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与中医望诊_张民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推拿·

经络学说与中医望诊

张民庆 王启才 赵京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南京 210029)

摘 要 结合古典文献研究,从望面色、望五官、望虚里搏动、望腹部络脉、望躯干四肢、望鱼际、望指纹、望肌表皮肤、望前后二阴等方面论述了经络学说与中医临床诊断的密切关系,从而为中医临床各科辅助诊断提供依据。

关键词 经络学说 中医诊断 望诊

中图号 R241.2

《灵枢·卫气》篇说:“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能得病之高下”[1]。《类经》也说:“知十二经脉之道,则阴阳明,表里悉,气血分,虚实见,天道之逆从可察,邪正之安危可辨”[2]。指出经络有诊断疾病的作用。由于经络能由里达表传导病邪,由深出浅反应病候,当体内脏腑组织有病时,即可通过经络的途径在体表(皮部或络脉)出现一系列病理反应。通过经络望诊,明察这些病理反应,有助于诊断。正如《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万全》中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3]。

经络望诊,《内经》称之为“诊络脉”,主要是观察人体皮部和络脉在颜色、光泽、润燥以及组织形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起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1]的辅助诊断作用。1 望面色

望面色,就是通过审视面部皮肤和络脉的色泽,以判别脏腑、经络的气血盛衰。《素问·五脏生成篇》说:“五色微诊,可以目察”[4],《难经·十三难》说:“五脏有五色,皆见于面”[5],《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1],《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4]。心脉其华在面,心血足,脉络充盈,面色红润有泽;心血虚,脉络不充,则面色苍白无华。

《灵枢·经脉》篇说:“凡诊络脉,脉青者则寒且痛,赤则有热”[1]。《素问·举痛论篇》说:“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4]。这些指的是五色所主的总体病性。《素问·刺热篇》说:“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4]。通过观察颜面各部的色泽变化,以察五脏病变,这是古代医家从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伤寒论》中所载太阳病“面色青黄”、阳明病“面合色赤”[6]以及《金匮要略》所载狐惑病面色“乍赤、乍黑、乍白”[7]皆属此类。

清代周震在《幼幼指南》中,结合脏腑、经络理论,对面部色诊作了进一步发挥,他说:“色青病在肝,色红病在心,色白病在肺,色黑病在肾,色黄病在脾。若青而兼红是心与肝二经之病。面青者风也,红者热也,白者寒也,黑者肾气败也,黄者脾气虚也”[8]。清·汪宏在《望诊遵经》中凭面色辨病,他说:“面上有白点者,虫积也”[9],也实属经验之谈。

2 望五官

清·夏禹铸在《幼科铁镜》中说:“五脏不可望,惟望五脏之苗与窍……其色若异于平日,而苗窍之色与面色相符,则脏腑虚实,无不有验”[10]。可见,望五官也等于望脏腑,可以辅助诊断相应脏腑的寒热虚实病证。

(1)望目:《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脉者皆属于目”[4]。目为肝之窍,乃宗脉之所聚。《灵枢·大惑论》篇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睛”[1]。金元·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原道论》中称“眼者,身之鉴”[11]。《灵枢·小针解》篇说:“上工知相五色于目”[1]。察目诊病,主要是察看眼睛各部(特别是白睛血络)的病理变化来诊断有关疾病,辨别病位、病性,推测病之预后。例如从脏腑、经络的角度而言,眼睑属脾,“太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1],所以,上眼睑属足太阳,下眼睑属足阳明。上睑下垂,病在足太阳,下睑下垂,病在足阳明。“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1]。所以,目内眦病变归属足太阳经脉,目外眦病变归属足少阳经脉。《灵枢·五阅五使》篇说:“肝病者,眦

226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7月第15卷第4期JO U RNAL O F NA NJ I NG U NIVE RSIT Y O F TC M V ol.15No.4Jul y1999

本课题为国家“八五”攀登计划资助项目(LX-93010) DOI:10.14148/j.issn.1672-0482.1999.04.019

青”。《灵枢·论疾诊尺》篇说:“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黄者不可名者,病在胸中”[1]。现代有人结合临床,认为球结膜和巩膜黄色为胸部病变,色青为少腹部病变。《灵枢·论疾诊尺》篇又说:“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1]。可供针灸临床辨证归经参考。

(2)望耳:《灵枢·师传》篇说:“视耳好恶,以知其性”。《灵枢·卫气失常》篇说:“耳焦枯,受尘垢,病在骨”[2]。耳为肾之窍,也为宗脉之所聚,其中尤其与手足少阳经关系密切,均“从耳内入耳中,出走耳前”[1],对耳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耳廓背面如有血络显露,多为麻疹先兆,出疹以后可以结合血络颜色的深浅,判断病情的轻重。《望诊遵经》中有歌诀:“耳后红筋痘必轻,紫筋起处重沉沉,兼青带黑尤难治,十分难求三五生”[9]。

(3)望鼻:鼻为肺之窍,为手足阳明经脉所终始。《灵枢·五色》篇说:“男子色在于面王,为小腹痛,下为卵痛……女子在于面王,为膀胱、子处之病,散为痛,搏为聚,方员左右,各如其色形……其色赤大于榆英,在面王为不月”[1]。面王即鼻尖,病色见于鼻尖,在男性主小腹痛,并且向下牵引至睾丸疼痛;在女性则为膀胱或胞宫病变。若色红且大如榆荚,则为闭经的征象。

(4)望口唇:《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4]。口为脾之窍,唇为脾之华。脾气健运,口唇红润有泽;脾虚久病,则口唇淡白无血色;口唇青紫晦暗,为寒、为痛、为有瘀血。《灵枢·经脉》篇有:“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荣其口唇,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的记载[1]。人中部位肿满使口唇外翻,这是肌肉即将衰危的征象。

人中沟居于上唇,为人体左右之中准线,属于督脉循行部位。人中沟歪斜,常见于风邪中络引起的面瘫或中脏腑之后遗症。《灵枢·五色》篇说:“男子色……其圜直为茎痛,高为本,下为首,狐疝、阴之属也;女子……其随而下至唇,为淫,有润如膏状,为暴食不洁”[1]。提示:男子病色见于人中沟,主阴器疼痛,上端为阴茎根痛,下端为阴茎头痛;女子病色若从鼻尖下延到唇部,则为白淫带浊病。

(5)望舌:望舌,又称“舌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灵枢·经脉》篇说:“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1]。中医学认为,舌乃心之苗窍,又为脾之外候。五脏六腑之气血源于心,通于舌,许多经脉直接与舌相通。《灵枢·经脉》篇说:“脾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是动则病舌本强”,“肾足少阴之脉……挟舌本……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灵枢·经别》篇说:“足太阴之正……贯舌中”,“足少阴之正……直者,系舌本”。所以,舌体的一系列变化与脏腑、经脉(尤其是与心、肝、脾、肾诸经)密切相关。

3 望“虚里”搏动

“虚里”位于左乳下,属胃之大络。《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其动应衣,宗气泄也”[4]。清·林之翰《四诊抉微》释曰:“凡患阴虚劳怯,则心下多有跳动……其动微者,病尚浅,动甚者,病则甚”[12]。虚里之脉,应手为常,应衣为病。对于诊断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4 望腹部络脉

小儿疳疾,除头大颈细、头发枯槁以外,腹大、青筋暴露也是一大特点,有助诊断。另外,清·石寿棠《医原》一书在描述蛊胀病时也说:“肚大筋青不治,夫青筋,非筋也,血络也。青者,血燥而结也”[14]。

5 望躯干四肢

《灵枢·经筋》篇说:“经筋之病,寒则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萎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例如“足太阳之筋……脊反折,项筋急……不可左右摇”。“足少阴之筋……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手阳明之筋……颈不可以左右视”[1]。结合临床所见,上述沿经抽痛便是寒则筋急的表现;而半身不遂也是经筋弛纵不收、阴萎不用的结果。《素问·萎论》篇说:“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萎不用也”[4]。《灵枢·经筋》篇又说:“足少阳之筋……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跷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1]。与现代医学中枢神经对机体的运动、感受呈左右交叉、上下颠倒的支配形式完全吻合。

《灵枢·终始》篇说:“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1]。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可据此判断是筋病还是骨病。《素问·骨空论》说:“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4]。跷脉分布于下肢,阳缓阴急,即外侧阳经弛缓、内侧阴经拘挛,即会发生足内翻;阴缓阳急,即内侧阴经弛缓、外侧阳经拘挛,即会发生足外翻。对于中风后遗症和小儿麻痹后遗症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227

张民庆,等:经络学说与中医望诊 第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