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老师领进门六年级语文教案(精品)
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领进门》优选教学设计三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领进门》优选教学设计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27a088ba1aa8114531d972.png)
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领进门》优选教学设计三篇课文讲述了小时候教他国文的田老师口才文笔皆好,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演绎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培养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引导他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领进门》优选教学设计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领进门》优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识字要求的变化,能借助字典认识本课生字。
多音字:妈妈喝【h】住了她2、会用“娓娓动听”或“恭恭敬敬地”造句。
3、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1、知道识字要求的变化,能借助字典认识本课生字。
理解“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炊烟袅袅、引人入胜”2、学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回忆让自己感动和尊敬的老师,准备一个故事说给大家听。
教学时间:一教时预习:一、词解生涯;娓娓动听;戛然而止;身临其境二、从文中摘录:1、“我”听课入迷的句子:2、“我”尊敬老师的句子:三、我认为文中的田老师是位的老师,从可以看出。
四、提问1、自问自答:2、我问你答:五、收集作家刘绍棠及其作品资料。
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引出课题:1、介绍作者: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
1952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作者小小年纪就发表小说多了不起啊,然而作者却把这一切归功于他的老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老师领进门》这一课就表达了他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对题质疑二、初读课文,交流自学生字:1初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要讨论的字词2、教师征集生字和新词并板书:集体交流识字和释词情况。
摹襟开窍滋润娓娓动听:炊烟袅袅: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恭恭敬敬:3、思考提出的问题。
谁把谁领进了门?(先解决)这是什么门?是怎样领进门的?我们接着继续来学习。
三、熟读课文,体会怎样领进门1、默读课文,在大作家的笔下,田老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老师领进门》教学教案
![《老师领进门》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385d7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5.png)
《老师领进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教师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尊敬教师、热爱学习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互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师的角色和作用2. 尊敬教师的重要性3. 学习方法与技巧4. 学生与教师的互动5. 实践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尊敬教师的重要性。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学习方法与技巧,分享彼此的经验。
3. 实践练习: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教师互动。
五、教学准备1. 教材:《老师领进门》相关内容。
2. 课件:教师角色和作用的图片、案例等。
3. 实践活动材料: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
4. 教学视频或音频:有关尊敬教师的感人故事或实例。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章)待您提供具体要求后,我将为您编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尊敬教师的感人视频或音频,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关注和思考。
2. 讲解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教师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尊敬教师的必要性。
3. 讨论学习方法与技巧: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4. 实践练习: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培养他们与教师的互动能力。
七、课堂管理1. 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问回答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4.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表扬他们的优点,指出不足,并鼓励他们改正。
八、作业布置1.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尊敬教师的感悟文章,可以是自己的经历或对教师的敬仰之情。
2. 设计一个关于学习方法与技巧的调查问卷,让学生填写并反馈意见。
六年级语文上册老师领进门教案浙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老师领进门教案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dd2b7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03.png)
六年级语文上册《老师领进门》教案(浙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观点,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老师的关爱和教诲,培养感恩之心。
(2)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文章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深刻的师生情感。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观点,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生字词和学习难点。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分析课文结构,讲解文章写作手法。
4.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老师的关爱和教诲。
(2)学生分享自己与老师的故事,增进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5. 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炼观点,进行写作练习。
(2)教师点评并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尊敬老师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思考深度,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年级语文上册 老师领进门教案 浙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 老师领进门教案 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7066fb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67.png)
六年级语文上册老师领进门教案浙教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使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表达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增强语感。
1.2 教学内容课文:《老师领进门》生字词:领、门、进步、成绩、批评、鼓励、成长、道理、用心、感激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与阅读。
生字词的掌握。
课文中句型的运用。
2.2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课文中的抽象句子和表达方式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生字词、句型等。
问答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2 教学手段PPT:展示课文内容、生字词、句型等。
黑板:板书重点内容、例句等。
作业本: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回答问题。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朗读并组词。
句型练习: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口语练习。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4.2 时间安排导入:5分钟课文阅读:15分钟生字词学习:10分钟句型练习:10分钟课堂小结:5分钟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小练笔。
5.2 评价方式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阅读测试:定期进行阅读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六章:教学目标与内容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
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创作。
《老师领进门》word版教案【可编辑】
![《老师领进门》word版教案【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f8087d1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9.png)
《老师领进门》word版教案【可编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阅读理解训练教学目标:通过阅读一篇短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短文阅读:选一篇适合学生程度的短文,让学生独立阅读,理解短文内容。
阅读理解训练:针对短文内容,设计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第二课时:文学作品欣赏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一篇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讲解:选一篇适合学生程度的文学作品,向学生讲解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等。
学生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3. 第三课时:写作技巧训练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内容:写作技巧讲解:向学生讲解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如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写作技巧,进行一篇短文写作练习。
4. 第四课时:作文互评教学目标:通过学生之间的作文互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互相交换作文。
作文互评:让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彼此的作文进行评价,给出建议。
5. 第五课时: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学生总结:让学生对自己在本次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进行总结。
教师反馈: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给出反馈和建议。
六、第六课时:阅读策略深化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教学内容:策略介绍:向学生介绍一些阅读策略,如预测、猜词义、总结等。
实践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阅读一篇难度较高的文章。
七、第七课时:文学作品的深入分析教学目标:通过深入分析文学作品,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
![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95ebb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3.png)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5篇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2、学习课文抓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写法,尝试写一位自己难忘的小学老师。
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运用写法写一位自己难忘的老师。
课前学生预学准备: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课文哪些写作方法值得你学习?请批注在相关的语句旁边。
4、比照学习《老师领进门》和《新来的王老师》,比拟写法的异同。
学习过程:一、预学展示,组内互学。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借助关键词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号〕3、课文哪些写作方法值得你学习?请批注在相关的语句旁边。
〔3号〕4、比照学习《老师领进门》和《新来的王老师》,比拟写法的异同。
〔2号〕注意:认真倾听并用红笔吸纳和补充。
二、小组代表全班汇报,组组互学,师点拨引导1、刘绍棠,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立者。
50年代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
13岁时就开始发表作品,参加作协时是当时最年轻的作协会员。
作品风格清新淳朴,乡土色彩浓郁。
他的作品《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又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外文,曾屡次载入《世界名人录》、《世界作家名人录》。
2、生词检测:《老师领进门》桃李满门、描红摹纸、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捅我一下、点点入地、恭恭敬敬百年树人、插柳之恩3、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内容。
5、《新来的王老师》生词检测:齐刷刷、哄堂大笑、前仰后合、撇撇嘴差生档案、工工整整、资质平、庸宝贝三、比拟写法异同想一想《新来的王老师》最值得你学习的写法是什么?和《老师领进门》比一比,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呢?四、激情引导,激发习作的兴趣亲爱的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看似不经意的行为,却对你长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个小小的鼓励,往往给了你无穷的力量。
《老师领进门》教学教案
![《老师领进门》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9d335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8.png)
《老师领进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老师领进门”的含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尊敬老师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讲解“老师领进门”的含义及学习的重要性。
3. 第三课时:实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尊敬老师的必要性。
4. 第四课时:小组讨论,探索如何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老师领进门”的含义及学习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尊敬老师的必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探索如何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 准备小组讨论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 准备课程评价的标准和方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讲解“老师领进门”的含义及学习的重要性。
3. 分析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尊敬老师的必要性。
4. 分组讨论,探索如何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如何尊敬老师和发挥自我学习能力。
2. 开展“优秀学生表彰”活动,激励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3. 开展课后辅导活动,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七、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建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方法、尊敬老师和自我学习能力方面的改进。
3. 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 针对学生在学习方法、尊敬老师和自我学习能力方面的不足,加强相关方面的教学引导。
3. 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老师领进门_浙教版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老师领进门_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01bfdd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0.png)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老师领进门_浙教版教材分析:《老师领进门》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它是训练学生明白得句子含义的一个延伸。
文章语句优美,思维训练点多,是一篇让学生朗读、感悟、练笔的好文章。
学习目标:1、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学明白课文中的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明白得有关句子的含义。
2、学生提出课文中不明白的问题相互探究解决。
3、能写师生相逢的动人场面、对话。
学习重点:能联系上下文,明白得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
学习难点:写师生相逢的动人场面、对话。
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激发爱好。
(一)课前播放《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
(二)学生认真听歌,说说听了这首歌后有什么感受?导语:同学们,老师像园丁,默默耕耘着这片神圣的乐土。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写老师的课文《老师领进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一)学生选择喜爱的方式学习课文。
要求:请同学们选择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正确,把自己最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作者40年来一直经历犹新的情形和深藏在内心的感激之情;并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二)交流阅读中最让人感动的句子,要求叙述简洁、有条理。
(三)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同学间相互解答。
三、拓展延伸,表达运用。
你能推测一下作者的身份吗?(赫赫有名的大作家)他确实是现代闻名作家刘绍棠。
介绍作者在文学上创作取得成就,引发学生对文学的爱好。
刘绍棠,13岁开始发表作品,15岁成名,被誉为“神童”作家。
青青年时代的作品要紧有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山楂的歌声》、《中秋节》、《瓜棚记》、《私访记》和长篇小说《运河的桨声》、《夏天》。
后有长篇小说12部,中篇小说等40余部和《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系列》等出版。
他的作品深受国内外读者喜爱,十多部作品荣获全国奖,多部作品被译成十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
(让学生自由读)这位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回到阔别40年的家乡,见到了当年的小学老师,思绪万千,一位闻名的作家,回乡探亲,在村庄的小河边遇到了40年前的小学教师(出示画面),发挥你的想象,结合课文内容,描述一下当时师生相逢的动人情形。
《老师领进门》教学教案
![《老师领进门》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1760a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8.png)
《老师领进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老师领进门”这一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通过学习成语,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成语“老师领进门”的含义和用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实际的语言表达。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成语卡片、黑板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成语“老师领进门”。
2. 讲解成语:讲解成语的含义、出处和用法。
3. 例句展示:给出几个例句,让学生理解成语在实际语言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
5. 实践环节: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运用成语的语言表达,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发言、讨论。
2. 语言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运用成语的语言表达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成语“老师领进门”的含义和用法。
如有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下一节课做好充分准备。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成语“老师领进门”的图片、例句等。
2. 准备成语卡片,用于学生小组讨论和实践环节。
3. 准备黑板,用于展示学生上台展示的成语表达。
4. 准备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成语“老师领进门”。
2. 第二步:讲解成语的含义、出处和用法。
3. 第三步:给出几个例句,让学生理解成语在实际语言中的应用。
4. 第四步: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
5. 第五步:学生上台展示自己运用成语的语言表达,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小学语文《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
![小学语文《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2091a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1d.png)
小学语文《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小学语文《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老师的深深的感激之情,从而加深对"师恩难忘"的认识。
2、在老师引导下,能联系上下理解并说出课文中部分句子的意思。
二、教学过程:(一)过渡谈话,引入新授内容(二)阅读理解课文1、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2、思考讨论;出示投影画面:此时"我"向老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情?3、组织讨论后读课题:提问讨论:老师把"我"领进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文中哪一节告诉了我们?4、句子中的"这个方面"指什么?("从事文学创作"、"丰富的想象力")5、小结:6、出示文中小诗:(投影)7、谈话:这首诗没有故事情节,可是通过田老师合理丰富的想象,同时自然巧妙地用诗中1-10的数字,构成一个完美,有情趣,又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8、听故事录音。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故事情节)(三)重点理解句子含义。
1、投影出示句子: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2、理解句子含义(提示谈理解方法,出示小黑板)组织讨论小结:理解这句话,应该抓住"入迷"、"身临其境"、"发呆"、"惊醒"等词语,体会"我"听故事时入迷的程度。
这个句子说明田老师的故事讲得十分精彩,我听得如痴如醉。
3、投影出示句子: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组织讨论小结。
4、过渡谈话,全班齐读13、14节。
5、出示投影句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6、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两个"树"和两个数量词:十年、百年。
《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74d5e9f90f76c661371abe.png)
老师领进门【教材分析】《老师领进门》是当代作家刘绍棠先生的作品,主要讲述了小时候教他国语的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演绎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培养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引导他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田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领进门”不仅仅是将学生领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更是为学生缔造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
课文先简略地写“我”读小学时遇到了田老师,再详细写田老师讲课的精彩,“我”听得入了迷。
最后写田老师为“我”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我”很感激他。
文章中有含义深刻的句子,如何让学生悟透又不露痕迹,是教学的难点。
整篇文章叙述平实,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在写作上也很有特点:1、选材有点有面,详略得当,详写开学第一天的情景,四年受业一笔带过。
2、抓住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事例来写。
田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而作者只具体写出了其中一个故事,没有面面俱到,通过这一个故事就能感受到田老师的精彩,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除了通过“娓娓动听”、“引人入胜”等词句直接写出田老师讲故事的精彩,还通过我沉醉其中的反应来衬托,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3、运用谚语增强表达效果。
这些写作方法三年级很多课文的学习中都已经涉及,需要唤起旧知在学习新课、拓展阅读、模仿性习作中再次重构。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借助预习,紧扣语言文字来体验和感悟,积累相关描写描写老师上课精彩,“我”专心听课,尊敬老师的词句。
进一步感悟记事写人类文章的写作方法。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预习要求】1、给多音字组词正zhèng ( ) 喝hē ( )Zhēng ( ) hè ( )2、读一读、写一写我学会了这些字(三个以上):3、查字典理解“红摹纸、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这些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
(写在书上)4、读课文,填空“我”的启蒙老师姓(),他是一位()的老师。
他用(),把“我”领进()。
他的()之恩,让我()。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4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22302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7.png)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4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真读文,感受田老师生动有趣的教学,感悟其教书育人的润物无声。
2、在阅读中理解“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的意思;学习用“娓娓动听”或者“恭恭敬敬”造句。
3、在读文中提升情感,理解“插柳之恩”的意思,感悟作者对启蒙老师深深的感恩情怀。
【教学重点】感悟体验田老师教书育人的润物无声;2、体会田老师对“我”的影响力巨大。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田老师的深深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走进人物齐读课题。
二、“点点春雨”——走进田老师1、自由接触文本,力求通顺地读,读出感受来。
读后交流:作者笔下的老师有哪些言行打动了现在的你。
2、出示: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
这些故事,有如点点春雨,滋润着我。
(1)初读。
(2)重点词交流:上千个、点点春雨、滋润。
(3)引导学生理解田老师的故事和“春雨滋物”的关系。
(老师的故事多、知识如春雨一样滋润心田。
)3、情景重现开学第一天。
出示: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1)师范读。
(2)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读,指名读。
(3)找到相关段落读一读这个故事。
(4)选择其中一句,找到相应的故事内容学着田老师娓娓动听的语气讲一讲。
学生讲述故事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娓娓动听”的深刻含义,并指导学生努力讲出这种语气。
(5)思考当时作者“我”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呢?找到这个自然段,尽情读一读。
出示: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
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同桌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1)指名读(2)重点词语理交流: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发呆、捅。
(3)引领学生由词至句,体会田老师讲故事精彩、生动的特点。
4、田老师凭借着他的好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竟然把一首小诗编成了一个趣味生动的故事,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学生齐读:“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6bce3a5f242336c1fb95e6f.png)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学会生字词,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感悟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朗读、创设情境等手段,初步领悟田老师忠于教育,善于教学的品质,体会作者对田老师的深深感激之情。
教学流程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一)课前播放《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
(二)学生认真听歌,说说听了这首歌后有什么感受?导语:同学们,老师像园丁,默默耕耘着这片神圣的乐土。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写学生感谢老师的课文《老师领进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请同学们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顺、正确,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找找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试着体会句子含义。
3、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三、研读课文,深入了解文本。
1、读了课文,你能猜测一下作者的身份吗?(赫赫有名的大作家)他就是现代著名作家刘绍棠。
介绍作者在文学上创作取得成就,引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刘绍棠,13岁开始发表作品,15岁成名,被誉为神童作家。
青少年时代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山楂的歌声》、《中秋节》、《瓜棚记》、《私访记》和长篇小说《运河的桨声》、《夏天》。
后有长篇小说12部,中篇小说等40余部和《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系列》等出版。
他的作品深受国内外读者喜爱,十多部作品荣获全国奖,多部作品被译成十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
(让学生自由读)2、研读句子: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1)这位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回到阔别40年的家乡,见到了当年的小学老师,思绪万千。
一位著名的作家,回乡探亲,在村庄的小河边遇到了40年前的小学教师(看课本插图),发挥你的想象,结合课文内容,描述一下当时师生相逢的动人情景。
(2)问:刘绍棠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感谢)(3)你能用激动、感谢的语气读一读这段话吗?3、回归课题因为老师在他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所以大作家深深感谢老师领进门。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c4494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8.png)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老师领进门》的故事情节和主旨,能够用自己的话简述故事。
2.掌握“明知故问”的词语及其用法,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恰当运用。
3.学会思考问答,培养思辨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主旨,抓住重点,结合以往所学知识归纳总结。
2.熟练掌握“明知故问”的用法,注意口语表达的技巧。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5分钟)
1.介绍本课的故事背景和人物。
2.激发学生对题目的兴趣。
展开教学(30分钟)
1.阅读《老师领进门》,学生自主思考并简述故事情节。
2.教师点拨学生思考的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3.解释并学习“明知故问”的用法,在合适的场合运用。
拓展练习(20分钟)
1.学生练习用类似“明知故问”的措辞进行提问,并且对其他人的提问进行分析和回答。
2.学生分小组自行提出问题,并邀请他人回答和展开讨论,以此来培养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堂小结(5分钟)
根据本节课所学,简要总结学知。
课后作业
1.练习用类似于“明知故问”的方式进行问题引导及回答。
2.对于本课所学知识点进行复习及巩固。
教学反思
运用故事情节和问题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并且提高了语文应用能力,同时也派生了一些其他的扩展话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和精心编排学习内容,以达到趣味性和学习效果的统一。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0fad1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c.png)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教案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讨论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老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师对教育的热情和对学生们的关爱感受老师对教育的热情,体会老师对学生们的关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课文教材、多媒体课件(含课文相关图片、视频片段等)、相关教学资料。
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出体现老师关爱和教育热情的细节描写,深入体会其中的情感。
小结本阶段的学习内容,强调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教育热情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珍惜与老师相处的时光,努力学习。
让学生回家整理一件与老师之间让自己感动的故事,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2. 学习如何描述人物的细节和表达情感的方法进入课堂后,首先回顾课文的整体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作者如何通过文字展现出一个生动的老师形象。
随后聚焦到人物描绘的细节和情感表达方法上。
通过课文朗读,找出描写老师外貌、动作和语言的细节描写部分。
让学生分享作者用了哪些词语和句子来描述老师的特点,如老师的穿着、表情、说话时的语气等。
例如:“老师身穿一件朴素的中式对襟褂,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这种描述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老师的形象。
分析这些细节描写是如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情感的。
让学生讨论这些细节描写对塑造老师形象的重要性,并尝试理解这些细节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比如老师的微笑可能是慈祥、鼓励的象征,展示老师对学生充满爱和耐心。
通过文本分析,介绍情感表达的方式,如直接描写、比喻象征等手法。
例如在文章中,当描述老师的讲述时,可以通过丰富的形容词和动词来表现作者的内心情感和对老师的钦佩之情。
比如使用排比句式“既...又...还...”强调老师的多才多艺给学生带来的深刻影响。
让学生寻找课文中情感表达的部分,并讨论这些部分是如何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的。
鼓励学生尝试模仿这些情感表达方式,描述他们自己的老师或者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六年级下《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0985aa4941ea76e58fa04bb.png)
六年级下《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六年级下《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下《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六年级下《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篇 1 1、认真读文,感受田老师生动有趣的教学,感悟其教书育人的润物无声。
2、在阅读中理解“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的意思;学习用“娓娓动听”或者“恭恭敬敬”造句。
3、在读文中提升情感,理解“插柳之恩”的意思,感悟作者对启蒙老师深深的感恩情怀。
感悟体验田老师教书育人的润物无声; 2、体会田老师对“我”的影响力巨大。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田老师的深深感激之情。
一、直接导入,走进人物齐读课题。
二、“点点春雨”——走进田老师 1、自由接触文本,力求通顺地读,读出感受来。
读后交流:作者笔下的老师有哪些言行打动了现在的你。
2、出示: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
这些故事,有如点点春雨,滋润着我。
(1)初读。
(2)重点词交流:上千个、点点春雨、滋润。
(3)引导学生理解田老师的故事和“春雨滋物”的关系。
(老师的故事多、知识如春雨一样滋润心田。
) 3、情景重现开学第一天。
出示: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1)师范读。
(2)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读,指名读。
(3)找到相关段落读一读这个故事。
(4)选择其中一句,找到相应的故事内容学着田老师娓娓动听的语气讲一讲。
学生讲述故事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娓娓动听”的深刻含义,并指导学生努力讲出这种语气。
(5)思考当时作者“我”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呢?找到这个自然段,尽情读一读。
出示: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
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同桌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d1480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f.png)
人教版六班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通用10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方案、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力气,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六班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通用10篇)》,快快拿去用吧!六班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知道识字要求的变化,能借助字典生疏生字。
2、学用“娓娓动听”或“敬重重敬”造句。
3、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终2节。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谢之情。
教学重点:借助字典生疏生字。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谢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爱好。
1、谈话:“记得诗歌《爸爸的老师》吗?”(出示这一课文,齐声朗诵)是啊,无论多么宏大的任务,都从学习识字、学习简洁的加法开头,都有启蒙老师。
今日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一位作家写的,回忆了他的启蒙老师。
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3、激趣:“老师领进门”,老师是谁?领进的是什么门?二、初读,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然后说说课文大意(田老师、文学创作的大门)。
2、自读课文,找诞生字,集体识字。
(1)告知同学识字新要求:大家看到了,课后没有列诞生字,以后的课文也都没有列诞生字。
为什么呢?由于同学们已经生疏了很多生字,还把握了识字的方法,遇到不生疏的字,怎么办?(请一名同学简洁说说)还由于呀,有的字老师还没有教同学们就已经生疏了,有的字教过了一些同学已经忘了。
所以,我们每个人的生字是不同的。
怎么办呢?自己找生字、自己同学字。
(2)自读课文,划出不生疏的字,然后查阅字典读准字音(老师巡查)。
(3)检查。
出示词语:后殿红摹纸娓娓动听戛然而止衣襟同学提问考同学。
2、指名读文,齐读课文。
要求做到:正确(读准字音,不漏字,不加字,不读破句)流利(口齿清楚,音量适中,速度适宜)(老师随时板书读错的字,订正;指导读不易读的句段)。
六年级语文上册老师领进门教案浙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老师领进门教案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ae401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a.png)
六年级语文上册《老师领进门》教案(浙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人文景观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了解相关历史文化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老师领进门》的内容。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与同学交流,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了解相关历史文化知识。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的学习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重点讲解和疑难解答。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悟其中的情感。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练习,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学生进行生字词书写练习,加深对生字词的记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针对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练习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
《老师领进门》教学教案
![《老师领进门》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9a6d4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2.png)
《老师领进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老师领进门”的含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尊敬教师,珍惜教师给予的教育资源。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讲解“老师领进门”的含义,分析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 第二课时:讨论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3. 第三课时:分享成功学习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第四课时: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5. 第五课时:总结课程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老师领进门”的含义及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享成功学习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采用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案例分析等。
2. 准备课堂讨论道具,如计时器、学习任务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讲解“老师领进门”的含义,分析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 引导学生讨论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3. 分享成功学习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5. 总结课程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如何成为一名优秀学生”的作文。
2. 制定一个个人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等。
3. 向家长或老师汇报学习进展,争取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支持。
七、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定期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领进门六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老师的深深的感激之情,从而加深对"师恩难忘"的认识。
2、在老师引导下,能联系上下理解并说出课文中部分句子的`意思。
二、教学过程:
(一)过渡谈话,引入新授内容
(二)阅读理解课文
1、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出示投影画面:此时"我"向老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情?
3、组织讨论后读课题:提问讨论:老师把"我"领进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文中哪一节告诉了我们?讨论板书:文学创作大门
4、句子中的"这个方面"指什么?("从事文学创作"、"丰富的想象力")
5、小结:
6、出示文中小诗:(投影)
7、谈话:这首诗没有故事情节,可是通过田老师合理丰富的想象,同时自然巧妙地用诗中1—10的数字,构成一个完美,有情趣,又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8、听故事录音。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故事情节)
(三)重点理解句子含义。
1、投影出示句子:①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2、理解句子含义(提示谈理解方法,出示小黑板)组织讨论小结:理解这句话,应该抓住"入迷"、"身临其境"、"发呆"、"惊醒"等词语,体会"我"听故事时入迷的程度。
这个句子说明田老师的故事讲得十分精彩,我听得如痴如醉。
3、投影出示句子:②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组织讨论小结。
4、过渡谈话,全班齐读13、14节。
5、出示投影句子: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6、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两个"树"和两个数量词:十年、百年。
组织讨论小结:说明培养人才比培养树木更困难,需要的时间更长。
作者之所以能够成为作家,是因为田老师的培育,所以"插柳之恩,
7、提问加深理解:上文的"柳成荫"是什么意思?讨论小结:这是一篇文忆录,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说明"师恩难忘",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
附板书
8、老师领进门文学创作大门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培养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