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表(700种金属盐)
环境化学第3.2章水环境化学水中无机污染物的溶解和沉淀课件
![环境化学第3.2章水环境化学水中无机污染物的溶解和沉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7d61e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d.png)
20
第三章/第二节/2.3 溶解和沉淀
2.3.4 碳酸盐 四、碳酸盐在开放体系的溶解度(二价金属)
[H2CO3*] = KHpCO2 [CO32-] = K1K2KHpCO2/[H+]2
pH>pK2(10.33) pK1<pH<pK2 (6.35~10.33) [Me2+] ≈ Ksp[H+]2/K1K2KHpCO2 pH<pK1(6.35)
第三章/第二节 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2.3 溶解和沉淀
溶解/沉淀对迁移过程的影响
溶解/沉淀影响金属化合物溶解度,溶解度决定随水迁移能力 溶解度大,迁移能力大;溶解度小,迁移能力小
溶解/沉淀理论
溶解/沉淀受反应平衡和反应速率控制(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控制) 固-液平衡体系中,用溶度积来表征溶解度
第三章/第二节/2.3 溶解和沉淀
2.3.3 硫化物
二、金属硫化物的溶解度(以二价金属为例)
1. 金属硫化物的沉淀-溶解平衡
MeS (s) ⇌ Me2+ + S2-
[Me2+] = Ksp/[S2-]
2. H2S的电离平衡
H2S ⇌ H+ + HS- K1 = 8.9×10-8
HS- ⇌ H+ + S2-
= 2.532×10-3 mol/L
15
第三章/第二节/2.3 溶解和沉淀
2.3.4 碳酸盐
一、碳酸盐的沉淀-溶解平衡(以二价金属为例)
MeCO3 ⇌ Me2+ + CO32[Me2+] = Ksp/[CO32-] = Ksp/(CTα2)
H2CO3* ⇌ HCO3- + H+
常见有机溶剂的溶解性汇总
![常见有机溶剂的溶解性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5b796e00b4c2e3f5627637b.png)
也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同有机溶剂其作用的主要靶*****和作用的强弱也不同,这决定于每一种有机溶剂 的化学结构、溶解度、接触浓度和时间,以及机体的敏感性。 毒性 ①神经毒性。以脂肪烃(正己烷、戊烷、汽油)、芳香烃(苯、苯乙烯、丁基甲苯、乙烯基甲苯)、氯化烃(三 氯乙烯、二氯甲烷),以及二硫化碳、磷酸三邻甲酚等脂溶性较强的溶剂为多见。有机溶剂对神经系统的损 害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种为中毒性神经衰弱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病人可有头晕、头痛、失眠、多梦、 嗜睡、无力、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消瘦,以及多汗、情绪不稳定,心跳加速或减慢、血压波动、皮肤 温度下降或双侧肢体温度不对称等表现;第二种为中毒性末梢神经炎。大部分表现为感觉型,其次为混合 型。可有肢端麻木、感觉减退、刺痛、四肢无力、肌肉萎缩等表现;第三种为中毒性脑病,比较少见,见 于二硫化碳、苯、汽油等有机溶剂的严重急、慢性中毒。 ②血液毒性。以芳香烃,特别是苯最常见。苯达到一定剂量即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往往先有白细胞减少, 以后血小板减少,最后红细胞减少,成为全血细胞减少。个别接触苯的敏感者,可发生白血病。 ③肝肾毒性。多见于氯代烃类有机溶剂,如氯仿、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氯丙烷、二氯乙烷 等中毒。中毒性肝炎的病理改变主要是脂肪肝和肝细胞坏死。临床上可有肝区痛、食欲不振、无力、消瘦、 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表现。有机溶剂引起的肾损害多见为肾小管型,产生蛋白尿,肾功能呈进行性减 退。 ④皮肤粘膜刺激。多数有机溶剂均有程度不等的皮肤粘膜刺激作用,但以酮类和酯类为主。可引起呼吸道 炎症、支气管哮喘、接触性和过敏性皮炎、湿疹、结膜炎等。 防治 生产和使用有机溶剂时,要加强密闭和通风,减少有机溶剂的逸散和蒸发。采用自动化和机械化操 作,以减少操作人员直接接触的机会。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口罩或防护手套。皮肤粘膜受污染时, 应及时冲洗干净。勿用污染的手进食或吸烟。勤洗手、洗澡与更衣。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中毒 征象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严密的动态观察。
17碱金属盐之实验
![17碱金属盐之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cb4273b3968011ca300918b.png)
碱金属盐之实验A组1.某烧碱溶液部分变质生成了少量纯碱,要除此杂质需要加入适量的A CaCl2B Ca(OH)2C CO2D BaCl22.在碳酸钠饱和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有碳酸氢钠沉淀析出,其原因不可能是A 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B 增加溶质的质量C 形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和溶液,使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变小D 溶剂的质量减小3.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HCl,最好将混和气体通入盛有什么溶液的洗气瓶A 浓硫酸B 氢氧化钠溶液C NaHCO3溶液D 饱和Na2CO3溶液4.有一种碳酸钠固体样品中混有少量氢氧化钠和硫酸钠,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其中含有这两种物质,写出有关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5.(1)请用方程式表示除去NaOH中NaHCO3的反应;(2)仔细想来,上述是道错题,错在何处?6.现有两瓶无色溶液,一瓶是Na2CO3溶液,一瓶是稀盐酸,不用任何试剂(包括水),试用最简便方法判断之。
7.现拟用50mL 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制备Na2CO3溶液。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甲、乙、丙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甲:将50mL NaOH溶液盛装在锥形瓶中,用导气管通过CO2气体。
乙:将CO2气体通入50mL NaOH溶液中至过量,加热蒸发过滤得晶体,然后加热晶体完全分解,把所得粉末溶于水即制得Na2CO3溶液。
丙:①用25mL NaOH溶液吸收过量CO2气体至不再溶液;②小心煮沸溶液;③冷却后再加入25mL NaOH溶液,使溶液充分混合即得Na2CO3溶液。
试回答:(1)甲、乙、丙实验方案最合理的是。
(2)甲实验方案中,由于CO2的通入量不同,溶液中的溶质不同,可能的情况是(有几种写几种;填写溶质的化学式):①,②,③,④,⑤。
(3)乙实验方案中,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是,实验中如何判断晶体已经完全分解。
(4)丙实验方案中,②③的顺序对调,即先混合,再煮沸,你认为是否合理(填“合理”“不合理”),其原因是。
写出丙方案中的有关离子方程式:。
铷盐概述.doc
![铷盐概述.doc](https://img.taocdn.com/s3/m/af09339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48.png)
铷盐概述一、铷的概述铷,元素符号Rb,银白色稀有碱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属IA族,原子序数37,原子量85.4678,立方晶体,常见化合价为+1。
金属铷的熔点很低,质软,有延展性。
铷在地壳中很分散,至今还没有发现单纯的铷矿物。
铷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1X10-5--3.1×10-4,按元素丰度排列居16位。
铷资源主要赋存于花岗伟晶岩,卤水和钾盐矿床中。
现在人们主要从花岗伟晶岩矿床开发回收铷,主要工业矿物是锂云母,锂云母中铷含量可达3.75%,是提取铷的主要矿源。
国外花岗伟晶岩氧化铷资源储量约为17万t,其中津巴布韦10万t,占58%;纳米比亚5万t,占29%;加拿大1.2万t占7%.这三个国家氧化铷含量为16.2万t,占国外铷资源的95%。
我国有丰富的铷资源,储量名列前茅,且类型齐全,分布全国。
我国铷资源主要赋存于锂云母和盐湖卤水中,锂云母中铷含量占全国铷资源储量的55%,以江西宜春储量最为丰富,是目前我国铷矿产品的主要来源。
湖南、四川的锂云母矿中也含有铷。
青海、西藏的盐湖卤水中含有极为丰富的铷,是有待于开发的我国未来的铷资源。
目前,世界上铷盐工业生产的主要原料是锂云母。
用锂云母生产铷盐时,一般采用氯锡酸盐法、铁氯化物、BAMBP萃取法。
对于铷含量低的液体矿物,如海水、盐湖卤水、工业母液,一般采用吸附法和萃取法。
我国生产铷的主要工业原料是锂云母。
新余市东鹏化工有限责任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铷盐生产基地,他们利用锂云母提锂后的混合碱母液采用T—BAMBP萃取法从中分离,提取铷,他们还利用这种萃取法提取铷化合物,以不同无机酸和或有机酸进行反萃,制得多种铷化合物。
T —BAMBP 萃取工艺目前在国外都处于领先水平。
此外,对于一些有价值的潜在铷资源,我国也进行了有效的开发研究。
江西的开发研究成果,显示了我国巨大的铷开发、生产潜力。
二、铷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铷广泛地分散于钾的矿物和盐卤中。
锂云母的组成为KRbLi(OH ,F)Al 2Si 3O 10,含3.5%以上Rb 2O ,是主要的铷资源。
醋酸锌的溶解度
![醋酸锌的溶解度](https://img.taocdn.com/s3/m/f21d72a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5.png)
醋酸锌的溶解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醋酸锌是一种常见的锌盐,在化工生产和实验室中被广泛使用。
它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
本文将探讨醋酸锌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醋酸锌的化学式为Zn(CH3COO)2,其溶解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温度、压力、溶剂、离子强度等。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醋酸锌的溶解度会增加,因为在较高温度下,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导致溶质分子更容易分散在溶剂中。
压力对于醋酸锌的溶解度影响较小,因为它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不受压力的影响。
在溶剂方面,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之一,醋酸锌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对较高。
一些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等也可以溶解醋酸锌,但溶解度较低。
离子强度也会对醋酸锌的溶解度产生影响。
当有其他阳离子参与溶液中时,醋酸锌的溶解度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溶液的离子强度,以达到最佳的溶解效果。
除了上述因素外,醋酸锌的晶体结构、溶剂中的杂质等也可能影响其溶解度。
在实际生产和实验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合适的条件来提高醋酸锌的溶解度,以便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醋酸锌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其溶解度是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参数。
通过深入研究醋酸锌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掌握其性质和用途,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和生产提供参考。
希望本文能对读者有所启发,更深入地了解醋酸锌的溶解度及其相关知识。
第二篇示例:醋酸锌,化学式为Zn(CH3COO)2,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盐,常用于实验室中作为试剂使用。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了解醋酸锌的溶解度,以便正确地配制实验溶液或者进行沉淀实验等。
本文将详细探讨关于醋酸锌的溶解度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化学物质。
一、醋酸锌的物理性质在开始讨论醋酸锌的溶解度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醋酸锌的一些基本的物理性质。
醋酸锌是一种白色结晶性固体,常温下呈固体状态。
它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可以在水中溶解,并且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其溶解度是可以改变的,这也是我们研究醋酸锌溶解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常见无机物在乙醇中的溶解性
![常见无机物在乙醇中的溶解性](https://img.taocdn.com/s3/m/1c6f4b8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66.png)
常见无机物在乙醇中的溶解性常用试剂的溶解性和毒性剂名称沸点(101.3kPa)溶解性毒性液氨-33.35℃特殊溶解性:能溶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剧毒性、腐蚀性液态二氧化硫-10.08 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二硫化碳,多数饱和烃不溶剧毒甲胺-6.3 是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中等毒性,易燃二甲胺7.4 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溶于水、低级醇、醚、低极性溶剂强烈刺激性石油醚不溶于水,与丙酮、乙醚、乙酸乙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级醇混溶与低级烷相似乙醚34.6 微溶于水,易溶与盐酸.与醇、醚、石油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麻醉性戊烷36.1 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性员?婷疋0?二氯甲烷39.75 与醇、醚、氯仿、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麻醉性强二硫化碳46.23 微溶与水,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麻醉性,强刺激性溶剂石油脑与乙醇、丙酮、戊醇混溶较其他石油系溶剂大丙酮56.12 与水、醇、醚、烃混溶低毒,类乙醇,但较大1,1-二氯乙烷57.28 与醇、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局部刺激性氯仿61.15 与乙醇、乙醚、石油醚、卤代烃、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混溶中等毒性,强麻醉性甲醇64.5 与水、乙醚、醇、酯、卤代烃、苯、酮混溶中等毒性,麻醉性四氢呋喃66 优良溶剂,与水混溶,很好的溶解乙醇、乙醚、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吸入微毒,经口低毒己烷68.7 甲醇部分溶解,比乙醇高的醇、醚丙酮、氯仿混溶低毒。
麻醉性,刺激性三氟代乙酸71.78 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四氯化碳,己烷混溶,溶解多种脂肪族,芳香族化合物1,1,1-三氯乙烷74.0 与丙酮、、甲醇、乙醚、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类溶剂四氯化碳76.75 与醇、醚、石油醚、石油脑、冰醋酸、二硫化碳、氯代烃混溶氯代甲烷中,毒性最强乙酸乙酯77.112 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溶解,能溶解某些金属盐低毒,麻醉性乙醇78.3 与水、乙醚、氯仿、酯、烃类衍生物等有机溶剂混溶微毒类,麻醉性丁酮79.64 与丙酮相似,与醇、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毒性强于丙酮苯80.10 难溶于水,与甘油、乙二醇、乙醇、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丙酮、甲苯、二甲苯、冰醋酸、脂肪烃等大多有机物混溶强烈毒性乙睛81.60 与水、甲醇、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及各种不饱和烃混溶,但是不与饱和烃混溶中等毒性,大量吸入蒸气,引起急性中毒异丙醇82.40 与乙醇、乙醚、氯仿、水混溶微毒,类似乙醇1,2-二氯乙烷83.48 与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高毒性、致癌乙二醇二甲醚85.2 溶于水,与醇、醚、酮、酯、烃、氯代烃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离子化合物溶解性变化规律
![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离子化合物溶解性变化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889108252af90242a895e5ad.png)
和水合热 △日 的大小 。当正负离子半径差较大时 ,有利于使水合热 △ 对 △日 的影响超过 晶格能 ,从而使化合物更易于溶解 。 2.2 I、Ⅱ主族 离子 化 合物 溶解 性变 化 规律 的讨 论
62
维普资讯
r/pm
Ar/pm
图 1 s随 △r增大而增大 的碱金 属、碱土金属 盐的 p量,m-△r图
图 2 s随 △r增大而减小 的碱金 属、碱 土金属化合 物的 p量,m-△r图 cs:c03极易溶 ;Be(OH)2溶解度 由 AG计算得出 。
下 :
M (aq)十X一(aq)
.
按 照上 面 的循 环 ,离子化 合 物溶解 过 程 所需 要 的能 量 ,即溶 解 过 程 的焓 变 △日 ,是 破坏 离
子化合物晶格所需要的能量—— 晶格能的负值 一 和离子水合热 △ (正负离子的水合热之
和)的代数和。由于晶格能通常取其绝对值 ,可直接用 表示 ,故有 :
酸盐同族从下到上 |s 均小于0。随△r增大,这两种类型的盐 rAs?项均抵消了部分△ 对 △G 递变趋势的贡献 ,但溶解 自由能变 △G 的变化趋势仍与溶解焓变 △ 保持一致 ,即同族
从下到上逐渐变负 ,故盐的溶解度从下到上趋于增大 。
表 1 碱金属碘化物 的 △r和溶解过程的热 力学数 据
1 I、Ⅱ主族离 子化合 物 溶解性 变 化规律 总 结
在查阅有关手册 并计算溶解度数据 的基础上 ,通过对 2l类 I、Ⅱ主族 离子化合物溶 解性的总结 ,发现碱金属、碱土金属同族化合物溶解性随正负离子半径差的变化有以下 3种情 况 。
《溶解度》PPT课件(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 (16)
![《溶解度》PPT课件(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 (16)](https://img.taocdn.com/s3/m/619dc485a417866fb94a8ea4.png)
。
(知识评价)
我会探究:
一包粉末状药品,可能是碳酸钠或者氯化钠,你
能鉴别它究竟是什么吗?简述操作,可能出现的现象
和结论。
(过程与方法评价)
性质——解决问题的依据
5、书写已经学习的有盐参与的化学方程式 导入复分解反应的复习和盐的性质的归纳。
写一写化学方程式:
1.铁与硫酸铜的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用途
由学生自主完成,并以此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4、通过常见的盐导出碳酸盐的复习;并通过 评价练习评价学生对碳酸盐性质的理解,得出“用
物质的性质解决问题”的方法;
常见的盐:
氯化钠:调味品,融雪剂,医药等; 食盐 NaCl 碳酸钙:建筑材料,补钙剂大理石,石灰石 CaCO3
碳酸钠:工业原料 侯德榜 纯碱,苏打 Na2CO3
3.一定温度下,从500克的饱和溶液中倒出100克
溶液,剩余的溶液里,下列数值比原溶液减少的是
①溶质的质量;
②溶剂的质量;
③溶液的密度;
④溶液的质量;
⑤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浓度);
A. ①②③④ C ①② ④.
B. 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课堂小结]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区别、判断方法 和 相互转化;
①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知识 的回顾,归纳出常见盐的用途、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②探究学习:学生通过有关盐的化学反应探究盐的 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③合作学习: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 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LiF在水中是难溶解的
![LiF在水中是难溶解的](https://img.taocdn.com/s3/m/612daa01a6c30c2259019e37.png)
溶解度碱金属的盐类多数溶于水,硫酸盐,硝酸盐的溶解度从锂到铯依次增大。
仅有少数碱金属盐是难溶于水,一类是锂盐。
如:LiF、Li2CO3、Li3PO4,另一类是碱金属同某些具有较大阴离子所形成的盐。
如:Na[Sb(OH)6]、KClO4、K2PtCl6,KB(C6H5)4、K2Na[Co(NO2)6]。
与碱金属盐相比,碱土金属的盐溶解度小,而且不少是难溶的。
常利用化合物溶解度的差别进行分离提纯。
硫酸盐、铬酸盐的溶解度差别较大。
例如BeSO4、BeCrO4是易溶的,而BaSO4、BaCrO4都是难溶的。
1.离子性盐类溶解性的判断方法根据相似相容原理,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极性溶剂中。
在此讨论具有8电子构型的金属离子所形成的盐的溶解度。
(1)水合能、晶格能与溶解度盐类在水中溶解度,粗略地用晶格能和水合能(总的)的相对大小来判断。
若水合能大于晶格能其盐类可以溶解或溶解度较大,反之则难溶。
下表列出碱金属氟化物和碳酸盐(钠)在水中溶解的热力学参数。
碱金属氟化物和碳酸盐(钠)在水中溶解度的热力学参数物质总水合能/(kJ·mol-1) 晶格能/(kJ·mol-1)溶解度/(mol·l-1) ΔGθ(s)/(kJ·mol-1)LiF -1034 1039 0.1 13.6 NaF -921 919 1.1 2.5 KF -837 817 15.9 -25.5 RbF -808 779 12.5 -38.5 CsF -779 730 24.2 -58.6 Na2CO3 -2056 2030 29.4 -4.2 NaHCO3 -792 81 10.3 3.0(2)巴索洛经验规则阴阳离子之间有一定的匹配关系,在缺乏有关数据的前提下,可以作为判断盐类溶解性的一种定性方法。
巴索洛经验规则:当阴阳离子电荷的绝对值相同而它们的半径相近时,生成的盐类一般难溶于水。
例如:LiF是小与小配,CsI是大与大配,难溶于水;而CsF、LiI阴阳离子半径相差甚远,大小严重不匹配,易溶于水。
常见金属氧化物、碱、盐性质表
![常见金属氧化物、碱、盐性质表](https://img.taocdn.com/s3/m/654cc52acfc789eb172dc848.png)
密度2.429g/cm 3,542℃升华 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AgBr 黄色立方晶体
3
氨水有弱碱性、挥发性、弱腐蚀性、络合性易潮解,能升华。水溶液蒸发放氨气变酸性易潮解。水溶液为酸性,对铁、铜等有腐蚀只在纯状态下对光和空气稳定,加热时分解 白色立方晶体
由氢氧化铵与氢碘酸作用而制得 AgI 黄色六角晶体 密度5.67g/cm 3 几乎不溶于水和氨水,溶于KI、KCN溶液 还溶于硫代硫酸钠溶液和甲胺 PbI 2 金黄色粉末
常见金属氧化物、 常见金属氧化物、碱、盐性质表
2O OHH20
无色有强刺激气味液体
NH4F
白色六角柱状晶体
NH4Cl
白色晶体
NH4Br
无色菱形晶体或白色粉末
NH4I
无色(有时略带浅黄色)立方晶体 密度2.511g/cm3 溶于水和醇
NH 4+
Ag2O 褐色立方晶体
Pb 2+
四角晶体密度9.53g/cm3、熔点888℃ 密度7.592g/cm3 密度8.24g/cm 3,熔点855℃,沸点1290℃ 密度5.85g/cm3,熔点501℃,沸点950℃ 不溶于水和乙醇,溶于硝酸、乙酸或热碱液 微溶于水;溶于硝酸、碱、乙酸 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不溶于冷水、乙醇和乙醚,稍溶于热水 有毒,空气中能吸收CO2,高温加热成Pb3O4 有毒;在145℃分解,能从空气中吸收CO2 有毒,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64g 有毒,用于制铅黄等颜料和作分析试剂 结晶物呈天蓝色片状或针状 CuF 2 多色单斜结晶,二水物蓝单斜结晶 CuCl 2 棕黄结晶粉末,二水物绿斜方晶体 Cu(OH) 2 CuO 黑色 密度立方体6.40g/cm3,三斜晶体6.45g/cm3 密度3.368g/cm 3 密度4.23g/cm3,熔点770℃,沸点1449℃ 密度3.054(二水2.38)g/cm3,熔点498℃ 不溶于水和乙醇,溶于稀酸、氰化钾溶液 不溶于水,溶于酸 微溶于水,溶于醇、酸、丙酮、氨水 溶于水、甲醇、乙醇等 还溶于碳酸铵溶液,在氨水中缓慢溶解 一般沉淀在70-90℃发黑,并分解为CuO和水 用于有机合成反应催化剂、氟化剂等 二水物有潮解性,110℃失去结晶水,有毒 Al2O3 白色粉末 Al(OH) 3 无臭无味的白色单斜晶体 AlF 3 无色三斜系晶 AlCl 3 无色透明六角晶体
写出溶解度较小的碱金属盐类的化学式
![写出溶解度较小的碱金属盐类的化学式](https://img.taocdn.com/s3/m/50cb570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a.png)
一、介绍碱金属盐是指具有碱性的金属盐,主要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等。
由于碱金属盐的溶解度较小,因此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二、溶解度较小的碱金属盐类化学式1. 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氢氧化钠是一种固体碱性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相对较小。
其溶解度为39.2g/100mL(20℃),在常温下呈固体状态。
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在水中呈现碱性反应,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碱法制备工艺中。
2. 氢氧化钾化学式:KOH氢氧化钾是另一种常见的碱性化合物,其溶解度相对较小。
在20℃下,氢氧化钾的溶解度约为112g/100mL。
氢氧化钾具有强碱性,在工业上常用于肥皂制备、碱液制备等过程中。
3. 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氢氧化钙是一种固体碱性化合物,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
在20℃下,氢氧化钙的溶解度约为1.7g/100mL。
氢氧化钙具有较强的碱性,在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 温度温度对碱金属盐的溶解度有一定影响。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碱金属盐的溶解度会增加。
但是对于某些特定的碱金属盐,却可能存在溶解度随温度而减小的情况。
2. 其他物质的影响有些碱金属盐的溶解度还会受到其他物质(如盐酸、硫酸等)的影响。
这些物质会通过与碱金属盐发生化学反应或者物理作用,从而影响碱金属盐的溶解度。
四、应用由于溶解度较小的碱金属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有着特定的应用:在化学合成实验中,可以利用碱金属盐的溶解度较小特点,进行相应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在工业生产中,需要根据碱金属盐的溶解度特点,制定相应的工艺控制和生产流程。
五、结论就溶解度较小的碱金属盐而言,其化学式包括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钙(Ca(OH)2)等。
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需要充分了解并合理应用碱金属盐的溶解度特点,从而实现更精确的实验结果和更高效的生产过程。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北京大学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基本要点
![北京大学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基本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fe2f5d06f1aff00bed51efe.png)
o
+
1070 K 2BeO + CCl 4 2BeCl 2 + CO2
CaO+H 2 O 2Ca(OH)2
2300 K CaO+3C CaC2 CO
2.过氧化物 ① 制取 除 Be 外,皆可生成过氧化物。 Na 、Ba 可由空气中燃烧直接生成; K、Rb、Cs 以 MO2+M 还原制得; Ca、Sr 以 MO 与 H2O2 作用; BaO + O2
4Li + O2 2Li 2 O 3NaN3 + NaNO 2 2Na 2 O+5N 2 2Na + Na 2 O2 2Na 2 O 10K+2KNO3 6K 2 O+N2
② 性质 ⅰ 颜色 Li2O 、Na2O (白色) ;K2O(淡黄) ;Rb2O(亮黄) ;Cs2O(橙红) ; MO(白色难溶于水粉末,BaO 较易溶) ⅱ 热稳定性 M2O 热稳定性较小,Li2O 熔点>1700℃ ,Na2O 1275℃升华;其余未达熔点即分解 (350~400℃) (M 半径增大后,相互极化作用有所增强) MO 热稳定性大于 M2O 。 BeO 熔点 2530℃ , MgO 熔点 2800℃, 然后依次熔点递减。 ⅲ 与水作用 多数是生成碱并放出大量热。 Na 2 O + H 2 O 2NaOH BeO 、MgO 难溶于水(因相应氢氧化物难溶) ;Rb2O、Cs2O 与水作用爆炸燃烧。 ⅳ 与酸性氧化物作用 在空气中易吸收 CO2 形成碳酸盐;CaO 用作高炉、冲天炉助熔剂,钢中脱磷。
BeCl 2 +2 K Be + 2KCl
无机化学-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元素-盐类化合物
![无机化学-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元素-盐类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5ac54d844b73f242326c5f61.p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或2-2型 1-2或2-1型 1-3或3-1型 2-3或3-2型
△Gøs界线kJ•mol-1 22.8
30.8
38.5
45.6
3
(2) 半定量规则:
晶格能
△sG
MX(s) M+(aq) + X- (aq)
2.7 盐类
1. 共同特点
1)基本上是离子型化合物。 只有半径特别小的Li+的某些盐(如卤化物)具不同程度的共价性
2)阳离子基本无色,盐的颜色取决于阴离子的颜色。
2. 溶解性
IA盐类易溶; IIA盐类难溶,一般与大尺寸阴离子相配时易形成难溶的ⅡA盐
IA易溶为主
难溶: K2[PtCl6]、 Na[Sb(OH)6]、
2
离子晶体盐类溶解性的判断标准
(1) 溶解自由能变: MX(s) = M+(aq) + X- (aq) △sG
以溶解度0.01 mol L-1作为易溶和难溶的“界线”
MX(s) = Mn+(aq) + Xn-(aq) (n=1或2) KSP= [Mn+][Xn-] = (0.01)2 = 1×10-4 则:△Gøs = -RTlnKSP= 22.8 kJ mol-1
法。其基本原理: 先用NH3将食盐水饱和, 然后通入CO2,溶解
度较小的NaHCO3析出:
< 15 oC, 析出
NH3 + NaCl + H2O + CO2 NaHCO3 + NH4Cl
CaCO3 CaO + CO2 NH4Cl + CaO CaCl2 + NH3 + H2O
考点37常见的盐-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原卷版)
![考点37常见的盐-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4360880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7.png)
考点37 常见的盐命题趋势该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经常将其与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氯离子的检验、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酸碱盐的应用、工农业生产及生活实际、医疗及健康、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物质的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或现象、结论)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
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
对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氯化钠用作调味品(或防腐剂、融雪剂、农业选种的试剂、配制生理盐水的原料)、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及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过滤和蒸发的操作及其注意事项的考查,以及对误差分析的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
考查重点1.常见盐的性质2.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重点考向考向一、盐的概念和分类1. 概念)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一类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或NH42. 分类①根据盐中所含金属阳离子的不同,盐可分为钠盐、钾盐、钙盐、铵盐、镁盐等;②根据盐中所含酸根离子的不同,盐可分为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盐酸盐等;③还可根据盐中的酸根离子是否含有氧元素,盐可分为含氧酸盐、无氧酸盐。
如硫酸钠、硝酸钠等为含氧酸盐,称为“某酸盐”;氯化钠、碘化钾等为无氧酸盐,称为“某化某”。
3. 生活中的盐(1)氯化钠(NaCl):食盐的主要成分。
(2)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
(3)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
(4)碳酸钙(CaCO3):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5)制取氧气的高锰酸钾(KMnO4)、氯酸钾(KClO3)、硫酸铜(CuSO4)都属于盐。
易错警示误区1:盐和食盐盐是一类物质,食盐是一种物质,专指氯化钠。
食盐是盐的一种,二者不是一个概念。
误区2:盐中一定有金属元素大多数盐中含有金属元素,但铵盐中的阳离子是NH4+,没有金属元素。
误区3:纯碱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属于盐,不属于碱。
硫化物的溶解性归纳
![硫化物的溶解性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5a5eb185acfa1c7ab00cc56.png)
硫化物的溶解性归纳氢硫酸可形成正盐和酸式盐,酸式盐均易溶于水,而正盐中除碱金属(包括NH4+)的硫化物和BaS易溶于水外,碱土金属硫化物微溶于水(BeS难溶),其它硫化物大多难溶于水,并具有特征的颜色。
大多数金属硫化物难溶于水。
从结构方面来看,S2-的半径比较大,因此变形性较大,在与重金属离子结合时,由于离子相互极化作用,使这些金属硫化物中的M—S键显共价性,造成此类硫化物难溶于水。
显然,金属离子的极化作用越强,其硫化物溶解度越小。
根据硫化物在酸中的溶解情况,将其分为四类。
见表11-13。
表11-13 硫化物的分类溶于稀盐酸(0.3mol·L-1HCl) 难溶于稀盐酸溶于浓盐酸难溶于浓盐酸溶于浓硝酸仅溶于王水MnS CoS (肉色) (黑色)ZnS NiS (白色) (黑色)FeS(黑色) SnS Sb2S3(褐色) (橙色)SnS2Sb2S5(黄色) (橙色)PbS CdS(黑色) (黄色)Bi2S3(暗棕)CuS As2S3(黑色) (浅黄)Cu2S As2S6(黑色) (浅黄)Ag2S(黑色)HgS(黑色)Hg2S(黑色)>10-2410-25 > > 10-30<10-30<<10-30现以MS型硫化物为例,结合上述分类情况进行讨论。
(1) 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盐酸的硫化物。
此类硫化物的>10-24,与稀盐酸反应即可有效地降低S2-浓度而使之溶解。
例如:ZnS + 2H+─→ Zn2+ + H2S↑(2) 不溶于水和稀盐酸,但溶于浓盐酸的硫化物。
此类硫化物的在10-25~10-30之间,与浓盐酸作用除产生H2S气体外,还生成配合物,降低了金属离子的浓度。
例如:PbS + 4HCl ─→ H2[PbCl4] + H2S↑(3) 不溶于水和盐酸,但溶于浓硝酸的硫化物。
此类硫化物的<10-30,与浓硝酸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中的S2-被氧化为S,S2-浓度大为降低而导致硫化物的溶解。
重金属盐溶解热-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重金属盐溶解热-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8fccf9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7.png)
重金属盐溶解热-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重金属盐的溶解热是研究重金属化合物溶解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重金属盐溶解热的研究在化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揭示重金属盐在溶液中的行为和性质,对于了解重金属离子的溶解动力学过程以及其在环境和生物体内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重金属盐的溶解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重金属盐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积累过程。
不同的重金属盐溶解热对其在环境中的迁移和活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对于环境监测和治理提出了挑战和需求。
此外,重金属盐溶解热也与生物体的代谢过程密切相关。
重金属离子在生物体内的溶解过程不仅受到重金属盐的溶解热影响,还受到生物体内其他成分的影响。
了解重金属盐溶解热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行为和毒性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重金属中毒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重金属盐的定义和性质、重金属盐的溶解过程以及重金属盐溶解热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通过对重金属盐溶解热的研究,可以为重金属盐在环境和生物体中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环境监测、重金属中毒的预防和治疗等问题提供科学参考。
此外,文章还将对重金属盐溶解热的特点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在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最后,还将展望未来对重金属盐溶解热研究的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介绍本文所要研究的主题——重金属盐溶解热,并说明本文的组织结构和目的。
第二部分是正文,主要分为三个小节:重金属盐的定义和性质、重金属盐的溶解过程以及重金属盐溶解热的影响因素。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分别介绍重金属盐的定义、基本性质以及其溶解过程。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重金属盐溶解热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因素的具体作用机制。
第三部分是结论,主要分为三个小节:总结重金属盐溶解热的特点、对重金属盐溶解热的意义进行探讨以及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高中化学——溶解度表(700种金属盐)
![高中化学——溶解度表(700种金属盐)](https://img.taocdn.com/s3/m/6dc5325480eb6294dc886c5b.png)
物质
BaS BiAsO4 Bi(OH)3 BiI3 BiPO4 Bi2S3 Pt(OH)2 PtBr4 PuF3 PuF4 Pu(IO3)4
化学式
一氧化氮 一氧化二氮 铬酸镝(III)
铒
NO ND2yO2(CrO4)3· 10H2O
物质 氢氧化铒(III)
钒
化学式 Er(OH)3
物质
化学式
五钆氧、化钙二、钒锆 V2O5
2.88
4.89
2.448×10-4
7.86 7.298×10-4 2.868×10-7 7.761×10-4 1.096×10-10 1.561×10-20 3.109×10-11 1.352×10-7 3.144×10-4 3.622×10-4 7.998×10-2
0°C 10°C
20°C 5.6×10-3
BaO Ba(ClO4)2 Ba(MnO4)2 Ba2P2O7 BaSeO4
45 120
0°C
58.8 12.5 0.29 98 20.3 31.2 43.9
26.2
1.67 182 4.95 50.3
239
55 144
10°C
62 16.1 0.44 101 26.9 33.5 44.6
0.159 28
锕、氨、铵
物质
化学式
氢氧化锕(III) Ac(OH)3
0°C 10°C
20°C 4×10-4
30°C
氨
NH3
88.5
70
56
44.5
叠氮化铵
NH4N3
16
25.3
苯甲酸铵
NH4C7H5O2
20
碳酸氢铵
NH4HCO3
溶解度表(700种金属盐)
![溶解度表(700种金属盐)](https://img.taocdn.com/s3/m/a6df291a6edb6f1aff001ff0.png)
91.9 135 43.5
84 7.6×10-2
25.5 0°C
0°C
216 41.4
162 47.7
89.6 0.24 30.5 10°C
10°C
233 46.2 65.8
说明:分享者在此对未知姓名的制作者深表感谢!同时希望受益者多多分享自己的珍藏好东西!
物质
化学式
0°C 10°C
20°C
30°C
溶解度表以化学品中特征元素的拼音顺序排列。所有数据都为1atm下的数据,单位为g/100cm3。 钡、铋、铂、钚、氮、镝、铒、钒、钆、钙、锆、镉、铬、汞、钴、硅、铪、氦、钬、镓、钾、金、钪、镧、锂
11.9 溴化铵
NH4Br
60.6 68.1
76.4
83.2
碳酸铵
(NH4)2CO3
100
氯酸铵
NH4ClO3
28.7
氯化铵
NH4Cl
29.4 33.2
37.2
41.4
氯铂酸铵
(NH4)2PtCl6
0.289 0.374
0.499
0.637
铬酸铵
(NH4)2CrO4
25
29.2
3.8 336 1.5×10-2 9×10-3 5×10-3
70.5 208 0.84 30°C
75
0.95 109 41.6 38.1
0.162 34
5.59 4.6×10-2
250 11.5
硫酸钡
BaSO4
硫化钡 砷酸铋 氢氧化铋 碘化铋 磷酸铋 硫化铋 氢氧化铂(II) 溴化铂(IV) 氟化钚(III) 氟化钚(IV) 碘酸钚(IV)
溶解度表
![溶解度表](https://img.taocdn.com/s3/m/ff73fb2d647d27284b7351f8.png)
溶解度表离子型盐类溶解度的一般规律是:(1)离子的电荷小、半径大的盐往往是易溶的。
例如碱金属离子的电荷比碱土金属小,半径比碱土金属大,所以碱金属的氟化物比碱土金属氟化物易溶。
(2)阴离子半径较大时,盐的溶解度常随金属的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少。
例如I-、SO42- 、CrO42- 半径较大。
它们的盐的溶解度按锂到铯,铍到钡的顺序基本减小。
(3)相反,阴离子半径较小时,盐的溶解度常随金属的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
例如F-、OH-的半径较小,其盐的溶解度按锂到铯,铍到钡的顺序基本增大。
(4)一般来讲,盐中正负离子半径相差较大时,其盐的溶解度较大。
相反,盐中正负离子半径相近时,其溶解度较小。
以上是规律,至于原因吗~~自然是离子键越紧密,在水中拆散成为离子的几率越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到:导航, 搜索关于中学阶段使用的用于判断溶解性的简易表格,请参见溶解性表。
这是各种元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列表,以化学品中特征元素的拼音顺序排列。
所有数据都为1atm下的数据,单位为g/100cm3。
内容列表:锕、氨、铵、钯、钡、铋、铂、钚、氮、镝、铒、钒、钆、钙、锆、镉、铬、汞、钴、硅、铪、氦、钬、镓、钾、金、钪、镧、锂、硫、镥、铝、镁、锰、钠、镍、钕、硼、铍、钋、镨、氢、铅、铷、铯、钐、砷、铈、锶、铊、碳、铽、锑、铁、铜、钍、锡、氙、锌、溴、氩、氧、铟、钇、镱、银、铀、铕、有机化合物[编辑]锕、氨、铵物质化学式0°C10°C20°C30°C40°C50°C60°C70°C80°C90°C100°C氢氧化Ac(OH)30.0022(III)氨NH388.5 70 56 44.5 34 26.5 20 15 11 8 7 叠氮化铵NH4N316 25.3 37.1苯甲酸铵NH4C7H5O220碳酸氢铵NH4HCO311.9 16.1 21.7 28.4 36.6 59.2 109 170 354溴化铵NH4Br60.6 68.1 76.4 83.2 91.2 108 125 135 145碳酸铵(NH4)2CO3100氯酸铵NH4ClO328.7氯化铵NH4Cl29.4 33.2 37.2 41.4 45.8 50.4 55.3 60.2 65.6 71.2 77.3氯铂酸铵(NH4)2PtCl60.2890.3740.4990.6370.8151.442.16 2.613.36铬酸铵(NH4)2CrO425 29.2 34 39.3 45.3 59 76.1重铬酸铵(NH4)2Cr2O718.2 25.5 35.6 46.5 58.5 86 115 156砷酸二NH4H2AsO433.7 48.7 63.8 83 107 122铵磷酸二氢铵NH4H2PO422.7 39.5 37.4 46.4 56.7 82.5 118 173氟硅酸铵(NH4)2SiF618.6甲酸铵NH4HCO2102 143 204 311 533磷酸一氢铵(NH4)2HPO442.9 62.9 68.9 75.1 81.8 97.2硫酸氢铵NH4HSO4100酒石酸氢铵NH4HC4H4O61.882.7碘酸铵NH4IO32.6碘化铵NH4I155 163 172 182 191 209 229 250硝酸铵NH4NO3118 150 192 242 297 421 580 740 871高碘酸铵(NH4)5IO62.7草(NH4)2C22.23.214.45 6.09 8.18 14 22.4 27.9 34.7酸铵O 4高氯酸铵NH4ClO412 16.4 21.7 37.7 34.6 49.9 68.9高锰酸铵NH4MnO40.8磷酸铵(NH4)3PO426.1硒酸铵(NH4)2SeO496 105 115 126 143 192硫酸铵(NH4)2SO470.6 73 75.4 78 81 88 95 103亚硫酸铵(NH4)2SO347.9 54 60.8 68.8 78.4 104 144 150 153酒石酸铵(NH4)2C4H4O645 55 63 70.5 76.5 86.9硫氰酸铵NH4SCN120 144 170 208 234 346硫代硫酸铵(NH4)2S2O32.15钒酸铵NH4VO30.48 0.84 1.32 2.42[编辑]钯、钡、铋、铂、钚物质 化学式 0°C 10°C 20°C30°C 40°C 50°C 60°C 70°C 80°C 90°C 100°C氢氧化钯(II )Pd(OH)2 4.106×10-10 氢氧化钯(IV )Pd(OH)45.247×10-14乙酸钡Ba(C 2H 3O 2)2 58.8 62 7275 78.5 75 74 74.8砷酸钡Ba 3(AsO 4)22.586×10-9叠氮化钡Ba(N 3)2 12.5 16.1 17.4溴酸钡 Ba(BrO 3)20.29 0.44 0.650.95 1.31 2.27 3.52 0.95 1.31溴化钡 BaBr 2 98 101 104109 114 123 135 149碳酸钡BaCO 31.409×10-3氯酸钡 Ba(ClO 3)220.3 26.9 33.941.6 49.7 66.7 84.8 105氯化钡BaCl 2 31.233.5 35.8 38.1 40.8 46.2 52.5 55.8 59.4 氯酸Ba(ClO 2)2 43.944.6 45.447.953.866.680.8铬酸钡BaCrO42.775×10-4氰化钡Ba(CN)280亚铁氰化钡Ba2Fe(CN)69.732×10-3氟化钡BaF20.1590.16 0.162氟硅酸钡BaSiF62.8×10-2甲酸钡Ba(HCO2)226.228 31.9 34 38.6 44.2 47.6 51.3磷酸氢钡BaHPO41.3×10-2亚磷酸氢钡BaHPO30.687氢氧化钡Ba(OH)2·8H2O1.672.483.89 5.59 8.22 20.9 101碘酸钡Ba(IO3)23.5×10-24.6×10-25.7×10-2碘化钡BaI2182 201 223 250 264 291 301钼BaMoO46×10-3钡硝酸钡Ba(NO3)24.956.67 9.02 11.5 14.1 20.4 27.2 34.4亚硝酸钡Ba(NO2)250.360 72.8 102 151 222 261 325草酸钡BaC2O4·2H2O3×10-3氧化钡BaO 3.8 高氯酸钡Ba(ClO4)2239 336 416 495 575 653高锰酸钡Ba(MnO4)21.5×10-2焦磷酸钡Ba2P2O79×10-3硒酸钡BaSeO45×10-3硫酸钡BaSO42.448×10-4硫化钡BaS2.884.89 7.86 10.4 14.9 27.7 49.9 67.3 60.3砷酸铋BiAsO47.298×10-4氢氧化Bi(OH)32.868×10-7碘化铋BiI37.761×10-4磷酸铋BiPO41.096×10-10硫化铋Bi2S31.561×10-20氢氧化铂(II )Pt(OH)23.109×10-11溴化铂(IV )PtBr41.352×10-7氟化钚(II I)PuF33.144×10-4氟化钚(IV )PuF43.622×10-4碘酸钚(IV )Pu(IO3)47.998×10-2[编辑]氮、镝物质化学式0°C10°C20°C30°C40°C50°C60°C70°C80°C90°C100°C一氧化氮NO5.6×10-3一氧化二氮N2O0.112铬酸镝(II I)Dy2(CrO4)3·10H2O0.663[编辑]铒物质化学式0°C10°C20°C30°C40°C50°C60°C70°C80°C90°C100°C氢氧化铒(III )Er(OH)31.363×10-5[编辑]钒物质化学式0°C10°C20°C30°C40°C50°C60°C70°C80°C90°C100°C五氧化二钒V2O50.8[编辑]钆、钙、锆、镉、铬、汞、钴、硅物质化学式0°C10°C20°C30°C40°C50°C60°C70°C80°C90°C100°C乙酸Gd(C2H3O2)·4H2O11.6(II I)碳酸氢钆(II I)Gd(HCO3)35.61溴酸钆(II I)Gd(BrO3)3·9H2O50.270.195.6 126 166氢氧化钆(II I)Gd(OH)31.882×10-5硫酸钆(II I)Gd2(SO4)33.98 3.3 2.62.32氯化钙CaCl259.564.774.5 100 128 137 147 154 159乙酸钙Ca(C2H3O2)2·2H2O37.4 36 34.733.833.232.733.5 31.1 29.7砷酸钙Ca3(AsO4)23.629×10-3叠氮化钙Ca(N3)245苯甲酸钙Ca(C7H5O2)2·3H2O2.322.452.723.023.424.716.87 8.55 8.7酸氢钙Ca(HCO3)216.1 16.617.117.517.9 18.4溴酸钙Ca(BrO3)2230溴化钙CaBr2125 132 143 213 278 295 312霰石CaCO3-霰石7.753×10-4方解石CaCO3-方解石6.170×10-4氯酸钙Ca(ClO3)2209铬酸钙CaCrO44.5 2.251.831.490.83磷酸二氢钙Ca(H2PO4)21.8氟化钙CaF28.575×10-3氟硅酸钙CaSiF60.518甲酸钙Ca(HCO2)216.1 16.617.117.517.9 18.4磷酸氢钙CaHPO44.303×10-3氢氧Ca(OH)20.1890.1820.1730.160.1410.1218.6×10-27.6×10-2钙碘酸钙Ca(IO3)29×10-20.240.380.520.650.66 0.67碘化钙CaI264.6 6667.670.874 78 81钼酸钙CaMoO44.099×10-3硝酸钙Ca(NO3)2·4H2O102 115 129 152 191 358 363亚硝酸钙Ca(NO2)2·4H2O63.9 84.5 104 134 151 166 178草酸钙CaC2O46.7×10-4高氯酸钙Ca(ClO4)2188高锰酸钙Ca(MnO4)2338磷酸钙Ca3(PO4)22×10-3硒酸钙CaSeO4·2H2O9.739.779.228.797.14硫酸钙CaSO4·2H2O0.2230.2440.2550.2640.2650.2440.2340.205钨酸钙CaWO42.387×10-3氟ZrF 1.32锆硫酸锆Zr(SO4)2·4H2O52.5砷酸镉Cd3(AsO4)27.091×10-6苯甲酸镉Cd(C7H5O2)22.81溴酸镉Cd(BrO3)2125溴化镉CdBr256.375.498.8 129 152 153 156 160碳酸镉CdCO33.932×10-5氯酸镉Cd(ClO3)2299 308 322 348 376 455氯化镉CdCl2100 135 135 135 135 136 140 147氰化镉Cd(CN)22.2×10-2亚铁氰化镉Cd2Fe(CN)68.736×10-5氟化镉CdF24甲酸镉Cd(HCO2)28.311.114.418.625.359.580.5 85.2 94.6氢Cd(OH) 2.697×氧化镉10-4碘酸镉Cd(IO3)29.7×10-2碘化镉CdI278.7 84.787.992.1100 111 125硝酸镉Cd(NO3)2122 136 150 194 310 713草酸镉CdC2O4.3H2O6.046×10-3高氯酸镉Cd(ClO4)2180 188 195 203 221 243 272磷酸镉Cd3(PO4)26.235×10-6硒酸镉CdSeO472.568.46458.95544.232.5 27.2 22硫酸镉CdSO475.4 76 76.678.581.866.7 63.1 60.8硫化镉CdS1.292×10-12钨酸镉CdWO44.642×10-2硝酸铬Cr(NO3)3108 124 130 152高氯酸铬Cr(ClO4)3104 123 130硫Cr(SO)220酸铬·18H2O叠氮化亚汞Hg2(N3)22.727×10-2溴化亚汞Hg2Br21.352×10-6碳酸亚汞Hg2CO34.351×10-7氯化亚汞Hg2Cl23.246×10-5铬酸亚汞Hg2CrO42.313×10-3氰化亚汞Hg2(CN)22.266×10-12高氯酸亚汞Hg2(ClO4)2)282 325 407 455 499 541 580硫酸亚汞Hg2SO44.277×10-2乙酸汞Hg(C2H3O2)225苯甲酸Hg(C7H5O2)2·H2O1.1汞溴酸汞Hg(BrO3)2·2H2O0.08溴化汞HgBr20.3 0.4 0.560.660.911.682.77 4.9氯酸汞Hg(ClO3)225氯化汞HgCl23.634.826.578.3410.216.330 61.3氰化汞Hg(CN)29.3碘酸汞Hg(IO3)22.372×10-3碘化汞HgI26×10-3草酸汞HgC2O41.1×10-2硫化汞HgS2.943×10-25硫氰酸汞Hg(SCN)26.3×10-2溴酸钴Co(BrO3)2·6H2O45.5溴化钴CoBr291.9 112 128 163 227 241 257氯酸钴Co(ClO3)2135 162 180 195 214 316氯化钴CoCl243.547.752.959.769.593.897.6 101 106氟化钴CoF21.36氟硅酸钴CoSiF6·6H2O118碘酸钴Co(IO3)2·2H2O1.02 0.90.880.820.73 0.7碘化钴CoI2203硝酸钴Co(NO3)28489.697.4 111 125 174 204 300亚硝酸钴Co(NO2)27.6×10-20.240.40.610.85高氯酸钴Co(ClO4)2104硫酸钴CoSO425.530.536.1 4248.855 53.8 45.3 38.9二氧化硅SiO21.2×10-2[编辑]铪、氦、钬物质化学式0°C10°C20°C30°C40°C50°C60°C70°C80°C90°C100°C氢氧Hf(OH)34.50305×10-4化铪(II I)氢氧化铪(IV )Hf(OH)44.503×10-6氦He0.6 氢氧化钬(II I)Ho(OH)32.519×10-5硫酸钬(II I)Ho2(SO4)3·8H2O8.18 6.14.52[编辑]镓、钾、金物质化学式0°C10°C20°C30°C40°C50°C60°C70°C80°C90°C100°C氢氧化镓Ga(OH)38.616×10-9草酸镓Ga2(C2O4)3·42O0.4硒酸镓Ga2(SeO4)3·16H2O18.1乙酸钾KC2H3O2216 233 256 283 324 350 381 398砷K3AsO419钾叠氮化钾KN341.446.2 50.8 55.8 61 106苯甲酸钾KC7H5O265.8 70.7 76.7 82.1溴酸钾KBrO33.094.72 6.91 9.64 13.1 22.7 34.1 49.9溴化钾KBr53.659.5 65.3 70.7 75.4 85.5 94.9 99.2 104溴铂酸钾K2PtBr61.89碳酸钾K2CO3105 109 111 114 117 127 140 148 156氯酸钾KClO33.3 5.2 7.3 10.1 13.9 23.8 37.5 46 56.3氯化钾KCl28 31.2 34.2 37.2 40.1 45.8 48.8 51.3 53.9 56.3 铬酸钾K2CrO456.360 63.7 66.7 67.8 70.1 74.5氰化钾KCN50 重铬酸钾K2Cr2O74.7 7 12.3 18.1 26.3 45.6 73砷酸二KH2AsO419钾磷酸二氢钾KH2PO414.818.3 22.6 28 35.5 50.2 70.4 83.5铁氰化钾K3Fe(CN)630.238 46 53 59.3 70 91亚铁氰化钾K4Fe(CN)614.321.1 28.2 35.1 41.4 54.8 66.9 71.5 74.2氟化钾KF44.753.5 94.9 108 138 142 150甲酸钾KHCO2313 337 361 398 471 580 658碳酸氢钾KHCO322.527.4 33.7 39.9 47.5 65.6磷酸一氢钾K2HPO4150硫酸氢钾KHSO436.248.6 54.3 61 76.4 96.1 122氢氧化钾KOH95.7103 112 126 134 154 178碘酸钾KIO34.6 6.27 8.08 10.3 12.6 18.3 24.8 32.3化钾KI128 136 144 153 162 168 176 192 198 206 硝酸钾KNO313.921.9 31.6 45.3 61.3 106 167 203 245亚硝酸钾KNO2279 292 306 320 329 348 376 390 410草酸钾K2C2O425.531.9 36.4 39.9 43.8 53.2 63.6 69.2 75.3高氯酸钾KClO40.761.06 1.682.563.73 7.3 13.4 17.7 22.3高碘酸钾KIO40.170.28 0.42 0.65 1 2.1 4.4 5.9高锰酸钾KMnO42.834.31 6.34 9.03 12.6 22.1过二硫酸钾K2S2O84.7磷酸钾K3PO481.5 92.3 108 133硒酸钾K2SeO4107 109 111 113 115 119 121 122硫酸钾K2SO47.4 9.3 11.1 13 14.8 18.2 21.4 22.9 24.1四苯硼KBC24H201.8×10-5硫氰酸钾KSCN177 198 224 255 289 372 492 571 675硫代硫酸钾K2S2O396 155 175 205 238 293 312钨酸钾K2WO451.5三氯化金AuCl368三碘化金AuI31.295×10-10草酸金(V )Au2(C2O4)50.258[编辑]钪物质化学式0°C10°C20°C30°C40°C50°C60°C70°C80°C90°C100°C草酸钪Sc2(C2O4)3·6H2O6×10-3硫酸钪Sc2(SO4)3·5H2O54.6[编辑]镧、锂、硫、镥、铝物质化学式0°C10°C20°C30°C40°C50°C60°C70°C80°C90°C100°C乙酸镧La(C2H3O2)3·H2O16.9溴酸镧La(BrO3)398 120 149 200碘酸镧La(IO3)34.575×10-2钼酸镧La2(MoO4)32.473×10-3硝酸镧La(NO3)3100 136 168 247硒酸镧La2(SeO4)350.545 45 45 45 18.5 5.4 2.2硫酸镧La2(SO4)33 2.72 2.33 1.9 1.67 1.26 0.91 0.79 0.68钨酸镧La2(WO4)3·3H2O6.06乙酸锂LiC2H3O231.235.1 40.8 50.6 68.6叠氮化锂LiN361.364.2 67.2 71.2 75.4 86.6 100苯甲酸锂LiC7H5O238.941.6 44.7 53.8溴酸锂LiBrO3154 166 179 198 221 269 308 329 355溴化锂LiBr143 147 160 183 211 223 245 266碳酸锂Li2CO31.541.43 1.33 1.26 1.17 1.08 1.01 0.85 0.72氯酸锂LiClO3241 283 372 488 604 777氯化锂LiCl69.274.5 83.5 86.2 89.8 98.4 112 121 128铬酸锂Li2CrO4.2H2O142重铬酸锂Li2Cr2O7.2H2O151磷酸二氢LiH2PO4126锂氟化锂LiF0.16氟硅酸锂Li2SiF6.2H2O73甲酸锂LiHCO232.335.7 39.3 44.1 49.5 64.7 92.7 116 138亚磷酸氢锂Li2HPO34.439.97 7.61 7.11 6.03氢氧化锂LiOH12.712.7 12.8 12.9 13.0 13.3 13.8 15.3 17.5碘化锂LiI151 157 165 171 179 202 435 440 481钼酸锂Li2MoO482.679.5 79.5 78 73.9硝酸锂LiNO353.460.8 70.1 138 152 175亚硝酸锂LiNO270.982.5 96.8 114 133 177 233 272 324草酸锂Li2C2O48高氯酸锂LiClO442.749 56.1 63.6 72.3 92.3 128 151高锰酸锂LiMnO471.4磷酸锂Li3PO43.821×10-2硒化锂Li2Se57.7亚硒酸锂Li2SeO325 23.3 21.5 19.6 17.9 14.7 11.9 11.1 9.9硫酸锂Li2SO436.135.5 34.8 34.2 33.7 32.6 31.4 30.9酒石酸锂Li2C4H4O642 31.8 27.1 26.6 27.2 29.5硫氰酸锂LiSCN114 131 153钒酸锂LiVO32.5 4.82 6.28 4.38 2.67二氧化硫 SO 2 9.4氢氧化镥(III )Lu(OH)31.164×10-5硫酸镥(III )Lu 2(SO 4)3·8H 2O57.9氯化铝 AlCl 3 43.944.9 45.8 46.6 47.3 48.1 48.6 49 氟化铝AlF 3 0.560.56 0.67 0.78 0.91 1.1 1.321.72硝酸铝Al(NO 3)3 60 66.7 73.9 81.8 88.7 106 132 153 160 高氯酸铝Al(ClO 4)3 122 128 133硫酸铝Al 2(SO 4)3 31.2 33.5 36.4 40.4 45.859.2 73 80.8 89 氢氧化铝Al(OH)30.0001[编辑] 镁、锰物质 化学式 0°C 10°C 20°C 30°C 40°C 50°C 60°C 70°C 80°C 90°C 100°C 乙酸镁Mg(C 2H 3O 2)2 56.7 59.7 53.4 68.675.7118苯甲酸镁Mg(C 7H 5O 2)2·H 2O 5溴酸镁 Mg(BrO 3)2·6H 2O58 溴MgBr 298 99101104106112125镁 碳酸镁MgCO 33.9×10-2氯酸镁 Mg(ClO 3)2 114 123 135 155 178 242 268氯化镁MgCl 2 52.9 53.6 54.6 55.857.56166.1 69.573.3铬酸镁 MgCrO 4·7H 2O137氟化镁 MgF 27.325×10-3氟硅酸镁MgSiF 6 26.3 30.834.9 44.4甲酸镁Mg(HCO 2)2 14 14.2 14.4 14.915.9 17.9 20.5 22.222.9氢氧化镁Mg(OH)29.628×10-4碘酸镁 Mg(IO 3)2 7.2 8.6 10 11.7 15.2 15.5 15.6碘MgI 2120140173186镁 钼酸镁MgMoO 413.7硝酸镁 Mg(NO 3)2 62.1 66 69.5 73.678.9 78.9 91.6106 草酸镁MgC 2O 4 0.104高氯酸镁Mg(ClO 4)2 49.6磷酸镁 Mg 3(PO 4)22.588×10-4硒酸镁 MgSeO 4 20 30.4 38.3 44.348.6 55.8亚硒酸镁 MgSeO 35.454×10-2硫酸镁 MgSO 4 22 28.2 33.7 38.944.5 54.6 55.8 52.950.4硫代硫酸镁MgS 2O 3 50溴化锰 MnBr 2 127 136147157169197225 226 228碳酸锰 MnCO 34.877×10-5氯化锰MnCl 2 63.4 68.1 73.9 80.888.5109 113 114 115亚铁氰化锰 Mn 2Fe(CN)61.882×10-3氟化锰MnF 210.60.67 0.440.48氟硅酸锰MnSiF 6·6H 2O 140氢氧化锰Mn(OH)23.221×10-4硝酸锰Mn(NO 3)2 102 118 139 206草酸锰 MnC 2O 4·2H 2 2×10-2 2.4×10-2 2.8×10-2 3.3×10-2硫MnSO 452.9 59.7 62.9 62.9 60 53. 45.40.35.3酸锰6 6 9 [编辑]钠、镍、钕物质化学式0°C10°C20°C30°C40°C50°C60°C70°C80°C90°C100°C乙酸钠CH3COONa36.240.846.4 54.665.6139 153 161 170叠氮化钠NaN338.939.940.8苯甲酸钠NaC7H5O253.0溴酸钠NaBrO324.230.336.4 42.648.862.675.790.8溴化钠NaBr80.285.290.8 98.4 107 118 120 121 121碳酸钠Na2CO3712.521.5 39.7 49 4643.943.9氯酸钠NaClO379.687.695.9 105 115 137 167 184 204氯化钠NaCl35.735.835.9 36.136.437.13838.539.2铬酸钠Na2CrO431.750.184 88 96 115 125 126氰化钠NaCN40.848.158.7 71.2水解重Na2Cr2O7163 172 183 198 215 269 376 405 415铬酸钠磷酸二氢钠NaH2PO456.569.886.9 107 133 172 211 234氟化钠NaF3.664.06 4.22 4.44.684.895.08甲酸钠HCOONa43.962.581.2 102 108 122 138 147 160碳酸氢钠NaHCO37 8.1 9.6 11.112.716氢氧化钠NaOH98 109 119 129 174 碘酸钠NaIO32.484.598.08 10.713.319.826.629.533碘化钠NaI159 167 178 191 205 257 295 302 钼酸钠Na2MoO444.164.765.3 66.968.671.8硝酸钠NaNO37380.887.6 94.9 102 122 148 180亚硝酸钠NaNO271.275.180.8 87.694.9111 113 160草酸钠Na2C2O42.693.053.41 3.814.184.935.716.5高NaClO4167 183 201 222 245 288 306 329酸钠高碘酸钠NaIO41.835.6 10.3 19.930.4磷酸钠Na3PO44.5 8.2 12.1 16.320.220.96068.177焦磷酸钠Na4P2O72.26硒酸钠Na2SeO413.325.226.9 7781.878.674.873 72.7硫酸钠Na2SO44.9 9.1 19.5 40.848.845.343.742.742.5硫代硫酸钠Na2S2O371.57377.690.897.2溴酸镍Ni(BrO3)2·6H2O28溴化镍NiBr2113 122 131 138 144 153 154 155碳酸镍NiCO39.643×10-4氯酸镍Ni(ClO3)2111 120 133 155 181 221 308氯化镍NiCl253.456.366.8 70.673.281.286.687.6氟化NiF22.552.562.562.59碘酸镍Ni(IO3)20.746.2×10-21.43碘化镍NiI2124 135 148 161 174 184 187 188硝酸镍Ni(NO3)279.294.2 105 119 158 187 188高氯酸镍Ni(ClO4)2105 107 110 113 117焦磷酸镍Ni2P2O71.017×10-3硫酸镍NiSO4·6H2O44.4 46.649.255.664.570.176.7乙酸钕(II I)Nd(C2H3O2)3·H2O26.2溴酸钕(II I)Nd(BrO3)343.959.275.6 95.2 116氯化钕(II I)NdCl396.798 99.6 102 105钼酸钕(II I)Nd2(MoO4)31.9×10-3硝Nd(NO3)3127 142 145 159 211钕(II I)硒酸钕(II I)Nd2(SeO4)345.244.641.8 39.939.943.97 3.3硫酸钕(II I)Nd2(SO4)313 9.7 7.1 5.3 4.1 2.8 2.2 1.2[编辑]硼、铍、钋、镨物质化学式0°C10°C20°C30°C40°C50°C60°C70°C80°C90°C100°C硼酸H3BO35.7三氧化二硼B2O32.2碳酸铍BeCO30.218氯化铍BeCl242 42钼酸铍BeMoO43.02硝酸铍Be(NO3)297 102 108 113 125 178草酸铍BeC2O4·3H2O63.5氯酸铍Be(ClO4)2147硒酸铍BeSeO4·4H2O49硫酸铍BeSO437 37.6 39.1 41.4 45.8 53.1 67.2 82.8硫化钋PoS2.378×10-14乙酸镨(II I)Pr(C2H3O2)3·H2O32溴酸镨(II I)Pr(BrO3)355.973 91.8 114 144氯化镨(II I)PrCl3104钼酸镨(II I)Pr2(MoO4)31.5×10-3硝酸镨(II I)Pr(NO3)3112 162 178硫酸镨(II Pr2(SO4)319.815.6 12.6 9.89 2.56 5.04 3.5 1.1 0.91[编辑]氢、铅物质化学式0°C10°C20°C30°C40°C50°C60°C70°C80°C90°C100°C砷化氢AsH38×10-2氯化氢HCl81 75 70 65.5 6157.553 50 47 43 40硫化氢H2S0.33乙酸铅Pb(C2H3O2)219.8 29.5 44.3 69.8 116叠氮化铅Pb(N3)22.49×10-2溴酸铅Pb(BrO3)27.92溴化铅PbBr20.45 0.63 0.86 1.12 1.52.293.323.864.55碳酸铅PbCO37.269×10-5氯酸铅Pb(ClO3)23.7×10-2氯化铅PbCl20.67 0.82 1 1.21.421.942.542.883.2铬酸铅PbCrO41.71×10-5亚PbFe(CN)65.991×铁氰化铅10-4氟化铅PbF24.634×10-2氟硅酸铅PbSiF6190 222 403 428 463磷酸氢铅PbHPO43.457×10-4亚磷酸氢铅PbHPO32.187×10-2氢氧化铅Pb(OH)21.615×10-4碘酸铅Pb(IO3)22.4×10-3碘化铅PbI24.4×10-25.6×10-26.9×10-29×10-20.1240.1930.2940.42钼酸铅PbMoO41.161×10-5硝酸铅Pb(NO3)237.5 46.2 54.3 63.472.191.6111 133草酸铅PbC2O46.495×10-4高氯酸Pb(ClO4)2·3H2O440硒酸铅PbSeO41.31×10-2硫酸铅PbSO43.836×10-3硫化铅PbS6.767×10-13酒石酸铅PbC4H4O62.5×10-3硫氰酸铅Pb(SCN)20.553硫代硫酸铅PbS2O32.02×10-2钨酸铅PbWO42.838×10-2氢氧化铅(I V)Pb(OH)47.229×10-11[编辑]铷物质化学式0°C10°C20°C30°C40°C50°C60°C70°C80°C90°C100°C乙酸铷RbC2H3O286酸铷RbBrO33.6 5.1溴化铷RbBr90 99 108 119 132 158 氯酸铷RbClO32.13.1 5.4 8 11.6 22 38 49 63氯化铷RbCl77 84 91 98 104 115 127 133 143 铬酸铷Rb2CrO462 67.5 73.6 78.9 85.6 95.7重铬酸铷Rb2Cr2O75.9 10 15.2 32.3氟化铷RbF300氟硅酸铷Rb2SiF60.157甲酸铷RbHCO2443 554 614 694 900碳酸氢铷RbHCO31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氢氧化钯(IV) Pd(OH)4
75
0.95 109 41.6 38.1
0.162 34
5.59 4.6×10-2 250 11.5
9.02 72.8 3×10-3 3.8 336 1.5×10-2 9×10-3 5×10-3
239
硫酸钡 硫化钡 砷酸铋 氢氧化铋 碘化铋 磷酸铋 硫化铋 氢氧化铂(II) 溴化铂(IV) 氟化钚(III) 氟化钚(IV) 碘酸钚(IV)
酒石酸铵 硫氰酸铵 硫代硫酸铵 钒酸铵 物质 氢氧化钯(II) 乙酸钡 砷酸钡 叠氮化钡 溴酸钡 溴化钡 碳酸钡 氯酸钡 氯化钡 氯酸钡 铬酸钡 氰化钡 亚铁氰化钡 氟化钡 氟硅酸钡 甲酸钡 磷酸氢钡 亚磷酸氢钡 氢氧化钡 碘酸钡 碘化钡 钼酸钡 硝酸钡 亚硝酸钡 草酸钡 氧化钡 高氯酸钡 高锰酸钡 焦磷酸钡 硒酸钡
-3
1.83
0.16 0.38 67.6
102
115
129
152 104
8.79 0.264
129 348
氯化镉 氰化镉 亚铁氰化镉 氟化镉 甲酸镉 氢氧化镉 碘酸镉 碘化镉 硝酸镉 草酸镉 高氯酸镉 磷酸镉 硒酸镉 硫酸镉 硫化镉 钨酸镉 硝酸铬 高氯酸铬 硫酸铬 叠氮化亚汞 溴化亚汞 碳酸亚汞 氯化亚汞 铬酸亚汞 氰化亚汞 高氯酸亚汞 硫酸亚汞 乙酸汞 苯甲酸汞 溴酸汞 溴化汞 氯酸汞 氯化汞 氰化汞
说明:分享者在此对未知姓名的制作者深表感谢!同时希望受益者多多分享自己的珍藏好东西! 物质 化学式 0° C 10° C 20° C 30° C
溶解度表以化学品中特征元素的拼音顺序排列。所有数据都为1atm下的数据,单位为g/100cm3。 钡、铋、铂、钚、氮、镝、铒、钒、钆、钙、锆、镉、铬、汞、钴、硅、铪、氦、钬、镓、钾、金、钪、镧、锂 、钋、镨、氢、铅、铷、铯、钐、砷、铈、锶、铊、碳、铽、锑、铁、铜、钍、锡、氙、锌、溴、氩、氧、铟、
2.448×10-4 7.86 7.298×10-4 2.868×10-7 7.761×10-4 1.096×10-10 1.561×10-20 3.109×10-11 1.352×10-7 3.144×10-4 3.622×10
-4
10.4
7.998×10-2 20° C 5.6×10-3 0.112 0.663 20° C 1.363×10-5 20° C 0.8 20° C 11.6 5.61 95.6 1.882×10 2.6 74.5 34.7 3.629×10 45
-2
2.372×10-3 6×10-3 1.1×10-2 2.943×10-25 6.3×10-2 45.5 91.9 135 43.5 162 47.7 112 180 52.9 1.36 118 1.02 203 89.6 0.24 97.4 0.4 104 36.1 1.2×10
-2
128 195 59.7
100
135
135 2.2×10 4
-2
135
8.736×10-5 8.3 11.1 14.4 2.697×10 78.7 122 180 72.5 75.4 68.4 76 84.7 136 6.046×10 188 6.235×10 64 76.6 1.292×10-12 4.642×10-2 108 104 124 123 130 130 220 2.727×10-2 1.352×10-6 4.351×10-7 3.246×10-5 2.313×10-3 2.266×10-12 282 325 407 4.277×10 25 1.1 0.08 0.3 3.63 0.4 4.82 0.56 25 6.57 9.3 8.34 0.66
CdCl2 Cd(CN)2 Cd2Fe(CN)6 CdF2 Cd(HCO2)2 Cd(OH)2 Cd(IO3)2 CdI2 Cd(NO3)2 CdC2O4.3H2O Cd(ClO4)2 Cd3(PO4)2 CdSeO4 CdSO4 CdS CdWO4 Cr(NO3)3 Cr(ClO4)3 Cr2(SO4)3 · 18H2O Hg2(N3)2 Hg2Br2 Hg2CO3 Hg2Cl2 Hg2CrO4 Hg2(CN)2 Hg2(ClO4)2) Hg2SO4 Hg(C2H3O2)2 Hg(C7H5O2)2 · H2O Hg(BrO3)2 · 2H2O HgBr2 Hg(ClO3)2 HgCl2 Hg(CN)2
30° C
126 2.32 100 33.8
Ca(C7H5O2)2 苯甲酸钙 碳酸氢钙 溴酸钙 溴化钙 霰石 方解石 氯酸钙 铬酸钙 磷酸二氢钙 氟化钙 氟硅酸钙 甲酸钙 磷酸氢钙 氢氧化钙 碘酸钙 碘化钙 钼酸钙 硝酸钙 亚硝酸钙 草酸钙 高氯酸钙 高锰酸钙 磷酸钙 硒酸钙 硫酸钙 钨酸钙 氟化锆 硫酸锆 砷酸镉 苯甲酸镉 溴酸镉 溴化镉 碳酸镉 氯酸镉 · 3H2O Ca(HCO3)2 Ca(BrO3)2 CaBr2 CaCO3-霰石 CaCO3-方解石 Ca(ClO3)2 CaCrO4 Ca(H2PO4)2 CaF2 CaSiF6 Ca(HCO2)2 CaHPO4 Ca(OH)2 Ca(IO3)2 CaI2 CaMoO4 Ca(NO3)2 · 4H2O Ca(NO2)2 · 4H2O CaC2O4 Ca(ClO4)2 Ca(MnO4)2 Ca3(PO4)2 CaSeO4· 2H2O CaSO4· 2H2O CaWO4 ZrF4 Zr(SO4)2· 4H2O Cd3(AsO4)2 Cd(C7H5O2)2 Cd(BrO3)2 CdBr2 CdCO3 Cd(ClO3)2 299 308 56.3 75.4 9.73 0.223 9.77 0.244 63.9 84.5 6.7×10 188 338 2×10-3 9.22 0.255 2.387×10-3 1.32 52.5 7.091×10-6 2.81 125 98.8 3.932×10 322
45 120
55 144
63 170 2.15 0.48
70.5 208 0.84 30° C
钯、钡、铋、铂、钚
0° C 10° C 20° C 4.106×10-10 5.247×10-14 58.8 12.5 0.29 98 20.3 31.2 43.9 62 16.1 0.44 101 26.9 33.5 44.6 72 2.586×10 17.4 0.65 104 1.409×10 33.9 35.8 45.4 2.775×10-4 80 9.732×10-3 0.159 26.2 28 0.16 2.8×10 31.9 1.3×10-2 0.687 1.67 182 4.95 50.3 2.48 201 6.67 60 3.89 3.5×10 223 6×10
-3 -5
氮、镝
物质 一氧化氮 一氧化二氮 铬酸镝(III) 30° C
铒
物质 氢氧化铒(III) 30° C
钒
物质 五氧化二钒 物质 乙酸钆(III) 碳酸氢钆(III) 溴酸钆(III) 氢氧化钆(III) 硫酸钆(III) 氯化钙 乙酸钙 砷酸钙 叠氮化钙 0° C 10° C 30° C
钆、钙、锆、镉、铬、汞、钴、硅
-5 -4
2.32 16.1 125
2.45
2.72 16.6 230
3.02
132
143 7.753×10-4 6.170×10-4 209
4.5 8.575× -3 10 16.1 0.189 9×10-2 64.6 0.182
2.25 1.8 0.518 16.6 4.303×10-3 0.173 0.24 66 4.099×10
锕、氨、铵
物质 氢氧化锕(III) 氨 叠氮化铵 苯甲酸铵 碳酸氢铵 溴化铵 碳酸铵 氯酸铵 氯化铵 氯铂酸铵 铬酸铵 重铬酸铵 砷酸二氢铵 磷酸二氢铵 氟硅酸铵 甲酸铵 磷酸一氢铵 硫酸氢铵 酒石酸氢铵 碘酸铵 碘化铵 硝酸铵 高碘酸铵 草酸铵 高氯酸铵 高锰酸铵 磷酸铵 硒酸铵 硫酸铵 亚硫酸铵 化学式 Ac(OH)3 NH3 NH4N3 NH4C7H5O2 NH4HCO3 NH4Br (NH4)2CO3 NH4ClO3 NH4Cl (NH4)2PtCl6 (NH4)2CrO4 (NH4)2Cr2O7 NH4H2AsO4 NH4H2PO4 (NH4)2SiF6 NH4HCO2 (NH4)2HPO4 NH4HSO4 NH4HC4H4O6 NH4IO3 NH4I NH4NO3 (NH4)5IO6 (NH4)2C2O4 NH4ClO4 NH4MnO4 (NH4)3PO4 (NH4)2SeO4 (NH4)2SO4 (NH4)2SO3 96 70.6 47.9 105 73 54 2.2 12 3.21 16.4 155 118 163 150 1.88 102 42.9 62.9 29.4 0.289 25 18.2 33.7 22.7 39.5 33.2 0.374 29.2 25.5 11.9 60.6 16.1 68.1 0° C 88.5 16 10° C 70 20° C 4×10-4 56 25.3 20 21.7 76.4 100 28.7 37.2 0.499 34 35.6 48.7 37.4 18.6 143 68.9 100 2.7 2.6 172 192 2.7 4.45 21.7 0.8 26.1 115 75.4 60.8 126 78 68.8 6.09 37.7 182 242 75.1 46.4 41.4 0.637 39.3 46.5 28.4 83.2 30° C 44.5
(NH4)2C4H4O6 NH4SCN (NH4)2S2O3 NH4VO3 化学式 Pd(OH)2 Ba(C2H3O2)2 Ba3(AsO4)2 Ba(N3)2 Ba(BrO3)2 BaBr2 BaCO3 Ba(ClO3)2 BaCl2 Ba(ClO2)2 BaCrO4 Ba(CN)2 Ba2Fe(CN)6 BaF2 BaSiF6 Ba(HCO2)2 BaHPO4 BaHPO3 Ba(OH)2· 8H2O Ba(IO3)2 BaI2 BaMoO4 Ba(NO3)2 Ba(NO2)2 BaC2O4· 2H2O BaO Ba(ClO4)2 Ba(MnO4)2 Ba2P2O7 BaSe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