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来源于古印度,但它自从传入中国后,便与中国本土文化不断

合集下载

佛教的传入与本土化中国宗教文化的交融

佛教的传入与本土化中国宗教文化的交融

佛教的传入与本土化中国宗教文化的交融
佛教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宗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与本土宗教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这种跨文化交融,不仅丰富了中国宗教文化,也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传入历程
佛教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汉代,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佛教文化逐渐传入中原。

最早传入的是小乘佛教,后来随着大乘佛教的传入,佛教在中国逐渐扎根并融入当地宗教氛围。

本土化发展
在中国,佛教与道教、儒家等本土宗教文化相互交融。

佛教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禅宗的发展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密宗法门融合了道教的元素,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传统。

文化交流
佛教传入中国后,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传播,更是文化的交流。

佛教艺术、建筑、文学等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符号,影响了中国的艺术与文学发展。

教义传承
佛教的传入与本土化并非简单的接受与套用,而是在传承佛教教义的基础上,融入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弘扬了普世慈悲、舍己为人的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仁爱之道相得益彰。

佛教的传入与本土化是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过程,既展现了佛教的包容性与普世价值,也丰富了中国宗教文化的多样性。

这种跨文化交融与融合,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推动了中国宗教文化的繁荣与传承。

结:佛教的传入与本土化是中国宗教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文化的多元交流与融合,为中华文明的繁荣与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佛教与中国文化

佛教与中国文化

佛教与中国文化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就一直与中国文化相互击撞、相互激荡,演成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波澜壮阔、错综复杂的交涉关系史。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的面貌,产生了多方面的历史作用。

首先,佛教作为一种比中国原有宗教更加精巧圆滑的宗教,具有强烈的精神麻醉作用。

它在中国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使深受灾难的中国民众看清人生、乐于忍受,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未来世界,削弱了他们的斗争意志。

因而得到历代大多数统治者的支持和扶植,并成为维护封建社会制度的思想政治工具。

同时,僧侣阶层的扩大,大批寺院塔楼的兴造,以及寺院经济的发展,加重了人民群众的负担,破坏了社会经济结构,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其次,佛教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不仅有许多外国僧侣来到中国传经,而且有许多中国佛教徒西行求法,对中外文化的输出与输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佛教的思想理论的传入,尤其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渗透到了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影响了包括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随着译经事业的进行,焚文的切韵及外国习用的某些词汇同时传入,对中国的语言文字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化佛教形成之后,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外传。

(一)佛教与哲学佛教作为解脱学,归根到底也是以哲学为理论基础的。

佛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

佛教哲学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并与中国固有哲学合流,成为古代传统哲学的一部分。

佛教哲学的影响,表现在人生论上,提出人生价值是痛苦,人生本质是空的命题,并以因果报应说为支配人生的铁的法则,成为了对儒、道人生哲学的补充。

在心性论上,南北朝、尤其是隋唐时代的佛教多讲心性之学,对于人的本性、欲望、烦恼等的性质和转换问题,作了细致的阐发,极大地影响了唐以来中国哲学的方向,也是佛教对古代哲学的最大发展。

在宇宙论上,佛教不仅提出现象和本质皆空的学说,还着重阐发了以个人的意识和共同的「真心」为本体的学说,丰富了中国古代唯心主义本体论。

佛教的传入与发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与发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文学艺术的影响:佛教的传入为中国的文学、绘画、雕塑等领域提供了新的创 作灵感和题材。
佛教对民俗信仰的影响: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 民俗信仰和民间传统。
佛教对道德伦理的影响:佛教提倡慈悲、宽容、忍耐等道德观念,对中国社会的道德 伦理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第五章
佛教在中国文化 中的地位
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佛教对中国哲学思 想的影响,丰富了 中国的思想宝库。
佛教对中国文学艺 术的影响,促进了 中国文化艺术的发 展。
佛教对中国民俗文 化的影响,丰富了 中国的民俗文化。
佛教对中国社会生 活的影响,影响了 中国社会的方方面 面。
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价值体现
佛教对道德伦理的影响
佛教倡导慈悲与 仁爱,强调对他 人的尊重和关心, 影响了中国文化
的道德观念。
佛教提倡因果报 应、轮回转世, 引导人们注重行 为准则和道德规 范,对中国传统 伦理思想产生深
远影响。
佛教强调内心修行 和自我超越,引导 人们追求道德完善 和精神升华,对中 国文化中的个人修 养和人格塑造产生
第三章
佛教对中国文化 的影响
佛教对哲学思想的影响
佛教的禅宗思想对宋明理学 的影响
佛教的因明学对逻辑学的影 响
佛教的传入促进了中国哲学 思想的多元化发展
佛教的慈悲与平等观念对社 会道德的影响
佛教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丰富了文学艺术的题材和表现手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跨文化交流与融合 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审美观念和风格 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
哲学思想:佛教 的哲学思想对中 国古代哲学体系 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如禅宗的兴
起和发展。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第一篇: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自汉传入我国,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和人民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作为外来的宗教文化,它不仅被中国文化和宗教所接纳吸收,而且有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佛教经历了汉末六朝的流入传播时期,隋唐的鼎盛时期,宋元的多元化演化时期。

佛教产生的时间,相当于先秦诸子学说兴起的时期。

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的迦比罗卫国(今天的尼泊尔境内),是净饭王王室太子,姓乔达摩,名悉达多。

释迦牟尼是人们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贤人。

古印度小国林立,连年攻战,人民痛苦不堪,释迦牟尼亦遭受了亡国灭族的痛苦,29岁时离家求道,寻求解脱人间痛苦之法。

35岁时在伽耶(今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端坐沉思,经七天七夜悟出“四谛”的真理而觉悟成道,因而被称为“佛”或“佛陀”,既觉悟者,此后传教四十五年,形成“僧伽”宗教团体。

孔雀王朝兴起,阿育王皈依佛教,支持佛教的发展,佛教开始在印度流行。

中国佛教界普遍认为,汉明帝夜梦金人飞行殿前,遣使求法即“永平求法”是佛法传入的开始。

由于秦汉之际,神仙方术和谶纬神学的盛行,造成佛教流入的宗教气氛,内地与西域的沟通往来的“丝绸之路”,为佛教的传入提供了便利。

《后汉书、楚王英传》云:“英少时好游侠,------晚节更喜黄老学,学为浮屠斋戒祭祀。

”汉明帝大加赞赏。

汉桓帝即位,“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说明当时上流社会已广泛受到佛教的影响。

三国时期,佛教流布于民间。

以曹魏时朱士行出家为释起,有了汉族僧侣。

魏晋之时,玄学兴起,士人以清淡玄道为风尚,一批中外僧人如竺法护、道安、支盾、僧肇、慧远等附同玄学,以佛教本有的义理与之相应,使佛教以玄学化的面目而流行。

当时,佛教的大量活动是佛经翻译。

安息僧人安时高翻译的〈安般守意经〉系统介绍小乘佛学及禅宗,还有一些佛经翻译,但经义传播仅限于灵魂不灭、轮回报应、继嗣受福一类粗浅合俗之物。

三国两晋时期,康僧会、康僧凯、支谦、帛延、竺法护等翻译了几百部佛教经典,系统介绍大乘佛学,开道安的般若学之先河。

佛教传入与文化融合

佛教传入与文化融合

佛教传入与文化融合佛教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前期,大约是公元前2世纪。

此后,随着佛教经典和文化的传播,其影响逐渐扩散到了全国各地,形成了多种不同的佛教传统。

在这个过程中,佛教和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度的融合,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变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探讨佛教传入中国与文化融合的历史进程,阐述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启示。

一、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佛教是一种起源于印度并由中国汲取和发展的宗教文化系统,对中国历史、文化、哲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在中国的传入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左右,当时汉武帝派遣使节赴西域,结缘佛教。

随着两千多年的传播与发展,佛教适应了中国本土文化和民俗,形成了与印度佛教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也被称作中国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最初的形式是目犍连所创立的部洛迦,后朝代的佛教逐渐发展成了不同的教派,如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其中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大贡献,影响全球。

中国佛教不仅汲取了印度佛教的基本理论和经典,还通过交流和创新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并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深度的互动与融合。

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寺庙和僧侣扮演了重要角色,不仅传播佛教知识,还创作了大量佛教诗歌、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

二、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启示佛教文化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语言、文学、艺术、思想、道德观念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语言方面,佛教多使用梵文和巴利文,这些语言随着佛教的传入有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影响了汉语的发展,丰富了汉语词汇。

在文学方面,佛教文化推动了许多散文和诗歌的创作,如李白的《禅思》,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开始更加关注情感与精神世界,努力探求自我意识,反省人生意义。

佛教影响了道德观念,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精神和道德修养。

在艺术领域,岩石刻画、佛像、佛教建筑等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采用了佛教的审美标准和表现手法,形成了鲜明的中国风格。

佛教文化对中国的启示是深刻和持续的。

首先,佛教教义强调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世俗人性和佛性相辅相成。

五个佛法的幕后故事

五个佛法的幕后故事

五个佛法的幕后故事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公元前六世纪晚期产生于古印度,于两汉时期之际传入中国内地。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国的本土文化、宗教、学派相互融合、嬗变,不断地本土化,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中国佛教虽然和印度佛教有渊源和继承关系,但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然后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

这2000年的过程,不仅是佛教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历史。

下面,我们就用五个故事,来认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永平求法永平十年(公元67年),天竺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抵都城洛阳。

刘庄为此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遂有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寺院“白马寺”。

刘庄这段求佛故事,史称“永平求法”。

汉代佛教此期佛教刚传人中国,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翻译的主要是禅经和《般若经》。

这时期,人们把佛教看成是黄老之学的同类,禅学被看作是学道成仙的方术之一,佛教是在与道教方士思想结合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道时期。

一苇渡江菩提达摩祖师是天竺国佛教禅宗第27代祖师般若多罗的嫡传弟子。

传说达摩祖师当年来中国传教,渡长江的时候不是用船,而是折一根芦苇而过,现在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尚有达摩“一苇渡江”的石刻画碑。

魏晋南北朝佛教此期佛教被大量翻译,中国僧侣佛学论著纷纷问世,般若学出现了不同学派,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

著名大师有道安、慧远、鸠摩罗什和僧肇等。

重要佛学思潮,一是般若学空论,二是因果报应和神不灭论。

此期,佛学受到了当时玄学的影响。

所谓玄学是以《老子》、《庄子》、《周易》这几部书作为基础结合当时的现实政策而发展成的一种不同于汉代经学的新理论。

它研究体用、有无、本末这样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广泛地影响了当时佛教的发展。

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玄时期。

玄奘西行玄奘到佛教发祥地印度去游览佛教圣地,更深层次地了解佛法。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佛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宗教,起源于西元前6世纪的印度。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后,它迅速与中国的文化相融合,发展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独特风格,并对中国社会、宗教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以及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一、佛教传入中国的历程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具体时间为公元1世纪末至2世纪初。

当时,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导致人们对精神寄托的需求增加,传统儒家思想和道教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记录可以追溯到汉明帝时期,当时一位名叫安世高的西域僧人,带着佛经和佛教教义来到洛阳,传播佛法。

此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逐渐展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信徒。

尤其是在东晋时期,佛教的传播达到了一个高峰,当时有许多印度和中亚的僧侣来到中国,传播佛教教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逐渐扩大,渗透到中国各个阶层和地区。

佛教寺庙相继兴起,成为人们学习修行和寻求心灵安宁的场所。

佛教的传播也促进了印度和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拉近了两国的联系。

二、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佛教的影响下,中国出现了大量的佛教寺庙和僧团。

这些佛寺成为了中国社会的宗教中心,也吸引了大批学者前来学习佛教教义和修行。

佛教具有慈悲为怀、舍己为人的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的社会道德和伦理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佛教的思想理念对中国社会的其他方面也产生了影响。

佛教强调放下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这对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教化和缓解社会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佛教还提倡勤奋修行和精神提升,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最后,佛教的传播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佛教的传入,许多印度的文化艺术形式也被引入中国,如佛教造像、佛教音乐和佛教绘画等,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多样性。

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佛教的传入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佛教的传入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佛教作为一种重要的宗教和文化传统,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以来,佛教在中国逐渐融入了国人的生活,并对中国的哲学、艺术、文学等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佛教的传入、中国文化接纳佛教、佛教对中国文化的融合三个方面来探讨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一、佛教的传入佛教是在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的,当时佛教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西北地区。

最早传入的是大乘佛教,随后又传入了小乘佛教。

佛教经过了古印度、中亚等地的影响,带来了自身的哲学思想、信仰体系和寺庙建筑等方面的文化元素。

二、中国文化接纳佛教佛教传入中国后,得到了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广泛接纳。

首先,佛教融入了中国的宗教体系,与中国的道教、儒家等宗教和哲学观念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

其次,佛教的思想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相契合,如佛教强调的慈悲、般若等思想与中国的仁爱教育、道德观念相辅相成。

此外,佛教艺术、文学等方面的表现形式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产生了独特的中国佛教艺术和佛教文学。

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融合佛教在中国的传入和融合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宗教和哲学,也对中国的艺术、文学、建筑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佛教艺术方面,中国佛教寺庙的建筑、佛像的雕刻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和雕塑艺术的特点。

其次,在佛教文学方面,中国佛教的经典和经典故事通过文字的表达传播开来,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在佛教哲学方面,佛教的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如道家、儒家等产生了对话和交流,促进了中国哲学的繁荣和发展。

总之,佛教的传入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融合表明中国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文明古国,能够吸收外来文化并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的宗教、文化,并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

佛教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对中国社会和人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承至今。

中国古代的佛教文化

中国古代的佛教文化

中国古代的佛教文化中国古代的佛教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艺术创作都有着显著的痕迹。

自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

本文将从佛教的传入、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佛教对于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详细阐述中国古代的佛教文化。

一、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是在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的,它起源于印度。

根据史书记载,汉明帝时期,有两位来自大秦国(指古代罗马帝国)的僧人传教到中国。

这标志着佛教第一次正式传入中国。

从此以后,佛教逐渐在中国得到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信徒。

二、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佛教传入中国后,开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

中国古代的佛教文化不仅在宗教信仰上对中国人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在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等领域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思想观念的融合佛教的核心教义是“四谛八正道”,强调放下欲望、超脱尘世。

这与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而佛教还引入了轮回转世的观念,与中国道家的“无为而治”相呼应,进一步融入了中国文化的观念体系。

2.文学艺术的融合佛教的传入,也对中国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鼎盛时期,很多著名的佛经和佛教文学作品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来。

比如著名的《楞严经》、《金刚经》等,这些经典作品不仅在宗教上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文学艺术上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佛教对于社会的影响佛教文化的传播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佛教的传入为社会带来了一种新的宗教信仰,影响了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1.促进社会和谐由于佛教强调慈悲、智慧、忍辱等核心价值观,它对于社会和谐的促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佛教的信徒们通常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善良宽容。

佛教的价值观能够引导人们摆脱纷争,追求心灵的宁静,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2.艺术创作的繁荣佛教文化的繁荣也对中国古代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的壁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佛教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佛教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佛教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佛教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和宗教信仰,自从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以来就逐渐地融入中国文化当中。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非常漫长,历程中吸收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的风格和特色。

本文将从佛教的历史发展、佛教的入华以及佛教与中华文化的融合三个方面探讨佛教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一、佛教的历史发展佛教始于公元前6世纪,最开始是印度的一种宗教信仰。

在公元前1世纪,佛教获得了印度帝国的支持,并迅速传播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公元1世纪,佛教先后传入中国,由此开始了其在中国的发展之路。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传入时期、发展时期和盛行时期。

传入时期是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时期,最早的佛教所啻阵江南,这是一个国难时期,社会十分动荡,佛教的温新思想与它传入中国的时代背景相得益彰。

发展时期是从东汉以后到唐代的佛教发展的时期,佛教在这一时期不断地发展壮大,不仅在中国的人口和地区上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同时佛教也在经典理论和学术领域上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

盛行时期为唐代,这一时期佛教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高峰,佛教的文化和艺术成就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同时也让世人在美学、哲学等领域提供了很多新的创意。

二、佛教的入华佛教的入华有几个版本,目前有较为广泛接受的版本是:“西域渡徙论”的说法,即佛教是由印度人菩提达摩(或〖菩提达磨〗迦旃蒂)于公元520那年带到中国的。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受到的阻力较大,因为佛教与传统的中华文化存在较大差异,不断与道教、儒教等传统文化发生冲突。

尽管存在很大的阻力,佛教最后还是在中国根深蒂固。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等。

在中国唐代以后,尤其是宋代和元代时期,佛教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传播,特别是走向民间。

佛教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弘扬,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被大家所熟知的“南山群经”。

这些经典的传承和弘扬让佛教逐渐地融入民间,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佛教传入中国印度文化与中国历史的交流

佛教传入中国印度文化与中国历史的交流

佛教传入中国印度文化与中国历史的交流佛教是一门源自印度的宗教,于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摩尼创立。

传入中国后,佛教与中华文化发生了广泛交流,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文化交流与融合、对社会制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据传,汉明帝时期,使者由西域带回一尊佛像和佛经,这被认为是佛教真正传入中国的开始。

此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佛教的传播逐渐扩展。

二、文化交流与融合佛教的传入与中印文化的交流密切相关。

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印度文化随之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佛教教义强调“慈悲”、“无我”,这与中国儒家文化的“仁爱”、“无为”有所共通。

佛教中的禅宗和道教的炼丹术相辅相成,互为借鉴。

佛教的传入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使中国文化得以丰富和发展。

三、对社会制度的影响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社会制度产生了一定影响。

佛教倡导的“度众生”、“舍利子”等理念促进了寺庙的建立,寺庙成为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佛教的僧人和尼姑形成了独特的群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佛教禅宗的兴起,也对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佛教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历史的内涵。

佛教的进入使中国文化形成了多元的宗教体系,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佛教所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与儒家思想相合,为中国历代帝王提供了一种宽容多元的治国思维模式。

另外,佛教的艺术与建筑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佛教艺术在雕塑、壁画等方面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总结起来,佛教传入中国不仅带来了印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对中国历史与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佛教的传播促进了文化多元性的发展,引领了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思想启示和文化创新。

佛教与中国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交融与共生,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明进步提供了新的方向。

中国古代的宗教与信仰体系

中国古代的宗教与信仰体系
影响
儒家信仰体系的 传承:通过教育、 祭祀、礼仪等活 动传承和发扬儒 家伦理思想与信
仰体系
儒家伦理:仁、义、礼、智、信 儒家信仰:天命、天道、仁爱、和谐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强调家庭、社会、国家的和谐关系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价值:促进社会稳定、道德提升、文化传承
起源:源于古代人们对自 然现象的敬畏和崇拜
则。
佛教传入中国:东汉时期,白马 寺建立
道教兴起:东汉末年,张道陵创 立道教
儒教与佛教、道教的融合:儒家 思想与佛教、道教思想相互影响, 形成中国特色的宗教文化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唐朝时期, 阿拉伯商人将伊斯兰教带入中国
基督教传入中国:明朝时期,利 玛窦将基督教带入中国
多元宗教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各 种宗教在中国相互影响,形成了 独特的宗教文化景观。
督教
伊斯兰教:公 元7世纪传入 中国,与本土 文化融合,形 成中国特色的
伊斯兰教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 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佛教:以佛为最高信仰, 追求解脱轮回、涅槃寂静
儒教: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强调仁、义、礼、智、信
等道德观念
民间信仰:包括各种神祇、 祖先崇拜、风水等,具有 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色
实践方式:炼丹、符咒、养生等
影响:对中国古代哲学、文学、艺术等 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信仰体系: 以道为最高信仰, 追求长生不老、 得道成仙
道教道术:包括 炼丹、符咒、占 卜、风水等,用 于修炼、治病、 驱邪等
道教经典:《道 德经》、《庄子》 等,阐述道教思 想、修行方法
道教仪式:如斋 醮、祭祀、祈祷 等,表达对神灵 的敬意和祈求
佛教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等 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禅宗 思想、佛教文学、佛教艺术等。

中考历史易错题解析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的两大宗教信仰

中考历史易错题解析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的两大宗教信仰

中考历史易错题解析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的两大宗教信仰中国古代有着丰富多样的宗教信仰,其中道教和佛教是两大重要的宗教传统。

在中考历史考试中,关于这两个宗教的问题往往容易出错。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的道教和佛教信仰,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并解答相关考题。

一、道教的起源与主要思想道教起源于中国古代,其创始人被认为是老子。

道教主张“道可道,非常道”,强调追求自然之道,追求与自然相融合的境界。

其核心思想是追求天人合一,修炼成仙。

道教强调贵重自然,反对过度干涉和追求功名利禄,提倡隐逸和无为而治。

二、佛教的传入与主要思想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在中国融入了本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

佛教强调“四谛八正道”,其中四谛包括:苦、集、灭、道。

佛教主张通过修持八正道,达到解脱和涅槃的境界。

三、道教与佛教的异同点道教和佛教虽然有着相似的追求境界的目标,但在其理念和修行方法上有所不同。

道教注重顺应自然、隐逸修行,强调自然之道与人道的融合;而佛教则注重解脱生死轮回,通过修持八正道达到涅槃的境界。

四、道教、佛教在古代中国的影响道教和佛教在古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强调隐逸和无为而治的思想,渗透到了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对文人雅士的思想开发和中国画、诗词等艺术形式的形成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佛教则通过其宽容包容的思想和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独特面貌。

佛教的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化、建筑和艺术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展示。

五、易错题解析示例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中考历史中的相关问题,以下是一些易错题的解析示例:1. 道教和佛教在中国古代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解析:道教强调自然和顺应自然的思想对中国文化、艺术影响深远,如中国画、诗词等艺术形式;佛教倡导的宽容包容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独特面貌。

2. 道教和佛教的核心思想有何不同?解析:道教强调追求自然之道,强调天人合一和无为而治;佛教强调解脱生死轮回,通过修持八正道达到涅槃的境界。

浅谈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浅谈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浅谈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佛教作为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对其产生地以及传播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佛教自传入中国,逐渐步入中国各个社会领域,对其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本文主要阐述了佛教的起源,以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1. 佛教的起源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天竺),相传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由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古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悉达多·乔答摩传说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485年,活了大约八十岁,大致与我国的孔子同时。

传说他是一个王子,于二十九岁修行,七年成“佛”。

成佛后,游说四方四十年,八十岁“涅般”。

悉达多死后,信奉佛教的人越来越多,并在悉达多的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东方的一大宗教。

因他属于释迦部落,也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隐修者”,所以后来他的弟子又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的圣人。

在印度产生佛教产生的同一个时期,出现了耆那教,相传教主是瓦尔达玛那,后称大雄(公元前528——468年),同释迦牟尼一样,也出身于刹帝利(当时的贵族阶层)。

三十岁出家修行,十二年后得道成“耆那”或“尼犍多”,“耆那”是“战胜情欲者”的意思,“尼犍多”是“超脱红尘”的意思。

佛教和耆那教的很多思想是相同的,有不同的地方也通过相互柔和,在后来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并入佛教,成为佛教领域的思想基础。

佛教在接受原来的婆罗门教的部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符合当时时代的思想,能为更多的人(包括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接受,“佛”主张废除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提倡众生平等,反对杀戮。

修行以五戒为主,即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饮酒,不主祭祀,不拜偶像,传教用语通俗,不排斥低级的瓦尔那人入教。

佛教提出了“四谛”,也就是佛教认为的四个真理。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劝告统治阶级善待被统治阶级,也劝告被统治阶级消除欲望,放弃斗争,忍受痛苦,寻求真道。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融合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融合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融合中国是佛教的发源地之一。

佛教自公元一世纪末传入中国以来,经过了与本土文化的交融和吸收,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佛教与中国文化、哲学、艺术、社会等各个领域相互影响、交融、融合,在传统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佛教最早是在东汉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的。

随着时代和地域的变迁,佛教在中国传承和发展着,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这与中国文化的影响不无关系。

佛教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传播者和传播途径。

传播者主要有宣讲僧、翻译僧、礼诵僧,其中最著名的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主要传承人鸠摩罗什。

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佛经的翻译和传授,一种是佛教美术艺术的传播。

佛教的传播在佛经翻译、僧人方丈寺庙建立等领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

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启示。

佛教思想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也借助了中国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从而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

经典的大乘佛教思想也在中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传播,其中最为广泛传播的是佛教禅宗,它又对于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佛教在中国的融合佛教在中国的恒久传承和发展远超过了印度。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中,不但在中国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还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特色,这种文化特色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融合、交织的程度丝毫不亚于一些中土宗教。

佛教融合在文化方面表现得更为深刻。

佛教在中国对余下文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影响,教育、思想、哲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佛教中的某些观念,例如空、因果、生命等基本哲学观念;佛教中的一些美学理念,例如写意、墨槎等,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和启发。

佛教融合在艺术方面表现得更为显著。

佛教和中国传统艺术深度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佛教艺术。

典型的佛教艺术包括佛像、壁画、石刻、经幡、佛教画等等。

佛教造像艺术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大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古代雕刻和彩绘艺术的最高成就。

其它佛教文化特色物品包括佛教印章、佛教经蝶、佛教阑干等。

文化自信与中国佛教

文化自信与中国佛教

FORUM 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流传的过程中,中国佛教成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文化自信的增强,自然也需要中国佛教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另一方面,中国佛教既来自于传统,又立足于当代,在当今文化自信的大思潮之下,中国佛教也需要应对时代的这一机遇与挑战,发掘有益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因素,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心态,推动中国佛教的改革、创新与发展。

佛教文化源自于古印度,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佛教逐渐走向中国化的道路,不断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佛教。

当值佛法初传,佛教徒主动地以道家无为恬淡为思想内涵与语言风格来翻译佛经,以接近国人心理,融入中国文化。

正如汉献帝时牟子著《理惑论》曰:“夫见博则不迷,听聪则不惑。

尧舜周孔,修世事也。

佛与老子,无为志也。

”牟子认为,佛陀与老子,皆以无为为宗旨,故可以相得益彰。

所以,佛教借助中国的文化土壤,通过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得以生存与发展。

佛教根植于中国土壤,还表现在它除了强调出世超脱和彼岸境界的人生观之外,还特别地吸收了儒家的思想,具有入世化、伦理化等中国特点。

中国的儒家思想追求入世之道,讲求现世中的仁爱、忠孝等。

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佛教主动地接受了儒家的入世思想。

到了唐代,在总结与综合前代佛学研究的基础上,更是涌现出一大批中国佛学大师,并建立了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流派,如华严宗、天台宗、禅宗等,佛教在中国化的进程中,已经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还积极推动了中国本土的儒、道两家的发展,为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形成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佛教传入之时,中国道教兴盛,虽然道、佛两家具有相似之处,但是在宗教组织、理论说明、经典体裁等方面,文化自信与中国佛教 文 智文。

佛教的传入与中国的佛教文化

佛教的传入与中国的佛教文化

佛教的传入与中国的佛教文化佛教是世界上重要的宗教之一,其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

由印度传入的佛教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宗教信仰,还对中国文化、哲学和艺术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佛教的传入历史、佛教经典的翻译与传播以及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融合等几个方面,描述佛教的传入与中国的佛教文化。

1. 佛教的传入历史佛教最早于公元前1世纪传入中国,其传入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东汉时期,佛教借由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受到王莽和东汉王朝的官方支持。

第二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传入中国中原地区,并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

最后一个时期是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社会主流信仰之一。

2. 佛教经典的翻译与传播佛教经典的翻译与传播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重要一环。

早期,佛教经典以口头传承的方式传入中国,但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理解上存在困难。

因此,翻译佛经成为佛教传播的重要任务。

鸠摩罗什、玄奘等著名翻译家为佛教经典的翻译作出了巨大贡献,使得佛教理论在中国得以普及。

3. 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融合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开始与中国本土文化进行融合。

这种融合在思想、哲学、文学和艺术等多个领域都有所体现。

佛教的中观思想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理论体系。

佛教在中国的艺术中也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如佛像雕塑、壁画等艺术形式。

4. 佛教与中国社会的影响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佛教的教义强调慈悲、善良和平等,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佛教在救济贫穷、教育普及、医疗保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此外,佛教的传入也带动了经济往来,促进了中印两国之间的交流。

5. 佛教文化的今天如今,在中国的佛教寺庙仍然广泛存在,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佛教的核心思想如般若智慧、因果观念等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

佛教的文化元素也广泛渗透在中国文学、戏剧、绘画等艺术形式中,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对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文化的影响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摘要: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不断与中国本土文化摩擦、融合,在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和作用的同时,也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生机,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篇章。

关键词:佛教;中国文化;影响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于公元前六世纪晚期产生于古印度,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内地。

佛教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中国化,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意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

现存的古代典籍中,佛教经典无疑是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一类;现存的古代建筑中,佛教寺塔占据了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各地景点的突出代表,更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的宝贵实物;佛教哲学思想和艺术形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有别于印度佛教文化的中国佛教文化,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这也是人所共知的历史事实。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证明:一、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浩瀚的佛教经典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故事为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像文殊问疾,拈花微笑都成为了中国文学作品的素材。

而有的则成为现在耳熟能详的成语:聚沙成塔、刀头舐蜜等。

以题材而论,历代描写佛教的诗文不计其数,这些诗赞美佛寺风光,歌颂僧俗有宜,有不少写得相当精彩和生。

唐宋以来,名僧的社会地位很高,文人纷纷为他们树碑立传,留下许多渗透佛理的散文。

以艺术风格而论,般若和禅宗思想使文学界形成一种清淡悠远的艺术流派。

诗人王维、韦应物奉佛最盛,王维大约在四十岁以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最初隐居终南别业,后在宋之问的别墅,优闲自在,吃斋奉佛,更被最后世尊为“诗佛”。

以创作队伍而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和尚诗人,史书上称作“诗僧”。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摘要: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不断与中国本土文化摩擦、融合,在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和作用的同时,也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生机,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篇章。

关键词:佛教;中国文化;影响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于公元前六世纪晚期产生于古印度,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内地。

佛佛教韦后在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二、佛教对中国书法、绘画和雕塑的影响正如诗歌与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样,中国古代的书法、绘画和雕刻艺术与佛教也有不解之缘。

历代书法家中,不少高手出自释门,如狂草怀素,“退笔成冢”的智永,唐草无出其右的怀仁,工草隶的贯休等;更有书法名家深受佛教影响,如王羲之等,单是佛理便对中国书法产生了深刻内在的影响。

人们知道,佛法虽广,其要者无出于戒、定、慧三学。

夫戒者,主要是收束身心;定者,则在专志凝神;而般若智慧,则使人穷妙极巧。

此三者均与书法之道相通。

其中,尤以禅定之功与书法之道最为密切。

“书圣”王羲之说:“夫欲书者,先凝神静思,预想字形,令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这般议论,正是深契佛家禅观之旨,可见佛理与书道实多有相通之处。

佛教传入中国后,印度以及西域的石窟艺术也跟着传入。

人们知道,古印度的佛教佛教艺术主要就是石窟壁画和雕塑,以犍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和阿旃陀(在今印度德干高原)石窟艺术为代表,均为公元前一世纪的作品,前者以雕塑着称,后者以壁画闻名。

中国的石窟艺术是它们的继承和发展。

其影响路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丝绸之路”。

但中原地区的石窟雕塑,则逐渐吸收释迦牟成“六尘”。

又如“”、“心心相印”、“”、“和尚打伞—”、“不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分析,都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

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

佛教各派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证据来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幻性,同时又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宗禅特别强调开启人人本有的真心自性。真心是与妄心相对的,只要常行直心,去除种种的凡情俗意,去除种种的烦恼污浊的心行,真心自性的光人以质直无伪之心来臻达最终的清净无为的解脱之境,如此一来,自然水到渠成地成为一个任运逍遥的“无事真人”,清净无为,如秋水般的澄渟明洁。
3、顿渐圆融的修行观
《景德传灯录》载,有僧问:“顿悟之人更有修否?”灵祐回答说:
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时,修与不修,是两头语。如今初心虽从缘得,一念顿悟自理,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净。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不道别有法,教渠修行趣向。从闻入理,闻理深妙,心自圆明,不居惑地。纵有百千妙义,抑扬当时,此乃得坐披衣自解作活计。以要言之,则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若也单刀趋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在二十三岁时的一天,认识到死钻文字堆里是难以证悟生命的真谛,难以让漂泊烦恼的心灵得到真正的依归,得到真正的安稳自在,他不由感叹说:“诸佛至论,虽则妙理渊深,毕竟终未是吾栖神之地。”(《祖堂集》)于是,他想探求新的修行道路。便出外云游参访,先到天台山(今浙江省天台山)巡礼了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的遗迹。在此过程中,除了缅怀古德之外,是否还有所学习,则不得而知。但据说途中曾感得神异僧寒山的现身,并用谶言指点他:“逢潭则止,遇沩则住”,到达天台山国清寺时,另一神异僧拾得又预言他将来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识”。(此见于《祖堂集》及《宋高僧传》)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不足凭信的”,因为寒山拾得此时早已去世。然而,站在宗教的立场,本来就有许多异于常情之处的应化信仰存在。
大约在唐宪宗元和(806——820)末年,灵祐终于来到了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西北的大沩山开辟道场。只见此处山深林密,虎狼出没,荒无人烟。初来乍到的灵祐孤身只影,生活极为艰难,仅靠采集野果野菜充饥度日,即便如此,他“非食时不出,凄凄风雨,默坐而已,恬然昼夕”(《大圆禅师碑铭并序》)一派安贫乐道,随缘度春秋的行持风范。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时间长了,山下的民众逐渐被他所感化,纷纷前来归依并合力建造寺院,营造一方人间净土。稍后,大安上座等僧人也陆续前来投奔亲近,由此常住人员越来越多,至会昌法难之前,沩山住众已有相当的规模。在此过程中,也得到了时任潭州刺史、湖南观察使的裴休(后官至宰相)的敬信与支持。然而,会昌法难的到来,整个汉地佛教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推残,尽管当时潭州地区属于消极执行这一政策的地方,僧人得到较大的宽容庇护,但大势所趋,沩山僧团仍被迫解散。灵祐与大安等弟子用布裹头,藏匿于民间,信心坚定地等待着春暖冰销之日的到来。
沩山灵祐及其禅法思想评述
向 学
内容提要:沩山灵祐禅师,是中国禅宗史上著名的高僧,为禅门五宗之一沩仰宗的开创祖师,他的禅风对后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他的禅法内容都是在对学人的开示记录,不是在有系统的著述中体现,所以很难准确全面地把握他的禅法要领。本文根据相关资料,对他的生平作简要的梳理,对他禅法中相关的几点内容和历史地位略做考察介绍,以求方家指正。
在此,笔者主要依据上述原始资料,参考《唐五代禅宗史》、《禅宗宗派源流》、《中国禅宗通史》、《分灯禅》等相关的研究,对灵祐的生平、历史地位及主要禅法思想略加考察介绍。
一、沩山灵祐的生平
灵祐(771——853),福州长溪(今福建省霞浦)人,俗姓赵。年十五岁礼本州建善寺法常(《宋高僧传》作法恒)律师出家。他非常发心地为常住工作着,“执劳每倍于役”(《宋高僧传》)。三年后,即十八时前往浙江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并参究大小乘经律,尤其着力地精研大乘佛法。
本文研究的对象沩山灵祐,即是中国禅门五宗之一沩仰宗的开山大祖师。
从现有文献看,灵祐与历代的众多大禅师一样,行云流水,随缘参禅随机弘教,并没有亲自著述什么禅法主张。然而,中国佛教是一个文教,重视师承关系的国度,灵祐作为开宗立派的祖师,他随缘任运的言传身教,在当时被弟子们当成指导修行实践的珍贵法宝,记录下来。现存记述灵祐生平和禅法的资料主要有《祖堂集》卷十六、《景德传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九、《宋高僧传》卷十一、《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六以及《潭州沩山灵禅师语录》等所载灵祐的传记和语录。此外,在《全唐文》卷820中还载有唐郑愚撰写的《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并序》。至于见录于《禅门日诵》中的《沩山大圆禅师警策》一卷,乃是灵祐为了警策学人珍惜现有生命,好好修行,不要懈怠懒惰,不要浪费光阴而作的。它虽然影响大,“自古即被视为禅林初学者必读书籍之一,与《四十二章经》、《遗教经》并称为佛祖三经。”(参见电子版《佛光大词典·灵祐》)但毕竟是一种对学人修行态度的劝勉与鞭策,与禅法思想关系不大。
《祖堂集》又载:有一天,灵祐与慧寂一起游山。灵祐说:“见色便见心。”慧寂问:“树子是色,阿那个是和尚色上见底心?”灵祐回答:“汝若见心,云何见色?见色即是汝心。”
灵祐主张见到外在的色,也就是见到内在的心,也即是肯定自已的心与色身与周围的物质环境,都是浑然一体,不可分离的。对此,应该说在大乘佛教看来,心色是不一不二的,两者都可以统摄于本体意义的“一心”中。也就是说,从相上看两者是有区别的,然而从体性上看,却是无二无别,而且我们平常所谓的精神性的“心”与物质性的“色”,其实都是“真心”第二层面上的两分而已。既然如此,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刚开始入手时,也许应该着重于向内观察自已的起心动念,仔细地加以防护,然而最终却不应该仅仅停留于关注内心,实际上,当你正确地面对环境,善巧地处理事务之时,就是心的妙用,也才是完美地把握了你的心。因此,像《维摩诘经》心净则国土净的意思,并不是说停留于自我内心的工夫而对外在的人事漠不关心,如果这样的话,那仅仅是一种自受用的狭小的清净,并没有真正地把握到圆满的清净心。圆满的清净心,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内心的纯美庄严,同时也应该积极于净化外在的世间环境,做到内外一如,将内在的真善美外化成对人间净土的建设中,这才是心净则国土净的圆满之义。而灵祐禅师心色不二,见色即见心的说法,笔者认为正是与此相应的中道圆融理念。
宣宗即位后,下令恢复佛教。于是,裴休便用自己的车舆迎请灵祐,并“亲为其徒列”,恳请他再次剃发现出家僧宝相,继续为人天师,领众住持沩山道场(《大圆禅师碑铭》)。此后,灵祐又先后得到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户部尚书、襄州刺史李景让以及湖南观察使崔慎由(后官至刑部侍郎等职)的敬信和护持。蒙李景让的特意奏请,沩山寺院钦赐为同庆寺。
2、“理事不二”、“色心不二”的中道正见
《祖堂集》载,慧寂在沩山时,曾向灵祐请教:“如何是佛?”灵祐回答:“以思无思之妙,返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理事不二,真如如佛。”
理是体或是性,事是用或外相。理事关系是中国佛教经常提到的,像法相宗、华严宗对此都有所探讨。特别是华严宗,以“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和“事事无碍法界”的四法界来充分阐述了重重无尽的法界圆融无碍的缘起观,境界特别的高超圆满。禅宗里,早在灵祐之前的唐代著名禅师石头希迁在《参同契》中便有理事相依相待,不一不二,不可呆板地偏执一面的“回互”思想。
直心是道场,这是大乘佛教的一贯说法,《维摩诘经》、《楞严经》等大乘经论中都有明确的教导。因为按照佛法看来,正道与直心相应,不与谄曲、虚伪之心相合。一颗斜曲的心,必然是为凡情俗欲的烦恼所覆盖的心,是执著的、染污了的无明之心,是自已不健康的同时还会给他人给自然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的心,这是与正道与真理南辕北辙的虚妄识心。相反,只有以直心来生活,来为人处事,才是促成自己与真理与正道最终相契合的保证,也才能真正地开启人人本有的“真心”的巨大潜能,达到消除一切自寻的烦恼、还生命以自在无碍的健康真面目、成就自利利他的无量功德善果的目的。当然,直心是有凡圣的层次分别的,光是凡夫层面的直爽、坦率和不欺诈是不够的,必须要达到离诸相待,中道不偏,无所执著的所谓“情不附物”,于一切时一切地逢缘对境的当下又不沾不滞,如鸟飞空中,无迹可寻一样,才是真正的“直心”。
沩山灵祐在这里明确提倡“理事不二”的理念,但作为禅师,他不会作出特别精细严密的论证与阐述,而更在于直截了当地指点学人来把握理事圆融的关系,从而教人不要逃避现实生活中的人事,不要将出世间与世间打成两截。道就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之中,就在点点滴滴的人事里,清净的出世间其实就是从污浊的世间中得到的超越,万法本自如如,唯人自闹,只要你换一个看法,换一种生活态度,就能获得自由自在,故此一切时中,无论面对的是怎样的花花世界,身处其中的你都无须闭目塞听,只要你具有一颗与中道相应的无著之心,那么你就是端坐紫金莲台的“真如如佛”,行住坐卧尽是道,尽是般若风光。实际上,“理事不二”的思想,也是暗合慧能大师的思想的,因为如果离开世间去另外追求什么出世间,抛开事相去追求什么真性,恰恰就是六祖慧能大师所批评的犹如求兔角一样的子虚乌有了。
二、沩山灵祐的主要禅法思想
灵祐的禅法,从现存的记载看并不太多,正面表达禅法思想的更是少之又少。不过他的禅法记录虽然很少,却非常精要,对修行人具有纲领式的指导意义,下面举要作些介绍。
1、主张直心、“情不附物”以达到“无为”、“无事”的解脱自在
《景德传灯录》载,灵祐上堂说:
夫道人之心,质直无伪,无背无面,无诈妄心行。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从上诸圣,只说浊边过患。若无如许多恶觉情见想习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净无为,澹宁无碍,唤他作道人,亦名无事人。
发明心地之后,灵祐到湖南沩山自立门户,开辟道场,其中因缘却颇为奇特。据说当时有一位司马头陀来到怀海处,提起沩山(在今宁乡县西)风景的殊胜,认为那是一块很适宜启建大道场聚众修持的宝地。又为大家看相,认为包括怀海在内的常住僧众中,唯有当典座(负责厨房工作的僧人职称)的灵祐才是沩山正主。为了大众心服,怀海作了一次考试,让大家表达各人的佛法见地,以便择优派遣。他手指净瓶问:“不得唤作净瓶,汝等唤作什么?”(《景德传灯录》)当时,灵祐是以一脚踏倒净瓶并径直走出门去的出格作法,赢得了怀海的称赞,胜出首座和尚而当选的。
此后,灵祐到江西建昌县西南马祖的墓塔所在地石门山(今江西靖安县宝峰山)泐潭寺,参礼马祖弟子怀海(怀海此时还没到百丈山),如鱼得水,专心修习南宗禅法,深得怀海的器重,位列参学众人之首,成为以“平常心是道”著称的洪洲禅系的法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