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导游考试三门峡函谷关景区导游词

合集下载

最新的河南函谷关导游词范文_导游词

最新的河南函谷关导游词范文_导游词

最新的河南函谷关导游词范文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

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最新的河南函谷关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最新的河南函谷关导游词范文(一)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境内,距市区10余公里,是一处融道家文化和战争文化于一体的人文游览区, 20xx年函谷关被国家旅游局首批为AAA景区。

函谷关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从时间意义上说,堪称天下第一关。

它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辞海》),这一千古雄关见证了历史上许多著名战争,演绎了不少历史典故,诸如“合纵攻秦,楚汉争关,公孙白马,鸡鸣狗盗”等。

道家始祖老子在太初宫著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被视为我国哲学园林中的瑰宝,太初宫也因此被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道号玉溪道人)称为“道家之源”。

它是目前函谷关景区现存最为古老的1 / 12一座建筑,伴随老子入关而生的紫气东来典故已为人们耳熟能详,颇具神秘和详瑞之气。

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有景点:太初宫、鸡鸣台、瞻紫楼、大道院、函谷关城楼等二十余处,太初宫景区柏树荫蔽,香火袅绕,肃穆庄严,具有浓郁的道教氛围和文化气息。

为进一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函谷关新上老子迎宾,李自成激战函谷关两个节目表演,真实再现了函谷关前战火硝烟,刀光剑影的历史场面。

最新的河南函谷关导游词范文(二)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

导游资格证考试面试导游词河南三门峡函谷关

导游资格证考试面试导游词河南三门峡函谷关

三门峡函谷关景区朋友们,现在我们就位于函谷关景区的大门口,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年代最早的军事要塞,而且是道家鼻祖老子著写《道德经》的地方,因而被誉为“千古雄关,道家之源”,门额上“道家之源”这四个大字即是前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玉溪道人亲笔题写的,权威界定了函谷关在道教文化中的地位。

今天我们的参观分为太初宫、函谷关两大部分,首先我们来参观第一部分—太初宫。

太初宫是为了纪念老子当年在此著写五千言《道德经》而修建的。

所谓太初在道教中指天地最初形成的元气或最初形成的状态。

各位游客,请看前面这座青灰色门楼,它叫朱雀门。

上面雕有两只似凤非凤,似鹤非鹤的鸟雀,其为朱雀,它是中国道教四种护卫神之一,与青龙、白虎、玄武合称为四灵,它们来源于古人对自然崇拜中的星辰崇拜,本属于28座星宿,到了战国以后,逐渐根据其形状和方位的不同划分为四灵,分别镇守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我们常说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就是这个意思.朱雀迎门有开门吉祥之意,在此先预祝各位游客吉祥如意。

据史书记载,当年函谷关关令尹喜善观天象,精通易经。

一天,尹喜登上一个土台,发现东方有一团紫气升起,知道有圣人要从函谷关经过,于是沐浴更衣,静静等候。

不久果然有一位皓首长髯的老者,骑着青牛,从东方徐徐而来。

他就是周朝的柱下史老子,因为看到周室衰微,朝政废弛,便决定经函谷关到西域隐居。

尹喜盛情款待了老子,恳请其著书立说,老子很高兴的接受了尹喜的挽留,著就了彪炳后世的五千言《道德经》。

"紫气东来"的成语就源于此。

后人为了纪念此事而修建了瞻紫楼,又叫望气台。

现在我们来到了景区中最高一部分——鸡鸣台。

鸡鸣台又叫田文台,田文就是战国时期四君子之一孟尝君。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将齐国孟尝君招入秦国立他为相,后来听信手下谗言又要杀孟尝君,这时孟尝君的一个门客就用“狗盗”之术进入秦宫,偷得当初已献给襄王的千年宝贝白狐裘,贿送给襄王夫人,换得通关文书。

介绍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通用19篇)

介绍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通用19篇)

介绍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通用19篇)介绍河南函谷关的范文篇1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

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都是重要关口。

这里又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

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豫陜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

函谷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河南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紫气东来、鸡鸣函关等历史故事与传说的发轫地。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声播海内外。

介绍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篇2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大家早上好!很高兴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早上看到大家!同时也很荣幸今天能与大家同行,首先感谢在座的各位朋友参加由我们( )旅行社组织的这次函谷关一日游活动。

首先一下,我就是这次的导游员。

(大家可以叫我小波,千万不要叫波导,这样既不好听,又有点见外了,显得生分。

)今天同我一起为大家服务的还有司机( )师傅,我与( )师傅可以说是黄金榙档,所以说在座的各位你们这次的旅行交给我们,保证大家放心,舒心、开心。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天我们能够乘坐同一辆车是我们的缘分,希望大家可以珍惜这份缘分,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共同爱护我们的家,也就是保护好我们的车内卫生。

函谷关沿途导游讲解

函谷关沿途导游讲解

函谷关沿途导游讲解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河南观光旅游。

我是神州旅行社的导游员小陈,坐在我旁边的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很高兴能够陪同大家一起游览三门峡的函谷关,我和李师傅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大家提供一个舒适、愉快的旅程。

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与配和,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尽管提出来,我将尽力给予解答和满足,也希望各位能够与我友好合作,最后衷心的祝愿各位在河南游览期间能够游得开心,过得愉快!谢谢大家!好了,游客朋友们,我们的车就要开动了,请大家坐稳扶好!现在我们的车正在驶向三门峡市途中,距离景区还有一段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河南:4000多年前,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和“中原”之称。

河南是华夏民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也是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祖居之地。

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后有夏、商、西周(成周洛邑)、东周、西汉(初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定都。

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占了四个,分别为夏商故都郑州、商都安阳、十三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

不过河南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和灾难最集中的一个地区,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大批大批的河南人为了逃避战乱而迁往异域他乡,这极大地促进了祖国很多地方的开发和中华文明的传播。

现在的河南早已看惯了历史的分分合合,像一位长者在经历过太多的荣辱之后多了一份从容的淡定。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了华夏大地之后,古老的河南又焕发了年轻的朝气,经济增长迅速,位居中部省份的前列。

说话期间我们已经进入三门峡市内,三门峡市是1957年伴随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在陕州故城遗址上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旅游城市。

相传大禹治水,使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三门峡由此而得名。

如今,三门峡已经成为豫晋陕三省交界处的经济、流通、文化中心,被誉为镶嵌在黄河岸边一颗璀璨的明珠。

关于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文档6篇

关于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文档6篇

关于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文档6篇On the documents of tour guide words in Hanguguan, Henan Province编订:JinTai College关于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文档6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河南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关于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文档2、篇章2: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3、篇章3: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4、篇章4: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5、篇章5: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6、篇章6: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篇章1:关于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文档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

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下面是小泰收集整理的关于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关于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5篇(一)函谷关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距三门峡市区约75公里,灵宝市区12公里。

函谷关始建于春秋战国,后毁于战火。

1987年重修太初宫,1992年复建函谷关关楼,是一处融道家文化和军事文化于一体的人文游览区。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声播海外。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范文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范文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范文A model of tour guide words in Hanguguan, Henan Province编订:JinTai College河南函谷关导游词范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河南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

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下面是小泰收集整理的最新的河南函谷关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最新的河南函谷关导游词范文(一)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境内,距市区10余公里,是一处融道家文化和战争文化于一体的人文游览区,20xx年函谷关被国家旅游局首批为AAA景区。

函谷关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从时间意义上说,堪称天下第一关。

它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辞海》),这一千古雄关见证了历史上许多著名战争,演绎了不少历史典故,诸如“合纵攻秦,楚汉争关,公孙白马,鸡鸣狗盗”等。

道家始祖老子在太初宫著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被视为我国哲学园林中的瑰宝,太初宫也因此被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道号玉溪道人)称为“道家之源”。

它是目前函谷关景区现存最为古老的一座建筑,伴随老子入关而生的紫气东来典故已为人们耳熟能详,颇具神秘和详瑞之气。

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有景点:太初宫、鸡鸣台、瞻紫楼、大道院、函谷关城楼等二十余处,太初宫景区柏树荫蔽,香火袅绕,肃穆庄严,具有浓郁的道教氛围和文化气息。

有关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精选12篇)

有关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精选12篇)

有关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精选12篇)有关河南函谷关的范文篇1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

函谷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紫气东来、鸡鸣函关等历史故事与传说的发轫地。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声播海外。

函谷关建于春秋战国之际。

“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辞海》)。

函谷关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岭,东临绝涧,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地势险要,道路狭窄,素有“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之称。

《太平寰宇记》中称“其城北带河,南依山,周回五里余四十步,高二丈”。

关城宏大雄伟,关楼倚金叠碧,因其地处桃林塞之中枢,崤函古道之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北空”(唐·胡宿诗),“双峰高耸太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金·辛愿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20xx年)楚、赵、魏、韩、燕五国伐秦,秦据函谷关天险大败六国军队。

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3年),楚、赵、魏、韩、卫五国伐秦,“至函关,皆败走”。

秦末楚汉战争中,刘邦曾守关阻挡项羽进攻。

唐“安史之乱”中,官兵与叛军在关前进行了著名的桃林大战。

自春秋战国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函谷关历经了七雄争霸、楚汉相争,黄巢、李自成农民起义,以及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狼烟烽火,无论是逐鹿中原,抑或进取关中,函谷关历来都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函谷关5分钟现场导游词 (1)

函谷关5分钟现场导游词 (1)

花开了,是因为风笑了,月亮圆了是因为星星醉了,我笑了是因为你们来了,各位远道而来的游客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函谷关参观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员X号选手,函谷关始建于西周,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又因为函谷关也是道家始祖老子著写《道德经》的地方,因此被誉为“千古雄关,道家之源”。

所以我们今天的参观的主要有两个景点,太初宫和函谷关,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太初宫。

现在我们看到门额上“道家之源”这四个大字,它是由我国前任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题写的,非常权威的界定了函谷关在我国道教中的地位。

各位游客,请看前面这座青灰色门楼,它叫朱雀门。

朱雀是中国道教四种护卫神之一,与青龙、白虎、玄武合称为四灵,它们来源于古人对自然崇拜中的星辰崇拜。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去参观灵符遗址,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记载:唐开元二十九年,陈王圭府参军田同秀上奏唐玄宗,言老子托梦于他,说当年著经之地藏有灵符一枚,得此灵符者可永享江山。

唐玄宗对此说法深信不疑,命人去寻找灵符,果然在此处掘地三尺,找到一个桃木简符,桃符上方刻一古体桑字。

农历十二月十六,众臣为唐玄宗解符,他们说此字为一古体桑字,桑为农业象征,拆开而看,又由四个十字和一个八字组合而成,这是老子在启迪唐玄宗以农为本,发展农业,老子就可以护佑他稳坐江山四十八年。

唐玄宗听后龙颜大悦,认定灵符是天赐之宝,遂顺应天意,将“开元”年号改为了“天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宗改元”。

又于次年老子诞辰之日,将灵符所得地桃林县更名为灵宝县,意为此地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灵宝地名也就是由唐玄宗李隆基金口御言所赐。

从此唐玄宗就把道教定为国教,号召群臣百姓研读并亲自注释《道德经》,同时把它作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

唐玄宗如此信奉道教,是因为他和老子同姓李。

他在喜得灵符后,特意携众臣来函谷关朝拜老子,并即兴赋诗一首:《老子故宅》,诗中说:“仙居怀圣德,灵庙肃神心.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

表达了玄宗皇帝对老子的无比敬仰之情。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经典范文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经典范文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经典范文函谷关历史上有三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

另一处叫做魏关,距秦关北5公里处,但已在建设三门峡拦洪大坝时被冲末不复存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河南函谷关导游词经典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1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大家早上好!很高兴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早上看到大家!同时也很荣幸今天能与大家同行,首先感谢在座的各位朋友参加由我们( )旅行社组织的这次函谷关一日游活动。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就是这次的导游员。

(大家可以叫我小波,千万不要叫波导,这样既不好听,又有点见外了,显得生分。

)今天同我一起为大家服务的还有司机( )师傅,我与( )师傅可以说是黄金榙档,所以说在座的各位你们这次的旅行交给我们,保证大家放心,舒心、开心。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天我们能够乘坐同一辆车是我们的缘分,希望大家可以珍惜这份缘分,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共同爱护我们的家,也就是保护好我们的车内卫生。

最后,预祝大家可以度过一个轻松而又愉快的旅程!今天我们要参观的函谷关景区,位于灵宝市境内。

现在我们的汽车从郑州出发正行驶连霍高速公路上,途经洛阳,三门峡,大约需要3个多小时,就到达了本次行程的目的地——灵宝市函谷关景区。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的车正驶向函谷关景区,趁着这段时间我先向大家先介绍一下河南的概况。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

文物古迹众多,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

函谷关导游词_0

函谷关导游词_0

函谷关导游词篇一:函谷关景区导游词函谷关旅游区导游词[?道家之源?门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各位参观函谷关,我是导游小X。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而且也是道家始祖老子著写《道德经》的地方,因此被誉为?千古雄关,道家之源?。

所以我们今天的参观也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老子著经处——太初宫,第二部分是函谷关。

现在我们看到门额上?道家之源?这四个大字,它是由我国前任(第六任)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玉溪道人)题写的,非常权威的界定了函谷关在我国道教中的地位。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幅对联,上联是?三百代太初之光生一生二生万物?,下联为?五千言道德真经法天法地法自然?,意为自然界始于太初,《道德经》源于自然。

首先我们参观第一部分——太初宫景区。

[朱雀门—碑刻—灵符遗址—太初宫前院门口]各位游客,请看前面这座青灰色门楼,它叫朱雀门。

上面雕有两只似凤非凤,似鹤非鹤的鸟雀,其为朱雀,它是中国道教四种护卫神之一,与青龙、白虎、玄武合称为四灵,它们来源于古人对自然崇拜中的星辰崇拜,本属于28座星宿,到了战国以后,逐渐根据其形状和方位的不同划分为四灵,分别镇守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我们常说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就是这个意思.朱雀迎门有开门吉祥之意,在此先预祝各位游客吉祥如意!函谷关始建于西周,鼎盛于秦汉,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它不仅是一处军事要塞,而且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在公元前491年,曾任东周守藏史的老子因看到周王朝日渐衰落,无力再作学问,便辞官西隐,途经函谷关,被当时关令尹喜拜留在关内太初宫,写下了彪炳后世的五千言《道德经》,从而开创了中国独有的一脉道家文化,奠定了中国道教文化基础,知道《道德经》的人不在少数,了解《道德经》的人就为数不多了,《道德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较为系统的哲学著作,它集中反映了一个?道?的概念,体现了一种?无为?、?不争?的思想,通篇七十三次提到?道?,旨在教化人们凡事遵从规律,顺应规律,不能强作强为,现在好多从商从政的人都研究过《道德经》,而且从中领悟了不少经营管理之道,今天我们大家在函谷关接触了《道德经》,认识了《道德经》,希望老子的一些思想能对你的生活和事业有所帮助。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3篇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3篇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3篇河南函谷关导游词篇1 函谷关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距三门峡市区约75公里,灵宝市区12公里。

函谷关始建于春秋战国,后毁于战火。

1987年重修太初宫,1992年复建函谷关关楼,是一处融道家文化和军事文化于一体的人文游览区。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声播海外。

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玉溪道人闵智亭亲笔为景区题写“道家之源”匾额。

该景区面积16.9平方公里,分为函谷关和太初宫两大部分。

函谷关建于春秋战国之际,“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辞海》)。

春秋战国以来,历经了七雄争霸、楚汉相争,黄巢、李自成农民起义,以及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狼烟烽火,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太初宫是我国春秋末年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和文学家老子著述《道德经》的地方,他的著作《道德经》,其思想博大精深,蕴含丰富,涉及天、地、人各个方面,在政治、经济、军事、艺术、伦理、养生等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自1992年以来,函谷关每年都要举行老子诞辰纪念活动,届时海内外旅游者前来朝圣。

主要景点有关楼、函关古道、太初宫、大道院、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等20余处。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篇2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

函谷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紫气东来、鸡鸣函关等历史故事与传说的发轫地。

介绍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2篇

介绍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2篇

介绍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2篇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our guide words of Hanguguan in Henan Province编订:JinTai College介绍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2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河南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介绍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2、篇章2:河南函谷关导游词文档篇章1:介绍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函谷关历史上有三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

另一处叫做魏关,距秦关北5公里处,但已在建设三门峡拦洪大坝时被冲末不复存在。

秦关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下面是小泰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一)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

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都是重要关口。

这里又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

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豫陜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

函谷关导游词作文

函谷关导游词作文

函谷关导游词作文《函谷关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函谷关。

咱先来说说这函谷关为啥这么有名。

这地儿可不得了,它可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

就像那种交通枢纽的重要关口一样,想当年,这是兵家必争之地啊。

秦国就靠着函谷关这道屏障,在战国那时候可没少占便宜。

咱现在站的这地方,往前看,就能大致想象出当年函谷关的雄伟气势。

话说有一次我来这儿,碰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儿。

我看到一个大叔,站在关前特别兴奋,一会儿摆个挥剑的姿势,一会儿又学着古人呐喊的样子,那投入劲儿就好像他穿越回古代成了守关将士似的。

这大叔为啥这么激动呢?其实这函谷关啊,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记忆。

沿着这条道路走,大家可以看到两边的城墙遗址。

这些城墙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虽然不像当初那么完整,但每一块石头都好似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有一回我仔细看这城墙砖石,发现上头刻着一些很小很模糊的记号。

我就问旁边的专家,专家告诉我说,这些记号可能是当时建造城墙的工匠留下的记号,也许是为了方便区分不同的建造队伍呢。

我当时就想啊,这就像我们现在盖房子打个标记,说这一块是哪个施工队做的一样,没想到古人也这么有讲究。

咱再往前走就是函谷关楼了。

这关楼高大威严,大家走到跟前往上看的时候,肯定会被它的气势所震慑。

站在关楼这儿,风一吹过,仿佛能听到金戈铁马的声音。

我在这里就遇到过一个小年轻,拿着一本古书对照着看函谷关的布局,嘴里还嘟囔着书上写的和眼前看到的差别。

我就跟他聊了起来,他说想要把书上关于函谷关的历史文化都在现实里找到痕迹。

我特别佩服他这种态度,咱们来这儿可不就是来探寻历史的嘛。

再往前走啊,还有一些古代的军事遗址。

这些遗址就像是一幅幅立体的战争画卷,栩栩如生地展现着当年的场景。

像那种射箭的高台,还能依稀看出当年战士们在上面射箭御敌的样子。

有一年下雪后我来到这儿,看到雪盖在这些遗址上,整个场景白茫茫一片,那时候的感觉特别奇妙,就好像时光静止了一样,我就静静地站在那儿,想象着以前这儿发生的各种故事。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_导游词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_导游词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很多游客慕名来参观这宏伟的建筑,导游要给游客做好河南函谷关景点的历史典故。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河南函谷关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篇 1 函谷关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距三门峡市区约75公里,灵宝市区12公里。

函谷关始建于春秋战国,后毁于战火。

1987年重修太初宫,1992年复建函谷关关楼,是一处融道家文化和军事文化于一体的人文游览区。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声播海外。

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玉溪道人闵智亭亲笔为景区题写“道家之源”匾额。

该景区面积16.9平方公里,分为函谷关和太初宫两大部分。

函谷关建于春秋战国之际,“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辞海》)。

春秋战国以来,历经了七雄争霸、楚汉相争,黄巢、李自成农民起义,以及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狼烟烽火,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太初宫是我国春秋末年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和文学家老子著述《道德经》的地方,他的著作《道德经》,其思想博大精深,蕴含丰富,涉及天、地、人各个方面,在政治、经济、军1 / 4事、艺术、伦理、养生等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自1992年以来,函谷关每年都要举行老子诞辰纪念活动,届时海内外旅游者前来朝圣。

主要景点有关楼、函关古道、太初宫、大道院、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等20余处。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篇2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

函谷关导游词作文

函谷关导游词作文

函谷关导游词作文《函谷关导游词》一朋友们,欢迎来到函谷关!这儿可不得了,那可是历史悠久,故事一箩筐。

咱一边走一边唠。

先看看这函谷关的大门,嘿,是不是感觉特别威风?我第一次来的时候,站在这门前头,那是满心的震撼。

我就像个小蚂蚁似的,被这大门的气势给镇住了。

这门啊,高大厚实,就像个忠诚的卫士,站在这儿不知道多少年了。

它见证了多少兵马的来来去去,多少英雄豪杰的故事啊。

咱接着往里头走。

知道吗?函谷关可是古代时候的咽喉要道。

我举个例子,就像你们家里厨房过道一样,如果有人在那放把椅子堵着,进出就不方便了,这函谷关在古代就是这么个关键的地方。

打仗的时候,谁要是占了这函谷关,那可就相当于捏住了敌人的喉咙。

据说当年啊,这里发生过数不清的战役呢。

二再往前,就到了函谷古道了。

这路啊,说不上宽敞平坦。

我亲自走在这古道上的时候啊,那个感觉真的很奇特。

脚下的石头有些坑坑洼洼的,那是千年来无数的车轮马蹄子给凿出来的。

我当时就寻思,这每一个小坑洼,是不是都有一个故事呢?比如说,哪一个坑洼是当年某位将军骑着马超速行驶压出来的,或者哪一个坑洼是运送粮草的车子不小心陷进去磕出来的。

我就一边走一边好奇地看着这些坑洼。

这古道两边,是高高的山壁,抬头看,天就只剩下那么窄窄的一条缝了。

这山壁上的石头啊,也是形态各异。

有的像老虎,有的像老头,反正我觉得这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岁月的打磨出来的艺术品。

想象一下,古代的士兵们,就在这又窄又长的古道行军,那场面,肯定是很壮观的。

三咱再走到这儿,就看到了太初宫了。

这太初宫可有说头,据说老子就在这儿写了《道德经》呢。

我走进太初宫的时候,感觉这里特别的安静,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我就慢慢看着屋里的那些陈列,什么古老的书籍啊,罐子啊之类的。

我就想啊,当年老子在这儿写经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安安静静的呢?这里的一砖一瓦似乎都透着一股文化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想要多待一会儿,去感受一下当年的氛围。

咱逛完函谷关这一圈啊,就像是在历史的长河里游了一圈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谷关讲解词
朋友们,函谷关景区很快就要到了,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函谷关景区:函谷关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距三门峡市区约75公里,灵宝市区12公里。

函谷关始建于春秋战国,“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后毁于战火。

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函谷关以名人(老人)、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流芳青史,声播海外。

该景区面积16.9平方公里,分为函谷关和太初宫两大部分。

太初宫是我国春秋末年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德经》的地方。

好了,朋友们,函谷关景区到了,我们在函谷关景区的游览时间是2个小时,两个小时我们还在停车场大巴车这里集合。

请大家记住我们的旅游车是白色的宇通车,车牌号和我的电话都在胸牌上。

好了,现在请大家关好车窗,带上随身物品随我下车去参观游览吧。

朋友们,请看前面这座青灰色门楼,它叫朱雀门。

上面雕有两个似凤非凤,似鹤非鹤的鸟雀,这就是朱雀,它是中国道教四种护卫神之一,与青龙,白虎,玄武合称为四灵,它们来源于古人对自然崇拜中的星座崇拜,本属于28座星宿,到了战国以后,逐渐根据其形状和方位的不同划分为四灵,分别镇守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我们常说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就是这个意思,朱雀迎门有
开门吉祥之意,意思就是希望各位吉祥如意。

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景区中最高的一部分:鸡鸣台。

鸡鸣台又叫田文台,田文是谁呢?田文就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君子之一,孟尝君。

据《史记》记载,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贤纳士,不管什么人,只要你来投靠我,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就是没有才能也免费提供食宿。

以致门下宾客多达3000多人。

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将齐国孟尝君招入秦国立他为相,后来又听信手下谗言,准备将孟尝君杀掉,孟尝君为了活命,就找到昭襄王最宠爱的妃子,希望她能救自己一命。

而妃子的条件就是要孟尝君把齐国的一件天下无双的白狐裘大衣送给自己,但是当时这件白狐裘大衣,孟尝君在刚到秦国的时候就已经献给了昭襄王。

就在孟尝君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一个门客说:我能把白狐裘大衣偷来。

说罢,这个门客就走了,原来这个门客最擅长的就是钻狗洞偷东西,很快他就把这件白狐裘大衣偷来了。

妃子见到白狐裘大衣非常高兴,就说服昭襄王放弃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为他饯行,送她回齐国。

孟尝君那还敢再等两天啊,于是就赶紧率领着收下门客连夜偷偷向东逃跑,到了函谷关的时候,正是半夜,按照秦国的法规,函谷关要每天鸡鸣之后才能开门,这深更半夜的,鸡怎么可能叫呢?大家正在犯愁的时候,突然就听见了“喔喔喔”的雄鸡啼鸣,没多久,其他其他鸡也都跟着叫了起来。

原来,这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擅长口技,他站在鸡鸣台这个位置学鸡叫,而鸡只要是听到第一声啼叫就会立刻跟着叫起来。

这守门的士兵虽然觉得奇怪,但根据秦国的法规,还是打开了关门,放他们出去
了。

天亮了,昭襄王得知孟尝君一行已经逃走,立刻派人去追赶,追到函谷关时,方知人家已经出关多时。

这就是鸡鸣狗盗的来历。

朋友,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函谷关的东门关楼了,原关楼早已毁于战火,函谷关始建于西周,鼎盛于秦汉,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从时间意义上来说,它可谓是“天下第一关”。

它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函谷关。

函谷关地势险峻,进可攻,退可守,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关楼是1992年开工修建的复古建筑。

复建的为秦汉建筑,双门双楼三层悬山顶四阿式,这样的风格在国内是非常罕见的,因两主楼顶端各装饰有一只丹凤鸟,俗称丹凤楼。

它不仅是一处军事要塞,而且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

老子原是东周的一个守藏史,也就是官府仓库的一个管理员。

他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

传说函谷关关令尹喜有一日远眺日出,遥望东方,只见东方是紫气浩荡八千余里,关令尹喜大喜,紫气东来,势必会有圣人经过。

于是就赶紧命令下人清扫街道,恭候圣人的到来。

果然,几日后只见一精神矍铄、白须白发的老人骑着青牛悠然而来。

尹喜连忙上前迎接,诚邀此人在函谷关小住几日。

此人就是老子,当尹喜得知老子将要出关云游,不免觉得可惜,于是就想方设法请求老子留下他的学问,老子感慨他的求学之心,便在此留下五千言之后,出关西去,至此世上再也无人知晓老子的踪迹。

只在函谷关留下“紫气东来”的传说,和道家经典《道德经》流传于世。

为了纪念这件事,后人便在老子著经的地方修筑了太初宫。

好了,朋友们,由于时间的关系,函谷关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的时间是自由活动时间,“紫气迎君来,祥云伴君归”,游览结束后,我将在停车后恭候大家的归来。

再次感谢大家的配合,谢谢。

我们待会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