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要点
题型:选择、填空、名词解释、问答
各章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组培中的各种概念、术语、分类及组培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第二章
组培室的构成、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及作用、培养基的种类、配制(基本培养基、激素的配制、pH、琼脂、糖等的影响);培养基灭菌基本的程序、消毒过程、接种操作过程;消毒剂的使用及作用。
第三章
组培快繁过程中芽和体胚发生(再生)的方式、定芽、不定芽、体胚的概念、影响体胚发生的内外因素、体胚的辨认、人工种子的优点、污染、褐变、玻璃化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措施。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芽再生)的一般程序。
第四章
脱毒培养的原理、步骤,茎尖培养、病毒在植物体内分布规律、病毒的检验方法。第五章
愈伤组织类型、悬浮细胞培养特点、生长曲线、测定指标;细胞的同步培养法、单细胞的分离方法。
第六章
原生质体培养:原生质体概念、细胞壁降解的酶及条件、渗透压稳定剂、原生质膜稳定剂。
主要概念
1.细胞全能性:指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携带着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2.分化: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
3.脱分化:原已分化的细胞,失去原有的形态功能,又恢复到没有分化的无组织的细胞团和愈伤组织(即转变为分生状态)这个过程称为脱分化。
4.再分化: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经脱分化的组织和细胞,经重新分化而产生出新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组织或器官(如由愈伤组织形成芽、根或胚状体)称为再分化。
5.外植体: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用于离体培养的材料。
6.组织培养:指通过无菌操作,把植物体的一个器官、一种组织或单个细胞(甚至原生质)接种到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其成为完整植株的过程。
7.愈伤组织: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分生能力的一团不规则细胞,多在植物体切面上产生。
8.定芽:包括顶芽、腋芽、胚芽连接处的萌蘖等均在一定部位生出的芽,称为定芽。
9.不定芽:除叶腋或茎尖以外,任何部位(非正常部位)产生出来的芽叫不定芽。愈伤组织分化出的芽也称作不定芽。
10.继代培养:更换新鲜培养基来繁殖同种类型的材料(愈伤组织、芽)
11.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和孔隙内一切微生物或生物体,即所有生命的物质全部杀死。
12.消毒:杀死、消除或抑制部分微生物,使之不发生作用。
13.人工种子:又称合成种子或体细胞种子。任一种繁殖体,无论是在涂膜胶囊中包裹的裸露的或经过干燥的,只要能够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均可称之为人工种子。
14.褐变:在培养过程中,外植体周围的培养基产生带棕褐色的醌类物质,这种物质能毒害整个外植体组织,这种现象称为褐变。
15.污染:污染是指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和培养材料滋生杂菌,最终导致培养失败的现象。
16.玻璃化:培养物的嫩茎、叶片往往会呈半透明水迹状,生长畸形,增殖系数明显下降,难生根、成活率低,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玻璃化苗。
17.体胚(体细胞胚或胚状体):由体细胞(未经受精),没有经过受精作用而形成的胚胎类似物。
18.茎尖培养(包括普通茎尖培养):
19.单细胞培养:将植物游离的单细胞培养,获得单细胞克隆,经特殊的培养进一步分化出再生植株
20.悬浮细胞培养:是将游离的单细胞或小细胞团按照一定的细胞密度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的方法。
21.监护培养:将游离的植物细胞置于一小块覆盖在活跃生长的愈伤组织之上的滤纸上进行培养。(生长中的愈伤组织的某些成分分泌产物可以刺激细胞的分裂,起到监护培养的作用)
22.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除去细胞壁裸露的部分。
23.原生质体培养:对离体植物的原生质体进行培养,形成完整植株的培养技术。
主要问答题类型
1、组培的发展(科学家做出的贡献)、组培的原理,组织培养的类型、组织培
养的应用
2、植物离体快繁的基本程序(包括外植体选择、诱导分化、增殖、再生、炼苗、
移栽和栽后管理等基本过程的简单介绍)。(分清直接培养与间接培养、增殖、不定芽与定芽)
3、培养基的成分及作用、配制方法、注意事项。各种常用的培养基名称、特点
和适用范围。接种操作。
4、病毒在植物体内分布的规律和特点、植物脱毒苗的培育及病毒鉴定方法。
5、影响体胚发生的内外因素,体胚的辨认、人工种子的特点及应用
6、植物离体培养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污染、褐变、玻璃化)(包括原
因及解决措施)
7、悬浮细胞生长曲线及各期的特点,单细胞的分离方法、起始细胞密度、细胞
活力测定
8、原生质体分离方法、活力鉴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