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体育大学621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和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北京体育大学621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和答案
2021年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621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全套
目录
•全国名校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考研真题及详解(含北师、南大等)
说明:本科目考研真题不对外公布(暂时难以获得),通过分析参考教材知识点,精选了有类似考点的其他院校相关考研真题,部分真题提供了答案详解。
2.教材教辅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说明:以上为本校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
试看部分内容
考研真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某类课程的组织形式如下图所示。
这类课程是()。
[统考2013研]
A.相关课程
B.融合课程
C.广域课程
D.核心课程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
核心课程是一种课程设计。
在此设计中,儿童的学习有一个中心,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
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学科为核心,即以分科、相关、融合或广域课程为核心;二是以活动为核心,作为联络各种教学内容的手段;三是以社会生活领域或社会问题为核心,上图正是第三种类型的核心课程。
2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四川师范大学2014研]
A.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同生活相结合
C.教育同娱乐活动相结合
D.改造旧式劳动分工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所指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因此答案选A。
3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使其自觉按照角色要求为人处世。
这体现了教育的()。
[四川师范大学2 015研]
A.个体社会化功能
B.个体个性化功能
C.个体谋生功能
D.个体享用功能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教育具有促进个体个性化和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其中,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
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四个方面:①接受一定社会的文化价值与社会规范。
②使个人追求的目标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③掌握个人获得社会成员资格和追求目标所必
须的技能。
④学会认同身份和在每一场合下自己所处的角色。
题干的身份认同与角色定位属于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4“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适应的、天性的”。
这种教育起源说属于()。
[四川师范大学2015研]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教育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认为人类的教育来自于本能的需要,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把动物界生存竞争和天性本能看成是教育的基础。
该理论忽视了人类教育的社会性。
5以下判断不能说明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是()。
[统考2014研]
A.教育是个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助推器
B.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C.教育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
D.教育具有自我复制性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①教育是培育
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育的人作用于社会。
②教育具有自我复制和自我更新的功能。
它的历史发展也有独特的连续性和继承性。
教育独立性是相对的,由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即教育活动必须接受社会的物质支持,并传播一定的政治和社会价值体系。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不能片面理解为教育的绝对独立性。
6美国教育家帕克认为,“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
”这种教育目的是属于()。
[统考2014研]
A.个体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个人本位论把满足个人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主张:①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
②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其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
③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可见个人本位主义的主张与题中帕克的说法最为吻合。
7强调“教学过程作为课程开发的过程”的课程实施取向是()。
[统考2015研]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创生取向
D.目标中心取向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即把课程实施视为师生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共同合作、创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真正的课程并不是在实施之前就固定下来的,它是情境化、人格化的。
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既有的课程方案不过是一种供这种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
历年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代码
311)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流派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
基本主张:①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②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③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④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⑤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⑥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2.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陈述的分类,“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
A.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B.教育的纲领性定义
C.教育口号
D.教育隐喻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
规定性定义即作者自己所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
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
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适当说明。
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它是指向实践,或隐或现地告诉人们事物应该成为的样子,是教育中常见的定义。
因此,“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3.以下判断不能说明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是()。
A.教育是个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助推器
B.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C.教育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
D.教育具有自我复制性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教育独立性是相对的,由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即教育活动必须接受社会的物质支持,并传播一定的政治和社会价值体系。
4.提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这一命题的教育学是()。
A.凯洛夫
B.赞科夫
C.苏霍姆林斯基
D.阿莫纳什维利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赞科夫主要是通过他的“教育与发展关系问题”实验来发展苏联的教育理论的。
其代表作有:《和教师谈话》、《教
学与发展》等。
赞科夫赞同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教学与发展关系的观点和“最近发展区”理论。
赞科夫高度评价了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问题的思想,并以此作为自己实验的理论基础,提出教学、教育和发展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
他提出了5项教学论体系的新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在学习时高速度前进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班上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即体现了这样的教学原则。
5.美国教育家帕克认为,“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这种教育目的是属于()。
A.个体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个人本位论把满足个人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主张:①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
②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其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③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6.我国现行学制是()。
A.单轨制
B.双轨制
C.三轨制
D.分支型学制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分支型学制,介于双轨制与单轨制之间的学制结构,属中间型,称作分支型学制。
苏联的学制是最早出现的这种分支,它的前段(小学、初中阶段)是单轨,后段分叉。
中国的先行学制即属于此类。
7.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课程改革的代表人物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一书面世。
下列对该书基本主张的概论中,不正确的是()。
A.强调学术标准,注重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B.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和发现教学法的运用
C.强调中小学教师和课程专家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D.主张任何学科都能以某种方式交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心理学家布鲁纳以《教育过程》为名发表了改革中小学课程报告。
其基本思想是:①强调早期教育,发掘儿童智力潜力;②逐级下放科学技术课程,缩短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的距离;③用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作指导,编制结构课程,并使之与教
学过程结构和儿童的智力发展结构相适应,成为儿童可掌握的内容;④鼓励学生用探索的发现式方法学习。
布鲁纳是结构主义的代表,结构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包括: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由于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构成一系列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结构,因此,教授任何一门学科,主要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这门学科所特有的研究方法。
8.倾向于废除直接教学,废除考试的教学课程流派是()。
A.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B.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C.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D.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