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感与针刺效应机理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感与针刺效应机理探讨

[摘要]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探讨得气与针刺效应的关系。针刺一定穴位后,产生的针感途径是以躯体传入冲动为主,而通过躯体神经与植物神经在穴位下血管丛形成的汇合区,又引起内脏传入纤维发出的冲动对脏腑的调整功能。穴位传入信号与内脏器官发出的冲动在大脑皮层区又相互汇合,这也是针刺调整脏腑功能与强调得气感一致性的基础。

[主题词]得气;针灸效应;针刺感应;神经元,传入/生理学;神经元,传出/生理学

祖国医学认为,穴位乃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之处,它外络肢节,内属脏腑,是人体脏腑之气、经络之气输注聚结于体表的位置。穴位作为一个感受装置,在针刺作用下,通过相应的神经通路,引起各种相应的机能活动;同时穴位又作为一个效应装置,在神经、体液或内脏活动影响下,表现出某些机能或理化特性,即经穴—脏腑相关性。既然腧穴具有诊断与治疗双重作用,那么针刺一定穴位可达到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即所谓气至病所。在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视得气感,可以说良好的针感是良好的治疗效应的标志之一(但不排除无针感而有治疗效应)。现代研究也表明针感越强,疗效越好。《灵枢·四时气》:“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这说明得气与气至病所是一致的。近年来,分别研究针感的传导路径、经穴调整脏腑功能的传导路径的有关报道颇多,但却相互脱节,甚而有矛盾之处,皆不能完整说明得气与治疗之间的一致性,以下就此问题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来探讨二者的契合点。

1体节论

人体在胚胎早期,胚体由40对体节沿胚体中轴连接而成分状结构,每一原始分节包括体躯部、内脏部和神经节段三部分。由神经节段向体躯部和内脏部分别发出体躯神经和内脏神经,将这两部分联成一整体,构成了脊椎动物和人体的原始机能局部单位,以后随着胚体的生长、分化,体躯部形成未来的四肢、躯干(皮、肌、骨),内脏部形成未来的内脏器官(中空及实质器官),神经节段即成为未来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主要为脊髓。随着机体的发育,神经中枢趋脑性化,高位中枢成为超分节结构,仅在脊髓和脑干仍保持着节段状或节段状痕迹结构。在后来的个体发育过程中,无论内脏变化成什么形状,肢芽如何向外伸展,体躯部的皮节、肌节怎样向远处变位、转移,其神经根怎样排列组合成形态复杂的神经丛,但在机能上仍然保持着节段性的支配关系,即其原来所属的节段支配领域保持不变。每个体节就是一个以神经节段为中心,并经过体躯、内脏神经联系的表里关系、内外统一的整体。如果在成体上切断一个神经根,肢体上出现的麻痹区,仍然能够反映出胚胎期节段支配的特点。不过此时是通过重新组合后的

几个节段神经的各一部分纤维实现的而已。通过十四经综合对比,例如对督脉、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以及手少阴心经等观察到经络穴位的配布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与神经节段的关系相一致,尤其是以躯干的腹、背侧部的吻合更加典型。将其穴位主治病症的特点逐一地与神经节段支配关系加以核对,发现其中绝大部分同神经节段反射联系一致。

2躯干部腧穴主治与神经节段性支配相关规律性形

成躯干腹部、背侧部的脊神经主要是胸神经,其神经有规则地从脊髓两侧发出,穿出神经孔后又分成前支和后支。后支较细,穿过肌肉分布于背侧正中线两旁;前支较粗,行于内、外肋间肌之间,沿肋骨向前行,末端达胸,在腹壁正中线两旁,由深面穿至皮下形成前皮支。该前皮支又分为内侧支与外侧支,前者呈分节状,排列均匀,分布于胸、腹壁正中线上,左右两侧相互对应,并不重叠;前皮支的外侧支也呈分节状排列,分布于正中线两旁约1寸处。这些分支还发出小分支分布于相邻的上下2分支中间的皮肤上,上6对肋间神经分支分布于相应的肋间肌、胸壁皮肤和胸膜壁层;下5对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除了支配相应的肋间肌外,还分布于腹部前、外侧壁的肌肉、皮肤、腹膜和腹膜壁层。胸神经的后支也保持着胚胎期的分节状,彼此不吻合成丛,后支穿过横突间隙、骶棘肌、椎旁肌肉到达皮下时也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其内侧支分布于背侧正中线上,左右密切相接,但互不重叠;后支的外侧支也呈分节状,分布于脊柱两侧,大致与椎骨的排列对称,并与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相对应,其中胸部背侧的分支较短,但到肩部者较长,向外可达肩胛冈附近。躯干部、腹部的经脉有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躯干前面的神经分布均保持着节段状的规律,彼此距离均等,排列匀称。而胸腹部的腧穴分布也恰好是距离均等(同身寸)地排列。另外在前正中线两旁的穴位都位于上、下相邻的2分支之间,并且穴位附近有其小分支分布。躯干背部的神经分布亦都保持着节段状的规律性,背部正中线及其两旁的穴位分布与躯干前部相似,也是有规律的排列,并且与脊神经后支的分布相吻合,其上部的后外侧支较长,而该处的穴位在外侧的分布就比较密集,二者显示出相关规律性。

从躯干部、腹部腧穴的功效、作用来看,与神经节段性支配也具有一致性。如任脉腧穴膻中穴处分布着自T5的躯体神经,由T5发出的植物神经分布到肺脏和心脏,而膻中穴具有主治咳嗽、哮喘、心悸、胸痛等肺部和心脏多种疾患作用;下脘穴处分布来自T9,T10的躯体神经,由T9,T10发出的植物神经分布到胃、小肠、肝、胆、胰、脾,而下脘穴具有主治各种上腹疼痛、呕吐、消化不良、黄疸等与上述器官有关疾患的作用;关元穴处分布着来自T12的躯体神经,由T12发出的植物神经分布到子宫、输卵管、肾脏与输尿管,而关元穴具有主治遗尿、遗精、尿闭、崩漏、月经不调、不孕、产后恶漏不止、腹泻、肾炎等泌尿生殖系统疾患的作用(膀胱、卵巢、睾丸等器官虽然没有分布着来自T 12的交感神经,但却分布着来自T11的交感神经,即关元穴与膀胱、卵巢、睾丸等器官处在相近的节段区内)。足太阳膀胱经背腰部两排纵行穴位的节段都

明显地与脊髓节段相对应,也与主治的内脏器官相对应。

3问题的提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认为穴位治疗内脏器官疾病,可能是通过躯体传入—内脏传出途径实现的。但在四肢部,仅从皮节、肌节的神经节段来解释,的确困难。如内关穴分布有正中神经本干及其骨间掌侧神经,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等,它们的躯体性节段不会超过臂丛的C5~T1,这显然与心脏T1~T5和胃T6~T9所属节段相差甚远。足三里穴分布有腓深神经本干和隐神经、腓浅神经等,它们的躯体性节段不会超过腰丛的L1~T4和骶丛的L4~S4,这与胃T6~T9、小肠T6~T10所属节段相差较远,由此是不能解释经穴治疗内脏疾患的特异性的。

4经穴交感神经节段支配

在不排除经穴通过躯体传入—内脏传出的联系前提下,外周经穴的交感性传入冲动,通过脊髓中枢促使相应的交感传出,从而导致脏器运动的特异性反射活动,即强调内脏传入—内脏传出这一反射路径。全身经穴按交感神经支配区域可划分为14个穴段[1],见表1。

表1全身经穴交感神经支配区域

在穴段内的任何一点,原则上都可以有节段较为一致的交感性神经支配,也都可能有相似的治疗作用。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就可以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外周血管的交感性(内脏性)传入神经可沿血管壁和脑脊神经伴行,或者先与血管壁的交感神经伴行,又呈邻近节段性加入脑脊神经,尔后再以多种方式通过交感神经干,最终经后根进入脊髓。在脊髓内形成了“(外周)内脏传入—内脏传出(交感)”的特异性反射联系,与此同时,脏器的生理病理变化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也可通过“内脏传入—(外周)内脏传出”和“内脏传入—(外周)躯体传出”两种反射,从而影响外周穴位处的种种变化,这就是“气至病所”或经穴—脏腑相关性的神经学基础,以下分别说明。4.1躯干部交感性神经节段支配从胚胎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