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项-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完美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题攻略] 正确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五个角度 1.了解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首诗的形成总是与作者对特定历史事实的感悟有 关(所不同的是其表现方式的差异)。 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社会、对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或褒 或贬,或肯定或否定,或赞美或嘲讽总是带有时代的烙印。 因此,评价诗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应尽可能多地联系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 结合诗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 香,春在无人 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诗意助读】 刚刚从午睡的梦乡中醒来,室内异常清静,空气似乎凝滞了一般,使人愁 闷。于是卷起帘子,明媚的阳光伴随着清新的空气涌入室内,一腔愁绪像鸟儿 一样被放了出去。长长的白天,没有诗朋酒侣,寂寞的自己,只有与黄鹂相对 而语。 暮春时节,柳絮纷飞,在阳光映照下,那飘着絮影、沁着 香的地方,自己 找到了春意。划动小船,欣然前往。还没有写出新的诗句,梨花滴到墨中,满 砚充溢着梨花之香。
问题 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6 分)
思维建模 第一步: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 题干给出了两种相反的观点,可以择其一,也可结合起来谈,但必须结合 诗句谈出自己的理解。 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找到原词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内容,阐述理由和原因。如全词写愁。上片: 午睡醒来,放飞愁绪,心情似乎变轻松了。但在长长的白天里,没有诗朋酒侣, 极感无聊。从而烘托出无侣之孤寂,反映出闲愁仍在,前面所谓“尽放春愁去”, 其实并未放尽。下片:自己看到暮春时节,柳絮纷飞,有意寻春春不见,原来 春天却在这里。但又愁新句未成,故而惆怅。
[对点通关] 一、(2016·濮阳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点绛唇① 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②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 ①本词作于作者被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时。②遮回:掩饰。
有人说本词疏阔放纵,令人生散发弄扁舟之意;也有人说本词洒脱中寓抑 郁,有壮志难酬之悲。你同意哪种说法?请说说你的依据。
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课程之(十二) 分析评价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命题揭秘] 1.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寄寓其中的人生感悟或生活理念 等。
2.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对作者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的态 度进行评价,也包括对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进行评价。
[典例剖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二、(2016·淮安模拟)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客至 杜甫
(1)对历史进行冷静、理性的思考,表达诗人仰慕或惋惜之情。如杜牧和王 安石都写过咏项羽的诗,但由于两人对项羽的自刎都从自身的处境出发,因此, 对历史的思考,表达出来的情感显然是不一样的。
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表达了对 生活百折不挠的态度;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 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表达了客观地面对现实的生活态度。
5.涵泳诗的意境,把握诗人的观点态度 诗的主旨是通过一组组的意境源自文库构成的。因此,体味涵泳诗的意境,有助 于我们把握诗作的观点态度。诗作的意境可以从诗的意象组合、色彩组合等来 表现。
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表明观点。 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 第三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
【答案】 示例一:同意前者。作者独酌买醉,眼见江南秀润的千里江山, 耳听水乡渔歌唱响,日暮的恬静悠闲的生活,容易勾起作者心羡江上,相忘于 清风白云,散发弄舟之意。
示例二:同意后者。陆游作为爱国诗人,一生以抗金救国为己任,无辜获 罪罢职,使他不由地产生英雄无用、壮志难酬的悲愤。买醉乡间,纵情山水只 是他愤懑悲愁、壮志难酬的伪装、掩饰而已。
第三步:紧扣要求,理顺思路,形成答案 按照“观点+诗句内容+理由阐述”的模式。 参考答案:示例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上片抒发 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 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 示例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上片抒发了卷帘放去 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对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脉脉 香春 在无人处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4.辨析用典,把握诗人的观点态度 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强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生动性、含 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诗人往往借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 想感情。辨析所用典故有助于把握诗作所表达的观点态度。 古典诗词的用典是多样的,有引用点化前人语句的,有引用神话传说的, 有引用历史故事的,等等。如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就提到 了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历史人物及他们的故事,借以曲折地表明了自 己对时事的看法,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感叹。
2.把握诗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饱含着作者的情感,或愉悦欢快,或沉痛哀伤,或赞美仰慕,或豪迈闲 适,但不管是哪一种情感都隐含着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观点与态度。 因此,读诗要把握诗情,把握了诗情,才能走进作者的心灵,才能正确地 领悟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怀古咏史诗,从情感的表现方式上来说,大致上就有 两种:
(2)把史实与现实结合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对 这样的诗就应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出作者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感 情切入点,由此去分析作者对生活的观点态度。
3.分析诗句的含蓄意或理趣意,分析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大多古诗词的作者并不是直接地在诗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而是通过写 景或写事含蓄地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现实的情感态度。 对这样的诗,鉴赏时要注意分析景物或人物的特点:把握其含蓄意或理趣 意,由此入手分析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