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大纲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大纲

一共四种题型:判断(30×1=30分)、选择(30×1=30分)、名词解释(2×6=12分)和案例分析(3小问共28分)。

一、基本概念:

1.区域经济增长:狭义而言,指的是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广义而言,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2.区域经济发展: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通过包括三方面的含义:(1)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用GDP衡量;(2)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3)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3.区域产业结构:指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常见的有两大部类结构,农轻重结构,三次产业结构,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结构,地区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结构等等。

4.地区主导产业: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5.产业布局的指向性: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倾向,我们将其称之为布局指向。

6.新产业区:新产业区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

7.城市化: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

8.要素禀赋理论:俄林把区域分工、区域贸易与生产要素禀赋紧密地联系起来,认为区域分工及区域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并由此决定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9.新要素学说:传统的贸易理论把区域间贸易产生的原因归结为自然要素和一般经济要素。而新要素学说则大大地扩展了生产要素范围,把劳动者的智力投资、科技进步与创新、获取信息的便利程度都列入生产要素范畴,深化了生产要素的内涵。

10.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职能、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群体。

11.位序规模分布:指在城镇体系中,城镇的数量随着城镇规模的增加而减少。其统计表达式为R*P=K。其中,R表示按人口规模排列的城市顺序,P表示人口城市规模,K是常数。

12.区域基础设施: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其中经济基础设施包括区域交通系统、公用事业系统、公共工程;区域社会基础设施包括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保健、科学研究等。

二、思考题目:

1.中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应如何应对?

主要问题:(1)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地域分布不均,可更新资源趋向负荷极限;(2)资源需求和消费的矛盾不断增加;(3)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尚未根本改变;(4)区域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机制也未根本改变。

应对策略:(1)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依靠资本和劳动投入向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转变;(2)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市场为导向,尽量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使用效率最高的地方。比如,土地究竟是用来种粮,还是用来发展工业,要看种粮和建厂哪个收益最大。

2.表述科斯定理,说明为什么制度环境对区域发展是重要的?

科斯定理:当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时,产权的分配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

制度环境的最重要内容是产权问题,根据上述科斯定理,产权归属并不重要,或者说制度对经济运行并不重要。但是在现实中“交易成本为零”往往是不具备的,考虑到这一点时,制度就显得重要,因为不同的产权安排的交易成本大不相同。只有好的制度才能节约交易成本,进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3.一般来讲,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方式有哪些?

主要有:(1)资源投入;(2)技术进步;(3)制度改进;(4)空间生产方式的改变,即分散和集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适时转换;(5)生产要素在行业或地区间转移,即效率低的行业或地区的要素转到效率高的行业或地区;例如,农业的生产效率低于工业,劳动力从农业转到工业,能够提高地区的经济增长。(6)市场扩大。

正如平时所讲的那样,“需求和供给”是分析经济问题的两个角度。从总体上看,上述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方式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概括:其一是需求的拉动,包括区内的需求和区外对本区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由需求拉动生产;其二是供给的驱动,原材料、资本、技术、劳动和制度的供给,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形成新的需求。

4.不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增长都有哪些模式?

理论上可以概括为均衡增长和非均衡增长的模式。

所谓均衡增长,指的是由于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与消费的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这些地区的经济要增长,就必须打破这种均衡状态,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同时得到增长。在一个足够大的外部资本的推动下,增长在区域的各个部门间推进,造成部门之间的相互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所谓非均衡增长,其与均衡增长一样,都是针对不发达地区的低水平均衡现象,但主张打破这种均衡的方法和路径是不同的。非均衡增长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因为落后地区的资本有限,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部门,而只能集中起来投入到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非均衡增长的前提是该落后区域和周边地区有贸易往来,便于资本进入部门的产品在区域之外有市场。

5.发达地区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着力点在放在哪里?

就发达地区而言,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工业体系,资本充裕,可以说处于一种高水平均衡,这样的区域若要实现继续增长应主要(1)技术进步和创新;(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