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二次高潮的主要特点是"女性意识的觉醒"。最有代 表的作家作品有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方 舟》;张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线上》、《疯狂的君子 兰》、《我在那儿错过你》;铁凝的《麦秸垛》、《玫 瑰门》;王安忆的"三恋"、《岗上的世纪》、《弟兄 们》、《米尼》、《我爱比尔》、《长恨歌》;戴厚英 的《人啊,人》、《诗人之死》;谌容的《人到中年》、 《人到老年》;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张抗抗的 《夏》、《北极光》、《情爱画廊》;叶文玲的《心 香》;乔雪竹的(电影文学剧本)《十六号病房》、 《北国红豆》、《山林中的头一个女人》;残雪的《山 上的小屋》、《种在走廊上的苹果树》、《阿梅在一个 太阳天里的愁思》、《美丽南方之夏日》;池莉的《烦 恼人生》、《来来往往》、《小姐你早》;方方的《黑 洞》、《风景》、《祖父在父亲心中》;舒婷的《致橡 树》、《四月的黄昏》;迟子建的《左面是篱笆,右面 是玫瑰》;蒋子丹的《黑颜色》等。
王安忆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1984年)。这一阶段又可分为前 后两个时期。前期以"雯雯系列小说"为代表,主 要表现个人少女时代的经验和感受,主要作品有 《 雨,沙沙沙》《69届初中生》(长篇)等。其 中,《本次列车终点》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 说奖,《流逝》获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 说奖。后期其创作曾一度中断,但她与母亲的美 国之行给她开了一只"天眼",重新激发出创作的 热情,并写有散文集《母女漫游美利坚》。
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 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和日文等在国 外出版。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 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 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 卡 佛文学奖(1998年),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 (2002年)。
•
“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 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 人们的责任。”
王安忆(1954~ )生于 江苏南京。1955年随母茹 志鹃迁居上海。1969年初 中毕业。1970年赴安徽插队。 1972年考入江苏徐州地区文 工团。1978年回上海任《儿 童时代》编辑,后任中国作 协理事、作协上海分会专业 作家。1975年冬开始发表作 品,1980年发表成名作《雨, 沙沙沙》。不少作品表现了作者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深沉思 考。她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其底蕴,抉微勾沉,纤 毫毕现。笔墨素淡,情韵幽婉,一些作品在文坛上产生 广泛的影响。
第二阶段(1985-1989年)。这一阶段也可分为 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寻根”作品为代表,主 要有《小鲍庄》和《大刘庄》等。其中,《小鲍 庄》获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后期 以“性题材”作品为代表,主要有《小城之恋》、 《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和《岗上的世纪》 等。此后,王安忆的创作又曾一度中断。 第三阶段(1990年以后),以精神探索和艺术创 新为主要特点。《叔叔的故事》是王安忆封笔后 重新出山的第一部作品。其他主要作品还有《纪 实与虚构》、《乌托邦诗篇》和《长恨歌》等。
张贤亮,男,江苏盱眙县人, 1936年12月生于南京。1955年 中学毕业后至宁夏银川干部文 化学校任教。1957年因在《延 河》文学月刊上发表长诗《大 风歌》而被列为右派,遂遭受 劳教、管制、监禁达十几年, 其间曾外逃流浪,讨饭度日。 1979年9月获平反,1980年调 至宁夏《朔方》文学杂志社任 编辑,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1年开始专业文学创作。
• 所谓“女性文学”,应该是指一种由女性作家创作的主 要表现女性意识的文学。
中 国 作 协 主 席 : 铁 凝
铁凝,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 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 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 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 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 《哦,香雪》,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 秀中篇小说奖,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 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 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
•
女性写作的三次高潮以及其中出现的主要作家作品 及主要特点。 女性写作的三次高潮,分别出现在20世纪初的“五 四”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和20世纪末的90年代。 第一次高潮的主要特点是"人的觉醒"。最有代表性 的作家作品主要有冰心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憔 悴》、《去国》、《庄鸿的姊姊》等小说,以及《繁星》 和《春水》两部诗集和《往事》、《寄小读者》等散文; 陈衡哲的《一日》;庐隐的《海滨故人》、《曼丽》; 冯沅君(淦女士)的《卷葹》、《春痕》;凌叔华的 《花之寺》、《绣枕》;谢冰莹《空谷幽兰》、《一个 女兵的自传》、《女兵十年》等。
•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 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 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 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 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 也可以影响一生。
莫言(1956.2—) 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 小学五年级辍学后,回乡 务农近十年。1976年参加 中国人民解放军。1981年 开始创作,发表了《枯河》 、《秋水》、《民间音乐》 等作品,1985年以中篇小 说《透明的红萝卜》(《 中国作家》1985年2期) 轰动文坛。1986年毕业于 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 第三次高潮的主要特点是 "个人化写作"。最有代 表性的作家作品有林白的《同心爱者不能分手》、 《子弹穿过苹果》、《一个人的战争》;陈染的 《与往事干杯》、《私人生活》;徐小斌的《对 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迷幻花园》、《双 鱼星座》;徐坤的《先锋》、《游行》、《行者 妩媚》;海男的《我的情人们》、《疯狂的石榴 树》;张欣的《绝非偶然》、《真纯依旧》;须 兰的《红檀板》、《纪念乐师良宵》、《思凡》, 以及翟永明的组诗《女人》、卫慧的《上海宝贝》 等。
• 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 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 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 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 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 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期。1988年还写成第一 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 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 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
余华,浙江海盐人, 196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 随父母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 后,因父母为医生关系,曾当 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进 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此 与创作结下不解之缘。曾在北 京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文系 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余华在 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 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并与叶兆言和苏童等人齐名。
路遥(1949—1992), 原名王卫国,陕西省清涧县 人, 1949 年11 月出生 於陕北山区一个农民家庭。 1973年, 路遥作为“工农 兵学员”的一员进入延安大学 中文系深造, 同年发表了第 一篇小说.从此, 便开始了 他的文学生涯.
1976 年大学毕业后, 路遥先后來到陕西省文艺 创作研究室、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 相继在《陕西文 艺》编辑部和《延河》编辑部任编辑.编余时间, 路遥 勤奋笔耕, 一篇篇生活气息浓郁、带着泥土芳香的作品 接连问世, 其中短篇小说《风雪腊梅》和《姐姐》分别 获《鸭绿江》、《延河》短篇小说奖; 中篇小说《惊心 动魄的一幕》获第一届(1977—1980)全国优 秀中篇小说奖、《当代》作品奖荣誉奖, 中篇小说《人 生》获第二届(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 说奖, 并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并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 幕.1982 年以后, 路遥从事专业小说创作, 现任中 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副主席.
• 苏童,生于1963年1月,,原名童中贵,苏州人。1980 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4年到南京工作,一度 担任《钟山》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驻会专 业作家。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迄今有作品百十万字。 成名作为1987年发表的《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小说 《米》《红粉》先后被搬上银幕,《妻妾成群》被张艺 谋改编成《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大奖, 《妇女生活》改编为电影《茉莉花开》后,获得了上海 国际电影节金奖。现任江苏作协副主席,为中国当代文 学先锋代表作家之一,多部作品翻译成英、法、德、意 等各多种文字。
•
作品已结集出版的有中篇小说《人生》、中 短篇小说集《惊心动魄的一幕》、《当代纪事》、 《姐姐的爱情》等.1986 年、1988 年和 1989 年, 作家分别完成出版了长篇小说《平 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 该作品19 91 年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路遥是其笔 名, 人生的道路漫长遥远之谓也.
1979年重新执笔创作后,先后发表了 • 短篇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肖尔 布拉克》、《初吻》等; • 中篇小说《土牢情话》、《龙种》、《河的子孙》、 《绿化树》、《浪漫的黑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 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习惯死亡》、《我的菩提 树》。
其中《灵与肉》、《肖尔布拉克》分别获1980年 及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绿化树》获第三届全 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代表作还有《金发婴儿》、《红高粱》等。先后 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 《红高粱家族》等,长篇小说《天堂蒜苔之歌》、《十 三步》、《丰乳肥臀》、《檀香刑》等。 其中《红高粱》获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 说奖。 他的早期作品注重表现细腻独特的生命体验,描写 童年记忆的乡村世界,达到了自然与感觉的奇妙和谐。 1985到1986年前后,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 他开始文体实验,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 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 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1987年后又进入新的探索期。激情勃发,画面五彩 斑斓,语言无节制、夸诞等还是他不变的风格。
•
苏童主要著作目录 长篇小说 • 《米》、《我的帝王生 涯》、《城北地带》、
《武则天》、《碎瓦》 (《菩萨蛮》)、 • 《蛇为什么会飞》
•
中短篇小说集 《1934年的逃亡》、《祭奠红马》、《妻妾 成群》、《妇女乐园》、《红粉》、《伤心的舞 蹈》、《南方的堕落》、《一个朋友在路上》、 《刺青时代》、《离婚指南》、《苏童小说精 品》、《十一击》、《樱桃》、《把你的脚捆起 来》、《桥边茶馆》、《天使的粮食》、《当代 中国文库精读:苏童卷》、《枫杨树山歌》、 《你丈夫是干什么的》、 《像天使一样美丽》、 《一个礼拜天的早晨》、
•
• •
•
•
wk.baidu.com
王安忆把"性"看作是人性最本质最实在的因素,这与郁达夫、 沈从文,以及当代最伟大的小说文体家米兰· 昆德拉等世界级的 文学大师的看法是一致的。 她的独特,主要在于: 一,对于"爱情的宿命表达"。如《荒山之恋》。在王安忆看来, 爱情导致悲剧是很正常的,并不一定都与社会有关,更重要的是 由他们的性格所决定的,当一个人遇到他生命中的另一个人,就 会相爱,当他们的相爱不能被社会接受,就会发生悲剧。 二,对于"性行为"和"母性"力量的崇拜和臣服。如《小城之恋》。 性行为使人疯狂,而母性的力量使人宁静。 三,对女性的精神之恋的推崇。如《锦绣谷之恋》。精神恋爱, 又称"柏拉图式的恋爱",不需要肉体的接触,或没有肉欲。她证 明在现代社会的女性中仍然是可以合理地存在的。 四,对纯物质性的性关系的认可。如《岗上的世纪》。这是对精 神恋爱的反证。认为纯粹的肉体关系在现代社会中也是可以合理 地存在的。 五,对女性魅力的歌颂。如《长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