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学史
台湾新世代文学及三种研究思路
霍 艳台湾新世代文学及三种研究思路“世代”在台湾是一个常被使用的概念,如“e世代”、“X世代”“Y世代”等等,用来指“同时期出生、生物年龄相同或相近、具有类似社会特征,或共同经验、参与某种历史经验的人群。
”a萧阿勤认为,世代得以作为有效的分析概念,归功于卡尔·曼海姆的研究,论文“The Problem of Generations”奠定了世代的社会学研究基础。
他的研究起点在于批评以量化方式处理世代问题,即在历史上找出一个确切的起点断定一个新世代的开始,或以质化处理问题,认为世代无法被测量,只能主观地以经验的时间作为新旧世代区分,曼海姆认为这两种方法都忽略了社会与历史因素对世代产生的影响。
“世代”不光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指相近的年龄段,而是指在生长于同一历史的与文化的地区,在特殊历史时期,经历了类似的社会事件,使得他们在生活经验和反应上有某种共同性。
b 在文学界,同样也使用了“世代”的概念。
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谈到:“在某些历史时期,文学的变化无疑是受一批年龄相仿的青年人所影响的,某个‘一代的’统一联合体似乎是由以下这样的社会和历史事实形成的,即只有在某一特定年龄上的一批人才能在同一个敏感的年龄时期内经验到如法国革命或两次世界大战这样重要的事件。
”c彼得·伯克也提醒:“世代应该被处理成‘想象的共同体’,每一代的成员分享某种经历和记忆……他们可能没有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但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响应着相同的境遇”,d也就是说因为共同承受的历史事件、社会变革,同世代人会形成此代际所特有的社会心理、文化品格、精神结构乃至群体意识。
总结一代人的文学特色和心路历程,捕捉他们看似个性十足的背后,承载着的共同历史记忆,以及他们在这份记忆的笼罩下,如何进入写作,和所造成的文学形态的变化,对于文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侧重研究台湾“新世代文学”,对其定义、发展、分类进行梳理,对大陆学界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提出三种研究思路:代际研究、文学场域研究、比较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台湾文学史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8
2011年 科研热词 集体无意识 文学研究 文学史 文学与政治 文化诗学 文化研究 文化景观 文化性格 拓展 意义 学科建设 多种流脉 地缘文化 地域文化 台湾鲁籍作家 台湾散文 原型批评 传统 五六十年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科研热词 台湾文学 陈映真 钟理和 许俊雅 疏漏 民族认同 杨照 日据时期 战后文学史 应凤凰 女性小说 人文情怀 乡土文学 1950年代 "在地化" "台独史观"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科研热词 西南民族大学 羌族文化 研讨会 民族文化 文学史 文学创作 地震 四川省 保护意识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2014年 科研热词 诠释权的争夺 皇民文学 台湾新文学史 台湾文学 反共文学 推荐指数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台湾地区重写文学史的多种路径①
台湾地区“重写文学史”的多种路径①朱立立、刘小新②台湾的“重写文学史”思潮肇始于“解严”前后,持续至今、方兴未艾。
所谓重写文学史是相对于之前的文学史书写范式及形态而言的。
台湾学界一般认为,台湾文学史写作最早可上溯至黄得时的《台湾文学史序说》等系列文章,③这些发表于1940年代初期的文章被视为系统书写台湾文学史的开始。
时至1986年,叶石涛出版《台湾文学史纲》,台湾文学史的成熟和完整形态才真正出现。
与大陆相比,90年代以前台湾地区并未形成台湾文学史写作的僵化秩序或稳固格局。
那么,何谓“重写”?所谓“重写台湾文学史”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认为:台湾文学史的“重写”首先是相对于威权统治时期形成的人文知识体系而言,也是相对于威权美学政体秩序而言;其次,所谓“重写”也是相对于大陆的台湾文学史书写形态而言;第三,“重写”更是台湾地区文学研究领域多元学术立场的实践与表征形式。
如果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叙事都是心灵史,都带有叙事者的主观性和主体性,那么,在一个思想日益多元化的时代,台湾文学史就有可能、也有必要被不断重写或改写,并发展成一种人文思潮。
那么,台湾学界是如何“重写”台湾文学史的?他们重写台湾文学史有哪些路径、方法、形态或范式?之一:后结构主义路径(福柯路径)。
后结构主义在台湾文学史重写运动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中,福柯的影响尤为深刻。
著名学者孙隆基在评论冯克(Frank Dikotter)的中国史研究著作时曾提出一①需要说明两点:1、此处的重写文学史,主要指的是重写台湾文学史。
2、本文只是一个初步的、粗浅的观察。
深入的观照分析有待继续。
②作者的单位分别是: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③黄得时先生的系列文章除了1943年7月31日发表于《台湾文学》的《台湾文学史序说》,还包括1941年的《台湾文坛建设论》、1942年的《挽近の台湾文学运动史》,与稍晚的《台湾文学史》第二篇、第三篇等文。
台湾女性学者的台湾女性文学史建构
台湾女性学者的台湾女性文学史建构作者:程彩霞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2期摘要:迁台女作家的入史问题是重写台湾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岸各版台湾文学史对迁台女作家的评价大都是在意识形态对抗的大框架下进行的,存在不客观性。
台湾女性学者致力于台湾女性文学史的建构,以纠正现有的台湾文学史对女性文学特别是对迁台女作家的偏见。
应凤凰和张瑞芬属于“史料派”,分别致力于20世纪五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史料考索和台湾当代女性散文的耕耘,邱贵芬和范铭如属于“理论派”,分别在台湾女性文学史的探索和空间理论的应用上卓有建树。
她们共同将台湾女性文学史的建构推向一个新阶段。
关键词:台湾女性文学史;迁台女作家;应凤凰;张瑞芬;邱贵芬;范铭如作者简介:程彩霞,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台湾文学(E-mail:*******************;江苏南京210023)。
中图分类号:12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398(2020)02-0064-12台湾女性文学史的建构问题一直是许多台湾女性学者关注和努力的方向,而作为台湾当代女性文学起点的20世纪50年代迁台女作家更是她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1949年前后的迁台女作家为考察中心,探讨两岸各版台湾文学史对迁台女作家的评价问题以及台湾女性学者对台湾女性文学史的建构企图,以期对这一波重写台湾文学史的风潮中台湾女性文学史的书写特别是迁台女作家的入史问题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
一文学史对迁台女作家的评价就笔者所见两岸各种版本的台湾文学史而言,对迁台女作家存在着迥然不同甚至互相抵牾的评价,台湾本土文学史家与国民党文学史家评价不同,台湾学者与大陆学者又看法各异。
这些不同的评价中充满了意识形态的角力,而且在不同的时期也发生不同的变化,概而述之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台湾本土与国民党文学史家对迁台女作家的评价不同。
台湾本土文学史家的代表人物叶石涛将五十年代看作是女作家辈出的年代,在分析女作家辈出的原因时,他认为:“由于时代空气险恶,动不动就会卷入政治风暴里去,所以社会观点稀少,以家庭、男女关系、伦理等为主题的女作家的作品大行其道。
第一章台湾文学(五)台湾现代派小说 PPT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 但是因为他热爱水利,想在长江三峡建立一个大 型的水利工程,于是他到台湾成功大学学习水利 工程。1957年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1961年毕业。 1963年到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从事创 作研究,1965年获硕士学位。后在美国加州大学 圣塔芭芭拉分校任教,讲授中国语言文学课程。
❖ 白先勇常常在小说中借用古诗词入文,增添了小 说的传统韵味,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 (4)语言特色
❖ 白先勇的小说语言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学的熏陶,一方面 来自方言的魅力,经过他自己的创造,使得他的小说语言 “揉和文言与白话”,有一种明快、优雅、流利的语言风 格。
❖ 小说语言中潜隐着作家独特的个性气质、经历和美学情趣。 动荡年代的生活经历在他的个性气质和审美情趣方面打下 了烙印,创作时便化为笔下的“言语”。沪腔儿、川味儿、 台湾方言等的介入,都使得小说避免了沉闷与单调,丰富 了小说多彩的品质。
❖ (2)人物形象塑造
❖ 白先勇小说成功地塑造出“最后的贵族”的人物 形象,丰富了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填补了空白。
❖ 他继承了《红楼梦》的人物塑造艺术,又恰当地 运用西方文学中的意识流、象征等手法来塑造人 物形象,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如尹雪艳的肖像 描写表达出人物冷艳逼人的个性特征;《游园惊 梦》中四个贵妇人的肖像描写,赖夫人“高傲”、 窦夫人“吟贵”、蒋碧月“放荡”、钱夫人“伤 感”,恰切地显示出她们的身份、地位、个性与 风格特征,将人物性格和命运变化鲜明生动地展 现出来了。
❖ 余光中对白先勇小说特点的阐述与评价:“白先勇 的小说……在主题上可以说为当代台湾中上层社会 塑下了多面浮雕,在技巧上可以说熔中国古典小说 和西洋小说于一炉。……小说家白先勇是现代中国 最敏感的伤心人,他的作品最具历史感。……出身 外文系,复由留学生变成旅美学人的白先勇,竟是 不折不扣的一位中国作家。”
02第二章(第一节)台湾文学
“中生代”即当年的“新世代”或称“新生 代”,特指1949年(弹性可回溯至1945年)后出生, 于70年代后期,特别是80年代以来在台湾文坛取得 突出成就的作家群体。 中生代作家处身于相对安宁平和的社会环境, 享受到政治的相对自由和经济的富足以及现代社会 带来的一切便利,拥有了较高的教育水准和较完备 的知识结构,较少因袭的历史重负,因而具有开阔 的视野、强烈的参与意识和鲜明的现代观念,无论 对社会政治还是文学潮流,意识形态还是创作方法, 均在相当程度上摆脱既往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呈 现更开放、更自由、更多样的内涵。
这一时期的写景诗,往往在同一题目下竞相吟咏, 内容雷同,形式古板,艺术上有所追求和创造者 不多。而对民生疾苦、社会矛盾等问题反映得很 少。这就使得这个时期的台湾文学对生活的反映 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所以这一时期台湾文学 的虽然以诗歌为主导,但诗歌界并未出现过伟大 或重要的诗人,诗艺术亦未有引人注目的成就。 台湾文学的这种状况,一直到日本占据台湾之前, 没有太大的改变。这一时期的台湾文学可以称为 台湾旧文学。
潮水般涌入台湾文坛的西文文艺,尤其是现代主义 各种流派的作品中,社会转型中无所适从的迷惘心 态与西方现代主义文艺中充斥的孤绝感一拍即合, 于是现代主义思潮也就适逢其时地流行起来了,并 在60年代取代了“战斗文艺”而成为文坛的主流。 60年代开始的经济起飞,使全台兴起农村青年进城 打工热、大学毕业生出国留学热、境内境外旅游观 光热,迅速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 值观念,物质的丰富与道德的沦丧日益明显,“未 婚妈妈”、环境污染、明妓暗娟禾等等社会问题与 日俱增。
END
一:旧文学时期(1685--1920)
台湾文学史与移民史是相呼应的。台湾是移民社会, 本来并无文人阶层。最先移民来台的文人,是明末清初 随着郑成功而来的沈光文。清军节节南下并占领福建、 广东后,不少著名的文化人亦先后渡海到澎湖、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台湾文学主要形式是民歌、山歌。 沈光文在台湾文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一六八五 年(康熙二十四年),他与季麒光、华衮、韩又琦、陈 元图、赵龙旋、林起元、陈鸿猷、屠彦、郑廷桂、何士 凤、韦渡、陈雄略和翁德昌等十四人,成立“福台闲咏” 诗社,后改名(东吟社)。这是当时台湾文坛的一大盛 事,开了台湾文人联结诗社风气之先。
从吕赫若小说透视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
从吕赫若小说透视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日本从明治维新(1868)开始了资本主义的历程,它迅速选择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国家走过的道路:首先是国内的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接着是为了掠夺资源而贪婪地向外扩张,通过武力来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从甲午战争以后,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拥有了包括中国的台湾澎湖列岛、东北三省(满洲)、朝鲜半岛等地区和国家在内的主要的殖民地。
1937年,更进一步全面侵华,试图建立日本历史上最大的统治“版图”。
在这个版图上,它开始野心勃勃地构建起一套“现代国家”的制度——包括在“经济统合”的层面上建立一套现代化的交通网、土地制度、租税、市场和统一的货币一度量衡;在“国家统合”层面上建立一套“现代化”的宪法、国民议会、政府、地方自治体、裁判所、警察一刑务所、军队等;在“国民统合”的层面上建立一套“现代化”的户籍一家庭、学校一教会、博物馆、新闻等;最后,在“文化统合”的层面上,则试图通过其“现代化”的教育制度,通过强制性地推行“国语”,而创造“现代”的文学、艺术等等[1]——这些“现代化”的经济、政治、国民观念和文化观念,是文艺复兴,特别是法国大革命以后西方现代国家的主要特征。
非常具有讽刺性的是,当日本试图通过这些“现代化”手段来圆自己的“强国梦”时,它却采取了对自己的“内地”与“殖民地”分别对待的双重标准:不是要有“国民议会”和“地方自治”吗?然而,当林献堂、蒋渭水等人策动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时,却被日本政府以违反治安警察法提起公诉(1924年);不是需要有“国民”的“言论自由”与“政治平等”吗?可是当《台湾民报》于1927年8月由东京迁到台湾发行以后,有关民族问题和社会运动的言论和主张,都被台湾总督府的“文化统合”政策给“统合”掉了。
日据时代的台湾,面对的正是这些“统合”的压力。
而台湾文学也正是在这些权力的压力下,积极参与了本民族的文化启蒙与解放运动,它也充分利用了“现代性”的策略,来消解这些压力。
郭良蕙“《心锁》事件”与台湾文学史
铺陈 《 心锁 》从连载 到 出版 、从 官方查 禁到 民 间论战 ,整 个 “ 事件 ”前 因后果 ,也叙述 事件与 “ 台 湾文学 史书写” 的关 系,呈现 国民党文艺政策下的 台湾文 学生 态。 关键词 : 郭 良蕙、《 心锁 》 、“ 心锁 事件 ” 、 台湾文 学史、戒严 时期文 学生态
双 月 刊2 0 1 3 年 第 6 期( 总 第 2 7 期 )
l ▲ f r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J
郭良蕙 “ 心锁 事件’ ’ 与台湾文学史
◎ 应凤凰 ( 台北教 育大学 台湾文化研 究所 )
内容提 要 : 2 0 1 3 年 6月 1 9日郭 良蕙在 台湾悄 然辞世 ,享年 8 7岁。1 9 5 0 、6 0 年代 ,她是 台湾文坛红极一 时 的 小说作 家 ,生前 出版 长短 篇 小说约 六十部 。她毕 业于上 海复旦 大 学外 文 系,1 9 4 9 年 随新婚 夫婿到 台湾。1 9 6 2年爆发 的 ‘ 心锁 》事件 ” ,不仅 当时喧腾 港 台两地 ,且 多年来成 为热 门话题 。本文除 了
一
“ 心锁 事件 ”缘 由与背 景
1 9 6 2年 1 月 4日起 , 台北 ( ( 征信新 闻报》 ( 中 国时报 前 身 )“ 人 间”副 刊连 载女作 家郭 良蕙 长 篇小 说 心 锁 。依 当时 文艺 副刊惯 例 ,除 了 每 天刊登各地投来 的短 篇作 品,通 常也有 “ 长篇 小说 连 载 ”栏 目,每天 登 载 一小 段 ,约六 百 到 八百 字之 间。五 个半 月后 ,即 6月 1 9日,小 说 连 载完 毕 。同年 9月,( ( 心锁 ) )出版单 行本 ,由 高雄 大业书局 印行 ,出版 社请美术家廖未 林专为 此书设 计封 面 。郭 良蕙 是 1 9 4 9年 从大 陆到 台湾 的军人眷属 ,早期随 夫婿住南部 ,已在大 业 出过 好 几本 书 。( ( 心 锁》 上 市一个 月后 即再版 ,1 9 6 2 年 底三版 ,出书三个 月有此成绩 , 显见销路 不错。 心锁 是一部以 “ 写作 当时”的 6 0年代台 湾社 会为背景 ,题材 围绕男女恋情 与婚姻 纠葛的 长 篇小说 。第一女主 角夏丹琪是大学生 ,原有同 样在学 的年轻 恋人 ,却为 了报复 情人对 她不 忠 , 负气而嫁给家 世富裕 、性 情忠厚的 医生 。没想到
华师大台湾文学相关练习
12、现代台湾文学有几个阶段?头尾各多少年?现代台湾文学史通常分为孕育期、发展期、战争期三个阶段。
时间跨度从1920年起,至1945年止,头尾一共25年。
一、1920年7月,《台湾青年》杂志在日本东京创刊发行,标志着台湾现代文学的开始;到1927年8月,《台湾民报》从东京迁入台湾印刷发行,这7年属于现代台湾文学的孕育期。
二、1927年到1937年,这10年属于现代台湾文学的发展期,是以1927年8月1日《台湾民报》从东京迁入台湾印刷发行作为标志的。
1923年4月15日在东京创刊的《台湾民报》是台湾新文学——亦即台湾现代文学的摇篮。
三、1937年到1945年,这8年属于现代台湾文学的战争期,它是伴随着台湾人民抵抗日本的“皇民化云动”直至抗日战争胜利而进一步成熟起来的。
14、张我军的文学贡献是什么?①、认同祖国母体,明确台湾文学与大陆文学是主流与支流的关系,向台湾旧文学体系展开勇敢批判,积极宣传“五四运动”的新思想新观念。
②积极介绍祖国现代文学的新成就,重点推荐从“五四”大潮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由此鼓舞了台湾文坛的振奋与跃进。
③致力于台湾现代文学的建设,从理论到实践为开拓台湾新文学体系不遗余力。
同时提出“白话文学的建设,台湾语言的改造”是台湾现代文学运动的两个要点。
④张我军的白话文小说和新诗创作,固然数量有限,但从内容到形式都能标新立异,对台湾现代文学的孕育与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15、《台湾民报》对新文学运动的贡献是什么?《台湾民报》迁台后,直接为台湾的新文学运动提供了舆论中心和强大阵地,对促进新文学创作、培养文学新人、推动文学事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扩大了发表文学作品的园地,每期文艺专刊上——到1932年等于每天都有一篇到两篇以上文学作品刊发,这对于岛内文学青年的鼓舞是巨大的。
同时也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品。
例如赖和的《不如意的过年》、《可怜她死了》、《丰收》,杨云萍的《秋菊的半生》等。
台湾现代的历史事件介绍
台湾现代的历史事件介绍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位置一直不甚分明。
台湾现代主义文学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台湾文学史的重要发展阶段,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台湾现代的历史事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台湾二二八事件“二二八事件”,发生于1947年2月28日,是台湾人民反专制、反独裁、争民主的群众运动。
1947年2月27日,国民党军警在台北打死请愿减税的商贩。
1947年2月28日,台北市民罢市、游行请愿,又遭国民党当局的镇压,激起了民众的愤怒,爆发了大规模武装暴动。
几天之内,暴动民众控制了台湾省大部分地区。
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急电南京求援,国民政府调驻守上海的21军在基隆登陆,进驻台北,对群众进行大规模镇压,运动最终失败。
日前,关于台湾二二八事件,不少历史真实遭到曝光,武林军事今日揭秘台湾二二八事件真相:还原历史的另一半。
二二八事件,不止本省人受害,近日,马英九在出席“二二八事件”68周年纪念仪式时,再次表态要“努力弥补家属的创痛”;与此同时,一些“独派”人士,则跑到台北的“中正纪念堂”,再次上演向蒋介石塑像泼墨的戏码。
这种冲突的出现,与“二二八”的历史真相长期受到政治操弄,有极大的关系。
所谓“二二八事件”,简言之,即:1947年2月27日,政府缉私人员,在台北打伤一卖烟妇女,引起民众骚乱,并发生枪击血案。
主政台湾之行政长官陈仪,未能妥善处理,致骚乱蔓延全岛。
3月8日,国军登陆台湾,实施武力镇压。
诚如学者杨天石所说,“二二八事件”,具有反抗暴政与民众骚乱的双重性质。
前者,系指台湾民众对陈仪的治台政策;;政府专卖、贸易公营;;长期不满。
后者,则系指“运动”所至之处,不独政府机关受到冲击,许多普通民众也惨遭不幸,这些受害的普通民众,既有本省人,也有外省人。
但自台湾戒严以来,本省人在事件中受到的伤害,获得了官方与民间的高度聚焦,外省人所遭遇的不幸,则长期湮没不彰。
譬如,史料显示,在台北,3月1日,“街头的人很少,有些暴徒乘着车辆,少数拿着石子、石块、木棒向公署乱掷,后来则增加为拿小手枪、手榴弹的攻击”。
台湾文学阅读书目(简版)
台湾文学阅读书目(本科)一现代台湾文学史(白少帆等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7 台湾文学史(上下)(刘登翰等主编)海峡文艺出版社 1993 台湾新文学概观(黄重添主编)鹭江出版社 1991 台湾新文学史初编(公仲、汪义生)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9 台湾当代文学(王晋民)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6 台湾小说发展史(古继堂)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9 简明台湾文学史(古继堂主编)时事出版社 2003 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吕正惠、赵遐秋主编)昆仑出版社 2002 台港澳文学教程(曹惠民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0 台湾主要小说流派初探(封祖盛)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3 台湾小说家论(汪景寿)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4 台湾与海外华文作家小传(王晋民、邝白曼)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3 台湾作家谈创作(庄明萱主编)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5 文学薪火的传承与变异(刘登翰)海峡文艺出版社 1994 海峡两岸新文学思潮的渊源和比较(朱双一、张羽)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近20年台湾文学流脉:“新世代作家”文学论(朱双一)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9二台湾作家小说选集(1-4)(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编)中国社科出版 1984 台湾当代小说精选(1-4)(郭枫主编)三联书店 1990 台湾中短篇小说选(上下)(聂华苓主编)花城出版社 1984 城南旧事(林海音)北京出版社 1984 林海音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7 春雨沐沐(孟瑶)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8 心园(孟瑶)台北,皇冠出版社 1953 心锁(郭良蕙)华文出版社 1999 颠倒的世界(施叔青)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6 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於梨华)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0 傅家的儿女们(於梨华)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兽与魔(丛苏)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5 我们的歌(赵淑侠)华文出版社 1991白先勇小说选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0 孽子(白先勇)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失去的金铃子(聂华苓)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台湾轶事(聂华苓)北京出版社 1980珊珊,你在哪儿(聂华苓)人大出版社 1991桑青与桃红(聂华苓)华夏出版社 1996突围(陈若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83远见(陈若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85魔女(欧阳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家变(王文兴)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7我爱黑眼珠(七等生)陈映真作品选(1-3)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8华盛顿大楼(陈映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归乡(陈映真)《联合报》副刊1999.9.22-10.8夜雾(陈映真)《中国作家》 2001.6 忠孝公园(陈映真)《台港文学选刊》 2001.11黄春明小说选(1-3)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9瞎子阿木——黄春明选集香港·文艺风出版社 1988海葬(王拓)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3嫁妆一牛车(王祯和)台北,远景出版社 1975钟理和小说选广播出版社 1982原乡人(钟理和)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桂花巷(萧丽红)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77杀夫(李昂)华岳文艺出版社 1988暗夜(李昂)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迷园(李昂)自印 1991油麻菜籽(廖辉英)台北,皇冠出版社 1983今夜微雨(廖辉英)台北,皇冠出版社 1994盲点(廖辉英)鹭江出版社 1988沧桑(袁琼琼)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我们之间(苏伟贞)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女强人(朱秀娟)作家出版社 1996想我眷村的兄弟们(朱天心)台北,麦田出版社 1999世纪末的华丽(朱天文)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9。
浅析台湾文学史中的眷村书写
浅析台湾文学史中的眷村书写石 琦摘要:20世纪的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台湾文学史的书写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中一处表现在文学史的体例安排上。
学者往往侧重于台湾文学中的乡土文学、现代文学和通俗文学等思潮,花费大量的笔墨进行书写。
而对眷村文学却寥寥数笔,甚至忽略不计。
眷村文学往往被单一的视为眷村小说,而且作品创作发展的历程也没有进行梳理。
时至今日,眷村经历改建几乎完全消失,但眷村和眷村文化作为台湾社会历史变迁的重要见证,其社会历史意蕴和文化审美意义日渐受到重视。
眷村文学已成为当代台湾文学中不容忽视的文学流派。
关键词:文学史;台湾文学;眷村;眷村文学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6-0151-03自古以来,台湾一直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文学由于特殊的历史际遇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文学。
它脱胎于祖国母体文学,台湾新文学作家张我军说过:“台湾文学乃是中国文学的一支流。
本流发生了什么影响、变迁,则支流也自然而然地随之影响、变迁,这是必然的道理。
”[1]另一方面由于本身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它又呈现出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风貌。
“20世纪台湾文学和大陆文学存在着较大的兼容和互补性。
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文学在诸多方面为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2]勃兰兑斯指出,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因此也是灵魂的历史。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文学由先前备受冷遇的边缘地带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研究视野。
“然而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目前台港澳文学的入史也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
从具体的形态来看,目前的台港澳文学在诸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著作中往往只是占据了一个附录的地位。
这与台港澳地区文学的成就和特色显然是不相称的。
”[2]无论是整体性的大中华文学史的书写还是局部性的台湾文学史的专论,他们往往侧重于台湾文学中的现代文学、乡土文学、女性文学等思潮,花费大量的笔墨进行书写。
论台湾现代诗中的“乡愁”书写及其演变
论台湾现代诗中的“乡愁”书写及其演变作者:曾笏煊文金鹏吴嘉静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9年第03期内容摘要:在1950-1980年代这一海峡隔绝的特殊历史时期,数十年有家难归的悲欢离合,形成了台湾当代诗坛中经久不断的“乡愁”书写史。
本文试以诗人世代为轴,探讨“乡愁”诗歌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呈现出的特点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
关键词:台湾现代诗歌乡愁学界一般将90年代以前的当代台湾文学史分为五个时期,即1945之前的日据时期文学、50年代的“反共文学”、6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70年代的乡土文学、80年代的多元化文学。
尽管也有部分学者提出反对[1],不过这种“日据时期+竹节式”的分期标准仍受到许多文学研究者们的偏爱,如《当代台湾文学研究》[2]、《台湾现代诗的中国书写》[3]等。
此外,也有主要依照文学社团和刊物进行文学史叙述的著作,如《二十世纪台湾诗歌史》[4]。
本文为行文方便,参考《中国当代新诗史》中的方法,以诗人年龄和登上诗坛的时间为依据,将50-80年代书写“乡愁”的诗人们分为五个世代进行论述。
[5]一.第一代诗人的“乡愁”书写这一代诗人是30、40年代就开始写作的老一辈诗人,包括台湾本土的诗人以及中国大陆去台的外省籍诗人。
台湾本省籍诗人陈秀喜在《我的笔》中表达了日本殖民统治带来的愤恨与悲怆,这首诗以“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们都是中国人”结尾,抒发了浓郁的民族国家热情;在1973年的《耳环》中,她直面日本殖民统治50年给台湾带来的苦难与创痛;在《台湾》一诗中,又表达了对台湾自然、田园的热爱以及浓厚的本土“乡愁”情结。
[6]纪弦在1949年告别大陆、前往台湾后,也写下了许多表现内心悲哀的怀乡诗。
他在《十一月的怀乡病》中“讲着无限伤情的怀乡歌”;在《舷边吟》中抒发去国已久的寂寞与迷茫;见到岛上的槟榔树,感到它与自己同样之寂寞(《槟榔树:我的同类》);甚至脱下自己的袜子时也要感慨自己“没有家/也没有亲人”(《脱袜吟》);年老的大象总要设法走回幼年饮水处,又使他联想到了自己的命运(《年老的大象》);只能在做梦时回到故土,却又在梦中哭醒(《梦终南山》)。
台湾文学史复习版
1、为什么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①两岸密切的地缘关系,台湾形成于亿万年前。
在距今2.2亿年前的古生代晚期,台湾从海中隆起后,曾多次与大陆相连。
更新世后期,约2万年前,台湾再次独立成岛。
②两岸血缘和史缘关系,(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曾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设省,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台湾被迫割让日本,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重返祖国怀抱,1949年割据至今)③台湾与大陆的交往,在台汉族移民过程中,建立了与中国大陆相一致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模式2、台湾与大陆的交往从何时开始?三国:史书记载,台民“至会稽市布”;稽东县人遇凤漂流到台湾。
这里的会稽,秦始皇时设郡,指的是吴县(今天的苏州),辖江浙一部分。
西汉,面积扩大为江浙大部分地区及福建全省。
东汉顺帝刘保(126-144年)时,郡治从苏州移至绍兴,辖区也大大缩小。
所以后人多误会会稽就是指绍兴。
三国时,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万人从浙江台州出发巡弋台湾,目的是寻找长生不老之药。
相传最早是秦始皇派江苏赣榆人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前往夷洲、亶州寻找此药未果。
徐福等留在日本未归。
结果卫温、诸葛直找到夷州,即台湾,却未找到亶州(传为日本琉球群岛,亦说台湾岛)。
在台湾驻留一年后被召回杀害,罪名是“违诏无功”。
3、台湾文学的历史情结是什么?一、中国情结与台湾情结是与台湾社会形成和发展并生的一段历史情结。
二、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它们有不同的内涵,分别在历史、民族、政治的层面上表现出它们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三、大陆文化与台湾文化不存在根本冲突。
四、在特定情况下都具有双重性:既有“日本情结”,又有“中国情结”。
五、中国情结与台湾情结对台湾文学形成的深远影响。
4、台湾原住民现有多少人?分作几个族群?2004年台“行政院”统计,台湾原住民共有45万多人,占台湾总人口的2%左右。
原住民分为两大类,即高山族和平埔族。
高山族包括现今居住在台湾高山地区和东部的9个族群,即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邹族、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阿美族和达悟族(也称雅美族)。
专题:台湾文学概论
专题:台湾文学概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人用血和泪写成的一部历史。
在近代史上,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内高压,对外投降,甲午战争失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台给日本,从此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台湾又长期孤处岛上,这样使台湾成为一块特殊的领域,台湾文学也因为这些历史因素而成为一种“边缘”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虽然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大陆和台湾文学在许多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诸如作家队伍的组成,作家的学识、素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文学思潮和流派,甚至表现和文字技巧等都存在着差异。
但不管有多大不同,它们都是中国人写的,是用汉语言文字写的,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是继承中国文学传统的,文学品种、体裁也基本上是一致的。
虽然各具特色、观念见解不一,但都是中国文学这一点是不变的,它们是母体文学的一种延伸、补充和扩展。
主要原因在于:1、有五千年历史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是中华民族统一的基础,不易为其他民族文化所消解同化。
2、炎黄子孙无论在何时何地和任何条件下总以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即使是在外族统治的血腥镇压下或全盘西化的摧残下,他们也总是奋起抗争,坚持创作,维护自身的文化。
3、海峡两岸统一在望,两岸沟通日益频繁。
正因为同种同文同传统,富有血缘地缘亲缘心缘情缘之故,台港澳从未与母体文化割断过。
一、台港文学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台湾是中国领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中华文化的历史积淀,虽然曾有过沦为殖民地的屈辱历史,但坚韧的向心力总也不曾使它脱离过祖国民族的母体。
秉承着光辉的民族传统,在特定的区域内滋长的台湾文学,无疑构成了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环节。
正是在参与祖国文学大业的过程中,台湾文学也显示了其自身的历史价值主要表现为:1、丰富、延展了中国文学反映生活的空间。
台湾作家对本地区中国人生活各方面的独特写照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台湾同胞的身影和心影。
论台港澳文学如何入史
摘
要: 台港澳文学的特殊性 、 复杂性与差异性 丰富 了现代 中国文学的 内容 。 某些时期 还与 大陆文学构成 了潜在
互补 。文学 史的 写作不仅要纳入更要 整合 台港 澳文学 , 而大陆和 台港 澳文 学问的有效整合 则是 困扰 文学史写作的 关
键 所在 。文章认 为按 照“ 经典化” “ 、 互补性 ” 一体 多元” 和“ 等原则进 行整 合 , 台港 澳文学不仅 能够入 史且能与各 系统 间
收 稿 日期 :0 9 1— 5 20— 20
作者简介 : 王志彬 (9 3 )安 徽灵璧人 , 17 一 , 副教 授 , 博士研 究生 , 研究方向 : 台港澳 暨海 外华文文学 。
2 9
代文学》 《 、知识人的精神私史——台湾现代派小说的 人主编的 《 台湾文学史》 海峡文艺出版社 ,9 1、香 ( 19 )《 种解读》《 、台湾通俗文学论稿》 等等。 , 港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 9 )古继堂的《 ( 1 9, 9 台湾新 诗发展史 》 人 民文学出版社 ,99 、 台湾小说 发展 ( 18 )《 史》 台北 : ( 文史哲出版社 ,9 3 、简明台湾文学史》时 19 )《 ( 事出版社 ,0 2 , 20 )方忠 的{0 2 世纪 台湾文学史论》 百 ( 20 )樊洛平 的《 当代 台湾女性小 大陆 台港澳文学研究在或质疑 、 或批判 、 或赞许 花洲文艺 出版社 ,0 4 , 说史论》 河南人 民出版社 ,0 5 , ( 20 )陆卓 宁的{0 2 世纪 声 中走过 了三十年, 三十年的努力 与付出开拓 了大陆 ( 20 )李穆南等人主编 读者的文学视野 , 促进了“ 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 学 台湾文学史略》 民族 出版社 ,06 , 中国台湾文学史》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0 6 , ( 20 ) 科的建设与发展 , 也为重绘中国文学地图提供了有力 的 《 李诠林 的 《 台湾现代文 学史稿》 海峡文艺 出版社 , ( 支撑。2 世纪 8 年代以来的“ 0 0 重写文学史 ” 在颠覆与 20 )古远清的《 07 , 台湾 当代新诗史》 台北 : ( 文津 出版 消解传统文学史观念和既往文学秩序 同时 , 更加注重 20 ) 0 “0 了文学史 的整体性建构 。一些新的文学史观念如“0 社 ,0 8等等近 4 部。不可否认 ,8 年代后期以来 2 陆续 出版 的多 种 台湾 文学 史 、 港文 学 史与 澳 门文 学 香 世纪 中国文学 ”“ 、 中国近百年文学” “ 、 中国现 当代文 史, 研究者都不把台港 澳文学作为偶然的 、 孤立 的现 学 ”“ 、 中国近现代文学” “ 、当代大 中华文学” 以及“ 现 象 来对 待 , 而是 把 它放 在 中国文 学历 史进 程 的 大背 景 代 中国文学史 ” 等相继提出, 在这些观念指导下的文 中来透视和叙述 , 既揭示其与母体文化精神与文学传 学史写作 实践也有意对“ 大陆 中心主义 ” 文学史观进 统的渊源关系 , 也肯定其在特殊环境中的发展对 中国 行了抵制和解构 , 注意到 了台港澳文学对二十世纪文 文学的价值 和意义 , 并注意把它们与大陆文学进行对 学格局的意义 , 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传统的文学秩 照 和 比较 。 者所讨 论 的对 象虽 是个 别 的 , 台湾 、 论 或 或 序 , 拓 了文 学史 的论述 空间 。从 19 至 今 , 开 90年 有孔 香港、 或澳 门, 但所持的立场和视野却是全体的 , 以 是 范今 主编的{ 十世纪中国当代文学史》 山东文艺出 - ( 整个 中国 文学在 2 纪 的发 展作 为背 景 的 。 ”应该 0世 围 版社 ,9 7 , 19 )张炯 、 邓绍基 、 樊骏 主编 的《 中华 文学通 说大陆台港澳文学的研究者们并不缺失开放的 、 整体 史》华艺出版社 , 9 )钱理群、 ( 1 7, 9 温儒敏 、 吴福辉著的 性 的史 学 眼光 , 而为 什 么纳 入 台湾文 学 的文 学 史并 然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北京 大学 出版社 ,98 , ( 19 )黄 未产生人们所期待 的效果呢? 是否如论者所言是 因为 修己主编的 (0 2 世纪 中国文学史》 中山大学 出版社 , ( “ 资料欠缺 ,尚不能较为充分认识到台港文学 的文学 19 )国家教委高教司编的《 98 ,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大 史价值与意义”或者如钱理群、 , 吴福辉与温儒敏等人 纲》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文学史:被发明的诗传统每一部晚出的文学史及其撰述者,都在努力创造、发明自己与过往历史间的关联性。
也唯有建立起这样的关联,才能确保晚出文学史及史家自身之正当与合法。
一文学史在台湾,始终是一则无人挑战、难以拆解的神话。
虽然有论者以为文学史“在史学研究中不予讨论”、“在文学研究中备受质疑”(龚鹏程,2002:56-73),但这些都是指文学史的“研究情况”,并无碍于文学史本身树立的权威地位。
君不见台湾各大学的中文系都开设了“中国文学史”或“现代文学史”课程,台文系也有“台湾文学史”,且几乎都列为必修科目,这么多年来又有哪几位学者敢放言倡议废除?不只是教育体制,台湾各文化场域其实都“自然”地接受了文学史的绝对权威,从不怀疑它是否有操控甚至宰制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所谓“popular memory”的可能。
后者一般可译为“人民记忆”,它是斗争时的重要因素,控制它就等于控制了人们的动力、经验和关于以往各种斗争的知识(Foucault, 1996: 123-124)。
[1]问题是:经过文学史对“人民记忆”的重新组织(或选择性记忆∕失忆),台湾文化场域里还剩下多少斗争的潜能?或许是受到“历史是一条长河”这类世俗理解的影响,渊远流长、自然生成……竟也成为人们对“文学史”最普遍的印象。
但实情可真是如此?中国大陆一直要到1904年才有林传甲、黄人开始写作《中国文学史》,台湾更迟自四〇年代方见黄得时有意执笔撰写《台湾文学史》,[2]不知何“渊远”、“流长”之有?或可再挪用傅柯的说法:和“人”一样,“文学史”只不过是项晚近的发明,而且可能接近了它的终点(Foucault, 1994: 387)。
[3]至于文学史是否为“自然生成”的问题,霍布斯邦(Hobsbawm, 1917~)“被发明的传统”(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说足资参考:“‘创制传统’是一系列的实践,通常是被公开或心照不宣的规定控制,具有仪式性或象征性的本质。
它透过不断地重复,试图灌输大众特定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以便自然而然地暗示:这项传统与过去的事物有关”、“不管与历史过往再怎么相关,传统的‘创发’其特殊性就在于:这样的传统与过往历史的关联性是‘人工’接合的”(Hobsbawm, 2002: 11-12)。
且容笔者借霍氏用语一问:神圣且经常与国族命运相系的“文学史”,不正是透过一系列的书写“实践”和不断地“重复”,来“灌输”阅读者对过去的认知,并建构出过去与现在间的“自然”(或“必然”)关联?至于其间之“人工”接合,文学史阅读者往往习而不察,抑或不加批判地迳称为“‘我们的’文学史”[4]——而“我们”究竟是谁或代表着谁,却无人愿意深究。
或许应该这么说:每一部晚出的文学史及其撰述者,都在努力创造、发明自己与过往历史间的关联性。
也唯有建立起这样的关联,才能确保晚出文学史及史家自身之正当与合法。
而“传统”呢?必须知道“传统”从来不是自然而然、生而有之;它们是不折不扣的人工制品,皆经过精密的衡量与详细的设计。
“传统”也无法选择要由谁来继承或者延续自己;它只能是人们为满足特定目的,刻意从事的创造与发明。
二若将此一认识前提置诸文类史中,则台湾的现代诗史应该有一(大?)部份实为“被发明的诗传统”。
人们到底是为了什么目的,竟愿意这样费心劳力去发明、创造出诗的种种“传统”?答案很明显,即“被创造的传统”在某种程度上“是用历史来对自己的所做所为自圆其说,以及凝聚团体共识”(Hobsbawm, 2002: 23)。
至于怎么自圆其说?如何凝聚共识?或可举台湾前辈作家陈千武的文学史论为例说明。
陈千武于1970年首倡的“两个根球”说,[5]多年来屡经论者引用,几已成为研究台湾现代诗史时的“基本常识”:一般认为促进直接性开花的根球的源流是纪弦、覃子豪从中国大陆搬来的戴望舒、李金发等所提倡的“‘现代’派”。
当时在中国大陆集结于诗刊《现代》的主要诗人即有李金发、戴望舒、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姚蓬子等,那些诗风都是法国象征主义和美国意象主义的产物。
纪弦系属于“现代”派的一员,而在台湾延续其“现代”的血缘,主编诗刊《现代诗》,成为台湾新诗的契机。
另一个源流就是台湾过去在日本殖民地时代,透过曾受日本文坛影响下的矢野峰人、西川满等所实践了的近代新诗精神。
当时的主要诗人有故王白渊、曾石火、陈逊仁、张冬芳、史民和现仍健在的杨启东、巫永福、郭水潭、邱淳洸、林精鏐、杨云萍等,他们所留下的日文诗虽已无法看到,但继承那些近代新诗精神的少数诗人们——吴瀛涛、林亨泰、锦连等,跨越了两种语言,与纪弦他们从大陆背过来的“现代”派根球融合,而形成了独特的诗型使其发展。
民国四十二(一九五三)年二月的《现代诗》第十三期,纪弦获得林亨泰他们的协力倡导了革新的“现代派”,形成台湾诗坛现代诗的主流,证实了上述两个根球合流的意义。
(郑炯明编,1989:451-452)引文中虽有明显错误,但陈氏所谓“两个根球”是指“法国象征主义、美国意象主义→中国大陆的戴望舒、李金发→来台诗人纪弦”与“日本近代诗精神→殖民地时期日文作家→跨越语言一代诗人”,应无疑义。
[6]用陈千武的话说,这两者到五〇年代初期已“融合”、“合流”了。
不过,陈氏十年后又撰文对此一“融合”或“合流”作出新诠释。
[7]他认为纪弦等“现代派”所推行的现代诗革命,“这种前卫性新诗精神运动,在日本早于民国十七年九月由春山行夫等人,发起《诗与诗论》刊物而实践过。
光复前台湾的诗人们如水荫萍、李张瑞、张冬芳、陈千武等人也都写过实验作品,相当有成就。
尤其在光复前后,银铃会的同仁詹冰、林亨泰、锦连也都实践了。
恰巧纪弦发动现代主义革命,成立“现代派”,竟得到林亨泰、锦连的参与,加入了其核心革命组织,发表了许多极具价值的现代新诗精神理论,组合成纪弦自己也意想不到的前卫意识,刺激了诗坛,对后来三十年诗坛产生空前的威力与影响”(郑炯明编,1989:126)。
[8]就在文中一连串“早于”、“也都”、“恰巧”间,“两个根球”之一的纪弦一脉已默默从中心沦为边缘、主角易为配角。
至此,陈千武创发这个诗史“传统”——“两个根球”说及其“融合”——的目的已再明显不过:声称∕确保自己及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 1918~2000)所谓“世代同侪”的历史在场。
至于台湾“光复”前,诗人陈千武是否“写过实验作品,相当有成就”,则成了另一个无人愿意深究的问题。
“本土意识”与“本土诗”这类被发明的“传统”,[9]也在陈氏文中占据重要篇幅,目的则变成要“凝聚团体共识”。
“团体”指的是群集于《笠》之下的诗人,他们以同仁结社与群体性书写的方式,形成了埃斯卡皮提出的另一个概念“班底集群”。
[10]重点是:唯有《笠》——这已成为陈千武及其“班底”的共识——拥有台湾现代诗中“传统的本土意识”,《笠》的创办是“一群省籍诗人……聚集在一起,有如被爱的存在自动地负起诗的使命”,《笠》的宗旨与立场为“意图挽救当时诗坛的颓废现象,并继承沉潜期的新文学运动精神,创新本土诗文学,使其发扬开花”(郑炯明编,1989:134)。
[11]像这种对台湾文学抱持目的论(teleology)观点之论者,撰史、述史时多半着重在描述∕证明某一“文学精神”开展过程中的重重险阻如何被一一克服,最终得以一偿宿愿……。
[12]笔者曾撰文讥评这类著作近乎一部部骑士传奇(chivalric romance),不足为训(杨宗翰,2002b:234)——从前引文看来,此言或许不虚?陈千武这篇《台湾新诗的演变》常被引用或被视为诗史纲领,其间可议之处尚多,不妨再谈谈。
文中声称追风(谢春木)诗作《诗的模倣》四首(分别是《赞美蕃王》、《称赞煤炭》、《恋会成长》与《花开之前》)“内容和主题都不同,形成了台湾新诗的四种原型”,“可以说台湾新诗是以这四种原型延续下来发展的”(郑炯明,1989:113)。
所谓“原型”(archetype)多用于心理学(如C. G. Jung)和文学(如Northrop Frye)研究,今日已成为一普遍概念,原无费辞深论之必要;相较之下,陈千武这里特意提出的“四种原型”说却显得勉强,说服力不高也实在看不出有什么运用价值。
[13]令人好奇的是,作者为何要强将这四首“试作”(我不忍用“劣作”)视为台湾诗延续、发展的“原型”?没有这类“原型”,台湾诗就不能“延续发展”、台湾诗史就不能写“下”去吗?说穿了,这不过是一种对“根源”(origin)的迷思或迷恋。
必得有一“根源”存在,史家或论者才得以从这个稳固不变的中心点出发,好创造出台湾诗史的延续感、连续性与“传统”。
[14] 换言之,这又是一个“被发明的诗传统”。
三笔者举前辈作家陈千武的文学史论为例,并非意在指责或批判,毋宁只是在展示(show)这类“被发明的诗传统”的确存在。
应该这么说:“创发传统”不是哪一家、一派或哪一“世代”、哪一“班底”的独门技艺,而且文学史论或文学史著作中,“传统”被创发的“痕迹”(traces)虽显隐有别,却无处不在。
若台湾作家陈千武创发诗史“传统”的“痕迹”为隐,也有明显如大陆学者古继堂《台湾文学的母体依恋》者:作者所期望的是通过阅读此著,自然地在读者的脑海里浮现出,台湾无可辩驳地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文学无可辩驳地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的答案。
这既是台湾文学三百年获得的最大成就,展现的最辉煌的成果,也是本着的总主题。
(页4)文中“自然地”一语实并非自然、“无可辩驳地”处更颇可商榷,加上作者笔下的部分论断,[15]遂使《台湾文学的母体依恋》不类严肃学术著作,反倒接近统战用书。
虽然书中罗列了许多“最能代表和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学史实、作家、作品”,古氏所谓“母体依恋”、“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等等依然(无可辩驳地?)还是“被发明的传统”,目的鲜明却也凿痕处处。
既然几乎随处可见“传统”及其被创发的“痕迹”,是否意谓着诗史∕文学史将只剩下人工接合处的一道道缝线,不再能提供任何具有参考价值的“标准”?的确,“唯一的标准”是未来所有诗史∕文学史逝去的乡愁;但这不表示我们即将进入一个漫无标准、全然相对化的时代,而是该追求“动态与复数的标准”——正如“历史”由“History”变为“histories”一般。
笔者以为,接受美学(aesthetics of reception)的部分理念在此时就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德国Constance School大将尧斯(Hans Robert Jauss, 1921~)那篇名文:《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Literary History as a Challenge to Literary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