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说教材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苹果丰收》说课稿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苹果丰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6a393c704a1b0717fd5dd8c.png)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苹果丰收》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节课,我讲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第九册第二课的歌曲。
这是一首朝鲜族民歌,曲调明快活泼、热情奔放,表现了在苹果丰收的季节里姑娘们喜摘苹果时欢乐的劳动场面。
二、说教法。
这是在我校开展小班化教学以来,我首次以小班化教学模式来完成的一节公开课,整节课,我都采用了小班化的流程来进行,如,交流前置性作业,我通过苹果梨的学习导入本课,互助探究,我通过组内对个体学习能力的分析,为自己制定学习时间,并在规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由我来进行检查,并指导学生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提高,达到这节课的基本学习要求。
分层提高,通过学生对自己在组内的角色进行分析,选择学习任务,完成学习任务,达到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总结归纳,通过学生对自己在本节课上的表现,为自己做一个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一个综合的评估,为自己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制定怎样的学习任务形成一个标准。
巩固检测、布置前置性作业,在本课的最后,我为学生布置了前置性作业,为下节课学习歌曲做准备。
三、说学法。
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通过自学来完成歌曲的学习,虽然不是很陌生,因为这样的学习小组很早以前就存在了,但是小班化教学模式,对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内的角色和对自己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也使学生产生一种“使命感”和“任务感”就像很多人喜欢打游戏,急着完成任务升级过完一样。
四、说教学过程。
首先,结合时事政治,即州庆导入本课,完成前置性作业,过渡到歌曲的教学,再通过分组合作,完成更高的学习目标,之后,引导学生为自己提出更高的学习任务,然后,再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最后布置性作业,结束本课。
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巴塘连北京》说课教案
![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巴塘连北京》说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9c251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b.png)
《巴塘连北京》说课稿——人音版第十册第二课一、说教材1、本单元的名称叫《欢乐的村寨》,介绍了苗、彝等各个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风土人情,以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感受民族歌舞,我选择的《巴塘连北京》是一首流行于四川巴塘一带藏族聚居地区的名歌,歌曲结构十分简练,曲调短小而优美,节奏富于舞蹈的律动感,它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为素材,抒发了巴塘人民对北京和祖国的热爱。
歌曲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一开始就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紧接着切分节奏都让人们感受到巴塘人民对北京首都的向往。
2、本课的目标我通过三个层面来判定:(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少数民族藏族的音调风格和风土人情,以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初步了解巴塘与北京的背景和对北京首都对党对祖国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以及起创作与想象能力,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3)、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了解切分节奏,高音能够用感情演唱,掌握一定的发声方法,体验藏舞中最基本舞步:弦子和踢踏步。
3、教学重点:感受藏族音调风土人情,激发对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以及初步了解巴塘对祖国北京的热爱。
4、教学难点:切分节奏二、说教法由于少数民族的歌曲种类多,知识面广,歌曲风格各不相同,为能帮助学生感受藏族民歌的音调风格及风土人情,我们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1、视觉图象法: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对汉族孩子来说不那么了解,为了让他们更好感受藏族民歌生活及风格,我制作了课件,学生视听结合,避免了枯燥的说课形式,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2、课的导入以情感人,没清的音乐枯燥无味,在课标的三个层面上分别指出音乐对人的审美教育,音乐对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所以整节课以情贯穿,让学生通过学唱、表演、舞蹈来抒发巴塘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节奏难点运用舞蹈化手段教学:把藏舞与音乐节奏相结合,让节奏更加形象化、简易化、兴趣化、舞蹈为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即学习了藏族舞蹈,又完成了教学难点。
人音版(五线谱)(北京)五年级上册音乐《第三单元送别》说课稿
![人音版(五线谱)(北京)五年级上册音乐《第三单元送别》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f1dc1b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2.png)
人音版(五线谱) (北京)五年级上册音乐《第三单元送别》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音版(五线谱)》是我国小学音乐教育领域的一套权威教材,该教材内容丰富,结构严谨,适合各个年级段的学生使用。
五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送别》是一首富有感情色彩的歌曲,通过歌曲让学生感受离别的情绪,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离别主题的歌曲可能对他们的情感体验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第三单元送别》这首歌曲,并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从歌曲中感受到离别的美。
3.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特别是高音部分的演唱。
2.对离别主题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学习。
2.使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情境。
3.运用情感教学法,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离别情绪。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用图片和故事引入离别主题,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学唱歌曲:先让学生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然后教唱歌曲,重点讲解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
3.分组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4.情境演唱:设置离别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演唱歌曲,增强情感体验。
5.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歌曲的主题和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名称《第三单元送别》、歌曲主题“离别”、教学目标“熟练演唱、理解情感、表达自己”等。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演唱水平、情感体验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通过学生的演唱、课堂表现和作业反馈等方面进行评价。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材说明
![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材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90e7581058f5f61fb73666e0.png)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材说明一、本册教材的目标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与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二、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1、感受与鉴赏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
感知作品的音乐形象,了解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在表现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2、表现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3 、创造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
三、教材编排意图及特点1.教材的编写原则教材编写的原则1、教育性原则教材应将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机的结合,体现音乐教育的规律,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学生为本原则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心理、生理及审美认知规律。
3、科学性原则4、实践性原则5、综合性原则打破单一的知识结构框架,建立起学科内不同类别知识的相互综合、学科间相互交叉以及学科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综合的内容体系。
6、开放性原则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
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
能够区别齐声与合唱。
2、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和不同的演唱形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能够识读简单的乐谱3、能够用竖笛用缓吹的方法吹奏。
五、学情分析五年级共四个班,学生已经初步接触到具体的音乐知识,学习了一些活泼优美的儿童歌曲,虽然年龄小,但学习能力强,能积极参与课堂。
本学期继续让学生开始系统化的学习音乐知识,并注意引导学生合唱歌曲的学习,使学生爱学、愿学。
学生的整体情况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说教材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说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27f4123eb52acfc789ebc977.png)
---------------------------------------------------------------最新资料推荐------------------------------------------------------人音版五年级上册说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五年级上册)》说教材北三小王虹大家好,我今天说教材的内容是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
本册教材从新课程标准教育理念出发,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出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进入五年级,学生心理都趋向成熟,他们的感知力、理解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逐渐加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减弱。
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中低段孩子出现明显区别,他们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进行讨论,而不是一窝蜂的抢答齐达。
所以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学生我们应该在语言方面有所改进。
我们可以试以一种成人式或直接式的对话来提问,同时语言中要不时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使学生保持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下面我将从课标、教材、建议三个方面对本册教材进行解读第一部分说课标先说本册教材编写思路( 1)以审美为中心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离开了以审美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将是无源之水。
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
因此,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要完整地体现在新编的音乐教科书中,1/ 9体现在教师教育观念中,更要体现在活动的全过程。
(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我们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认识到小学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从音乐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的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的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潜入到深入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牧场上的家》(说课稿)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
![4《牧场上的家》(说课稿)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e68b88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0.png)
4《牧场上的家》(说课稿)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是一本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编写的音乐教材。
其中包括了音乐赏析、音乐欣赏、音乐表演等方面的内容。
在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具有特色的曲目,其中就包括了本课要讲解的《牧场上的家》这首歌曲。
《牧场上的家》是一首以牧场为主题的歌曲,歌曲中充满了关于大自然、农村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描述,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教材中的这首歌曲难度适中,旋律优美动听,歌词意境深邃,非常适合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演唱和欣赏。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大自然的美好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了解牧场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自然景观词汇。
2.能够欣赏和欣赏歌曲《牧场上的家》,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学习唱歌技巧,提高唱歌水平。
4.培养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1.歌曲的欣赏和理解。
2.歌曲的基本唱法和唱法技巧。
四、教学难点1.唱法技巧的掌握。
2.歌曲节奏的把握和唱法的运用。
五、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PPT。
2.教学录音。
3.课堂小结和彩笔。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通过PPT或教学图片让学生们了解牧场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介绍相应的地理词汇,如田野、小河、花坛、树林等。
2.让学生们回忆一下自己在某个地方所感受到的安全感和平静感。
3.通过学生们的回答,进一步引导他们理解安全感和平静感对于人们来说的重要性。
引出本课要学习的歌曲《牧场上的家》。
第二步:欣赏歌曲并分析歌词1.教师播放《牧场上的家》的录音,让学生们全神贯注地听歌曲,仔细聆听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让学生们对歌曲中的意境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和感受。
3.通过教师的导引和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第三步:学习唱歌技巧1.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们先跟着录音唱一遍歌曲,帮助他们了解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部编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说课稿(全册)
![部编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说课稿(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8865eb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e0.png)
部编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说课稿(全册)一、教材分析本教材是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材,共包含若干单元,涵盖了音乐基础知识、音乐鉴赏和音乐创作等方面内容。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音乐的基础概念,如音高、音长、节奏等。
- 能够谱写简单的乐曲和节奏。
- 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 熟悉音乐表演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唱、读、写、画等,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
- 引导学生进行多种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 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三、教学内容本教材共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以下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高、音长、节奏的研究。
2. 曲目欣赏:通过欣赏经典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品味和审美能力。
3. 曲目演唱和表演:学唱经典歌曲,并进行简单的舞蹈或动作表演。
4.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如编曲、编舞等。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需要理解音高、音长和节奏的概念,能够准确运用于实际音乐活动中。
2. 曲目演唱和表演的技巧:学生需要通过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具备基本的舞台表演能力。
3. 音乐创作的启发: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五、教学方法1. 活动导入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入每个单元的研究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听、唱、说、看、写结合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结合使用,让学生全面参与,提高研究效果。
3. 合作研究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曲目演唱和创作等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研究兴趣、参与度和表现情况,评价学生的教学效果。
2.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音乐创作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优秀作品的展示和分享。
3. 互评与自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帮助彼此改进,同时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优秀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优秀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9f3d2f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8.png)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优秀
说课稿
介绍
这份文档是一个优秀的的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说课稿,适用于人教部编版课本。
以下是该说课稿的详细内容:
第一课
课程概述
本课主要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高、音长和节奏等,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节奏感。
教学目标
- 理解音高、音长和节奏的概念;
- 能够通过活动感受不同节奏;
- 能够用简单的乐器演奏简单的音乐节奏。
教学重点
- 音高的概念和实例;
- 节奏的体验和认识。
教学准备
- 教材: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第一课
- 录音设备
- 乐器:木琴、鼓等
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让学生模仿敲打木琴的声音,感受节奏。
2. 引入新知:通过示例演奏不同的音高,引导学生理解音高的
概念。
3. 实践活动:让学生自由演奏简单的乐曲,感受不同的音长和
节奏。
4. 教师示范:教师演奏简单的音乐节奏,学生跟随演奏。
5. 录音评价:将学生的演奏录音,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家中练乐器,继续培养音乐感觉和节奏感。
第二课
(类似地提供详细教学内容,包括概述、目标、重点、准备、过程和延伸)
第三课
(类似地提供详细教学内容,包括概述、目标、重点、准备、过程和延伸)
...
该说课稿的详细教学内容包括每一课的概述、目标、重点、准备、过程和延伸等信息,可供老师参考使用。
2024年小学音乐说课稿4篇_1
![2024年小学音乐说课稿4篇_1](https://img.taocdn.com/s3/m/c9a9ed1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63.png)
小学音乐说课稿4篇小学音乐说课稿篇1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__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们多么幸福》,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简单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对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多么幸福》是花城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七课的一节唱歌课。
作品为降B大调,3/4拍,情绪活泼,旋律优美,描绘了少年儿童幸福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他们为美好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3/4拍节奏的强弱规律,感受作品表达的热爱生活的情感,从而获得审美体验,提升音乐欣赏及演唱技能。
二、说学情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3~6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本学段5~6年级部分学生进入变声期,应渗透变声期嗓音保护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了解,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作品《我们多么幸福》,感受歌曲传达的内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我们多么幸福》的演唱,并配以讨论、分析等活动或方法,学生能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知识与技能:掌握3/4拍的强弱节奏,并能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重点是能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是掌握3/4拍的强弱节奏。
小学五年级音乐说教材ppt课件
![小学五年级音乐说教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d39e5c76a20029bd642de5.png)
选材及设计 富于时代气
息
知识与技能
演唱
演奏
聆听
创编与活动
编 写 体 例
.
教材编写意图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在贯彻、执行 《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基础上,以 学生为本,突破了传统教材的编写框架, 在呈现方式、教学内容、编排方式等各方 面都有创新,单元主题的结构、富于创造 性的教学内容、音乐游戏、评价方式等方 面具有鲜明特色。
.
.
《回家》
《丰收锣鼓》2乐首)聆、听2(首管演弦《《《外牧婆可场的爱上澎的的湖家家湾》》》
《打猪草》
唱
《丰收的节日》
《苹果丰收》
第4课 可 爱的家
第5课 故乡
《嘎达梅林》2首、 《歌唱二小放牛郎》 《雨花石》《我怎
样长大》
《晨景》《渔舟唱晚》
本
《清晨》《晚风》
册
课
程
内 容.
《2首嬉游聆曲听》、 《《2叮缆首铃车演铃》》唱
1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2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4能够自然有表情的演唱歌曲5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作3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过程与方法掌握演唱方法和技巧具有简能力培养音乐感知力和想象力培养音乐创造故乡第7课冬雪2首聆听管弦乐2首演2首聆听2首演唱2首聆听2首演唱2首聆听2首演唱晨景渔舟唱晚清晨晚风嘎达梅林2首歌唱二小放牛郎雨花石我怎样长大丰收锣鼓打猪草丰收的节日苹果丰收回家可爱的家外婆的澎湖湾牧场上的家嬉游曲缆车叮铃铃雏鹰之歌乘雪橇迎来春色换人堆雪人雪花带来冬天山高遮不住南来雁埋头拉车看一编写特点一编写特点二编写体例及意图二编写体例及意图三知识与及技能的立体式整合三知识与及技能的立体式整合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机统一体现音乐教育原则选材及设计富于时代气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审美认知规音乐知识技能融入各项音乐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创编与实践能力教学形式多样版面生动活泼人教版五年级音乐在贯彻执行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本突破了传统教材的编写框架在呈现方式教学内容编排方式等各方面都有创新单元主题的结构富于创造性的教学内容音乐游戏评价方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
【附说课步骤方法要求】人教版小学音乐五级上册《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附说课步骤方法要求】人教版小学音乐五级上册《森林狂想曲》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fa7cc2fa8114431b90dd8e4.png)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级上册《森林狂想曲》说课稿说教材:这是一首山东教育出版社四年级音乐欣赏课,音乐充满了灵气。
亲切动人,仿佛呼吸到了最清新的空气,模仿鸟的叫声充满童趣,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写照。
说目标1.感受乐曲中A B C 三个音乐主题的变化, 听辨各段主题曲调的出现顺序,提高音乐记忆能力。
2.听辨每段旋律的主奏乐器,区别三种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法, 启发学生想象各自代表的音乐形象。
说重点1.听辨三段旋律出现的顺序。
2.感受三种乐器(笛子、小提琴、吉他)不同的音色说难点乐曲中三段旋律的主奏乐器依次出现的顺序教具准备钢琴、课件、吉他、小提琴、笛子、录音机、卡片若干说教法学法:本课主要运用教法是:师生互动法,情景感化法,趣味节奏法本课主要运用的学法是:自主体验法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课前反复播放乐曲)师生音乐问好(播放森林图片)情景感化法自主体验法在美丽的宝岛台湾南部的热带雨林中,树木茂盛,气候湿润,森林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树蛙、飞鼠、猫头鹰等,更有经常出现的风声、雨声和终年不断的流水声。
如果能让我们亲身感受大森林的神奇,亲身聆听来自大自然的音响的话,那该有多好啊!可是我想我们当中大多数人包括老师在内这样的机会都不多,那今天为了弥补这个小小的遗憾呢,老师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首乐曲,希望这首乐曲能给大家带来一种深处大森林的神奇感受!1.师问:让我们一起进入这美妙的大森林。
(播放音乐)有谁能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动物的叫声?生:青蛙、蟋蟀、蝉、鸟、猫头鹰等师:同学们的小耳朵非常的灵敏,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乐曲就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器乐合奏曲《森林的歌声》。
(出示课题)二、讲授新课1.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大屏幕,李老师这里有三段乐谱,让我们一起来开一场森林音乐会吧!(出示A段)趣味节奏法:有节奏的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①第一次用“啦”唱②第二次用“咕”唱,尾声加上“呱呱”男女生分组练习,女生用布谷鸟的声音唱,男生模仿青蛙。
小学音乐《晚风》说课稿
![小学音乐《晚风》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0417e7f02d276a201292e75.png)
小学音乐《晚风》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下午好!(鞠躬)我是小学音乐01号考生,我的说课题目是《晚风》。
(板书:晚风)今天我准备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八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晚风》是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节二声部唱歌课,歌曲为E大调,八六拍,旋律优美抒情,委婉动听。
歌曲以“晚风”为体裁,生动描绘了大自然美丽的景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感受二声部歌曲合唱的魅力。
二、说学情以上是对教材的分析,下面我将对学情进行简单的阐述。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比较丰富,求知欲和好奇心有所增强,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不断提高,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这个阶段的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进行演唱,并且能对指挥动作做出恰当的反应。
但是对作品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情感的体会与表达需要加强。
以上这些是我教学中重点注意的地方。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在新课改的指导下,特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晚风》,感受歌曲描绘的自然界的美丽晚景,激发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聆听、模唱等过程中,学唱二声部歌曲《晚风》并能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歌曲中八六拍子的强弱规律。
四、说教学重难点本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演唱二声部歌曲并做到和谐统一。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八六拍子的强弱规律。
五、说教法我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因此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歌曲设定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聆听体验法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在教学中多次运用聆听体验法,能够帮助学生体会音乐的情感,同时也感受音乐的多样性和声音层次的丰富性。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4629f3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f.png)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1一、说教材。
这节课,我讲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第九册第二课的歌曲《苹果丰收》。
这是一首朝鲜族民歌,曲调明快活泼、热情奔放,表现了在苹果丰收的季节里姑娘们喜摘苹果时欢乐的劳动场面。
二、说教法。
这是在我校开展小班化教学以来,我首次以小班化教学模式来完成的一节公开课,整节课,我都采用了小班化的流程来进行,如,交流前置性作业,我通过苹果梨的学习导入本课,互助探究,我通过组内对个体学习能力的分析,为自己制定学习时间,并在规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由我来进行检查,并指导学生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提高,达到这节课的基本学习要求。
分层提高,通过学生对自己在组内的角色进行分析,选择学习任务,完成学习任务,达到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总结归纳,通过学生对自己在本节课上的表现,为自己做一个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一个综合的评估,为自己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制定怎样的学习任务形成一个标准。
巩固检测、布置前置性作业,在本课的最后,我为学生布置了前置性作业,为下节课学习歌曲《雨花石》做准备。
三、说学法。
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通过自学来完成歌曲的学习,虽然不是很陌生,因为这样的学习小组很早以前就存在了,但是小班化教学模式,对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内的角色和对自己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也使学生产生一种“使命感”和“任务感”就像很多人喜欢打游戏,急着完成任务升级过完一样。
四、说教学过程。
首先,结合时事政治,即州庆导入本课,完成前置性作业,过渡到歌曲的教学,再通过分组合作,完成更高的学习目标,之后,引导学生为自己提出更高的学习任务,然后,再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最后布置性作业,结束本课。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2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音乐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美丽的'草原》中的第一课欣赏《天堂》。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一、领悟课标,把握重点──说教材《天堂》是一首优美抒情的蒙古族歌曲,抒发了蒙古族人民对美丽草原和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人音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小学音乐《叮铃铃 》说课稿
![人音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小学音乐《叮铃铃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38f9a00a417866fb94a8e1d.png)
小学音乐《叮铃铃》说课稿尊敬的考官: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
今天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为克服重难点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的一节唱歌课《叮铃铃》。
是一首2/4拍的歌曲,歌曲旋律清新流畅,多倚音、连线、变化音等,描绘了牧童们赶着羊群,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欢乐歌唱,抒发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二、说学情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音乐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学生乐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能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中。
但是由于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在教学中就要求要因材施教,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我会指导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对能力稍弱的学生需要多鼓励、多引导,评价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欢乐歌唱,抒发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提高创编与团队合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合唱曲《叮铃铃》其中的一个声部,并唱出歌曲中变化音的效果。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是熟练掌握2/4拍的相关知识。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视听结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学唱歌感受体验——学唱歌曲——巩固提高——课堂小结,点题升华。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b247cd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1.png)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说教材为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
本册教材共分为x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多个教学内容。
此外,教材以操作性强、趣味性高的方式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通过学习和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2.通过练习节拍器操,提高学生的节奏感;3.通过合作演奏乐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4.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5.通过表演,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歌曲学习与演唱:学生学习并演唱教材中的歌曲,让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魅力和美妙;2.节拍器操练习:引导学生练习节拍器操,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3.乐器合奏:学生分组合作演奏简单的乐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4.音乐作品欣赏:通过欣赏音乐作品,让学生对不同风格的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5.表演:为了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表演,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学习与演唱,乐器合奏,表演;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合奏乐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法: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2.倾听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倾听和感知能力;3.实践操作法: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音乐的魅力。
六、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热身导入:通过简单的音乐游戏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2.歌曲学习与演唱:教师示范歌曲,引导学生跟随演唱;3.节拍器操练习:教师示范节拍器操,学生跟随练习;4.乐器合奏:将学生分组,引导他们合作演奏简单的乐曲;5.音乐作品欣赏:教师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6.小组表演: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表演,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7.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鼓励学生继续发展音乐兴趣。
最新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说课稿
![最新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fb181e7be23482fb5da4c23.png)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说课稿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音乐第九册第八单元《雪花带来冬天的梦》一课。
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设想。
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这几个方面来解说。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是一首科普知识的儿童歌曲,它告诉孩子们,冬天“小青蛙”、“小甲虫”、“小刺猬”、“小狗熊”是在睡眠中度过寒冬的,等到春天春风姑娘把它们来唤醒。
歌词拟人化,曲调平稳而带有叙事性。
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每乐段各有两个乐句构成,整首歌曲16小节,短小精悍,一气呵成。
2、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唱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感受人与自然,人与音乐的亲密关系。
(2)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小动物冬眠的科普知识;能用轻柔甜美的声音有感情的表现歌曲。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积极想象、探索、创造、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获得音乐知识。
3、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轻柔、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小动物们在雪花的呼唤下渐渐进入甜美梦乡的歌曲意境。
难点:唱好弱起,变化音#2的音准和附点音符。
二、说教法学法在教学中,我以“创设情境、愉快歌唱”为教学主线,采用情景导入法、示范法、谈话讨论法和对比演示法。
孩子们将在听、唱、动、创造、合作学习中反复感受歌曲的情绪及意境美,快乐歌唱、快乐学习,以多种形式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三、说教学流程音乐课标中明确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根据这一基本价值,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教学设计分为四个环节。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 组织活动,学唱歌曲。
(三) 实践操作,表现歌曲。
(四) 拓展延伸,创编歌曲。
具体操作为:(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多媒体展示,当孩子们沉浸在轻柔的音乐声、壮观的雪景中,以及动物们可爱的冬眠姿态中时,我说,晶莹的雪花给可爱的动物们带来了冬天的梦。
部编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说课稿(全册)
![部编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说课稿(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d533e6c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4.png)
部编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说课稿(全册)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部编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是五年级上学期音乐课的教材,共包括若干个单元。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包括音乐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及音乐欣赏等方面的内容。
2. 教材特点该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强调音乐欣赏和创造性表达能力的培养;- 结合生活、融入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元素及其表达方式;- 研究掌握音乐的基本技能,如节奏感、音高、音色等;- 学会欣赏音乐作品,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增强参与音乐表演的兴趣和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注重情感教育,通过音乐表达和欣赏,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单元一:音乐世界本单元主要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元素以及音乐表达方式。
通过让学生参与唱歌、伴奏和合奏等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基本技能。
2. 单元二:音高和节奏在本单元中,学生将研究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音高和节奏。
通过声音和手势的配合,感受音乐的节奏感和音高变化。
3. 单元三:音乐与舞蹈本单元将音乐与舞蹈相结合,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感受舞蹈的韵律和美感。
通过舞蹈表演,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4. 单元四:音乐欣赏在本单元中,学生将研究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5. 单元五:音乐创作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谱写简单的曲调或编排简单的节奏。
6. 单元六:音乐与生活在本单元中,学生将研究如何将音乐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通过音乐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说教材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说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ba5751d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a.png)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说教材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知识树说教材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材。
下面我将以知识树的形式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学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对本册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说教材包括: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一)教材的编写特点,1、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2、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
3、教材呈现方式采取乐谱、插图、音乐知识等丰富多样的方式加。
4、教科书版面设计力图做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5、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始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6、在教材内容上注重高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二)接下来,我说一下编排体例本册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体例有聆听欣赏、演唱表演、编创活动和音乐知识四部分。
聆听部占整个教材内容的43%,其中中国乐曲4首,外国乐曲7首;演唱表演部分占教材内容的40%,其中中国作品6首,外国作品4首,中国作品中有2首中国民歌;编创活动占教材内容的14%;音乐知识学习占教材内容的3%,(三)说内容结构本册教材共有六个单元及“我的音乐网页”,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单元《西部风情》,第二单元《绿色畅想》,第三单元《欢快的舞步》,第四单元《音乐中的故事》,第五单元《八音盒》,第六单元《新年音乐会》,“我的音乐网页”主要内容为选唱、视唱演奏等。
第一单元《西部风情》,本单元是介绍我国各个民族音乐文化的系列内容,歌曲有两首作品,《依马呀吉松》和《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及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和《北京喜讯到边寨》演奏作品《四季调》音乐知识“认识G大调”第二单元《绿色的畅想》,为了培养学生做一个自觉保护环境的地球村小公民的意识,本单元唱歌作品有《手拉手,地球村》和《留给我》欣赏作品为《森林狂想曲》。
第三单元《欢快的舞步》,本单元包括四首作品《大河之舞》《小步舞曲》唱歌《大家一起来》及二声部合唱《小步舞曲》,以及认识音乐家莫扎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
知识树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研说的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材。
下面我将以知识树的形式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学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对本册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说教材包括: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一)教材的编写特点,
1、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2、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
3、教材呈现方式采取乐谱、插图、音乐知识等丰富多样的方式加。
4、教科书版面设计力图做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5、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始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6、在教材内容上注重高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
(二)接下来,我说一下编排体例
本册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体例有聆听欣赏、演唱表演、编创活动和音乐知识四部分。
聆听部占整个教材内容的43%,其中中国乐曲4首,外国乐曲7首;演唱表演部分占教材内容的40%,其中中国作品6首,外国作品4首,中国作品中有2首中国民歌;编创活动占教材内容的14%;音乐知识学习占教材内容的3%,
(三)说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共有六个单元及“我的音乐网页”,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单元《西部风情》,第二单元《绿色畅想》,第三单元《欢快的舞步》,第四单元《音乐中的故事》,第五单元《八音盒》,第六单元《新年音乐会》,“我的音乐网页”主要内容为选唱、视唱演奏等。
第一单元《西部风情》,本单元是介绍我国各个民族音乐文化的系列内容,歌曲有两首作品,《依马呀吉松》和《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及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和《北京喜讯到边寨》演奏作品《四季调》音乐知识“认识G大调”
第二单元《绿色的畅想》,为了培养学生做一个自觉保护环境的地球村小公民的意识,本单元唱歌作品有《手拉手,地球村》和《留给我》欣赏作品为《森林狂想曲》。
第三单元《欢快的舞步》,本单元包括四首作品《大河之舞》《小步舞曲》唱歌《大家一起来》及二声部合唱《小步舞曲》,以及认识音乐家莫扎特。
第四单元《音乐中的故事》这个单元是以音乐中的故事为教材编写的切入点,《彼得与狼》和歌曲《卢沟谣》。
第五单元《八音盒》,本套教材将写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编写在一个系列单元内,欣赏《威廉退尔》《蓝色多瑙河圆舞曲》《雷鸣电闪波尔卡》和歌曲《森林水车》《真善美的小世界》。
第六单元《新年音乐会》,本单元教学内容是本册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内容都是围绕着新年进行编写。
歌唱《祝愿歌》一首欣赏作品《拉德斯基进行曲》和音乐作品《新年音乐会》接下来说
(四)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包括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
横向整合
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选编曲目不仅围绕本单元主题合理安排,而且加强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联系,如:教材中第一单元《西部风情》,本单元有三首曲目:歌曲《依马呀吉松》,歌曲藏族音乐风格,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歌曲,了解堆谐是代表性藏族民间舞蹈之一,歌曲是一首风格鲜明的堆谐曲。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典型的花儿,在汉族和回族中广泛传唱学生感受到到花儿的音乐特点,感受花儿这民歌特点。
欣赏课《北京喜讯到边寨》,是一首管弦乐合奏,作曲家用苗族,彝族音乐素材表现了“喜讯”从北京传到西南边寨,各族人民载歌载舞,万众欢腾的情景。
进而体现内容的横向整合。
纵向整合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八音盒》,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八音盒》以上各个单元内容都是以八音盒为主的歌曲、乐曲组成,呈现的方式基本相同,但在本册第四单元《八音盒》与众不同的是在歌曲的基础上加入合唱活动,通过欣赏作品
的学习,让学生熟悉更多的器乐小品,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歌唱能力,尤其是合唱的能力。
一、说课标
说课标包括学科的总目标、学段目标及本册内容标准
(一)首先我来说总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
3、知识与技能
(二)本学段目标为
1、保持对音乐兴趣。
2、培养音乐感受与欣赏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3、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乐于参与演奏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4丰富和提高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5.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强集体意识,锻炼合作能力与协调能力
(三)本册教材内容标准包括以下四个领域
1、感受与欣赏
2、表现
3、创造
4、音乐与相关文化
三、说教学
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和课程资源的开发
(一)教学设计
1情景导入如,在学习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时,我把奥运的视频带到的音乐课堂,这样让学生在视频里深入其中。
2新课教学(如:唱歌课我采用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听赏新课
(2)学习歌词
(3)教师范唱新歌
(4)多种方式教学
(5)难点突破
(6)表现歌曲:
(7)课堂活动如在学习《彼得与狼》时,我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然后分小组进行欣赏创编表演,通过这些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3教学创作
即:音响探素;即兴创作;创作实践。
即兴创作,在教学生唱《大家一起来》时,歌曲学会后我就让学生即兴创作动作加入旋律中,我及时表场,学生的兴趣更高,他们的创作得到了肯定,便会很有成就感。
(3)创作实战
学习《雷鸣电闪波尔卡》时,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聆听并用实物敲击发出声音。
(4)教学反思
1.先唱歌后识谱的方法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潜力。
(二)教学评价
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评价的时机、评价的语言、评价的方式。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有:
文本资源,学校资源,学校课外艺术活动,社会资源,网络资源以上这些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始终处于多彩的音乐世界中。
“教有定责,教无定法“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采取各种有效地教学手段和措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合作、互动的课堂教学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最后,愿音乐之树长青。
以上是我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的理解,不足之处,敬请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