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大12、13年城市规划理论真题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
一、名词解释
1、都市综合体: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鲁甸、展览、餐饮会议娱乐等
城市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之间建立一
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形成多功能高效率综合体。

2、城市干道网密度: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面积内平局所具有的干道长度,用
Km/km*km表示。

3、居住区千人指标:每千户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
积。

4、法定图则: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每年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的要求编
制,对分区内各片区的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配套设施、道
路交通和城市设计方面做出的详细规定。

5、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
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6、城市人口增长率:一年内城市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与同期城市年平均总人口
数之比。

(反映城市人口增长速度)
二、综述题
1、区域中的城市发展是不均衡的,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首先集中在某些主导经济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部门,集中在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往往是大城市,形成区域增长极核。

增长极核通过计划效应造成产业部门集聚,经济率先发展,形成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周围地区扩散,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上海由于具有
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国际大都市,中国的经济金融航运中心,其发展势头极大地带动了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形成了杭嘉湖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

区域增长极核作为一种政策手段,运用于我国城市建设和区域发展中,抓住主要矛盾,优先发展有潜力的地区,从而带动区域性发展。

这对我国西部发展,中部崛起都具有借鉴作用。

2、按城市用地形态和道路骨架形式,城市总体布局方式有集中式和分散式布局。

集中式布局包括网格状布局和环形放射状布局形式。

集中式布局的优点是:(1)布局紧凑,节约城市建设用地。

(2)有助于降低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

(3)居民工作、生活出行的距离短,城市氛围浓郁,交往
需求以满足。

集中式布局的缺点是:(1)城市用地功能分区不十分明显,工业区和生活区
容易紧邻,如处理不当易造成污染。

(2)城市用地大面积集中连片布置,不利于城市道路交通
组织,市中心人口密度大,交通流量大。

(3)城市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摊大饼”现象,城市总体布
局可能陷入混乱。

分散式城市总体布局可分为组团状、带状、星状、环状、卫星状、多中心与组群城市。

因受河流、山川等自然地形、矿藏资源或交通干道的分割,形成若干分片或分组,就近生产组织生活的布局形式。

布局分散,彼此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营成本较高。

3、意义:城市雨水利用可减少城区地表径流,降低城市洪水压力和排水管网负荷。

还可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利用率,在城市雨污合流排水条件下,同时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这部分污水中由于含有大量的雨水而被稀释,使得污水处理厂不能高效运转而造成浪费。

如果将地面与水就近收集并回灌地下,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效果,降低处理成本。

充分利用城市雨水可以有效地减少雨水泵站等设施的设计容量和运输能力,降低市政建设的投资,大大降低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

雨洪管理方法:(1)雨水收集、储存、利用系统。

(2)尽可能减少封闭地面,增加雨水渗入的通道(3)利用雨水资源,发展屋顶绿化。

(4)雨水回灌。

三、名词解释
1、1964年5月31日,从事历史文物建筑工作的建筑师和技术员国际会议第二次会议在威尼斯通过的决议。

宪章肯定了历史文物建筑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将其视为人类的共同遗产和历史的见证。

2、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

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

四、简图题
唐长安城总体上是中轴对称的格局,设计时参考了邺城和汉魏洛阳城的布局。

城市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组成宫城位于郭城北部正中,平面为长方形,从城市的平面布局来看,规划者严格讲求左右对称。

五、综述题
1、《周礼考工记》的“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的建设方法的确对于中国历代的大都城建设都影响深远。

如西汉长安平面近方形,旁三门,北魏洛阳宫城居中,左祖右社;隋唐长安的旁三门、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宫城居中(但偏北)。

元大都比较全面的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布局,甚至可以说它的知道思想就是《周礼考工记》。

在元大都基础上改建的明北京城也都较多的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布局。

2、主题思想:(1)大伦敦规划的范围延伸至以伦敦为中心半径30英里处。

(2)由内而外规划了四个圈层,即内圈,近郊圈,绿带圈,外圈
(3)城市采用单中心同心圆封闭系统,道路系统采用环路与放射路直
交的交通网
(4)建成区内绿化成网络,建城区外绿带锲入城市。

(5)城市中心改造控制工业,以降低人口密度,恢复城市功能为主。

(6)在伦敦周围建立了8个卫星城,以疏散人口。

借鉴作用:(1)新城应该功能完善,避免出现卧城。

能够对大城市人口起到真正的
疏散作用,并且自身具有一定的功能,与中心城市相互作用,作为区
域城镇体系的组成部分。

(2)应注重新城内部交通以及同中心城的交通联系,以免出现通向中心
城的放射路交通负荷过大。

(3)新城应注重环境建设,绿地成网络,改善地区气候。

(4)老城功能衰败地区的再开发应满足最适宜的功能要求。

2013年
一、单选题
1、C
2、B
3、C
4、C
5、D
6、C
7、D
8、C
9、C
10、D
二、多选题
1、ABDE
2、BE
3、ABC
4、ABE
5、BE
三、综述题
1、(1)同心圆理论:同心圆学说指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环绕市中心呈同心圆带向外扩展的结构模式。

为城市地域结构的基本理论之一。

1925年美国社会学家帕克与伯吉斯等通过对美国芝加哥市的调查,总结出城市人口流动对城市功能地域分异的5种作用力:向心、专业化、分离、离心、向心性离心。

(2)扇形理论:最初是以美国200多个城市结构的资料研究出来的理论。

后来由何以德加以发扬。

他们认为城市内部的发展,尤其是居住区,并不如布吉斯所说的土地价值继续向城外增加,而是低值的住宅区也可能自城中心延向城外地区
(3)多核心理论:由麦肯齐于1933年提出,1945年经过哈里斯和厄尔曼进一步发展而成。

多核心理论认为大城市不是围绕单一核心发展起来的,而是围
绕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业区、批发商业和轻工业区、重工业区、住宅区和近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镇等各种功能中心,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2、城市的布局规划与城市的交通规划两者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城市的道
路交通规划决定了城市的形态,也间接深远的影响着城市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只有城市的道路交通满足了城市的发展现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城市未来一二十年的发展情况,这样才能推动城市更快更好的向前发展。

另一方面又反过来说城市的布局规划也直接决定了城市道路网的布局走向和结构形态。

因此在城市规划时必须考虑在哪一地区设置什么设施,是厂区、商业区还是居民区,这样的设置会给周围带来怎样的交通量,应设置怎样的道路才可以满足需求。

而道路的建设也考虑城市的未来规划,会产生多大交通量,并为此作出相应的调整改造。

3、(1)调整的对象即从城市走向城乡,从而将原来的城乡二元法律体系转变为
城乡统筹的法律体系。

(2)从坚持的原则来看,老法是“指导建设”,而新法则是强调资源保护。

新法可以说从规划的编制到组织实施,始终贯穿着对耕地、自然资源、文化遗产资源、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而且对规划区内的各类资源进行多种形式的保护。

(3)从方法上来看,老法重规划的编制和审批,新法则重规划的实施和监督。

以前之所以出现“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现象,就是因为缺乏对规划的实施和监督。

为了强化监督检查,新法专设了监督检查一章,完善了对规划
的人大监督、公众监督、上级监督,以及各项监督检查措施的落实。

(4)以前违反规划后没有对责任主体的处罚,新法则有严格的责任追究,并把对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自身工作的约束摆到重要的位置。

(5)老法强调规划部门的作用,新法则强调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该法明确提出了规划公开的原则、公众的知情权力以及表达意见的途径。

(6)新法完善了对违章建筑的处理机制,依法设定了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处以罚款、限期拆除、没收违法实物或者违法收入等各类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

四、名词解释
1、库里蒂巴:库里蒂巴是巴西南部城市,是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其生态城市建设主要体现在城市绿地可以放牧、公园禁止铺设硬质路面、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每日回收的纸张再利用、城市贫困和交通拥塞捆绑在一起处理等。

2、增长的极限:该书是罗马俱乐部于1972年提出的第一份研究报告。

罗马俱乐部成立于1968年4月,来自10个国家的约30人聚集在罗马猞猁学院,在企业家佩切依博士的资助下,讨论现在和未来人类的困境这个问题。

五、综述题
1、芒福德从文化角度,在“人—文化—历史”的深度关联中,从本体论层面、过程论层面和价值论层面,对城市本质、城市过程和城市化的意义进行反思:城
市的深层本质在于文化,城市文化在时空维度所具备的特征决定着城市作为“容器”和“磁体”的特殊功能;城市在“内涵要素”失与得、有机结构的破与立以及各种城市动力的作用下展现一幅幅历史兴衰画卷;城市通过提供人的生存场所、生活的剧场和心灵的栖息地,从而实现人的生存意义、生活意义和发展意义。

芒福德对城市的哲学反思具有人本主义特征,对构建城市哲学、反思城市问题、推动中国城市发展有启发意义。

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给城市留存一些静态的历史见证物,而且是通过具有活态文化价值的文化遗产推动城市人文环境的塑造。

城市文化遗产构成人类生存的人文环境,具有特殊的环境价值。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同时还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意义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