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目前统计部门将农民人均纯收入按来源不同,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四个部分,其中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代表的工资性收入比重稳定上升,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户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经营获得的收入,是农民收入最主要来源,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但呈下降趋势。1990年,人均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为%, 此后一路下滑,2008年这一比重降为%。由于受到农业结构不合理、经营规模小、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民素质偏低等因素的影响,今后一段时期,人均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仍会呈下降趋势。

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不高,且较为稳定。近几年,虽然由于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较快,但二者之和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始终未能超过10%,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不大。

工资性收入即劳动报酬收入,是农民受雇于单位与个人,依靠出卖自己劳动而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农民在非企业中的从业收入;二是在本地企业中从业收入;三是木地常住农村人口在外地的从业收入。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尤其是1997年以来一直呈两位数增长,使其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1985年,工资性收

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为%, 2007年为%,提高了20个百分点;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 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仍达到1 854元,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到%。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越来越大。2008年, 在农民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的贡献率仍达%。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从发展趋势看,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三产业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会不断扩大;随着国家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加强和对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力度的加大,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单位工资率会不断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还会快速增长。我们应适应这一变化趋势,深入剖析制约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因素,积极为农民工资性收入乃至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创造条件。

二、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中存在的问题

农民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资水平偏低且增长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对人口流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农民有了进城务工经商的自由,但针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一直存在,大多数农民工只能在低端劳动力市场就业,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许多企业却把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参照物,没有建立以贡献和效益为依据的工资增长机制,导致农民工工资水平普遍较低。而且,农民工的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休息权利没有保证。80%以上的农民工每

天工作超过8小时,每月工作时间大多超过26天,且76%的农民工在节假日加班未享受过加班工资。

如果按单位劳动获得的收入来测算,就更低。农民工工资水平不仅偏低,而且增长缓慢。20世纪90年代,扣除物价因素后农民工的实际工资收入基木上没有增长。2004-2007年外出农民工实际工资年均增长7%左右,增幅比同期城镇职工实际工资年增长率低3-4个百分点,两者的工资差距继续加大。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 229元,全国城镇私营单位从业人员(主要是农民工)年平均工资约为17071元,仅为前者的%。

2.工资被拖欠、克扣、吞噬现象依然存在。近一个时期,有些企业不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甚至个别企业主恶意欠薪逃匿,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重新抬头,全国由欠薪引发的百人以上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据国家统计局调查,在2009年春节前返乡的农民工中,被拖欠工资的占%,其中,保留工作回家过年的农民工中有%被雇主拖欠了工资,失去工作的返乡农民工中有8%被拖欠了工资。

3.就业不稳定造成收入不稳定。农民工普遍而临着就业不稳定的问题,他们的失业风险远高于城镇职工。全国性抽样调查显示,与非流动人口相比,农村流动人口的职业变换更频繁些:农村流动人口中只有%没有调换过工作,非农村流动人口中则有高达%的人没有调换过培训。《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 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农民工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致使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就业竞争力和维权能力不足,就业不稳

定,被迫接受不平等条件,从事“脏、累、差、险、重”的工种,接受低工资待遇。

三、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的对策

1.深化户籍制度及其配套制度的改革,为农民工平等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传统的户籍制度及其配套制度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农民工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是造成农民工工资水平低且增长缓慢的重要因素,必须进行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就是要把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利益和资源分配功能逐步剥离出去,还户籍管理以本来而目,使户籍制度成为只是识别人口信息的主要载体,逐步建立以职业和居住地作为划分人口类型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实现城乡人口一元化管理。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体制和制度,把农民工对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义务教育、住房等方而的需求纳入城市公共服务的范畴,保障农民工拥有与城市居民完全同等的合法权益,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一个平等的制度环境。

2.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要解决农民工工资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重要的是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一是要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确保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工资集体协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参与民主分配决策、形成企业共决机制的重要制度手段。当前应继续贯彻落实《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政府应通过法律、行政、舆论等多种手段督促企业全而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对小企业多、工会力量弱、农民工集中的地区、行业,要大力推行区域、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使农民工获得平等的对话权利,从制度上保证农民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