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音乐意境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钢琴音乐的意境美
摘?要:中国音乐追求“气韵”、“传神”以及“意境”,而强调以“意境”取胜。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可以营造一幅诗情画意的图像,引起听众的无限联想,如此可以得到更为真切而愉悦的审美体验。《夕阳箫鼓》与《彩云追月》等一些中国钢琴曲的价值与魅力,就在于那空灵优美、朦胧淡雅意境的营造。因此,。演奏者不但要具备坚实的演奏技巧更要张开想像的翅膀,翱翔于音乐的天空,演奏才会达到那尽善尽美的境地。
关键词:钢琴音乐?意境美?《夕阳箫鼓》?《彩云追月》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0(a)-0233-02
钢琴自西方传入中国,已有百余年历史。钢琴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充斥着诸多的曲折与艰难。概言之,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可谓是凤毛麟角。而新中国建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多为政治视野下的钢琴作品,艺术魅力严重匮乏。而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钢琴音乐才得以全面兴盛起来。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始终将“意境美”作为着力点,因为它是衡量音乐作品魅力有无的重要标杆之一。
1 音乐意境美的发生
“意境”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独具特色的美学范畴之一,它发端于六朝的绘画实践活动之中,其后广泛渗透、熔铸到别的艺术创作领域,最终,被视为中国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就实质而言,它
是情与景完美结合的产物,正如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在《美学与意境》中所言的:“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深而深得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意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1音乐与绘画有着内在的共通性,我们知道绘画时凭借色彩与线条等诸多因素,向人们呈现的是视觉方面的感觉;而音乐则是利用音响,向人们呈现的是听觉方面的感觉。在艺术创作中,存在“通感”的修辞格,也就是说,在品鉴绘画的感觉是可以透过音乐来进行表达、诠释的。例如,我们可以从诸多优秀的山水画作中,去想象“鸟鸣山更幽”、“清泉石上流”的情境,而这一画境“鸟鸣”、“泉流”又是一组生动活泼、自然空灵的交响乐。因此,中国音乐艺术并不是单纯追求客观形象的自然逼真,以及典型物象的锻造,它追求的是主体的精神世界与客体的自然形象有效地熔铸,进而构建出音乐艺术的意境之美。据此,我们可以用“诗情画意”来彰显、概括中国音乐艺术的表征,进而突出它的意境之美与情趣之美。鉴于此,中国音乐艺术,淡化了客观物象的“真”,而强调了创作主体的“善”与“美”,将情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创设出具有“意境美”的艺术作品来。
2 钢琴音乐意境美示例
音乐艺术的“意境美”在整个音乐表现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正如赵晓生在《钢琴演奏之道》所说的“音乐乃用音响塑造
境界,想象境界、追求境界。境界对于音乐表现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演奏水准之高下首先不在于机能之高下,技能之高下,而在于境界之高下。”也就是说,意境创设的高下直接决定着音乐作品的魅力有无、审美价值有无。同时,我们有需要用心去联想、捕捉钢琴音乐的的意境之美,否则,是无法领悟、体认作品的内在美感的,“钢琴音乐的意境太宽阔、太丰富、太多彩了!然而,倘若我们不用心去体验,去想象,也有可能置身于一个色彩缤纷的生命世界却无动于衷,无法感受与领会,只见一片单调、无色和空白。”2可见,没有想象能力是不能有效把握音乐作品的固有意境之美的。
(1)《夕阳箫鼓》?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的士人水墨画,是着力于精神境界的创设的,旨在凸显主体的精神视域与情感体验,以期“游目骋怀”、“逍遥自适”。而将客观的物质材料减少到最低点。音乐与绘画是有密切的关联性的,上文业已提及。据此可知,诸多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本身就是一幅幅意境恬静优美、灵动自然的山水风景画。例如黎英海的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它是依据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进行创制的。同时,又赋予了它十个小标题,诸如临水斜阳、巫峡千寻、临江晚眺等等。黎先生承继了琵琶古曲变奏曲式的结构样式,采用主题音调这一主线有效地把各段系联起来,这样就会使得每一部分的音乐格调与整体音乐格调保持一致性,避免分离现象的发生。《夕阳箫鼓》描绘了夕阳西下之时,极目远视,一小舟荡漾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之上,江的两岸有摇曳多姿的花影,此时,优美动人的箫鼓声响不知源于何处,渔人们踏着欢快的旋律
归来。此后,江面又恢复了静谧。凸显出一幅余晖西落、云破月来、渔舟唱晚的优美意境。例如“风回曲水”这一段音乐,它的旋律线的起伏程度以及动力感得到明显的增强,据此联想,好像是一阵微风掠过江面,江面发生了轻轻的回旋,天上繁星点缀其间,波光粼粼,呈现的是一副生动优美的图画。再如“水云深际”一段,音乐的旋律与音响可以呈现出一种山水交错的立体感,凸显出水天一色的意境之美。如此,人与自然似乎融合成一体,正如赵晓生所言的:“琴奏之人是人奏之琴的主题,人奏之琴是奏琴之人的延伸。音乐从人的心灵深处发出,从琴弦的振动中得到回响。人不再感觉琴是身外之物,二者已紧紧合为一体。”3随着旋律自身的衍展,就生成了一个美妙纯净的音乐世界,令人心驰神往,这就是音乐意境美所产生的魅力。
(2)《彩云追月》?任光先生于1935年创作了颇具南国风韵的民族器乐合奏曲《彩云追月》,它那富有诗意的题目、情景交融的意境、优美淡雅的旋律为人们所青睐。作为审美体验活动的欣赏,依据王次昭在《音乐美学》中所言,它是“进入到乐音表象所构筑的感性世界中去,沉浸在旋律的一起一伏、节奏的一张一弛之中,用内心无声的歌唱,来领会每个乐句的韵味,用想象和情感来包容每一个流动的音符,音乐的美才会呈现在你的面前。”《彩云追月》这个富含文学色彩的标题本身就会无形地让人们去联想夜的景色,云月的画面。对于古典文学修养深的人来说,还会自然地联想到古代描摹云月的诗句,与古人的心境进行交流沟通,那么空灵而朦胧的
意境就会应运而生。此后,王建中又将《彩云追月》改变为钢琴曲。这支《彩云追月》的钢琴曲不仅承继了任光原作的艺术风貌,同时,又熔铸钢琴独特魅力于其中,进而使得改变之后的作品更具融合性。也彰显了中国音乐不断革新、不断进步的特征。王建中用钢琴来对诸多民族乐器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模拟,在恰当存留原作艺术风格的同时,充分利用钢琴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营造出一幅意境深远、柔和平淡的水墨画,整个画面将气氛放置于淡幽的夜幕之下,此时云与月相互追逐,有机构成一个整体,相得益彰。虽然这部曲目较为单纯,然而透过畅达、和谐、愉悦的钢琴织体,人们仍旧可以有效地生发出诗情画意的联想来。
3 演奏中的形象思维
钢琴音乐的意境美为钢琴演奏提供了无限的想像空间,因此,演奏者必须张开想像的翅膀翱翔于音乐的天空,演奏才会达到那尽善尽美的境地。刘勰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这说明艺术思维充满着洒脱自如,纵横驰骋的想象。我国古代音乐故事所描素:“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由此可见,想象可以更准确地帮助演奏者、欣赏者理解表达音乐内涵。当然,音乐中的想象是以表演作品为依据的,是在作品形式美的引导和范围内进行的,也是对作品的深刻研究和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