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泰出土同心圆剑首连接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3—12—16;修回日期:2014—04—04
作者简介:丁忠明(1979~),男,2002年毕业于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硕士,副研究馆员,古代工艺研究方向。E—mail:raky一97
@sina.COFfl
万方数据
30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第26卷
3把青铜剑保存状况较好,锈蚀较轻。M61:3 和M2:24青铜剑基本完整,Ml:55青铜剑的前半段
第26卷第3期
2014年8月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SCIENCES OF CONSERVATION AND ARCHAEOLOGY
V01.26.No.3 Aug,2014
文章编号:1005—1538(2014)03—0029—09
山东新泰出土同心圆剑首连接技术研究
丁忠明1,吴来明1,刘延常2,曲传刚3,穆红梅3
铸接质量完好,体现了当时铸接技术的娴熟、高超。
图12
Fig.12
M2:24剑CT截面图1
CT cross—・section image 1 of M2:24 sword
图13
Fig.13
M2:24剑CT截面图2
CT cross——section image 2 of M2:24 sword
万方数据
第3期
Fig.15
Ml:55同心圆剑首
Pommels decorated with concentric
图16
Fig.16
MI:55剑茎范线
sword
Mold assembling lines for handle of M 1:55
2.3.1
X射线探伤检测x射线检测结果显示,剑
连带的内茎之间有清晰的缝隙,并且剑格与剑身相 接处产生了明显的缺陷,同样表明两者是分铸铸接。 综合分析,判断剑首及带有剑内茎的剑身分别先铸
首与剑茎连接处有缝隙,剑首带有一个较短的榫头, 所以剑首与剑茎为分铸铸接。剑格、剑外茎与剑身
结合检测分析结果显示M61:3剑的剑首与剑箍分 别制成活块范,而后嵌入剑身的主体范中一次铸造
而成。
以往学术界多认为具有同心圆首的青铜剑是非
分铸不能成形的。M61:3同心圆首剑的研究结论对 东周时期同心圆剑首与剑茎之间的结合方式有了一 个新的认识。
2.2
Fig.10
图10
M2:24剑茎范线
Mold assembling lines for handle of M2:24 sword
首。检测结果显示剑首与剑茎为分铸。可清楚地辨 别出剑首自带榫头一直延伸至剑茎的第二个箍处(靠 近剑格),榫头由剑首处开始逐渐变细(图12)。CT
的检测结果与x射线探伤的结果一致——Ⅳ12:24青铜 剑分两次铸造,即同心圆首先铸,再与剑身整体铸接。 cT检测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了普通x射
线探伤检测所难以探究的细节。剑首自带榫头的截 面呈圆形,其整个形状则近似圆锥体。总体而言,剑 首自带榫头粗大,有利于剑首与剑茎的牢固连接。 而在剑首自带榫头上还设置了防止剑首脱落的小榫 头结构,设置巧妙,独具匠心。 为了便于区分,将剑首自带的、用以与剑茎牢
圆首剑,选用x射线探伤检测及cT断层扫描分析,
以期直观地、准确地揭示同心圆首剑内部所隐藏的 技术。通过科学分析判断,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古 代同心圆剑首中所蕴含的连接技术。 本次研究从表面铸造痕迹的观察到精确的无损 检测,可以得知表面观察能辅助地判断连接技术和 铸造工艺,但有的表面现象也会成为错误判断的依
丁忠明等:山东新泰出土同心圆剑首连接技术研究
33
图14
Fig.14
M2:24剑CT截面图3
CT cross——section image 3 of M2:24 sword
综上分析,M2:24剑为2段式铸接成形。剑首 及自带榫头先铸造成形,而后嵌入剑身范中铸接成
一体。由主、附件的连接致密可知铸接质量非常好, 未出现激冷等形成的铸造缺陷,故铸接时应对剑首 进行了较高温度的预热处理。
2.3
M1:55青铜剑 M1:55青铜剑只剩下含剑柄的后半截,剑首部
分缺失,内有高凸的同心圆装饰,底部饰有极细凸起 的绳纹(图15)。剑茎上有双箍,每个箍上饰有3圈 凹槽,内嵌绿松石多数已脱落。剑格上有嵌绿松石
的凹槽,部分绿松石脱落(图3)。剑首至剑格有两 条对半分型的、连续的分范线(图16)。
图15
认识,会普遍认为是铸接痕。x射线检测结果与表面 观察存在矛盾。考虑到x射线检测的局限性,或未能 将信息完全反映。因此,在拍摄x光片时,分别从两
个角度拍摄(作90度旋转),用多种电压穿透剑茎,但 结果都没有发现铸接的痕迹。所以,x射线探伤结果 可判断M61:3青铜剑为浑铸法铸造。
范线痕迹(图5)。剑首至剑格有两条清晰的、连续
的分范线,在双箍上也连续。双箍表面有凸起的纹
饰。剑格成菱形,格上的凹槽纹饰镶嵌绿松石,但多
数已脱落(图6)。
万方数据
第3期
丁忠明等:山东新泰出土同心圆剑首连接技术研究
3l
的绳纹(图9)。剑首至剑格有两条对半分型的、连 续的分范线。剑格上有凹槽用于镶嵌绿松石,但部 分绿松石已脱落。剑有双箍,每个箍上有3圈凹槽, 内嵌绿松石(图10)。
图7
Fig.7
M61:3剑茎X光照片
X—ray image of handle of M61:3 sword
2.1.2
CT检测结果检测范围从剑身后半部至剑
首(图8右半图)。对整个剑柄的所有截面观察分析,
均未发现有分铸的痕迹,如剑茎部位的其中一个截面 的典型图像(图8左半图)。由此,可断定M61:3同 心圆首剑是浑铸而成,与x射线探伤结果一致。
垂直。因此,在空间上圆弧形次榫头与圆柱体次榫 头成90度,并都与圆锥形主榫头垂直(图14)。 这种主、次榫头的分布有利于剑首与剑茎之间的 牢固连接,防止剑首的脱落。榫头的分布科学、合理,
X——ray image of handle of M2:24 sword
2.2.2
CT检测结果检测范围从剑身后半部至剑
半分型,具有凸起纹饰的双箍是不能在两块剑茎范 内一次完成脱模。因此,纹饰箍范应使用了复合范 技术,先将双箍单独制成活块范,再放人剑茎主体范
内,一次浇注成形。已有研究表明,同心圆剑首的制 作方法是单独制范H J。M61:3剑的剑茎表面距离 剑首约1 cm处有一圈范线痕迹,这应是剑首范与剑 茎主体范复合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因此,表面观察
0引
言
范线等表面观察为主,科学分析以表面分析为主,而 后推测其制作方法及连接结构形式。
山东新泰周家庄出土了东周时期大量带有
吴国特征的兵器。1。,尤以青铜剑最具特色。其中
为了研究东周时期同心圆首剑的连接结构及铸
造方法,针对山东新泰周家庄出土的3把东周同心
出土了3把带有同心圆纹剑首的青铜剑,剑格都
镶嵌绿松石。21,茎为实心的圆形或椭圆形,茎上 有两个带纹饰的剑箍,剑首都有同心圆装饰。据 考古学分类研究旧j,这3把剑可归属于同一类型 的双箍实茎剑,是春秋中晚期吴越国实战用剑的
Handle of M1:55 sword
1.2仪器设备及参数
图5
Fig.5
M61:3剑茎
swor{
x射线探伤机仪器型号:德国YXLON公司生
产的MG325一D01型。使用参数:电压220~280kV 之间,电流5mA,时间3min,焦点3.6mm。CT型号: 德国YXLON公司生产的Y.CT Modular系统。CT
Handle(1f M61:3
系统中的x射线探伤机型号为MG452一D09。接收
装置为平板探测器,型号为Y.XRD
ANl8。使 用参数:电压380kV,电流1.8mA,焦点0.4mm。
1620
Fig.6
图6
M61:3剑茎范线
Mold assembling lines for handle of M61:3 sword
2.2.1
X射线探伤检测
X射线检测结果显示,
剑首与剑茎连接处有明显间隙,并可看到剑首所带 的榫头痕迹,但影像不太清晰,表明榫头与剑茎的连
M2:24青铜剑
M2:24青铜剑不仅是一把同心圆首剑,也是一 把菱形纹饰剑。剑身中部被重压而断成二段,整体
保存较好。剑首同心圆凸起较高,底部有极细凸起
接致密(图11)。剑格、剑身与剑茎之间没有发现分 界线,初步判断只有剑首与剑茎是分铸铸接,所以铸
2分析结果
2.1
2.1.1
X射线探伤检测
X射线检测结果显示,底
M61:3青铜剑 M61:3同心圆首剑一断为二,剑柄部分保存完
片中未发现分铸痕迹,初步判断剑首与剑茎是浑铸形 成(图7)。剑茎表面观察,有一圈范线痕迹,按现有
好。表面观察,同心圆凸起较低,底部有极细凸起的 绳纹(图4)。距剑首约1cm处的剑茎上,有一整圈
遗失,剑首有少部分缺失。
图1
Fig.1
M61:3剑柄
swor(
HaMle of M61:3
4 F g 4
M6
i
3同心圆剑卣‘
,(i with concenlric cir(-les of
3 SWOF(1
图w
s
¨M 6
图2
Fig.2
M2:24剑柄
swor(
Handle of M2:24
图3
Fig.3
M1:55剑柄
常见形制,春秋战国之际沿袭了这一形制,并都
带有了剑首。
剑首同心圆是青铜剑剑首表面装饰有壁厚极薄
且高突的多圈同心圆,十分规整。薄壁状同心圆的 厚度在0.2~0.8mm,凸起达0.5—2.2ram,各圈间 距在0.3~1。2mm。在同心圆的槽底,还分布着极 细凸起的绳纹。研究表明,这类剑首同心圆是单独 制范后铸造成形一J。新泰出土的3把同心圆剑首的
据。有局限性的,同时很多隐藏在器物内部 的信息会被忽略掉。因此,借助有效、合适的科学仪 器来佐证是十分必要的。x射线探伤和CT检测等 无损的科学分析手段对于古代青铜器的内部结构和 铸造工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外形都符合这一描述。
目前,对同心圆剑首与剑茎之间的结构研究显
1样品和方法
1.1样品概况 山东薪泰周家庄出土3把东周时期的同心圆酋 剑,出土编号分别为M61:3、M2:24、M1:55 (图1~3)。考古研究认为,3个墓葬分属于不同的 时期。M61墓属于春秋晚期晚段,M2墓属于春秋 末期,M1墓属于战国早期旧。。
示:i)同心圆首单独铸造成形,后与剑茎铸接成一
体,并存在铸接的痕迹∽。。;2)带有同心圆首等特殊 工艺首的剑,多为3段组成,不会整铸。推测铸接结 构使用大头小尾的形状,以使连接牢固∞。;3)通过 渗透探伤技术等研究认为,东周青铜剑普遍采用了 分铸技术一o。以上分析结论多以剑柄形制及剑茎
榫头(图13)。从截面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圆柱体次 榫头与圆锥体主榫头是一体铸成。圆柱体次榫头与 剑刃方向平行。
距剑首约12mm的圆锥体主榫头处还设置了相
互对称的2个圆弧形次榫头。2个圆弧形次榫头的
图11
Fig.11
M2:24剑茎X光照片
最大跨度约5mm,最高约1.5mm。圆弧形次榫头同 样与主榫头是一体铸成。圆弧形次榫头与剑刃方向
造方法为2段式分铸铸接法。
万方数据
32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第26卷
固连接的较大榫头称为主榫头;设置在主榫头上的、 用以防止剑首脱落的较小榫头称为次榫头。 由CT截面图可以发现,距剑首约7mm的圆锥 形主榫头处,设置了一个垂直于主榫头的次榫头,以
防止剑首脱落。次榫头截面呈圆形,直径约2.5mm, 高度约3.5mm,接近剑茎表面。故次榫头为圆柱体
图9
Fig.9
M2:24同心圆剑首
Pommels decorated with concentric circles of M2:24 SWOrd
图8
Fig.8
M61:3剑CT截面图
CT cross—section image of M61:3 sword
检测结果表明M61:3剑为浑铸成形。表面观 察,剑茎上的双箍有凸起纹饰。剑茎是用两块范对
(1.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实验室,上海200050;2.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2;
3,
山东省额泰市博物馆,山东新泰27】200)
摘要:山东新泰周家庄出土了东周时期大量带有吴国特征的兵器,其中尤以青铜剑最具特色。为探讨东周同心圆 剑首与剑茎的连接方式和连接结构,采用x射线探伤机、CT检测了3把同心圆首剑。检测结果显示3把同心圆首 剑采用了2种铸造技术,即浑铸技术、铸接技术。其中2把铸接的同心圆首剑分别用2段式和3段式铸接成形。文 章首次用cT清晰地展示了2把铸接的同心圆首上设置的榫头形状及分布状况。讨论了古代同心圆剑首连接技术 的多样性、灵活性,说明了当时青铜连接技术已经非常娴熟、高超。 关键词:同心圆剑首;连接技术;CT;山东新泰;东周 中图分类号:K876.4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丁忠明(1979~),男,2002年毕业于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硕士,副研究馆员,古代工艺研究方向。E—mail:raky一97
@sina.COFfl
万方数据
30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第26卷
3把青铜剑保存状况较好,锈蚀较轻。M61:3 和M2:24青铜剑基本完整,Ml:55青铜剑的前半段
第26卷第3期
2014年8月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SCIENCES OF CONSERVATION AND ARCHAEOLOGY
V01.26.No.3 Aug,2014
文章编号:1005—1538(2014)03—0029—09
山东新泰出土同心圆剑首连接技术研究
丁忠明1,吴来明1,刘延常2,曲传刚3,穆红梅3
铸接质量完好,体现了当时铸接技术的娴熟、高超。
图12
Fig.12
M2:24剑CT截面图1
CT cross—・section image 1 of M2:24 sword
图13
Fig.13
M2:24剑CT截面图2
CT cross——section image 2 of M2:24 sword
万方数据
第3期
Fig.15
Ml:55同心圆剑首
Pommels decorated with concentric
图16
Fig.16
MI:55剑茎范线
sword
Mold assembling lines for handle of M 1:55
2.3.1
X射线探伤检测x射线检测结果显示,剑
连带的内茎之间有清晰的缝隙,并且剑格与剑身相 接处产生了明显的缺陷,同样表明两者是分铸铸接。 综合分析,判断剑首及带有剑内茎的剑身分别先铸
首与剑茎连接处有缝隙,剑首带有一个较短的榫头, 所以剑首与剑茎为分铸铸接。剑格、剑外茎与剑身
结合检测分析结果显示M61:3剑的剑首与剑箍分 别制成活块范,而后嵌入剑身的主体范中一次铸造
而成。
以往学术界多认为具有同心圆首的青铜剑是非
分铸不能成形的。M61:3同心圆首剑的研究结论对 东周时期同心圆剑首与剑茎之间的结合方式有了一 个新的认识。
2.2
Fig.10
图10
M2:24剑茎范线
Mold assembling lines for handle of M2:24 sword
首。检测结果显示剑首与剑茎为分铸。可清楚地辨 别出剑首自带榫头一直延伸至剑茎的第二个箍处(靠 近剑格),榫头由剑首处开始逐渐变细(图12)。CT
的检测结果与x射线探伤的结果一致——Ⅳ12:24青铜 剑分两次铸造,即同心圆首先铸,再与剑身整体铸接。 cT检测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了普通x射
线探伤检测所难以探究的细节。剑首自带榫头的截 面呈圆形,其整个形状则近似圆锥体。总体而言,剑 首自带榫头粗大,有利于剑首与剑茎的牢固连接。 而在剑首自带榫头上还设置了防止剑首脱落的小榫 头结构,设置巧妙,独具匠心。 为了便于区分,将剑首自带的、用以与剑茎牢
圆首剑,选用x射线探伤检测及cT断层扫描分析,
以期直观地、准确地揭示同心圆首剑内部所隐藏的 技术。通过科学分析判断,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古 代同心圆剑首中所蕴含的连接技术。 本次研究从表面铸造痕迹的观察到精确的无损 检测,可以得知表面观察能辅助地判断连接技术和 铸造工艺,但有的表面现象也会成为错误判断的依
丁忠明等:山东新泰出土同心圆剑首连接技术研究
33
图14
Fig.14
M2:24剑CT截面图3
CT cross——section image 3 of M2:24 sword
综上分析,M2:24剑为2段式铸接成形。剑首 及自带榫头先铸造成形,而后嵌入剑身范中铸接成
一体。由主、附件的连接致密可知铸接质量非常好, 未出现激冷等形成的铸造缺陷,故铸接时应对剑首 进行了较高温度的预热处理。
2.3
M1:55青铜剑 M1:55青铜剑只剩下含剑柄的后半截,剑首部
分缺失,内有高凸的同心圆装饰,底部饰有极细凸起 的绳纹(图15)。剑茎上有双箍,每个箍上饰有3圈 凹槽,内嵌绿松石多数已脱落。剑格上有嵌绿松石
的凹槽,部分绿松石脱落(图3)。剑首至剑格有两 条对半分型的、连续的分范线(图16)。
图15
认识,会普遍认为是铸接痕。x射线检测结果与表面 观察存在矛盾。考虑到x射线检测的局限性,或未能 将信息完全反映。因此,在拍摄x光片时,分别从两
个角度拍摄(作90度旋转),用多种电压穿透剑茎,但 结果都没有发现铸接的痕迹。所以,x射线探伤结果 可判断M61:3青铜剑为浑铸法铸造。
范线痕迹(图5)。剑首至剑格有两条清晰的、连续
的分范线,在双箍上也连续。双箍表面有凸起的纹
饰。剑格成菱形,格上的凹槽纹饰镶嵌绿松石,但多
数已脱落(图6)。
万方数据
第3期
丁忠明等:山东新泰出土同心圆剑首连接技术研究
3l
的绳纹(图9)。剑首至剑格有两条对半分型的、连 续的分范线。剑格上有凹槽用于镶嵌绿松石,但部 分绿松石已脱落。剑有双箍,每个箍上有3圈凹槽, 内嵌绿松石(图10)。
图7
Fig.7
M61:3剑茎X光照片
X—ray image of handle of M61:3 sword
2.1.2
CT检测结果检测范围从剑身后半部至剑
首(图8右半图)。对整个剑柄的所有截面观察分析,
均未发现有分铸的痕迹,如剑茎部位的其中一个截面 的典型图像(图8左半图)。由此,可断定M61:3同 心圆首剑是浑铸而成,与x射线探伤结果一致。
垂直。因此,在空间上圆弧形次榫头与圆柱体次榫 头成90度,并都与圆锥形主榫头垂直(图14)。 这种主、次榫头的分布有利于剑首与剑茎之间的 牢固连接,防止剑首的脱落。榫头的分布科学、合理,
X——ray image of handle of M2:24 sword
2.2.2
CT检测结果检测范围从剑身后半部至剑
半分型,具有凸起纹饰的双箍是不能在两块剑茎范 内一次完成脱模。因此,纹饰箍范应使用了复合范 技术,先将双箍单独制成活块范,再放人剑茎主体范
内,一次浇注成形。已有研究表明,同心圆剑首的制 作方法是单独制范H J。M61:3剑的剑茎表面距离 剑首约1 cm处有一圈范线痕迹,这应是剑首范与剑 茎主体范复合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因此,表面观察
0引
言
范线等表面观察为主,科学分析以表面分析为主,而 后推测其制作方法及连接结构形式。
山东新泰周家庄出土了东周时期大量带有
吴国特征的兵器。1。,尤以青铜剑最具特色。其中
为了研究东周时期同心圆首剑的连接结构及铸
造方法,针对山东新泰周家庄出土的3把东周同心
出土了3把带有同心圆纹剑首的青铜剑,剑格都
镶嵌绿松石。21,茎为实心的圆形或椭圆形,茎上 有两个带纹饰的剑箍,剑首都有同心圆装饰。据 考古学分类研究旧j,这3把剑可归属于同一类型 的双箍实茎剑,是春秋中晚期吴越国实战用剑的
Handle of M1:55 sword
1.2仪器设备及参数
图5
Fig.5
M61:3剑茎
swor{
x射线探伤机仪器型号:德国YXLON公司生
产的MG325一D01型。使用参数:电压220~280kV 之间,电流5mA,时间3min,焦点3.6mm。CT型号: 德国YXLON公司生产的Y.CT Modular系统。CT
Handle(1f M61:3
系统中的x射线探伤机型号为MG452一D09。接收
装置为平板探测器,型号为Y.XRD
ANl8。使 用参数:电压380kV,电流1.8mA,焦点0.4mm。
1620
Fig.6
图6
M61:3剑茎范线
Mold assembling lines for handle of M61:3 sword
2.2.1
X射线探伤检测
X射线检测结果显示,
剑首与剑茎连接处有明显间隙,并可看到剑首所带 的榫头痕迹,但影像不太清晰,表明榫头与剑茎的连
M2:24青铜剑
M2:24青铜剑不仅是一把同心圆首剑,也是一 把菱形纹饰剑。剑身中部被重压而断成二段,整体
保存较好。剑首同心圆凸起较高,底部有极细凸起
接致密(图11)。剑格、剑身与剑茎之间没有发现分 界线,初步判断只有剑首与剑茎是分铸铸接,所以铸
2分析结果
2.1
2.1.1
X射线探伤检测
X射线检测结果显示,底
M61:3青铜剑 M61:3同心圆首剑一断为二,剑柄部分保存完
片中未发现分铸痕迹,初步判断剑首与剑茎是浑铸形 成(图7)。剑茎表面观察,有一圈范线痕迹,按现有
好。表面观察,同心圆凸起较低,底部有极细凸起的 绳纹(图4)。距剑首约1cm处的剑茎上,有一整圈
遗失,剑首有少部分缺失。
图1
Fig.1
M61:3剑柄
swor(
HaMle of M61:3
4 F g 4
M6
i
3同心圆剑卣‘
,(i with concenlric cir(-les of
3 SWOF(1
图w
s
¨M 6
图2
Fig.2
M2:24剑柄
swor(
Handle of M2:24
图3
Fig.3
M1:55剑柄
常见形制,春秋战国之际沿袭了这一形制,并都
带有了剑首。
剑首同心圆是青铜剑剑首表面装饰有壁厚极薄
且高突的多圈同心圆,十分规整。薄壁状同心圆的 厚度在0.2~0.8mm,凸起达0.5—2.2ram,各圈间 距在0.3~1。2mm。在同心圆的槽底,还分布着极 细凸起的绳纹。研究表明,这类剑首同心圆是单独 制范后铸造成形一J。新泰出土的3把同心圆剑首的
据。有局限性的,同时很多隐藏在器物内部 的信息会被忽略掉。因此,借助有效、合适的科学仪 器来佐证是十分必要的。x射线探伤和CT检测等 无损的科学分析手段对于古代青铜器的内部结构和 铸造工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外形都符合这一描述。
目前,对同心圆剑首与剑茎之间的结构研究显
1样品和方法
1.1样品概况 山东薪泰周家庄出土3把东周时期的同心圆酋 剑,出土编号分别为M61:3、M2:24、M1:55 (图1~3)。考古研究认为,3个墓葬分属于不同的 时期。M61墓属于春秋晚期晚段,M2墓属于春秋 末期,M1墓属于战国早期旧。。
示:i)同心圆首单独铸造成形,后与剑茎铸接成一
体,并存在铸接的痕迹∽。。;2)带有同心圆首等特殊 工艺首的剑,多为3段组成,不会整铸。推测铸接结 构使用大头小尾的形状,以使连接牢固∞。;3)通过 渗透探伤技术等研究认为,东周青铜剑普遍采用了 分铸技术一o。以上分析结论多以剑柄形制及剑茎
榫头(图13)。从截面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圆柱体次 榫头与圆锥体主榫头是一体铸成。圆柱体次榫头与 剑刃方向平行。
距剑首约12mm的圆锥体主榫头处还设置了相
互对称的2个圆弧形次榫头。2个圆弧形次榫头的
图11
Fig.11
M2:24剑茎X光照片
最大跨度约5mm,最高约1.5mm。圆弧形次榫头同 样与主榫头是一体铸成。圆弧形次榫头与剑刃方向
造方法为2段式分铸铸接法。
万方数据
32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第26卷
固连接的较大榫头称为主榫头;设置在主榫头上的、 用以防止剑首脱落的较小榫头称为次榫头。 由CT截面图可以发现,距剑首约7mm的圆锥 形主榫头处,设置了一个垂直于主榫头的次榫头,以
防止剑首脱落。次榫头截面呈圆形,直径约2.5mm, 高度约3.5mm,接近剑茎表面。故次榫头为圆柱体
图9
Fig.9
M2:24同心圆剑首
Pommels decorated with concentric circles of M2:24 SWOrd
图8
Fig.8
M61:3剑CT截面图
CT cross—section image of M61:3 sword
检测结果表明M61:3剑为浑铸成形。表面观 察,剑茎上的双箍有凸起纹饰。剑茎是用两块范对
(1.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实验室,上海200050;2.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2;
3,
山东省额泰市博物馆,山东新泰27】200)
摘要:山东新泰周家庄出土了东周时期大量带有吴国特征的兵器,其中尤以青铜剑最具特色。为探讨东周同心圆 剑首与剑茎的连接方式和连接结构,采用x射线探伤机、CT检测了3把同心圆首剑。检测结果显示3把同心圆首 剑采用了2种铸造技术,即浑铸技术、铸接技术。其中2把铸接的同心圆首剑分别用2段式和3段式铸接成形。文 章首次用cT清晰地展示了2把铸接的同心圆首上设置的榫头形状及分布状况。讨论了古代同心圆剑首连接技术 的多样性、灵活性,说明了当时青铜连接技术已经非常娴熟、高超。 关键词:同心圆剑首;连接技术;CT;山东新泰;东周 中图分类号:K876.41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