺等因素。
气体放电器的物理特性
热特性
气体放电管在工作过程中会产 生热量,其热特性包括热传导
、热对流和热辐射等。
光学特性
在某些情况下,气体放电会产 生可见的光辐射,其光谱、亮 度等特性与放电条件和工作气 体有关。
机械特性
气体放电管的结构设计应能承 受一定的机械应力,如压力、 振动等。
气体放电器的原理
总结词:工作机制
详细描述:气体放电器的原理基于气体放电现象。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气体中的自由电子获得足够 的能量,与气体分子碰撞,产生更多的电子和离子,形成电流。这个过程需要特定的气体介质和电压 条件。
气体放电器的应用领域
总结词:应用范围
详细描述:气体放电器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高能物理实验、激光技术、等离子体技术、电弧焊接、气体照明等。 它们在各种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产生等离子体、产生高能粒子等。
价格较高
由于气体放电管的结构和生产工艺较 为复杂,因此其价格相对较高。
不适合频繁使用
由于其工作原理是基于气体放电,因 此不适用于需要频繁触发保护的场合 。
05
气体放电器的未来发展
气体放电器的技术改进方向
DH2005型直流辉光等离子体实验装置详解
![DH2005型直流辉光等离子体实验装置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99be37f05ef7ba0d4a733b48.png)
等离子体的应用DH2005型直流辉光等离子体实验装置(附实验讲义)使用说明书杭州大华科教仪器研究所杭州大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目录目录 (1)设备简介及使用范围 (2)仪器结构及说明 (3)仪器主要配置及组成 (4)技术参数及特性 (5)设备安装及调试 (5)设备操作使用及注意事项 (6)设备维护 (7)常见故障的解决办法 (7)装箱清单 (8)辉光等离子体概述 (9)实验一直流低气压放电现象观察及伏安曲线的测量................... (16)实验二气体击穿电压的测定及帕邢定律验证实验 (22)实验三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参数的测量 (26)一、直流辉光等离子体教学实验装置等离子体作为物质的第四态,在工业、农业、国防、医药卫生等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原因在于等离子体具有两个主要特征:同化学的和其它的方法相比,等离子体具有更高的温度和能量密度;等离子体能够产生活性成分,从而引发在常规化学反应中不能或难以实现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
活性成分包括紫外和可见光子、电子、离子、自由基;高反应性的中性成分,如活性原子,受激原子态,活性分子碎片,如单体。
同其它与之竞争的加工方法相比,工业等离子体工程提供了更有利的工业加工方法,包括更有效和更便宜达到工业相关结果的能力;它还能完成其它方法不能完成的任务,它能在不产生大量不需要的副产品和废料的情况下达到相同目的;并且能在产生很少污染和有毒废物的情况下实现相同目的。
等离子体技术是一个关系国家能源、环境、国防安全的重要技术,在国内,关于等离子体技术的研究和教学远远落后于等离子体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具体体现在很多领域如微电子、光学镀膜等领域引进的具有上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大量使用了等离子体技术,但高等理工学校在人才培养环节中却缺乏关于等离子体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训练,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等离子体设备价格昂贵,国内生产的等离子体设备通常是科研院所从开展科学研究的角度开发的,价格一般在15-200万元,而同类进口设备的价格是国产设备价格的10倍,因此目前各高等学校的等离子体装置只用于研究和研究生教学,本科生基本上没有机会得到关于等离子体技术应用方面的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放电击穿是一复杂过程,通常都是由电子雪崩开始,从初级电子电离相继在串级电离过程中增值。 随电场增强变得足够大时,电流就从非自持达到了自持过程,也就是发生了电击穿。
⎟⎟⎠⎞ ⎟⎟⎠⎞
− +
exp⎜⎜⎝⎛ − exp⎜⎜⎝⎛ −
eV 2kTe eV 2kTe
⎟⎟⎠⎞ ⎟⎟⎠⎞
=
2i+
tanh⎜⎜⎝⎛
eV 2kTe
⎟⎟⎠⎞
⇒ dI = eIS dV(I =0,V =0) 2kTe
其中Is是正离子饱和电流。
由此可知:电子温度: Te = 2k
eI S dI
(7)
dV(I =0,V =0)
=
I
0
exp
⎡ ⎢ ⎣
e(Vp −
(5)
其中
I0
=
1 4
n0ve A ⋅ e
对(5)式取对数得:
lnI
=
lnI 0
−
eVs kTe
+
eVp kTe
其中
lnI 0
−
eVs kTe
= 常数
故
lnI = eVp + 常数
kTe
可见电子电流的对数和探针电位呈线性关系。作关对数曲线,由直线部分的斜率可决定电子温度Te。 单探针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探针的电位要以放电管的阳极或阴极电位作为参考点,而且一部分放 电电流会对探针电流有所贡献,造成探针电流过大和特性曲线失真。双探针法是在放电管中装两根探针, 双探针法有一个重要的优点,即流到系统的总电流决不可能大于饱和离子电流。这是因为流到系统的电子
⎟⎟⎠⎞
i2+
−
I 2
=
i2−
=
−eA2
Jr
exp⎜⎜⎝⎛
e
V2 − VS kTe
⎟⎟⎠⎞
(6)
⇒
i1+ i2+
+I 2
−I 2
=
A1 A2
exp⎜⎜⎝⎛
eV kTe
⎟⎟⎠⎞
当两个探针参数一致,i1+= i2+= i+,A1=A2。故:
I
=
2i+
exp⎜⎜⎝⎛
eV 2kTe
exp⎜⎜⎝⎛
eV 2kTe
电流总是与相等的离子电流平衡。从而探针对等离子体的干扰大为减小。 双探针法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 5 所示。在坐标原点,两根探针之间没有电位差,但由于两个探针所在
的等离子体电位稍有不同,所以外加电压为零时,电流不是零。
图 5 理想双探针曲线
设探针的面积分别为A1,A2,电位为 V1,V2,电压V=V1-V2≥0。 流过探针 1,2 的离子和电子电流分别为:i1+, i1-,i2+,i2-,面积为A1,A2。
1
德拜长度 : λ D
=
⎜⎛ ⎝
kT e 4 me 2
⎟⎞ ⎠
2
(1)
3) 稀薄气体产生的辉光放电 气体放电可以采用多种能量激励形式,其中直流放电因为结构简单、成本低而受到广泛应用。直流放
电管是一个低压玻璃管,管两端接有直流高压电源的圆形电极。在电极两端施加电压时,通过调节电阻 R 值可得到气体放电伏安特性,如图(1)所示。
(4) 探针材料与气体不发生化学反应。 (5) 探针表面没有热电子和次级电子的发射。
图 3 单探针法电路
图 4 单探针法 I-V 曲线
单探针法电路如图 3 所示。典型的单探针法 V-I 曲线如图(4)所示。在 AB 段,探针的负电位很大, 电子受负电位的拒斥,而速度很慢的正离子被吸向探针,在探针周围形成正离子构成的空间电荷层,即所 谓“正离子鞘”,它把探针电场屏蔽起来。等离子区中的正离子只能靠热运动穿过鞘层抵达探针,形成探 针电流,所以 AB 段为正离子流,这个电流很小。
3
ne
=
n0
exp
⎡ ⎢ ⎣
e(Vp − kTe
Vs
)
⎤ ⎥ ⎦
(3)
式中的n0为等离子区中的电子密度,Te为等离子区中的电子温度,k为玻耳兹曼常数。在电子平均速度 为ve时,在单位时间内落到表面积为A的探针上的电子数为:
Ne
=
1 4
neve A
(4)
探针上的电子电流为:
I
=
Ne
⋅e
=
1 4
neve A ⋅ e
是说,其中正负电荷密度相等,整体上呈现电中性。等离子体可分为等温等离子体和不等温等离子体,一 般气体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属不等温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有一系列不同于普通气体的特性: (1)高度电离,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具有比普通气体大几百倍的比热容。 (2)带正电的和带负电的粒子密度几乎相等。 (3)宏观上是电中性的。 2) 等离子体的主要参量: (1)等离子体温度:对于平衡态等离子体(高温等离子体)温度是各种粒子热运动的平均量度;对 于非平衡态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由于电子、离子可以达到各自的平衡态,故要用双温模型予以描 述。一般用Ti表示离子温度,Te表示电子温度。 (2)等离子体密度:单位体积内(一般以立方厘米为单位)某带电粒子的数目。ni 表示离子浓度, ne 表示电子密度。在等离子体中ne≈ni。 (3)等离子体频率:表示等离子体对电中性破坏的反应快慢,是等离子体震荡。 (4)德拜长度:等离子体内电荷被屏蔽的半径,表示等离子体内能保持的最小尺度。当电荷正负电 荷置于等离子体内部时就会在其周围形成一个异号电的“鞘层”。
测试等离子体的方法被称为诊断,它是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的重要部分。等离子体诊断有探针法、霍尔 效应法、微波法、光谱法等。 静电探针也称朗缪尔探针,是一种最早用来测试等离子体特性的工具之一。 由于它的结构简单,用途广泛,至今仍被人们所使用。实际上,探针就是一根金属丝,除了顶端外,其余 部分是用绝缘材料包起来的。由于电子的热速度远大于离子的热速度,因此当探针插入到等离子体中时, 电子首先到达探针的表面。这样,探针的表面电位是负的。当接上外界电源之后,探针上面就有电流通过。 通过测量探针的伏安曲线(V~I),即可以确定出等离子体的密度n0和电子的温度Te。
2. 实验目的
1) 观察直流低气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的唯象结构,通过对辉光等离子体的伏安曲线的测量,理解辉
光等离子体的电学特性。 2)理解直流电气击穿的机制,验证帕邢定律。 3)了解等离子体的性质,采用 langmuir 双探针测量等离子体参数
3. 实验原理
1) 等离子体及其物理特性 等离子体(又称等离子区)定义为包含大量正负带电粒子、而又不出现净空间电荷的电离气体。也就
过了B点,随着探针负电位减小,电场对电子的拒斥作用减弱,使一些快速电子能够克服电场拒斥作 用,抵达探极,这些电子形成的电流抵消了部分正离子流,使探针电流逐渐下降,所以BC段为正离子流加 电子流。到了C点,电子流刚好等于正离子流,互相抵消,使探针电流为零。此时探针电位就是悬浮电位 VF。
继续减小探针电位绝对值,使到达探针电子数比正离子数多得多,探极电流转为正向,并且迅速增大, 所以 CD 段为电子流加离子流,以电子流为主。
虽然静电探针在等离子体诊断技术中已被广泛地使用,但会对等离子体的平衡状态造成扰动。特别 是对于高频放电,静电探针会产生很大的干扰
4. 实验装置
DH2005 型直流辉光等离子体实验装置。
5. 实验内容(电极间距不变)
1) 了解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装置的工作原理,观察直流辉光放电现象。 2) 测量电压--电流曲线(升压和降压),分析其异同。 3) (以下只测升压曲线)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电压—电流曲线,研究数据的离散性。 4) 取不同的工作气压(氮气或空气),测量辉光放电阶段的放电电压、电流曲线,研究工作气压对
直流辉光等离子体气体放电
1. 引言
等离子体是由大量的带电粒子组成的非束缚态体系,是继固体、液体、气体之后物质的第四种聚集状 态,在自然界中 99%的物质是以等离子体状态存在的。等离子体有别于其他物态的主要特点是其中长程的 电磁相互作用起支配作用,等离子体中粒子与电磁场耦合会产生丰富的集体现象。等离子体技术是一个关 系国家能源、环境、国防安全的重要技术,气体放电是产生等离子体的一种常见形式,在低温等离子体材 料表面改性、刻蚀、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体发光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实验室等离子体物态特 性研究的重要对象。
1
图(1)气体放电伏安特性曲线
由气体放电伏安特性曲线可看出,在开始电流随电压增加而增加,但此时电流上升变化得较缓慢, 表明放电管中的气体电离度很小,继续提高电压,电流不再增加,呈本底电离区的饱和状态,继续提高电 压,电流会呈指数关系上升,这时电压较高但电流不大,放电管中也无明显的电光。再继续提高电压,发 生了新的变化,此时电压不但不增高反而下降,同时在放电管内的气体发生了击穿,观测到耀眼的电光。 这时因电离而电阻减小,电流开始增长,电压Vs称为气体的击穿电压。放电转为辉光放电,电流开始上升 而电压一直下降到E点,然后电流继续上升但电压恒定不变直到F点,而后电压随电流的增加而增加到G点, 放电转入较强电流的弧光放电区。经典的直流低气压放电在正常辉光放电区如图(2)所示:
气体放电击穿电压Vs是放电开始击穿所需的最低电压,帕邢在汤森提出气体放电击穿理论之前便在实 验室中发现了在一定的放电气压范围内,气体放电击穿电压Vs是气压(p)和极间距离(d)乘积的函数,
2
即:
Vs = f ( pd )
(2)
上式表明某一特定气体的击穿电压仅仅依赖于 pd 的乘积,这一现象被称为帕邢(Paschen)定律。 5)等离子体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