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岳的世界遗产价值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 综 合 效 益 。 它 的 影 响 力 越 大 ,吸 引 力 也 就 越 大 。 它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风景遗产爱好者, 不但感悟了丰富 的 中 华 山 水 精 神 文 化,而 且 连 环 带动了区外沿线 的 旅 游 业、交 通 运 输 业 和 商 业 服 务 等 产 业 的 经 济 社 会 效 益 ,弘 扬 了 国 家 文 明 形 象 , 走向和谐世界。可见风景遗产事业的效益之大, 是难以用数字估量的。这只占国土 1% 的风景遗 产所产生的 综 合 效 益 又 何 止 1% ! 因 此,我 们 需 要 站 得 高 ,看 得 远 ,明 确 其 价 值 ,保 护 优 先 ,科 学 展 示,严格 管 理,完 美 传 世,永 续 利 用,为 国 争 光,为 人类作贡献。
③ 张崇德:《恒岳志》卷上《祀纪》,顺治十八年刻本。桂敬顺:《恒山志》,乾隆二十八年刻本。 ④ 傅梅:《嵩书》卷四《宸望篇》,明万历刻本。焦贲亨:《嵩山志》卷十四《祀典》,清康熙 刻 本。 《清 朝 文 献 通 考 》卷
一百《郊社考十》,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0 年版。《清续文献通考》卷一五四《郊社考八》,杭 州:浙 江 古 籍 出 版社 2000 年版。
(责任编辑 刘曙光)
中华五岳的世界遗产价值研究
陈耀华 孙琳琳
( 北京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
由 东 岳 泰 山 、西 岳 华 山 、南 岳 衡 山 、北 岳 恒 山 、 中岳嵩山组成的 中 华 五 岳,在 五 千 余 年 的 历 史 发 展中从山岳自然崇拜逐步演变为国家祭祀制度以 及 多 种 文 化 的 主 要 载 体 ,具 有 极 高 的 历 史 文 化 、科 学和美学价值。其中东岳泰山 已 于 1987 年 成 为 我国第一个文化 和 自 然 双 重 遗 产,中 岳 嵩 山 所 在 的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也于 2010 年列入世 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中华五岳是一个不可分割的 整体,完整而充分 地 揭 示 其 突 出 的 普 遍 价 值 对 中 华五岳的整体申遗和被世界认知是十分重要的。
110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年
在华山所作的《易 龙 图》、《先 天 图 》及《无 极 图 》 等 系 列“易 图 ”,对 中 国《易 经 》文 化 以 及 由 此 衍 生 出的太极思想均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因此道教 对五岳的成名和发展起到了特殊的作用。而在佛 教 方 面 ,嵩 山 少 林 寺 是 禅 宗 的 祖 庭 ,禅 宗 初 祖 达 摩 在少林寺 传 法 首 创 禅 宗,后 分 为 南 岳 怀 让 ( 南 岳 系) 的 两 宗 ( 沩 仰、临 济 ) 与 青 原 行 思 的 三 宗 ( 曹 洞、云门、法眼) ,合称中国佛教南禅五宗 ,而南岳 衡山则是禅宗南支传播和发展的重要源地。它们 共同见证了禅宗在中国发展和传播海外的历史。
祭祀文化是五岳文化的缘由和主体。历代王 朝都要表 明 自 己 统 治 的 正 统 性 和 礼 法 性,是“受 命于天”,以至于中 国 历 史 上 改 朝 换 代、皇 帝 登 极 都 要 祭 祀 天 地 、名 山 大 川 等 ,而 且 五 岳 是 王 朝 的 福 祉所 在,史 书 明 确 记 载 的 五 岳 祭 祀:东 岳,皇 帝 亲 至祭祀 22 次,皇帝望祭 4 次,遣官致祭 192 次;南 岳,皇帝 亲 至 祭 祀 2 次,皇 帝 望 祭 1 次,遣 官 致 祭 123 次( 其中 隋 文 帝 改 祀 江 南 衡 山 以 后 祭 祀 120 次) ①; 西 岳,皇 帝 亲 至 祭 祀 9 次,遣 官 致 祭 183 次②;北岳 皇 帝 亲 至 祭 祀 9 次,皇 帝 望 祭 5 次,遣 官致祭 127 次( 其中清朝改祀浑源恒山以后祭祀 38 次) ③;中 岳 皇 帝 亲 至 祭 祀 13 次,皇 帝 望 祭 4 次,遣官致祭 113 次④。因此,五岳 作 为国 家 的 象 征 ,是 传 统 文 化 中 地 理 观 念 的 独 特 见 证 ,也 是 华 夏 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
1. 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 五岳崇高的地位和优美的景观造就了独具特 色 的 五 岳 文 化 ,这 些 特 色 包 括 五 岳 文 化 的 重 要 性 、 连 续 性 、丰 富 性 、包 容 性 、和 谐 性 和 世 界 性 。 (1)五岳文化的丰富性 五岳的文化是 极 为 丰 富 的,它 们 以 五 行 文 化 为理 念,祭 祀 文 化 为 主 体,吸 附 了 宗 教 文 化、山 水 文化 和 书 院 文 化 等,彼 此 相 互 促 进,融 合 发 展,并 且保存了大量的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 五行文化是五岳形成的理念基础。五岳与五 行 的 理 论 相 结 合 ,东 岳 属 木 、南 岳 属 火 、西 岳 属 金 、 北岳 属 水、中 岳 属 土,形 成 一 个 物 化 动 态 的 运 作
链,由此而选择出 分 治 于 广 阔 疆 域 上 五 个 方 位 的 五 岳 ,在 大 尺 度 的 地 理 空 间 中 彼 此 呼 应 启 运 华 夏 , 是中 国 古 人 以 五 行 理 论 认 识 世 界 的 物 化。 “五 行”还巧妙地和“五 方 ”及“五 色 ”结 合 起 来,即 东 方青 色 为 春,主 万 物 出 生;南 方 赤 色 为 夏,主 万 物 生 长 ;西 方 白 色 为 秋 ,主 万 物 成 熟 ;北 方 黑 色 为 冬 , 主 万 物 收 藏 ;而 中 央 黄 色 助 之 于 四 时 ,其 中 所 描 述 的五色与今天五岳的外貌颜色基本一致。因此, 五岳与四时五方相配后体现了农事运作的规律, 体现了五岳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的崇高地位。
收 稿 日 期 :2011 -03 -05 作 者 简 介 :陈 耀 华 ,男 ,江 苏 常 州 人 ,北 京 大 学 城 市 与 环 境 学 院 副 教 授 。 ① 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北京:中华书局 1983 年版,第 14482、33233、30454、33292 页。 ② 《周礼注疏》卷 18《大宗伯》,北京:中华书局 1980 年版。
第3 期
陈耀华等:中华五岳的世界遗产价值研究
wk.baidu.com
109
对五岳的祭祀和崇拜在王朝时代渐渐成为朝 廷规范化的封禅和祭 祀 制 度。 封 为“祭 天 ”,禅 为 “祭地”,即古代帝王在 太 平 盛 世 或 天 降 祥 瑞 之 时 的祭祀 天 地 的 大 型 典 礼,“天 命 以 为 王,使 理 群 生,告太平 于 天,报 群 神 之 功。”最 早 的 有 明 确 记 载的是公元前 219 年 秦 始 皇 封 禅 泰 山,此 后 五 岳 一直作为一个整 体 的 规 格 很 高 的 祭 祀 对 象,成 为 王朝常规的礼祀制度。汉宣帝神爵元年 ( 公元前 61 年) 下诏祭 祀 五 岳,使 五 岳 祭 祀 正 式 成 为 国 家 制度。至公元 1911 年结束,这一国家制度整整经 过了 1972 年。其间共有 7 位皇帝 12 次举行封禅 大典,仅泰山就有 6 位皇帝封禅过 11 次。各种祭 祀超过 800 余次。
宗教文化 是 五 岳 得 以 巩 固 和 发 展 的 重 要 力 量。五岳不仅均 为 中 国 的 宗 教 名 山,而 且 见 证 了 佛 教 、道 教 在 中 国 的 发 展 。 尤 其 是 道 教 ,因 为 五 岳 之神即五岳大帝 受 到 历 代 帝 王 的 加 封,祭 祀 岳 神 的典礼就由道士 主 持,道 教 也 把 五 岳 分 别 列 为 修 仙得道 洞 天 体 系 之 中 第 二、三、四、五、六 洞 天,西 岳华山还是著名 的 道 教 全 真 派 发 源 地,陈 抟 老 祖
二、五岳的价值分析
首先,五岳与 其 他 文 化 名 山 类 遗 产 的 最 大 不 同之处,在于其与 中 国 古 代 的 国 家 祭 祀 紧 密 联 系 以及留下的 深 刻 烙 印。 其 次,五 岳 由 于 其 独 特 的 地 质 地 貌 和 水 文 气 候 、生 态 环 境 ,具 有 非 凡 的 自 然 美 景 。 自 然 与 文 化 的 完 美 融 合 ,使 五 岳 在 思 想 、政 治 、文 化 、科 学 、美 学 等 方 面 具 有 突 出 的 普 遍 价 值 。
山水文化是五岳得以传承的重要媒介。崇高 的 文 化 地 位 和 五 岳 的 天 然 美 景 ,自 古 以 来 吸 引 、打 动 了 无 数 文 人 墨 客 、风 流 雅 士 ,留 下 了 具 有 丰 富 文 化 内 涵 的 山 水 诗 词 、摩 崖 石 刻 和 游 山 古 道 ,成 为 中 国 独 特 山 水 艺 术 审 美 形 成 的 物 质 源 泉 。据 不 完 全 统计,五 岳 历 代 留 下 的 诗 词 歌 赋 约 10000 余 首, 4300 余 则 各 类 石 刻 碑 刻,其 中 摩 崖 石 刻 约 1800 处。登山之 路 是 山 水 审 美 和 宗 教 活 动 的 重 要 载 体 ,五 岳 遗 留 了 历 史 悠 久 、巧 妙 利 用 自 然 山 体 的 极 具特色登山古道,其 中 以 西 岳 的 登 山 古 道 和 南 岳 的后山古道最为突出。
一、五岳的历史沿革
五岳的起源与中国先民的山岳崇拜相关。中 国是一个多山的 国 家,先 民 认 为 山 是 孕 育 万 物 的 地 方 ,它 能 够 兴 云 布 雨 ,山 体 的 巍 峨 高 大 是 地 与 天
通 的 圣 地 ,是 天 神 所 居 住 的 地 方 。 每 遇 到 旱 灾 、洪 涝等气候灾害或地质灾害时就要燔燎祭祀山岳。 甲骨文 中 屡 屡 有 这 样 的 记 载,例 如“宁 雨 □ 岳、 梖”,“癸 巳 贞,其 燎 十 山,雨”,“其 燎 二 山,有 大 雨”,“祈年 于 岳 ”。① 最 早 记 载 为 四 岳,为 尧 舜 时 期的官职称谓,尧 帝 在 选 择 治 理 洪 水 和 选 择 禅 位 继承人时都对四岳进行了咨询。而五岳一词最早 见于《周 礼 · 春 官 · 大 宗 伯》:“大 宗 伯 之 职 …… 以血 祭 祭 社 稷、五 祀、五 岳,以 貍 沈 祭 山 林 川 泽……”②《礼 记 · 王 制 》曰: 天 子 祭 天 下 名 山 大 川 ,五 岳 视 三 公 ,四 渎 视 诸 侯 。 但 历 史 上 除 东 岳 泰 山外,其他四 岳 位 置 均 有 变 化。 隋 文 帝 杨 坚 于 开 皇九年(589 年) 改霍山而诏定湘之衡山为南岳, 清代顺治十七年 ( 1660 ) ,北 岳 祭 祀 由 河 北 曲 阳 改 为 山 西 浑 源 ,五 岳 之 山 得 以 最 后 在 空 间 上 确 定 。
风景遗产是具有国家和世界突出普遍价值的 遗 产 。 因 此 ,在 评 价 其 价 值 和 效 益 时 ,都 要 站 在 国 家和世界的平台上评估。由于它是国家和人类的 传 世 之 宝 ,知 名 度 很 高 ,因 而 产 生 巨 大 的 放 射 式 影 响力和向心式吸 引 力,并 形 成 独 特 的 连 环 式 的 宏
108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年
需 要 相 关 学 科 的 专 家 参 与 研 究 ,培 养 人 才 、包 括 专 业 人 才 、管 理 人 才 和 工 作 人 才 ,并 通 过 媒 体 向 广 大 公众宣传风景遗产科学知识和保护意识。学习风 景 遗 产 科 学 ,既 要 向 各 专 业 的 老 师 学 习 ,更 要 向 大 自然之师学习。古人 云:“游 山 如 观 画,登 山 如 读 史。”今天,不 仅 要 入 景 入 情 观 赏 自 然 之 大 美,还 要 入 理 入 化 研 读 地 球 与 人 文 的“大 百 科 全 书 ”。
① 彭簪:《衡岳志》卷四《祀事》,明嘉靖七年刻 嘉 靖 增 修 本。 李 元 度:《重 修 南 岳 志 》卷 八《祀 典 》,光 绪 九 年 刻 本。 谭岳生主编:《南岳志》,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60—165 页。岳庙祭文碑。
② 张维新:《华岳全集》卷三《封号考》,万历二十 五 年 刻 本。李 榕:《华 岳 志 》,道 光 十 一 年 刻 本。韩 理 洲 主 编:《华 山志》,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56—269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