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综述_韩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综述

韩炜

摘 要:在中国世界遗产地面临的问题中,保护与开发如何相协调是很多遗产地面临的问题。遗产地是祖

先留给我们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必须要保护世界遗产;但是同时,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世界

遗产可以为经济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比如开展旅游活动、进行科学研究、遗产知识培训等,都是对遗产

地利用的可行手段。遗产在开发利用时,有时由于利益的驱使,使得开发的程度和手段不当,造成了遗产

地的破坏。本文的着眼点在于关注国内外的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模式及相关法规,对相关的法规和开发模

式的文献进行综述,对比国内外世界遗产开发的异同点,希望在保护的前提下,对我国世界遗产开发可以

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字:遗产地;旅游;开发模式;综述

1 国内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模式

1.1国内遗产旅游研究分类

在中国期刊网选择核心期刊,搜索“遗产”和“旅游”,得到的文献如下表:

表1文献数量表

主题篇名关键词2007年95 37 19 2006年76 19 14 2005年60 16 12 2004年42 12 6 2003年30 5 5 2002年36 6 6 2001年15 2 1

主题篇名关键词92年—99年49 1 0 总数417 99 65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0年到2007年之间的核心期刊中与“遗产”、“旅游”有关的文献占到所有这类文献的80%以上,所以可以知道近十年是我国遗产研究的集中时期。

以篇名和关键词进行搜索的文献多与以主题方式搜索的文献有重复,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除去会议报告等无效文献以及重复的文献,大致得到350篇左右的文献,再对这些文献

研究方面进行分类,可以得出各研究方面文献的数量,大致情况如下表:

表2遗产旅游研究分类表研究方向篇数研究内容

遗产地保护与旅游开发相协调140 从遗产保护和开发相协调的角度或者单纯的保护角度出发,得出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旅游开发模式40 村镇遗产地开发模式、农业文化遗产开发模式、城

市遗产、历史街区开发模式、风景区类遗产地开发模式

等。

遗产地资源价值评价23 多方面遗产的价值评价,包括自然、文化、地质、

非物质等各方面遗产的价值评价,多为未开发或未引起

重视的遗产。

客流客源的研究9 分析门票价格或休假等客观现象对客流的影响、遗

产地周边客源的空间分布等。

遗产地旅游市场营销36 主要是对遗产地房地产、票价研究、旅游营销策略

等方面的研究,以建立模型或问卷调查研究方法为主。

遗产地信息管理及管理体制30 分为信息管理和管理体制两方面,信息管理研究多

为先对遗产地建立评价系通,如承载力评价等,通过系

统得到的结论,对今后遗产地管理产生的启示,管理体

制的研究涉及多方面遗产管理上的缺点、可取之处及国

外可借鉴的遗产地管理模式。

遗产地旅游形象开发20 包括开发形象的策略、遗产地品牌保护、形象定位

等方面。

遗产地旅游规划与建设23 旅游地规划、景观设计、土地利用、建设用地开发

控制等方面。

旅游地游客感知 4 多为问卷调查,关于对旅游地感知、旅游产品感知

等。

从以上表中可以得到,我国遗产旅游研究涉及的研究内容最多的方面为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协调(140篇)、旅游开发模式(40篇)、遗产地旅游市场营销(36篇)和遗产地信息管理及管理体制(30篇),这是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关的。目前,我国世界遗产过度追求经济交易,开发过度,导致遗产的原真性遭到破坏,所以与其有关保护与开发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开发模式研究文献数量占到了以上文献总数的50%之多。同时,遗产旅游时带来巨大收益的,所以对遗产地旅游市场营销及形象开发的文献也很多。其次,我国遗产地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都管理监管不利而造成的,所以这部分的研究也占到一部分。总体来看,我国遗产地旅游相关研究涉及方面众多,数量上的差距与我国国情相符。

以上相关研究内容占到了文献总数的90%以上,除了以上的内容,还包括一些其他研究较少涉及的方面,比如遗产地旅游空间格局变动及影响、遗产地旅游中概念的介绍、红色文化的发展研究、地质遗产研究、遗产旅游地成长研究、旅游活动对遗产地造成的影响、殖民地文化遗产等方方面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占少数部分。

1.2遗产地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世界遗产开发模式的研究是一个较热的研究方面,选取开发模式作为研究的着眼点,对已有文献所涉及的内容进行综述,可以对在我国现有国情体制下寻找适合的遗产地开发有所帮助。

对涉及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的40篇文献进行分析,以文章中选取的研究点来分,可以分为古村镇遗产地、农业文化遗产地、历史街区和城市遗产、风景区类遗产地及综合研究,相关的文章如下表:

表3旅游开发模式文献分类表

风景区类遗产地综合研究

古村镇遗产地农业文化遗产地历史街区和城市

遗产

16篇3篇2篇4篇 15篇Unesco目前的文化遗产还未涉及农业遗产,所以农业遗产不在本次研究之内。通过对以上37篇文章的仔细分析,针对不同的遗产地可以归纳为几类不同遗产地的开发模式。

1.2.1古村镇遗产地开发模式

我国古村镇遗产资源丰富,由于村镇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不易受到破坏性的开发,所以我国古村镇的旅游非常热,人们十分热衷于到诸如丽江、平遥、周庄和西递宏村之类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村庄旅游。大量的古村镇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都还保留着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较落后的劳作方式。如果对这样的村镇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很有可能造成当地特色建筑以及风俗的丧失,所以古村镇的开发模式对其是否能够永葆魅力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通过文章分析,得到了现有的古村镇旅游开发模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主要的开发模式,分别是生态博物馆模式、台前—台后开发模式和双村模式。

(1)生态博物馆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创新的文化景观保护与展示方式,最初由法国人提出,其基本理念是以生态学为基础,以特定地域某一特定群体的全部文化内涵为展示内容。与传统博物馆相比,其最明显的创新在于,它以社区为基础,以就地保护的方式进行原生态状况下的“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 [1]。与生态博物馆模式相关的文章共有6篇。

刘沛林、Abby Liu和Geoff Wall研究了中挪合作的亚洲及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贵州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认为生态博物馆与活态文化意思一致。从梭嘎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运行中,发现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展示与保护内容的界定问题、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处理问题、区内接待规模与环境容量的测定问题;刘旭玲、杨兆萍和谢婷提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