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途径
学习兴趣,是人们学习情绪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积极的地、愉快地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一种最直接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精神愉悦、`情绪饱满、热情高涨、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去获取知识,这无疑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为什么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学生不易接受,甚至厌学、弃学?为什么当今社会上的那些流行歌曲,学生无师自通,连那些双差生都唱得很好,音符、节拍都唱得很到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兴趣。有兴趣就可以学得快、记得牢;无兴趣就学得慢,忘得快。难怪人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数实践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手段。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源于需要。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需要及需要的强烈程度,决定着兴趣的有无及兴趣的强弱程度。语文课是一门工具学科,是各门功课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除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目的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学习语文学科的重要意义,意识到需要学这门功课外,还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采用各种方法,优化语文教学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如下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有很强的指向性,引入环节位于一节课的开头。引入环节设计的好,就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
半。
开课时,根据学生情况以及课文内容,或讲一个笑话,或讲一个故事,或提一个问题,设计一个悬念,或讲一则奇闻趣事,或展示一幅画面,或做一个演示……总之,力求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例如: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就先放录音,让学生欣赏《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学生进入新的教学境界。通过“境”来表现“情”,再通过“情”来深化“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又如,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采用了以旧带新法和直观演示法。把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与《背影》联系起来,再用多媒体演示“荷塘月色”的优美画面。通过复习旧知识,从而巧妙地引入新课的学习内容。这种导入,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基铺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便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便于学生头脑中形成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直观演示,能把教学主要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了感性材料,能引起学生寻求探索的积极性,为学生架起了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这种以旧带新法与直观演示法,同样可以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于漪老师说:“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实践证明:精心地设计课文的导入环节,采用恰当的方法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发掘教材的意蕴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心地设计课文的导入环节,采用各种激发兴趣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确实能收到很好效果。然而语文课篇目繁多,语文知识纷繁庞杂,岂可每课如此,方法雷同。激发学生兴趣的长期、最好的方法,还是认真钻研教材,发掘课文深含的意蕴魅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以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如讲鲁迅小说《祥林嫂》一课,对于祥林嫂的死:有人说,祥林嫂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有人说,祥林嫂是被鲁四老爷之流逼迫死的;也有人说是柳妈这一类人害死了。那么,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由于我注意发掘课文深含的意蕴,又精心地巧设情境,引导学生发掘丰富的想像,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提高了教学实效。
三、用富于情感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教师注意语言表达艺术,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情感,往往能感染学生,给学生以强大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例如讲授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时,我饱含深情地朗读了几个片断,学生们被我的情绪感染着,很快投入到学习中,很好地掌握了课文的重点。一般情况下,学生总认为文言文枯燥无味且难学,尽是“之乎者也”,还要背诵,一提到上文言文内容,他们便“怕”,字当头。针对这些情况,我注重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苏洵的《六国论》,我先把六国灭亡的前前后后,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进行了讲述,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兴趣。教学中用浓厚的富于情感的语言组织教学,对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同样有效。
四、鼓励学生“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话是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说”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显得尤为重要。同学们终究要走向社会,以学得本领为社会服务,我们不但要通过阅读来认识社会,而且还要运用语言反映社会,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种种看法。我们教的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心理素质大多不太好。脆弱、怕羞、胆小,课堂上不善于发言,缺乏自信心。这些现象在他们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要学生们养成自觉地“说”,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手段是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开始我硬性规定每个学生都要到讲台上进行1-5分钟的发言。最初允许学生头天做准备,第二天开始表演,从复述故事开始,直到学生扫除了心理障碍,之后便加大难度,提高要求,我当堂出题,由学生即兴发表观点、看法。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学生由当初被逼上讲台到后来争着、盼着,自觉地、坦然地上讲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不能不说是一种对语文发生兴趣的最好表现。正如魏书生老师说:“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良好的习惯,就像冲破重重阻力进入空间轨道的飞行器,基本可以靠惯性自行运转了。”
由于教学中我重视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调动了起来,这对提高课堂效率便有了保证。
写字教学的育人功能
写字教学是开展素质教育,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写字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写字教学就是训练一种实用技能;写字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写字教学就是培养一种美的鉴赏和创造能力:写字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写字教学就是塑造人的性格和品质。长期认认真真地写字,既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及智力的开发与发展,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从而增强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促进学生良好品格和意志力的发展。“写漂漂亮亮的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为写字教学指明了方向,因此,中小学写字教学应充分发挥写字教学的育人功能,为此,笔者结合近年的写字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写好汉字好是国民基本素质的重要标志,有利于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汉字作为人类文字的杰作,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沟通和传播信息的工具,而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汉字的书写要求是有一定标准的,其基本要求是笔画正确、间架结构合理。达不到这个基本要求,书写技能不过关,就是文化素质方面的欠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让每个中小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书写水平。经过相当时间努力后就可以在书写技能方面,反应出国民素质和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写好字是事关民族素质的问题,是每个中国人的基本素质的重要标准。我们要从提高国民素质的高度来认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
中国人写好中国字,天经地义。然而,时至今日,相当多的国人,也包括我们的中小学生,却写不好字了。打开学生的作业本,相当一部分学生写的字不是“连绵体”就是“草上飞”,要不就缺胳膊少腿,甚至错别字成堆。正如著名教育家、书法家启功先生所说:“看有些大学生的论文就像看天书一样。”学生长期书写马虎,已是司空见怪。写字课形同虚设,写字教学冷落到了令人痛心的地步。要改变这种现状,关键在于认识到位。把写字教学提上议事日程,真正把柳斌同志提出的“中国人从小就要打好写规范汉字的基础”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写好字能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行的形成。
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书法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绝不是空泛的教条,它通过对传统书法的全面了解和学习,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建立起具体的概念和深厚的感情。通过对书法作品外在美的愉悦感能自觉接受优秀作品内在美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并伴有一种民族自豪感,使学生知道热爱祖国的真正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好汉字是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
字是写给别人看的,必须工整、规范,让人看得舒服。这就无形中会使中小学生从小学会体贴人,关怀人。俗话说:字如其人。一幅书作受到人们的喜爱,书写者的人品是首要因素。高尚的人能孕育出高尚的书德,高尚的书德才能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