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行为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上生存至今的最大两栖类动物——大鲵,以其超脱世外的生物秉性而稍显神秘。两栖动物学界广泛地认为,大鲵已在地球存在3.5亿年。走过侏罗纪,游历宇宙漫漫的演化长河,大鲵保持着它们的水陆两栖生活方式,偏安一隅——执着地坚守在山溪,潜伏在其中清澈的水底,聆听流水叮咚的声音。
人工养护和繁育,对陷于濒危境地的大鲵,不失为一种挽救方案。这为大鲵种群的恢复、大鲵行为的观察等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我对大鲵行为的认识和记录,大多基于湖南张家界向家溪一带大鲵群体的观察。
水下潜伏者
大鲵是一种食性广泛的肉食性动物,捕食蟹、鱼、虾、螺、蚯蚓、蝌蚪、蛙、蛇、小鳖、黄鳝、泥鳅等各种水生动物,同时也捕食小鸟和小鼠。它们喜欢吃鲜活物,不食腐败之食。可见大鲵在它的生境中,居于食物链的顶端,是山溪的王者。根据解剖学资料,大鲵胃的内涵物中,蟹几乎占了一半,其次才是鱼和虾。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有两种:要么小鱼易于消化,而蟹的消化过程较长;要么溪蟹行动迟缓且易于捕获,它在横行时未必都能清醒地关注到身后有鲵,而且,溪蟹和大鲵都选择在夜间行动,在活动时间上有重叠。
人工养殖的环境中,大鲵对蟹的热爱程度低于鱼,这可能与同处环境的生物多寡及大鲵的捕食行为相关。大鲵捕食,以伏击为主。它们行动缓慢,有如打太极掌。我在湘潭县射埠镇碧泉潭润孚大鲵基地花了大量的时间观察大鲵的捕食过程。碧泉潭润孚基地的一号馆,是一个难得的大鲵研究“实验室”,那里有两个大池单放大鲵,两个大池群放大鲵。
在润孚大鲵基地的一号馆内,4个大池中,都投放
大鲵行为观察
□ 古清生 / 文、摄影
有2至5两重的小鲤鱼,令大鲵自主捕食小鲤鱼。池中还摆放了一些卵石,使得这里尽可能与自然生境接近。小鲤鱼看上去精明活泼,或成群游弋,或惊慌地分散逃窜。即便是在养殖池中,大鲵想捕食到它们也着实不易。似乎小鲤鱼总有晕头的时候,这使大鲵有机可乘,经常伏击得手。在2号池,一群小鲤鱼正悠闲地游弋,其中一条较小的离了群,游向了大鲵那一边。大鲵纹丝不动地伏在水下,连小眼晴都没有转动一下。小鲤鱼似乎察觉到了从大鲵面前通过的危险性,虽然犹豫了片刻,但还是往前游动了一点。之后,小鲤鱼又停顿了一小会儿,摆动着尾鳍,有节奏地开合鳃瓣,而成群的小鲤鱼已经到了另一个边角。这时,单独的小鲤鱼似乎感觉掉队太远了,就又向前游动了一点,偏离了正面的大鲵,移到了大鲵的左侧方。小鲤鱼可能估算到了距离,但考虑到大鲵似乎已经沉睡,或者并没有攻击的意思,于是就突然发力,试图从大鲵的左侧方快速穿插……就在小鲤鱼发力穿过的刹那,体魄健壮、体长超过1米的大鲵,闪电般地一个摆头,张嘴吸进了小鲤鱼。之后,又潜伏回去,一动不动,只见颈部的肌肉在蠕动,那是在吞咽小鲤鱼。一次经典的伏击,稍纵即逝——哪怕只是一眨眼就会错过。静若处子,动若闪电——貌似笨拙,却在漫不经心的摆头间,显示出了它惊人的捕食速度!
大鲵在攻击不能吞入的动物时,会边咬住对方边猛烈地旋转身体,这种攻击方式与鳄鱼相似。它们具有很高的攻击效率,具有伪装作用的体色以及静止不动的姿态,都使猎物疏于防备。在碧泉潭基地做的一项实验表明,大鲵对于缓慢地与它接触的物体可以容忍,而对高
速接近它的物体,则会本能地摆头张嘴。如果向黑暗中的大鲵飞速投掷一块鱼饵料,那么在饵料接触水面的一刹那,大鲵会起身摆头,快速咬住飞来的鱼饵,并且发
溪流中的潜伏者
2010年5、6月号
出一声巨大而阴沉的水声,同时搅起水花。这可能得益于大鲵头部灵敏而精确的感觉系统。相比较而言,大鲵头部的感觉系统要比蛙类强大,因为蛙类所捕食昆虫的飞翔速度,明显不及这样的投掷物体——这种感觉系统可能弥补了大鲵的视觉缺陷。然而,有趣的是,当实验者用手指缓慢接近大鲵,并点到大鲵的头部时,大鲵却并无反应。因此,大鲵的研究和养殖人员,在接触大鲵时皆采取轻缓动作,以免动作过快遭受大鲵攻击。
大鲵的侧摆式攻击,以及它的伏击和偷袭的捕猎模式,从简易生存哲学来思考,付出的能量最小,捕猎成功的几率却可以很高。这种伏击模式,特别适宜大鲵栖息洞穴的生活方式。单独栖息时,有的洞穴大小仅容一条大鲵,它通常尾朝洞里、头向洞外、面向溪流。居于这样有利的地形,在鱼虾游经面前时,大鲵即摆头攻击它的猎物。当危险临近时,大鲵会悄然沉入深潭躲藏,有时半个小时才上来呼吸一次。这种超长的潜水能力,使它能从容地躲避来自陆地的天敌。看上去,大鲵充分考虑了捕猎的效率及最低的能量付出。因此,大鲵的食量较小,如果以大鲵的体重与食量比较,大鲵是摄入量最少的动物之一。
清水居士
大鲵寻找适宜的洞穴,高清洁度的水源,清新的空气,茂密的植物……在那里构建美丽的家园。不过,在全新世的今天,由于受到人类生活的干扰和捕捉的威胁,大鲵日渐退往隐秘、安静、偏僻的溪流。出于对人类这个天敌的防范,大鲵对于栖息地的选择,不再像过去那么从容。于是,有些大鲵选择与地下河相连的洞穴。我相信在一些深陷恐惧环境的大鲵眼里,人类是最为凶猛的,而恐龙,不过是大而无当而已。
自20世纪下半叶开始,人类采用一系列大鲵3.5亿年来从未想像过的方式袭击它们。在大鲵生存的广大区域,人类使用弓、炸、毒、网及电捕的手段对付大鲵,农业领域广泛的使用化肥、农药,再加上工业污染、生活废水污染等活动,使得大鲵生境遭受自白垩纪以来最危险的破坏——一场大鲵保种之战已经打响!
暂且搁置有关大鲵生存环境遭受威胁的话题,从大鲵选择自然生境的实质行为来看,它们的要求近乎苛刻。然而,纵观地球的整个生态系统,大鲵的生存领域其实十分广泛,大鲵还是能够区别于某些小生态物种的。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陶勇峰、王小明(现任上海科技馆馆长)、章克家等几位专家,于2001年对湖南省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河流中大鲵的栖息洞穴首次使用量化指标进行分析。他们通过主要成分分析发现,大鲵偏向选择水深较大、洞口较窄和水流缓慢的洞穴,洞穴及周边的河底组成倾向于卵石。因此,水的深度,洞口宽窄、水流速度、河底这四个生态因子成为影响大鲵选择栖息洞穴的主要因素,而海拔和洞口高等因素的影响不大。在连续的时间里,他们还对重庆市酉阳县、陕西省太白县、河南省卢氏县和新安县青要山大鲵自然保护
区的河流特征进行了调查。他们的调查结果表明,大鲵
的栖息河流类型可分为溪流、U型河流、平底型河流和
俯瞰向家溪
大鲵的小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