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历史知识点】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和主要内容
【历史知识点】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和主要内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从此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从此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
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1953年春,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获得土地的农民有着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但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既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又有两极分化的危险。
中国共产党当时认为只有组织起来互助合作,才能发展生产,共同富裕。
1953年,先后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到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下,决定逐步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采取合作化的形式和逐步过渡的步骤,从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底参加手工业合作组织的人数已占全国手工业从业人数的91.7%,基本上完成了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技术,便于进行农业的技术改革和基本建设,因而可能有效地逐步扩大农业的再生产。第四, 由于能够更多地节约劳动的时间和更多地节约出劳动力,所以能够更好地发展副业的生产事 业,并从而加强农民的经济地位。第五,由于实行一定的按劳分配制度,所以能够大大地鼓 励农民对于劳动和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六,农业生产合作社能够有力量保证贫农 和中农的团结,因而也就能够更有效地与农村中的资本主义活动和贫富分化的现象作斗争。 第七,农业生产合作社能够逐步地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因而也就能够在供、产、销方面更容 易地和国营的社会主义经济相结合,而便于逐步地纳入国家经济计划的轨道。在当时情况下, 初级农业合作社,在一些主要农作物的每亩产量上,比个体农民有所增加。据12个产稻谷 的主要省份统计,每亩稻谷多产10%;据9个产小麦的主要省份统计,每亩小麦多产7%; 据8个产大豆的主要省份统计,每亩大豆多产19%;据9个产棉花的主要省份统计,每亩棉 花多产26%。
三大改造
1954年
公私合营
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和平赎买
公私合营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 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 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司合 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司合营,企业的 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 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 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 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 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历史 作用?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 1956年底;历史意义: 三大改造推动了生产力的 发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 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 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 会主义初步阶段。 存在的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
巩固练习
动脑筋 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 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三大改造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 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 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 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 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 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 主义改造。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相似,主要采取合作社的方法 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 义集体所有制。到1956年底,90% 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 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基本完成。
4、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 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三大改造。 5、三大改造完成的重要意义: 三大改造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 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 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问题:答案: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相关阅读】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必须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
为了把原先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
9月,毛泽东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道路。
10月,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传达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到1954年底,主要的大型私营工业企业多数已经透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在商业方面,则在国家掌握一切重要货源的状况下,透过使私营商业执行经销代销业务的方式向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转变。
1955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
11月,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会议,加强了对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领导。
这时,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最后地断绝了资本主义和农村的联系,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条件已经成熟。
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好处的重大步骤。
三大改造
(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
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合作社
公私合营
①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 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②但分散经营使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 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1953~1956年底
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 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 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 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赎买政策
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 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的是赎买政 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 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 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 会主义改革的创举。
1956年北京人民庆祝公私合营.
天津盛锡福帽厂实行公私合营
上海部分工商业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天津 青年资 本家宣 誓积极 接受社 会主义 改造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 向毛泽东送喜报。
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同仁堂的商标
同仁堂的新貌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 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 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 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 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 初步阶段。
报名参加合作社。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 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百分之90以上的 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 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三大改造的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
三大改造的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三大改造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本文是本站小编精心收集的三大改造的意义,仅供参考!三大改造的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内容1、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2、①对个体农业、手工业通过走合作化道路的形式变私有制为公有制;②实施“赎买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逐步变私有制为公有制.3、这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义:1、标志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形成;2、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3、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三大改造的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
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
9月,毛泽东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道路。
10月,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传达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三大改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
造 前
个体农民
个体手工
性 私有制
业私有制
质
资本主义 私有制
改 造 后
社会主义集 社会主义集 体公有制 体公有制
性
质
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级阶段)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 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手工 业合作化
原因: 农民、手工业者分散经营,影响 生产发展,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 建设的需要。
(1953年 形式: 建立农业或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荣氏第二代 荣毅仁
荣氏第三代荣智健
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合作社 公私合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大改造的结果
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 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的意义
1.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实现了把生 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
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3.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
1956年)
目的:
走集体化和 义道路
共同富裕的社会主
1954年
公私合营
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和平赎买
公私合营 (1954年
形式: 从企业公私合营发展到全行业 公私合营,并实现赎买政策,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 义改造
1956年)
特点:
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中国 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 (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
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经济情况如何?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历史
①目的: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②实质:生产资料从私→公③改造方式:A、农业和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组织生产合作社。
B、资本主义工商业:策略:利用、限制和改造。
形式:运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形式,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最高形式是公私合营。
④意义: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特点:①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同时并举;②优先发展重工业;③计划体制;(三)“左”倾失误(1958—1960年)1、原因:(1)错误估计形势;(2)缺乏经验,急于求成2、1958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3、195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①原因:a.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b.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促进生产的发展。
②大跃进的主要标志:以大炼钢铁为中心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一大二公”主要标志③后果:人民公社化运动不适合农村生产力水平→生产效率低下,严重挫伤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环境严重破坏;出现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
(四)调整前进1、从1960结果:1962年底,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2、成就:工业、原子能、石油、运输、①建成大中型项目500个,工农业总产值增长近60%。
②建立了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③建设了大庆、胜利、大港三大油田,到1965年,石油全部自给。
④建成兰新、包兰等铁路,新修铁路八千多公里。
⑤成功试验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三大改造
历史意义
广州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 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 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 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政治上社 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 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的社 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农业合作化高潮
(4)可是,正在这时,浙江对合作化却采取了‚坚决收缩‛的 方针。一下子解散了共约四十万农户的大批合作社。 (5)在批判小脚女人之后,毛泽东认为《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 论》已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合作化要大发展,这是农民群众的 要求;2.晚解放区、山区、落后乡、灾区都能发展;3.少数民族 地区也可以办社;4.没有资金、没有大车、没有牛、没有富裕中 农参加也可以办社;5.‚办社容易,巩固也不难‛;6.没有农业 机器不能办社的迷信也能完全破除;7.合作社不能随便解散;8. 如不赶快上马(办合作社),就要破坏工农联盟等等……。 (6)正是由于对农民两个积极性的误判,由于对小脚女人的批 判,促使农村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掀 起了高潮。
二〃把生产资料 私有制转变为社会 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 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 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三大改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叫农业合作化运动
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 规定了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 集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1953年,先后发布了《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 作的决议 》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 ,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 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到1956 年底,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原创课件初中历史八下《三大改造》
农村中出现中农化趋 势和贫富差距
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和 发展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进过程
1 2
互助组阶段 农民自愿组织,共同劳动,解决生产困难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阶段 土地入股,统一经营,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 合
3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阶段 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完全按劳分配
手工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手工业合作化运动实施步骤
01
02
03
04
组织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合作 社,实现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
制。
通过示范、推广等方式,引导 手工业者逐步接受社会主义改
造。
对手工业者进行必要的政治教 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思
想觉悟和业务水平。
逐步建立手工业生产的计划管 理制度,加强对手工业生产的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成果与影响
01
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 制度,使我国进入了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2
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 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03
04
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大 量原料、资金和劳动力
促进了农村教育、文化、 卫生等事业的发展
03
CATALOGUE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
手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乡居民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种用品。 手工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灵活多样等特点,适合我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05
CATALOGUE
三大改造历史经验与教训
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背景
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
01
经过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
三大改造如何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
三大改造如何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三大改造”无疑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一伟大变革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奠定了坚实基础。
先来看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农村地区的生产方式还较为落后,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和人民生活的需求。
于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应运而生。
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形式,农民逐渐组织起来,实现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公有化。
这一改造带来了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大规模的农业集体经营能够更有效地整合资源,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产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例如,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在集体化的条件下更容易实现。
其次,农业合作化使农民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集体的力量能够更好地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
再者,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工农联盟的巩固。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传统的手工业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市场竞争力弱。
通过合作化的方式,将众多分散的手工业者组织起来,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这种改造不仅提高了手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促进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和创新。
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在合作化的过程中得到了保护和发展,同时也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求。
手工业合作社的成立,使得手工业产品的生产更加有计划、有组织,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
而且,手工业的合作化也为国家的工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一些手工业企业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工业企业的一部分。
再说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然而,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生产的盲目性和剥削性等问题。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势在必行。
三大改造
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与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限制、改造政策的提出 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问题采用 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逐步把资本主义工商企业改造为社会 主义企业,并认为收购在当时已经日益缩小,不必再列为一 个形式。这样,国家资本主义就只包括低级形式的加工订货、 统购包销和高级形式的公私合营两种形式了。毛泽东同志在 讨论过程中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出这个总路线 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 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报告”也 提出了,不仅要把资本主义工商企业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工商 企业;而且要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政策 上,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政策是团结、教育、改造。
意义:就“一五”期间的客观经济状况而言,优先发展
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决定了建立以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 管理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又决定了三大改造的 必要性及其可能性;同时,三大改造的提出与工业化还存 在相悖的一面,即脱离生产力水平的改造速度和改造目标。 三大改造对工业化的积极作用包括:在基本建设投资金额 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维持了资金和物资的基本平衡和市 场的基本稳定;在当时的环境下,帮助私营企业克服生产 任务和原材料不足等困难等。其消极作用包括:经过对资 改造,私营企业也同原有公营企业一样,难以进行独立的 经济核算,影响了品种的更新、质量的提高和固定资产的 更新;使农业增长速度放慢,从而也影响了工业化的速度 等等。三大改造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在不同年度作用的程度 不同。在“一五”期间特别是前4年,积极因素是主要的; 1957年以后,消极因素逐步占居主要方面,这种消极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突出。
四、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湖的到来 一九五五年下半年,全国各地出现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陈云和陈毅 在全国工商联扩大会议上提出两点:(一)为了解决“吃苹果”与 “吃葡萄”的矛盾,今后公私合营将有计划地按全行业进行;(二) 在利润的分配上,从“四马分肥”改为按资本每年给予定息。让全国 工商业联合会在全国范围内发表推动工商界接受改造的宣言。一九五 六年一月,工商界要求全行业公私合营。这首先是在首都北京发动起 来的,接着上海、天津等城市也纷纷行动起来。资本家在敲锣打鼓、 放鞭炮声中,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为什么会进行得这么顺利? 首先是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对资本家做了大量教育工作,使许多资本 家认识到,资本主义必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资本家要掌握自己的命 运,只有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在党中央的带动之下,各省、市委和地 委都大力地在做这项工作。其次,各地工人群众在党的教育和全国总 工会的推动下,纷纷起来推动资本家实现公私合营。资本家之接受全 行业公私合营,从多数人来说,是迫于形势的。这就是当时所流传的 “大势所趋,不得不走”。再次,资本家中的进步分子,在这次运动 中也起了作用。他们认为, 与其后合营,就不如早合营。
第5课三大改造
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对
手工业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之所以
如此,也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 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底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参加手工业合作社 人数
占手工业者总数
603.9万人
91.7%
合作探究
再读课文第二话题,交流思考: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 什么时候开始的?其主要形式和政策是什么? 什么时候完成的?
点拨归纳
一家一户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 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 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 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 的社会主义道路。(互助合作道路)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 生产合作社。
拓展延伸
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同仁堂的商标
同仁堂的新貌
提炼升华
1、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有什么 意义?存在什么缺点?
时间:
1956年底。
意义: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 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 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步阶段。
缺点:
后期的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生产资料私有制
3.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采取的
措施是: D
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 ②让农民以家庭为单位独立生产 ③引导农民参加生产合作社 ④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第5课 三大改造
预习提示
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 改造。它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 刻社会变革。
三大改造是哪三个
三大改造是哪三个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五课 三大改造
报名参加合作社。
集体耕作
穷棒子精神
1952年秋,河北遵化王国范领导的合作社,23户贫农,全社 仅有一只驴,入社三条腿,还有一条腿是别社的,农民家里是一 穷二白,生产资料极为缺乏,人们称这个社是“穷棒子社”但就 是这么一个穷棒子社,不依靠政府的财政,依靠自己的劳动,去 离该村35里的深山打柴,1952年冬季到1953年春季共打了400 多元的柴,帮助一些困难户解决了生活问题,还为社里添置了1头 牛,一只驴,30只羊,一辆铁轮车,还有一些生产资料。到了 1953年冬季,社里又添置了1头骡子,5头牛,2只驴,65只羊, 12只猪,1辆铁轮车,还有喷雾器等生产工具。毛泽东听说后,豪 情满怀地说:“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6万万穷棒 子,不能在几十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 又强的国家吗?
赎买政策(创举)
赎买的形式有两种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 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 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 金占30%。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 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 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 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 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 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毛泽东亲自主持编 写了怎样办合作社的 书,这使得农业合作 化进入了高潮。到了 1956年,90%以上 的农户参加了合作社, 并完成了从初级社到 高级社的过渡,这比 毛泽东的计划早三年。 农业合作化完成。
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 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似, 主要采取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 主义集体所有制。
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1、改造的内容: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改造的方式:建立合作社,赎买。
3、改造的目的:实现把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4、改造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建交一、近代史上美国的侵华步骤:1.追随英法、协同侵略。
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
向中国走私鸦片,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中美《天津条约》等,以攫取侵华特权。
19世纪60年代觊觎我国领土台湾。
2.独立的“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19世纪末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但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时,因忙于美西战争而错失时机。
为加深和扩大美国在华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即在承认列强在华侵略权益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
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
3.一战期间和20年代,与日本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
一战间美国扶植黎元洪,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
4.“扶蒋反共”政策。
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大为增强,凭借强大的实力,美国力图称霸世界。
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二、现代史上中美两国关系1.1949年~1972年的全面对抗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拒绝承认,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致使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2.1972年中美关系走向和解、建交和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签订上海公报,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年美国同意在台湾问题上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
3.发展到今天的合作与斗争相交织(中美正式建交后,双方在广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对中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但美国始终未放弃霸权政策,在中美关系上围绕着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百般刁难中国,致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认识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认识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中国建国初期的一项重大战略,包括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其目的是落实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现代化。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认识。
一、农业改造
农业改造是指在中国农村推行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运动的过程。
土地改革是指在适当补偿地主的情况下,对土地实行平分化,并将土地分给贫苦农民。
而合作化运动则是鼓励农民在集体的组织下,利用合作社的力量生产,从而增加生产力和农民收入。
农业改造的目的是使农民获得农村土地的平等使用权,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以推动农业现代化。
二、手工业改造
手工业改造是指在中国手工业转为现代工业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改革。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技术扶植和机械化等方式,提高手工业的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
同时,也要对手工业中的剥削和不合理竞争现象进行改革。
通过手工业改造,可以增加生产力和提高工人的收入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是指在中国推进国营企业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改革。
其主要任务是将私营企业改造为国营企业,并通过管制、公有化、计划经济等方式推进国营企业的发展。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的问题,并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措施,其目的是保障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提高国家的生产力和经济实力,以推动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
同时,在实施改革过程中,需要维护好生产力和保障生产关系的平稳过渡,从而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5课三大改造2.三大改造的时间:1953—1956年底3.三大改造的方式(1)农业: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绝大多数农民参加了农业生(3)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即公私双方共同经营,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赎买政策——和平过渡的创举。
4.三大改造的结果: 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6.三大改造的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达标检测】1、三大改造后,我国农村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是()A.互助组 B.家庭个体劳动 C.农业合作社 D.人民公社化2、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B.1955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国家通过赎买政策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A.实行赎买政策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一国两制”4、同仁堂是我国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药名牌老店。
1954年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它走的道路是()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公私合营 C.由国家没收管理 D.由国家赎买接手5、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①农业②交通运输业③资本主义工商业④手工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7、1956年底,毛泽东曾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PPT
﹡由初级农业社转变为高级农业社时,必须贯 彻社员自愿互利原则;社员交出生产资料后, 应保证不降低收入,而且一般能够增加收入。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劳动农民在共产党 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在自愿和互利的 基础上组织起来的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组织。 高级社是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为基础,实行 集体劳动,按劳分配。农业生产合作社(即高 级社)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把社员私有的主 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组织集体劳 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不分男女 老少,同工同酬。
• 1955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 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 • 1995年11月,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党 委负责人会议,加强了对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领导 • 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 公私合营的条件已经成熟 • 1956年1月10日,北京首先宣布实现全行业公私 合营。接着,上海、天津、广州、武汉、西安、 重庆、沈阳等大城市以及50多个中等城市相继实 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 在1956年的第一季度末,全国全行业公私合营的 私营工业已达到99%,私营商业达到85%,基本 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
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 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 会主义改造。 改造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 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 大改造的重点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过程: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三种形式 是: • 手工业生产小组 • 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 •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目的:把大量的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实现 由分散到集中,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 改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
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 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 性胜利。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 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
当代对三大改造的反思
• 随着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全国只有 国营和集体经济两种形式,商品经济也就全面变成 了产品经济,只剩下一个不完全的更让人消费品市 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严重阻碍了我 国经济的发展。
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名牌老店,创办于 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 而闻名好内外。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一直受到 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 1954年,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 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 作为接受公私合营 的示范企业。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 顺应历史潮流,带头实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 的高度赞扬。公私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售 规模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成为 我国最著名的医药企业之一。
•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统一指令性的计划,财政统收 统支,产品统销统购,物质统一调拨,劳动力统一 分配,工资物价统一管理的高度集中地经济体制。
• 埋没了一批人才。 • 为1958年“大跃进”的出现留下了隐患。
向合作化的要求 • 3 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
销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 4 当时国际形势有利于向社会主义过渡。
1954年
公私合营
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 合营的高潮. 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为什么资本家会和平的接受改造?
• 1 资产阶级的性质 • 2 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 • 3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定股定息政策
•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 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 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 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 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 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 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荣氏第一代 荣氏第二代
荣德生
荣毅仁
荣氏第三代 荣智健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步骤
1 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进行 “四马分肥”的政策。
2 实行个别公私合营。仍然使用四马分肥 的政策。
3 进行全面公私合营。实施定股定息的政 策。
四马分肥政策
•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 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 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 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 30%。这就使得资方红利大体占25%, 资本主义的剥削受到了限制。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 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至1956年,新中国 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 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从新民主
主义社会跨入社会主义社会。
三大改造的可行性
• 1 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国营经济 • 2 土地改革的完成后,广大农民有了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