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场》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静电场》教材分析及课标解读

《静电场》教材分析及课标解读

《静电场》教材分析及课标解读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黄晖一、课程标准的要求1.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

2.知道点电荷,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模型方法。

知道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同一性。

3.了解静电场,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

理解电场强度。

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4.知道电势能、电势,理解电势差。

了解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5.观察常见电容器的构造,了解电容器的电容。

举例说明电容器在技术中的应用。

课时安排建议: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课时第二节:库仑定律一课时第三节:电场强度二课时第四节:电势能和电势三课时第五节:电势差一课时第六节: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一课时第七节:静电现象的应用一课时第八节:电容器的电容二课时第九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二课时二、教材总体分析及特点(一)本章知识呈现的整体线索任何场的描述都要从两个角度来描述,一个是力的方面;另一方面是能的方面。

本章的内容是电学的基础,也是学习后两章(恒定电流和磁场)的准备知识。

本章的核心内容,简单概括为“六个二”:电场强度和电势这两个概念,具体研究点电荷电场和匀强电场这两种电场,有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两个基本规律,介绍电场线和等势线两种图线,讨论静电感应和电容器两个具体问题,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两种运动。

基本概念多而抽象,是这一章的突出特点。

针对这个特点教材注意从具体情况出发引入概念,注意适当的论证;注意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了解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弄清概念的物理意义。

如电场强度的概念,学生应该明确的知道电场强度是表示电场强弱的物理量,因而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电场的强弱。

相同试探电荷放在电场中的不同点,受到电场力大的点,电场强;受到电场力小的点,电场弱。

理解抽象的概念,不能停留在字面上,一定要把事实、背景弄清楚。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说课课件《静电场》(共39张PPT)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说课课件《静电场》(共39张PPT)
考点一:电场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 考点二:三线问题 考点三:静电场中的图像问题 考点四: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考点五:“等效法”在电场中的应用 考点六: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7 考点突破
考点一:电场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
例1 (2018·全国卷Ⅰ·16)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b和c,相互间的距离 分别为ab=5 cm,bc=3 cm,ca=4 cm.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行于 a、b的连线.设小球a、b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则
A.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速度大小大于在Q点时的速度大小 B.带电粒子在P点时的电势能比在Q点时的电势能大 C.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比在Q点时的小,比在P点时的大 D.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小于在Q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7 考点突破
考点二:三线问题
方法总结: 1、根据运动轨迹,可判断合力的方向,从而分析电场力方向。 2、根据电场线的方向可判断电场力方向,根据电场线疏密可判断电场 力大小。 3、根据等势线疏密可判断电场力大小,根据电场线与等势面重于对物理概念、现象的理解,较为
容易。
Ⅱ级要求,着重于对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考查,要
求较高。
3 考情分析
3 考情分析
分析近几年高考物理试卷可知, 静电场是历 年高考考查重点之一,以选择题和计算题的形式 出现。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基本概念和物理模型的 理解和应用,如根据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分析电场 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的特点;计算题主 要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常与牛顿运动 定律、功能关系、能量守恒综合考查,难度较大。
2、重难点:
(1)静电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
6 复习设计
1、复习环节

2024全新高中物理《静电场》ppt课件

2024全新高中物理《静电场》ppt课件
03 导体表面电荷分布
在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表面电荷分布是不均匀 的,电荷密度与表面曲率有关,曲率越大的地方 电荷密度越大。
绝缘体在静电场中表现
01
不导电性
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子,因此在静电场作用下,不会像导体那样
出现明显的电荷重新分布。
02 03
极化现象
虽然绝缘体内部没有自由电子,但在强电场作用下,其内部的束缚电荷 可能会发生微小位移,导致绝缘体两端出现微弱的异种电荷,这种现象 称为极化。
击穿现象
当静电场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绝缘体会被击穿,变成导体,此时会出 现明显的电流和电荷重新分布。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相互作用
静电感应起电
当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中性导体时, 由于静电感应现象,导体会出现异种 电荷,这种现象称为静电感应起电。
接触起电
静电屏蔽
在某些情况下,绝缘体可以起到静电 屏蔽的作用。例如,将一个带电体放 入一个空腔的绝缘体内部,外部将不 会受到内部带电体的影响。
当两个不同电势的导体相互接触时, 会发生电荷转移,使得两个导体达到 相同的电势,这种现象称为接触起电。
接地金属物体上感应起电现象
接地金属物体的性质
接地金属物体是指与大地相连的金属物体。由于大地是一个巨大的导体,因此接地金属物体 具有与大地相同的电势。
感应起电现象
当带电体靠近接地金属物体时,由于静电感应现象,接地金属物体会出现异种电荷。此时如 果将接地金属物体与带电体接触再分离,接地金属物体就会带上与带电体相反的电荷。
静电除尘技术原理及实践应用
原理
利用高压静电场使气体电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 趋向阳极表面放电而沉积。
实践应用
工业废气处理、空气净化等领域,可去除微小颗粒,净化效率 高。

静电场高三物理内容分析教材教法教学建议教学要点北京海淀

静电场高三物理内容分析教材教法教学建议教学要点北京海淀
电场的基本性质; 点电荷电场的立体分布
2018--18.某空间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 一个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一定初速度射 入该空间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仅撤除电 场,则该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因素与 完成上述两类运动无关的是 A.磁场和电场的方向 B.磁场和电场的强弱 C.粒子的电性和电量 D.粒子入射时的速度
a.设直径为100 m的望远镜能够接收到的来自某天体 的电磁波功率为P1,计算FAST能够接收到的来自该 天体的电磁波功率P2; b.在宇宙大尺度上,天体的空间分布是均匀的。仅 以辐射功率为P的同类天体为观测对象,设直径为100 m望远镜能够观测到的此类天体数目是N0,计算 FAST能够观测到的此类天体数目N。
A源于教材——点电荷电场,“磁通密度” B类比迁移——点电荷电场与天体辐射 C守恒思想——磁通量与电通量 D模型建构——点电荷,天体,“分子” E发散思维——发射与吸收;个体与群体;电 与磁;已知世界到未知宇宙;由点及面到体; F联系实际—— “中国天眼” G大概念——场,“通量”,“密度”
与2019第17题关系?
物质观,能量观 相互作用与运动
• 回归教材,回归基础,回归高考题
与高一高二教学的区别:
“学科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跨学段复习
原始教材——落实——就平处坐 融会贯通——综合——向宽处行g,EP 延伸加深——拔高——择高处立方法迁移
例 2018-23(3)请写出电源电动势定义式, 并结合能量守恒定律证明:电源电动势在数 值上等于内、外电路电势降落之和。
S2 S1
E
图5
(2)观测宇宙中辐射电磁波的天体,距离越远单位 面积接收的电磁波功率越小,观测越困难。为了收集
足够强的来自天体的电磁波,增大望远镜口径是提高 天文观测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2016年9月25日,世 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我国贵州 落成启用,被誉为“中国天眼”。FAST直径为500 m, 有效提高了人类观测宇宙的精度和范围。

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1 第一章静电场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1 第一章静电场教材分析

4. 比荷(留待以后再深入了解 )
1.
真空
静止
点电荷
2.
研究方法 关于“k”
3.
电介质的主要特征是它的分子中电子被原子核束缚得 很紧,即使在外电场作用下,电子一般只能相对于原子 核有一微观的位移,而不象导体中的电子那样,能够脱 离所属原子作自由运动。 从分子由正、负电荷“重心”的分布来看,电介质可 分为两类。 一类电介质,如水(H2O) ,分子内正、负电荷的 “重心”相重合其间有一定距离,这类分子称为有极分 子 另一类电介质,如氦(He) ,分子内正、负电荷“重 心”是重合的,这类分子称为无极分子
所以腔内的场强和导体内部一样,也处处等于零。因此,
如果把空心的导体放在电场中时,电场线将垂直地终止于
导体的外表面上,而不能穿过导体进入腔内。这样,放在
导体空腔中的物体因空腔导体屏蔽了外电场,而不会受到
任何外电场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使任何带电体
不去影响别的物体。
一个接地的空心金属导体隔离了放在它内腔中的带电体与 外界带电体之间的静电作用。这就是静电屏蔽的原理。这 样的一个空心金属导体,我们称它为静电屏(对于距离比 金属网缝隙大得多的地方来说,可以代替金属片作为静电 屏。)
真空
静止
点电荷
2.
研究方法 关于“k”
3.
1.
2.
3.
重视学生的感受和直觉 为什么要用比值定义,是否能用比值定义 引导学生探究时,反面例子不宜太多,学生 理解即可。要在正面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上多 花时间,多给学生时间。
在探究、形成概念上渗透对场强的理解,而不 是靠习题解决 5. 教师规范的语言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清晰 加强训练学生的规范表达,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规律

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第四节电势能

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第四节电势能

2.电势能 寻找类比点:力做功只与物体位置有关,而与运动路 径无关的事例在物理中有哪些呢?属于什么能?-------------- 重力势能。 思考:静电力做功也与路径无关,是否也属势能? 1).电势能:由于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移动的路 径无关,电荷在电场中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我们叫做 电势能。电势能用Ep表示。 2).讨论: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2.进行新课 (1).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q沿直线从A到B q沿折线从A到M、再从M到B q沿任意曲线线A到B 结果都一样即:W=qELAM =qELABcos θ 与重力做功类比,引出结论:在任何电场中,静 电力移动电荷所做的功,只与始末两点的位置有 关,而与电荷的运动路径无关。 拓展:该特点对于非匀强电场中也是成立的。
教学反思: 1.这节课概念多,教学内容多, 与其勉强讲完,不如分两节课,将其讲透. 2.电场力作功和电势能的变化的关系的 讲解应加深,使学生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3.对等势面的讲解,让学生动手画一画, 在头脑中有各种等势面的分布情况. 4.对电势的讲解应类比地势,通过比值 定义的方法得出,还应强调.以后要多 研究教材.
WAB= EpA-EPB
讨论如何求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
怎么定义电势,探究其与电势能的关系? 等势面的特点?及与电场线的关系?
在讲解中,对于电势和电势能知识特别强调的 是: 1. 物理量的正负,理解正负只是表示电势和 电势能的高低而不是方向.从而总结物理中三 类物理量正负含义的不同。 表示方向 力的正负 势能及电势的正负 表示大小 既不表示大小,也不表示方向 . 功的正负
选修3-1第一章 静电场
第四节电势能 电势 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物理选修3-1中第一章静电场中第四节的教 学内容.

高中物理_第一章 静电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第一章 静电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静电场章末复习教学设计【命题趋向】从近三年的高考分析来看,高考对静电场专题的考查频率很高,试题主要集中在电场的力的性质、电场的能的性质以及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应用。

涉及电场强度、电场线、电场力、电势、电势差、等势面、电势能、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匀强电场、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的变化,还有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等知识。

重点考查了基本概念的建立、基本规律的内涵与外延、基本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对电场知识跟其他相关知识的区别与联系的理解、鉴别和综合应用。

在上述考查角度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静电场的基本知识点,以综合题的形式考查静电场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另外高考试题命题的一个新动向,静电的防治和应用,静电场与相关化学知识综合、与相关生物知识综合、与环保等热点问题相联系,在新颖、热门的背景下考查静电场基本知识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加深理解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电容等重点概念.2.在熟练掌握上述概念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和解决一些物理问题.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归纳知识和进一步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一定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二、重点、难点分析概念的综合性运用.三、教具投影片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1.展示生预习案本章的知识网络构建图,点评学生预习学案的优缺点2.归纳上述内容.(幻灯片展示)电场线从正电荷或从无限远处出发终止于无穷远或负电荷;电场线在电场中不相交;在同一电场里,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均匀的平行且等距离的线。

请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电场线:课件展示等量同种和等量异种的电场线,针对其特点加以说明。

知识点四、电势 等势面 电势差从能的角度研究电场,电势U 是电场本身的一种特性,与检验电荷存在与否无关.U 是标量.规定: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电势的正负和大小是相对的,电势差的值是绝对的.实例:在+Q(-Q)的电场中,U >0(<0).电势能是电荷和电场所组成的系统共有的.规定:无限远处的电势能为零.电势能的正负和大小是相对的,电势能的差值是绝对的.实例:+q 在+Q(-Q)的电场中,εP >0(<0);-q 在+Q(-Q)的电场中,εP <0(>0).引导学生总结本章计算电场力做功的方法① W=Fscosa=qEd 适用于恒定电场力做功② W= qU AB= q(φA−φB ) 由电势差计算③ W AB=−Δ E P = E PA− E PB由电势能的变化计算④ W AB=ΔE K 用动能定理计算跟踪例题:如果在某电场中将5.0×10-8C的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6.0×10-3J的功,那么( )A.A、B两点间的电势差是1.2×105VB.A、B两点间的电势差是3.0×10-10VC.若在A、B两点间移动2.5×10-8C的电荷,电场力将做3.0×10-3J的功D.若在A、B两点间移动2.5×10-8C的电荷,电场力将做3.0×10-17J的功知识点五、电容器与电容回顾电容器的相关知识,重点训练两类题型例6、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板之间的距离d和两板面积S都可以调节,电容器两板与电池相连接,以Q表示电容器的电荷量,E表示两极间的电场强度,则()A、当d增大、S不变时,Q减小,E减小B、当S增大、d不变时,Q增大,E增大C、当d减小、S增大时,Q增大、E增大D、当S增大、d减小时,Q不变、E不变【合作探究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容器的N板接地,在其两板间的P点固定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求以下过程后,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两极间的电压U、两极间的场强E,P点的电势 、负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E P各如何变化?(1)S接通后再将M板上移一小段距离。

高中物理_静电场习题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静电场习题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物理选修3-1静电场电场的能的性质展示标准答案四、课后反思小结(达成目标)展示优秀试卷展示易错点骤,示范点拨,加深理解知识梳理总结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了解自然界中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摩擦起电的知识,但是对电场知识类了解不多,初中教学中实验不全;回忆总结初中静电学知识参差不齐;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关键时期,部分学生存在抽象思维障碍,尤其是空间思维障碍;部分学生对电学知识不感兴趣,存恐惧感。

效果分析本章的核心内容是电场的概念及描述电场特性的物理量。

教科书从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入手,引入电场强度的概念,明确它是表示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然后,通过将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和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类比,得出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由位置决定的能量——电势能。

在此基础上,同引入电场强度的方法相同(比值定义法),引入电场的另一种描述,即电势的概念。

这样,通过几个相关物理概念的讨论,完成对静电场性质的初步认识。

在此基础上,通过核心内容的拓展和应用,如静电现象的应用、电容器的电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反思对于电场这一章而言,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势能和电功是这一章的重点,如果掌握了这几个概念,那么这一章的学习就会易如反掌。

电场强度、电势差、电势能和电功很好讲解,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而电势这个物理量类比应用较少,平时训练中也不多,所以就变成了学习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平时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方法教育。

多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尽量做到以物理方法为线索组织教学,实施知识与方法的结合。

教材分析本章的核心内容是电场的概念及描述电场特性的物理量。

教科书从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入手,引入电场强度的概念,明确它是表示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然后,通过将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和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类比,得出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由位置决定的能量——电势能。

在此基础上,同引入电场强度的方法相同(比值定义法),引入电场的另一种描述,即电势的概念。

高中物理_静电场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静电场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章《 静 电 场 》复习学案【课标导航】1、通过复习对静电场知识有整体感知和进一步理解,形成知识体系;2、通过复习整理,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一、电场的有关概念、公式注意:1、与试探电荷无关只与电场本身性质有关的物理量:与电场和试探电荷都有关的物理量:2、几个物理量量的判断方法:1) 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电势的高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二、电容器1、电容:C = Q/U =ΔQ/ΔU ,单位有: ;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 。

三、电场的应用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W = qu =2022121mV mV -,当V 0 = 0 时,V =___________。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类平抛) 偏转距离______212==at y 偏转角 ______tan ==xy v v θ 3、先加速后偏转: 偏转距离、偏转角都与带电粒子的比荷q/m _____关。

偏转距离2222001224qUL UL y at dmV du === 偏转角 200tan 2y x v qUl UL v dmv du θ=== 4、带电体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例题分析】 能的性质 电场 (F = k 221r Q Q ) 库仑定律 力的性质 电场强度:E = F/q ,方向为正电荷受力方向 电场力 F = qE 电场叠加:E = ΣE i特殊电场 点电荷:E = kQ/r 2 匀场电场:E = U/d 电 场 线等 势 面 ↓ 互相垂直 ↑【例题3】一束初速度不计的电子流在经U =5000V的加速电压加速后,在距两极板等距处垂直进入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如图所示,若极板间距离d =1.0cm,板长l =5.0cm,那么,要使电子能从平行板间飞出,两个极板上最多能加多大电压?变式训练: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微粒,从a点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射入图示的匀强电场中。

高中物理《静电场》的教学分析——以鲁科版为例

高中物理《静电场》的教学分析——以鲁科版为例

高中物理《静电场》的教学分析——以鲁科版为例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吴林生一.课标对本章的要求: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中用罗马数字Ⅰ、Ⅱ标出。

Ⅰ、Ⅱ的含义如下: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了解”和“认识”相当。

主题内容要求说明电场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静电现象的解释点电荷库仑定律静电场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电场线电势能、电势。

电势差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示波管常用的电容器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ⅠⅠⅠⅡⅠⅡⅠⅠⅡⅠⅡⅠⅠⅠ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的计算。

只限于带电粒子进入电场时速度平行或垂直于场强方向的情况二.各版本教材目录对比:(一)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3-1(修订)第一章静电场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2库仑定律3电场强度4电势能和电势5电势差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7静电现象的应用8电容器与电容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二)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1-1第一章从富兰克林到库仑1.1从闪电谈起1.2电学中的第一个定律1.3物质的又一种形态1.4静电与生活(三)教科版高中物理教材目录选修3-11.电荷电荷守恒定律2.库仑定律3.电场电场强度和电场线4.电势差5.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6.电容器和电容7.静电的利用及危害(四)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电场第01节认识电场第02节探究静电力第03节电场强度第04节电势和电势差第05节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第06节示波器的奥秘第07节了解电容器第08节静电与新技术(五)鲁科版高中物理教材选修3-1导入神奇的静电第1节静电现象与微观解释第2节静电力库仑定律第3节电场及描述第4节电场中的导体第二章电势能与电势差导入电场力可以做功吗第1节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第2节电势与等势面第3节电势差第4节电容器电容从各个版本的物理教材对静电场知识的撰写内容上看,沪教版与另外四个版本的内容差异较大,其余四个版本在对静电场的知识要求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在内容分布和部分知识点又存在极小差异。

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教材分析

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教材分析

3.编写特点 a.强调对概念的的基本研究方法的学习 假设法、类比法、对称性原则 b.加强与生活、技术、社会的联系 静电喷漆、静电植绒、静电复印、雷火 炼殿、传感器、示波器、静电加速器、直 线加速器 c.注意渗透电磁学与力学的紧密联系
d.内容结构的设计形成了较紧密的“知识链”系统
试探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 电势能与电荷量的比值跟 试探电荷无关
义的电场,可能是一种物质实体,也可能根本就是一个数学工具,我 们无法区分。只有在变化的电磁场中,也就是在研究了电磁波的能量 流动,特别是研究了电磁波的动量之后,我们才有充分的理由说,电 磁场是一种物质。 ●第三章关于磁场的物质性也是这样处理的。
为什么按电势能-电势-电势差 的逻辑关系展开教学?
• 新教科书要突出科学思想,其中重要的一条是通过做功研 究能量。分析了静电力做的功之后马上就会自然地得到电 势能的概念,随后,由于电势能与检验电荷成正比,于是 又得到了电势和电势差……先学电势差则不便于落实“通 过做功研究能量”的思想。 • 对于现代的高中学生,能量已经是熟知的概念,电势和电 势差则相对抽象,先学电势能再学电势差也符合从具体到 抽象的原则。 • 电势能作为能量家族的新成员,不仅丰富了对能量概念的 认识,而且为电现象与其他现象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沟通的 渠道。后面讲到的非静电力对电荷做功与电势能的转化就 是一例。
“静电现象的应用”该讲到什么什么程度?
• 静电平衡与以往相比要求提高了,但核心内容还 是其基本特点:场强和电势 • 静电感应现象出现了多个演示实验,虽然课程标 准上没有明确要求,但对于一些简单的静电感应 现象的例题要适当涉及,不宜过难 • 注意静电现象的应用,特别是与实际生活联系紧 密的应用
二、课时安排建议:
• • • • • • • • • 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第二节:库仑定律 第三节:电场强度 第四节:电势能和电势 第五节:电势差 第六节: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第七节:静电现象的应用 第八节:电容器的电容 第九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一课时 一课时 二课时 三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二课时 二课时

静电场及其应用—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静电场及其应用—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静电场及其应用—静电的防止与利用一、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概念是静电平衡,掌握静电平衡的概念,理解静电平衡的过程。

主要使学生了解生产生活中关于静电的利用与防护。

分析讨论静电在激光打印、静电喷雾和静电除尘等技术中的应用。

知道在有可燃气体、粉尘的环境中如何防止静电事故。

引领学生共同参与讨论这一过程,使他们明白自由电荷不再定向移动的条件。

应用静电平衡知识,认识尖端放电现象和静电屏蔽现象,最后是静电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金属导体达到静电平衡状态是一个非常快的过程,但是对这一过程的分析却十分重要。

一定要带领学生共同参与讨论,使他们明白自由电荷不再发生定向移动的条件。

带电导体的电荷分布特点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深奥的问题,必须通过实验才能加深认识。

静电屏蔽现象与静电屏蔽的应用都必须做好演示实验。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物理观念:通过对静电场中导体的自由电荷运动情况的讨论,感受静电平衡概念的建立过程。

科学思维:掌握归纳、演绎推理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亲身感受知识的建立过程。

科学探究:通过对静电场中导体的自由电荷运动情况的讨论,了解静电平衡的概念,知道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的特征。

科学态度与责任:经历观察、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掌握静电平衡的概念、理解静电平衡的特征。

五、教学难点应用静电平衡知识,认识尖端放电现象和静电屏蔽现象。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谈话、练习六、教学流程七、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拿两个手机,(1)把其中一个手机放在不锈钢快餐杯中并用盖子盖住,用另一个手机给该手机打电话,还能接通吗?(2)放在塑料饭盒中呢? [现象]手机放在塑料饭盒中能够接通,放在不锈钢快餐杯中不能接通. 教师:你们中有谁能解释一下什么原因吗? 学生五花八门的回答.问题导入联系生活知识回顾分析应用提出概念明确特点实验观察 总结规律讨论分享课堂小结教师点评:还是我来解释一下吧!这是因为不锈钢快餐杯能够形成静电屏蔽,手机无法接收到外界的电磁信号,所以不能接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产生静电屏蔽现象的原因。

《趋利避害——静电的利用与防止》 说课稿

《趋利避害——静电的利用与防止》 说课稿

《趋利避害——静电的利用与防止》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趋利避害——静电的利用与防止》。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 3-1 第一章《静电场》的内容。

静电现象在生活中十分常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静电的产生原理、性质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利用和防止方法。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电学知识的综合掌握,还能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材首先介绍了静电的产生,通过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等方式让电荷发生转移,从而产生静电。

接着阐述了静电的性质,如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然后重点讲解了静电的利用和防止,列举了许多实际应用的例子,如静电复印、静电除尘等,以及静电可能带来的危害和相应的防止措施,如避雷针、防静电涂料等。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等电学基础知识,对电荷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静电现象的微观机制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防止方法,可能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同时,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静电的产生原理和性质。

(2)学生能够列举静电的利用和防止的实例,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和解决,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以及关注科技发展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静电的产生原理和性质。

(2)静电的利用和防止的实例及原理。

静电场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课件(1).ppt

静电场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课件(1).ppt
提醒:类比思维是非本质思维,其对思维有启发和导向作用, 但需要进一步论证;
总结一节课有用的结论: 1、电场力是保守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起点和终点的位
置有关。因此可以引入电势能。
2、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W电=-EP= EP1- EP2
3、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广:如果只有重力、弹力、电场力做 功,机械能+电势能的总和守恒
3 0.9
8 多选 电场线、场强、电势
4 0.7
15 计算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运动 16 0.4 2014 4 单选 带电圆环轴线上场强和电势 4 0.7
2013 3 单选 带电圆环中心的电场强度 3 0.8
6 多选 电场线、场强、电势
4 0.8
15 计算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 16 0.4
高考题特征汇总:
4、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协同作用实施思维教学
物理教学必须以形象思维为起点和基础,但又不能仅仅停留 在形象思维阶段,必须及时提升,提高形象思维的概括 性,促进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同作用。这在《静电 场》这章的教学尤为突出。具体做法为:
(1)创造一切条件,多做实验、做好实验,丰富学生的 经历与体验;
注重观察后实验描述、结论概括和推广; (2)有意识地进行数形结合,加强数与形之间转化的灵
2、不失时机地、及时地进行宏观和微观的联系, 突出学生对电荷运动及电相互作用中的微观机理 理解;
3、注意物理概念的辨析,防止相似概念混淆;
4、突出类比思维方法的应用,促进知识的有效 建构;
5、加强力电知识综合,提高大幅度迁移和应用 知识的能力;
6、通过对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比较和归纳,加 深对重要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电场》章节的知识特点: (1)新概念多且抽象不易直接感知; (2)综合性强、跨度大; (3)包含有丰富的物理思维方法。

【新教材】高中物理课件人教版(2019) 静电场及其应用 教学分析 课件

【新教材】高中物理课件人教版(2019) 静电场及其应用 教学分析 课件

平衡小
球B
通过悬丝扭转的角度来比较力的大小。
带电小球
A
库仑扭秤
实验步骤
放大思想
• 探究F与r的关系
①装置:细银丝的下端悬挂一根绝缘棒,棒的一端是一个
小球A,另一端通过物体B使绝缘棒平衡,悬丝处于自然状
态。
②把另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C插入容器并使它接触A,从而使A与C带同种电荷。
③将C和A分开,再使C靠近A,A和C之间的作用力使A远离。扭转悬丝,使A回到初
e
1.60 10 19 C
11
电子的比荷为 :

1
.
76

10
C/kg
30
me
0.91 10 kg
2)库仑定律的教学
实验研究
实验装置
库仑的实验装置:库仑扭秤
器材组成
刻度盘与
指针
细银丝
细银丝、绝缘架、带电的金属小球A
和C、不带电的小球B
带电小
实验原理:A和C之间的作用力使悬丝扭转, 球C
放在AB直线上.欲使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则: (

A、Q3为负电荷,且放于A左方
B、Q3为负电荷,且放于B右方
C、Q3为正电荷,且放于AB之间
D、Q3为正电荷,且放于B右方
定量求解光滑绝缘的水平地面上有相距为L的点电荷A、B,带电量分别
为-4Q和+Q,今引入第三个点电荷C,使三个点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
《静电场及其应用》教学分析
主要内容
一、本章内容分析
二、教学策略建议
一、本章内容分析
1.本章内容
2.核心素养
3.考查分析
1.本章内容
1课时
2课时

高中物理竞赛 第7部分《静电场》教案 新人教版

高中物理竞赛 第7部分《静电场》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七部分静电场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在奥赛考纲中,静电学知识点数目不算多,总数和高考考纲基本相同,但在个别知识点上,奥赛的要求显然更加深化了:如非匀强电场中电势的计算、电容器的连接和静电能计算、电介质的极化等。

在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上,对无限分割和叠加原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把静电场的问题分为两部分,那就是电场本身的问题、和对场中带电体的研究,高考考纲比较注重第二部分中带电粒子的运动问题,而奥赛考纲更注重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静态问题。

也就是说,奥赛关注的是电场中更本质的内容,关注的是纵向的深化和而非横向的综合。

一、电场强度1、实验定律a、库仑定律内容;条件:⑴点电荷,⑵真空,⑶点电荷静止或相对静止。

事实上,条件⑴和⑵均不能视为对库仑定律的限制,因为叠加原理可以将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应用到一般带电体,非真空介质可以通过介电常数将k进行修正(如果介质分布是均匀和“充分宽广”的,一般认为k′= k /εr)。

只有条件⑶,它才是静电学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但这一点又是常常被忽视和被不恰当地“综合应用”的)。

b、电荷守恒定律c、叠加原理2、电场强度a、电场强度的定义电场的概念;试探电荷(检验电荷);定义意味着一种适用于任何电场的对电场的检测手段;电场线是抽象而直观地描述电场有效工具(电场线的基本属性)。

b、不同电场中场强的计算决定电场强弱的因素有两个:场源(带电量和带电体的形状)和空间位置。

这可以从不同电场的场强决定式看出——⑴点电荷:E = k2r Q 结合点电荷的场强和叠加原理,我们可以求出任何电场的场强,如—— ⑵均匀带电环,垂直环面轴线上的某点P :E = 2322)R r (kQr +,其中r 和R 的意义见图7-1。

⑶均匀带电球壳内部:E 内 = 0 外部:E 外 = k2r Q,其中r 指考察点到球心的距离 如果球壳是有厚度的的(内径R 1 、外径R 2),在壳体中(R 1<r <R 2):E = 2313r R r k34-πρ ,其中ρ为电荷体密度。

【优选】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 教学设计正式版

【优选】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 教学设计正式版

补充:《静电场》基础知识网络一、教材分析1、课本第1至6节将静电场一章涉及的基本概念、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交代了,一轮复习资料一般来说将这一板块的内容分为两讲来展开复习——电场力的性质,电场能的性质,两讲各有侧重,在第2讲的教学里,也对这两部分的内容进行比较和整合。

但由于这两讲涉及的概念模型太多、关系太复杂,而且还有五个典型电场的规律,如何有效的建立起《静电场》基础知识网络,并便于识记和应用,就是教学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2、陈恩谱老师设计的“《静电场》基础知识网络图”将这些多而杂的知识内容有机的整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使它们不再显得杂乱;同时,利用这个网络图,可以迅速的找到一个量求解的所有可能途径——比如电势差有三条线指向它,因此有三种求解电势差的途径。

二、学情分析1、学生经过重新阅读课本和前2讲的复习,对于静电场一章涉及的基本概念、规律都有较为熟悉而深刻的认识,对这些知识之间的关系也有了基本的认知,但是还没有完全建立起《静电场》基础知识网络,还缺乏有效的识记方法,对一个量的求解的各种途径缺乏一个全面的认知,从而导致面对具体的题目时,可能存在不知从何下手以及如何选择最简单的方法的问题。

2、这个知识网络图不可能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填写,因为学生实际上较难明白这个网络图的意图;另一方面,也不宜直接将完整的知识网络图发给学生,这样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从而不利于纠错反馈和记忆唤醒,使得复习效果会打一定折扣。

所以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以一定的引导,并辅之以例题——使学生有更加直观而深刻的体会。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建立起《静电场》基础知识网络,并借之熟记各个公式,并能够利用它熟练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知识网络的建构,学会建立知识网络,并学会利用知识网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克服因《静电场》知识内容多而杂的感觉导致的畏难情绪,建立起学好本章的信心;学会小组合作与积极主动思考。

第9、10章《静电场》单元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第9、10章《静电场》单元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静电场》单元教学设计4.主题内容分析核心概念的理解程度是影响个体创新能力的重要变量,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与学生未来的创新能力有密切关系。

核心概念的学习需要具体概念的学习才能实现,这些具体概念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存在紧密的联系,需要将这些具体概念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起来,才能逐步促进对核心概念的深度理解。

概念图是用来表征概念间关系的可视化工具,直观呈现具体概念间是以怎样的逻辑关系相互联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形成对核心概念的整体认识和多角度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内容特点:本单元教学内容为静电场,其核心内容是电场的概念及描述电场特性的物理量。

静电场内容是高中阶段电学内容的开始,具有承上(力学)启下(电磁学)的重要作用,静电场单元是将力学中已经建立起来的关于力与相互作用的观念,能量的观念进一步用于对静电现象的讨论。

静电场单元的特点有:(1)研究的途径:研究静电场既可以通过试探电荷来进行研究,也可以通过产生静电场的场源电荷进行研究;(2)研究的角度:研究试探电荷的运动有两个角度,既可以从运动与相互作用的角度,也可以从功与能量变化的角度进行研究;(3)认识思路:定性与定量(试探电荷受到的静电力与电荷量的关系,试探电荷的电势能与电荷量的关系);猜想与验证(猜想静电力与电荷量成正比后,然后从理论上利用点电荷这个特定电场初步验证,最后通过实验进行检证);状态与过程(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宏观与微观(从物质的微观结构认识物体的带电本质)、唯象与机理(通过试探电荷认知电场的性质,通过场源电荷理解电场的性质)等认识思路。

2.知识结构:梳理出静电场单元的概念,筛选出重要概念,按照概念间的逻辑构建概念图。

(1)围绕静电场单元的重要概念有:电荷、静电力、电场强度、静电力的功、静电场、电势差、电势能、电势。

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描述电场及描述电场的物理量,另一类是场中的电荷及描述场中电荷的物理量。

电场是电荷受力和能量的决定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电场》教材分析开发区第八高级中学王成志课程标准的要求:1.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

2.知道点电荷,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模型方法。

知道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同一性。

3.了解静电场,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

理解电场强度。

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4.知道电势能、电势,理解电势差。

了解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5.观察常见电容器的构造,了解电容器的电容。

举例说明电容器在技术中的应用。

一、课时安排建议: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课时第二节:库仑定律一课时第三节:电场强度二课时第四节:电势能和电势三课时第五节:电势差一课时第六节: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一课时第七节:静电现象的应用一课时第八节:电容器的电容二课时第九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二课时二、教材总体分析及特点整体线索:教科书从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入手,引入电场强度的概念,明确它是表示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然后,通过将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和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类比,得出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由位置决定的能量——电势能。

在此基础上,同引入电场强度的方法相同(比值定义法),引入电场的另一种描述,即电势的概念。

这样,通过几个相关物理概念的讨论,完成对静电场性质的初步认识。

在此基础上,通过核心内容的拓展和应用,如静电感应想象的应用、电容器的电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任何场的描述都要从两个角度来描述,一个是力的方面;另一方面是能的方面。

本章的内容是电学的基础,也是学习后两章(恒定电流和磁场)的准备知识。

本章的核心内容,简单概括就是(六个二)即是电场强度和电势这两个概念,具体研究点电荷电场和匀强电场这两种电场,有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两个基本规律,介绍电场线和等势线两种图线,讨论静电感应和电容器两个具体问题,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两种运动。

基本概念多而抽象,是这一章的突出特点。

针对这个特点,教材注意从具体情况出发引入概念,注意适当的论证;注意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了解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弄清概念的物理意义。

如电场强度的概念,学生应该明确的知道电场强度是表示电场强弱的物理量,因而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电场的强弱。

相同试探电荷放在电场中的不同点,受到电场力大的点,电场强;受到电场力小的点,电场弱。

理解抽象的概念,不能停留在字面上,一定要把事实、背景弄清楚。

把分析过程弄清楚。

本章的另一个特点是综合性比较强,许多知识要在力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习。

教材在内容选择、确定讲述方法时注意了这个特点,教学中要通过类比,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由旧知识过度到新知识,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1.强调对概念的的基本研究方法的学习使物体带电的实质就是电子的转移。

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在电子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的。

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

在对静电场的研究中,不仅可以了解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静电场的性质,而且还会应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假设法、类比法、对称性原则等。

2.加强与生活、技术、社会的联系本教材非常注意物理知识与生活、技术、社会的联系。

教材通过“科学漫步”栏目,让学生认识到静电现象在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如静电喷漆、静电植绒、静电复印、雷火炼殿等。

在“电容器的电容”一节中,通过“做一做”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的现代应用。

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一节中,特别介绍了示波管的原理,通过“思考与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示波器为什么可以观察电信号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通过“科学漫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静电加速器以及直线加速器的原理与作用。

3.突出了对静电场的认识过程,类比方法贯穿始终认识静电现象,研究电场的性质无一不是先猜想,再实验探究,从而建立起完整的静电场理论。

人们研究静电场的方法经常是通过类比的方法进行的,如电荷守恒定律类比质量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类比万有引力定律,点电荷类比质点,电场力类比重力,电势能类比重力势能,电势类比电场强度的比值定义法,等势面类比等高线,电势差类比高度差,电容器类比装水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类比平抛运动等。

4.注意渗透电磁学与力学的紧密联系本章处于承上(力学)启下(电磁学)的重要位置。

电磁学依然保持着与力学的紧密联系。

教材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力、能量)和规律入手,进一步来研究电场的相关性质和规律。

5.内容结构的设计形成了较紧密的“知识链”系统相关知识点形成了紧密的链条,在教学中从哪个环节入手开始教学,教材编写中注重了这方面的问题(从力到电场强度;从电场力做功到电势能再到电势再到电势差)的教学安排非常符合认知过程和学生的理解实际。

是物理知识形成了一个严谨的科学体系,同时也真正做到了对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

框图如下:三、 各节教学要求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本节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使物体带电的方法、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的电荷量,可以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学习。

(1) 电荷讲授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摩擦起电的知识时,重点是做好静电感应电荷的实验。

课本上介绍用A 、B 两个枕形导体做静电感应实验。

当带电体C 接近枕形导体A 时,可见A 、B 上的金属箔都张开,说明两个枕形导体都带了电。

关于枕形导体所带电荷种类的判断,可以用一个带正电的有机玻璃棒分别接近导体A 、B 端的带电箔片。

可以发现A 端的箔片被排斥,B 端的箔片被吸引,由此可以说明感应电荷种类的差异。

以后再按课本的程序演示,说明A 、B 导体所带的电荷等量。

做好这个实验的关键是保证三部分导体对地的绝缘性能良好,让C 导体带尽可能多的电荷,而且应注意不使枕形导体与周围空间产生放电现象。

通过实验让学生对看到的现象进行讨论,解释看到的现象,归纳已学习过的起电的各种方法(接触起电、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的特点,使学生对起电的过程,即使物体带电的过程有较深的理解。

(2)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主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如何引导学生得出守恒定律?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A . 摩擦起电的过程是什么?B . 感应起电的过程是什么?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电荷?C . 什么是电荷的中和?电荷中和是不是正、负电荷消失了?从而归纳出电荷守恒定律,该定律强调的是什么?FE q =D.一对正、负粒子的产生和湮没是不是就否定了电荷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怎样表述更完整?(3)元电荷只需要介绍电荷量的定义、单位,最小的电荷量是怎样通过实验测出来的,其值e=1.60×10-19C2.库仑定律库仑定律是这一章的基础,也是本章的重点。

教材详细地介绍了库仑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一些重要的物理实验方法,了解探究的过程,活跃学生的思维。

通过类比质点对点电荷这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进行教学。

从初中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认识过渡到对相互作用力的定量研究,首先就要弄清楚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库仑定律就是反映这种关系的物理规律,是电学的基本规律。

课本上的实验可以定性地说明点电荷间的作用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得出库仑定律,是以库仑扭秤实验为基础的的。

通过教学,不仅可以了解库仑定律的建立过程,而且能学到一些物理实验方法。

这个实验不要求实际去做,但应运用模型、挂图或课件,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同时要引导学生联想到卡文迪许实验验证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以帮助学生了解库仑扭秤实验的装置和原理。

教学中可采用讲解或自学讨论的方法,如果采用后一种方法,可以提以下问题:库仑是用什么办法测算出点电荷间的作用力的?当时还没有电荷量的单位,库仑是怎样解决作用力与电荷量之间的关系的?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展开讨论,明确库仑扭秤实验的过程。

对库仑定律的内容,要把文字表达和数学表达式结合起来理解,还要把万有引力定律作对比,以利于记忆和应用。

在应用库仑定律进行运算时,电荷量要用绝对值代入,力的方向由引力或斥力具体确定,公式中各物理量都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在解决多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问题时,要注意两个点电荷之间就有一对库仑力,它们之间的关系遵循牛顿第三定律。

在解决综合力学问题时,带电体不仅受到库仑力,还可能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作用,教材的例1计算结果说明,在研究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时,库仑力比万有引力大得多,因而万有引力可以忽略;但在研究其它带电体的平衡或运动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万有引力(重力),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例2说明,一个点电荷受到多个库仑力的作用时,其分力和合力的关系同样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以上各点,应结合例题、习题的教学,尽可能启发学生亲历过程自行得出,使之易于理解、记忆和应用。

3.电场强度教材通过库仑力与万有引力的类比,“物体不直接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这种“超距作用”使科学家产生困惑,法拉第为此提出了场的观点,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这是电场的显著特征,从这里入手建立了表征电场性质的物理量——电场强度。

电场的概念,对于学生是个新的概念,又比较抽象,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

开始只要求大体有所了解,不要求学生深入地解释电场为什么是物质的一种形式。

(1)电场电场是学生新接触的抽象概念,可以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比较,由学生初中已有的磁场概念形成对电场的认识,再结合对电磁场、电磁波及其应用于实际的广播、电视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电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并指出电场的物质性的表现之一,就是它对其中的电荷具有力的作用。

(2)电场强度关于电场强度的引入,首先要讲清试探电荷或检验电荷的意义。

为了感知电场的存在及其性质,要用检验电荷进行探测。

只有检验电荷是点电荷,由它来确定电场中某点的位置才有确切的意义;只有检验电荷带电量很小,它自身的电场对源电荷电场的影响才能忽略。

然后,做好课本图1.2-1所示的实验,定性地说明检验电荷在电场中的不同位置,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不同,进而说明电场中各点的强弱不同,为此引入电场强度这个物理量。

讲解电场强度的定义时,可以利用学生已知的密度概念。

对于体积相同的两种物质来说,质量大的密度大,我们用单位体积的质量来表示物质的这种性质。

同样,对于电场中的两点,如果同样的点电荷在某点受的力越大,就说明这点的电场越强(正如比较两个经历不同位移的物体运动快慢比较,利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一样)。

我们用单位电荷量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即电场力与电荷量的比值表示电场的这种性质。

电场强度的单位是N/C或V/m,是导出单位。

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在课本图1.3-2的基础上来说明,以+Q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在圆上任取两点A、B,说明A、B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相等,同一电荷分别在这两点所受电场力大小相等,但力的方向是不相同的,从而说明电场强度是有方向的,是矢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