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论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论文

概要:一节学生愿学、渴学、易学、会学的课,必定是一节愉快洋溢的课。这

种愉快的学习活动,对学生来说不再是一种强加的负担,而是一种轻松快乐的享受,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追求。

新课程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而愉快的情感体

验能保证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对学生有效地认知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让愉快洋溢在语文课堂中应被现代教育大力提倡,如何让学生学得愉快呢?下面浅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以爱为磁。让学生愿学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自愿参与学习的前提条件,所谓“亲其师信其道。”那么,如何让学生“亲师”以“信道”呢?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因此,我用富有吸引力的“师爱”创设了一个充满“磁性”的教学环境。

其一,爱在微笑。微笑是爱最直接、最明显的传递。教师一个亲切的微笑,能

让学生心情放松;教师一个关怀的微笑,可让学生备受感动。这种如和风细雨般的爱,无形中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灵距离。其二,爱是尊重。新课程下,教师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者,而是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伙伴,一种尊重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确立了起来。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不能对学生的不足或过失之处横加责骂、嘲笑。当学生违纪捣乱时,要宽容对待,晓之以理;当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时,需引导鼓励,给其自信;当学生出现类似“龟兔赛跑,比赛不公”的思维差异时,应给予肯定,而不是非把“骄兵必败”的标准答案强加给学生。在这种爱意浓浓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体验到的是一种愉快感、安全感、信任感,从而激起对教师的感激爱戴之情,并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

二、激趣导入。让学生“渴学”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的引入如果能精心设计,让学生一开始就“好之”“乐之”,就能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渴望,不用教师逼,他们也会主动地去探索新知。

激趣导入的方法很多。一是“音乐引入法”。如教《快乐的节日》时,先让学

生听听这首儿歌,欢快的乐曲使学生情绪高涨,这时,教师再诱其深入:“这首儿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到此,不用教师再讲,学生早已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了。二是“设置悬念法”。如教《鱼游到了纸上》时,我通过提问“鱼是

在哪里游的呀?有一个又聋又哑的青年却能让鱼游到了纸上,到底怎么回事呢?”学生探索的兴趣立刻被调动了起来。三是“猜谜引入法”。如教《我是什么》时,我先给学生出了一道谜语:“有时我能变成云,有时我能变成雨,有时我能变成雪,我是什么?答案就在今天的新课学习中。”听到这,哪个学生不想深入学习寻找谜底呢?此外还有故事引入法、游戏引入法等。不论什么方法,目的是以其新奇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知欲,将学生吸引到课题的内容中来。

三、教学“三化”,让学生易学

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由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由生成——淡化——泯灭。精彩的新课引入只是将学生的愉悦之情勾起,要使学生的愉快之情持续下去,还应注重对新课教学的用心设计。学习过程好比爬山,如果学生爬得轻松,自会满心愉快且心向往之;反之,则会因畏难而产生逃避甚至厌恶之情。因此,在教学中,我着眼于学生易学的需要,力求讓教学过程“三化”,即:形象化、生活化、活动化。

1.形象化。形象化是指抛弃传统教学对学习难点抽象枯燥地讲解,替之以实物

道具、图画、动作或录像等直观手段,使表达具体化、生动化,易于学生掌握。比如,我用做实验的对比方法来解释《赵州桥》中桥洞的作用;通过画铁路和火车行驶的示意图来演示《詹天佑》中“人”字形铁路的设计原理和作用;用“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的动作说明《匆匆》中的“徘徊”。

2.生活化。文章源于生活。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头脑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

着自己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的认识和感受,“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生活化就是指教学活动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要让学生借助原有的旧经验来理解、接受新知识。如教《争吵》时,由于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争吵”的经历,文中的人物就像他们自己的影子。于是,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争吵经历评评“我”和“克莱谛”,学生在文中人物间的对比及自己和文中人物的对比中明辨了是非,进而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如果没有学生已有的经验作基础,外部输入的信息对其是毫无意义的。

3.活动化。现代课程观认为:“活动是教学发生的基础。”学生在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着与人交往的愉悦,激起求知的欲望,并在活动中有效地满足了这种欲望,同时张扬了其个性。因此,教学中必须实施活动性策略,创设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的活动情景。

创设活动情景,形式要灵活多样,要根据不同文本类型、不同教学目标创设。

如教《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我让五位学生分别担任总导游(主持学习课文程序)、

导游甲(介绍春景)、乙(介绍夏景)、丙(介绍秋景)、丁(介绍冬景)带其他同学学习课文;又如教《陶罐和铁罐》时,我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此外,还有开答辩会、朗诵比赛、师生角色互换等活动。

四、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

古人说:“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尽。”相较于

知识(鱼)的获取,学习方法(渔)的获取更能让学生在运用中产生“一技在身不求人”的成就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渗透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体会“会学”的乐趣。

教学中,我改变以“教”为主的传统课堂结构,设计以“导学”为主的课堂教

学思路,坚持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教师适时点拨为辅的原则。如教《黄山奇石》时,我先引导学生按以下步骤学习第二自然段:①扫清生字难词障碍;②抓重点词句,质疑思考:这个自然段的写作方法是什么?这种奇石的名称由来是怎样的?

③讨论交流,合作释疑;④总结学法,指导实践,即让学生把知识上升到理论,总结出说明文的学习方法。这样,在学习写法相同的第三至六自然段时,学生就会举一反三地用这种方法自学,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不同的课文,学习方法也不同,如抒情性的课文,可用表情引读法;写人的课文,可用评议法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总结学法,以指导往后的学习。

以上可见,一节学生愿学、渴学、易学、会学的课,必定是一节愉快洋溢的课。这种愉快的学习活动,对学生来说不再是一种强加的负担,而是一种轻松快乐的享受,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