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第9章农业小气候基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D水田,由于紧贴水面的一薄层, 白天蒸发耗热 多,夜间冷却慢,所以,和旱地情况相反,白昼 为辐射型的温度分布,而夜间却为日射型分布。
• 3.湿度
• 湿度分布和变化,与温度、蒸发和乱流有关。
• A绝对湿度:与温度相似
• B相对湿度 生长初期,不论昼夜RH都是随高度而降低的。 生长盛期,白天RH在茎叶密集的区域附近最高, 地表附近次之;
•
• 5 CO2 • CO2分布与近地气层CO2被固定和释放的情况有关。植被和大气层在日夜间作
为CO2的汇和源,并进行交替作用,形成群体内CO2浓度垂直分布的特殊性, 从玉米地的CO2浓度廓线图。 •
• 1光合型:白天光合作用旺盛,CO2被大量固定,离作用面越近,CO2浓度越 低; 2呼吸型:夜间光合作用停止,越近作用面,CO2浓度越大; 3过渡型:早晨和傍晚。
第七章 农业小气候基础 第一节 小气候形成的物理基础 第二节 农业小气候一般特征 第三节 地形、水域小气候 第四节 农业措施的小气候效应 第五节 温室小气候 思考题 推荐阅读文献
• 第一节 小气候形成的物理基础 • 一、概念 • 二、小气候形成的基本原理 • 三、活动面和活动层
• 一、概念
• (一)小气候:小范围地区由于下垫面性质和状 况的不同,在近地面空气与土壤层中出的局地气 候。如地形小气候、水域小气候、作物小气候、 果园小气候、温室小气候、保护地小气候等。
对热量需求突出的秋播作物,应考虑NS行向, 对光照要求较高的春播作物,采取EW行向均能获得较 好的透光条件。
• (2)种植密度
•
生育初期,影响不大,随着植株的长大,密度增加
->郁闭程度随之增加->光强减小。
对温度的影响:白天明显,密->温度降低,->农田 消耗水分量增多,土壤湿度降低,空气湿度上升。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 1.农田中的太阳辐射和光能分布
• (1)反射、透射和吸收 两个吸收带:A生理辐射(约在可见光范围)部分,可吸 收85%的入射辐射;B长波辐射部分
• (2)分布 beer-lambert's law
• Sy为植物下任-高度上的辐射强度, S为入射辐射的强度, a为植物消光系数,与植物群体结构特征量有关。 F(y)为由植被上表面向下累积的叶面积指数(每单位面积 向下的总叶面积)。
• 实质:在土壤、水或植物表面喷一层单分子或 多分子膜,起到增温或降温作用。
• 增温剂:封闭了土壤毛细管出口,抑制蒸发, 减少耗热
• 三 活动面和活动层
• 凡能借以辐射作用吸收释放热量,从而调节 邻近空气和土壤的温度湿度状况的表面。它 是物质面与物质面的交界。
• 土壤:表面;水面,上方, • 农田:内外活动面
• 第二节 农业小气候一般特征 • 1.农田中的太阳辐射和光能分布 • 2.温度 • 3.湿度 • 4.风的分布 • 5 CO2
• 二.灌溉措施
• (1)灌溉影响农田的辐射和热量平衡。
• (2)改善灌溉地农田水分状况,对贴地气层中 的水分状况也产生较大的影响。
• (3) 农业意义:在寒冷季节可以提高最低温度, 防御作物低温冷害和冻害。在盛夏高温干旱季节, 灌溉可以降低土温和气温,提高空气湿度,利于 作物生育。
• 三.喷洒化学制剂
• 第三节 农业措施的小气候效应 • 一.种植措施 • 二.灌溉措施 • 三.喷洒化学制剂 • 四.覆盖
• 一.种植措施
• (1) 种植行向
• 夏半年,随纬度增高,日照时间也愈长,沿东西行向株 间的照射时间比沿南北行向株间要长,东西行向株间透
光率除中午外均比南北行向高->东西向株间气温>南 北行向。冬半年的情况正好相反。结论:
夜间气温都比较低,在所有高度上 RH都比较接近。 生长末期,白天RH和生育中期的相近,
夜间地面温度较低,最大RH又出现 在地表附近。 水田:不论昼夜a都是随高度升高而降低;RH白 天随高度降低,夜间则有增加的趋势。
• 4.风的分布
• 风的分布,除随作物生长密度和高度发生变化外,还与栽培措施 密切相关。 粗糙高度:在垂直方向上,裸地风速为零的高度Z0离地面很近, 而在农田中,株间风速分布状态有两层。粗糙高度会升高。 Ⅱ层中,风速随高度增加,呈指数状态增大 I层中,建立模式困难,有近似的指数规律。
• A 与大气候的关系
• B 中气候LOCAL CLIMATE,城市小气候、森 林小气候
• C 农业小气候:以植物为下垫面
• (二)小气候的特点
• (1)范围较小 (2)差别大 (3)稳定性强
• 二、小气候形成的基本原理
• (一)太阳辐射对小气候形成的作用
• (1)辐射分布:A平地,坡地B森林内部或农作 物中 (2)反射率:主要取决于其颜色、湿度和粗糙 度、太阳光入射角等 (3)有效辐射:与低温和霜冻害等有关。 (4)辐射平衡:小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与反 射率差和有效辐射差有关。 通常谷类作物完全覆盖:反25-30%,吸50-65%, 透10-12%; 稻田:1.2%->有机质,其中穗53%,茎31, 叶13,根2,残叶1
• (3)特点:初期:上下差异不大 封行后:要求适中,以得群体优势。 后期:只要保证上部光照。
• 2.温度
• A分蘖前或植物稀疏,与裸地情况基本相同,即 日射型和辐射型。
• B封行后,外活动面形成,空气交换大为降低。 温度的极植出现在外活动面上。
• C后期,茎叶枯黄脱落,又和生育初期相近,温 度的最高和最低又出现在地面附近。
(二)热量平衡RT=LE+M+B
(1)地气层的乱流交换 M 1作用:各高度上的热量、水分、动量都进行交换,使上下层间原 有的温度差异、湿度差异和风速差异减小。还对植物花粉和种子的 扩散、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产生重要的影响。 2原因: 动力,由温差引起,主导作用 热力,冷季,大风天气 3边界层:流速受下垫面影响的区域,受粘滞力影响片流亚层流速 为0 (2)地表层蒸发耗热LE 在地表面热平衡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对湿润地面和水面。 (3)传导B 指地表面与下层土壤的热量交换,这是一种分子导热,与土壤导温 系数和温度梯度有关。 农田中,光合作用点RT8%,M占B的10-20%,B点RT的10%,所 以LE是主导作用,尤其是在水田中,LE可占90%以上。
• 3.湿度
• 湿度分布和变化,与温度、蒸发和乱流有关。
• A绝对湿度:与温度相似
• B相对湿度 生长初期,不论昼夜RH都是随高度而降低的。 生长盛期,白天RH在茎叶密集的区域附近最高, 地表附近次之;
•
• 5 CO2 • CO2分布与近地气层CO2被固定和释放的情况有关。植被和大气层在日夜间作
为CO2的汇和源,并进行交替作用,形成群体内CO2浓度垂直分布的特殊性, 从玉米地的CO2浓度廓线图。 •
• 1光合型:白天光合作用旺盛,CO2被大量固定,离作用面越近,CO2浓度越 低; 2呼吸型:夜间光合作用停止,越近作用面,CO2浓度越大; 3过渡型:早晨和傍晚。
第七章 农业小气候基础 第一节 小气候形成的物理基础 第二节 农业小气候一般特征 第三节 地形、水域小气候 第四节 农业措施的小气候效应 第五节 温室小气候 思考题 推荐阅读文献
• 第一节 小气候形成的物理基础 • 一、概念 • 二、小气候形成的基本原理 • 三、活动面和活动层
• 一、概念
• (一)小气候:小范围地区由于下垫面性质和状 况的不同,在近地面空气与土壤层中出的局地气 候。如地形小气候、水域小气候、作物小气候、 果园小气候、温室小气候、保护地小气候等。
对热量需求突出的秋播作物,应考虑NS行向, 对光照要求较高的春播作物,采取EW行向均能获得较 好的透光条件。
• (2)种植密度
•
生育初期,影响不大,随着植株的长大,密度增加
->郁闭程度随之增加->光强减小。
对温度的影响:白天明显,密->温度降低,->农田 消耗水分量增多,土壤湿度降低,空气湿度上升。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 1.农田中的太阳辐射和光能分布
• (1)反射、透射和吸收 两个吸收带:A生理辐射(约在可见光范围)部分,可吸 收85%的入射辐射;B长波辐射部分
• (2)分布 beer-lambert's law
• Sy为植物下任-高度上的辐射强度, S为入射辐射的强度, a为植物消光系数,与植物群体结构特征量有关。 F(y)为由植被上表面向下累积的叶面积指数(每单位面积 向下的总叶面积)。
• 实质:在土壤、水或植物表面喷一层单分子或 多分子膜,起到增温或降温作用。
• 增温剂:封闭了土壤毛细管出口,抑制蒸发, 减少耗热
• 三 活动面和活动层
• 凡能借以辐射作用吸收释放热量,从而调节 邻近空气和土壤的温度湿度状况的表面。它 是物质面与物质面的交界。
• 土壤:表面;水面,上方, • 农田:内外活动面
• 第二节 农业小气候一般特征 • 1.农田中的太阳辐射和光能分布 • 2.温度 • 3.湿度 • 4.风的分布 • 5 CO2
• 二.灌溉措施
• (1)灌溉影响农田的辐射和热量平衡。
• (2)改善灌溉地农田水分状况,对贴地气层中 的水分状况也产生较大的影响。
• (3) 农业意义:在寒冷季节可以提高最低温度, 防御作物低温冷害和冻害。在盛夏高温干旱季节, 灌溉可以降低土温和气温,提高空气湿度,利于 作物生育。
• 三.喷洒化学制剂
• 第三节 农业措施的小气候效应 • 一.种植措施 • 二.灌溉措施 • 三.喷洒化学制剂 • 四.覆盖
• 一.种植措施
• (1) 种植行向
• 夏半年,随纬度增高,日照时间也愈长,沿东西行向株 间的照射时间比沿南北行向株间要长,东西行向株间透
光率除中午外均比南北行向高->东西向株间气温>南 北行向。冬半年的情况正好相反。结论:
夜间气温都比较低,在所有高度上 RH都比较接近。 生长末期,白天RH和生育中期的相近,
夜间地面温度较低,最大RH又出现 在地表附近。 水田:不论昼夜a都是随高度升高而降低;RH白 天随高度降低,夜间则有增加的趋势。
• 4.风的分布
• 风的分布,除随作物生长密度和高度发生变化外,还与栽培措施 密切相关。 粗糙高度:在垂直方向上,裸地风速为零的高度Z0离地面很近, 而在农田中,株间风速分布状态有两层。粗糙高度会升高。 Ⅱ层中,风速随高度增加,呈指数状态增大 I层中,建立模式困难,有近似的指数规律。
• A 与大气候的关系
• B 中气候LOCAL CLIMATE,城市小气候、森 林小气候
• C 农业小气候:以植物为下垫面
• (二)小气候的特点
• (1)范围较小 (2)差别大 (3)稳定性强
• 二、小气候形成的基本原理
• (一)太阳辐射对小气候形成的作用
• (1)辐射分布:A平地,坡地B森林内部或农作 物中 (2)反射率:主要取决于其颜色、湿度和粗糙 度、太阳光入射角等 (3)有效辐射:与低温和霜冻害等有关。 (4)辐射平衡:小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与反 射率差和有效辐射差有关。 通常谷类作物完全覆盖:反25-30%,吸50-65%, 透10-12%; 稻田:1.2%->有机质,其中穗53%,茎31, 叶13,根2,残叶1
• (3)特点:初期:上下差异不大 封行后:要求适中,以得群体优势。 后期:只要保证上部光照。
• 2.温度
• A分蘖前或植物稀疏,与裸地情况基本相同,即 日射型和辐射型。
• B封行后,外活动面形成,空气交换大为降低。 温度的极植出现在外活动面上。
• C后期,茎叶枯黄脱落,又和生育初期相近,温 度的最高和最低又出现在地面附近。
(二)热量平衡RT=LE+M+B
(1)地气层的乱流交换 M 1作用:各高度上的热量、水分、动量都进行交换,使上下层间原 有的温度差异、湿度差异和风速差异减小。还对植物花粉和种子的 扩散、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产生重要的影响。 2原因: 动力,由温差引起,主导作用 热力,冷季,大风天气 3边界层:流速受下垫面影响的区域,受粘滞力影响片流亚层流速 为0 (2)地表层蒸发耗热LE 在地表面热平衡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对湿润地面和水面。 (3)传导B 指地表面与下层土壤的热量交换,这是一种分子导热,与土壤导温 系数和温度梯度有关。 农田中,光合作用点RT8%,M占B的10-20%,B点RT的10%,所 以LE是主导作用,尤其是在水田中,LE可占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