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常用评课用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教学设计成功之处有三:
第一,注重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搭建学生展示成果的舞台,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新课导入,别开生面,让各学习小组代表,借助多媒体展示课前精心搜集、整理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以“模拟旅行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教学。
第二,注重学法的指导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本教学设计无论是对课前、课内还是课后,都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第三,注意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将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眼”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尝试调查、分析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设计以读图分析、对比和联系实际为主。采用了自学、合作探究、小组竞赛等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本节重点和难点是洋流的分布规律,通过让学生观察地图,分析地图、寻找出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让学生动手绘制示意图,进一步加深了对地理原理的认识和理解。至于主要的洋流名称又通过填图练习加以巩固。本课设计关注全体学生、注重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参与竞争,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课堂活跃起来。
地理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地理。地理知识源于生活又最终服务于生活,可见地理的生命力就在于能有效地解决现实世界向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本节内容涉及的是学生熟悉的水资源,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运用漫画引入,激发学
生的危机感,接着通过一系列图片和资料的展示,加深学生对水资源的感悟,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欲望,酿成浓厚的探究气氛,自主地去探究,并且在探究中逐渐感悟:水资源的宝贵,合理开发水资源已经迫在眉睫! 最后结合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决地理问题,真正感到地理的价值。整节课的另一大特色是将情感教育贯穿始终,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本节课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和及其原因,该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在于:
第一关于地貌的变化和成因,由于涉及的有关知识比较抽象,所以设计运用大量图片和Flash 影片演示,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有了较深的感性认识;其次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模拟演示地壳运动的不同类型,激活了学生的探究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第三设计中能结合学生熟悉的实例,分析地表形态的成因,让学生感到地理的生活价值,并且联系家乡的特点培养迁移和运用能力。
本教学设计在认真分析和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把握得很好,教学目的明确,结合多媒体的演示,能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同时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课后作业的布置,既能紧密联系教材内容,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和实用价值。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两方面的特色:
第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地理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无论是课前——搜集、整理资料;课内——展示、分析资料;还是课后——调查使用资料;教师都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努力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重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获取、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不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未来生活能力的重要组成。本节课所教学的内容,大部分同学在平时的生活中体会不深,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特别注重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寻各种相关资料,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展示各种图片、文字资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中的应用。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思考知识的机会,而改变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就成为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本节课教师尽可能地创设情景,激活学生思维,充分挖掘课本资源,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通过读图提问,组织讨论,营造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图中提取信息,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和利用地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感觉到身边充满着地理知识,体现了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的理念。
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学生学习地理离不开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对学生来说,地理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体验,课堂上的教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的有关地理现象和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他们的现实地理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发生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地理知识。因此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地理课堂,本节课教师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实例,把学习与学生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处处与生活同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的实践与反思获取地理知识,让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真正获得充满生命力的地理知识,体验地理的无穷乐趣。
地理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要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该节课文的编排及教学设计的思路都是以此为落脚点的。
本案例结合教学内容,精心创设了情境,通过图片、文字和音像资料让学生体验环境在人为因素下的恶劣转变,感受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注重学生读图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是本案例的一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渗透其中,并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本节教学设计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通过成果展示,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教学的过程性一方面体现在教师的引导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学生的参与度上。本课教学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问题开始---透过现象看本质;问题深入---教学环节步步展开,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地图让学生读图、析图和用图,引导学生探讨、思考、研究,并联系社会热点,培养学生收集地理信息的能力,较好地促进学生的地理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