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规模化猪场母猪年生产力的有效措施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ec5f20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7.png)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母猪年生产力是评价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其高低直接影响着猪场的收益。
因此,提高母猪年生产力是猪场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饲养环境、营养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介绍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
一、饲养环境母猪的饲养环境对其生产力有直接的影响。
良好的饲养环境可以提高母猪的精神状态,增强其免疫力,保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提高生产力。
以下是改善饲养环境的措施:1. 确保饲养环境干燥母猪对潮湿的环境非常敏感,会导致其免疫力下降,易患疾病。
因此,要确保饲养环境干燥,及时清理饲舍内部的污物,保证猪舍通风良好,减少空气湿度。
2. 提供足够的光照母猪需要充足的光照来维持正常的生理节律,保证其生产力。
因此,猪舍内应该有充足的自然光照或者人工光照,每天至少光照8小时以上。
3. 提供适宜的气温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母猪的生产力。
一般来说,母猪理想的饲养温度为18℃-22℃。
在冬季应该保证适当的加热措施,避免气温过低。
二、营养管理母猪的营养管理对其生产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改善营养管理的措施:1. 确保营养均衡母猪需要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保证其正常发情、受孕和哺乳等生产力。
因此,要根据母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确定不同的饲料配方,保证营养的均衡和合理。
2. 增加饲料次数和饲料量增加饲料次数和饲料量可以提高母猪的进食量和代谢能力,从而增强生产力。
在生殖期应尽量增加饲料数量和次数,保证母猪营养充足。
3. 给母猪增加饲料添加剂添加适量的添加剂可以改善母猪的生理功能,提高其生产力。
比如,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可以提高母猪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同时增加其肌肉与产仔量。
三、疾病预防母猪的生产力还与其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以下是加强疾病预防的措施:1.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可以有效地预防猪场常见的疾病,保证母猪的健康和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提高母猪的生产力。
2. 加强卫生防疫定期进行猪舍清理、消毒,保证饲料、水源、空气的卫生,以防止各类病毒、细菌的传播,保障母猪的健康。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fa30b1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e.png)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母猪的年生产力对于养猪户来说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养猪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调整,包括管理、饲养、疫病防控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具体介绍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
一、改善母猪饲养环境母猪的饲养环境对于它们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饲养环境能够提高母猪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母猪的生产力。
为母猪提供一个干净的饲养环境,及时清理粪便,保持通风和排水,定期进行消毒和杀虫等工作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重要措施。
二、科学饲养科学的饲养方式对母猪的年生产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养猪户需要根据母猪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生理特点,合理进行饲养,包括饲料的组成、营养水平、饲喂时间和方式等。
在母猪怀孕期间需要增加饲料的质量和数量,保证母猪的身体健康和胎儿的正常生长。
在母猪产仔期间需要提供高蛋白质和高能量的饲料,促进产后恢复和乳猪的生长。
三、优良种猪的选育母猪的年生产力与选育的种猪品种有着密切的关系。
选择优良的种猪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之一。
优秀的母猪应该具备良好的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和疾病抵抗力。
在选育种猪的过程中需要关注母猪的家系、繁殖力指标和健康状况,选择出符合要求的种猪,提高母猪的遗传品质和生产性能。
四、合理疾病防控疾病对母猪的生产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合理的疾病防控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重要措施。
养猪户需要定期对母猪进行健康检查,加强疾病监测,及时发现疾病,并采取有效的防疫措施。
饲养管理中还需要注意母猪的饮水卫生和饲料卫生,保证母猪的健康状况和生产力。
五、科学的繁殖管理科学的繁殖管理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
在母猪的配种和怀孕期间需要进行严格的繁殖管理,保证母猪的正常发情和受孕,减少空怀和母猪死胎的情况。
在母猪怀孕期间需要关注母猪的饲养管理和身体健康,及时处理母猪的生产问题,保证母猪的生产顺利进行。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需要采取综合的管理措施,包括改善饲养环境,科学饲养,选育优良种猪,合理疾病防控和科学的繁殖管理。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365ad5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5.png)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母猪年生产力的提高对于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和养猪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养猪生产中,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增加猪肉的产量,提高养猪效益。
下面我们将就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进行详细的介绍。
在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非常关键的。
饲料是母猪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充分合理地投喂饲料是十分重要的。
母猪是在生产期间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支持胎儿的生长发育和产奶,为此,饲料的蛋白质和能量的含量应该适当提高,以满足母猪生产的需要。
在幼猪期间,对母猪进行充分的饲养和保健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保证母猪的身体素质,才能保证其生产后的身体恢复和未来的生产能力。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还需要适当控制母猪的繁殖数量。
母猪的生产力除了受饲养管理的影响外,还受繁殖数量的影响。
过多的繁殖数量会增加母猪的生产压力,导致生产力的下降。
适当控制母猪的繁殖数量,选择优质的种猪进行配种是十分重要的。
在繁殖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选配种猪,及时发现母猪的怀孕情况,对产仔后的母猪进行良好的保养和照顾,也是非常重要的。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需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母猪的生产环境卫生对母猪的生产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养殖场的环境卫生是影响母猪生产的一个关键因素。
只有保持养殖场的环境卫生干净卫生,消除养殖场内的细菌和病毒,才能降低母猪的发病率,提高母猪的生产力。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养殖场的干净整洁,对母猪的生产力提高是有着非常积极的效果的。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还需要加强疫病防控管理。
母猪的健康状况对其生产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只有保持母猪的健康状况良好,才能保证其生产时的身体状况,提高生产力。
在养殖管理过程中,加强对母猪的疫病防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对母猪进行健康检查,对母猪进行抗生素和疫苗的预防接种是很关键的。
只有从疫病入手,提高母猪的健康状况,对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是十分重要的。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4fbdf1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4.png)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母猪是我们养猪业的重要生产要素,提高母猪年生产力是养猪业的重点工作之一。
本文将从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和遗传改良三个方面,介绍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
一、饲养管理1.合理饲料配比。
母猪怀孕期和哺乳期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所以饲料要根据不同期的需要进行合理配比。
在母猪怀孕初期,可以适量减少饲料的含量,避免母猪发胖影响胎儿发育;在后期,可以增加饲料含量,保证母猪的生产需要。
2.定时定量喂养。
母猪怀孕期和哺乳期需要精心的喂养,每天要求定时定量,以保证母猪的健康和生产。
母猪要分时段饲喂,以避免成年母猪饥饿和过度喂养。
3.建立科学舒适的环境。
母猪需要建立一个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
必须确保动物住房宽敞、通风良好,有良好的保暖条件,饮水设施干净卫生。
二、疾病防治疾病和疾病传播是母猪生产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必须采取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定期检查和治疗。
定期检查和治疗母猪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必须确保母猪得到预防药和疫苗接种,防止疾病的传播。
2.合理使用药品。
合理使用药品是防治疾病的重要环节。
必须确保使用的药品是有效的,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而不会对母猪造成不良影响。
3.建立消毒措施。
建立良好的卫生条件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必须确保母猪饮水和饲料的消毒,保持母猪住房的清洁卫生,防止疾病的传播。
三、遗传改良遗传改良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遗传改良手段,可以大幅度提高母猪的生产力,从而提高养猪业的效益。
1.选育优良品种。
选育优良品种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必须确保母猪有良好的血统和品种,以达到提高生产力的目的。
2.选择适应能力强的品种。
适应能力强的品种对于提高母猪年生产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必须根据当地环境和气候,选择适应能力强的品种,并对这些品种进行稳定生产。
3.实施良好的遗传改良措施。
遗传改良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344a43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12.png)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随着养猪业的发展,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已经成为养殖户们关注的焦点。
高效的生产力不仅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也可以提高养猪业的竞争力。
那么,如何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呢?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措施。
1. 选用优质种猪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第一步是选用优质的种猪。
选择生产性能良好、遗传优良的种猪,可以为后代猪只提供更好的遗传基因,从而提高猪只的生长速度、肉质品质和生产力。
2.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饲养管理是影响母猪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养殖户们应该合理制定饲料配方,保证母猪获得充分的营养,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也要注重母猪的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和饮水质量等方面的管理,确保母猪的健康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3. 合理进行发情检测和配种母猪的发情周期较短,一般为1-3天,所以对母猪的发情进行及时、准确地检测尤为重要。
适时地进行配种,避免错过母猪的发情期,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生育率和产仔率。
4. 合理进行妊娠管理母猪的妊娠期为114天左右,这段时间内需要对母猪进行科学的妊娠管理,保证母猪的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
尤其是在妊娠前三个月,要特别关注母猪的饲养管理,保证母猪的营养供应充足,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和发育。
5. 加强分娩护理母猪分娩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需要养殖户们加强分娩护理,确保母猪及胎儿的安全健康。
在母猪分娩前,要准备好分娩室和相应的器具,为母猪提供安静、干净的环境。
分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母猪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
6. 加强仔猪管理母猪产仔后,也需要对仔猪进行科学的管理。
保证仔猪的饮水、饲料、温度、湿度等方面的要求,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要对仔猪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预防疾病的发生。
7. 注重品种改良和科学繁殖除了以上提到的措施,养殖户们还可以通过选育新品种、开展改良研究,不断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也可以尝试采用科学的繁殖技术,比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提高母猪的生育率和繁殖效果。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be3c01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9.png)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提高母猪年生产力是畜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而要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需要综合考虑母猪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控、饲料营养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就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养猪场的生产经营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改善母猪的饲养环境母猪的饲养环境对其年生产力有着重要影响。
良好的饲养环境可以帮助母猪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殖能力。
养猪场在提高母猪年生产力方面,首先需要改善母猪的饲养环境,具体措施如下:1.合理准备产房提前做好产房的搭建和准备工作,保证母猪在分娩期间有足够的空间和舒适的环境。
产房内的温度、湿度、通风等因素需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为母猪的分娩和产后生产提供良好的条件。
2.饲养密度要适宜在饲养母猪时需要注意饲养密度的合理安排,不宜过于拥挤。
密集饲养会导致母猪之间争斗,影响母猪的生理状态,减少生产力。
3.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洁猪舍,消毒猪舍,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母猪的健康状态,增加生产力。
二、科学饲养管理科学的饲养管理对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至关重要。
具体措施如下:1.合理配备饲料根据母猪的生理状态和生产阶段,科学地搭配饲料,确保母猪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
在胎次高峰期和哺乳期,母猪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配备对应的高能量饲料和高蛋白饲料,保证母猪健康、生产盈利。
2.科学喂养管理根据母猪的生理特点,合理制定喂养计划,控制好喂养的量与次数。
定期对母猪进行体重监测,调整饲料配给,保证母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需要。
3.注意母猪的水质饮水保证母猪的饮水水质清洁,保持通畅,并每日更换水源。
保证母猪充足的饮水量,有助于提高生产力。
三、疾病防控疾病是母猪年生产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养猪场需要加强对母猪的疫病防控工作,减少母猪受疾病影响。
具体措施如下:1.定期做好疫苗接种根据母猪的不同生理状态,制定定期的疫苗接种计划,对母猪进行规定的疫苗接种,提高母猪的免疫能力。
提高规模化猪场母猪年生产力的综合措施
![提高规模化猪场母猪年生产力的综合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22fa53c4b73f242336c5f63.png)
提高规模化猪场母猪年生产力的综合技术措施母猪年生产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规模化猪场的经济效益,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是一项综合繁殖指标。
目前,生产水平高的猪场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25-29.7头断奶仔猪已成为可能,生产水平低的猪场年提供仅16头,有36%-46%的生产潜力尚未发挥出来。
每头母猪年提供的仔猪数越多,分摊的母猪成本就越低。
因此,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已成为规模化猪场盈利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选择优秀的后备种猪1.种公猪的选留选择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侗体品质好的种猪,如长白、大白、杜洛克等品种。
从系谱记录上选择无隐睾、阴囊疝、脐疝等遗传缺陷,出生重大的个体,外形上选择四肢粗壮、结实,睾丸对称,体形健壮,腮肉少,臀部丰满,包皮小的个体。
2.种母猪的选留选择产仔数多、泌乳力高、母性四肢结实、发情明显、好观察、易配种的母本配套系。
要求有效乳头6对以上,且排列齐整、无瞎乳头、翻乳头、无无效乳头、四肢有力、身体匀称、背腰平直、后躯宽大丰满、步伐开阔、外阴发育大小正常下垂无上翘者。
禁止选择来自公猪较多的仔猪群的母猪来选择作后备母猪。
根据杨再汉等(2002)报道,当同胞中公猪少于11%,在11%-20%,21%-50%,61%-70%及大于70%时,其同胞后备母猪的受胎率分别为97.67%、97.5%、95%、86.34%、80.21%、72.16%。
因此,同胞公猪比例大于60%,同胞仔猪不宜留作种用。
二.保持良好的胎次结构建立和保持合理的母猪群体,是规模化猪场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记录对不同胎次的数量、比例、性能进行评估,淘汰年老和生产性能低下的母猪,补充优秀后备母猪,保持合理的胎次结构,一个猪场生产母猪中1-8胎的理想比例为17%、16%、15%、14%、13%、11%、10%、和低于4%。
三.加强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1.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其目的是保证其正常发育,使性成熟,与体成熟同期到达。
如何有效提高母猪年生产力
![如何有效提高母猪年生产力](https://img.taocdn.com/s3/m/5ee28a7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3.png)
如何有效提高母猪年生产力1. 选择优质种猪:选择合适的种猪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
要选择健康、遗传优良的种猪,能够提高后代的生长速度和生产力。
2. 合理饲养管理:健康的饲养管理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饲料配比、定时喂食、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等都能对母猪的生产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3.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母猪定期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疾病,提高母猪的免疫力,从而减少疾病对母猪生产力的影响。
4. 控制母猪的疲劳和应激:减少母猪的运输、搬迁、淘汰和分离等应激事件对母猪的影响,减轻母猪的疲劳,能够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5. 对母猪进行科学的配种和繁殖管理:根据母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体征的变化,进行科学的配种和繁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生产力。
6. 做好母猪的妊娠保健工作:做好母猪的妊娠保健工作,对母猪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保证母猪在妊娠期的健康和营养,能够有效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总之,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需要养猪户们在种猪选择、饲养管理、疫苗接种、疲劳和应激控制、配种和繁殖管理以及妊娠保健等方面做好功夫,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综合性的养猪管理问题。
养猪户们需要在日常的养殖过程中注意很多细节,从而影响母猪的生长和生产。
以下将继续介绍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养猪户们有效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7. 做好产房管理:在母猪产房中,需要为母猪提供干净、舒适的生产环境,确保产房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此外,产房内的饲料和饮水也需要保持新鲜和清洁,避免母猪在产房中受到压力和紧张。
8. 精心挑选母猪产房员工:对母猪的产房员工要求严格,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产房管理经验,有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能够及时观察母猪产房的情况,保障母猪在分娩过程中的顺利。
9. 饲料科学化: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饲料科学化。
充分利用各种秸秆料、饲草、副产品等,保障母猪养分的均衡摄取,从而提高母猪的产仔数和仔猪的生存率。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7fa5b8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16.png)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摘要】母猪年生产力的提高对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改善饲料营养,确保母猪获得充分的营养,有利于胎儿健康发育。
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是保障母猪身体健康和生产力的关键步骤。
保持环境清洁,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传播。
科学配种管理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也是提高母猪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进一步完善养猪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母猪生产效率。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母猪年生产力,推动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母猪、年生产力、饲料营养、体检、疫苗接种、环境清洁、配种管理、疾病预防、发展方向、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猪肉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母猪年生产力的提高对于猪肉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母猪的生产力不仅关系到养殖户的效益,也直接影响到猪肉的产量和质量。
当前我国母猪年生产力相对较低,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生产周期长、仔猪成活率低、生猪成本高等。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已成为当前养猪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提高母猪年生产力,有效管理母猪的生产过程,充分发挥其繁殖潜力,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饲养环境、加强疾病防控、科学配种管理等。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有效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从而为猪肉生产提供更多优质肉源,满足人们对猪肉品质的需求。
2. 正文2.1 改善饲料营养改善饲料营养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合理的饲料配给可以提高母猪的生长速度,增加体重和改善生殖性能。
要根据母猪的品种、生长阶段和生长环境来科学配制饲料。
不同阶段的母猪对营养需求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其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
要保证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
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母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必须定期检查饲料的营养成分和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
定期清理饲料槽和饮水器,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避免因为脏乱导致母猪生病。
手把手教你,提高能繁母猪生产能力
![手把手教你,提高能繁母猪生产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fc6052d0bd64783e08122bbe.png)
手把手教你,提高能繁母猪生产能力与所有企业一样,规模化猪场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即在增加产出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然而,陈旧的理念总是首先考虑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特别在市场低迷时更是如此),而不是考虑通过提高猪群的生产能力来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对于规模化猪场来说,提高能繁母猪年断奶仔猪数量(使每头母猪提供的年断奶仔猪达22头甚至更多)、降低单位增重的生产成本,是猪场成本控制的关健。
一、提高能繁母猪的年生产能力,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根本措施。
能繁母猪年生产能力强,即年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多,单位产出的成本就低,生产效益就高。
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种猪的生产性能,提高种猪的生产能力,才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一)减少非生产天数1、非生产天数是影响每头母猪年供断奶仔猪数的最重要因素。
非生产天数是存栏母猪既非怀孕又非泌乳的天数。
影响非生产天数的最重要因素是分娩率,分娩率高,非生产天数就少,年供断奶仔猪数就多。
2、低分娩率是由受胎或妊娠失败造成的。
因此,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的体况,在妊娠阶段要严格控制饲喂量,攻胎时要确保精准,保证能有足够大的初生重,哺乳期要最大限度地让母猪采吃,提高泌乳能力,减少仔猪的下痢,提高断奶仔猪的窝重,降低断奶母猪的体重损失。
(二)缩短断奶配种的时间体况良好的母猪,断奶后七天内大部分都能发情、配种完毕,体况差的断奶母猪往往要十多天后才能发情配种。
因此,必须重视母猪的饲养管理,降低哺乳期失重,保持良好的体况,使其断奶后能及时发情、配种,降低反情率及流产率。
(三)提高母猪的窝产活仔头数1、提高公猪精液品质。
(1)应非常关注环境温度、公猪的使用频率和使用年限。
(2)每天饲喂适量的青饲料及驱赶运动,对提高公猪精液的品质很有帮助。
(3)经稀释后用于人工授精的每份精液(通常80毫升/份),有效精子数量应40亿,活力应高于0.7。
2、发情检查。
对断奶母猪实行驱赶公猪查情,可有效地查出母猪的发情起始时间。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2fbe60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8.png)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提升母猪年生产力是养殖业的关键,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1. 优选种猪:选用优良的种猪,具有良好的生长性能、繁殖力和健康状况。
通过定期的体检和检疫,筛选出符合标准的种猪,使后代具有更好的遗传质量,提高生产力。
2. 良好的饲料管理:提供营养全面、均衡的饲料,根据母猪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搭配饲料成分和剂量。
科学合理的喂养管理能够提高母猪的食欲和饲料利用率,促进生长和繁殖。
3. 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定期清洁和消毒猪舍。
保持猪舍的干燥、清洁、通风,有效防止疫病的传播,降低猪只发生疾病的风险。
4. 合理的养殖管理:建立科学的养殖管理制度,包括母猪的配种和分娩管理。
选择合适的配种时间,确保母猪的种仔质量和数量。
配种后及时观察和处理母猪的孕期和分娩情况,提供适宜的饲料和环境,提高幼猪的存活率。
5. 疫病预防措施:定期进行疫苗注射和驱虫,有效预防猪只发生疫病。
建立完善的疫苗接种和免疫程序,定期检查猪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
6. 精细化管理:采用现代化养殖技术,如追踪管理、智能化喂养和精确控制养殖环境等,提高养殖效率和生产力。
通过数据分析和监测,了解猪只的生长和繁殖情况,及时调整管理策略,提高生产效益。
7. 强化员工培训:加强养殖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对养殖技术和猪只管理知识的掌握。
培养专业的兽医和养殖技术人员,提高养殖水平和技术能力,为母猪的健康和生产提供保障。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包括选种、饲料管理、生产环境、养殖管理、疫病预防、精细化管理和员工培训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力和养殖效益,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01e47c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a.png)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母猪是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繁殖母体。
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对于养殖场的发展和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介绍几个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
1. 合理配种母猪的配种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应选择高产、健康、遗传优良、体型适中的种猪进行配种,以提高后代品质。
同时还要注意配种时间的选定。
一般情况下,母猪宜在发情期的第二到第三天进行配种,这时孕率较高。
2. 合理饲养母猪的饲养要合理,保证其生理需要。
饲养中应根据母猪不同的生理阶段,提供不同种类、不同含量的饲料。
孕期和哺乳期要注意加强饲养,为母猪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水分,保证其身体健康和产仔数量。
3. 定期除虫驱虫母猪身体健康与否是影响其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保证母猪身体健康,养殖场应定期对母猪进行除虫驱虫。
一般情况下,在春夏季节进行除虫驱虫是比较合适的。
4. 合理的环境管理母猪的生理状态与环境密切相关。
为了让母猪有良好的生产环境,养殖场应注意环境管理,包括气候、光照、通风和消毒等方面。
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和清理,保证猪舍内干净、卫生、通风,避免病菌滋生,防止疾病的传播。
母猪的管理是很重要的一环。
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母猪进行跟踪管理,对其健康、生产、饲养情况进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同时,养殖场还应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综上所述,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严格按照这些措施去实施,并通过跟踪管理和数据记录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有效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同时也能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a6f3be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7.png)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母猪的年生产力是指每年能够产下的仔猪的数量和品质。
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施:1. 选择合适的品种和血统。
选择具有高产仔能力和良好繁殖性能的母猪品种和血统,如杜洛克、长白等,可以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2. 饲养合理的母猪。
将年龄在1-2岁、健康、体型适中的母猪选入繁殖群中,以保证母猪的生产能力和繁殖性能。
注意母猪的饲养管理,提供良好的饲料和饮水,定期检查母猪的健康状况,及时治疗疾病,确保母猪的生产能力。
3. 合理的配种和怀孕管理。
选择适宜的配种时间和配种方法,确保母猪的受精率和受胎率。
定期对母猪进行孕检,及时发现空怀或早期流产的情况,采取措施保证母猪的怀孕率。
4. 提供适宜的生产环境。
母猪的生产环境对其年生产力有很大的影响。
提供舒适、干净的产房环境,保持合适的温度和适宜的湿度,减少母猪的应激反应,提高母猪的产仔数量和质量。
5. 合理的断奶管理。
断奶是影响母猪产仔后恢复生产的重要环节。
断奶后要及时给母猪补充适宜的饲料,提高其营养水平,增加其下一胎的产仔数量。
6. 配备专业化技术人员。
有一支专业化技术队伍,能够为母猪提供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健康保障,及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和疑难情况,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7. 定期进行母猪的经济性能评估。
通过定期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饲养管理措施,提高母猪年生产力。
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需要综合考虑饲养管理、配种和怀孕管理、生产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合理实施相应的措施,才能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提高规模化养殖场母猪年生产能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提高规模化养殖场母猪年生产能力的综合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9c93dcadd3383c4ba4cd215.png)
提高规模化养殖场母猪年生产能力的综合技术措施宋顺强1选择优秀的后备种猪优秀的种公猪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最关键因素。
在选择时,要选择系谱记录中无隐睾、脐疝等遗传缺憾公猪,如果在系谱中存在这种记录,其后代中也会出现相似的疾病。
因此,要选择初生重大,并且四肢粗壮,腮肉小,臀部丰满的小种猪。
第一,在选择种母猪的时候,要选择14乳头的母猪,这样的母猪产仔能力强,分泌乳力较高;第二,也要查看母猪的体貌特征,以无瞎乳头、四肢有力、膘情良好,后背宽大,步伐开阔的母猪,并且下垂的无上翘者;第四,要禁止选择产下自公猪较多母猪来做为后备公猪。
有研究显示,同胞中的公猪小于11%,在61-70%或大于70%时,同胞后备母猪的受胎率分别为97.67%、97.5%、72.16%,因此,说明同胎公猪比例大于60%不宜作为种用。
2保证母猪良好的胎次结构如果母猪群的胎次结构缺乏合理性,成年或后备的种猪过多,会影响养殖效果,因此,要定期淘汰成年母猪,及时补充优秀的后备母猪,来调整现有种猪群的胎次结构,比如产下4胎以上的母猪应占种猪群27-30%;而产一胎的种猪应占种猪群的30%左右;产下2-3胎的母猪应占30-40%左右,通过这样的分配方法,才能最大化的提升种猪群的生育能力。
3加强母猪妊娠期饲养管理第一,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在饲养70kg 以上的母猪时,可以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投食为12.9兆焦每公斤,粗蛋白质大于16%);体重在70公斤以上的母猪要减少喂食,(消化能大于12.5兆焦每公斤,粗蛋白质大于13%),日喂量占体重的2.5~3%;在母猪长到90kg 后,要使用公猪诱情两次,时间为15min ,3次发情期后可配种;在第二个情期时,喂养母猪的饲料中,粗蛋白质要高于16%,来增加母猪的排卵数,提高初产仔数;第二,妊娠饲养管理。
在种猪配种后一个月内,要喂养低蛋白饲料,粗蛋白质大于13%。
同时,建议在母猪怀孕10天时,要在喂养饲料中,加入维生素A 、D ,来降低仔猪的死亡率,减少死胎的发生。
母猪年生产力的概念及提高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母猪年生产力的概念及提高的主要途径和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6e0409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d.png)
母猪年生产力的概念及提高的主要途径和措施简介母猪年生产力是指母猪在一年内所能产下的仔猪数量,它是衡量母猪繁殖能力的重要指标。
高年产仔猪数能够有效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在于提高母猪的配种率、受胎率和产仔率。
母猪的年生产力主要受到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疾病防控和环境条件等多个影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介绍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1.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合理的饲养管理对于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至关重要。
•合理的繁殖组织管理:选择合适的月龄配种、合理配种时间、控制配种次数等措施。
同时,加强母猪的监测与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繁殖问题。
•科学的母猪舍设施: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
同时,做好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减少病原体对母猪繁殖能力的影响。
•养殖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加强对养殖员的培训,使其掌握科学的养殖管理知识和技能。
通过技术指导,及时纠正养殖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益。
2. 合理的饲料营养合理的饲料营养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和年产仔猪数。
•精细化饲喂:根据母猪的不同生理阶段,提供合适的饲料配方和饲喂方式。
比如,在配种和哺乳期给予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满足母猪的营养需求。
•定期检测和调整饲料配方:通过定期检测母猪的体重、体况评分和血液指标,调整饲料配方,使其满足母猪日常生长发育和繁殖需要。
•添加特殊营养物质:根据科学研究成果和实际需要,添加一些特殊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和抗病能力。
3. 做好疾病防控疾病是影响母猪年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控措施可以提高母猪的健康水平和繁殖效益。
•定期疫苗接种:根据疫情变化和养殖场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保证母猪的免疫力。
•疾病监测和早期预防:定期对母猪进行疾病监测,及时发现母猪的异常情况。
定期进行疾病防治措施,如体内外寄生虫的防治、细菌和病毒的防治等。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综合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de66d3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d.png)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综合技术措施引言母猪年生产力的提高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通过综合应用各种技术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生产力,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本文将探讨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综合技术措施,并提供相应的建议。
环境管理1.提供合适的栏舍:母猪需要一个干净、通风、温度适宜的环境来保证其生产力。
建议使用混泥土地面,配备合适的饲槽和饮水设施。
2.整洁消毒:定期清理栏舍,清除垃圾和粪便,保持栏舍的干净卫生。
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栏舍进行彻底消毒,以减少疾病传播。
饲养管理1.合理饲喂: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包括全价配合饲料、绿饲料和蛋白质补充。
根据母猪的生产阶段和体重,科学配制饲料,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2.定期饲喂:建立定期饲喂制度,保证母猪有充足的食物供应。
根据母猪的需求,将饲料分为几次供应,以避免过度或不足饲喂引起的问题。
3.饮水管理:提供干净、清新的饮水,保证母猪饮水充足。
定期清洗和更换饮水设施,确保水源的卫生和质量。
疾病预防与控制1.疫苗接种:根据当地的疫情和兽医的建议,及时为母猪接种疫苗,预防常见的传染病,如猪瘟、猪肺疫等。
2.疫病监测:定期对母猪进行体温检测和常规体检,及时发现患病动物并进行隔离治疗,以防止疾病传播。
繁殖管理1.选择合适的品种:根据需求选择适合本地生产环境的母猪品种,如产仔数多、抗病力强的品种。
2.合理配种:根据母猪的生产性能和遗传背景,选择合适的公猪进行配种。
可以进行人工授精或现场配种,以提高后代的生产能力和品质。
3.优化饲养管理:妊娠期母猪需要特殊关注,提供足够的饲料和营养,定期进行体重监测和体质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环境温度控制1.夏季降温:在夏季高温天气中,采取措施降低母猪的体温。
可以通过增加通风设备、喷雾降温、提供清凉的饮水等方式帮助母猪保持舒适。
2.冬季保温:在寒冷的冬季,提供足够的温暖环境。
可以采用保温材料覆盖栏舍、增加保温设备等方法,保持猪舍内的适宜温度。
论述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技术措施
![论述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bd566c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f.png)
论述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技术措施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技术措施母猪的生产力是衡量养殖业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提高母猪年生产力是养殖业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从饲养管理、营养调控、疾病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技术措施。
一、饲养管理1.合理配种选择优良种公猪与母猪进行配种,以获得更好的后代品质。
同时,合理安排配种时间,避免过早或过晚配种导致怀孕失败。
2.科学断奶断奶时要注意逐步断奶,不可突然断奶。
应先给予小量饲料和水,并逐渐增加饲料量和频次。
同时,在断奶后应及时对母猪进行营养调整。
3.合理分娩在分娩前应对母猪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分娩时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和温度适宜,并及时处理胎膜、切脐带等问题。
4.严格管理环境保持猪舍内干燥、通风、卫生,避免疾病传播。
同时,要注意母猪的运动和活动空间,保证其身体健康。
二、营养调控1.合理饲喂在母猪怀孕期间,应根据不同孕期的需要进行合理饲喂。
早期应以精料为主,后期逐渐增加粗料比例。
同时,在哺乳期间也要注意合理饲喂,保证母猪和仔猪的营养需求。
2.添加营养剂可以添加一些营养剂来提高母猪的生产力。
如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可以促进毛发生长、增强抗病能力等。
3.合理配方根据母猪不同阶段的需要,制定不同配方。
如在怀孕早期可以适当添加蛋白质、维生素等;在后期则应增加纤维素含量等。
三、疾病防治1.定期检查定期对母猪进行检查和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预防接种对常见的传染病进行预防接种,如猪瘟、猪流感等。
3.环境卫生保持环境卫生,避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定期清洗消毒猪舍和饮水设备等。
4.及时治疗一旦发现母猪生病,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影响其生产力。
结语提高母猪年生产力需要全方位的技术措施,涉及饲养管理、营养调控、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科学合理的管理下,才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综合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e0a685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7a.png)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综合技术措施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提高母猪年生产力成为了农民养殖户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母猪的年生产力不仅关系到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也能够提高养殖场的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技术措施。
本文将从改善饲养管理、合理饲料营养、疾病预防控制和良好的环境条件等方面进行探讨。
改善饲养管理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之一。
养殖户应该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定期对母猪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养殖环境应该保持干燥、清洁,确保母猪的舒适度。
此外,母猪的饲养密度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度调整,避免过度拥挤导致压力过大。
合理的饲料营养对于提高母猪年生产力至关重要。
养殖户需要根据母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
饲料中的粗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要合理搭配,以满足母猪的生理需求。
同时,饲料的加工和存储也需要注意,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第三,疾病预防控制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重要环节。
养殖户应该加强对母猪的疾病防控知识的学习和宣传,提高养殖员的防疫意识。
定期对母猪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预防常见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同时,及时处理病死猪体,做好病死猪体的无害化处理,以防止疫病传播。
良好的环境条件也对提高母猪年生产力起到积极的影响。
母猪舍的设计应合理,保证通风、保温和隔离等功能的实现。
母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要适宜,避免极端的环境条件对母猪的生长和繁殖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养殖场的卫生状况也要重视,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通过以上的综合技术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养殖户在实施这些技术措施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每个养殖场的环境、设备和管理水平不尽相同,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同时,养殖户还应不断学习新的养殖技术和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技术措施。
如何有效提高母猪年生产力
![如何有效提高母猪年生产力](https://img.taocdn.com/s3/m/37b0b09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8.png)
如何有效提高母猪年生产力1. 优质饲料:提供优质的饲料对母猪的生产力至关重要。
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提高母猪的免疫力和繁殖能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 合理的饲养管理:保持母猪良好的饲养环境和生活习惯对提高生产力非常重要。
合理的饲养密度、清洁的饲养环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都能够促进母猪的生长和繁殖。
3. 定期的健康检查:定期的健康检查对母猪的生产力至关重要。
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可以减少母猪的死亡率和提高生产能力。
4. 选种和配种:选择优质的母猪和公猪进行配种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
优质的遗传基因能够提高后代的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从而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5. 正确的生产管理:在母猪怀孕期间,需要做好保健和营养管理工作,以保证母猪和胎儿的健康。
另外,在母猪分娩后,需要做好产后护理和仔猪的保育工作。
通过以上一些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同时,也能够提高母猪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养猪场主用于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方法之一是优化饲料配方。
对母猪的饲料进行合理的配置,不仅可以提高母猪的免疫力和繁殖能力,还能够降低饲料成本。
在饲料配方中,通常要考虑母猪的年龄、体重、孕期和哺乳期等因素,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调整饲料配方,以满足母猪的营养需求。
此外,养猪场主还需合理制定饲养管理方案。
母猪的饲养环境和生活习惯对提高生产力至关重要。
合理的饲养密度、清洁的饲养环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都能够促进母猪的生长和繁殖。
此外,定期进行卫生消毒,确保饲料和饮水的卫生安全,对减少疾病传播也有重要作用。
母猪的生长和繁殖需要合理的饲养条件和生活环境,因此,良好的饲养管理对于提高母猪年生产力非常关键。
有计划的健康检查也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重要环节。
定期的健康检查可帮助发现母猪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及早采取治疗措施,以减少母猪的生长状况恶化和死亡率。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选种和配种。
选择优质的母猪和公猪进行配种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ee7e36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4.png)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
1繁殖管理
要想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最重要的就是要采取良好的繁殖管理。
繁殖选种时要把优良的品种和血统选择出来,这样可以把获得的好的结果复制到更多的猪群中去。
同时,还要给猪的营养赋能,例如适量的饲料、有机肥和蛋白质等,以便它们获得良好的能量。
此外,繁殖管理还要根据猪的特性,认真配种,选择有助于提高产仔数的公猪,把产胎早期的母猪淘汰掉,以帮助提高胎儿的质量和收获率。
2免疫管理
免疫管理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另一项重要措施。
要想使母猪能够在养殖期间保持健康,就需要给它们正确合理的免疫管理。
要让母猪有好的免疫能力,就要充分考虑猪的自身免疫力,科学地选择具有良好免疫效果的疫苗,有条不紊地对猪加以疫苗接种,经常进行疫苗的补充,以及定期的检疫和检测,以防患些影响生长和繁殖的疫病,同时注意卫生防疫,控制环境污染、病原传播等。
3生理调节
考虑到不同的母猪营养质量、生长状况和体型,要想提高母猪的生育能力,就要有效地进行生理调节。
如细心检查母猪体内激素水平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就采用药物治疗,进行激素水平的调整,以促进受精、发情和受胎的繁殖正常发育。
同时,也要给母猪提供一个安
静的环境,保证良好的睡眠,使猪身心健康,有利于提高其繁殖效果。
4体型调节
体型调节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又一良好措施,可以增加母猪的生产性能和产仔能力。
要调节母猪的体型,就要根据它们的肥胖程度,采取饲养技术进行减肥,而且要注意母猪的营养需求,避免营养不良。
综上所述,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包括繁殖管理、免疫管理、生理调节和体型调节等,这些技术的采取及时有效,有助于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进而提供和优化猪肉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龄结 构对公 、母 猪群体 繁殖 力 的影响很 大 ,
公猪利 用不应超过4 年 。 母 猪 群 内年 龄 结 构 主 要
依 据母 猪 的利 用年 限而定 。一 般母 猪繁殖 高峰 期 为3—6 胎 ,7 胎及7 胎 以后 产仔数 逐渐减 少 , 仔 猪存 活率下 降 。根据这 一规 律 ,母 猪 的繁殖 利 用年 限约为3—4 年 ,基础母 猪群 每年应更 新 3 0 %以上 。对 生产力 较高 的母猪 可适 当延 长年 限 。对母 猪及 时 的选 留与淘 汰是保 证一个 猪场 满负荷 生产 、使母 猪群 具有 较高生 产能力 的关
母 猪的年生产力 主要包括年产仔窝数 、窝产 并希望在2 0 1 5 年实现这一 目 标 。目 前 ,国内许多规 仔数 ( 包括总产仔数 和产活仔数 )。在养猪生产 模化猪场1 头母猪一生提供的断奶仔猪大约在3 0 — 4 O
实践 中,一般用平均每头母猪每年所提供的断奶 头,只有很少母猪达到6 0 头, 母猪繁殖力没有得到 仔猪数 ( P S Y) 来表示母猪 的年 生产力 。作为综 真正发挥。另外 ,由于母猪抚育能力差 ,生产的仔 合指标 ,母猪年生产力涉及 猪成活率也很低 ,平均每头 种猪的繁殖性能 、仔猪的生 母猪 每 年提供 的断奶仔 猪
不在遗传上 ,更多的是在饲 养管理上 。因此 ,我们首先 应该关注增加每头母猪的年 产窝数 ( 与管理有关 ,特别是哺乳期 的长短及哺 乳期的营养 ),第二步要考虑提 高产活仔数 ( 与 怀孕期的管理有关 ,特别是怀孕后期 的营养 ), 第三 步要设 法 降低断奶 前 的死亡率 ( 与管理有 关 ,特别是怀孕后期及哺乳期的营养 ),以加 快 母猪年生产力水平 的提高。 品种选择
☆中国畜牧业
二 、饲养管理 种猪的精 细饲养管理是提高种猪生产力的关 键和保证 ,通过精细饲养管理可提高母猪年生产 力 ,增加窝产活仔数和提高母猪 的抵抗能力 ,控 制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 。 1 . 种公猪 的精细饲 养 。种公猪的 E l 粮 以精料 为主,能量饲料 、蛋 白质 、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要 充足 ,加强运动和光照,不对公猪过度使用 。不使 公猪过肥过瘦 ,公猪过肥 ,爬跨能力变差 ,易将 母猪压倒 ,性欲会减弱甚至无性欲 , 造成配种能力 下降,这种情况多数 由饲料单一 ,能量饲料过多, 蛋白质 、 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不足引起 的。公猪过 瘦 ,精液品质差 ,造成母猪受胎率低。这种晴况大 多数因精液量减少 ,营养不 良或配种过度所致。 2 . 种母猪 的精细饲养 。
具有杂种优势 ,选择品种优 良、生产力强的杂交 亲本种 猪作为繁殖种母猪 ,如长大或大长 ,还 可
以适 当用 国 内产 仔 性 能好 的母 猪 或 含 有 一定 比例
中国优 良产仔基 因的杂交 猪作为杂交亲本母猪 , 使产活仔数达到1 0 一l 2 头以上。
2 . 杂 交亲 本种公猪 选择 。选择品种优 良、体
☆ 2 0 1 3 年 第 6 期
C o n s u l t a n t 养殖顾 问
提高规模化 猪场母猪年 生产 力的有效措施
母猪的年生产力是衡量猪场效益的关键指标 ,母猪年生产 力低下是制约我国养猪业生产发展 的瓶颈。
文 J 岳磊 李文刚 闰益波 隋超 申超 吴志娟 焦福林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长 性 能 以及整 个 繁 殖 猪群 的 不 足2 0 头 ,有些 仅有 1 3 — 1 5 头 。如 果我 国母 猪年 生产 力 达 到3 0 头, 将 极 大地 提高 我
饲养管理 ,几乎囊括 了除保 育 、育肥阶段 以外养猪生产 的全部 内容 ,现 阶段提高母 猪年生产力是养猪业发展的
核 心 问题 。 大 多 数 国 家 通 过 多 项
国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我国养猪生产中母猪年 生产力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并
措施来 提高母猪生产力 ,其 中包括通过更好地控制人工
授精程序以减少非生产天数 ,采取高标准的人工授 精技术,及时引人后备母猪并淘汰不孕母猪 ,克服 季节性低产 ,减少断奶前仔猪的损失,保证猪群处 于高水平的健康状态以及合理使用训练有素、技术 熟练 、受过奖赏和激励的饲养员等 ,其关键控制环 节为 :发情时母猪有合适的体况 ,并且繁殖力强, 产仔较多 ;在合适的时间将适当数量的有效精子输
格健壮 、生产力强的杂交亲本种公猪 ,如长 白公
猪的平均生产水平 。并且,母猪生产力 的提高并没 猪 、大 白公猪 、杜洛克公猪 、皮特兰公 猪 、配套 有终止 ,已有育种公司把P S Y 的目 标设定在了3 5 头问 i C 0 n s u I t a n t
乳 ,体重一般要减轻2 O %一 3 0 %,母猪在配种前的
哺乳期 ,使母 猪早发情早配种 ,但需要 良好 的技 术保障 ,特别是很好 的教槽料或代乳料 、合理 的
母猪饲料以及 熟练的技术管理人员和饲养人员 。 提高母猪繁殖力有以下技术要点: 1 . 调 整猪 群 结 构 。适 时淘汰配 种 、繁 殖能
一
、
送 到合 适地 点 ,以保证 母猪 怀孕 ,并 使产 活仔数 及 1 . 杂交亲 本种母猪 选择 。主要选择产仔高且 可存活的仔猪头数达到最多;将非生产天数或空怀 哺乳性 能好 的母猪 。杂交亲本种猪在繁殖性能 上
天数降到最低 ;最大限度地增加断奶仔猪以及最终 出栏的仔猪头数 。据报道 ,丹麦顶级猪场的母猪, 每年每头母猪可得3 O 头断奶仔猪甚至更多。现在欧 洲、加拿大和美 国的许多先进养猪场能够达到每头 母猪每年提供3 0 头断奶仔猪 ,一些企业 已经完成这 个产量 ,如果能够维持当前的进展速度 ,到大约 2 0 2 O 年,每头母猪年产3 O 头断奶仔猪将会成为丹麦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