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荷”的意象

合集下载

论古诗词中荷花的意象_万峰厚

论古诗词中荷花的意象_万峰厚

文学评论是真正的勇士。

索科洛夫和万尼亚,虽然就像“两颗被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砂子”,但却都继承了俄罗斯民族不屈不挠的意志。

父亲“能经受一切”,是一个“勇敢的军人”,而那个孩子呢,“将在父亲身边成长,等到他长大了,也能经受一切,并且克服自己路上的各种障碍,如果祖国号召他这样做的话”。

《一个人的遭遇》就像一首抒情诗,注解了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中培养出来的不屈不挠、坚强执着的俄罗斯民族精神,与普希金的《大海颂》、高尔基的《海燕》一脉相承。

而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

福贵绝不仅仅是哀泣“羹饭一时熟,持之饴阿谁”的老兵(《十五从军征》),也不仅仅是敬天听命、安时处顺思想的化身,他有一种中国老人特有的狡黠。

福贵这样感叹“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

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有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这是中国普通人的解脱方式和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1] 肖洛霍夫.肖洛霍夫文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2] 余华.活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3] 范会芝.简析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主人公的典型化.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 张少敏.生命坚强如斯——《人的命运》与《活着》之比较.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5] 赵娟茹.人在“遭遇”非常态时“活着”的意义追寻——《一个人的遭遇》与《活着》比较阅读.黑河学刊.2007,(1).一、意象的产生和发展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概念,是诗学里的一个重要范畴。

莲花在爱情上的意象

莲花在爱情上的意象

莲花在爱情上的意象莲花象征着爱情,它在不同文化中都有自己的传统和仪式。

它代表高尚的爱情,对恋人的厚爱和深情。

古代的传说和神话传说说,莲花的发源于恋人的浓情蜜意,是爱情的象征。

在中国,莲花是传统的花朵,也是上等的象征。

它把爱情和和谐的家庭在一起,象征着伟大的美满,是祝福的象征,是慈爱的精神。

莲花也被视为温柔的灵感,温暖的心灵,对它的崇敬和爱情的承诺。

莲花无处不在,从古代神话到当今艺术作品,莲花作为一种爱情的象征,赋予了它独特的含义。

它可以被视为永恒,自由,礼貌,丰富,以及凝聚,保护和支持。

莲花可以表达爱情的美好,它可以作为一种永恒的愿景,表现深刻的情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花也被象征为美的形象,可以代表恋人的爱情,婚姻的美好,永恒的恩爱,以及礼貌的尊重和理解。

莲花也在繁荣的文艺创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的图像经常用来表达爱情的心情。

在中国古代史诗《诗经》中,有一首被称为“荷叶莲”的诗,把莲花象征爱情,示意对未知恋人的向往,以及孤独无助的哀愁。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莲花也经常用来象征爱情,把它视为洁白的爱情,坚贞的忠诚,以及深沉的情义。

在中国的传说中,莲花也有重要的作用,用来表达深刻的爱情,它象征着美好的恋爱,友谊和繁荣。

在中西文化间,莲花一直备受尊崇,并被视为是爱情的象征。

莲花褪去颜色,只剩下四个黑点,在毛泽东时代传入中国,后来成为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图像之一,代表着深沉的情感,伟大的婚姻,以及长久的美满爱情。

莲花作为爱情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已经被发掘出来,它表达了久远的情感,把爱和家庭的和谐联系在一起。

莲花的爱情象征,不仅仅是传统文化,它已经被重新定义,当代文化中,莲花仍然是爱情的表达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广告,艺术,浪漫电影,以及国际间的节日仪式,为爱情赋予了深刻而优美的意义。

综上所述,莲花象征着爱情,也象征着恋人的深情,表达着持久的美好愿景,它总是被不同文化和社会中追求恋爱美好的人们所崇尚,是爱的信仰者的精神象征。

《爱莲说》中的莲花意象与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爱莲说》中的莲花意象与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爱莲说》中的莲花意象与中国传统文化-教案一、引言1.1文学背景与文化意义1.1.1《爱莲说》的历史背景:北宋时期,文人墨客对自然美的追求。

1.1.2莲花的文化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花代表纯洁和高雅。

1.1.3教学目的:理解《爱莲说》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1.1.4教学意义:通过学习莲花意象,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1.2作者与作品简介1.2.1周敦颐的生平:北宋著名哲学家、文学家。

1.2.2《爱莲说》的文学地位:被誉为咏物抒情的佳作。

1.2.3作品风格:语言优美,寓意深刻。

1.2.4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和作品,为深入分析做准备。

1.3教学方法与策略1.3.1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对莲花的理解。

1.3.2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莲花图片,增强直观感受。

1.3.3比较分析:将《爱莲说》与其他咏物作品对比,突出特色。

1.3.4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理解。

二、知识点讲解2.1莲花的生物学特征2.1.1形态特征:荷花科植物,叶圆花美。

2.1.2生长环境:淡水湖泊、池塘中常见。

2.1.3生态习性:夏季开花,冬季休眠。

2.1.4教学重点:理解莲花的自然属性,为文化象征分析打下基础。

2.2莲花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2.2.1纯洁无瑕:象征高尚品德和清新脱俗。

2.2.2出淤泥而不染:代表高洁情操和坚韧精神。

2.2.3莲花与佛教:在佛教中象征清净和觉悟。

2.2.4教学难点:深入讲解莲花象征意义的形成和发展。

2.3《爱莲说》中的莲花意象分析2.3.1文本解读:详细解读《爱莲说》中的莲花描述。

2.3.2意象内涵:探讨莲花在文中的深层含义。

2.3.3作者情感:分析作者通过莲花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3.4教学目标:深入理解《爱莲说》的文学魅力和文化价值。

三、教学内容3.1莲花意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3.1.1莲花与儒家的仁爱:象征君子的仁爱和高尚品质。

3.1.2莲花与道家的自然:代表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的理念。

古诗常见意象解读:映日的荷花-精选文档

古诗常见意象解读:映日的荷花-精选文档

古诗常见意象解读:映日的荷花荷花以婀娜多姿的身影点缀着中国古典诗词,诗人们以审美的眼光对荷花作诗意的感悟,创作了大量咏叹荷花的美丽诗篇。

人们在欣赏这些诗篇时,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与精深。

一、荷花的别称1.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2.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3.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4.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李璟《摊破浣溪沙》)5.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6.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苏轼《鹧鸪天》)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8.共怜的皪水花净,并倚离披风盖凉。

(朱熹《置酒白莲沼上》)荷花的别名来源主要有三类:(1)以其外形特征命名的有“荷花、芙蓉、芙蕖、菡萏、红莲、红蕖”等。

因“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李时珍《本草纲目》),所以称“荷花”,“荷”表示把叶子或花朵扛在肩上之意。

“芙蓉之含敷蒲也”(《尔雅》),“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说文解字》),所以称“芙蓉”“菡萏(hàndàn)”。

荷花以红色和白色为常见。

所以称红色荷花为“红莲、红蕖”。

(2)以其生长习性命名的有“水花、水芝、藕花”等。

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所以古人取名多为“水”字起头。

荷花水下泥土部分长有藕,又称莲藕,属莲科植物根茎,故又称“藕花”。

(3)以荷花圣洁高雅的气质命名的有“君子花、溪客、静客”等。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莲,花之君子者也。

”故称“君子花”。

“溪客”、“静客”都是强调荷花的生长环境和安静娴雅的状态。

二、荷花的意蕴1.从颜色、形状和姿态上描写荷花,突出夏日景色秀美。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苏幕遮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解读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

解读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

解读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荷花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它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荷花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以及它在文化和宗教中的重要地位,都使它成为了诗人笔下的灵感源泉。

在古诗词中,荷花常常被用来描绘自然景观、表达情感、寄托哲思,具有较为深刻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本文将从荷花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象征意义三个方面解读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

首先,荷花的生长环境是湿地。

在诗人笔下,荷花常常生长在池塘、湖泊、河流等水域之中。

荷花的茎长而空心,可以顶着风霜,坚韧不摧。

叶片宽大而浮于水面,像一只只翡翠碟子,绿意盎然。

花朵大而娇艳,红、粉、白色相间,犹如一颗颗饱满的明珠。

这些形态特征使荷花成为了一种坚强、美丽的生命力的象征。

其次,荷花在古诗词中承载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荷花作为池塘中的明珠,被用来描绘和抒发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欢乐。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大丈夫当济世俟明命,小人何必乘早朝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其中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就用来描述荷花盛开后凋零的凄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深切感慨。

同时,荷花还常用于描绘和赞美女性的美丽和纯洁。

在许多古代诗词中,荷花被比作少女或佳人。

宋代词人辛弃疾在《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中写道:“寒食草生何处?愁不断,情多少。

痴情处,缠绵处。

嘶残雁,黯生云,愿君多采撷。

”这里的“痴情处,缠绵处”,就是将荷花的姿容与少女之美相媲美,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与思念。

荷花的清雅、高洁与青春美丽有着相似之处,因而成了古代诗人写景描写女性的艺术载体。

此外,荷花还在宗教和哲学领域有重要的地位。

在佛教文化中,荷花象征着纯洁、圣洁和佛性。

荷花出于淤泥而不染,象征着修行者通过诸多苦难和嗜欲的净化,最终达到心灵上的解脱和纯洁。

在佛像的装饰中,常用荷花作为背景和装饰图案,以表达佛陀的印可和慈悲。

同时,荷花还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悟”有关。

唐代文学家陆游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里的“百花成蜜”,可以理解为经历万千人生百态后的悟道。

荷花意象的宗教意义

荷花意象的宗教意义

荷花意象的宗教意义作者:刘彩文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23期荷花不仅仅是文学意象,也是宗教意象。

荷花是本土宗教道教中的“道瑞”之花;在外来宗教佛教中,荷花更是独一无二的圣物。

解析荷花宗教意义、表现形态的变化,为我们认识中国文人的心路历程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荷花意象荷花,又名莲花、芙蓉、芙蕖等,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水乡泽国,是一种典型的南国花卉,也是中国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花卉意象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先秦时期,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已出现荷花意象;东汉之后,随着印度佛教的传入,荷花的佛教寓意也随之进入中土。

我们观念中的荷花是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一个结合体、复合体。

“一花一世界”,对荷花意象进行解析,既有助于认识中国丰富多姿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去了解中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汇。

最早进入《诗经》中的荷花原型奠定了荷花和女子之间的隐喻、类比关系,荷花比喻女子、女子比喻荷花两种模式都是以荷花、女子的视觉相似性为主要内涵。

随着荷花《楚辞》原型、佛教寓意的渗入,荷花审美认识的不断发展,这两种模式也获得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莲花是印度佛教中的重要花卉,具有特殊的宗教意义。

东汉之后,随着佛教传入中土,荷花又产生了新的原型,即佛教原型意义。

梁武帝《净业赋》:“外清眼境,内净心尘。

不与不取,不爱不嗔。

如玉有润,如竹又筠。

如芙蓉之在池,若芳兰之生春。

淤泥不能污其体,重昏不能覆其真。

”“淤泥不能污其体”是佛教莲花原型意蕴的简明阐释。

从中唐至北宋,对荷花的审美认识有一个发展、深化的过程,荷花的人格象征意义萌生、定型。

定型的标志是周敦颐《爱莲说》的出现,荷花成为“君子”之花。

“君子”拟喻的道德人格象征意义指向决定了荷花描写方式的变化。

从北宋后期开始,对荷花的描写超越了六朝、唐代以来的色、态描写,而倾向于表现荷花内在的神理、神韵。

二、荷花的佛教意义相对于《诗经》原型、《楚辞》原型,荷花的佛教寓意是外来的、后起的,但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普及化、世俗化,荷花的佛教寓意日益深入人心,成为荷花内涵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荷花文化与鉴赏

荷花文化与鉴赏

荷花文化与鉴赏荷花文化与鉴赏摘要:荷花是为我国传统名花之一,它不但形态美丽,因极高的观赏价值为人民喜爱,还以其实用性广泛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荷花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荷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主要介绍荷花的植物特性、应用价值及文化内涵。

关键词:荷花;植物特性;文化内涵;应用价值1荷花的植物特性介绍荷花,又名荷花、水芙蓉等,为多年生宿根水生花卉,属睡莲科,莲属。

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和大洋洲,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不但花、叶色彩艳丽、形态优美,而且生长旺盛,适应能力强,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

1.1形态特征荷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花型大,直径可达15厘米以上;花有单瓣、复瓣和重瓣几种,花瓣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等多种颜色,或有彩文、镶边[1]。

萼片绿色,4~5枚,花后脱落。

花两性,花托变态呈上举的蜂窝状,称莲蓬,内有莲子,呈椭圆形、卵形或卵圆形,内有种子。

荷花的叶片巨大,呈盾状圆形(幼时两侧缩卷呈梭形),直径可达70厘米。

叶面深绿色,上有一层蜡质白粉;叶背淡绿色,光洁无毛。

叶柄长圆柱状,位于叶片中央,从根状茎的节部生出[2]。

荷花的根为须状不定根,主根退化,不定根成束状环绕排列在地下茎节的四周,长8~20厘米。

在生长期根为白色或褐色,藕成熟后为黑褐色。

荷花的茎为地下茎,长而肥厚,具有明显的节、节间,横生于淤泥之中,并分枝蔓延。

生长前期地下茎节间白嫩细长,生长后期主茎及分枝顶端数节入泥深处,节间明显肥大,形成藕[3]。

1.2生长习性荷花于4月中旬萌芽,从种藕的顶芽和节部抽生出新生地下茎,称为藕;5月上旬由藕鞭节处抽生浮于水面的浮叶;6月上旬,藕鞭逐节加长生长,并从节处抽生挺出水面的立叶;6月下旬初见花蕾,7月上旬至8月中旬为盛花期,每朵花可开2~3天,清晨开放,下午三四点闭合。

8、9月为果实成熟期,10月上旬长成新藕,10月下旬荷花茎叶枯黄,进入休眠期。

荷花的生长发育和温度有密切的关系,生长期最适宜温度为20~30℃,一般8~10℃萌芽,14℃开始长出藕鞭,30℃以上的高温下才能开花,气温降到25℃时生长新藕。

试论纳兰词中的荷意象

试论纳兰词中的荷意象

试论纳兰词中的荷意象荷这一个自然物象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型意象。

納兰性德在秉承这一意象的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其审美意蕴。

荷蕴含着词人独特的情感内涵,或是他相思爱情的情感寄托,或是他对友人的怀念,或是他高雅纯洁的精神写照,又或是他在佛学中寻找出路的寄托,是进一步解读纳兰词和纳兰性德其人的一个独特的艺术符号。

标签:纳兰;词;荷意象意象是在诗词乃至文学作品中融合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的内在思想情感与外在客观物象的有机结合。

作为清词大家,纳兰性德是中国意象文学的继承者。

在众多的意象中,纳兰性德对荷可谓情有独钟。

本文试图解读纳兰性德词作中的荷意象,既有利于我们了解纳兰性德词的整体风貌,也能增进我们对纳兰性德性格情感的了解。

一、传统诗词中的荷意象荷,又称荷花、莲、芙蓉、芙蕖等,是中国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花卉意象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荷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型意象。

“原型意象是一种记忆的沉淀,一种铭刻,它由无数类似的过程凝聚而成,是精神的产物。

”荷是美的化身,这种美是与生俱来的。

它存活于人们的审美观照和集体无意识中,在古代人们的文化心理中积淀下来,成为民族和文化的某种象征,并体现在诗歌等文学作品中,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个重要的原型意象。

荷意象在古典诗歌中既与美相关联,又与爱情相交通,还与理想相契合,并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纳兰词中的荷意象(一)纳兰词中荷意象的情感内涵1、相思爱情的情感寄托纳兰容若,一直都是以经营爱情为自己一生的事业,以深情为自己词语的载体,以无怨无悔的爱来支撑自己的人生。

纳兰性德为亡妻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悼亡词,诉说内心的哀痛,而象征相思爱情的荷花也就成为了这种深情的寄托。

如《鹊桥仙·七夕》这一首专就丧妻之痛立意,诉说的是生离的痛苦。

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天上如此,人间亦如。

当年曾与爱妻共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可如今却物是人非,“佳节只供愁叹”罢了。

曲院风荷的典故

曲院风荷的典故

曲院风荷指的是什么
曲院风荷是指在曲水流觞、风景如画的院落中,赏荷观景,感受清雅脱俗之美的意境。

后来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经典形象。

曲院风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它象征着文人墨客的清雅和脱俗之美。

在中国文学、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中,曲院风荷的形象被广泛运用,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曲院风荷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刻的意义。

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审美理念,即追求清雅、高尚、脱俗的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强调个人的内心修养和文化素养,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而非物质层面的追求。

曲院风荷的形象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美的追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总的来说,曲院风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意象,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审美理念和生活方式,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

荷花的美学意义

荷花的美学意义

荷花的美学意义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荷花,又称睡莲,是一种生长在水中的植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花卉之一。

荷花既有着自然美的独特韵味,又寓意着高尚纯洁的美德,因此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荷花常常被用来表现美丽、高雅和纯洁。

荷花的美学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人心目中的代表性花卉之一。

荷花具有独特的自然美。

荷花在水中盛开,清新脱俗,给人一种纯净、恬静的感觉。

荷花有着优美的形态和鲜艳的颜色,其花瓣层叠而美观,花蕊红艳夺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

荷花的叶片宽大且覆盖整个水面,形成壮丽的景致,如同一幅翠绿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荷花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在水中生长,而水又象征着生命和流动,因此荷花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美感,被誉为“花中君子”。

荷花寓意高尚纯洁的美德。

荷花虽然生长在泥泞的水中,却不被污染,花瓣始终保持干净透亮,给人一种高尚不染尘埃的感觉。

荷花的净植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品德高尚、气质优雅的象征,被用来形容守身清白、矜持端庄的女子。

在诗词歌赋中,荷花常常被用来比喻忠贞不渝的爱情、清白无瑕的品性,成为诗人笔下的灵感源泉。

荷花还有富贵吉祥的象征,被视为财富和吉祥的象征,因此常常被用来寓意幸福、富贵、吉祥和如意。

荷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着深远的文化内涵。

荷花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地引用,成为文人诗酒中的常见意象。

在中国绘画中,荷花也常常被绘制,成为中国画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荷花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性花卉,还是中国人心目中的一种精神追求。

荷花的美学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象征。

第二篇示例:荷花,又称为莲花,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花卉,很早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荷花不仅因为其独特的美丽而备受喜爱,更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被视为具有极高的美学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被赋予了寓意深远的象征意义,被誉为“象征君子”的花卉,一直被人们奉为高尚、清雅、纯洁的象征。

荷花的品质和精神作文

荷花的品质和精神作文

荷花的品质和精神作文
荷花是一种具有浓厚的意象和寓意的花朵,被人们称之为“夏天的灯塔”。

在中国传统景点中,荷花因其优美的唯美美感,深受游客的喜爱。

荷花不仅代表着秋天的精神,更代表着勇敢、坚强、美丽、温柔的柔情,是一种具有浓厚意象与寓意的花朵。

荷花的精神可以从它的外观和特性来体现。

它的叶子一般很大,有几片,绿油油的,蛮有声音,每一片上面有一条斑纹,外观犹如英雄的刀剑,模拟出勇敢、坚强的精神。

当然,它也是具有温柔柔情的,荷花的花瓣呈扁圆形,如湖面上细沙般轻盈,把一份温柔柔情带给人们,是一种美的体现。

荷花的精神可以从它的文化底蕴中感知。

荷花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当时它是婚礼上的必备,象征着新婚之恋的美好,也是按摩浴温泉必备的原料,代表着安静与宁静,更有人们相信它有健脾胃、美容养颜的功效;可见荷花所代表的精神,不仅是勇敢、坚强、美丽、温柔,还可以感受到它所蕴含的宁静、安宁、滋润之意。

荷花所代表的精神,有一种式微的力量,提醒人们要坚强勇敢,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自在。

荷花在水中摇曳着,顺着水流,它从来不怕困难,也从来不迷失自己的方向,犹如一个宁静的、滋润的、勇敢的、美丽的心,它的精神正是形容我们在生活中应有的态度。

荷花拥有着古老的传统文化价值,却又有着无声的柔情。

它既是一种勇敢坚强的精神,又是一种安宁滋润的情感,也是一种淡淡的柔
情,它是一种多彩的生活精神,鼓励着我们勇于承担挑战,勇于追求美丽,勇于创造未来。

荷花复习资料

荷花复习资料

荷花复习资料荷花复习资料荷花,又称莲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

它以其娇艳的花朵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荷花的美丽和神秘感,使其成为了文人墨客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同时,荷花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被用来表达人生哲理和情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复习资料的形式,深入了解荷花的种类、特点、文化内涵以及与之相关的诗词和故事。

一、荷花的种类与特点荷花是多年生水生植物,属于睡莲科荷花属。

它生长在湖泊、池塘、河流等水域中,是一种喜欢阳光的植物。

荷花的花朵呈现出多种颜色,包括红色、粉色、白色、黄色等。

其中,白色荷花是最为常见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荷花的花瓣丰满而饱满,花蕊呈圆锥状,花瓣上面有细密的纹路,给人一种精致而高贵的感觉。

荷花的叶子呈圆形,叶片平整而宽大,有着绿色的光泽。

荷花的叶片上有一层蜡质,使得水珠在叶片上滚动,不易附着。

这种独特的叶片结构使得荷花能够在水中生长,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叶片受到水的浸泡。

二、荷花的文化内涵荷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内涵。

首先,荷花象征着纯洁和高尚。

荷花生长在污浊的水中,但它的花朵却洁白无瑕,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这种坚持纯洁的品质,使得荷花成为了中国文人雅士们追求的理想象征。

其次,荷花也象征着坚强和顽强。

荷花的茎长而挺拔,能够承受风雨的洗礼而不倒。

荷花的叶片能够浮在水面上,坚守自己的位置。

这种坚强的品质,给人们带来了鼓舞和勇气。

最后,荷花还象征着生命的重生和希望。

荷花在冬天休眠,在春天重新绽放,这种生命力的重生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荷花都给人们带来了信心和勇气。

三、荷花在诗词中的表现荷花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经常出现在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之中。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以荷花为象征,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轮回。

又如,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世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谈谈诗文中“荷花”意象的隐喻意义

谈谈诗文中“荷花”意象的隐喻意义

重质”。儒家有“君子比德”之说,常常将君子的德行比
作“美玉”。后来“,荷花”也随之成为“比德之花”,影响
了无数文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这里的“比”其实就是
在两种物象之间建立联系,使之构成隐喻关系。
隐喻与文化连贯。隐喻构成文化,又是在文化环
境中形成的。隐喻的文化差异性取决于不同的地理
和文化环境等差异性。我们身体和文化上的体验为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所说的: “每一个意象中都有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碎片,都
有我们祖先在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 一点残余。”荷花高洁脱俗的特质,使得中国文人喜欢 把它作为心灵的比照物,借助“荷花”这一意象来表达 自己的情感,隐喻自己的志趣和节操,在创作的过程 中完成一趟心灵之旅。这其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集 体无意识”,展现了我们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心理。
人的一生应当是精彩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 不得不思考该以怎样的姿态去迎接生命中的冬天。 《清塘荷韵》是季老在 86 岁时所写的文章,这时的他对 生命的感悟一定是非常丰富而深刻的。他用诗句“池 花对影落”来描摹荷花凋零的姿态,凋零的花瓣轻触

新平台
水面,画面显得静谧而优美,却没有衰颓、凄凉的感
觉,它的凋零之姿是从容洒脱的。文中的“荷花”还隐
24
多的文人墨客却对荷花情有独钟,“荷花”成为文人们 独特的审美观照。看看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诗 经》,其中就已经出现了带有隐喻意义的“荷花”。《邶 风·简兮》中有这样一句诗:“山有榛,隰有苓。”“榛”代 表的是“男子”,“苓”即“荷”,代表的是“女子”。在这 首诗中,“荷花”与“女子”之间是存在隐喻关系的。“荷 花”又名“芙蓉”“莲花”,属于野生红莲,花色红艳、明 丽,从视觉上看,其花色与女子的容颜有一定的相似 性,所以二者能构成隐喻关系。又如,傅玄的《美女 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美人一何丽,颜若芙蓉花。” 以芙蓉喻美人。再如,李白的《古风》中有这样一句 诗“: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均体现了这一点。

描写荷花的现代诗歌

描写荷花的现代诗歌

描写荷花的现代诗歌荷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象征之一,代表着纯洁、高雅、清新和富贵。

荷花生长在水中,既与水融为一体,又独树一帜,独特的气质和风采令人倾心。

当代诗歌中,荷花作为一种写景元素,被许多诗人用来描绘自然美和人性情,甚至成为了一种浪漫和启示的符号。

本文以描写荷花的现代诗歌为主要切入点,旨在从多个角度分析现代诗歌中荷花的意象、形态和情感意蕴等方面。

荷花的意象和启示荷花的意象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诗人在这篇诗歌中用荷笠的意象来描写夕阳,并寄托自身的思绪和情感,体现荷花的神秘和优美。

在现代诗歌中,荷花的意象得到了更为广泛和深刻的探讨。

荷花被赋予了丰富的感性、理性和象征意义,成为了人们幻想、思考和觉醒的源泉。

现代诗人往往通过荷花的意象来表现自然界和人性的互动,展示生命的韵律和创造的力量。

诗人杨炼,在他的诗集《光影·荷花》中,运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荷花在自然中的一种奇妙。

其中有这样的一首诗:“荷花开在天湖上,夜入月明梦里来。

雨过烟轻重叶乱,映岸倦游远又回。

”这首诗歌,将荷花置于一个虚幻而又真实的环境中,荷花变成了一个神秘的符号。

通过这种诗意的抒发,诗人透露了人类面对自然界时的深沉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一种追索和思考。

荷花的意象也在现代诗歌中成为了一种启示和美学的体现。

诗人陈海贤曾经写了一首诗:“荷花,你是其中之一,美丽的存在。

”在这种启示性的诗歌中,荷花几乎成为了一个神话般的形象,无论是对于诗人,还是对于人类的整体意义,都有着深刻的启示和美感。

荷花的形态和美感荷花的形态,常常是现代诗歌中广泛探讨的一个主题。

荷花的形态,既是自然界的一个奇迹,也是人类审美的一个高峰。

现代诗人甚至将荷花的形态与音乐的美感或者其他艺术形态相比较,创造了许多优美的文学形式,展现了人类另类的审美观和人文情怀。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可以看作是语言艺术中的精华部分,是诗人借助于感性经验、文化传统、神话传说等多种因素,用充满感情色彩的形象语言塑造出来的。

这些意象具备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不仅可以通过具体形象传达出某种意义,也可以通过某种特定的形象来影射事物,具有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社会意义。

本文将从动物、花草、山水、天象、人物等五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动物意象动物意象在古诗词中是最为常见的,它们常常被用来作为特定的形象来象征某种含义。

1.鹰之意象:鹰是一种非常英勇的动物,它的飞行在古人眼中象征着自由、高傲、超越。

诗人们如杜甫、李白等都曾在诗中描绘过惊鸿一击般的鹰飞。

2.虎之意象:虎是以其雄壮、勇猛、凶猛著称的动物,在古代传说中具有神秘的象征意义。

有时,虎也被用来象征肆虐、毁灭等负面情感。

3.骏马之意象:骏马在古代象征着力量、速度、飞翔,也代表着成功、辉煌等贵族品质。

4.龙之意象: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被视为与天、地、人息息相关的神圣存在。

龙是帝王的象征,也象征无穷的力量和超然的地位。

二、花草意象花草意象在古诗词中经常被用来形容人物、抒发感情,它们具有不同花色、香气、形态和季节。

诗人们借用花草意象,常常在寄托哲理思考或者表达情感方面下功夫。

1.梅花之意象:梅花被视为冬季的瑰宝,在古代传说中象征着忠诚、刚强、坚贞等品质。

2.荷花之意象:荷花被视为一种崇高的花朵,在古代传说中象征着高洁、圣洁、纯洁等。

3.牡丹之意象:牡丹是中国古代最为喜爱的花卉之一,在古代传说中象征着富贵、显赫、富丽堂皇的品质。

三、山水意象山水意象在古诗词中是最具有特色的象征意象之一,它们具有非常复杂和深刻的意义。

1.山之意象:山在古代意义中被视为一种神圣的存在,它可以象征着稳定、宁静、山巅或者高峰,也可以代表着艰辛、困苦、挑战等。

2.水之意象:水是流动的,它代表着变幻、无常、润泽等。

水可以代表生活和社会中的种种变化,也可以象征情感、思想等方面的波动和变幻。

中国古代文人为何喜爱莲荷?

中国古代文人为何喜爱莲荷?

中国古代文人为何喜爱莲荷?莲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深受古代文人的喜爱。

莲荷在文人心中承载着丰富的意象和文化内涵,成为他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那么,中国古代文人为何如此喜爱莲荷呢?本文将从莲荷的神奇起源、高洁、逆境生长、意象丰富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莲荷的神奇起源莲荷作为一种奇妙的植物,其起源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

从古代文人的诗词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对莲荷的起源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

传说中,莲荷是由女娲补天时留下的宝物凝聚而成,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神秘。

这种神奇的起源让古代文人充满了对莲荷的赞美和钦佩。

二、莲荷的高洁品质莲荷在古代文人心中象征着高洁的品质。

莲花虽然长在污泥之中,却不被污泥所沾染。

古代文人将莲荷的高洁品质与自身格调相融合,认为自己应该像莲荷一样,坚守自己的高尚情操,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这种对高洁品质的憧憬和追求,成为了古代文人创作的重要主题。

三、莲荷的逆境生长莲荷是一种能在恶劣环境中生长的植物,这种逆境生长的特点也引起了古代文人的关注与赞美。

莲荷的根系能深入泥沙底部,茎直立入水,只有唇瓣漂浮在水面上。

在古人看来,莲荷正是通过这种逆境生长的方式,获得了青荷的品质,成为了一种充满生命力的象征。

古代文人通过对莲荷逆境生长的观察,也不禁让他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四、莲荷的意象丰富莲荷拥有丰富而多样的意象,成为古代文人创作的重要源泉。

莲荷既象征着纯洁和高尚的品质,也象征着忍耐与坚强的意志。

古代文人通过对莲荷的描绘,表达了他们对纯洁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表达了他们对人生困境中顽强生存的勇气和信念。

莲荷作为一种独特的意象,深深地影响了古代文人的文学创作。

五、莲荷文化的传承莲荷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莲荷象征着高洁、纯洁和美好的品质,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象征之一。

不仅在文人笔耕中可见莲的身影,还在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领域中广泛应用。

莲荷文化的传承不仅促进了古代文人对莲荷的喜爱和创作,也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荷花元素提取

荷花元素提取

荷花元素提取一、背景介绍荷花,又名莲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

荷花在中国历史悠久,被誉为“花中君子”。

荷花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中国的绘画、文学、哲学和宗教中。

提取荷花元素,能够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传承和发扬传统艺术。

二、荷花的象征意义荷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它代表着纯洁、高雅、坚强和智慧。

荷花傲立在淤泥中,但花瓣上却不染一丝尘埃,这象征着纯洁不凡的品质。

荷花盛开在夜晚,散发出迷人的芳香,令人心旷神怡,这象征着高雅的气质。

荷花在风雨中依然傲然挺立,坚守对美的追求,这象征着坚强的意志。

荷花有着深入水中的根茎,能够从泥泞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这象征着智慧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三、荷花元素在艺术中的应用荷花元素在中国的绘画、文学、哲学和宗教中广泛应用。

在绘画中,荷花常常被作为画面的主题,通过精妙的绘画技巧,展现荷花的魅力和美感。

在文学中,荷花常常被用作意象,寄托着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在哲学中,荷花被视为一种修行的象征,通过对荷花的敬仰和研究,人们得以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超越。

在宗教中,荷花常常被作为供品供奉,被视为信仰和崇拜的对象。

四、荷花元素的艺术特征荷花元素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具有浓厚的中国风格。

首先,荷花造型简洁而雅致,花瓣轻盈而飘逸,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其次,荷花的色彩丰富多样,有红、粉、白、黄等多种颜色,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

再次,荷叶的形状独特,宛如莲座,给人以稳定和庄重的感觉。

最后,荷花的花朵是层叠分明的,具有立体感,给人以丰满和饱满的感觉。

五、荷花元素的设计应用荷花元素在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服装设计中,荷花元素可以应用于面料和图案的设计,增加服装的美感和独特性。

其次,在建筑设计中,荷花元素可以以雕塑、壁画等形式呈现,增加建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再次,在产品设计中,荷花元素可以应用于家居用品、首饰等产品,增添产品的艺术气息和时尚感。

最后,在品牌设计中,荷花元素可以作为品牌标志的一部分,传递品牌的文化意义和价值观念。

中国古诗词中的莲荷意象.doc

中国古诗词中的莲荷意象.doc

中国古诗词中的莲荷意象.doc莲荷,古代诗词中常出现的意象,其美丽、高雅、清新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诗人们的目光,成为了他们抒发心情、描摹景色的常用表现手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荷具有很高的地位,它不仅在美学和文化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而且它在宗教和哲学领域中也有着深刻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从美学、文化、宗教和哲学四个方面来探讨一下中国古诗词中的莲荷意象。

美学意义:莲荷在古代诗词中常被描述成娇艳、清新、高洁的形象。

例如:“寂寂竹林杳,独芳芙蓉夜。

蕙荷南涧道,会合雨中碧。

”(李商隐《东篱乐府·春归》),这里把莲荷比喻成了清幽的南涧,与芙蓉共同构成了一幅清雅别致的景象。

莲荷在这里象征着高雅、纯洁和高尚的情操。

在古代诗人们的笔下,莲荷是一种令人陶醉的美丽,它不仅有着独特的香气和柔美的形态,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象征。

由此可以看出,莲荷在美学上是一种极为高尚、纯洁的美的象征。

文化意义:莲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中国文化中的代表性景物之一,而且还是中国文化中的象征之一。

在佛教文化里,莲荷常被用来比喻“莲花生于污泥而不染”,即人们应该在肮脏、卑微的环境中汲取滋养,不受环境的影响,保持自己高尚纯洁的品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荷还被视作吉祥之物,人们往往用莲荷来祈求吉祥、美好的生活。

因此,在古诗词中出现的莲荷也经常象征着纯洁、高尚、富贵、吉祥等强烈的文化意义。

宗教意义:在佛教中,莲荷被称为莲花,是佛、菩萨常常静坐的场所。

传说中,古代佛教的高僧们是坐在莲花上修行成佛的。

莲花被视作佛的象征,常常出现在佛教建筑和雕塑中。

因此,在古诗词中出现的莲荷,往往会带有宗教意义,它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修行的品德。

在儒家哲学中,莲荷的代表意义是“操持生命”,即以自身的修养来调节自然界的运行,保护、繁衍人类。

在《论语》中,孔子曾比喻自己的弟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卫灵公》),这里的“以德齐之”的“德”字含义与莲荷相似,都表达了一种高尚、纯洁和无私的品质,莲荷表现了人类操持生命、修身养性的哲学意义。

《文言诗中的植物意象与象征》

《文言诗中的植物意象与象征》

《文言诗中的植物意象与象征》植物在文言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意象与象征,它们丰富了诗歌的意义与感觉,使诗词更加生动而富有情感。

引言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文言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形式。

它以其简洁、富有意象的文法和高度凝练的语言而闻名。

植物在文言诗中被广泛使用,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因为它们作为象征物和隐喻能够为诗歌带来更深的内涵。

文言诗中的植物意象梅花:忍受与坚持梅花是一种冬季开放的花朵,象征着坚强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

在文言诗中,梅花常常被用来表达一个人忍受困难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中“欲穷千里目”暗示着诗人追求事业成功的决心,而“更上一层楼”的意象就是梅花,象征着诗人坚持不懈的精神。

荷花:纯洁与高尚荷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象征物之一,它代表纯洁、高尚和完美。

在文言诗中,荷花通常用来表示人们追求高尚品质的追求和追求。

例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欲穷千里目”表达了诗人对追求高尚品质的追求,而“更上一层楼”则寓意着荷花的高贵和纯洁。

文言诗中的植物象征柳树:相思与离别柳树是中国文化中最常见的象征物之一,它代表着相思和离别的情感。

在文言诗中,柳树常常被用来表达思念和离别的情感。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写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这里的柳树不仅是景物之一,更是表达诗人对离别情感的象征。

柳树垂下的枝条被比作思念的眼泪,把诗人思念的感情表达出来。

菊花:坚强与坚韧菊花是一个常见的秋季花朵,在文言诗中被视为代表坚韧和坚韧的象征。

许多文学家和诗人采用菊花来表达他们对坚韧精神的赞美。

例如,杨万里的《秋思》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里的菊花展示了其坚韧的生命力,象征诗人对那些坚守信念的人的赞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中“荷”的意象中国传统文化中“荷”的意象荷花,又名莲花、水华、芙蓉、玉环等。

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

春秋时代,荷各部分有了专名。

中国第一部辞书《尔雅》记有:”荷,芙蕖,其茎茄,其叶蕸,其本密,其华菡,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

荷即莲,荷古称"芙蕖",“芙蓉”,各部分器官皆有其特定名称。

叶柄称为“茄”,叶为“蕸”,花为“菡萏”,膨大的地下茎称为“藕”,不膨大而细长的地下茎称为“蔤”,果实称“莲”,果皮内的种子称“菂”,种子中心绿色的胚和胚根称作“薏”。

几乎各个部份都命了名。

花又依开放的程度细分为“芙蕖”为花已开者;“菡萏”为花未开者,或有以“菡萏”为荷花代称。

(一)盛开——寻找人生的睡姿就象国人对梅兰竹菊的热爱,中国文人和荷花的情结同样源远流长,好象一只船没有漂浮在水面上就难以称其为船一样,作为文人精神的一种依托,荷花实在承载着很多美丽的向往。

面对荷花这一文化符号,我们的思绪仿如随波轻漾的荷瓣,飘得越远越为绵长,并延展出烟波浩淼的艺术世界诗意旅行,发微探幽竟如管中窥豹。

千百年来,荷花在中国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题材,显示了多方面的寄寓意义。

荷花不仅成了中国古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的言志表洁的行头,而且也成为民间情人互致爱慕的信物,甚至在民间成为“连年有余”的乞福祥瑞,草根文化和宗庙意识对荷花的双重青睐,使得荷花的形象魅力既高扬于人文伦理意识领域,成为具象生动、无以言表的花语介质,又徜徉于诗情画意与俚俗幻想之间成为借物言情的最合适的一剂舒心良药。

在那些高洁自恋的狂热荷花迷中,把自己和荷花联系到一起并表达高洁志趣的第一个名人应该是屈原,在《离骚》中,他写道:“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在诗句里屈原的志趣不仅与淖俗相去甚远,而且用现代的眼光看来他也是个具有某些行为艺术特质的前卫的诗人,荷花成为他对理想的一种憧憬,成为对矛盾重压的政治斡旋生活达成释放和缓解的心灵鸡汤,旨在于醒醉之间雕琢一个我,一个带有想象的超越力量的新我,而这虚拟的羽翼的力量是有意寄托在荷花这一道具的完美客体的。

中国文化的传承特点在荷花文化身上的延续和发展可以说表现是淋漓尽致的,人们对荷花的厚爱,对荷花文化的意念定格和诗意延伸并没有在屈原自沉汨罗江后消亡,而是更趋于走向完美和丰富庞大,并进而推向到崇高的极致。

北宋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是把荷花意象针对古代文人个人修为伦理定格的一代鸿儒,他的《爱莲说》我在小学的时候尚能朗朗背来,现在随着时光虚耗的磨砥居然只能记个大概:“……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中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实际上,周敦颐对牡丹之微词,只是以此作观照对比,唐人写对莲花的喜爱的诗词已经时见案头了,而且具有相当成熟细致的“花格”定位,如白居易的《东林寺白莲》写道:“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我惭尘垢眼,风此琼瑶英。

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

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

欲收一颗子,寄回长安城。

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

”从白香山的诗句可以看出唐人对荷花不仅寄寓高洁趣味,而且对白莲的推崇胜过红莲。

我们从白居易的这首诗可以简单分辨:荷花承载的文化含量的不同可以在品种和色彩上传达有差别的寓意,这就是为什么可以解释荷花寓意的大外延居然包含了超然出世的处世哲学概念,又包含缠绵悱恻的尘世爱怜幽怨,还包括吉祥祈福的意义范围。

因此,荷花之格是有区别的,白莲至高纯洁,红莲俗情缱绻,至于由此及彼的“三寸金莲”已经是没落中国畸变的审美怪癖了。

中年修禅的白居易明显地向我们传达另外一个层面荷花意义:白莲作为佛性代言在唐代已经广为流传。

白居易对荷花的推崇是代表一种书生意气向政治和现实低头引退的内敛,在乐禅修佛中平衡内心的伤楚和启轫做点实事的平常心。

而周敦颐可能更象王维是个浸淫佛学的不忮不求理念的智者,把隐忍、遁世、寄情、寻胜的身心修为作为洁身自好的基础,朝朝勤拂拭,莫使沾尘埃,启导一种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向善模式。

爱莲成痴的周敦颐的确是把佛性和孔孟的“仁”学思想糅合得比较好的一个人,所以后来带出了两个贻害无数读书人的好徒弟程颢和程颐。

(二)凋落——梦想枯萎的断层其实不管是在周敦颐之前还是之后,荷花的寓意基本已经成了文人藉以自慰和阉割意识的滥斛,达则兼济天下、退则修身养性几乎成了一种定律。

到了明末清初有三个人和荷花的表达有比较直接的关系,而且品位恰似在天壤之间,正好可以在同一时期为我们展示荷花这一含义多重、蕴涵矛盾的文化现象在中国的形象代表,仿佛三朵凋落的荷花花瓣最后展示一下绚丽的过去,在一个瞬间浓缩了我们的视野。

明清相递是一个充满复杂矛盾的时期,知识分子的道德信仰经历了难以承受的身心苦罹。

满州贵族入主中原,文化奴役和心理排斥充满痛楚,封建文化又受到西方外来文明的洗涮冲击。

这时候思想文化界蒙昧更生的朝阳与垂暮不愿离去的霞光象蜀戏里的脸谱风诡云谲,但是苦涩已经开始浸满了花蕊,荷花的闪着生命之光的叶子终于在冬季来临前开始无奈地走向枯萎。

似乎,这种枯萎印证了修身立命的个人改造和自我人格完善在大时代巨变面前的无能为力。

第一片凋落的花瓣要说的是李笠翁,在著名的剧作家李渔口中,荷花只是物了:“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大于此者乎,”正如张潮所说:“凡花色之娇媚者,多不甚香;瓣之千层者,多不结实。

甚矣,全少之难也。

兼之者,其惟莲乎。

”作为中国古代活得最滋润的文人和戏班子皮条客,倒是从物的角度很准确地描写了荷花的完美之处,是务实的经典,物用的闲情,以这种才情做戏子生意也是自然挥洒自如左右逢源。

李渔描写的荷花实际上也可和儒家孔子一生倡导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相对照,这种以荷花呈现经世致用的追求实际上和儒学的入世思想有一脉相承的地方,但是在李渔的眼中,修为实际上已经被快乐所取代,不存在什么污泥了,享受荷花的一切吧,的确是光鲜无比的一种视线,无一个感官不爽,无一个毛孔不闪出生存的智慧来。

第二片悲伤的花瓣是柳如是。

本人一直觉得柳如是是陈寅恪一干文人臆想出来的形象,中国文人向来有作红袖添香、温玉在怀伴读书幻游的憨呆可爱之处,柳如是和钱谦益的故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精神和身体的愉悦是可以在一个完美女人身上找到的,一个老头子只要懂得给自己的书斋起名叫“我闻斋”,以“如是我闻”古义哑谜的文字游戏就可以俘获如是MM的芳心,真是文化意淫的最高境界。

不管是真是假,关于她和荷花的故事却是让我所关注和动心的。

“皎洁火中玉,芬芳泥里莲。

”是老钱赞美柳如是的一句冠冕之词,柳如是也视自己为自洁的莲花,当钱谦益等残余的东林党人开始屈服时局的时候,曾经写出“浴罢汤泉粉汗香,还看被底浴鸳鸯。

黟山可似骊山好,白玉莲花解捧汤。

”这样艳诗的柳如是,怎样令人难以置信地成了一代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侠,又怎样置诰命夫人头衔于不顾,成为忧国忧民的投身荷花池的奇女子呢,以荷花自诩,又葬身荷花池,这样似可满足儒学对人格品行的修正要求,可能这样的艺术性道德加工也可扇无数残延苟喘的汉文化优越感的耳光吧。

我不禁悲哀地想,荷花赋予国人的奴性的安慰跟妓女心理环境有着不无相通的地方,但是对于这种奴性的平衡只有假借一个女子不俗的死法来显示文化上的纯洁性而已。

第三片的八大山人可能是世界上心灵世界最黑暗的一片花瓣。

这位据说是明皇室后裔的精神世界直到现在依然象一个旷世之谜,是书画世界中依然如云山雾罩难以捕捉的幽灵。

荷花在他的眼中只是枯枝败叶的江山旧事,是大明被流民和满人夹击的一面破败的旗帜,是他同宗崇祯皇帝上吊的那棵歪脖子树。

他可能的确如一个皇孙一样带着辉煌的梦想,否则不至于产生巨大的失落感。

究其一生盘桓于儒佛道之间,似无必要虚无至黑暗深处,以前宋元的赵松雪已经给他树立了一个很好的锦食玉鞍、春风得意的生活榜样,以有明遗少登台入室做做文化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

也许明王朝曾经给他行歌一般的少年和青年,家国顷刻间土崩瓦解使他或愤世嫉俗,或苦闷抑郁,或虚无四空,人生价值取向进退维谷。

艺术的宣泄可能给了他一种安慰,“高挥大抹惹寒烟,果实飘香道自然。

”。

他就是那只站在寒岩上、枯荷下、深潭边翻着白眼,缩着脖子,带着孤傲和清寂,注满不解和疲倦的怪鸟吧。

前尘往事仿佛一场初恋,笔下世界毕现醒醉无心、痴癫有状、踊跃踟躇、悲欣交集、遁世诮顽之态,竟成千古奇观,破和立只有在笔翰墨砚之间展示心中云烟了。

荷花完美的精神寄托似乎到了八大山人这里已经到达了悲怆的终极极点,成为文人梦想枯萎的一床寒衾了。

(三)、画影——负重与唯美的摇曳揭开荷花的田田叶盖和层层花瓣,荷花代表的高洁完美到底是什么,是屈原的众人皆醉、唯吾独醒的超人姿态吗,是白居易仰观宇宙、俯察品类的精神平衡吗,是周敦颐伯夷采薇、渭水垂钓的修为调和吗,是李笠翁物用其极、人尽其才、享受生活的处世智慧吗,抑或是柳如是对同力度德、同德度义的惨然绝望呢,还是朱耷国恨家仇、心灰意懒的交织的枯竭的梦境呢,试图在传统中国画的荷花画影里寻找历史啃咬的叶轮和意识输液的管道,也是沉重而无言的体验,让我们在困惑里看看负重与唯美的摇曳吧。

跟崇高化了的荷花纠缠在一起的还有我们中国古代的画家们,中国的古代画家多致力于文学意境和绘画语境的结合,这样有意把荷花的文化题材的拓展在视觉上给予了多角度的塑造和阐释,因此工笔荷花画在体现传统意义上的高洁这一概念时几乎不需要任何接受的过程就一下成为厅堂里可以唏嘘嗟呀的对象了。

但是由于文学、意识上的先入为主,工笔荷花绘画基本定格在静、妍、雅、古的调子里面,在负重和唯美的蜗牛壳里盘旋了上千年,被幽幽古筝通感了上千年,被格律化的诗意裁剪了上千年,脉动着的是一丝悠远的绣花一样精致的阴柔的风情,目遇耳听、心领神会的只是与古人一点气息的相通,欣赏是读、读也是欣赏,心中真有一种不知道悲喜的滋味充塞其间。

喜是看到古人唯美的视觉创造已臻极境,每每流连之中竟有乐不思归的怡然趣味,以入静的姿态接受一种不愠不火的澄静萧散。

悲的是在格律化的工笔造意中那些被诗意复制的荷花怎样成为充牛塞栋的悬挂的风景,终于相信民间的说法画上之魂实际背后的东西就是损寿的辛苦劳作,主要辛劳的意义在历史长河中显得非常渺小,时间越久远的工笔荷花画越有点微凉的感觉在骨髓中电一样委蛇,敲骨吸髓的艺术吞噬了古人的身体和灵魂,复印的甜美往往也残存着帘子后面丹青素手无奈的叹息,精致的脉络也组成了难以提升和突破的网罗,精神的东西被定格了,自由的空气也就被过滤了,甚至被温柔的文化丝帛围扼得奄奄一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