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无声胜有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时无声胜有声”
——论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都要关注班里孩子们的学习状态、生活情况、思想
动态等,同样的,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所谓的“渣子”,不仅不学习,还扰乱
课堂秩序,影响班风,简直是“一颗老鼠屎害了一锅汤”。我刚开始和大部分
班主任一样,苦口婆心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不行就“威逼利诱”,若还不行,
就干脆放弃了,认为“孺子不可教也”。
今年,学校实施开展了“家校联系,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实践
活动,倡导教师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微信等,多于家长联系,深入了解孩
子的生活环境。于是,我把那几位问题生的父母都请了过来,聊了很久,企图
能够找到拯救孩子的突破口。在我总结与家长们的谈话中,我惊奇地发现,这
些家长们也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品德修养的问题,天天都会对孩子讲道理,
举例子,希望孩子能够改邪归正,朝阳光明媚的道路走去;可我又发现,越喜
欢讲道理的家长,孩子往往越不听话,诶,这是怎么回事呢?
“讲道理”是许多家长常用的一种教育方式,一直以来备受推崇。但家长
们也慢慢地发现讲道理对于许多孩子来说压根没有用,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
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有位妈妈向我诉苦道,说她儿子小鑫现在特别逆反,一点都不听父母的话。
父母要求做的事情,偏不做;而不让做的事情,却偏偏做。还学会了威胁父母,
如果父母没有满足他的需求,如玩电脑、买手机等,他就不吃饭,或不上学,
甚至是离家出走等。这位妈妈没少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道理,甚至是对孩子发
脾气、动粗,可还是一点用也没有。她用渴求的眼光问我:“老师啊,你说这
咋办啊,我真是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对小鑫妈妈说,你既然已经发现讲道理没有用,那就应该立即停止,采
用别的方式来解决。她一脸迷茫,情绪上有点抵触地问我,难道讲道理没用吗,
那能用什么方式教育他呢?
我告诉小鑫妈妈,小鑫之所以这么骄纵、敢拿事情威胁你们,是因为你们
父母从小太宠溺他了,小时候肯定是有应必求,所以才养成了他这种不良行为。
我认为你们可以稍微放下手,不要对他的任何事情都全权包了,让他碰下头,
吃点苦头,他就自然会明白了的。例如,他若是不吃饭,你也别管他,据我观
察现在的孩子,他饿了,实在是忍不住煎熬了,会自己偷偷找东西吃的。你不
必动不动就在他面前大发言辞,只需冷静地悄悄观察他的行为和思想动向即可。
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性的过程,这
个原理几乎在理论上无人不承认,但是在实践中又无人不违反。要使孩子明白
并接受道理,不要仅仅是把道理告诉孩子,必须要找机会让孩子有机会在实践
中获得连续不断的感知经验。
曾经看到过一则新闻,广州张忠良夫妇收养了十个孤儿,一旦孩子做错事,
张忠良夫妻不会责骂他们,也不会喋喋不休地讲大道理,而是让孩子们通过实
践体验,来完成对一个道理的认识。例如,有一次张忠良让家中的小女儿慕恩
带着眼盲的姐姐美春出去玩耍,可中途两姊妹发生了口角,慕恩一气之下把姐
姐丢在了大街上,独自回来了。张忠良知道后,什么都没说,只是让慕恩做了
一个很小很简单的体验:用毛巾蒙住慕恩的眼睛,让她自己在外面走一段路。
从此以后慕恩变得特别懂事,再也不耍小孩子脾气了。这个教育的小细节,让
我们对张忠良夫妇敬佩有加,他们只是很普通的父母,从来没学过心理学和教
育学,可对教育的理解却那样透彻,没有对孩子的真爱,是不可能有这份悟性的。
父母们都知道“行不言之教”的经典教育方法,可一遇到问题时,大多数
父母只想到如何给孩子讲道理。试想一下,指望动动嘴皮子,说点什么,就可
以改善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这怎么可能呢?
作为一对合格的父母,应当懂得教育孩子时,教条不重要,教养才重要。
对此,我有以下几条建议望家长能够采纳:
1、讲道理一定不要口是心非。首先在你对孩子讲道理前,先想想你的那个
道理对不对,你自己能信服不。很多家长在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会给孩子
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分数并不重要,能力才最重要;一时的失败算不了什么,要学会在失败的泥泞中站起来。可一在平常,家长们又天天警告孩子,一定要
好好学习啊,如果下次考试考不好,就不让你出去玩了,给你报个辅导班,好
好加把劲。如果家长们这样口是心非,那以后孩子还怎么信任父母呢?
2、避免向孩子灌输庸俗的价值观。有些父母告诉孩子不必在学习上帮助他人,因为这样给他人讲题既浪费时间,又很可能会被他人超过,所以自己学自
己的就行了,不必管他人。还有些父母特别反对孩子去竞选班委,说这样会耽
误学习成绩,还会得罪不少同学。孩子就这样从父母这里学会了小钻营、小算计,却学不到大胸襟、大情怀。这样的道理,是在降低了孩子的视野和胸襟,
束缚限制了他的人生发展。
3、切不可把“不讲道理”做成“不讲理”。有些父母是不给孩子大讲道理,但他们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只要孩子一不听话,就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
解决,更有甚者,在暴揍了孩子之后,还美化自己的行为。对正在抽咽地孩子
深情地讲“孩子,我为什么要打你,还不是因为我爱你,希望你能够变好”。
天啊,这简直是强盗逻辑,矫情得十分了得,其实就是不讲理。
伟大的教育家卢梭曾说过:“事事讲一番道理,是心胸狭窄的人的一种癖好。有气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种语言的,他通过这种语言,能说服人心,作出行动。”想让孩子懂道理,父母口头上就要少讲道理,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一言
一行去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相信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方式会让
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