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合集下载

四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1验算特点

四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1验算特点
(2).在荷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混凝土的 徐变等特性,裂缝和变形将随时间的推移而发展, 因此在分析裂缝变形的荷载效应组合时,应该区 分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和准永久组合。
S SGk SQ1k
2、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和准永久组合
(1)标准组合
n
S SGk SQ1k ciSQik i2
(2)准永久组合
1.承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丧失承载能力或不能继续承载 的状态;其主要表现为: (1)整个结构或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过
大的滑移); (2)结构构件或连接因材料强度被超过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
或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如受弯构件中的少 筋梁); (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如超静定结构由于某些截面的屈服, 使结构成为几何可变体系); (4)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如细长柱达到临界荷载发生压屈)。
用阶段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三级为正常使用阶段允许出 现裂缝,但要控制裂缝宽度。具体要求是: 对裂缝控制等级为一级的构件,要求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 合进行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宜出现拉应力
wmax
具体要求是: 对裂缝控制等级为一级的构件,要求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
合进行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宜出现拉应力 对裂缝控制等级为二级的构件,要求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
§3.2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一、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 1.作用效应:包括由荷载产生的各种效应。 (1)荷载的分类 a.永久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大小、方向、作用点及形式 不随时间变化,或者其变化可忽略不计,通常称为恒载; b.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大小、方向、作用点及形式 等任意因素随时间变化,通常称为活载; c.偶然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一般不出现,一旦出现,其 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

《钢结构》第一章 钢结构绪论

《钢结构》第一章 钢结构绪论
能保证塑性变形和焊接性能的钢材。使用在抗震结 构构件和部位中;SN400C及SN490C具有非常好的
抗层状撕裂性能,主要使用在如箱型柱的外部板材 等需要板厚方向性能(Z向性能)的构件和部位中。 SN B、C类钢材均对屈服点的上限值做出了规定,
以防构件需塑性变形耗能的部位不能进入塑性屈服; 并对碳当量及磷、硫的上限予以严格限制。
③不能精确地考虑结构体系与它的构件之间 的相互影响,无法在给定荷载下预测结构体 系的破坏模式;④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各 构件的承载力验算,包括计算长度的计算; ⑤不便于基于计算机的分析和设计。
要克服上述问题,必须开展以整个框架结构 体系为对象的二阶非弹性分析,即所谓高等 分析和设计。此时,可求得在特定荷载作用 下框架体系的极限承载力和失效模态,而无 需对各个构件进行验算。
目前大多数国家(当然包括我国)采用计算长度法计 算钢结构的稳定问题。该方法的步骤是:采用一阶 分析求解结构内力,按各种荷载组合求出各杆件的 最不利内力,按第一类弹性稳定问题建立结构达临 界状态时的特征方程,确定各压杆的计算长度;将 各杆件隔离出来,按单独的压弯构件进行稳定承载 力验算,验算中考虑了弹塑性、残余应力和几何缺 陷等的影响。该方法的最大特点是采用计算长度系 数来考虑结构体系对被隔离出来的构件的影响,计 算比较简单,对比较规则的结构也可给出较好的结 果。
上述“各种作用”是指凡使结构产生内力或变形的各种原
因,如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荷载或分布荷载,以及引起结构外 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例如地震、地基沉降、温度变化等。
二. 结构的可靠度 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
定功能的能力,称为结构的可靠性(reliability)。结构 可靠度是对结构可靠性的定量描述,即结构在规定的 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对 结构可靠度的要求与结构的设计基准期长短有关,设 计基准期长,可靠度要求就高,反之则低。一般建筑 物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现代结构工程所承受的外力形式多种多样,以建筑工程为代表,经常会遇到不恒定负载、瞬态负载,以及高温、大风、振动等不可预料的因素,它们对结构的控制能力有着很强的冲击,所以要想建造出一个能够稳定承受相同或不同负载的高品质结构,就必须要深入了解结构的任意极限状态。

结构的任意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指结构设计时考虑的极限状态,是结构使用寿命的最后一次状态,是毁坏结构能力的最后警戒线,它指明了结构有多久能够抵抗荷载,也就是抗拉极限负载,抗压极限负载,抗剪极限负载的强度;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指结构正常使用运行状态中能够容忍的最大负载,它表示了结构能够在正常使用寿命中受到多大负载时仍能维持符合要求的状态,也就是结构在正常负载作用下的强度。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确定结构安全系数的重要依据,它也是确定结构可靠性的主要参数,它可以提供当采用某一结构形式时,结构整体的强度水平,从而确定结构的设计负荷与荷载的比值,即安全系数,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更具体地反映了结构正常使用运行状态中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它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有很大的不同,它不同于只考虑结构极限状态对强度要求,它要求结构在较小的应力负载作用下仍能够符合正常使用要求,考虑到结构在受力处应当不能出现裂缝,以及结构可能遭受的温度变化等现象。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有着多方面的关系和综合,它们是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对结构安全、稳定、可靠有着重要影响,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确定有利于提高结构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要确定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必须首先采用力学理论和试验方法,把物理量转换为应力应变量,然后分析出它们的变化关系,们可以通过结构性能模型和结构数据库来确定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一步确定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为基础的结构设计,必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必须远大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这样才能确保结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有效地保证结构的可靠性。

承载力承载力极限状态结构功能要求

承载力承载力极限状态结构功能要求

承载力承载力极限状态结构功能要求承载力极限状态结构功能要求,听起来好像很专业的样子,但是咱们用大白话来说,就是指一个东西能够承受多大的重量或者压力。

比如说,你拿个塑料袋去装东西,如果装得太重了,塑料袋就可能会破掉。

而一个好的承载力极限状态结构,就像是一个超级坚固的塑料袋,不管你装多少东西,都不会破掉。

什么样的结构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它得有很强的韧性。

就像咱们平时说的“柔能克刚”,一个韧性好的结构,能够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不容易断裂。

它还得有很好的稳定性。

就像咱们说的“稳如泰山”,一个稳定的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不容易发生倾斜或者变形。

有了这样的结构,我们就可以放心地使用各种物品了。

比如说,你去搬家,就可以把家里的所有东西都放在一个大箱子里,不用担心箱子会破裂;你去旅游,就可以把所有的行李都放在一辆大巴车上,不用担心车子会翻车;你去爬山,就可以把所有的装备都背在一个背包里,不用担心背包会掉下来。

当然了,一个好的承载力极限状态结构不仅仅局限于物品的运输和携带。

它还可以应用到很多其他领域。

比如说,建筑行业中的桥梁、高楼大厦等;交通行业中的汽车、火车、飞机等;军事行业中的坦克、火箭等。

这些都是需要承受很大压力的结构,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承载力极限状态结构功能要求,才能够保证它们的安全运行。

承载力极限状态结构功能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它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和设施的安全运行。

因此,在设计和制造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重视它的要求,确保它们能够承受住各种外力的作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享受到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生活。

二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与建筑设备考题预测班第六章 建筑结构与结构选型及第七章 荷载及结构设计(一)

二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与建筑设备考题预测班第六章 建筑结构与结构选型及第七章 荷载及结构设计(一)

第六章建筑结构与结构选型第一节概述一、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一)基本术语(二)建筑结构的组成二、建筑结构基本构件与结构设计基本构件是组成结构体系的单元。

按受力特征来划分主要有以下三类:轴心受力构件、偏心受力构件和受弯构件。

(一)轴心受力构件(二)偏心受力构件的分类偏心受力构件分为两种:偏心受拉和偏心受压构件。

(三)受弯构件(3)梁截面内的应力分布1)弯曲应力弯曲应力沿截面高度为三角形分布,中和轴处应力为零;顺时针弯曲时中和轴以上为压应力,中和轴以下为拉应力;逆时针弯曲时,中和轴以上为拉应力,以下为压应力。

3)剪应力剪应力沿截面分布具有如下特征:1)剪应力在梁高方向的分布是中和轴处最大,以近抛物线的形状分布,在截面边沿处剪应力为零。

2)沿梁长度方向,支座处剪力最大,剪应力也最大;3)截面的抗剪主要靠腹板(即梁的截面中部)。

第二节多层建筑结构体系一、多层砌体结构(三)砖砌体房屋的墙体布置方案1.横墙承重方案优点:横墙较密,房屋横向刚度较大,整体刚度好。

外纵墙不是承重墙,因此立面处理比较方便,可以开设较大的门窗洞口。

抗震性能较好。

缺点:横墙间距较密,房间布置的灵活性差,故多用于宿舍、住宅等居住建筑。

2.纵墙承重方案优点:房间的空间可以较大,平面布置比较灵活。

缺点:房屋的刚度较差,纵墙受力集中,纵墙较厚或要加壁柱。

3.纵横墙承重方案根据房间的开间和进深要求,有时需采取纵横墙同时承重的方案。

横墙的间距比纵墙承重方案小。

但一般可比横墙承重方案大,房屋的刚度介于前两者之间。

4.内框架承重方案5.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方案在砌体结构的底部1~2层砌体墙不落地,而采用框架一抗震墙支承上部砌体承重墙。

适用于:住宅带底商的建筑。

(四)砌体房屋的构造要求1.要满足墙体的高厚比2.要注意控制横墙的间距3.纵墙尽可能贯通。

(五)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楼盖二、框架结构体系三、钢筋混凝土结构关于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要求第三节单层厂房的结构体系略第四节木屋盖的结构形式与布置略例:1.影响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主要因素为()。

承载力极限状态名词解释

承载力极限状态名词解释

承载力极限状态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承载力极限状态不?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概念哟!比
如说吧,就像一个大力士,他能承受的重量是有个限度的,一旦超过
了这个限度,他可就撑不住啦,这就是他的承载力极限状态呀!
承载力极限状态呢,简单来说,就是结构或构件发挥其最大承载能
力的时候。

就好像一辆车,它能拉的货物重量是有限的,如果拼命往
上堆太多东西,车可能就会出问题,这就是到了它的承载力极限状态啦。

你想想看,要是房子的结构到了这种状态,那岂不是很危险?
咱再举个例子,一根绳子,它能承受的拉力也是有个上限的呀。


你使劲拉它,拉到它再也承受不住的时候,这不就是它的承载力极限
状态嘛!这就好像我们人一样,每个人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呀,压
力太大了也会崩溃的,对吧?
在工程领域里,这可是个超级重要的概念呢!要是不考虑这个,那
建出来的东西说不定啥时候就出大问题了。

比如说桥梁,要是不搞清
楚它的承载力极限状态,车来车往的,万一哪天突然垮了,那可不得
了啊!
哎呀,你说这承载力极限状态是不是很关键啊?它就像是一道红线,提醒着我们不能超越那个极限,不然就会有大麻烦。

我们可得好好重
视它,在设计和建造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这样才能
保证我们的建筑、桥梁等等结构安全可靠呀!
总之,承载力极限状态就是这么个重要的东西,它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呢!我们可不能小瞧了它呀!。

基坑支护工程-基坑支护荷载计算 (1)

基坑支护工程-基坑支护荷载计算 (1)
K0 1sin(经验公式)
或查表
地下室 z z 外墙
z
x K0 z
H
P0 H/3
K 0 H
静止土压力合力大小
P0
1 2
K0
H
H
P0
1 2
K0
H2
(kN/m)
作用点位置 三角形形心处,距底面 H/3处
深基坑工程
2.主动土压力(无粘性土)
主动土压力合力大小
Pa
1 2
Ka
H
H
Pa
1 2
Ka
H2
z z z
—墙土间摩擦角,
破坏面BC上的反力 R,大小未知,
也称为外摩擦角
方向已知
—土的内摩擦角
土压力 P,大小未知,方向已知
—墙背倾角 —填土坡角
深基坑工程
由正弦定理
sin(P)sin(180W ())
PW sin() sin()
WABC 1 BC AD
由正弦定理 2
H
P
B C A B sin s (9 in 0 ( ))co H sc so in s(( ))
Ka
tan2(45
)
2
aA 2C Ka
aBH1Ka2CKa
a C(H 1H 2)K a 2 CK a
z0
2C Ka
排水口
土压力合力 水压力合力
压力图形面积
Pw
1 2
w
H
2
A
z0
B
C
C a
,,C, H1
H2
wH 2
深基坑工程
例题
已知条件如图
求:作用在墙上的主动土压力Pa
p0 20kN/m2

第十讲极限状态、荷载效应组合

第十讲极限状态、荷载效应组合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设计值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 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 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基本组合
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荷载分项系数
组合值系数
S
m
S
S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 3)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状态。
6.6.2 荷载效应的设计值
荷载设计值:荷载代表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
目的:考虑荷载的变异性对结构或构件的影响;
保证极限状态时,结构的可靠性。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 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 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 合进行设计。
1)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 2)结构、结构构件或其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
或因过 度的塑性变形而不能继续承载;
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 5)地基丧失承载能力而破坏。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是指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项
限值的状态。它表明了结构的适用性和耐久性。 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应认为超过了
频遇值系数
准永久值系数 (3)准永久组合
S
Sm
S
n
S
d j1 Gjk
f 1 Q1K i2 qi QiK
S
Sm
n
S
d j1 Gjk i1 qi QiK
荷载 风 雪

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建筑结构课题中的重要内容,受到了大量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因为极限状态能够为设计者提供有效的参考,能够帮助建筑设计者更好的解决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以及受力性能问题。

极限状态可以用来描述结构的能力其中包括结构的承载能力,正常使用状态的安全性,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可靠性和受力性能。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指结构在受力作用下,被挤压或拉伸时能够承受较大荷载而不发生破坏的状态。

正常使用状态极限状态是指结构在受力作用下,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且不会出现破坏的状态。

若要计算结构的极限状态,我们首先需要熟悉影响结构极限状态的主要因素,并且利用合适的计算公式计算极限状态。

在此,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对结构极限状态影响比较大的因素:结构特性,材料类型,外加荷载,地形特性,地震概率,风活动性等。

首先,我们要考虑结构特性,比如结构的几何形状、梁柱梁柱比率、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等;其次,我们还要考虑材料的类型和性质,比如结构的钢筋、木材、砖石等;再次,我们还要考虑外加荷载,比如重物、风力、震动或其他外加的荷载;还要考虑地形特性,以及地震等级和风活动性等。

当计算结构的极限状态时,我们还要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如结构组合和连接、结构布局、拆改及改造等。

对于不同结构材料的组合,我们还需要考虑它们之间的抗剪力能力,以便计算出其最终的性能。

在计算结构极限状态时,我们还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来解决问题。

目前,用于结构极限状态计算的主要软件类型有静力计算软件、动力计算软件、结构有限元软件等。

它们可以帮助设计者更好的解决复杂的极限状态计算问题,且可以提供可靠的结果。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极限状态计算时的标准安全系数,它们可以使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安全耐久可靠的程度。

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极限状态的标准安全系数也不同。

一般来说,标准安全系数越大,结构的受力性能越高,就越能满足设计要求。

总之,极限状态计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为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以帮助设计者解决结构安全性、耐久性以及受力性能等问题。

简述承载力极限状态

简述承载力极限状态

简述承载力极限状态
承载力极限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承载能力被极限的表示,这也是一种被施加了巨大压力的状态。

任何物体都有各自的极限,即使是最强大的金属也不例外。

它们也有自己的抗压能力极限,即在某一压力下,金属结构会出现破坏、变形、断裂等不可逆转的损伤。

一般情况下,在正常条件下,物体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即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强度条件,超出这个范围,物体就会出现变形。

承载力极限状态是指在这种情况下,物体的变形数达到最大,也就是极限的状态。

承载力极限状态的出现有多种原因,最常见的是由于力学结构安全性的问题,例如建筑物过大,地震的作用下,结构的运动超出了其安全行程,就会出现塌陷极限状态。

其次,建筑物在一般情况下,会在一定范围内受裂缝冲击或受温度影响,由于受损严重,会导致结构破坏,形成极限状态。

此外,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可能出现极限状态。

由于钢筋混凝土采用模板木结构,此类杆件在长期受拉伸时,可能出现变形极限,即拉伸过大,导致杆件断裂。

所以,要想预防承载力极限状态的出现,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抗压能力和设计风险因素,以及构造物所经历的外力等。

此外,还要尽量做好补强、加固等工作,尽量保证承载能力,避免出现极限状态。

虽然有无法避免,但有很多可以降低风险。

总之,承载力极限状态是一种物体在极大的外力,导致极大变形的状态。

为此,在设计、施工、使用中,要充分考虑所有影响因素,加强技术检查,充分保证构造物的安全性,避免出现意外的极限状态。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众智软件.gisroad.1 总那么为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的根本原那么和方法,使设计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平安适用、确保质量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结构,组成结构的构件与地基根底的设计。

制定建筑结构荷载规以与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制定建筑地基根底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宜遵守本标准规定的原那么。

本标准所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应具有足够的可靠度。

结构可靠度可采用以概率理论为根底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

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满足以下功能要求:1 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2 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3 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4 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件发生时与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

建筑物中各类结构构件的平安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平安等级一样。

对其中局部结构构件的平安等级可进展调整,但不得低于三级。

为保证建筑结构具有规定的可靠度,除应进展必要的设计计算外,还应对结构材料性能、施工质量、使用与维护进展相应的控制。

对控制的具体要求,应符合有关勘察、设计、施工与维护等标准的专门规定。

当缺乏统计资料时,结构设计应根据可靠的工程经历或必要的试验研究进展。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2 符号3 极限状态设计原那么对于结构的各种极限状态,均应规定明确的标志与限值。

极限状态可分为以下两类: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到达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以下状态之一时,应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局部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等〕;2〕结构构件或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压屈等〕;5〕地基丧失承载能力而破坏〔如失稳等〕。

承载力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承载力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两者概念: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出现疲劳破坏、发生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因结构局部破坏而引发的连续倒塌;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的某项规定限值或耐久性能的某种规定状态。

两者内容:
1、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
(1)结构构件应进行承载力(包括失稳)计算;
(2)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应进行疲劳验算;
(3)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应进行抗震承载力计算;
(4)必要时尚应进行结构的倾覆、滑移、漂浮验算;
(5)对于可能遭受偶然作用,且倒塌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重要结构,宜进行防连续倒塌设计。

2、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其使用功能及外观要求,按下列规定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1)对需要控制变形的构件,应进行变形验算;
(2)对不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应进行混凝土拉应力验算;
(3)对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应进行受力裂缝宽度验算;
(4)对舒适度有要求的楼盖结构,应进行竖向自振频率验算。

两者表达式: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表达式:
γ0S≤R R=R(f c,f s,αk,···)/γRd
2、正常使用状态设计表达式
S≤C。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指的是在结构设计中,考虑到可能影响结构整体稳定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力量作用下,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组合。

它是必须要考虑到的一种设计预测参数,能够有效地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中,各种外界和内部荷载都是需要被考虑的因素。

比如自重、人工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等,都对建筑物的承载能力构成一定压力。

结构的载荷能力是建筑物安全性的保证,其中承载的极限状态荷载,是在所有可能的荷载组合下,结构能够安全承受的最大荷载强度,同时可以保证其基本的承载刚度。

因此,在结构设计中,必须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进行精准计算、评估和优化,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具体计算方法和验算标准,需要在具体的结构设计中结合工程其他参数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得出最合理的荷载组合。

总之,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在结构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依赖于此。

因此,工程师们需要加强对其理解和应用,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为建筑物的实际使用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

钢筋混凝土结构(1)XXX离线考核题库及答案

钢筋混凝土结构(1)XXX离线考核题库及答案

钢筋混凝土结构(1)XXX离线考核题库及答案钢筋混凝土结构(1)请在以下五组题目中任选一组作答,满分100分。

第一组:问答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1、什么是结构的极限状态?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哪两类,其含义各是什么?答: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指定的某一功能要求,这个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者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者达到不适合继续承载的变形状态;(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者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者耐久性能中某项极限状态。

2、筑结构的功能要求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分别从属于哪一种极限状态?答: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概括为: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指定的某一功能要求,这个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安全性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考虑,适用性和耐久性通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考虑。

3、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有哪几种破坏形式?其破坏特征有何不同?答: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有适筋破坏、超筋破坏、少筋破坏。

梁配筋适中会发生适筋破坏。

受拉钢筋首先屈服,钢筋应力保持稳定而产生显著的塑性伸长,受压区边缘混凝土的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混凝土压碎,构件破坏。

梁破坏前,挠度较大,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有明显的破坏预兆,属于塑性破坏。

梁配筋过多会发生超筋破坏。

破坏时压区混凝土被压坏,而拉区钢筋应力尚未达到屈服强度。

破坏前梁的挠度及截面曲率曲线没有明显的转折点,拉区的裂缝宽度较小,破坏是突然的,没有明显预兆,属于脆性破坏,称为超筋破坏。

梁配筋过少会发生少筋破坏。

拉区混凝土一旦开裂,受拉钢筋即达到屈服,并迅速经历整个流幅而进入强化阶段,梁即断裂,破坏很突然,无明显预兆,故属于脆性破坏。

4、钢筋与混凝土为什么能够共同工作?光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作用由哪几部分组成?保证粘结的构造措施有哪些?答: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材料能够结合在一起共同事情,除了两者具有相近的线膨胀系数外,更主要的是由于混凝土软化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粘结力。

第一章 绪论及第二章钢材习题

第一章 绪论及第二章钢材习题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钢材习题一、名词解释1、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所对应的极限状态。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限值时所对应的极限状态。

3、钢材的韧性: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用冲击韧性值指标来衡量。

4、时效硬化:轧制钢材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机械性能会发生变化,强度提高,塑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时效硬化。

5、冷作硬化:钢材受荷超过弹性范围以后,若重复地卸载、加载,将使钢材弹性极限提高,塑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

6、钢材的冷脆:在负温度范围,随温度下降,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提高,但塑性变形能力减小,冲击韧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钢材的冷脆。

7、应力集中:构件由于截面的突然改变,致使应力线曲折、密集,故在空洞边缘或缺口尖端处,将局部出现应力高峰,其余部分则应力较低,这种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8、塑性破坏:破坏前有显著的变形,吸收很大的能量,延续时间长,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断裂时断口呈纤维状,色泽发暗。

9、脆性破坏:破坏前无明显变形,破坏突然发生,断裂时断口平齐,呈有光泽的晶粒状。

脆性破坏危险性大。

10、蓝脆:钢材总得趋势是随着温度的提高,钢材强度及弹性模量下降;但是在250℃附近,钢材强度有所提高,塑性相应降低,钢材性能转脆,由于在这个温度下钢材表面氧化膜呈蓝色,故称为蓝脆。

二、填空题1.钢材的三项基本力学性能指标分别为: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2.Q235-BF表示屈服强度为235MPa的B级常温冲击韧性沸腾钢。

3.普通工字钢用符号I 及号数表示,其中号数代表高度的厘米数。

4.根据应力-应变曲线,低碳钢在单向受拉过程中的工作特性,可以分为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5.钢材在当温度下降到负温的某一区间时,其冲击韧性急剧下降,破坏特征明显地由塑性破坏破坏转变为脆性破坏破坏,这种现象称为冷脆。

6.钢结构有耐腐蚀性差和_ 耐火性__差的弱点。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是指在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在考虑不同工况和荷载情况下,确定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所采用的荷载组合。

在工程设计中,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这是因为,在结构工程中,无论是静态荷载还是动态荷载,都会对结构的承载能力产生影响。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的确定会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必须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静态荷载、动态荷载、气候因素、地震因素等。

其中,静态荷载指的是在结构静止的情况下施加在结构上的荷载,如自重、雪荷、风荷等;动态荷载则是指在结构运动的情况下施加在结构上的荷载,如地震荷载、风荷等;气候因素则是指在结构所处的环境中受到的气候影响,如温度、湿度等;地震因素则是指在地震发生时对结构所产生的影响。

为了确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

一般来说,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的计算是基于极限状态设计理论进行的。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结构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等因素,并根据不同的工况和荷载情况进行合理的组合。

总之,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的确定是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只有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分析,才能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特点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特点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特点一、啥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呀?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呢,简单说就是结构或者构件达到了它所能承受的最大承载能力。

就好比一个人挑担子,有个极限重量,超过这个重量,这人可能就挑不动啦,结构也是一样的道理。

当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或者其他因素产生的内力超过了结构自身能够承受的能力时,结构就可能出现破坏,像倒塌、断裂这些情况,这时候就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啦。

1. 后果很严重。

一旦结构进入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那后果可不得了。

想象一下,要是一座大楼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塌了,那里面的人可就危险啦!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所以在设计和建造结构的时候,一定要想尽办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比如说在设计桥梁的时候,工程师们会通过精确的计算和各种试验,确保桥梁在正常使用和可能遇到的极端情况下,都不会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2. 有明确的标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可不是悄无声息就来的,它通常有一些明显的标志。

比如说结构出现了过大的变形,像柱子弯曲得太厉害,梁往下耷拉得不像话;还有就是材料发生了破坏,像混凝土出现裂缝,钢材发生屈服甚至断裂等等。

这些标志就像是给我们的警告信号,提醒我们结构可能快要出大问题啦。

3. 与多种因素有关。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可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哦。

它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呢。

比如说荷载的大小和类型,要是荷载特别大,或者是那种冲击力很强的荷载,像地震、爆炸产生的冲击力,结构就更容易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还有结构的材料性能也很重要,好的材料承载能力就强一些,差的材料可能就容易扛不住。

另外,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也会影响,合理的结构形状和尺寸能让结构更稳定,承载能力也会更强。

4. 设计要重点考虑。

因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这么重要,所以在结构设计的时候,这可是工程师们重点考虑的内容。

他们会根据结构的用途、可能承受的荷载等各种因素,通过各种计算方法和设计规范,来确定结构的承载能力。

比如说设计一个厂房,工程师要考虑厂房里会放多少设备,这些设备有多重,还要考虑到可能会遇到的风荷载、雪荷载等等,然后设计出一个能够安全承受这些荷载的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①结构构件或连接因强度超过而破坏。

②结构或其一部分作为刚体而失去平衡(如倾覆、滑移)③在反复荷载下构件或连接发生疲劳破坏。

2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包括①构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产生过度变形,导致影响正常使用或建筑外观。

②构件过早产生裂缝或裂缝发展过宽。

③动力荷载下结构或构件产生过大振幅等。

3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4细长压杆的临界力公式柱的一端固定一端自由时,L0=2L,L为杆件的实际长度;两端固定时,L0=0.5L;一端固定一端铰支时,L0=0.7L;两端铰支时,L0=L.均布荷载作用下悬臂梁的最大变形公式(),矩形截面梁的惯性矩5要求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一般为15~40mm(保护层最小厚度:一类环境,板墙壳≤C20的20mm,≥C25的15mm;梁≤C20的30mm,≥C25的25mm;柱均为30mm)6一类环境设计年限50年的结构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最大水灰比0.65,最小水泥用量225kg/m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最大氯离子含量点水泥用量1.0%,最大碱含量(kb/m3)(不限制) M抗≥(1.2~1.5)M倾7现行抗震设计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火度为6、7、8、9度地区。

三个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抗震设计根据功能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四类。

大量的建筑物属于丙类。

8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①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②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③墙体有可靠的连接,楼板和梁应有足够的搭接长度和可靠连接④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一般柱震害重于梁,柱顶震害重于柱底,角柱震害重于内柱,短柱震害重于一般柱。

框架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强节点、强锚固,避免短柱、加强角柱,框架沿高度不宜突变,避免出现薄弱层,控制最小配筋率,限制配筋最小直径等原则。

构造上采取受力筋锚固适当加长,节点处箍筋适当加密等措施。

导热系数小于0.25W/(m.K)的材料称为绝热材料防水隔离层:楼板四周除门洞外,混凝土翻边高度不应小于120mm。

防水隔离层不得做在与墙交接处,应翻边高度不宜小于150mm。

孔洞四周和平台临空边缘,翻边高度不宜小于100mm。

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米,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米.楼梯踏步最小宽度和最大宽度:住宅共用楼梯0.25m,0.18m;幼儿园小学校等楼梯0.26m,0.15m。

散水的坡度可为3%~5%。

散水宜为600~1000mm,无组织排水,散水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200~300mm。

散水与外墙之间宜设缝,缝宽可为20~30mm,缝内应填弹性膨胀防水材料。

女儿墙:与屋顶交接处必须做泛水(高度≥350mm),压檐板上表面应向屋顶方向倾斜10%,并出挑≥60mm。

防火门、防火窗应划分为甲、乙、丙三级。

其耐火极限:甲级为1.2h,乙级为0.9h,丙级为0.6h。

六大常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均不得短于45min,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h,其他五类常用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10h。

初凝时间不符合规定者为废品,终凝时间不符合规定者为不合格品。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间距的3/4。

对于混凝土实心板,可允许采用最大粒径达1/3板厚的骨料,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40mm。

对于采用泵送的混凝土,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大于输送管径的1/3,卵石的最大粒径不大于输送管径的1/2.5。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水泥强度与水灰比,集料(骨料的种类、质量和数量,外加剂和掺合料),搅拌与振捣,养护温度、湿度和龄期。

强屈比(σb/σs)评价钢材可靠性的参数。

一般不低于1.2,用于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纵向受力钢筋实测的强屈比应不低于1.25。

干压陶瓷按材质分:瓷质砖(吸水率≤0.5%),炻瓷砖(0.5%,吸水率≤3%)细炻砖(3%<吸水率≤6%),炻质砖(6%<吸水率≤10%)、陶质砖(吸水率>10%)。

按环保控制标准,Ⅰ类民用建筑的室内装修必须采用E1类。

E1类的甲醛释放量(≤0.12mg/100g),采用气候箱法测试。

天然花岗石板材的技术要求包括规格尺寸,外观质量和物理力学性能,其中,物理力学性能参数应包括:体积密度、吸水率、干燥压缩强度、弯曲强度和水饱和压缩强度、弯曲强度、耐磨性大理石的物理性能有体积密度、吸水率、干燥压缩强度、弯曲强度,耐磨度、镜面板材的镜向光泽值。

经纬仪由照准部、水平度盘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水准仪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全站仪由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和数据记录装置组成。

基坑开挖,人工挖土预留15~30cm。

铲运机、推土机保留土层厚度15~20cm,正铲、反铲或拉铲挖土时为20~30cm。

基坑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并清理后,施工单位必须会同勘察、设计、建设(或监理)等共同验槽,合格后方能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验槽时就重点观察柱角、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如有异常部位,要会同勘察、设计等单位进行处理。

位于同一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25%。

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8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接头,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内加以覆盖和浇水。

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矿渣水泥、火山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

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应在终凝前(通常混凝土浇筑完毕后8~12h)开始进行自然养护。

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的时间,对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小于7d,对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d,对掺有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合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d。

导墙的作用是:挡土、作为测量的基准、作为重物的支撑、存蓄泥浆。

泥浆的作用是:护壁、携渣、冷却和润滑。

影响梁斜截面受力性能的主要因素:剪跨比和高跨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箍筋和弯起钢筋的数量。

梁的截面高度一般按跨度确定,宽度一般是高度的1/3。

纵向受力钢筋宜优先选用HRB335、HRB400钢筋,常用直径为10~25mm,钢筋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25mm,也不应小于直径。

保护层一般为25~40mm。

板的厚度与计算跨度有关。

屋面板一般不小于60mm,楼板一般不小于80mm。

板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15~30mm。

受力钢筋直径常用6、8、0、12mm,间距不小于250mm。

梁、板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采用C20以上。

施工缝的位置(可与案例结合):在浇筑前确定,宜留置在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柱宜留在基础、楼板、梁的顶面,梁和吊车梁牛腿、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高超过1m),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

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就留置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

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1/1000~3/1000。

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宜超过2m。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万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板2~8m,梁、拱、壳≤8m,为≥75%。

钢筋下料长度=外包尺寸+钢筋末端弯钩或弯折增长值-钢筋中间部位弯折的量度差值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0C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砌筑前,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砖含水率宜为10%~15%。

,灰缝宽度宜为10mm,且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120mm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过梁上与过梁成60度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600mm)的范围内;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空心砖的孔洞应沿墙呈水平方向砌筑,上下皮垂直灰缝相互错开1/2砖长。

空心砖墙中不得留置脚手架。

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

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

纵向钢筋不应小于4ф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应小于300mm。

卷材的铺设方向按照屋面的坡度确定: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屋面坡度3%~15%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屋面坡度大于15%或屋面受振动时,沥青防水卷材应垂直屋脊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卷材的铺贴方法:卷材防水层上有重物覆盖或基层变形较大时,应优先采用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或机械固定法,但距屋面周边800mm内以及叠层铺贴的各层卷材之间应满粘。

满粘法施工时,找平层的分格缝处宜空铺,空铺的宽度宜为100mm。

在坡度大于25%的屋面上采用卷材作防水层时,变采取防止卷材下滑的固定措施。

铺贴卷材应采用搭接法。

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搭接;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

对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搭接宽度:满粘法80mm,空铺、点粘、条粘法100mm。

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要点:(1)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得大于0.55;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时入泵坍落度宜为100~140mm。

(2)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小于2min;必须用高频机械振捣密实,振捣时间宜为10~30S。

(3)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

当留施工缝时,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缝线以下150~300mm 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4)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卷材防水层施工中,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采用热熔法施工,铺贴合成高分子卷材采(1)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铺或点粘法,用冷粘法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