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教材资源 培养学生数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数感
数感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也可以说是一种数学素养。

小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思维在认识活动中正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的这种思维特点进行教学,利用实际生活和学习的经历、体验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概念,建立数感。

那么我们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学会观察,形成数感
刚入学的孩子由于年龄特征,接触面小,头脑中不能很好地建立数的表象,因而思维认知水平也相应较低,这时就由我们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学会观察。

例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观察尺子,说说尺子上有什么东西?一些数感较强的孩子会很快发现尺子上有一些数字,而且第一个数字就是“0”,除了表示什么都没有以外,还可以表示起点。

除此之外,学生还会发现每相隔一段距离就会出现一个数字,而且距离相等……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相邻数之间大小一样的表象,形成数感。

二、生活体验,建立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

不能脱离情境,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放入具体情境,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才能更好地内化知识,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

例如:在教学“量的计量”时,可以通过让学生测测、走走、量量、比比、划划,感受50米、100米的距离长短;知道1平方米、
1公顷的大小;亲自拿公平秤称1千克大米、500克盐的重量,通过称称掂掂感受各种重量单位的实际重量等等,在老师创设的开放性研究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就能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问题生活化。

同时在这一系列的实践中学生的学习是自己经历的经验,自己积累的,而且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事,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这样,学生在生活中体会了数的含义,在现实中初步地建立数感。

三、动手实践,培养数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智慧之花开在指尖上。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以具体性、形象性为主,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动作思维。

动手操作是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的重要手段。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也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各种探索机会,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从而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数学知识,从而建立数感,发展数感。

如:在教学“9加几”这个内容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操作活动:“9+6=()呢?摆一摆小棒,你发现了什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自主探究“9加6”的计算方法。

学生们通过摆一摆,发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如下:用数的方法:有的一个一个的数1,2,3,4…15;有的两个两个的数2,4,6,8,10,14,15;有的直接接着9往下数10,11,12,13,14,15。

用转换的方法:把9看成10,“10+6=16,16-1=15”。

学生通过汇报和交流,真正
体验到“9加几”不同的解题策略,感受到了算法多样化。

接着我让学生相互评价“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去选择,从而突出“凑十法”。

通过这样教学,使学生理解了算理,并理解了数及运算的意义,使数感得以形成和生发。

四、大胆猜测,发展数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教学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新教材也同时把原选学的估算内容作为必学内容。

因此,在学生对数有了初步的体验以后,让学生大胆猜测、大胆估计,通过训练学生正确地运用一些“大约,大于几,略小于几……”术语,让学生发展对数的感觉。

例如:在教学“能被2和5整除数的特征”时,可以设计一个看商品猜价格的练习,一种电子游戏机:(价格在1250元~1500元之间,价钱能同时被2和5整除)它是多少钱?(生:1300元吗?)“低了”(1450元吗?)“高了”(生:它的价钱还是1400元吗?)“还是高了”(生:那它绝对是1350元)“为什么这么肯定?”……通过让学生猜测,并且有意识地将一些抽象数与某些术语相联系,就可以使各种问题中的数与运算有机结合,使学生能更好地把握数的大小关系理解数的概念,同时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五、实际运用,完善数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将有
助于他们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

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把握知识,内化知识。

”例如:在一节实践活动课“参观果园”的设计中,教师创设性提问:“在这次参观果园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什么问题?你能利用你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吗?”同学们纷纷想出很多问题,有购票问题,有买午餐的问题,有帮助果农计算产量、计算收入的问题……学生们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就运用了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来细致考虑,使知识与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从而强化了数感。

数感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在教材及日常生活中反复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只有将知识运用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才能真正地理解它,才能使数学知识真正有用武之地。

总之,数感是一个崭新的学习内容,它需要教师在长期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使用教材,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县第二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