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力学教案
第十讲--断裂力学
纹长 可计算线性解BC部
分,称为等效裂纹长度。
等效模型法:以等效裂纹长度代替裂纹原长对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修正。
等效裂纹长度和应力强度因子
令按等效裂纹长度计算的应力场在r = R-ry(B点)的应力等于σys,则
:应力松驰后的应力强度因子
σys:y方向屈服应力,σys =σs(平面应力),(平面应变)
长度Δa,扩展部分各点的位移
则释放的能量为
II型和III型裂纹
,
μ:剪切弹性模量
平面应力,平面应变
6.脆性断裂的K准则
KI= KIC
临界应力:(剩余强度)
临界裂纹长度:
KC:平面应力断裂韧度
KIC:平面应变断裂韧度
板厚增加到一定值后,断裂韧度由KC(平面应力断裂韧度)降低至一稳定值KIC(平面应变断裂韧度)。
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子
平面应变
k =
平面应力
2)滑开型(II型)裂纹尖端应力和位移场
3)撕开型(III型)裂纹尖端应力和位移场
4.应力和位移场的一般形式
,
1)r ( 0,σij ( ((应力奇异性)
2)应力强度因子是代表应力场强度的物理量
σ:名义应力;Y:形状系数
5.应力强度因子和能量释放率的关系
设图示I型裂纹扩展一微小
在平面应力条件下,裂纹尖端有较大范围的塑性变形,线弹性断裂力学K准则不适用(塑性区较小时,经修正后仍可用K准则)。
7.裂纹尖端塑性区的形状和尺寸
a.平面应力情况
主应力
应用Von Mises屈服条件
得出裂纹尖端塑性区的形状
b.平面应变情况
裂纹尖端塑性区的形状
,
考虑塑性区内塑性变形引起的应力松驰后的塑性区修正为
第7章 G 判据
G 的优点:概念清楚,形式简单。
G 的缺点:U1 的解析表达式很难求。
断裂力学电子教案
§7 - 2 由
G 与 K 的关系
σc a =
Gc =
2 c
2 ET
和
π
E = 2T =c = σ c πa = 2 ET = EGΙc ∴ GΙc = K
2 Ιc
E
断裂力学电子教案
K GΙc = E
断裂力学电子教案注意是裂纹每扩展单位面积时从弹性系统中释放出的能量通常把它看成是推动裂纹扩展的原动力称为裂纹扩展能量率用由于g的量纲是也可以把看成是使裂纹扩展单位长度的推动力称为裂纹扩展力
断裂力学电子教案
第七章
G 判据
断裂力学电子教案
断裂力学的发展是从G开始的。 “ 裂纹扩展能量率G ”是断裂力学的 开创者 Griffith 早年的工作。G 的概念 是从一种虚设的裂纹扩展状态研究起的, 板中并无真实的裂纹扩展,这相当于虚功 和虚位移。
值,裂纹将失稳扩展。故
ac 和 σ c
称为临界裂纹长
度和临界应力,其表达式称为Griffith公式。该公式表 明失稳扩展条件与板的边界条件无关,这个结论很重 要。
σ c 的表达式还可以写成
σc a =
2 ET
π
断裂力学电子教案
σc a =
2 ET
π
此式的右端只包含材料参数,它表明材料的断裂 既不单纯取决于所承受的应力,也不单纯取决于 裂纹长度,而是取决于 σ a ,只要 σ a 达到某 一常数值,材料即断裂。该常数反映了材料抵抗 断裂的能力,这已在K 理论中得到阐述。
G III
2 K III = 2
:剪切弹性模量。
断裂力学电子教案
第12讲 断裂力学培训讲义
结构可靠性评价及失效分析第12讲断裂力学培训讲义1、概述1.1载荷的分类与破坏形式结构承受载荷的性质(拉、压、扭转、剪切)、大小、方向、作用位置中一项或多项不断变化(疲劳)或变化过大、过速(冲击)的情况都属于动载。
疲劳是结构失效的基本形式,约占结构失效总量的80~90%。
冲击载荷容易造成结构的脆性破坏。
造成脆性破坏,或加速疲劳破坏的原因可能是结构形式不佳(如应力集中严重)或结构工作环境的恶化(如环境温度变得过低,使材料材质变脆;或环境介质腐蚀性强,使结构缺陷加深增大)等。
疲劳破坏和脆性破坏都属于低应力破坏,发生破坏时的工作应力可能只有结构材料屈服极限的1/2,1/5,1/10,甚至没有外载荷。
例如,历史上曾经发生的破坏事件:海面上本来风平浪静,船舶却突然开裂破坏;火车尚未到达大桥,大桥却突然先行倒塌。
人类已经为突发性的低应力破坏付出了太多、太沉重的代价。
科研工作者为研究低应力破坏的机理、规律、预防措施等,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应当认真学习研究这些知识,预防低应力破坏事件的发生。
1.2结构脆性断裂的特点⑴名义工作应力低: 只有材料s的1/3~1/10,甚至外载荷等于零(如图1宽板焊接接头的实验结果)。
⑵断裂之前无明显塑性变形,无征兆,突发断裂。
⑶低应力脆性破坏多发生在低温阴冷的时刻。
以上三个特点,让人猝不及防,容易造成严重危害。
⑷ 发生低应力脆性断裂的结构内,多半存在着较大的内应力,有较高的内能。
⑸ 发生低应力脆性断裂的结构上,必有裂源或应力集中点存在。
脆性断裂对缺陷和应力集中很敏感。
后两个特点,反映了低应力脆性断裂的必然性,并非无缘无故发生。
1.3结构发生脆性断裂的原因和条件(金属结构脆性断裂的能量理论)固体内部的裂纹和缺陷,导致其发生低应力脆性断裂。
使材料的实际断裂强度只有其理论强度的1/10 ~ 1/1000。
对这一现象作如下分析:⑴ 一个L B ⋅⋅δ的微裂纹体(图2),1=δ,在平均力F 的作用下,伸长了L ∆长,两端固定起来(相当于被均匀拉伸的弹性体的一个局部)。
《断裂力学强度理论》课件
金属材料的断裂强度预 测
断裂强度理论可以帮助工程 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优化部 件厚度,以确保其在服役期 间不发生破坏。
其他工程材料的断裂强 度预测
断裂力学强度理论不仅应用 于玻璃和金属等材料,还可 以用于预测其他工程材料的 断裂强度。
结论
1
断裂力学强度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具有高准确性、普适性、可靠性等特点。不足:对材料的试样和工况有一 定的限制。
2
发展前景及未来研究方向
今后的研究方向包括开展复合材料、高温材料等断裂强度预测研究;探究宏观微观的耦合效应对断裂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断裂分 析方法等。
线性弹性断裂力学强度理论
在弹性阶段,虽然微小裂纹的长度会随着载荷的施 加而增长,但其不会导致整个材料的破坏。
断裂力学强度理论的非线性
随着载荷的增加,材料的微小裂纹会扩展到一定程 度,此后而产生剧烈扩展,最终导致破坏。
断裂力学强度理论的应用
玻璃材料的断裂强度预 测
根据玻璃材料的力学性质和 断裂特征,可以通过断裂力 学强度理论预测其本概念 和特征
• 断裂前的材料状态 • 断裂过程中的断裂表现 • 断裂后的断面形貌
断裂模式的分类及其 特征
• 拉伸断裂 • 压缩断裂 • 剪切断裂 • 扭转断裂
断裂力学的几种分析 方法
• 线性弹性断裂力学 • 非线性断裂力学 • 应变能法 • 渐进断裂力学
断裂力学强度理论的基本原理
《断裂力学强度理论》 PPT课件
本课件讲解断裂力学强度理论的基本概念、分类、原理以及应用。欢迎大家 学习、探讨和分享。
引言
1 什么是断裂力学强度理论
断裂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受力作用下,从无损状态转向破坏状态的力学学科。
线弹性断裂力学PPT教案
对于薄板,为平面应力状态
三个应力分量为:
x
a 2r
cos 2
(1 sin
2
sin
3 2
)
y
a 2r
cos 2
(1 sin 2
sin
3 2
)
xy
a 2r
sin
2
cos 2
co s 3 2
G G (或 )
C
GC
脆性断裂准则
K KC
K C (或 )
平面应变断裂韧性
平面应力断裂韧性。
通常把K准则作为断裂准则的常用形 式,为 什么?
应用K准则,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值一般由计算得出,断裂韧性 的数值由试验测定。
第25页/共65页
2.3.4 K断裂准则
2. K准则与G准则的关系
对于Ⅱ型裂纹 ,按照与Ⅰ型裂纹问题同样的思路, 有
第1页/共65页
2.3.1 裂纹体的三种断裂类型
裂纹体中的裂纹,由于外加作用力的 不同, 可以分 为三种 不同的 类型, 如图所 示,相 应地称 为Ⅰ、 Ⅱ、Ⅲ 型断裂 问题
由于Ⅰ型裂纹是最常见和最危险的,容 易引起 超低应 力脆断 ;近年 来对I型 裂纹的 研究也 最多, 实际裂 纹即使 是复合 型裂纹 ,也往 往把它 作为Ⅰ 型裂纹 来处理 ,这样 更安全 。
G GC
K KC
G
1 E
K
2
(平面应力)
GC
1 2 E
K2 C
(平面应变)
对于Ⅲ型裂纹,有
G GC
K KC
G
1 E
断裂力学课程设计
断裂力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断裂力学的概念,掌握断裂力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公式。
2. 学生能描述材料断裂的类型及特点,了解断裂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学生能运用断裂力学知识分析简单结构组件的断裂问题,并掌握基本的断裂控制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断裂力学原理进行问题分析的能力,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2. 学生能通过案例分析和团队合作,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软件,进行断裂分析,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断裂力学,培养对工程科学的兴趣,增强探索精神。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4. 学生能关注断裂力学在工程领域的发展,意识到断裂控制对工程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断裂力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更有针对性,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取以下教学内容:1. 断裂力学基本概念:讲解断裂力学的发展历程、断裂韧性的定义、断裂控制的目的。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引言2. 断裂力学基本理论:包括应力强度因子、裂纹尖端应力场、位移场等基本理论。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断裂力学基本理论3. 断裂类型及特点:分析线弹性断裂、弹塑性断裂、疲劳断裂等类型的特点及判定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断裂类型及特点4. 断裂力学应用:介绍断裂力学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如航空、汽车、建筑等行业的断裂控制。
- 教材章节:第四章 断裂力学应用5. 断裂分析及控制方法:讲解线性弹性断裂力学、弹塑性断裂力学分析方法及断裂控制策略。
断裂韧性参量学习教案
第十三页,共44页。
σms—基体(jī tǐ)屈服应力;σ*—基体(jī tǐ)中应变量为εfu时的应力;σ* *—基体(jī tǐ)应变量εLu时的应力;σLu—复合材料纵向抗拉强度;σfs—纤维屈服应力;εfu—纤维断裂应变;εfu—复合材料断裂应变
第13页/共44页
第十四页,共44页。
第2页/共44页
第三页,共44页。
2、复合材料失效的结构(jiégòu)因素
复合材料的多相结构性质决定其具有良好的断裂韧性;-材料变形时,一定程度上的损伤并不会削弱其承载能力,只有损伤超过临界水平后,裂纹的扩展才将导致破坏的发生。材料变形时,微观及宏观层上弱界面的存在会抑制裂纹的增长。控制裂纹扩展的因素很多,不仅取决于各组元的特性,还取决于其相互作用的方式(如:铺层方式、贫富脂区、缺陷几何尺寸等),其中主要(zhǔyào)是纤维与基体界面的不连续性。
基体效应:金属或热塑性材料等非脆性基体中加入高体积份数的刚性、脆性纤维时,由于塑性约束而导致基体中产生三轴向拉应力分量,使基体有效韧性降低(jiàngdī)(如水泥、金属陶瓷等)软质基体中加入低体积分数的刚性粒子或纤维后由于基体刚性提高,基体产生临界初始裂纹所需的应力提高,因此基体有效韧性增加低韧性基体中加入纤维或粒子后由于在添加物附近裂纹增长缓慢,基体的有效韧性提高。(如脆性塑料依赖于裂纹的开裂速度、并于裂纹表面粗糙度有关)
第14页/共44页
第十五页,共44页。
平面应变(yìngbiàn)断裂韧性KIC的测试
一般可认为裂纹顶端的塑性区域非常微小,从而可用线弹性(tánxìng)力学来分析裂纹的行为。裂纹尖端区域的应力应变场皆可由一个参量K来表征,它标志着裂纹尖端区域应力场强弱程度,成为应力强度因子。
材料性能学教案-3 材料断裂
3 材料的断裂Introduction一、韧性断裂-杯锥状断口-断口特征的三要素:纤维区,放射区,剪切唇二、理论、实际断裂强度三、断裂过程及机理1.解理断裂-河流结晶状-穿晶脆断-典型2.微孔聚集断裂---韧窝(纤维状)3.沿晶脆断(冰糖)结晶状-多数为脆断3.1 断裂概述断裂力学:一门力学分支学科国际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低应力脆断灾难性事故,大部分低应力脆断事故都是发生在应用了高强度钢材的结构或大型的焊接件中,例如飞机机身、机器中的重载构件以及高压容器等结构。
现代断裂理论大约是在1948—1957年间形成。
许多安全事故由材料断裂引起20世纪40年代美国全焊接自由轮折断,50年代北极星导弹在实验发射时爆炸,一系列压力容器、油罐的爆炸大型桥梁破坏……断裂破坏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只有掌握材料的断裂机理,才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3.1.1 断裂类型1.按塑性变形分:韧性断裂-脆性断裂(工程)2.按宏观断面分:正断—切断3.按裂纹扩展分:沿晶断裂—穿晶断裂4.按断裂机制分:解理断裂—微孔聚合断裂---纯剪切断裂5.按滑移机理分:单滑移---多滑移(引发)韧(延)性断裂:(a)单晶体塑性材科P.172-主要是滑移(常-低温)(b)纯铝或纯金多晶断裂类型(书P.95)3.1.2 断裂强度1. σp: 比例极限,FP/A0 保持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关系的最大应力。
2. σe: 弹性极限, Fe/A0 材料发生可逆的弹性变形应力的上限值;应力超过此值,发生塑性变形。
在弹性范围,已经偏离线性。
3. σs:屈服极限—屈服强度, Fs/A0 单向静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屈服平台的应力。
屈服强度—工程上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
不均匀的塑性变形--分界--均匀的塑性变形4. σb:抗拉强度—断裂抗力,Fb/A0 Fb(最大),试样拉断前承受的最大载荷5. σk:断裂强度, Fk/Ak,Fk<Fb (最大),国标拉伸曲线碳化钨钢结构硬质合金横向断裂强度的测定 GB/T 10418-2002国标简介:碳化钨钢结硬质合金横向断裂强度的测定GB/T 10418-2002本标准规定碳化钨钢结硬质合金材料横向断裂强度试验的试样形状、尺寸规格、试验设备和试验条件。
断裂力学讲义
目录第一章绪论 (2)§1.1 断裂力学的概念 (2)§1.2 断裂力学的基本组成 (2)第二章线弹性断裂力学概述 (3)§2.1 裂纹及其对强度的影响 (3)§2.2 断裂理论 (6)第三章裂纹尖端区域的应力场及应力强度因子 (12)§3.1 Ⅰ型裂纹尖端区域的应力场与位移场 (12)§3.2 Ⅱ型裂纹尖端区域的应力场与位移场 (17)§3.3 Ⅲ型裂纹尖端区域的应力场与位移场 (19)§3.4应力强度因子的确定 (22)第一章 绪论§1.1 断裂力学的概念任何一门科学都是应一定的需要而产生的,断裂力学也是如此。
一提到断裂,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各种工程断裂事故。
在断裂力学产生之前,人们根据强度条件来设计构件,其基本思想就是保证构件的工作应力不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即σ≤[σ]~安全设计安全设计对确保构件安全工作也确实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至今也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在某些情况下,根据强度条件设计出的构件并不安全,断裂事故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高强度材料构件,焊接结构,处在低温或腐蚀环境中的结构等,断裂事故就更加频繁。
例如,1943~1947年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5000余艘焊接船竟然连续发生了一千多起断裂事故,其中238艘完全毁坏。
1949年美国东俄亥俄州煤气公司的圆柱形液态天然气罐爆炸使周围很大一片街市变成了废墟。
五十年代初,美国北极星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壳体在试验时发生爆炸。
这些接连不断的工程断裂事故终于引起了人们的高度警觉。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断裂事故竟然发生在σ<<[σ]的条件下,用传统的安全设计观点是无法解释的。
于是人们认识到了传统的设计思想是有缺欠的,并且开始寻求更合理的设计途径。
人们从大量的断裂事故分析中发现,断裂都是起源于构件中有缺陷的地方。
第8章_J_积分
断裂力学电子教案
工程上应用的中、低强度高韧钢含裂纹构件,甚 至高强钢中存在微小裂纹的问题,都是大范围屈服问 题。对大范围屈服问题,人们自然会想到用类似 K 理论的方法,找到描述裂尖弹塑性应力应变场强度的 参量,从而建立工程应用判据。目前用得最多的参量 是 J 和 COD 。 1968年 Rice 提出 J 积分概念后,Hutchinson ,Rice 等人导出了弹塑性材料裂尖应力应变场的表 达式,即HRR理论,使断裂力学从线弹性发展到了弹 塑性。
6 [σ en −1 r ( r −1ϕ • )′]′ • + r2
1 n −1 1 −1 − 2 •• [σ e (−2r ϕ ′ − 2r ϕ + ϕ ′′]′ + 2 [σ en −1 (−ϕ ′′ + 2r −1ϕ ′ + 2r − 2ϕ •• )]•• } = 0 r r
( ′= ∂ ∂r
断裂力学电子教案
非线性弹性体和塑性体的曲线在加载时没有 区别,但卸载时塑性体不沿加载曲线回零(塑性 变形不可逆),差的能量成热能放出。因此J 只 可用于塑性体单调加载的情况。
2. 由于不允许卸载,J 不再具有裂纹扩展能量 释放率的物理意义,而是功的吸收率。
断裂力学电子教案
3.
从 J 的定义可见,在线弹性范围
σ e2 =
3 S ij S ij 2
;无量纲应变:ε = ε
, σ = Eε S S
与上式对应的多轴本构关系是
ε ij = (1 + ν ) S ij +
其中
1 S ij = σ ij − σ kk δ ij 3
断裂力学电子教案
导出的应力函数 ϕ 的控制方程为:
∇ 4ϕ +
第4章裂尖塑性区
断裂力学电子教案
§4-2 裂纹尖端塑性区尺寸
设材料是弹性理想塑性 体。在裂纹延长线 θ = 0 上 ,
σy =
KI 2πr
离裂纹越近, 值越大, 离裂纹越近, y 值越大, σ
断裂力学电子教案
当 r = r0 从而 σ y =
KI 2πr0
等于屈服应力 σ S 时,
材料就屈服。所以由: 材料就屈服。所以由: KI σy = =σS 2πr0 就可以定出屈服区在裂纹延长线( 就可以定出屈服区在裂纹延长线(X轴)上的塑性 区尺寸 r0 为:
θ1 = θ = θ 2 = 0 r1 → r , r → r + a, r2 → r + 2a
断裂力学电子教案
σy
KI
a σ πa = = =σ 2r 2πr 2πr KI
σy
EX
=
σr
r1 r2
=
σ (r + a)
r ( r + 2a )
近似解与精确解的相对误差为: 近似解与精确解的相对误差为:
断裂力学电子教案
r 三种试样误差随 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如图 a
断裂力学电子教案
r 从图可见, 从图可见,当弯曲试样 = 6% ,紧凑拉 伸试样 = 7% 。 工程上就规定 r ≤ 0.02 ,这样能保证紧凑拉伸 和三点弯曲试样用 K 来描述时其精度在93%以上。 来描述时其精度在93%以上。 93%以上 能用单参数 K I 描述的应力应变场区域称为
2
2
由 K 控制区上界不能小于下界的条件有
1 6π KΙ ≤ 0.02a σ s
此即 K 控制条件
a ≥ 2.5(
σS
KI
)2
σ
断裂力学教案
第一章断裂力学的基本概念§.1断裂力学的产生与发展【产生】传统安全设计思想:二(脆性材料)n b二max 乞5b、n s>1)二(塑性材料)低应力破坏现象:二战时,美国建造2500只船,700只发生破坏,145只在非军事行为下断为两截,美国一T2油轮断裂,甲板应力为70MPa,而甲板屈服强度300MPa。
新的衡量材料断裂性能指标出现,标志着断裂力学的产生。
【发展】最早产生于1920年,Griffith (格里菲斯)提出:匚C 2=常数讥-裂纹扩展临界应力,a-裂纹半长度该理论的局限性:成功的解释了脆性材料开裂现象,但不能很好的解释金属材料。
1949 年,O rowan (奥罗文)提出修正的格里菲斯公式: □ c 寸 a =1'‘2EU 2——-卜常数< 71)U p -塑性变形功,E-弹性模量该理论的局限性:U p难以测量,工程上难以应用。
1957年,Irwin (伊尔文)提出应力强度因子K的概念,奠定了线弹性断裂力学的基础。
【发展状况】线弹性断裂力学成熟,弹塑性断裂力学不成熟。
【断裂力学与材料力学的不同点】材料力学研究完整的材料,断裂力学研究带裂纹的材料。
1)静荷载情况:材料力学用许用应力设计构件,断裂力学用断裂韧性设计构件。
2)循环荷载情况:材料力学用疲劳极限设计构件,断裂力学用疲劳寿命设计构件。
§.2裂纹的类型I型裂纹(张开型裂纹):拉应力垂直于裂纹扩展面I T§.3 Griffith 裂口理论理论假设:1)脆性材料存在微裂纹,裂纹尖端应力集中大大降低了材料强度2)对应一定尺寸裂纹a,有一临界应力值讥,当外加应力大小大于几时,裂纹扩展导致断裂。
3)裂纹扩展条件是扩展所需要的表面能由系统释放的弹性应变能提供。
[无裂纹时]取相当大的板,上下端施加均布载荷匚,稳定后把两端固定,构成能量圭寸闭体系。
J__泊松比U i 兀cy2 a2(平面应力)或U i二(1」1 2);「2a2E(平面应变)(2)新增表面能:U ? =4a――单位面积表面能对平面应力问题,有裂纹情况下系统总能量:显然U 是a 的函数。
J积分
ii 本问题关于x 轴对称,所以在 0 处 r 0 ,
. r 0 , 0 。这要求 ~•••(0) ~•(0)0
解上述方程是一个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一般说对于
任意 S ,满足边界条件的微分方程解不存在。只有当 S 取某些定值时,方程才有解。因此上述方程是一个关于 S
的特征方程。
断裂力学电子教案
断裂力学电子教案
§8-2 J 积分定义 有两个几何形状和受力完全相同的单位厚度板,
各含有一个缺口,板1中缺口长为 a,此板的总势能
为Π I ;板II中缺口长为 aΔa ,此板的总势能为Π II 。 二板总势能之差为:
(UP)
ΠΠIIΠI ,这个
差值是由 a引起的。
(UP)
断裂力学电子教案
定义:
Jlim ΠΠ a0 a a
的最大值归为 1 时的相对值。
断裂力学电子教案
这样,导出裂尖附近塑性解的结构是:
ij Krn11~ij()
P ij
Knrnn1~ij()
1
ui Knrn1u~i()
断裂力学电子教案
4. 常数 K 的确定
在裂尖塑性奇异解有效的区域内,以裂尖为圆心,作一半
径为 r 的圆形积分路径,进行 J 积分 ,则
J(wd y in j jui,xd)s
dyrcods
dSrd
w 0eede Kn1nn 1r(n1)S (2)~e n1
n u ij j i,x
K n 1 r ( n 1 )S ( 2 ) {s [ ~ r ( i u ~ n u ~ r • )
~ r ( u ~ r u ~ • ) [ n ] ( S 2 ) 1 ] c[ ~ o r u ~ r ~ s r u ~ ]}
断裂力学教学设计
断裂力学教学设计摘要断裂力学是材料学中一个重要的应用分支,旨在探究材料在外界作用下的断裂行为及其机制。
在工程实践中,断裂力学的研究对材料的使用寿命、结构设计等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断裂力学的教学进行设计,并提出一些教学方法和案例分享。
介绍断裂力学是材料学中一个较为高深的领域,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掌握良好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并结合实验进行巩固和补充。
本文将针对断裂力学的教学进行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等方面。
教学目的本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断裂力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不同材料的断裂行为和机制,以及分析和评估材料的使用寿命和结构设计等实际问题。
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实验技能。
教学方法1.理论课讲授:通过教师讲授,结合案例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掌握断裂力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断裂韧性、断裂强度、断裂韧性指数等概念和计算方法。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不同材料的断裂特点和机制。
主要包括冲击试验、拉伸试验、扭曲试验等。
3.课程设计:学生通过课程设计,独立完成课题研究和实验操作,培养科研思维和实验能力。
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和理论:断裂韧性、断裂强度、断裂韧性指数等。
2.不同材料的断裂特点和机制: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
3.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冲击试验、拉伸试验和扭曲试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4.课程设计:学生通过选题、研究、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环节,完成独立研究。
学情分析本教学设计针对工科专业的大学本科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和力学基础。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同时,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和学生的互动和讨论,以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能力。
总结本文针对断裂力学的教学进行了设计,并提出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
在教学中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实验能力。
断裂力学讲义
J
2 cr 0
Pc dcr
a a0
J c
da
J
a
T
4P2 c2
1
CM
CM
P cr
J c
静止裂纹柔度曲线
由此式可以计算裂纹扩展驱动力J积 分随裂纹扩展的变化
【习题5-7】推导并理解杨卫书上公式(2.91)-(2.98)
提示:有的公式有错。需要利用深缺口公式:
P c
c第r 24页2c/P共32页
25JQ
第Y13页/共32页
JQ J IC
如何测JR阻力曲线?试件一旦起裂按道理J积分的概念就不完全正确 了,但在实际过程中,认为在一些条件下(如裂纹少量扩展和稍后 要讲的J控制扩展情况下),仍可以在实验验证的情况下继续使用。 仍采用深缺口单试件法并采用卸载柔度来确定裂纹长度。
▪ 利用卸载柔度计算裂纹长度 ▪ 在计算J时的假设(解释)
可以记为 M c2
R
M
c
M c
2c
2
M c
J
M 0 c
d 2
第8页/共3c2页0
Md
也可以由量纲分析得到
J
0
M c
d
2 c
Md
0
量纲:
M ~ F E, ys ~ F / L2 c ~ L 和无量纲
根据定理
M
c
2
ys
;
;
E
ys
c2
~ 是无量纲函数
M c2
M c
2c
2M c
R
M
M
c
第9页/共32页
附:定理( Buckingham π theorem) E.Buckinghan,1915 量纲分析中的关键定理(key theorem in dimensional analysi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断裂力学的基本概念§1.1 断裂力学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传统安全设计思想:max σ≤⎪⎪⎩⎪⎪⎨⎧(塑性材料)脆性材料ss bbn n σσ)( (n b 、n s >1) 低应力破坏现象:二战时,美国建造2500只船,700只发生破坏,145只在非军事行为下断为两截,美国—T2油轮断裂,甲板应力为70MPa ,而甲板屈服强度300MPa 。
新的衡量材料断裂性能指标出现,标志着断裂力学的产生。
【发展】最早产生于1920年,Griffith (格里菲斯)提出:c σa =常数c σ-裂纹扩展临界应力,a-裂纹半长度该理论的局限性:成功的解释了脆性材料开裂现象,但不能很好的解释金属材料。
1949年,Orowan (奥罗文)提出修正的格里菲斯公式:212⎪⎪⎭⎫ ⎝⎛=πσpcEU a =常数U-塑性变形功,E-弹性模量p该理论的局限性:U难以测量,工程上难以应用。
p1957年,Irwin(伊尔文)提出应力强度因子K的概念,奠定了线弹性断裂力学的基础。
【发展状况】线弹性断裂力学成熟,弹塑性断裂力学不成熟。
【断裂力学与材料力学的不同点】材料力学研究完整的材料,断裂力学研究带裂纹的材料。
1)静荷载情况:材料力学用许用应力设计构件,断裂力学用断裂韧性设计构件。
2)循环荷载情况:材料力学用疲劳极限设计构件,断裂力学用疲劳寿命设计构件。
§1.2 裂纹的类型Ⅰ型裂纹(张开型裂纹):拉应力垂直于裂纹扩展面。
Ⅱ型裂纹(滑开型裂纹):切应力平行于裂纹面且垂直于裂纹前沿线。
Ⅲ型裂纹(撕开型裂纹):切应力平行于裂纹面,平行于裂纹前沿线。
§1.3 Griffith 裂口理论 理论假设:1) 脆性材料存在微裂纹,裂纹尖端应力集中大大降低了材料强度。
2) 对应一定尺寸裂纹a ,有一临界应力值c σ,当外加应力大小大于c σ时,裂纹扩展导致断裂。
3) 裂纹扩展条件是扩展所需要的表面能由系统释放的弹性应变能提供。
[无裂纹时]取相当大的板,上下端施加均布载荷σ,稳定后把两端固定,构成能量封闭体系。
应变能:V EV U 22120σσε== (1)[有裂纹时]上述板上割开一穿透裂纹,裂纹表明无应力,应力被松弛,系统释放能量。
应变能改变量(释放的能量):Ea U 221πσ-=(平面应力)或Ea U 2221)1(σμπ--=(平面应变) (2)μ——泊松比新增表面能:γa U 42= (3)γ——单位面积表面能对平面应力问题,有裂纹情况下系统总能量:γπσσa Ea V EU U U U 42222210+-=++= (4)显然U 是a 的函数。
对(4)求导,令其为零,可求U 的极值。
0422=+-=∂∂γπσEaa U ⇒ 临界值22πσγE a c = (5) 由于02222<-=∂∂E aU πσ 所以 当22πσγE a a c ==时,系统内能U 达极大值。
当a<c a 时,a ↑,U ↑,若无外界能量输入,裂纹不扩展。
当a>c a 时,a ↑,U ↓,裂纹将失稳扩展。
由(5)式可得:212⎪⎭⎫⎝⎛=a E c πγσ (平面应力) (6) 对平面应变问题212)1(2⎥⎦⎤⎢⎣⎡-=a E c μπγσ (平面应变) (7) 注:以上公式(6)、(7)仅适用于脆性断裂。
对金属材料,Orowan 修正公式:21)(2⎥⎦⎤⎢⎣⎡+=a U E p c πγσ (8)其中: p U ——塑性变形功 由于p U >>γ,所以略去γ:212⎪⎪⎭⎫ ⎝⎛=aEU pc πσ (9)§1.4 复变函数基本知识﹡复数 bi a + ,a 、b 为实数 ,12-=i ﹡复变数 yi x z +=, 实变数y x ,Imzz y Rez z x 的虚部,记为为的实部,记为为极坐标中,()θθθisin cos r z z +==或i re ,r---- 复数的模。
⎩⎨⎧-=+=iyx z iyx z 或 ⎪⎩⎪⎨⎧==-θθi i rez rez 互为共轭复数。
*复变函数()z Z yi x z +=为自变量()Z i Z z Z Im Re += 复变函数的导数()()dzz dZ z Z ='复变函数的积分 ()()dz z Z z Z ⎰= *解析函数若()z Z 在区域D 内每一点可导,称()z Z 是域D 内的解析函数。
解析函数性质:① 若()Z i Z z Z Im Re +=是解析函数,则()()⎩⎨⎧=∇=∇0Im 0Re 22z Z z Z ⎪⎪⎭⎫ ⎝⎛∂∂+∂∂=∇22222y x ——拉普拉斯算子 即解析函数的实部和虚部是调和函数。
② 解析函数存在下列关系()()()()()()⎪⎪⎩⎪⎪⎨⎧∂∂-=∂∂='∂∂=∂∂='y z Z x z Z z Z yz Z x z Z z Z Re Im Im Im Re Re ()()()()()()⎪⎪⎩⎪⎪⎨⎧∂∂-=∂∂=∂∂=∂∂=y z Z x z Z z Z yz Z x z Z z Z Re Im Im Im Re Re ③解析函数的导数和积分仍为解析函数。
④一个解析函数必然是双调和函数,即 若02=∇ϕ,则04=∇ϕ。
其中:⎪⎪⎭⎫⎝⎛∂∂+∂∂⎪⎪⎭⎫ ⎝⎛∂∂+∂∂=∇222222224y x y x所以解析函数的实部和虚部也是双调和函数。
第二章 线弹性断裂力学——应力场强度因子断裂理论§2.1 断裂力学平面问题的求解 【基本方程】 平面应力问题:⎪⎪⎪⎩⎪⎪⎪⎨⎧∂∂+∂∂+-=+∇=+∂∂+∂∂=+∂∂+∂∂))(1()(002yYx X Y yx X y x y x yyx xyx μσσσττσ (2-1) 平面应变问题:⎪⎪⎪⎩⎪⎪⎪⎨⎧∂∂+∂∂-=+∇=+∂∂+∂∂=+∂∂+∂∂)(11)(002y Y x X Y y x X y x y x y yx xyx μσσσττσ (2-2)若体积力X,Y 与坐标无关,则平面应力,平面应变问题归为:⎪⎪⎪⎪⎩⎪⎪⎪⎪⎨⎧=+∇=+∂∂+∂∂=+∂∂+∂∂0)(002y x yyx xy x Y y x X y x σσσττσ (2-3) 由以上方程及边界条件求x σ,y σ,xy τ,再由其他关系式求xy y x γεε,,及v u ,。
【求解方法】构造Airy 应力函数ϕ,该函数满足双调和方程:04=∇ϕ (即 024422444=∂∂+∂∂∂+∂∂yy x x ϕϕϕ) (2-4) 及边界条件。
则应力分量为:⎪⎪⎪⎪⎩⎪⎪⎪⎪⎨⎧+==∂∂∂-=∂∂=∂∂=))((),(022222平面应变平面应力y x z z xy y x y x xy σσμσσϕτϕσϕσ (2-5) 应变分量为:⎪⎪⎪⎩⎪⎪⎪⎨⎧=-+=-+=xy xy x y y y x x G G G τγσμσμεσμσμε1)()1(21)()1(21'''' (2-6) 其中:)1(2μ+=E G ,μμ='(平面应力) μμμ-=1'(平面应变)§2.2 Westgaard 应力函数 1939年,Westgaard 提出应力函数:Z y Z Im Re +=ϕ —(具体形式的Airy 应力函数) 可证明:04=∇ϕ⎪⎪⎪⎩⎪⎪⎪⎨⎧-=∂∂∂-=+=∂∂=-=∂∂='2'22'22Re Im Re Im Re Z y y x Z y Z x Zy Z y xy y x ϕτϕσϕσ (2-7)⎩⎨⎧=+==(平面应变)平面应力Z y x zz Re 2)()(0σσμσσ (2-8)⎪⎪⎪⎩⎪⎪⎪⎨⎧-=++-+=+--+='''''''''Re 21]Im )1(Re )1[()1(21]Im )1(Re )1[()1(21Z y G Z y Z G Z y Z G xy y x γμμμεμμμε (2-9) ⎪⎩⎪⎨⎧=-=+-=)(0)(Re 2)(平面应变平面应力y y x z Z EE εμσσμε (2-10) ⎪⎪⎩⎪⎪⎨⎧+-+=+--+=]Re )1(Im 2[)1(21]Im )1(Re )1[()1(21'''''Z y Z G v Z y Z G u μμμμμ (2-11)该方法实质:只要找到满足边界条件的解析函数Z ,即可求应力,应变,位移。
§2.3 双向拉伸的I 型裂纹问题Irwin 用Westergaard 应力函数求解I 型裂纹问题。
已知:无限大板内有长为2a 中心穿透裂纹,板无限远处受双向张应力σ作用。
求:应力场,位移场。
解:平面问题平面应力板较薄平面应变板较厚⎭⎬⎫----边界条件描述为:σσσσσσσσ==∞→=→>>==<=x y y y y x y a x a x y a x y ,时,,③越大,,且时,,②时,,①000由式(2-7),'y y I m ZR eZ +=σ,'x yImZ ReZ -=σ222200a x xZ x iy x z y a z zZ ReZ ReZ y x y -==+==-====σσσσ时,证明如下:可满足边界条件。
取,,当,满足条件①。
(纯虚数)。
,当0R e Z a xZ a x y 22==-=<σσxi2221)(,当xa ax xZ a x -=-=>σσ越大,满足条件②,且,)(y y y a x ,xa R e Z σσσσσ→>∴-==21 当±∞→x 时,σσ=y ,σσ=x ,满足条件③。
以下求裂纹附近处的应力场和位移场:a re a i r ir r a iy x z i +=++=++=+=θθθθθ)sin (cos sin )cos ( 则θθθσσi i i are e r a re a z zZ 2)(2222++=-=当a r <<时或0→r 时,分子中ie re ,分母中θi e r 22很小,可以忽略。
所以r i a are aZ i 2/)2sin 2(cos 2θθσσθ-==(2-12)由:r a Z 2/)2cos (Re θσ=2/3')2/()23cos (Re r a Z θσ-=()2/3'2/23sin Im r a Z ⎪⎭⎫ ⎝⎛=θσ ,θsin r y =(注:Z ˊ可由22/a z z Z -=σ对z 求导并略去小量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