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结构、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结构、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
——基于中国银行类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以资本结构、内部控制及公司绩效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我国银行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从公司层面上探讨三者的相互作用机理。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就我国银行类上市公司而言,其内部控制评价指数与公司业绩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资本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且资本集中度是内部控制水平与公司绩效的中介变量。该研究结论为我国银行进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建设提供依据,并为监管层的决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险管理,资本结构,内部控制,公司绩效
一、引言
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近20年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也逐步由单纯的内部牵制过渡到系统的风险管理阶段。在制度建设方面,政府监管层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这些制度对提高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成本都起到积极的作用。2008年6月28日,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被称为“中国版萨班斯法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该规范详细规定了内部控制的内涵、目标、原则和要素,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监管为促进、以中介机构审计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实施机制,要求企业实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制度,并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国务院有关监管部门有权对企业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明确企业可以依法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可以预见,《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实行必将为我国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更好地应对风险起到积极作用。
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管理实践来看,银行类上市公司由于其金融产品、资本结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特殊性,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及管理水平要普遍优于其他行业的上市公司。1998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在吸收了各成员国经验及其以前出版物所确定的原则的基础上,参照内部控制理论,颁布了适用于银行的《内部控制系统评估框架》(以下简称评估框架),它描述了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评价五个基本要素构成,提出了13条指导性原则。巴塞尔委员会《内部控制系统评估框架》是内部控制理论在金融、银行领域的延伸和发展,它所提出的核心内容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认同和接受,对许多国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起到了指导
性的作用。2004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新巴赛尔资本协议》(BaselⅡ),强调了银行风险管理的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责任和市场约束。这对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如何对我国银行类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有一个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评价,发现银行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的优势,归纳总结其经验,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并为其他行业提供良好的借鉴,这是本文的目的之一。
同时,在当前经济转型环境中,我国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软约束以及外部监管制度的低效率,严重影响了公司绩效,基于这一逻辑,资本结构应当与内部控制水平存在相关关系。但是,由于银行类上市公司高负债的特殊性,很多相关的实证研究都将其排除在样本之外,那么,银行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及内部控制水平之间是否存在任何相关性?本文拟通过实证分析初步探讨这一问题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文献回顾
近年来,学界对具有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的特征和内部控制的后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Ce和McVay(2005)通过研究10000家公司中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145家公司后发现,内部控制弱化与公司会计资源缺乏有关,并且内部控制缺陷与企业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呈正相关关系,与企业生命周期和盈利能力呈负相关关系;Bryan和Lilien(2005)认为,相对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具有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规模更小,业绩更差;Doyle et al.(2007)发现,那些规模小、利润率低、组织结构复杂、短期内规模膨胀或者经过重整的公司更有可能出现内部控制缺陷。国内的研究以指数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为主,比如,林钟高、郑军等(2009)构建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指标及其评分体系,以房地产业、医药行业以及垄断行业的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性披露为对象,重点研究企业产品成本和外部负效应的信息治理机理及披露问题。
研究资本结构和公司绩效文献也有很多,比如,Bede和Means(1932)认为,公司绩效和股东分散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公司价值随内部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管理层持股之后其在背离公司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同时,自身的资本价值也会受到影响;Shleifer和Vishny(1997)认为,一定集中度的资本结构或者债权结构将有效地防止管理层侵占所有者利益,并且该方法同加强对中小股东的法律保护一样,都可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LLSV(1999)对27个富裕国家的大公司考察后发现,除了在少数有非常好的投资者保护的国家之外,大部分公司的资本是相对集中的,因此,这些大公司公司治理的中心就变成了防止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国内学者对于资本集中度的研究成果也很多,何浚(1998)统计了我国上市公司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不同区间上的数量情况;周业安(1999)对资本结构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关系进行检验,得出A股、国有股、法人股
的比例与净资产收益率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而B股与H股比例与净资产收益率之间有负相关关系。
通过以上文献回顾不难发现,对于内部控制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未形成比较一致的结论,尤其是没有分析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而只是停留在相关性分析阶段。而在国内,内部控制的相关信息披露还停留在自愿性披露阶段,《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自评价报告》中披露的信息极其有限,而内部控制缺陷的相关信息更是少之又少,加之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之初,一些企业对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的概念边界把握不清,披露的数据缺乏说服力和应用价值,给实证研究带来很大难度。并且,就专门研究资本结构的文献而言,即使是做大样本的上市公司研究,也基本没有涉及专门针对金融类公司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关系的研究。
三、研究设计
(一)内部控制评价指数的指标体系
银行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数见表1。
1.控制环境指标。根据COSO委员会1994年版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的阐述,内部控制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主体员工的诚信、道德价值观和胜任能力;管理层理念和经营风格;管理层分配的权利和责任、组织和开发其员工的方式以及董事会给予的关注和指导。
《评估框架》在控制环境方面从董事会、高管层及组织文化方面建立了三个评估标准;同时,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表明,管理层持股和董事长兼任高管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委托代理问题,使二者的利益趋同,是一种有利于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机制设计。就内部控制来说,董事和高管的身份结合既保证了确定可接受风险的水平在合理可控的范围内,也便于制定适当的内部控制政策,以监控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