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培养基培养法
微生物培养方法
微生物培养方法微生物培养是一种用于研究微生物生理生化特性、生长繁殖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等的重要技术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微生物培养方法:1、固体培养基培养法固体培养基是在培养液中加入凝固剂,使培养基成为凝固状态的培养基。
这种培养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防止培养液中的微生物在培养过程中流失,同时也可以使微生物在固体表面生长繁殖,方便观察和检测。
固体培养基一般用于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培养。
2、液体培养基培养法液体培养基是一种不添加凝固剂的培养基,使培养基呈液体状态。
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在培养液中自由悬浮生长繁殖,可以充分接触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液体培养基一般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微生物培养,如发酵工业中制备各种发酵产品。
3、半固体培养基培养法半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凝固剂,使培养基成为半凝固状态的培养基。
这种培养基可以固定培养液中的微生物,同时也可以使微生物在半固体表面生长繁殖。
半固体培养基一般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和生长情况。
4、厌氧培养法有些微生物需要在无氧或低氧分压条件下生长繁殖,因此需要采用厌氧培养法。
厌氧培养法一般采用密闭容器或厌氧手套箱中进行,可以提供无氧或低氧环境。
在厌氧培养法中,需要使用专门的厌氧培养基和厌氧菌株,以保证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5、富集培养法富集培养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高浓度微生物的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一些特殊成分,如高浓度营养物质、抑制剂等,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增加目标微生物的数量和浓度。
富集培养法一般用于从自然界或工业生产中分离特定种类的微生物。
微生物培养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培养效果。
还需要注意无菌操作、环境控制等方面的技术细节,以保证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方法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是微生物研究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它能够将目标微生物从复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并进行纯培养。
第7章_花药培养及单倍体育种
一、单倍体的概念及其来源
1、概念 单倍体(haploid):是指具有配子体染色体数(n) 的孢子体(植物个体)。 单倍体有一元单倍体和多元单倍体。
南瓜的单倍体和二倍体 的雄花和雌花
单倍体植物的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生长发育弱,体形小、各器
官明显减小; 雌、雄配子严重败育,有的
生根培养:将分化出的芽苗转入含NAA的生根培 养基中,一般2周左右可形成根。
烟草花粉植株的生根培养基: 1/2 MS + 2%蔗 糖 + 0.5%琼脂。
壮苗培养:在生根培养基或基本培养基中添加 多效唑(1-3mg/L),提高蔗糖浓度(5-8%)。
培养条件: 25 ℃,光照下。
花粉植株的驯化移植
② 激素选择
烟草和毛曼陀罗:仅含蔗糖的琼脂板 茄子花药培养中: MS+2,4-D 0.5 mg/L+KT 1mg/L
n 93.8% 2n 6.2% MS+2,4-D 2 mg/L + KT 1mg/L
n 64,1% 2n 35.9%
③ 蔗糖:一般为3%~15%
烟草和油菜:2~3%诱导花粉胚; 水稻:3~6%诱导愈伤,分化时2~3%; 小麦:8~11%麦芽糖诱导愈伤,分化时5~8%蔗 糖; 玉米:12~15%诱导愈伤; 甘蔗:高达20%。
➢ 二,认为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花药内源激素平衡在 不断改变,随花药的成熟,激素平衡变得不适合 小孢子的生长和分裂,或脱分化必须的一些物质 被消耗尽,从而引起培养效果不佳。
花粉发育时期的确定
•鉴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方法可用涂片法来进行。 •为方便起见,可找出与花粉发育时期相对应的形 态学指标。
(3) 花药预处理
体细胞干扰 生殖细胞的自发加倍 培养过程的各种影响因素
动物细胞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
• 2、合成培养基:优点是成分明确,组分稳定,可 大量生产供应。动物细胞培养中常用的有BME、 MEM、DMEM、HAM F12、RPMI 1640以及 ISOCOV、199和McCoy等。
• 缺点:无法替代一些未知成分。 • 解决途径合成培养基中添加小牛血清,彼此互补
的胎牛血清。
• 血清的作用机制可能为:(1)提供有利于细胞生 长增殖所需要的各种生长因子和激素;(2)提供 有利于细胞贴壁所需要的贴附因子和伸展因子; (3)提供可识别金属、激素、维生素和脂类的结 合蛋白;(4)提供细胞生长所必须的脂肪酸和微 量元素。
• 3、无血清培养基
• 无血清培养基的优点如下:①提高了细胞培养的可 重复性,避免,避免了由于血清批之间差异的影响; ②减少了由血清带来的病毒、真菌和支原体等微生 物污染的危险;③供应充足、稳定;
动物细胞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
• 为了使细胞培养在体外培养成功,需要一些 基本条件:
(1)绝对无菌操作; (2)足够的营养供应,排除有害物质包括极其
微量的离子掺入; (3)适量氧气供应;
(4)随时清除细胞代谢中产生的有害产物; (5)有良好的适于生存外界环境,包括pH、渗透
压和离子浓度等; (6)及时分种,保持合适的细胞密度。
6、空气
二、动物细胞培养基的 种类和组成
• 细胞种系不同对培养基的要求亦有差异,主要 有三类: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无血清培 养基。 1、天然培养基:在细胞培养的早期阶段使用的 培养基,主要为来自天然的材料如血浆凝块、 血清、淋巴液、胚胎浸液以及羊水、腹水等。
• 优点:营养价值高 • 缺点:成分复杂、来源有限、成本较高
细胞培养各种培养基简介
DMEM、RIPA1640、F12、L15等细胞培养基的基本知识培养细胞的完全培养基由基础培养基(如MEM)和添加剂(如血清或无血清培养用的某些确定的激素及生长因子)组成,培养基的配方一直在改进,其中包括抗生素和抗有丝分裂剂等等。
一、基础培养基绝大多数培养基是建立在平衡盐溶液(BSS)基础上,添加了氨基酸、维生素和其它与血清中浓度相似的营养物质。
最广泛应用的培养基是Eearle`s MEM 的混合物,其中含有13种必须氨基酸、8种维生素。
而Ham`s F12 也包括非必须氨基酸,维生素的范围亦很广,另外常规含有无机盐和代谢添加剂(例如核苷酸)。
MEM/F12 这两种培养基各取1/2,形成神经生物学最通用的培养基。
Dulbecco`s改良培养基——DMEM,现应用于快速生长的细胞,同MEM 含有相同的营养成分,但浓度高出2~4倍。
选择某种培养基,应仔细了解成分表,应知道大多数情形下培养基都有不足。
例如,有些培养基在氨基酸中包括有谷氨酸,而这种培养基虽广泛用于神经生物学领域,但它对某些对谷氨酸敏感的可能有细胞外毒性损伤的神经元而言,则并非最佳选择,特别是如果神经元生长在缺乏胶质的环境中时。
F12中含有硫酸亚铁,据报道也有神经毒效应。
在所有这些培养基中,谷氨酸比其他氨基酸有更高的浓度,这是因为它具有不稳定性以及在许多细胞培养中它常用作碳源。
对于神经元的培养常常在基础培养基中增加葡萄糖的含量到0.6%或者加入丙酮酸(若培养基中这两种物质缺乏时)。
MEM与F12均要用5%的CO2来平衡,DMEM含更高浓度的NaCO3,要用10%的CO2来平衡,当然也可以在较低CO2浓度下使用。
这些基础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建立在对不同细胞系生长的研究之上的,但通常在原代培养中使用也能有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
原则上,HEPES作为缓冲剂可用来代替碳酸氢盐,以解除需要高浓度CO2培养环境的限制。
实际操作中并非如此简单。
显然,溶解的CO2与碳酸氢盐对良好的细胞生长是重要的。
条件培养基培养法
第一 节
植物细胞培养
植物细胞培养(plant cell culture):
指对植物器官或愈伤组织上分离出来的 单细胞(或小细胞团)进行培养,形成单细无 性系或再生植物的技术。
植物细胞培养的意义:
(1)研究细胞生理代谢过程及各种影响因子;
(2)用于植物品种的改良;
C . 半连续培养:
是利用培养罐等装置进行细胞大量培养的 一种方式。在半连续培养时,当培养容器内细 胞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倒出一半细胞悬浮液于 另一培养罐等容器,再分别加入新鲜培养基继 续培养。半连续培养能够重复获得大量均一的 培养细胞供进一步利用。
(三)优良悬浮培养体系要求:
A. 悬浮培养物分散性好,细胞团较小,一般由几 十个以下的细胞组成。
培养基中加入高密度的细胞进行培养。一
定时间后这些细胞就会向培养基中分泌一 些物质,使培养基条件化。这样的培养被 利用来进行某些单细胞的培养的方法。
二、细胞的悬浮培养(cell suspension culture)
是指将游离的植物细胞按一定的细胞密度,
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方法。
适宜于大规模培养,细胞工程产业的技术
植物原生质培养和细胞融合可用产生远 缘杂种; 是目前植物细胞及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
一、植物原生质体培养
通过一定方法除去细胞壁,而得到一个裸露 的植物细胞,即为原生质体(Protoplast)。游离 的原生质体像正常的植物细胞那样具有全能性, 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可以重新再生出完整植株。
自1970年首次获得烟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成功以来,通过原生质体获得再生植株的植 物约有280余种,其中有20种为我国首先报道。
分离细菌和培养基的条件
分离细菌和培养基的条件细菌分离和培养是微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步骤,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细菌的特性和功能。
在进行细菌分离和培养时,需要一定的条件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本文将介绍分离细菌和培养基的条件。
一、细菌分离条件1. 无菌操作环境:细菌分离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避免外界细菌的污染。
实验室中的工作台、培养器具和试剂瓶等都要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操作人员要穿戴好无菌衣物和手套。
2. 样品来源:细菌可以从多种来源中分离得到,如土壤、水体、食品、人体等。
在选择样品时,要考虑到需要研究的细菌类型,并确保样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3. 适当的培养基:不同的细菌对培养基的要求不同,因此选择适合目标细菌生长的培养基非常重要。
培养基的成分应包含细菌所需的碳源、氮源、矿物质和生长因子等。
4. 适宜的温度和pH值:不同的细菌对温度和pH值有着不同的适应性。
一般来说,常温下的细菌分离宜在25-30℃进行,而嗜热菌则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pH值也要根据细菌的需求进行调整,通常在7左右。
5. 适当的氧气浓度:细菌对氧气的需求也不同,有些细菌需要氧气进行呼吸,而有些则为厌氧菌,不能在氧气存在下生长。
因此,根据细菌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氧气浓度非常重要。
二、培养基制备条件1. 培养基成分:培养基的成分应根据细菌的需求进行选择和调配。
常见的培养基成分包括碳源、氮源、矿物质、生长因子和缓冲剂等。
这些成分可以提供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
2. pH值调节:培养基的pH值对细菌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大多数细菌的生长pH范围在6-8之间。
因此,在制备培养基时,需要根据细菌的需求调节pH值。
3. 灭菌处理:培养基在制备完成后需要进行灭菌处理,以杀灭其中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常见的灭菌方法有高温高压灭菌、紫外线照射和过滤等。
4. 培养基的固化:一些细菌需要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便于单个菌落的形成和分离。
在制备固体培养基时,常用的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如琼脂。
名词解释
植物细胞培养是指对从植物器(或小细胞团)进行培养,形官或由愈伤组织上分离的单细胞成单细胞无性系或再生植株的技术。
Haberlandt(1902)首次尝试分离和培养植物叶片单细胞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指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完整植株的技术。
简称组培。
也称离体培养或试管培养。
植物细胞全能性:任何有完整细胞核的植物细胞,具有全部的遗传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均具有分化、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动植物细胞分化差异。
外植体:在组织培养中,由植物体上取下来进行离体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
脱分化/去分化:由高度分化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经过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一个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的再分化:指脱分化的分生细胞重新恢复分化能力沿着正常的发育途径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的过程。
(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植物细胞培养是指对从植物器官或由愈伤组织上分离的单细胞(或小细胞团)进行培养,形成单细胞无性系或再生植株的技术。
Haberlandt(1902)首次尝试分离和培养植物叶片单细胞技术。
平板培养法:是将悬浮培养的细胞接种到薄层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的过程,是常用的单细胞培养法。
看护培养法:用同种或异种材料的愈伤组织作为看护组织来培养细胞的一种方法。
微室培养:将单个细胞放到人工制造的一个小室中进行培养的一种方法条件培养基培养法: 在培养基中加入高密度的细胞进行培养,经过一定时间后, 这些细胞向培养基中分泌一些促进细胞生长的活性物质,使培养基条件化。
使原来在合成培养基上不能分裂的细胞发生分裂。
Torres(1989)设计。
悬浮培养:指将游离的植物单细胞或小细胞团,按一定的细胞密度,在受到不断搅动或摇动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一种方式。
分批培养:指把细胞分散在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建立单细胞培养物的培养方式。
3.植物细胞培养(植物组织培养)
3.植物细胞培养(植物组织培养)第三章植物细胞培养植物细胞培养:指对从植物器官或由愈伤组织上分离的单细胞(或⼩细胞团)进⾏培养,形成单细胞⽆性系或再⽣植株的技术。
Haberlandt(1902)⾸次尝试分离和培养植物叶⽚单细胞。
细胞培养的意义有利于进⾏细胞⽣理代谢以及各种不同物质对细胞代谢影响的研究。
进⾏细胞培养,通过单细胞的克隆化,即称为“细胞株”(cell line),可以把微⽣物遗传技术⽤于⾼等植物以进⾏农作物的改良。
细胞培养的增殖速度快,适合⼤规模悬浮培养,⽣产⼀些特有的产物,如许多种植物的次⽣代谢产物,包括各种药材的有效成分等,⽤于医药业、酶⼯业及天然⾊素⼯业,这是植物产品⼯业化⽣产的新途径。
由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细胞之间在遗传和⽣理⽣化上会出现种种变异,这些细胞形成的植株也都表现出⼀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反映在它们的植株的形态、产量、品质、抗病⾍和抗逆性等⽅⾯。
所以由单细胞培养获得的单细胞⽆性繁殖系,并对不同的细胞进⾏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细胞培养就是从⾼等植物的某个特定的器官或组织中取得单个细胞进⾏培养,并诱导其分裂增殖,由细胞分裂形成细胞团,再通过细胞分化形成芽根等器官或胚状体,长成完整植株。
第⼀节植物细胞培养⼀. 单细胞培养(⼀)单细胞分离1.机械法2.酶解法3.从愈伤组织中分离(⼆)单细胞的培养⽅法1、平板培养(细胞的⽣长周期)2、看护培养3、微室培养 4. 条件化培养⼆. 细胞悬浮培养(⼀)悬浮培养的⽅法1、分批培养(细胞的⽣长周期)2、半连续培养3、连续培养——封闭型、开放型(化学、浊度恒定式)4、固定化培养(⼆)培养细胞的同步化1. 化学⽅法(饥饿法、抑制法、有丝分裂抑制法)2. 物理⽅法(分选、低温)(三)培养基振荡⼀、单细胞培养(⼀)单细胞的分离1.机械法: Ball(1965)⾸次由花⽣成熟叶⽚利⽤机械的⽅法使叶⾁细胞得到分离的技术。
⑴⼑⽚刮: 取下叶⽚→叶⽚消毒(75%酒精或7%次氯酸钠)→撕去下表⽪(露出叶⾁细胞) →⽤解剖⼑刮下细胞→单细胞悬浮培养⑵研磨离⼼法: 取下叶⽚→叶⽚消毒(75%酒精或7%次氯酸钠) →研磨匀浆(10g叶⽚+40ml研磨介质)→匀浆过滤(细纱布) →离⼼(先低速去碎屑) →游离细胞沉降到底部(净化细胞) →植株培养或悬浮培养研磨介质: 20µmol蔗糖+ 10µmol MgCl2 + 20µmol Tris-HCl (pH7.8)机械法的特点:⑴细胞不受酶的伤害;⑵不发⽣质壁分离。
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结果-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结果-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细菌是一类微小而重要的生物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以及生物体等。
它们对于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应用价值。
在进行细菌的研究和应用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细菌的培养和鉴定。
细菌培养是指将采集到的细菌样本在合适的培养基中提供充足的营养和生长条件,使其繁殖扩增。
而细菌鉴定是指通过对细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基因组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来确定细菌的种类和特性。
本文将重点讨论细菌的一般培养方法和鉴定方法。
在细菌培养方法方面,将介绍不同种类的培养基的配制和使用,以及培养条件的控制因素。
在细菌鉴定方法方面,将介绍常用的鉴定手段,如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以及它们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通过对一般细菌培养和鉴定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细菌的生长规律和特性,进一步了解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同时,这些研究成果也为细菌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例如在医学、工业、农业等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使读者对细菌培养和鉴定有更清晰和全面的认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在继续研究细菌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如下形式: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展示: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整篇文章进行一个概述和介绍,包括细菌培养和鉴定的基本概念以及研究目的。
通过引言,读者可以对文章的内容和目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介绍了细菌培养方法和细菌鉴定方法。
在细菌培养方法部分,将会详细介绍细菌培养所需的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和培养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读者了解细菌在实验室中的培养过程。
在细菌鉴定方法部分,将会介绍细菌鉴定所需的常用技术和方法,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对分离到的细菌进行鉴定。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标准)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一、填空题:1.植物脱病毒一般采用茎尖培养脱毒和热处理两种方法。
2.最典型的培养基是1962年发表的的一种适合于烟草愈伤组织快速生长的改良培养基,该培养基后来被称为MS培养基,现已广泛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3.胚状体发育顺次经过原胚期、球形胚期、心形胚期、鱼雷形胚期和子叶期。
4.具有防止褐变作用的维生素是Vc。
5.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对象分为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胚培养、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等几种类型。
6.在通过微茎尖培养脱毒时,外植体的大小应以成苗率和脱毒率综合确定,一般以0.3~0.5mm、带1~3个叶原基为好。
7.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灭菌时,一般情况采用的条件是121温度,保持时间是15~20分钟。
8.在幼胚培养基中,蔗糖的主要作用是维持渗透压、提供碳源和能源和防止幼胚早熟萌发。
9.植物组织培养中,微量元素铁的用量较大,由于在较高pH下,易形成Fe(OH)3沉淀,难以被吸收,所以多用硫酸亚铁(FeSO4·7H20)和乙二胺四乙酸(Na2-EDTA)形成的螯合物,并且单独配制。
10.种质保存大致分为原地保存和异地保寸两种方式。
11.外植体选择的原则是:选择优良的种质、选择健壮的植株、选择最适时期、选取适宜的大小。
12.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有成批培养和连续培养等。
13.植物原生质体分离的方法有酶解法和机械法。
14.植板率是指已形成细胞团的单细胞与接种总细胞数的百分数。
15.花粉分离的方法有挤压法、磁搅拌法、漂浮释放法。
16.植物组织培养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快速发展和应用阶段。
17.一个年产4-20万株苗的商业性组织培养实验室,其总面积不应少于60平方米,可划分为准备室、缓冲室、无菌操作室和培养室。
18.盐酸硫胺素VB1是脱羧酶辅酶,吡哆醛VB6是转氨酶辅酶。
19.愈伤组织形成大致经历三个时期,即:诱导期、分裂期、分化期。
20.茎尖培养根据培养目的和取材大小可分为茎尖分生组织组织培养和普通茎尖培养两种类型。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条件
Auxins——生长素
溶于95%乙醇或 1mol/LNaOH
诱导细胞的分裂和根的分化
培养基对非洲紫罗兰组织培养的影响
No NAA
NAA reduced to 0.1 mg. l-1
NAA increased to 5.0 mg. l-1
Na2MoO4.2H2O 0.25 mg/L
CuSO4.5H2O 0.025 mg/L
CoCl2.6H2O 0.025 mg/L
Na2.EDTA
37.3 g/L
FeSO4.7H2O 27.8 mg/L
一、母液的配制与保存
培养基母液:培养基各类溶液的浓缩液。
一、母液的配制与保存
• 培养基母液:配制母液不但可以保证各物 质成分的准确性及配制时的快速移取。一 般母液配成比所需浓度高。
第一节 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
1. 植物组织培养最基本的前提条件:用于培 养的外植体细胞必须具有全能性
2.离体隔离 3.适宜的培养条件
环境条件:光照、温度、湿度。 营养条件:培养基。
一、环境条件
温度
植物组织培养在最 适宜的温度下生长分 化才能表现良好,大 多数植物组织培养都 是在23-27 ℃之间进行,
无机盐浓度高、元素间比例适当,离子平衡性好,具 有较强的缓冲性,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培养基。
White培养基特点:
无机盐、有机成分含量较低,适用于生根培养。
一、常用培养基特点
B5培养基 特点:
含较高的NO3-N,氨态氮含量较低,含有 较高的硫胺素(VB1)较适用于一些要求较 高氮素营养的植物培养,如常见木本植物 双子叶植物组培的选择
Murashige and Skoog (MS) Medium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厌氧菌是一类不能在氧气环境下生长的微生物,其培养方法与其他菌种有所不同。
为了成功培养厌氧菌,我们需要采取特殊的培养条件和方法。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一、厌氧培养条件的建立1. 气氛控制:培养厌氧菌的关键是防止氧气的进入。
常用的气氛控制方法包括密封法、气体置换法和用稀有气体混合气体置换法。
其中,密封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我们可以将培养基置于密封的容器中,并注入一定量的气体,如氮气、氩气或二氧化碳等,从而构建无氧环境。
2. pH控制:厌氧菌对pH值较为敏感,一般要求pH值在6.8至7.4之间。
所以,在培养厌氧菌时,我们需要对培养基的pH进行调节。
3. 温度控制:不同的厌氧菌对温度的要求各有不同,一般在25至37之间。
在培养过程中,应根据具体菌株的要求进行控制。
4. 无氧条件维持: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保持无氧条件,避免氧气的进入。
一般可以选择在无氧罐中进行培养,该罐内有还原剂(如碘化钠、甲酚等)与氧气发生反应,将氧气消耗掉。
二、厌氧菌的预培养方法在真正进行厌氧培养之前,我们需要进行预培养,以提高成功培养的几率。
1. 培养基制备:根据具体菌株的不同要求配制培养基。
2. 保护性缓冲层:在培养基上覆盖一层液体密度较高的液体,如厌氧缓冲液、灌封液等。
这层液体可以形成一个保护层,避免氧气的进入。
3. 器具处理:将要使用的器具(如培养瓶、移液管等)经过高温高压灭菌或用灭菌包装。
4. 预培养条件:在厌氧罐或无氧条件下,将培养基接种菌种。
一般预培养时间较短,一般为12至24小时。
5. 初代接种:将预培养的菌种移植到新的含有适宜的培养基的无氧培养容器中。
三、厌氧菌的分离和纯化为了获得纯种的厌氧菌,我们需要对菌落进行分离和纯化。
常用的方法包括传代分离法和稀释分离法。
1. 传代分离法:将初代接种中的菌落进行分离。
一般使用无菌的毛细管或环陆法将菌落划入含有适宜培养基的无氧培养容器中。
2. 稀释分离法:将菌落分散在适宜培养基中,再将分散液进行稀释,以期获得稀释液中只有一个菌落的稀释液。
培养基制备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培养基制备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1.培养基配方的选定2.3.同一种培养基的配方在不同着作中常会有某些差别;因此,除所用的是标准方法,应严格按其规定进行配制外.一般均应尽量收集有关资料.加以比较核对.再依据自己的使用目的加以选用,记录其来源;4.5.2.培养基的制备记录6.7.每次制备培养基均应有记录,包括培养推各称,配方及其来源.和各种成份的牌号;最终pH值、消毒的温度和时间制各的日期和制备者等,记录应复制一份,原记录保存备查,复制记录随制好的培养基一同存放、以防发生混乱;8.9. 3.培养基成分的称取10.11.培养基的各种成分必须精确称取并要注意防止错乱.最好一次完成,不要中断;可将配方置于傍侧,每称完一种成分即在配方上做出记号,并将所需称取的药品一次取齐,置于左侧,每种称取完毕后,即移放于右侧;完全称取完毕后.还应进行一次检查;12.13.4.培养基各成份的混合和溶化14.15.培养基所用化学药品均应是化学纯的;使用的蒸煮锅不得为铜锅或铁锅,以防有微量铜或铁混入培养基中,使细菌不易生长;最好使用不锈钢锅加热溶化.也可放入大烧杯或大烧瓶中置高压蒸汽灭菌器或流动蒸汽消毒器中蒸煮溶化;在锅中溶化时、可先用温水加热并随时扰动,以防焦化、如发现有焦化现象、该培养基即不能使用,应重新制备;待大部分固体成分溶化后,再用较小火力使所有成分完全溶化.迄至煮沸;如为琼脂培养基,应先用一部分水将琼脂溶化,用另一部分水溶化其它成分,然后将两溶液充分混合;在加热溶化过程中,因蒸发而丢失的水分,最后必须加以补足;16.17.5.培养塞pH的初步调整18.19.培养基各成分完全溶解后,应进行pH的初步调正,因培养基在加热消毒过程中、pH会有所变化,例如,牛肉浸液约可降低.而肠浸液pH却会有显着的升高;因此,对这个步骤,操作者应随时注意探索经验、以期能掌握培养基的最终pH,保证培养基的质量;pH调正后,还应将培养基煮沸数分钟,以利培养基沉淀物的析出;20.21.6.培养基的过滤澄清22.23.液体培养基必须绝对澄清,琼脂培养基也应透明无显着沉淀,因此,须要采用过滤或其它澄清方法以达到此项要求;一般液体培养基可用滤纸过滤法,滤纸应拆叠成折扇成漏斗形,以避免因液压不均匀而引起滤纸破裂;24.25.琼脂培养基可用清洁的白色薄绒布趁热过滤;亦可用中间夹有薄层吸水棉的双层纱布过滤;新制肉、肝、血和土豆等浸液时、则须先用绒布将碎渣滤去,再用滤纸反复过滤;如过滤法不能达到澄清要求、则须用蛋清澄清法;即将冷却至55-60℃的培养基放入大的三角烧瓶内,装入量不得超过烧瓶容量的1/2,每1000ml培养基加入1-2个鸡蛋的蛋白.强力振摇3-5分钟,置高压蒸汽灭菌器中、121℃加热20分钟、取出趁热以绒布过滤即可;26.27.若能自行沉淀者,亦可静置冰箱中1-2日、吸取其上清液即可;28.29.7.培养基的分装30.31.培养基的分装,应按使用的目的和要求,分装于试管、烧瓶等适当容器内;分装量不得超过容器装盛量的2/3;容器口可用垫有防湿纸的棉塞封堵,其外还双用防水纸包扎现试管一般多有用螺旋盖者;分装时最好能使用半自动或电动的定量分装器;分装琼脂抖面培养基时,分装量应以能形成2/3底层和1/3斜面的量为恰当;分装容器应予先清洗干净并经干烤消毒,以利于培养基的彻底灭菌;每批培养基应另外分装20ml培养基于一小玻瓶中,随该批培养基同时灭菌,以为测定该批培养基最终pH之用;32.33.8.培养基的灭菌34.35.一般培养基可采用121℃高压蒸汽灭菌15分钟的方法;在各种培养基制备方法中,如无特殊规定,即可用此法灭菌;36.37.某些畏热成分,如糖类,应另行配成20%如或更高的浓液,以过滤或间歇灭菌法消毒,以后再用无菌操作技术、定量加于培养基;明胶培养基亦应用较低温度灭菌;血液、体液和抗生素等则应从无菌操作技术抽取和加入于经冷却约50℃左右的培养基中;38.39.琼脂斜面培养基应在灭菌后立即取出、待冷至55-60℃时,摆置成适当斜面、待其自然凝固;40.41.9.培养基的质量测试42.43.每批培养基制备好以后.应仔细检查一遍:如发现破裂、水分浸入、色泽异常、棉塞被培养基沾染等、均应挑出弃去;并测定其最终pH;44.45.将全部培养基放入36±1℃恒温箱培养过夜,如发现有菌生长,即弃去;46.47.用有关的标准菌株接种1-2管或瓶培养基,培养24-48小时,如无菌生长或生长不好;应追查原因并重复接种一次,如结果仍同前,则该批培养基即应弃去,不能使用;48.49.10.培养基的保存50.51.培养基应存放于冷暗处,最好能放于普通冰箱内;放置时间不宜超过一周,倾注的平板培养基不宜超过3天;每批培养基均必须附有该批培养基制各记录副页或明显标签;培养基的常规配制程序一、目的要求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理;了解培养基常规配制程序;了解培养基配制过程各环节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二、基本原理正确掌握培养基基的配制方法是从事微生物学实验工作的重要基础,由于微生物种类及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因而用于培养微生物培养基的种类也很多,它们的配方及配制方法虽各有差异;但一般培养基的配制程序却大致相同,例如器皿的准备,培养基的配制与分装,棉塞的制作,培养基的灭菌,斜面与平板的制作以及培养基的无菌检查等基本环节大致相向;三、实验材科一药品待配各种培养的组成成分,琼脂,1mol/LNaOH溶液,1mol/l升,统一用大写HCl溶液;二仪器天平或台秤,高压蒸汽灭菌锅;三玻璃器皿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锥形瓶、培养皿、玻璃漏斗等;四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纱布、线绳、塑料试管盖、牛皮纸、报纸等;四、实验内容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1.玻璃器皿的洗涤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刷干净;将锥形瓶、试管、培养皿、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移液管先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浸泡;再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洗刷干净的玻璃器皿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用;2.灭菌前玻璃器皿的包装1培养皿的包装培养皿由一盖—底组成一套;可用报纸将几套培养皿包成一包,或者将几套培养皿直接置于特制的铁皮圆筒内,加盖灭菌;包装后的培养皿须经灭菌之后才能使用;2移液管的包装在移液管的上端塞入—小段棉花勿用脱脂棉;它的作用是避免外界及口中杂菌吹入管内,并防止菌液等吸入口中;塞入此小段棉花应距管口约0.5cm左有;棉花自身长度约1-1.5cm;塞棉花时,可用一外圈拉直的曲别针,将少许棉花塞入管口内;棉花要塞得松紧适宜,吹时以能通气而又不使棉花滑下为准;先将报纸裁成宽约5cm左右的长纸条,然后将已塞好棉花的移液管尖端放在长条报纸的一端,约成45度角,折叠纸条包住尖端,用左手握住移液管身,右手将移液管压紧,在桌面上向前搓转,以螺旋式包扎起来;上端剩余纸条,折叠打结,准备灭菌见图5—1—1;二液体及固体培养基的配制过程1.液体培养基配制1称量一般可用1/100粗天平称量配制培养基所需的各种药品;先按培养基配方计算各成分的用量,然后进行准确称量;2溶化将称好的药品置于一烧杯中,先加入少量水根据实验需要可用自来水或蒸馏水,用玻棒搅动,加热溶解;3定容待全部药品溶解后,倒入一量筒中,加水至所需体积;如某种药品用量太少时,可预先配成较浓溶液,然后按比例吸取一定体积溶液,加入至培养基中;4调pH一般用pH试纸测定培养基的pH;用剪刀剪出一小段pH试纸,然后用镊子夹取此段pH试纸,在培养基中蘸一下,观看其pH范围,如培养基偏酸或偏碱时,可用1mol/lNaOH或1mol/lHCl溶液进行调节;调节pH时,应逐滴加入NaOH或HCl溶液,防止局部过酸或过碱,破坏培养基中成分;边加边搅拌,并不时用pH试纸测试,直至达到所需pH为止;5过滤用滤纸或多层纱布过滤培养基;一般无特殊要求时,此步可省去;2.固体培养基的配制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应将已配好的液体培养基加热煮沸,再将称好的琼脂1.5%-2%加入,并用玻棒不断搅拌,以免糊底烧焦;继续加热至琼脂全部融化,最后补足因蒸发而失去水分;三培养基的分装根据不同需要,可将己配好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锥形瓶内,分装时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污管口或瓶口,造成污染;如操作不小心,培养基沾污管口或瓶口时,可用镊子夹一小块脱脂棉,擦去管口或瓶口的培养基,并将脱脂棉弃去;1.试管的分装取一个玻璃漏斗,装在铁架上,漏斗下连一根橡皮管,橡皮管下端再与另一玻璃管相接,橡皮管的中部加一弹簧夹;分装时,用左手拿住空试管中部,并将漏斗下的玻璃管嘴插入试管内,以右手拇指及食指开放弹簧夹,中指及无名指夹住玻璃管嘴,使培养基直接流入试管内图5—1—2;装入试管培养基的量视试管大小及需要而定,若所用试管大小为15×150 mm时,液体培养基可分装至试管高度1/4左右为宜;如分装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时,在琼脂完全融化后,应趁热分装于试管中;用于制作斜面的固体培养基的分装量为管高1/5约3—4m1;半固体培养基分装量为管高的1/3为宜;2.锥形瓶的分装用于振荡培养微生物用时,可在250 m1锥形瓶中加入50ml的液体培养基,若用于制作平板培养基用时,可在250 m1锥形瓶中加入150ml培养基,然后再加入3g琼脂粉按2%计算,灭菌时瓶中琼脂粉同时被融化;四棉塞的制作及试管、锥形瓶的包扎为了培养好气性微生物,需提供优良通气条件,同时为防止杂菌污染,则必须对通入试管或锥形瓶内空气预先进行过滤除菌;通常方法是在试管及锥形瓶口加上棉花塞等;1.试管棉塞的制作制棉塞时,应选用大小、厚薄适中的普通棉花一块,铺展于左手拇指和食指扣成的圆孔上,用右手食指将棉花从中央压入团孔中制成棉塞,然后直接压入试管或锥形瓶口;也可借用玻璃棒塞入,也可用折叠卷塞法制作棉塞图5—1—3;制作的棉塞应紧贴管壁,不留缝隙,以防外界微生物沿缝隙侵入;棉塞不宜过紧或过松,塞好后以手提棉塞,试管不下落为准;棉塞的2/3在试管内,1/3在试管外图5—1—4;目前也有采用金属或塑料试管帽代替棉塞;直接盖在试管口上;灭菌待用;将装好培养基并塞好棉塞或盖好管帽的试管拥成一捆,外面包上一层牛皮纸;用铅笔注明培养基名称及配制日期,灭菌待用;2.锥形瓶棉塞制作通常在棉塞外包上一层纱布,再塞在瓶口上;有时为了进行液体振荡培养加大通气量,则可用8层纱布代替棉塞包在瓶口上;目前也有采用无菌培养容器封口膜直接盖在瓶口,既保证良好通气,过滤除菌又操作简便,故极受欢迎;在装好培养基并塞好棉塞或包上八层纱布或盖好培养容器封口膜的锥形瓶口上,再包上一层牛皮纸并用线绳捆好,灭菌待用;五培养基的灭菌培养基经分装包扎之后,应立即进行高压蒸汽灭菌,100Pa灭菌20min灭菌条件根据培养基不同有所差异,含糖培养基105℃,30min;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灭菌,则应暂存于冰箱中;六斜面和平板的制作1.斜面的制作将已灭菌装有琼脂培养基的试管,趁热置于木棒上,使成适当斜度,凝固后即成斜面图5—1—5;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长度1/2为宜;如制作半固体或固体深层培养基时,灭菌后则应垂直放置至冷凝; 2.平板的制作将装在锥形瓶或试管中已灭菌的琼脂培养基融化后,待冷至50℃左右倾入无菌培养皿中;温度过高时,皿盖上的冷凝水太多,温度低于50℃,培养基易于凝固而无法制作平板;平板的制作应采用无菌操作,左手拿培养皿,右手拿锥形瓶的底部或试管,左于同时用小指和手掌将棉塞打开,灼烧瓶口,月左手大拇指将培养皿盖打开一缝,至瓶口正好伸入,倾入10-12m1的培养基,迅速盖好皿盖,置于桌上,轻轻旋转平皿、使培养基均匀分布于整个平皿中、冷凝后即成平板图5—1—6;七培养基的无菌检查灭菌后的培养基,一般需进行无菌检查;最好从中取出1-2管瓶,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1—2天,确定无菌后方可使用;八无菌水的制备在每个250mL的锥形瓶内装99mL的蒸馏水并塞上棉塞;在每支试管内装4.5m1蒸馏水;塞上棉塞或盖上塑料试管盖;再在棉塞上包上一张牛皮纸;高压蒸汽灭菌,100Pa灭菌20分钟;。
细胞悬浮培养
3.细胞密实体积
为了测定细胞密实体积(packed cell volume, PCV ),将一已知体积的均匀分散的悬浮液 (10~20 mL)放入一个刻度离心管(15~50 mL) 中,在2 000~4 000 r/min下离心5 min。细胞密实 体积以每毫升培养液中细胞总体积的毫升数表示。
48
(4)镁、钾、钙
到目前为止,几个报道已经表明,这些大量元 素是绝对必要的。有关这些元素如K+的最适浓度 (胡萝卜为l mmol/L,矮牵牛和烟草为20 mmol/L)的 研究认为,不同培养物在吸收能力方面存在差异。 例如,在大豆等植物的培养中,在培养期间几乎所 有的K+都被培养细胞所吸收;相反,在烟草的细 胞培养中,发现到了培养末期仍有最初浓度(20 mmol/L)的一半的K+留在培养基中未被利用 (Kato等,,1977)。
5
为了使分批培养的细胞能不断增殖,必须进行继代,方 法是取出培养瓶中一小部分悬浮液,转移到成分相同的新鲜 培养基中(大约稀释5倍)。
6
滞后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在继代时原种培养细 胞所处的生长期和转入细胞数量的多少。
当转入的细胞数量较少时,不但滞后期较长, 而且在一个培养周期中细胞增殖的数量也少。
如果转入的细胞密度很低,则在加入培养单细胞 或小群体细胞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之前,细胞将不能 生长。
32
(二)抑制法
使用DNA合成抑制剂如5-氨基尿嘧啶、羟基脲和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等,也可使培养细胞同步化。当 细胞受到这些化学药物的处理之后,细胞周期只能 进行到G1期为止,细胞都滞留在G1期和S期的边界 上。当把这些抑制剂去掉之后,细胞即进入同步分 裂。应用这种方法取得的细胞同步性只限于一个细 胞周期。
30
化学方法的原理是使细胞遭受某种营养饥饿,或 是通过加人某种生化抑制剂阻止细胞完成其分裂 周期。化学方法中常用的有饥饿法和抑制法两种。
配制培养基的方法
配制培养基的方法
配制培养基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所需材料:培养基成分包括水、碳源、氮源、矿质元素、生长因子等。
根据不同的微生物需要,选择合适的成分。
2. 称量和溶解:根据配方将各成分称量出来,然后用适量的去离子水溶解。
3. 调整pH值:使用pH计将培养基的pH值调整到合适的范围内,通常为7.0左右。
4. 加热和消毒:将溶解后的培养基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1-2分钟以杀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然后,使用高压灭菌器或高温灭菌法将培养基灭菌。
5. 倾倒和分装:将已灭菌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培养瓶或培养皿中,然后密封好。
6. 检查和保存:检查培养基是否有异常,如变色或发霉等。
将已制备好的培养基保存在合适的温度和条件下,以防止污染。
以上是一般的培养基制备方法,具体的步骤和条件可以根据不同的微生物和实验需要进行调整。
动物细胞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
二 细胞计数
❖ 1. 自动细胞计数器计数 ❖ 2. 血球计数板计数 ❖ 3. 结晶紫染色细胞核计数法 ❖ 4. MTT染色计数法
动物细胞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
三 细胞传代
❖ 1. 悬浮细胞传代 ❖ 2. 贴壁细胞的传代
动物细胞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
四 细胞的冻存和复苏
❖ 1. 细胞的冻存 ❖ 2. 细胞的复苏
Hale Waihona Puke 第八节 动物细胞产品的纯化方法和 质量要求
❖ 一 动物细胞产品的常用纯化方法
1. 离心 2. 离子交换层析 3. 凝胶过滤 4. 亲和层析 5. 盐析和有机溶剂沉淀 6. 透析 7. 高压液相层析
动物细胞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
❖ 二 动物细胞产品的质量要求 1. 对工程细胞的要求 2. 对生产工艺的要求 3. 对产品的质量要求
动物细胞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
二、动物细胞培养的操作方式
⒈分批式操作 ⒉半连续式操作 ⒊灌流式操作
动物细胞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
第七节 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及其检测 控制系统
一、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的类型及其基本 结构
⒈搅拌式生物反应器 ⒉气升式生物反应器 ⒊中空纤维式生物反应器 ⒋透析袋或膜式生物反应器
⒌固定床或流化床式生物反应器
动物细胞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
第五节 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方法:
依细胞种类: 原代培养、传代培养 依培养基: 液体培养、固体培养 依培养器和方式:
静止培养、旋转培养、搅拌培养、微载体培养、 中空纤维培养、固定床或流化床培养
动物细胞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
一 细胞分离
❖ 1. 离心分离法 ❖ 2. 消化分离法
细菌培养的方法简介
细菌培养的方法简介2009-11-16 11:32【大中小】【我要纠错】根据临床初步诊断及待检细菌的种类,可选用不同环境条件进行培养。
常用的有需氧培养法、二氧化碳培养法和厌氧培养法。
为了提高检验的正确率,同一标本常同时采用两种或三种不同的培养法。
(一)需氧培养法本法是临床细菌室最常用的培养方法,适于一般需氧和兼性厌氧菌的培养。
将已接种好的平板、斜面和液体培养基等,置于35℃温箱中孵育18~24h,一般细菌可于培养基上生长,但有些难以生长的细菌需培养更长的时间才能生长。
另外,有的细菌最适生长温度是28℃~30℃,如鼠疫耶尔森菌,甚至在4℃也能生长,如李斯特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二)二氧化碳培养法有些细菌初次分离培养时须置5%~10C02环境才能生长良好,如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牛布鲁菌等。
常以下列方法供给C02.1.二氧化碳培养箱:是一台特制的培养箱,既能调节C02的含量,又能调节所需的温度。
C02从钢瓶通过培养箱的C02,运送管进入培养箱内,调节好所需C02,浓度自动控制器后,将接种好的培养基直接放入培养箱中培养即可。
此法适于大型实验室应用。
2.烛缸法:将已接种好的培养基置干燥器内,并放入点燃的蜡烛。
干燥器盖的边缘涂上凡士林,盖上盖子,烛光经几分钟后自行熄灭,此时干燥器内C02含量约占5%~10%,然后将干燥器放入35℃温箱内培养。
培养时间一般为18~24h,少数菌种需培养3~7天或更长。
3.化学法:按每升容积加入碳酸氢钠0.49和浓盐酸0.35ml的比例,分别置于容器内。
将容器连同接种好的培养基都放人干燥器内,盖紧干燥器的盖子,倾斜容器使浓盐酸与碳酸氢钠接触生成C02.(三)厌氧培养法适用于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培养。
常用的厌氧培养法有:①疱肉培养基法;②焦性没食子酸法;③厌氧罐法;④气袋法;⑤厌氧手套箱法。
细菌的生长现象简介2009-11-16 11:30【大中小】【我要纠错】(一)分离培养基上菌落的生长现象1.观察菌落:了解菌落的各种特征,以便确定对该菌如何进一步鉴别。
培养基制备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培养基制备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1.培养基配方的选定同一种培养基的配方在不同著作中常会有某些差别。
因此,除所用的是标准方法,应严格按其规定进行配制外.一般均应尽量收集有关资料.加以比较核对.再依据自己的使用目的加以选用,记录其来源。
2 .培养基的制备记录每次制备培养基均应有记录,包括培养推各称,配方及其来源.和各种成份的牌号。
最终pH 值、消毒的温度和时间制各的日期和制备者等,记录应复制一份,原记录保存备查,复制记录随制好的培养基一同存放、以防发生混乱。
3.培养基成分的称取培养基的各种成分必须精确称取并要注意防止错乱.最好一次完成,不要中断。
可将配方置于傍侧,每称完一种成分即在配方上做出记号,并将所需称取的药品一次取齐,置于左侧,每种称取完毕后,即移放于右侧。
完全称取完毕后.还应进行一次检查。
4.培养基各成份的混合和溶化培养基所用化学药品均应是化学纯的。
使用的蒸煮锅不得为铜锅或铁锅,以防有微量铜或铁混入培养基中,使细菌不易生长。
最好使用不锈钢锅加热溶化.也可放入大烧杯或大烧瓶中置高压蒸汽灭菌器或流动蒸汽消毒器中蒸煮溶化。
在锅中溶化时、可先用温水加热并随时扰动,以防焦化、如发现有焦化现象、该培养基即不能使用,应重新制备。
待大部分固体成分溶化后,再用较小火力使所有成分完全溶化.迄至煮沸。
如为琼脂培养基,应先用一部分水将琼脂溶化,用另一部分水溶化其它成分,然后将两溶液充分混合。
在加热溶化过程中,因蒸发而丢失的水分,最后必须加以补足。
5.培养塞pH 的初步调整培养基各成分完全溶解后,应进行pH 的初步调正,因培养基在加热消毒过程中、pH 会有所变化,例如,牛肉浸液约可降低pH0.2.而肠浸液pH 却会有显著的升高。
因此,对这个步骤,操作者应随时注意探索经验、以期能掌握培养基的最终pH ,保证培养基的质量。
pH 调正后,还应将培养基煮沸数分钟,以利培养基沉淀物的析出。
6.培养基的过滤澄清液体培养基必须绝对澄清,琼脂培养基也应透明无显著沉淀,因此,须要采用过滤或其它澄清方法以达到此项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 节
植物细胞培养
植物细胞培养(plant cell culture):
指对植物器官或愈伤组织上分离出来的 单细胞(或小细胞团)进行培养,形成单细无 性系或再生植物的技术。
植物细胞培养的意义:
(1)研究细胞生理代谢过程及各种影响因子;
(2)用于植物品种的改良;
(3)用于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生产。
单细胞培养 细胞的悬浮培养
一、单细胞培养(通常以叶片为材料) (一)单细胞的分离 分离方法:机械法和酶解法。各有优缺 点。
(二)单细胞培养 对分离得到的单个细胞进行培养,诱导 其分裂增殖,形成细胞团,再通过细胞分 化形成芽、根等器官或胚状体,直到长成 完整植株的技术。 培养方法:平板培养、看护培养、微室 培养、条件培养基培养法。
(1)平板培养法:分散的植物细胞接种于含薄层固 体培养基的培养皿内的培养过程称为平板培养法。
方法是将经机械破碎过筛或酶(纤维素酶及果胶酶 等)消化分散纯化的细胞,经计数及稀释,接种到加 热熔化而刚冷却至35℃左右的固体培养基中充分混 匀,倾入培养皿中,石蜡密封,于25℃培养,约20 天后细胞即可生长成团。统计生长情况。
2. 培养基:
(1)固体培养基:添加琼脂等
(2) 液体培养基:不加琼脂等
第二节 植物细胞培养的应用
一、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 二、突变体的选择 三、诱导多倍体 四、生产人工种子
Synthetic seeds of Mulberry and banana
(云杉) (海藻酸钙凝胶)
第三节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及细胞融合
生长过程与微生物类似,有延迟期、对数生长期、 减慢期及静止期等阶段。接种时细胞要达到一定细 胞浓度,通常为0. 25 x l06细胞/ml -0. 5 x 106细胞/ m1。
B. 连续培养(Continuous culture): 是用一定容积的非密闭系统进行细胞培 养的方法,在培养过程中不断注入新鲜培养 基,而使营养物连续得到补充,细胞生长和 增殖连续进行,同时有等体积的培养物排除 系统。 分为封闭型和开放型连续培养两种。
C . 半连续培养:
是利用培养罐等装置进行细胞大量培养的 一种方式。在半连续培养时,当培养容器内细 胞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倒出一半细胞悬浮液于 另一培养罐等容器,再分别加入新鲜培养基继 续培养。半连续培养能够重复获得大量均一的 培养细胞供进一步利用。
(三)优良悬浮培养体系要求:
A. 悬浮培养物分散性好,细胞团较小,一般由几 十个以下的细胞组成。
基础。
(一)细胞培养过程:
1. 择适宜的外植体;
2. 诱导疏松愈伤组织;
3. 选择适宜的培养基;
4. 悬浮培养;
5. 悬浮细胞的继代与选择;
6. 悬浮细胞的同步化; 7. 悬浮愈伤组织形成及植株再生。
(二)悬浮培养类型:
1. 分批培养(Batch culture):
分批培养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进行细胞培养, 当培养物增加到一定量时,需继代培养,即取出少 量培养物转接于新鲜培养液中。
4. 培养时需供氧,培养液粘度大,不能耐受强力通风 搅拌;并具有群体效应 5. 培养细胞产物滞留于细胞内,且产量较低,培养过 程具有结构与功能全能性。
1
四、 植物细胞培养的营养需求及培养基
1. 营养需求: 植物细胞生长所需营养较微生物细胞复杂, 除水分外,其它营养成分可分为如下几类:
(1) 无机营养: 如N、 P、K、Ca、Mg、Fe、Cu、Mn、Zn、B、Mo、I 等; (2)维生素:如维生素B1、B6、烟酸、肌醇、生物素、泛酸钙及叶酸等; (3) 碳源: 如蔗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及山梨醇等; (4)天然物: 如水解乳蛋白、水解酪蛋白、椰乳、酵母提取液、香蕉汁、 荸荠汁、生梨汁及苹果汁等;
植物原生质培养和细胞融合可用产生远 缘杂种; 是目前植物细胞及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
一、植物原生质体培养
通过一定方法除去细胞壁,而得到一个裸露 的植物细胞,即为原生质体(Protoplast)。游离 的原生质体像正常的植物细胞那样具有全能性, 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可以重新再生出完整植株。
自1970年首次获得烟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成功以来,通过原生质体获得再生植株的植 物约有280余种,其中有20种为我国首先报道。
原生质体培养包括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 植株再生等过程。
(2)看护培养法:从悬浮培养物或脆弱愈伤组 织上用针或玻璃毛细管分离单细胞,每个细胞 放在一个方形滤纸片的上表面,而滤纸片放在 活跃生长的愈伤组织上进行培养的方法。
(3)微室培养法:悬浮单细胞接种于凹 玻片或玻璃环与盖玻片组成的微室内的 固体培养基中的培养方法。
(4)条件培养基培养:条件培养基是在
B. 均一性好,细胞形状和细胞团大小大致相同。 C. 生长迅速,悬浮细胞的量一般2—3天甚至更短 时间便可增加一倍。
三、细胞培养的特性:
1. 植物细胞较微生物细胞大,具有纤维素细胞壁,抗 剪切力差; 2. 细胞生长速度慢,易受微生物污染,有时需用抗生 素;
3. 细胞生长的中期及对数期,易凝聚为直径达350 um一400 um 的团块,悬浮培养较困难;
(5) 植物激素: 如生长素 、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其它有油 菜素内酯、三十烷醇、肽类、半支莲醇、月光花素、石蒜素、玉米素 等; (6)氨基酸类: 如甘氨酸、谷氨酰胺、天冬氨酸、丝氨酸、赖氨酸、亮 氨酸、脯氨酸、蛋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氯酸、苏 氨酸、酪氨酿、精氨酸、丙氨酸及半胱氨酸等; (7) 核酸及其水解物: 如DNA、RNA、黄嘌呤、次黄嘌呤、腺嘌呤、 鸟嘌呤及胸腺嘧啶等; (8) 其它成分: 如氯化胆碱、胆质素、胶氨酸、苹果酸及反丁烯二酸等.
培养基中加入高密度的细胞进行培养。一
定时间后这些细胞就会向培养基中分泌一 些物质,使培养基条件化。这样的培养被 利用来 suspension culture)
是指将游离的植物细胞按一定的细胞密度,
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方法。
适宜于大规模培养,细胞工程产业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