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煤层气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层气coalbed gas——赋存在煤层里的天然气。
煤层甲烷 coalbed methane——煤层气中的甲烷。
“瓦斯”——我国采煤界习惯用的术语。 “瓦斯”一词来自日语“ガス(瓦
斯)”。 “瓦斯”——常用含义有以下两种: 1, 煤矿井下工程里的甲烷(CH4),又称沼气; 2,赋存在煤层和岩层里,尚未涌入矿井的天然气。
生物成因气与热成因气的 地球化学特征有较大差异。 首先,生物成因气主要由 CH4组成,而热成因气普
遍含重烃;
其次,生物成因气碳同位 素较轻,而热成因气的碳
同位素较重,且随煤级增
高有愈加变重趋势。
2、煤的组成
煤的组成不仅对煤层气的湿度有较大的影响,而且也会影
响煤层气的同位素特征。富氧干酪根(多数为镜质组)生成的 气体在热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δ13C1值比富氢干酪根(壳质组
确定“瓦斯风化带”的下部边界 应该用甲烷及重烃浓度之和 ≥80 %(按体积)为指标。
煤矿实测瓦斯成分的资料往往不足,
难以勾画出“瓦斯风化带”下界。 采煤人员用相对瓦斯涌出量(<2m3/t.d), 或瓦斯压力(<0.15MPa), 或瓦斯含量(烟煤2~3m3/t,无烟煤5~7 m3/t)等指标
划定“瓦斯风化带”下界。
同位素δ13C、δD(‰)
δ13C1 -32.20 δ13C2 20.80 δ13CCO2 28.40 δD1 -193
FZ012
98.16
0.029
0.15
-30.20
23.70
24.80 21.90
-17.00
-154
FZ016
98.50
0.021
0.15
-32.00
-15.80
-145
HUNH
贫煤 -41.8/4
沁水盆地及外围甲烷稳定同位素分布 盆地甲烷稳定同位素特征
0 -10 -20 -30.2 -32 -31.9 -30.8 -31.2 -32.2 -33 -32.5 32.6 -30 -35.3 -35.6 -35.6 -40 -50 -60 -70 樊庄 潘庄 寺河 李雅庄 阳泉 矿区 -50.5 -56.3 -59.1 -61.5 -61.7 -35.5 -38.2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中国东部煤层气中湿气比例随镜质组反射率的演化
煤层气δ13C1与煤层现今的埋藏深度有
一定的关系,随着煤层埋深的增加,煤 层气δ13C1逐渐增加。
前联邦德国上石炭统煤层气中CH4碳同位素δ13C1随 深度的变化规律(不同符号代表不同样点)
第三节 煤层气 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因素
1、 煤级
中国煤层气甲烷碳同位素组成
由一个含煤岩系生成的“煤成(型)气”中,
现今储集在煤层内的“煤层气”是其很少部分, 能够聚集成常规天然气藏的更是少部分,大部分 气体逸散。
3、瓦斯 是指煤矿生产过程中,从煤层、岩层和采空区放出的各 种有害气体的总称。 在陈述煤层气的地质问题时, 煤层气与瓦斯两个术语是同义词; 在陈述煤矿巷道里的“瓦斯”时, 二者又不能完全看成同义词。
13C
2
、δ D1/‰
δ
13C CO2
李 94.72 雅 K-H-Li-3 庄 2 99.35 煤 K-H-Li-4 矿 70.87
K-H-Li-2 J-S-2 68.35
δ
13C
δ D1 -228 -244 -215 -228
-59.1 -56.3 -61.7 -61.5 -22.4 -20.5
可以分为油成气、煤成气和它成气三大类。
煤成气和油成气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气源不同 自生油岩系。 煤成气来自煤系和煤层;油成气来
2、干酪根类型不同 气以腐泥型和过渡型为主。
煤成气以腐植型为主;油成
3、甲烷碳同位素比值(δ13C1)不同
煤成气
δ13C1
=-20~-30‰,偏重;油成气δ13C1 =-30~-55‰,偏轻。
瓦斯和煤中气的概念相似,但不完全相同! 顶底板岩层中的瓦斯和采空区的瓦斯都来自煤中气, 这是由于采动影响和人为的逸散到岩层和采空区中去的, 但这部分气体既然已经从煤层中出来,严格讲就不再是煤 中气了,和前者区别,称这部分气体为人工煤散气;采动 后仍保存在煤层中的瓦斯,称为保有煤中气。因此,人工 煤散气就是生产上所说的矿井瓦斯;从广义说,人工煤散 气和保有煤中气合称为矿井瓦斯。保有煤中气随时可以涌 出煤层,转化为人工煤散气,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第二章 煤层气 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第一节 煤层气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煤层气的化学组分
第三节 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煤层气的物理性质
第一节 煤层气的基本概念
1、煤型气(煤成气)
是指含煤地层中煤和分散有机质,在成岩和煤化过
程中形成的天然气,以游离状态、吸附状态和溶解状态
赋存于煤层和其它岩层内。 过去认为天然气和油气田息息相关,后来发现了煤 成气,并成为天然气的一个重要类型。地壳中的天然气
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且易被地下水带走,因而二氧化碳含量主要受地下水的 影响。
几个国家煤的瓦斯成分分析表
沁水盆地不同类型气样组分变化对比表
气样类型 CH4 钻井排采气 气体组分变化范围/% C2H6 0.007 ~ 0.029 —— 0.01~ 0.47 CO2 N2 非烃 微量
98.16~ 99.55
98.83
0.020
0.20
-31.90
-17.20
-157
煤矿采掘面煤岩解吸气分析结果
样品编号
H-L-1
矿 煤 区 层
组分含量/%
CH4 C2H6 0.022 0.017 0.011 0.010 N2 4.63 CO2 0.30 0.38 28.67 0.06 30.87 0.37
δ
同位素δ
13C 1
> 80
< 10
< 20
严格说,用“瓦斯风化”一词并不确切。
在所谓“瓦斯风化带”内, 煤层里发生过瓦斯与地表大气互相交换, 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瓦斯中的部分甲烷散入大气, 同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氮进入煤层 以致煤层内的甲烷浓度减小,二氧化碳与氮的浓度增大。
甲烷、二氧化碳与氮本身并没有“风化”。
现在术语“瓦斯风化带”已经广为流行。
氢H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及硫化氢H2S等气体,
一般含量和少,但危害很大;氦He、氖Ne、氩Ar、氪Ke、 氙Xe等有害气体,含量甚微。 从上述看出,瓦斯成分及其复杂,它主要是由甲烷(沼 气)、二氧化碳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沼气是瓦斯的主体部
分。
“瓦斯风化带”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学者发现, 顿巴斯浅部瓦斯的成分有垂向分带现象, 自浅部向深部一般可分四个带,
2、非烃类气体
有氮气、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硫化氢、氢及微量的惰 性气体。
二、控制煤层气成分的主要因素
1、煤的显微组分,特别是富氢组分的丰度;
2、储层压力,它影响煤的吸附能力;
3、煤化作用程度,即煤阶/煤级;
中变质煤中重烃含量最高,而低、高变质煤中重烃含量最低。
4、煤层气解吸阶段 5、水文地质条件
煤成气可分为煤系气和煤层气两大类型。煤系气属常规 天然气,气源来自煤系地层,一般均经过较大规模的运移, CH4含量相对偏低;煤层气属非常规天然气,气源来自煤层 ,一般未经长距离运移, CH4含量相对偏高。
煤系气和煤层气都可分为两大部分,即:留存在生气母 岩(煤系或煤层)中,基本上未经运移的那部分煤成气,称 为煤中气;从生气母岩运移出去的那部分煤成气,称为煤出 气。
煤出气又可分为两部分,即:已经分散的失去工业价值 的煤出气称为煤散气,它占煤出气的大部分;聚集在一起形 成煤气田,可供开采利用的煤出气称为煤聚气,它占煤出气 的小部分。
由此可知,煤层实质上是固体的煤和煤中气共生的矿 层——固气态矿层。
煤型气coal-type gas 或称 煤成气coal generated gas——
“瓦斯风化带”以下的甲烷(CH4)带的气体成分才 是正常的瓦斯成分。 研究煤层瓦斯应该以正常瓦斯带,即甲烷带为对象。 正常瓦斯带气成分中的甲烷浓度理应不低于80%。 有些文献作者没有注意这一点,把“瓦斯风化带” 里的气体与正常甲烷带的气体混在一起作分析,以致 在讨论瓦斯成分与含量时往往发生概念不清。
采煤界习惯将前三个带统称为“瓦斯风化带”。
浅部煤层气成分垂向各带气体组成 名 称 CH4 (体积 %) CO2 (体积 %) N2 (体积 %)
CO2—N2 带
瓦斯 风化带 N2带 N2—CH4 带
< 10
< 20 < 80
> 20
< 10~20 < 10~20
20~80
> 80 < 80
甲烷带
CH4带
当通风不良和停风时可能因二氧化碳和氮的局部富集 产生窒息危险;或因甲烷局部富集产生爆炸危险。
三、煤层气的同位素特征
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代 和不同煤级中δ 13C1的分布 特征差异较大。 从区域上看,华北煤层气 δ 13C1为-78 ‰ ~-28 ‰ , 华南煤层气δ 13C1为-68 ‰ ~-25 ‰ ,东北煤层 气δ 13C1为-68 ‰ ~-49 ‰ 。上述特征总体体现了 不同地质时代、不同构造 背景下煤中有机质生烃演 化的特点。
和富氢镜质组)高,并且CH4和C2H6的δ13C1值分布范围狭窄。
这种差异是由于富氢干酪根生成的脂肪型结构经热解产生的 CH4同位素值较低,而富氧干酪根生成的芳香型结构经热解生 成的CH4同位素值较重。
沁水盆地煤层气井排采气分析数据表(无烟煤)
样品 编号
FZ002
组分含量/%
CH4 98.99 C2H6 0.012 CO2 0.02
煤层甲烷稳定碳同位素的地域分布(据叶建平等,1998)
煤层气的湿度及 δ 13C1随煤级或埋藏 深度等的变化呈现出 一定规律性。 低煤级和高煤级气体 较干,中煤级气体较 湿。 美国和加拿大气体湿 度最大的位置在 Ro=0.6%~0.8%。
加拿大和美国煤层气湿气比例随镜质组反射率的演化规律
从中国各时代煤层气的成分来看, 浅部生产矿井的煤层气全为干气, 而中深部矿井煤层气及热解试验气 在中煤级变湿。 中国气体湿度最大的位置在 Ro=1.25%~1.35%。
第二节
1、烃类气体
煤层气的化学组分
一、煤层气的化学组成
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异丁烷。
干气(贫气):CH4>95% 或 C1% >95%
湿气(富气): CH4<95% 或 C2+% >5% C1/ C1~ 5值大于99%,为特别干的气体, 95%~99%为干气, 85%~95%为湿气, 小于85%,为特别湿的气体。
在含煤岩系(简称煤系)形成与演化过程中, 煤系地层(包括煤层和岩层)里的有机质产出的 以甲烷为主的天然气。
煤系内其他岩层也可能赋存有煤型气, 但极少成为有经济价值的储气层。
煤型气可能赋存到煤系以外的储气层内, 成为常规天然气气藏。
2、煤层气 是指赋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 基质颗粒表面为主并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 水中的烃类气体。由于其成分以甲烷为主,往往将其简 称为煤层甲烷。 煤层气就是储存在煤层内的煤型气。煤层气常被称 为“自生自储”的非常规天然气。 应该从广义上理解 此观点, 气体在煤层内一直处于运移的动态平衡状态, 现今的“煤层气”不一定就是原地生成的。 应用动态的观点看待煤层气十分重要!
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瓦斯风化带”的下界深度差异 很大,变化范围从几十米至几百米。 我国不少煤田内第四纪和第三纪的冲积层厚度很大, 不整合覆盖在煤系地层之上。 “瓦斯风化带”的下界在不整合面(基岩面)下几十到 百余米。 这样的“瓦斯风化带”是“古瓦斯风化带”。
由于“瓦斯风化带”内甲烷浓度低,瓦斯对生产一般 不会造成大的威胁。
含煤时代 新生界下第三系 中生界侏罗-白垩系 上古生界石炭-二叠 系 δ13C1平均值,‰
褐煤
-63.1/1
长焰煤
-49.2/6 -57.3/1
气煤
-43.3/2 -59.1/4 -58.4/30
肥煤
-47.7/2 -56.2/2 -56.2/27 无烟煤 -36.7/7
焦煤 -55.0/7
瘦煤 -55.3/2
0.02~ 0.29
0.12~ 2.10 0.02~ 0.38
0.92~ 1.63
0~ 15.88 4.63~ 30.87
钻井煤芯解 83.47~ 99.43 吸气 矿井煤岩解 66.35~ 99.85 吸气
微量 微量
由此可知,组成瓦斯的成分包括:甲烷(沼气)CH4, 一般可占到80%以上;二氧化碳CO2和氮N2,一般占1%~ 20%左右;重烃及其化合物,包括乙烷C2H8、丙烷C3H8、 丁烷C4H10、戊烷C6H12等,含量很少,一般在1%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