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解剖学之十一_神经系统
畜禽解剖生理11
2009年8月
畜禽解剖生理
表11-2 内脏神经与躯体神经的区别 神 内脏神经 躯体神经 经 不受意识支配 受意识支配 系 分布于平滑肌、心肌和腺 分布于骨髂肌 统 体
神经传递过程需要更换神 神经传递过程不需要更换神 经元,即需要两个神经元 经元 由脑干、胸、腰和荐部脊 由脑和全部脊髓发出。 髓发出
二、脑的结构和功能 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大脑在前,脑干位 于大脑与脊髓之间,小脑位于脑干背侧。 (一)小脑的结构和功能 小脑略呈球形,位于大脑后方,延髓和脑桥的背侧。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8月
畜禽解剖生理
神 经 系 统
2009年8月
畜禽解剖生理
神 经 系 统
小脑表面有许多沟和回,小脑被两条纵沟分为中 间的蚓部和两侧的小脑半球。小脑的表面为灰质, 称小脑皮质;深部为白质,称小脑髓质。髓质呈树 枝状伸入小脑各叶,形成髓树。小脑通过脑干与大 脑皮质联系。小脑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肌紧张,维持 平衡和协调随意运动。 (二)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大脑位于脑干前背侧,大脑纵裂将大脑分为左、 右大脑半球,纵裂的底部是连接两半球的横行纤维 板,称胼胝体。大脑半球表层的灰质,称为大脑皮 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8月
畜禽解剖生理
神 神经系统的特点: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脊髓 经 和脑)和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脑神经和内脏神经) 两部分构成。 系 提示: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统 一、神经细胞
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称 神经元。神经元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二、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构 成。
如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运动中枢、吞咽中枢及呕 吐中枢等,管理着机体与内脏的许多反射活动,其反 射中枢比脊髓反射更加复杂多样,比脊髓反射更加重 要。特别是延髓中的心血管中枢和呼吸中枢尤为重要。 因此,延髓有生命中枢之称。当延髓损伤时,会导致 生命危险。
犬生理结构—神经系统的(动物解剖生理课件)
突触(LM)(银染)
突触(EM)
二、神经生理
3、突触传递
突触传递:冲动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叫做突触传递; 其本质是突触后神经元膜内外的电位发生了变化;
静息电位:指细胞在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生物电位差; 表现为膜内较膜外为负;
二、神经生理
(1)化学性突触的传递
一、神经系统的构造
(一)中枢神经
1.脊髓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位置:位于椎管内、前端在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后端止于荐椎; 形态:脊髓呈背、腹向略扁的圆柱状,全长粗细不等,颈胸交界处形成颈膨大,腰荐交界 处为腰膨大,在腰膨大之后脊髓逐渐变细呈圆锥状,称脊髓圆锥。
一、神经系统的构造
脊髓的位置和形态
脊髓横断面的模式图 1.硬膜 2.蛛网膜 3.软膜 4.硬膜下腔 5.蛛网膜下腔 6.背根 7.脊神经节 8.脊神经
神经系统是有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可接受和传 导体内器官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调节机体内环境 的相对平衡,适应环境的变化。
中枢神经中常用术语
灰质:脑和脊髓中神经元胞体的聚集,呈灰暗色。 皮质(皮层):在脑中覆盖在脑表层的灰质。 神经核:在脑内部聚集成团块状的灰质。 白质:神经元突起的聚集,呈较为白亮色。 联合纤维、联络纤维和投射纤维:为脑中白质不同传导方向的神经纤维的高度聚集。 上行传导束和下行传导束:为脊髓中白质不同传导方向的神经纤维的高度聚集。 神经节:外周神经中神经元胞体的聚集。 神经干:外周神经中神经元纤维的聚集。
烟碱受体 (N受体 )
二、神经生理
3、神经递质和受体系统
②儿茶酚胺及其受体 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在周围神经系统,至今尚未发现释放肾上腺素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 肾上腺素能纤维:凡是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在植物性神 经系统中,还有少量的神经末梢释放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中枢神经系统中以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的神经元。 肾上腺素能受体:凡是能与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
动物解剖学神经系详解
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颈8至腰3节段的
灰质外侧柱;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和脊髓 的荐1至荐4节段。
(2)周围神经节部位不同 交感神经节位于脊柱的两旁(椎旁节)和脊柱 的腹侧(椎下节)。副交感神经节位于所支配器官 的附近(器官旁节)和器官壁内(器官内节)。 (3)节前和节后神经元的比例不同
一个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轴突可与许多节后神经
色泽:深棕色(单蹄类、反刍类、杂食类),淡黄色(食肉类),
棕黄色(灵长类)
牛的右肾上腺呈心形,位于右肾前端内 侧,左肾上腺呈肾形,于左肾前方;
猪肾上腺长而窄,表面有沟,位于肾内
侧缘的前方;
马的肾上腺呈扁椭圆形,位于肾内侧缘
稍前上方,一般右肾上腺较大; 羊的左、右肾上腺均为扁椭圆形。 人的肾上腺呈矮帽状。
第十章 牛内分泌系
腺体分类:
外分泌腺:分泌物一般由导管排出,故也称为有管腺。
内分泌腺:分泌物无输出导管,其分泌的物质称为激素, 激素通过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直接进入血液或淋巴,随
血液循环传递到全身,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故又称无
管腺。 内分泌腺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
① 腺细胞排列成索状、块状或泡状
名称 颈神经 胸神经 腰神经 荐神经 尾神经 合计 牛 8 13 6 5 5-6 37-38 马 8 18 6 5 5-6 42-43 猪 8 14-15 7 4 5 38-39 狗 8 13 7 3 5-6 36-37 兔 8 12 7-8 4 6 37-38
脊神经有四种纤维构成
脊神经是混合神经,既含感觉神经纤维,又
部为尾状核,后部为海马;内侧壁为透明
中隔,以室间孔通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是环绕丘脑间粘合部的环
状空隙,前方借左右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
畜禽解剖生理——神经系统
脑神经 运动神经 混合神经
感觉神经 内脏神经
运动神经
1、脊神经
混合神经
被根 较粗,为感觉根(传入神 经),上有神经节。
腹根 较细,为运动根(传出神经)
脊神经
颈N 胸N 腰N 荐N 和椎骨数相同 尾N
脊神经分类数目表
名称 颈神经(对) 胸神经(对) 腰神经(对) 荐神经(对) 尾神经(对) 合计(对)
白质呈树枝状伸向小脑皮质,称髓 树。
(四)大脑
大脑或称端脑位于脑干 前方,后端借大脑横裂与小 脑分开,背侧被大脑纵裂分 布为左、右两个大脑半球, 大脑的纵裂底部有胼胝体将 两半球联系在一起。每侧大 脑半球包括大脑皮质、白质、 嗅脑、基底核和侧脑室。
基底核
靠近大脑半球的 底部,埋藏在白质 之中的核团,称为 基底核:
传导功能
上行传导经 下行传导经
反射功能
屈肌反射 牵张反射
内脏反射
(二)脑干的功能
延髓和脑桥:
生命中枢
中脑: 维持平衡和保持动物正常的姿态
间脑: 传导
(三)小脑的功能
调节肌肉紧张,维持平衡和协调随意运动
(四)大脑的功能
高级中枢所在部位,是一切生理活动的最高“指挥官”。 根据功能,大脑皮质分为五个区:
牛、羊 8 13 6 5 5 37
马 8 18 6 5 5~6 42~43
猪 8 14~15 6~7 5 5~6 37~39
分布于膈肌、前肢和后肢的神经
第5~7颈神经 隔神经
第6~8颈神经 第1、2胸神经
臂N丛
第4~6腰神经 第1、2荐神经
腰荐N丛
膈 颈、胸、前肢 肋间肌、腹肌和皮肤
臂神经丛
第6~8颈N和第1、2胸N腹侧支在斜角肌上、 下两部之间穿出位于肩关节的内侧。臂N丛上发 出8支N:
动物解剖学神经系详解PPT课件
25
名称
颈神经 胸神经 腰神经 荐神经 尾神经
合计
脊神经分类数目表
牛
8 13 6 5 5-6 37-38
马
8 18 6 5 5-6 42-43
猪
8 14-15
7 4 5 38-39
狗
8 13 7 3 5-6 36-37
兔
8 12 7-8 4 6 37-38
26
脊神经有四种纤维构成
脊神经是混合神经,既含感觉神经纤维,又 含运动神经纤维,每一种神经纤维又可分为躯 体和内脏两部分。
庭耳蜗神经 (2)运动神经:5对,包括动眼、滑车、外展、
副神经和舌下神经 (3)混合神经:4对,包括三叉神经、面神经、
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32
第七节 牛植物性神经系
33
植物性神经系 定义:在神经系中,分布到内脏、血管 和皮肤平滑肌以及心肌和腺体等的神经, 称为植物性神经系,又称自主神经系和 内脏神经系。
19
第三脑室:是环绕丘脑间粘合部的环状 空隙,前方借左右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 后方通中脑导水管。脑室底壁由乳头体、 灰结节和视交叉形成,背侧壁为第三脑室 脉络组织。
20
四个脑室
第四脑室:是位于小脑、延髓和脑桥 之间的空腔,前通中脑导水管,后接脊 髓中央管。侧壁由小脑脚构成,顶壁由 小脑和第四脑室脉络丛构成。第四脑室 底呈菱形,又称菱形窝。
第三节 牛脑
1
脑 的 背 侧 观
2
3
4
5
6
大 脑 腹 侧 面
7
大脑皮质与白质
皮质
神经活动的 高级中枢
白质
由神经纤维 构成
透射纤维 连合纤维 联络纤维
8
小脑
《畜禽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课件—11神经系统
脑桥
外形
位于延髓的吻端,中脑的尾侧、小脑的腹侧;背侧 面凹,为第4脑室底壁的前部;腹侧有横行的隆起。 脑桥分为背侧的被盖和腹侧及两侧的基底部。基 底部呈横行隆起,以横行纤维为主,自两侧向上 伸入小脑,形成小脑中脚(桥臂)。纵行纤维为 大脑皮质至延髓和脊髓的锥体束。脑桥背侧部的 两侧有联系小脑和中脑的小脑前脚(结合臂)。 脑桥的两侧有粗大的三叉神经根。
(
构 , 沿 脊 髓 侧 缘
结构
终池
。前 、 后
终丝
根 之
齿状韧带
)
间
脑
脑位于颅腔内,在枕骨大孔处接脊髓,可分 为端脑、间脑、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中 脑)和小脑。脑外被脑膜,脑硬膜紧接颅骨, 无硬膜上腔。大脑半球和小脑的表面,灰 质发达,称为皮质。白质是脑内的上、下 传导径路,内有许多灰质团块,即神经核。 有学者也认为间脑也属于脑干。
皮质
灰质
在中枢内,神经 元胞体和树突聚 集在一起,切面 呈灰色。
神经核
在中枢内,形态 相似、功能相同 的神经元胞体聚 集在一起。
神经
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脊髓的外形
位于椎管内,自枕骨大孔后缘向后伸延至荐部,是 低级的反射中枢,又是传导神经冲动的传导径路。 脊髓发出一系列脊神经,与躯干和四肢的肌肉和 皮肤直接联系。脊髓与脑的各部也有广泛的传导 径路,可把外周的信息通过脊髓传导到脑,也可 自将脑的冲动通过脊髓传至外周,引起躯干和四 肢的肌肉和皮肤的活动。
特点为:
颈腰两膨大,终止腰以下,表面六纵沟,椎丝 马尾巴。
脊髓的内部构造
•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构成,灰质呈“H”形, 颜色灰暗,位于脊髓的中央;白质呈白色, 位于灰质的外周。脊髓的中央是脊髓中央 管,前通第4脑室,后达终丝的起始部,在 脊髓圆锥内扩张形成终室。
动物的神经系统
动物的神经系统动物的神经系统是动物体内调节和控制各种生理活动的重要机制之一。
它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对于感知外界环境、作出反应和维持内部稳态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其在动物行为和生理活动中的作用。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动物的神经系统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而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组成。
1. 中枢神经系统:大脑是动物神经系统的最高控制中心,负责感知和处理各种信息。
在脑内,不同的区域负责不同的功能,例如感觉、运动、记忆和情绪等。
脊髓是与大脑相连的一部分,负责传递信息和调控反射动作。
2. 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的传导路径,它们负责将大脑和脊髓传递的信息传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同时将外界的感觉信息传回大脑。
神经节则是神经纤维的集合点,其中包含了神经元细胞体和突触。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感知、传导、调控和控制。
下面将对每个功能做详细介绍。
1. 感知功能: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如光线、声音、味道和触觉等,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经过神经纤维传递至大脑处理和解读。
2. 传导功能:神经系统负责传递神经信号,使得信息能够在神经元之间快速传递。
大脑接收到的神经信息会被传导到脊髓,再通过脊髓传送到相关的肌肉和器官。
3. 调控功能:神经系统能够调控身体内部各系统的功能和活动,以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例如,自主神经系统能够自动调节心率、血压和呼吸等生理参数。
4. 控制功能:神经系统能够控制动物的行为。
大脑中的运动区域能够发出指令,通过神经纤维传递给肌肉,从而实现身体的运动。
三、神经系统在动物行为中的作用神经系统对于动物的行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介绍神经系统在动物行为中的几个方面。
1. 运动行为:神经系统通过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来实现动物的运动行为。
大脑中的运动区域发出指令,经由脊髓传递到肌肉,使得动物能够做出各种动作。
畜禽解剖生理第11章 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
外周神经
间脑 脑 中脑 脑干 脑桥 延髓 脊髓 脑神经 躯体神经 脊神经
运动神经 (植物性神经)
神经系统的构造
一、中枢神经系统 (一) 脊髓 低级的反射中枢,又
是传导神经冲动的传
导径路,联系外周与 脑的桥梁。
1.脊髓的位置 位于椎管内,自枕骨大孔后缘向后伸延至荐部。 2.脊髓的外形: 背腹略扁的圆柱体,全长粗细不等,颈膨大、腰膨大。
(一)脊神经:为混合神经,在椎间孔附近由背侧根 (感觉根)和腹侧根(运动根)聚集而成,它由椎间孔或 椎外侧孔伸出,分为背侧支和腹侧支。背侧支分布于 脊柱背侧的肌肉和皮肤;腹侧支分布于脊柱腹侧和四 肢的肌肉皮和肤。
脊神经按部位分为颈神经、胸神经、腰神经、荐 神经和尾神经。
(二)脑神经 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周围神经,共有12对,按其 与脑相连的前后顺序及其功能、分布和行程而命名。 它们通过颅骨的一些孔出颅腔,其中有的是感觉神经, 有的为运动神经,有的是含有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的 混合神经。 脑神经名称记忆口诀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十迷一副舌下全。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神经生理
一、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反射的物 质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二、神经纤维的机能 1、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 2、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
(1)生理完整性:指神经纤维只有在结构和功能完好的 状态下,才能传导冲动的特性。
(2)绝缘性:在一条神经干中各纤维传导的冲动相互不 干扰的特性。保证了混合神经中不同功能的神经纤维能 够同时进行传导而互不干扰,准确地完成各自的生理功 能。
四、脑的高级功能—条件反射 (一)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脏反射
5.脊膜 脊髓外面被覆三层结缔组织膜的总称 1.脊软膜,紧贴脊髓的表面,薄,内含血管。 2.脊蛛网膜,薄、细而透明。 3.脊硬膜,白色致密的结缔组织膜,
硬膜上(外)腔:内含静脉、大量脂肪、脊神经。 硬膜下腔:内含淋巴液, 脊蛛网膜下腔:内含脑脊髓液,以营养脊髓。
6.脊髓的血管 脊髓腹侧动脉,是脑的基底动脉向后的延续。 枕动脉、椎动脉、肋间背侧动脉、肋腹背侧动脉、腰动 脉和荐正中动脉(牛)或荐外侧动脉(马)的脊髓支汇注于 脊髓腹侧动脉。 脊柱窦。它沿着椎体背侧的背侧纵韧带两侧纵向伸延, 经吻合支把脊髓的静脉血送入枕静脉、椎静脉、肋间静 脉、腰静脉和荐外侧静脉。
(1)脑干的外形: ①延髓 呈前宽后窄、背腹侧稍扁的四边形,位于小脑腹侧,尾侧在平
枕骨大孔与脊髓相连;吻侧与脑桥以延髓脑桥沟(腹面)和髓纹(背面) 为界。延髓的闭合部;延髓的开放部。 延髓腹侧,延髓锥体,锥体交叉,斜方体。 延髓背侧,闩,绳状体。薄束核结节,楔束核结节(外)。 6-12 对脑神经根发出。 ②脑桥位于小脑腹侧,中脑、延髓之间。横行隆凸,基底沟;脑桥臂 /小脑中脚。菱形窝的前半部,结合臂/小脑前脚,前髓
a、背侧索 是由各段脊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的中枢突所构成,有传 导本体感觉的作用。
b、外侧索由脊髓灰柱中的中间神经元的突起和分别由来自大脑、 中脑和延髓的轴突组成,通至脊髓灰质腹侧柱的运动神经元。
c、腹侧索:以传导运动为主,分别起于大脑皮质和中脑,通至脊 髓腹侧柱的运动神经元,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小的传入的神经束。
膨大。脊髓圆锥,终丝,腹侧正中裂、背侧正 中沟、背、腹外侧沟。马尾。 脊神经根:背侧根(感觉根),脊神经节腹侧根。 背侧根和腹侧根在椎间孔附近合并成脊神经,经 椎间孔出椎管。 每对脊神经根所连的一段脊髓为一个脊髓节段。
3.脊髓的内部结构 (1)中央管:细长纵走,前通第4脑室,内含脑脊髓液,在
脊髓圆锥处扩大为终室。
体交叉。 脑桥: 中脑:大脑脚。脚间窝, 间脑:下丘脑。乳头体,灰结节。垂体。视交叉,视束。 大脑:梨状叶。 嗅球。内、外侧嗅回。嗅三角。外侧嗅
回向后连于梨状叶;内侧嗅回伸入半球内侧,连于旁 嗅区。外侧嗅回的外侧,以外侧沟与大脑皮质为界。 十二对脑神经。
2、脑干
脑干在结构上比脊髓复杂, 它联系着视、听、平衡等专门的感受器, 是内脏活动的反射中枢和联系大脑高级中枢与各级 反射中枢的重要径路; 是大脑、小脑、脊髓以及骨骼肌运动中枢之间的桥 梁。
十一神经系统教学目标
• 1.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 • 2.反射弧的基本过程。 • 3.脊髓的机能。 • 4.脑的分类和机能。 • 5.十二对脑神经口诀。 • 6.脑和脊髓膜的层次分布。 • 7.内脏神经(自主神经)和躯体神经的区别。 • 重点: • 1.中枢神经系统分类。 • 2.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 • 3.脊髓的位置和机能。 • 4.十二对脑神经口诀。
十一 神经系统
10-1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脑干
小脑
脑
间脑
大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延髓 脑桥 中脑
神经系统的构造
一、中枢神经系统
(一) 脊髓 低级的反射中枢,又
是传导神经冲动的 传导径路。 联系外周与脑的桥梁 1.脊髓的位置 位于椎管内,自枕骨大 孔后缘向后伸延至 荐部
2.脊髓的外形: 背腹略扁的圆柱体,全长粗细不等,颈膨大、腰
(2)灰质: 呈蝴蝶形,纵柱,背侧柱;腹侧柱。灰质连合。
背侧柱 主要是中间神经元的胞体。 中间外侧部
T1~L3节段侧角,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的 所在; 荐髓中间带外侧部 由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组 成 腹侧柱属运动性。
(3)白质: 主要由纵走的神经纤维构成,为脊髓上、下传导冲动的传导径路。
(二) 脑 1、脑的形态、位置和区分
脑的大小: 象的大脑是人类的4倍,蓝鲸的大脑是人类 的5倍。 背面观:大脑横裂、大脑纵裂,沟,回,皮质。
额叶(运动区),顶叶(感觉区)、颞叶(听觉区)、 枕叶(视觉区)、边缘叶(内脏区),胼胝体。 蚓 部,小脑半球。
腹面观: 延髓:延髓呈前宽后窄的扁柱状。腹正中裂。锥体。锥
侧; 感觉性脑神经核群, 位于界沟外侧。 其他核团: 薄束核、楔束核、橄榄核,脑桥核,红核、黑
质等。 白质:脑干各核团间的联系纤维,过路纤维,脑干各神经核
团与其以外各结构间的联系纤维。
①延髓的内部结构 锥体束,锥体交叉;
延髓闭合部 :薄束核、楔束核,发出的二级感觉纤维交 叉到对侧,称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称内侧丘系, 上行至丘脑;
延髓的灰质:组成第六至第九对脑神经核,第五对脑神 经感觉核的一部分,它们与中脑和脑桥内的脑神经核在脑 干被盖内排列成6对长短不一的细胞柱。脑神经运动核团 排列在内侧,靠近中线处;脑神经感觉核团排列在外侧。
延髓开放部的腹外侧:下橄榄核,其传出纤维主要投射 至小脑,称橄榄小脑束,是组成小脑后脚的主要纤维。
②脑桥的内部结构∶ 在横切面上可分为背侧的被盖和腹侧的基底部。 被盖部: 延髓的延续,三叉神经核、外侧丘系核、网状 结构。 基底部:由纵行纤维和横行纤维及脑桥核构成。
③中脑的内部结构 Ⅰ顶盖/四叠体 前丘, 呈灰质和白质相间的分层结构,皮质下视觉反射中枢。 接受视神经的纤维,发出纤维至外侧膝状体,再至大脑皮质。 后丘,表面覆盖一薄层白质, 皮质下听觉反射中枢。前丘亦
d、固有束:主要由背侧柱内的中间神经元的轴突组成,上行或下 行一段距离又返回灰质,以联系脊髓的不同节段。
4.脊髓的功能
(1)传导功能:
由上、下行纤维束来实现。 除头面部以外,身体的深、 浅部感觉以及大部分内脏感 觉都通过脊髓传导到脑。脑 对躯干和四肢骨骼肌运动以 及大部分内脏活动的管理也 要通过脊髓来完成。
③第四脑室 延髓、脑桥、小脑之间的空腔, 前通中脑导水管,后接脊髓中央
管。 可分为顶壁、侧壁和底壁三部。 菱形窝: 正中沟,界沟(内侧部、外侧
部)。 面神经丘,前庭区,听结节, 舌下神经三角, 迷走神经三角(又称灰翼)。
(2) 脑干的内部结构 基本特点: 灰质: 脑神经核(第3~12对):运动性脑神经核群,位于界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