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教材建设与课程改革.doc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就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背景介绍高职院校作为为满足社会需求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机构,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必须与时俱进,与社会需求相匹配。

二、课程设置的现状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课程内容与实际就业需求不相符合。

由于缺乏有效信息渠道和企业的参与,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往往无法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变化。

其次,过于注重理论课程而忽视实践教学。

虽然理论课程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最后,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

教学科目的设置应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使学生能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和特长。

三、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高职院校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使教学更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和培养学生的应对能力。

教学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四、教学改革的途径与对策教学改革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高职院校可以与相关行业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通过与行业和企业的密切合作,高职院校可以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变化,从而更好地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

其次,高职院校可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高职院校可以加强教师培训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通过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五、结语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是适应社会需求和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

通过与行业和企业的合作,加强实践教学和教师培训,可以使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更加贴合市场需求,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浅谈新形势下高职语文教材建设

浅谈新形势下高职语文教材建设

浅谈新形势下高职语文教材建设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

国家也对高职教育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这时候,高职语文教材就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将从新形势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现状、高职语文教材的重要作用、高职语文教材建设的新思路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新形势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现状高职语文教学是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语文基础较为薄弱,大多数学生时常出现语文理解、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存在较大的学习困难。

同时,高职学生的语言应用需求更加多样化,语言形式和内容也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和生活,在这些方面,旧有的高职教材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基于以上问题,高职教师和教材编写者需要深入了解教学现状和学生需求,不断更新教材和教学方式,以掌握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二、高职语文教材的重要作用高职语文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相互联系的桥梁,对于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合理设计的教材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充实知识结构,提高语言表达技巧和能力。

教材还是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可以使教师严格遵循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同时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

从经验来看,一些高职语文教材不够生动有趣,内容较为枯燥,因此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和热情,甚至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而且,某些教材是沿用了过去的教学模式和方式,对于新形势下学生的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构建高职语文教材时,需要将学生的实际需求拿捏准确,改进原有的教材设计,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三、高职语文教材建设的新思路1.内容新颖生动,注重实际运用高职语文教材应该注重内容创新和快速调整,内容反映实际语言应用需求,更加具有生动性和实用性。

教材内容可以紧密联系实际工作和生活,涵盖多个活动领域,如公司、网络、媒体等。

浅谈新形势下高职语文教材建设

浅谈新形势下高职语文教材建设

浅谈新形势下高职语文教材建设【摘要】在新形势下,高职语文教材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高职语文教材建设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其需重视实用性、关注现代化、贴近学生需求、注重跨学科整合和信息化等问题。

在提出了高职语文教材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展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高职语文教材建设将不断向更加实用、现代化、贴近学生和跨学科整合等方向迈进,进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高职语文教材建设的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以满足高职院校教育的需求,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材建设、新形势、实用性、现代化、学生需求、跨学科整合、信息化、发展方向、未来展望1. 引言1.1 新形势下高职语文教材建设的重要性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高职语文教材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高职教育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语文是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知识、新理念层出不穷,高职语文教材建设需要及时更新和调整,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高职语文教材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关系到高职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声誉。

加强高职语文教材建设,提高教材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对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推动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高职语文教材建设的现状当前,高职语文教材建设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部分高职语文教材内容陈旧,与时代发展脱节,无法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和现代社会的要求。

高职语文教材缺乏跨学科整合,使得教学内容单一,难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部分高职语文教材缺乏信息化元素,无法有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传统的高职语文教材往往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和学生学习兴趣缺失。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而养成 的, 内核 。素质提高后可使知识 前 者更突 出专业 知识 与专业 技能 教学 . 学生不 同的就业 方向 。分别开设不 同的 是 能覆 盖一 个专业 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 ,也 可以促进知 它强 调专业 知识 面宽 , 专业技术与技能课 。在这段 教学 中 。 强调 识 和能力的进一步加强 和扩展 。鉴于上 大类 , 技能达 到一专多能 。应 当说 , 如果 “ ” 专 的特色 , 对 工种与 岗位进 行等 级 针
是把 所 学 理 论 转 换 成 为 技 能 的 过 程 。那 共文化课 与专业基础课 ,同时 进行多工
教育 是职业教育的重点 , 技能训练仍不可 就技 能训练而言 .应该是在专业理 论与 调 “ ” 在专业 大类 范围 内进行 职业 能 宽 ,
笔者认 为 , 知识 、 能力和素质有如下
认清矛盾所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定阶段提 出的必然要求 。职业教 育要 以
培养为重 点 , 以技能训练 为特色。那么 .
1 业教 育 发展 的 “ 劲 ” “ .职 后 与 就 转 移到 等级考 试上 去 , 势必会 降低 职业
从 目前 上 岗 就业 角 度 看 . 也存 在 “ 应 试” 题 , 劳动 与行业 部门 的招工 、 问 即 招
蔑 营
大力发展 职业 教育是我 国教育结 构 的重大调 整 ,是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 到一
载 寓 曝罄 载 赫 魏
因为贯 彻“ 双证制 ” 把学 校教 育 的中心 ,
学校 的地位 。 2 职业 教育 的 “ ” “ ” . 宽 与 专 。
@平顶山市轻工业学校 冀君 召
统 工 程 . 但 要 有 正 确 的 指 导 思 想 , 需 技能的要求低于正规职业学校。 不 还 如果只

浅谈如何加强高职教材建设

浅谈如何加强高职教材建设

浅谈如何加强高职教材建设摘要:高职教材建设要遵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材体系和教材内容,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体系。

本人从把握高职教材建设在高职教学中的关系,教材的选用,教材的编写、管理和研究等方面探讨了高职教材建设。

关键词:教材建设;教材管理高职教材建设是高职教育的基础之一,是教学内容、思想的重要载体,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其影响涵盖高职教育的方方面面。

高职的教材建设包括恰当把握高职教材建设在高职教学中的地位,教材的选用,特色、优秀、立体化教材的编写,教材的管理和研究等方面。

下面我们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1高职教材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把握高职教材建设在高职教学中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教材建设是依托和服务于课程建设的,课程建设为教材建设的完善提供了保证。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和关键,课程项目的确立研究,其研究成果会在相应的教材中体现出来,然后通过教材再贯穿于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1.2教材建设是教学大纲,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教材一般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培养目标进行编写的,是教师教学、科研经验积累的精华。

一部是否成熟的教材可以折射出与之对应的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否。

1.3教材建设是实际教学的基本依据。

在高职教育中,学生对于知识结构的掌握,由于学时的限制和高职教育的特点,教师的课堂教学只能给学生构建一个初步的知识结构,而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的建立,需要通过学生对教材的反复研究和参阅大量的资料来进行。

一本好教材,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起到的是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

1.4教材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保证。

教材的内容和组织可以体现出教育思想的改革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原有的教材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的需求,我们迫切的需要一些特色教材来承载这些新的知识和理念。

所以,教学改革促进了教材建设,教材建设以教材的形式肯定了教学改革的成果。

2重视教材选用质量在现在高职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学校对教材建设的重视力度已经有了很大的加强。

对高职项目化课程改革中教材建设的浅见

对高职项目化课程改革中教材建设的浅见

对高职项目化课程改革中教材建设的浅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职教育的迅猛增长,高职项目化课程改革已成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

而在这一改革过程中,教材建设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教材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内容和形式、评价和更新等方面,提出对高职项目化课程改革中教材建设的一些浅见。

一、教材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在高职项目化课程改革中,教材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教材建设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和实践应用。

教材内容应贴近实际工作和职业需求,要具备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以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具备跨学科、跨专业的能力。

此外,教材建设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项目案例的引入和实践环节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造力。

在教材建设的原则方面,应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和终身学习的原则。

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内容,并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循序渐进是指将知识点按照递进的方式安排在教材中,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

终身学习是指教材建设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为目标,使学生能够在工作岗位上不断适应新的知识和技能需求。

二、教材建设的内容和形式教材建设的内容应与项目实践密切相关,能够满足学生在实践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内容的选择应考虑到职业发展的前沿领域和现实需求,涵盖实际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和挑战。

同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教材建设的形式应多样化、灵活性强。

除了传统的教科书,还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实践教材、实验手册等形式。

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材可以将学生带入实际工作场景,通过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实验手册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高职院校教材建设浅谈

高职院校教材建设浅谈

高职院校教材建设浅谈[摘要]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但现行教材却存在着教材理念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脱节、教材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脱轨两大弊端。

高职院校在编写教材时须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组建合理的教材编写团队,并坚持教材内容的六项选择原则。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教育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教材,培养高质量人才也是以教材为基础的。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材质量的影响。

因此,必须加强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建设,以满足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一、加强我国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的意义1.加强教材建设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客观上要求许多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要随之进行变化,高职教育体系也要不断进行调整与之相适应,这就对高职院校教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教材的编写内容比较陈旧,知识体系不尽合理,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必须在教材编写中引入新知识、新技术。

2.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关系到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质量的教材是教学改革有效推进的保障。

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教材建设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工作来做。

3.加强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需要。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

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工具,既是联系教与学的主要媒介,也是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职教育改革成果的凝结与体现。

二、高职院校现有教材的弊端1.教材理念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脱节。

目前,许多高职教材过于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在容量上远远大于实际应用技能部分,实践内容匮乏,这与高职院校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

浅谈高职教材建设与课程改革

浅谈高职教材建设与课程改革

浅谈高职教材建设与课程改革[摘要]高职教材建设是以高职课程改革为基础的,而课程改革的成果最终必定物化到教材建设上。

文章从高职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现状出发,分析了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的联系,并对目前高职教材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材建设课程改革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方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其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也必须以社会职业的需求、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保障学生就业为价值取向。

一、高职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现状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已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但是,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更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显现,其中最显著的问题就是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社会职业的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

笔者认为,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课程,尽管近几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还是没有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行业特色的职教课程理论体系。

1.学科本位的思想在课程中的表现根深蒂固。

调查发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动力并不大,尽管他们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与本科教育的差异已经有所认识,但对高职教育的课程理论还缺乏了解,也就导致了其对高职课程改革的重视不够,部分教师甚至担心课程改革对已习惯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产生冲击。

因此,课程很大程度上沿袭以往学科系统化的模式,课程内容不能及时更新,课程结构偏重知识的内在逻辑,忽视知识与工作实际的联系,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及行业技术进步有着一定的距离。

2.课程改革理论研究热,实践推广难。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理论支撑,更需要实践推广。

目前围绕课程改革的一些理论,还只停留在概念层面,即使形成了一些成果,也未能在教学一线中得以推广应用,这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3.尚未处理好学习国外经验与结合我国国情及区域经济实际的关系。

高职教材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改革

高职教材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改革

高职教材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改革第一篇:高职教材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改革高职教材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改革摘要:通过对高职现有教材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重塑教材观及构建和完善高职教材体系的建议。

根据高职教材编写的依据和要求,并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特点相适应,建立和完善教材建设体制与运行机制。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材建设;问题;机制教材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载体,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学校课程最具体的形式。

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基本保证。

当前,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课程设置混乱和教材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不仅影响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更严重地制约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此,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和造就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和技术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客观上要求必须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改革和建设。

1 高职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由于自身具有专业复杂性、办学多样性和社会密切性等特点,高职学校在教材建设方面面临许多现实的问题:教材内容脱离各地区、行业社会发展和职业发展的实际;脱离学生实际需要,缺乏教学性、可读性,也缺少弹性,不利于自学和选修;教材体系以学科教材为主,受专业限制,形式比较单调,缺乏趣味性;且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及时反映生产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少符合高职特色的“对口”教材目前的高职教材,大致有四种来源:一是应用中专教材或是在其基础上增添内容;二是借用本科同类教材,由任课教师删减、增补而成;三是由部分院校教师联合编写;四是由个别专业的一些教师自行编写。

这些教材仅仅注重内容上的增减变化,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基础理论分量过重,应用技能比例偏轻,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高职教材的特征与要求。

1.2 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持,教材内容存在不足由于缺少对生产实际的调查研究和深入了解,缺乏对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分析,缺少科学的课程理论的支持,编写的高职教材难免出现体系不明、内容交叉或重复、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与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与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与建设摘要: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重要的大体建设。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现状,应深化改革,突出特色,本着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整体思路,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增强教材治理,抓好以校内自编讲义和推荐、出版教材工作为内容的教材建设,进而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材培育质量。

关键词:高职教材;人材;知识;能力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一项大体内容,高质量的教材是培育合格人材的大体保证。

大力进展高等职业教育,培育和造就适应生产、建设、治理、效劳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材,要求咱们必需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与建设,编写和出版具有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特色的教材。

一、现行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状况目前,我国高职蓬勃进展,尽管部份学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体会,并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但从整体上看高职在我国尚处于起步时期,高职教材建设明显跟不上高职进展的要求。

1.借用本科教材。

连年来,高职一直借用本科教材,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弊多利少。

高职与一般本科教育在培育目标上有较大的不同,教学要求和课时分派也有较大的不同,编写的本科教材全然不可能知足高职的要求。

同时,因借用教材内容偏多,理论偏深,也给教与学带来了必然困难,严峻阻碍了教学质量。

2.沿用专科教材和利用自编校内讲义。

目前,高职教材中仍有部份是沿用一般专科教材。

这种教材多数在编写上以本科教材为蓝本,是“本科紧缩型”,尤其在以“应用”为主旨和特点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上,存在着明显不足,难以符合高职教学大体要求。

没有就自编,也是解决高职教材欠缺的一种方法。

编写校内讲义有其踊跃的一面,但因长期以来缺乏对高职的系统研究和理论指导,自编讲义有着明显的缺点和不足。

部份校内讲义在必然程度上存在转抄内容占多数,加工不细和印刷质量不行等问题,阻碍了教材质量。

3.利用出版的高职教材。

最近几年来,高职教材建设取得了必然成绩,出版的教材种类有所增加,但与高职进展需求相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浅谈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建设

浅谈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建设

浅谈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建设摘要:课程开发并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过程,只有在不断的改造中,课程才能真正焕发出生命力。

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很强,而其最大的创造性就在于对课程的改造,这是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改造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国家已经明确意识到中职教育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为此,教育部明确提出,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把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作为“十一五”教育规划的重要目标。

力争今后每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在当年的基础上再增加100万人,经过几年的努力,最终使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即850万人左右。

这几年,一些中职学校也确实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相对的来说,有很大一部份中职学校在招生、教学、管理、就业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问题,即“招生难、教学难、管理难、就业难”,离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尚有很大距离。

为什么中职学校的发展处境会如此,从生源上来说:我国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的一个恶果就是,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孩子的出路只能是读大学。

因此,除了因贫穷而辍学的学生外,所有好的学生、优秀的学生,在家长或是自己的要求下,其读书的目的几乎都是为了考上大学。

而其余的学生,毫无疑问,他们的成绩是相对较差的。

这部分学生,一部分选择了辍学,剩下的部分便成了中职学校的生源。

从课程建设来说:教学内容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发展,直接导致毕业学生不能马上胜任工作岗位的需要。

从教学管理方面来说:在高校大面积扩招后,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大幅下降了,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并没有及时作出相应的转变,直接导致职业学校较为普遍的“教学难,管理难”,最后导致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质量也大幅下降。

前面所说的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大幅下降,这并不是指这些学生不聪明或者笨傻,实际上我所接触的绝大部分中专学生都是非常聪明的。

之所以说职校生的生源质量较差,主要是指他们主观上就不太愿意学习,比较贪玩和调皮。

浅谈职业教育的教材与教学方法改革

浅谈职业教育的教材与教学方法改革

浅谈职业教育的教材与教学方法改革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职业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了推动技能人才培养和产业改革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因此,进行职业教育的教材与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将就此作出一些浅谈。

一、教材内容的改革教材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在职业教育的教材中,应该以实用性、前瞻性为原则,更加紧密地围绕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展开创作,更加深入地揭示职业教育的本质。

对沿海城市来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为此可以增加一些与国际接轨、与国际市场接轨、需求较大的职业技能方面的课程。

同时,百家争鸣、课程多元化是当前的发展趋势,教材的准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教材的更新、升级,加强理论研究,了解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通过升级改革,更加高效地促进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与进步,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素质。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传统的职业教育注重知识传授,追求“一份知识,终身受益”的价值理念,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实践中的知识渗透,尽管有些理论知识对实践对提升依旧很重要,但是我们更应该关注实操环节,在职业教育的教学中,也应该更加注重讲述实例,提高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促进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改革,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尝试多种方法,包括达到知识全面性、有效性和及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例如,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情境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当然还有分组讨论等等。

因此,我们应该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采用更多的情境教学法、现代教学技术等方法,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和创造能力。

三、实践环节的完善作为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实践环节相对于其它环节更容易耗费时间和精力,在当前的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条件差、教学评估不完善等。

为了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完善实践环节是很重要的一步。

落实“产学研合作,校企共建育人空间”的理念,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更加直观、有效的培养。

高职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对策

高职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对策

高职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对策摘要:本文从高职教育的目的和特色入手,阐述高职教材建设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提出目前高职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高职教材建设的改革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材建设主要问题改革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人性的提升和能力发展。

高职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为社会培养有较高文化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应该和重点大学、普通高校、中职学校教育的有所区别。

而教材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教学媒体之一,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和教学具体实施方法的体现。

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本保证。

根据高职教育的目的和自身的特点,高职的教材不能照搬普通高校的教材,更不能借用中职的教材,应该具有高职特色。

下面就目前高职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改革方法。

1、目前高职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1.1高职的特色体现不明显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较强的高技能人才。

做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教材建设就应为这一根本任务服务,充分体现高职特征。

具体要体现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这八字上。

而目前的高职教材普遍存在以下4个问题,没有充分体现高职特征。

(1)过分地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仍然把“知识点全面”做为教材建设的重点之一。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高技能为本位,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具有高技能的劳动者。

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教材必然只适应于普通高校的教学,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不符。

(2)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偏重,应用技能部分偏轻,关于实践和操作的内容不多,针对就业岗位的、系统的实践操作知识缺少。

浅议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优化

浅议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优化
础 理 论 教 学 要 以应 用 为 目的 。 必 须 、 用 为 度 ; 以 够 专
的 绝 大 部 分 甚 至 全 部 时 间 是 老 师 在 “ ” 只 有 极 少 讲 . 数 时 间分 配给学 生 对知识 的理解 和应 用 的练 习 . 教 师 只 起 传 授 作 用 而 指 导 作 用 弱 化 . 少 师 生 、 生 缺 生
心 . 能 把 讲 授 的 知 识 扩 展 开 去 . 书 本 知 识 和 实 不 把 际 需 求 结 合 起 来 . 企 业 发 展 以 及 岗 位 需 求 的 新 知 把 识 、 技 术 、 内 容 、 T 艺 、 方 法 融 进 来 , 成 学 新 新 新 新 造
含 量 迅 速 提 高 对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提 出 了 面 向 区 域 经 济 建 设 与 社 会 发 展 .适 应 就 业 市 场 的 实 际 需 要 。 培 养 生 产 、 设 、 理 、 务 第 一 线 岗 位 需 要 的 高 素 质 建 管 服
应 用 性 、 能 型 专 门 人 才 的 任 务 服 务 于 学 生 成 长 、 技 成 才 . 务 于 学 生 的 就 业 和 职 业 发 展 需 要 . 务 于 服 服
社 会 发 展 的 需 要 , 知 识 、 技 术 、 l 艺 和 新 方 法 新 新 新丁 没 有 纳 人 课 程 教 学 中 ‘ 容 陈 I . 高 职 的 就 业 导 内 E 与 1 向 要 求 不 相 适 应 . 容 雷 同 . 以 根 据 当 地 劳 动 力 内 难 市 场 和 社 会 需 求 的 实 际 .不 能 很 好 为 企 业 服 务 . 与 将 来 的 岗 位 群 无 法 实 现 ‘ 对 接 ’这 与 高 职 专 业 设 零 .
J EG A A 能 开 发 I N KI 技 N F

高校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高校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高校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高校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校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以及教材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高校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高校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传统的职业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因此,改革课程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以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其次,高校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现代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已不再满足于传授理论知识,而是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因此,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其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最后,高校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还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质量。

通过课程改革,可以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材质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这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材建设的重要性教材是高校高职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教材的建设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至关重要。

首先,优质的教材能够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素材和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其次,教材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只有编写精心设计的教材,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教材建设还需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教材应根据教学目标来编写,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教材还需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提供更具现实性和实用性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高校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的建议为了推进高校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我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强课程与实践的结合。

将实践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引入案例教学、项目研究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

学校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

学校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学校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探讨学校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的重要性、挑战和解决方案。

一、背景介绍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而课程和教材则是教育的核心。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学校课程和教材需要不断适应时代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

因此,学校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二、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学校课程改革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至关重要。

传统的课程设置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然而,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具备一定的知识,更需要他们具备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等。

因此,学校课程改革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教材建设的挑战教材建设是学校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

然而,目前教材建设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教材内容需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反映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

其次,教材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最后,教材的编写需要严格把关,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因此,教材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资源投入。

四、挑战的解决方案之一:多元化的教师培训教师培训是解决教材建设挑战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是教育的推动者,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直接影响到教材的质量。

因此,教师培训应该注重多元化的培训形式和内容。

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还应该注重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育理念的更新。

五、挑战的解决方案之二: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教育资源的共享是推动教材建设的另一个解决方案。

目前,各地的教材编写存在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因此,建立一个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让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互相交流和借鉴,将有助于提高教材的质量和效率。

六、挑战的解决方案之三: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学校与社会的合作是推动学校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与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各界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和职业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

论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与建设

论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与建设

论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与建设摘要:从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背景出发,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要求,梳理了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并结合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经验,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的八个面向,借此期望对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建设一、问题提出的背景据2010年9月17日《中国青年报》资料反映,我国目前国内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1215所,招生规模313.4万,在校生总数达到964.8万人,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高职院校学生规模快速增长,客观上给我们提高教育质量造成了极大压力,也是影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件大事。

在短短十余年时间内,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导的各种形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发展到与普通高等教育等量齐观的地步,其来势迅猛,令人深思。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什么性质的教育?其教育宗旨是什么?为谁服务?系列问题接踵而来,答案是肯定而唯一的,那就是高等职业教育教育必须置身于社会现实之中。

既然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努力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技术型和应用型专门人才,那么,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在自己的领域内完成自己的教育过程。

换句话说,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按照社会划分的各个专业(行业)领域(岗位群)的需要实施配置教学资源,设计针对社会动态发展的专业,满足社会不断进步的需求,这就是我们长期以来明乎其理而疏于力行的学以致用的思想,也就是我们长期以来未能给予足够高度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但整体上与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高等职业教育概念界定仍然模糊。

纵向与中等职业教育比,横向与普通高等教育比,不能找到独特的服务领域,凸显不了不可替代性。

有资料报道,2011年我国大学生就业人数为660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式一年比一年严峻,进一步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职教材建设与课程改革作者:姚敏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05期[摘要]高职教材建设是以高职课程改革为基础的,而课程改革的成果最终必定物化到教材建设上。

文章从高职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现状出发,分析了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的联系,并对目前高职教材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材建设课程改革[作者简介]姚敏(1957- ),女,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管理、机械制造工艺。

(江苏常州213164)[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江苏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的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B-a/2006、01、037)[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8-0129-02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方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其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也必须以社会职业的需求、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保障学生就业为价值取向。

一、高职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现状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已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但是,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更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显现,其中最显著的问题就是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社会职业的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

笔者认为,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课程,尽管近几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还是没有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行业特色的职教课程理论体系。

1.学科本位的思想在课程中的表现根深蒂固。

调查发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动力并不大,尽管他们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与本科教育的差异已经有所认识,但对高职教育的课程理论还缺乏了解,也就导致了其对高职课程改革的重视不够,部分教师甚至担心课程改革对已习惯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产生冲击。

因此,课程很大程度上沿袭以往学科系统化的模式,课程内容不能及时更新,课程结构偏重知识的内在逻辑,忽视知识与工作实际的联系,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及行业技术进步有着一定的距离。

2.课程改革理论研究热,实践推广难。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理论支撑,更需要实践推广。

目前围绕课程改革的一些理论,还只停留在概念层面,即使形成了一些成果,也未能在教学一线中得以推广应用,这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3.尚未处理好学习国外经验与结合我国国情及区域经济实际的关系。

近几年来,我们在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在课程改革方面,借鉴了国外一些成功的高职课程模式,但是,有的高职院校在吸收的同时,未能做好“本土化”处理。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国情和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应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理念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形成中国特色、区域特色和校本特色。

4.教材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

教材不仅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更是把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等转变为具体教育现实的中介,是课程改革成果的物化形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工具。

随着当前课程改革的深入,有关教材建设的问题更加凸显,高职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更是令人担忧。

首先,教材建设往往只注重并强调教材本身的技术问题,很少关注教材与整个课程体系及课程改革的关联程度,导致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的教材内容自成体系,缺乏有效沟通和衔接, 难以保障宏观课程改革的效果。

其次,教材版本泛滥,而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材较少。

近几年教材建设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究其实质仍然是本科院校教材的压缩版,最多做了一些修补工作而已。

教材的内容难以体现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难以对高职课程改革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难以满足高职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要。

最后,教材编制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同类教材缺乏统一标准,教材建设仍以理论为主、纸质教材为主。

教学的新形式、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运用不够,高职教材缺少高职特色,而教材内容与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缺乏有效衔接,导致学生既要学教材内容, 又要重新学习职业资格鉴定的相关内容,降低了教育效能。

二、充分发挥高职教材在课程改革中的保障作用课程改革的成果最终必定物化到教材建设上,没有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材建设,我们的课程改革就难以有效实施。

反之,高职教材建设又是以高职课程改革为基础的。

纵观高职课程的发展,课程改革总是推动着教材的建设,而教材建设又不断促进和保障课程改革,为课程改革服务。

因此,高职课程改革必须同步启动教材建设,将教材建设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充分发挥教材在课程改革中的保障作用。

高职教材建设应该是在宏观课程改革的框架下进行。

教材的主编、主审和参编人员,首先必须了解使用本教材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了解该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了解为保证这些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实现,需要配置哪些知识点和技能训练。

“双证”教材的主编、主审和参编人员,还要进一步了解所编制的教材将嵌入对应职业资格标准中的哪些职业功能和技能训练要求,以及所编制的教材与劳动部门培训教材的关联程度,明确教材在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高职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应该以职业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实际应用和工作项目为特征组织教材内容,构建教材架构。

并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针对性与适应性、现实性与先进性、专业性与通用性之间的关系,通识文化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要有效保证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而职业核心课程则要保障学生职业特定能力和岗位特有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提供支持,从而促进和保障高职课程改革的有效和深化。

在课程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教材形式不仅要有纸质教材,还应该开发不同类型的电视教材、CAI教材、网上教材、教学素材库、电子教案等教学资源。

同时,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试题库及考试系统,将各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媒体和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教材在教育教学中的效能。

三、高职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高职教材建设必须充分体现高职课程改革的特点,构建适应社会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体系、技能体系、素质体系及职业综合能力体系,具体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1.创新性原则。

教材建设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工作过程,不仅注重内容和体系的改革,还要注意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满足学生学习和实践的需求。

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要有所突破,提倡编写内容新、体系新、方法新、手段新和创意新的教材。

2.先进性原则。

高职院校的教材要能正确反映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在部分学科领域,还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要能够反映学科前沿。

3.综合性原则。

教材应体现课程改革的方向,为课程改革服务。

教材编写应依据课程改革要求和工作实际需求,对相关知识点加以整合,使教学真正与工作过程相关联。

4.区域性原则。

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点,高职教材建设要主动服务区域经济,体现行业特色。

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技术和教育特点编写教材,特别是实践性教材和案例,要能反映当地企业的实际事例和有关情况。

5.实用性原则。

高职院校应广泛聘请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的建设,使教材更加具有职业适用性。

“双证”教材和校本教材则应该将职业资格标准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融入教材之中,以体现高职课程改革中“双证融通”的特色。

6.多样性原则。

教材的形式要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建议文字教材和音像教材、多媒体教材等配套编制,书本教材与活页教材等相互补充。

四、高职教材建设中的几点建议1.加强高职教材建设的规划和指导工作。

首先,要加强对高职教材建设的宏观指导,分层次做好教材建设规划。

有关教育行政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教材建设的宏观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有关方针政策,紧密结合课程改革,发挥“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组作用,组织制定区域性课程标准和教材建设规划,建立健全教材建设管理制度,建立高职教材评价标准和评审机构。

并在规划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创新机制,配合课改立项研究,支持特色教材建设。

各高职院校要做好本校有优势、有特色的课程教材建设规划,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避免低水平重复编制,促使多层次教材建设协调发展,提高教材建设质量。

其次,建立高职教材应用体系和教材质量评价机制。

各高职院校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力推动高质量教材的选用,优先选用省部级精品教材,保证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

专业课教材应配合课程改革,积极使用“双证”教材和校本教材,校本教材要能充分反映学校专业特色、课程特色、科研特色和教师特色,体现行业性、职业性和实用性。

最后,多渠道引进一些质量水准较高、适合中国国情的原版高职教材,实施双语教学,与国际高职教育接轨,提高国内高职教材的编写水平和质量。

2.开发与高职课程改革相呼应的“双证”教材。

一方面,教材建设应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与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相呼应。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者为主要任务的教育,这就必须通过具有一定职业定向性的课程来实现。

高职课程体系中,针对性强的专业课程是定向性课程的主体部分,在这一类课程教材建设中,既要根据学生未来某一职业岗位来选择特定化的知识和技能,又要考虑融入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中的职业技能训练,更要通过人文渗透的方式,将一些非特定化的相关内容整合进教材,以提高学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适应能力。

另一方面,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是一种典型的职业定向教育。

职业的需要是教育的出发点,行业所制定的某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标准,是课程内容选择的一个重要依据。

因此,在高职教材建设中,要注重“双证”教材的开发。

“双证”教材开发主要是单元课程建设,可根据要求将职业标准中规定的一个或者相关的几个职业(岗位)特定职业能力融入单元课程教材,使学生在不增加学时的情况下,同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经济功能,保障学生就业。

3.树立高职教育教材建设为学生素质教育服务的思想。

高职教材建设要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为保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教育教材建设,不仅要使学生成为一个“职业人”,还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理想、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对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以及意志品德等方面的培养产生良好的影响。

同时,教材建设要体现人文精神、社会科学与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融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使学生各方面均衡发展。

总之,教材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以及在教学上的适应性,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一本好的教材可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