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合集下载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PPT课件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da57d9f111f18582d05a54.png)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21/7/22
8
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立场不同,感受则不一定相同。
做任何事情应该具有创新精神。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导入:小赵创业的故事
中职机电专业毕业的小赵,受广告宣传的影响,回家后 在镇上开了一家高档名牌服装店。可是,开张之后,看的多, 买的少,一个月下来,陪了八千多元。经过调查才知道,小 镇上居民的收入不高,消费水平上不去,而且自己对服装市 场比较陌生,进货渠道、经营成本以及服装的质量和款式都 把握不准。经过反复考察,他改行开了一家农机维修部,由 于符合自己所学专业,适合当地农民的实际情况,很快就站 稳了脚跟。后来,他还到外地学习掌握了农机改造技术, 更好地满足了农民的特殊需求,生意越做越红火。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人们想问题办事情 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现与客观相一致。 秀才为了显摆自己的才能,违背客观实际,无视 傻儿子的低智力水平,一味从自己的主观愿望 出发,向傻儿子传授待客之道,傻儿子不懂得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针对语言环境的变化 作出相应的回答,从而在待客过程中闹出了笑 话。
生活处处有哲学
如果他问你怎么这样聪明?
——你就说:那当然 , 我们家世代如此。
于是 ,儿子去招待客人。
客人问 :“ 你的父亲呢 ?”
——“ 让我砍了卖了 !"
“ 你母亲呢 ?”
——" 兵荒马乱糟踏了 !”
客人问:“你们家门前的牛粪怎么这么多呀?
”
——" 爹妈辛苦挣的 !"
客人生气地问 :“ 你怎么这么说 ?”
——" 那当然 , 我们家世代如此 !"
王莉丽性格文静、身材高挑。在中考填报志愿时,父母希望她
【高中政治】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ppt精品课件
![【高中政治】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ca0a33de80d4d8d15a4fce.png)
第 一 课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 城市的革命道路。
3、要求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多样性 和统一性的关系
第 一 课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秦始皇可能这样阅兵吗?
世界著名的歌唱家帕瓦 罗蒂,年轻时,曾想做教 师,同时又痴迷音乐。他 拿不定主意,到底是做教 师还是做歌唱家。于是去 问父亲,父亲说:“你如 果想坐两把椅子,可能会 从椅子中间掉下去,生活 要求你只能选择一把椅子”
第 一 课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1、坚持主观符合客观。
第 一 课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2、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 做到实事求是。
第 一 课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实事求是的含义 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 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 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行动的根据。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一 课
退出
春秋时期,越国有一美女,名唤西施,不仅有沉鱼落雁之 容,闭月羞花之貌,而且就是平时所做的任何一个动作,都 是非常美的。有一天西施患病,心口非常痛。她出去洗衣服 时,皱着眉头,用一只手捂着胸口,走在路上虽然非常难受, 但旁人看来今天西施却又别有一番风姿。 有 一邻居容貌长的很丑,却时常效仿西施的衣着、举止。 这一天,她看到西施用手捂着胸口,皱着眉头的样子后,感 到非常美。于是她就跟着学起这个样子来了。本来容貌、形 体都很丑,又皱起了眉头捂住了胸,弄得更加丑陋。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一 课
退出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 事情要把客观实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的 出发点。 客观实际的含义:人的意识之外的现实情 况,即事物自身的属性和特点以及事物之 间的种种联系和关系。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ppt课件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e5b468f78a6529647d5387.png)
理,并加以解释
28
• 实事求是
29
30
31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 基础
32
• 客观实际:
就是指存在 于我们意识 之外的现实 情况,即事 物自身的属 性和特点, 以及事物之 间的种种联 系和关系。
33
•
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
黄莺十分受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 得到国王宠爱的?”
• “造一幢三层楼高的屋子呀,是照您吩咐干的。” • “不对,不对。我要你们造的是那第三层楼的屋
子。我只要最上面的那层,下面那二层我不要, 快拆掉。先造最上面的那层。”
• 工匠们听后哈哈大笑,说:“只要最上面那层, 我们不会造,你自己造吧!”
20
空中楼阁
• 空中楼阁能够建成? 为什么?
21
与要脚但人 尊把踏更生
• 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了,你们照
样子再给我盖一次。记住要三层楼的房子,要和
那幢一模一样。”
19
空中楼阁
• 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不知这次他又 会做出什么傻事来。可是不管怎样,还得照吩咐 去做,大家便各自忙开了。
• 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瞧,心里十 分纳闷,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匠:“你们这是在 干什么?”
27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朱子十一》: “今学者亦多来求病根,某向他说头痛医 头,脚痛医脚,病在这上,只治这上便 了。”
• 【解释】:只医治疼痛的部位,不追究病根。 比喻处理问题不从全局考虑,不究其根本, 什么地方有问题就在什么地方解决,临时 应付。
• 请大家思考:以上现象违背了什么哲学原
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兹有一天同国王谈论哲 学。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国王不 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总是被莱 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其实何止是树叶,世界上一切事 物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有差异。有一位 作家说过:“世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 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这个作家这样 说是有道理的,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 千姿百态。莱布尼兹对国王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 东西后,他又继续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国 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总 被莱布尼兹指出它们之间相同的地方。这个问题概括起来,
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PPT优质课件
![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d0aa4f0b4e767f5acfcef2.png)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
宏 观 领 域
宇宙空间到处是物质世界, 没有上帝居住的天堂。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
微 观 领 域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
生
命
世
界
核酸
DNA
.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 太阳系是在约50亿年前由气体尘云形成的。地球在约47亿年
.
基本观点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
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的特 性就是物质的特性。
原 子
.
基本观点
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各
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 相互转化,原子的属性,如质量不 变、广延性、不可分性,被看成是 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同朴素唯物主义相比,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 质观以一定的自然科学的材料为根据,克服了 自发的猜测的性质,并以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 反对宗教唯心主义,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进步, 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但是,由于 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辩证思维,它仍然 存在着很大的局限。
.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 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
火
木
土
战国时代“五行 说”颇为流行, 并出现了“五行 相生相胜”的原 理,
水
金
.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
如何评价中国古代“五行”说的观点?
“五行”说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 证法因素,“五行说”虽被后来的唯心 主义哲学思想家神秘化,但它的合理因 素,一直被保存下来,对中国古代天文、 历数、医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
宏 观 领 域
宇宙空间到处是物质世界, 没有上帝居住的天堂。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
微 观 领 域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
生
命
世
界
核酸
DNA
.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 太阳系是在约50亿年前由气体尘云形成的。地球在约47亿年
.
基本观点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
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的特 性就是物质的特性。
原 子
.
基本观点
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各
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 相互转化,原子的属性,如质量不 变、广延性、不可分性,被看成是 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同朴素唯物主义相比,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 质观以一定的自然科学的材料为根据,克服了 自发的猜测的性质,并以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 反对宗教唯心主义,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进步, 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但是,由于 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辩证思维,它仍然 存在着很大的局限。
.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 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
火
木
土
战国时代“五行 说”颇为流行, 并出现了“五行 相生相胜”的原 理,
水
金
.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
如何评价中国古代“五行”说的观点?
“五行”说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 证法因素,“五行说”虽被后来的唯心 主义哲学思想家神秘化,但它的合理因 素,一直被保存下来,对中国古代天文、 历数、医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ppt课件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8158f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4.png)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基础
在做出人生选择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环境、资源和能力等因素,避免 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
了解自身和环境是关键
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和不足,同时了解社会、行业和职业的发展趋势,有助 于做出更符合客观实际的决策。
人生选择对客观实际的影响
人生选择与客观实际相互影响
个人的人生选择不仅受到客观实际的制约,也会对客观实际产生影响。例如,选 择从事环保事业可能会推动环保行业的发展。
社会因素
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 习惯和价值观念有深刻影响,进
而影响人生选择。
教育背景
教育背景决定了人们的知识结构 和综合素质,对职业选择和人生
规划有重要影响。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对人们的生活和职业发 展有直接的影响,例如就业政策
、户籍政策等。
03
人生选择与客观实 际的关联
人生选择应基于客观实际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客观实际的理解 • 人生选择的影响因素 • 人生选择与客观实际的关联 • 如何在人生选择中坚持客观实际 • 人生选择与实现个人价值 •性
定义
客观实际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而存在的客观事实和现象,包括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事实 和现象。
个人价值是个人行为和决策的重要依 据,也是人生选择的重要基础。
个人价值是一个主观的概念,不同的 人可能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 。
如何通过人生选择实现个人价值
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
积极探索和实践
在做出人生选择时,需要明确自己的价值 观和目标,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发现自己的潜力和 兴趣,积累经验和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 和价值。
在做出人生选择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环境、资源和能力等因素,避免 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
了解自身和环境是关键
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和不足,同时了解社会、行业和职业的发展趋势,有助 于做出更符合客观实际的决策。
人生选择对客观实际的影响
人生选择与客观实际相互影响
个人的人生选择不仅受到客观实际的制约,也会对客观实际产生影响。例如,选 择从事环保事业可能会推动环保行业的发展。
社会因素
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 习惯和价值观念有深刻影响,进
而影响人生选择。
教育背景
教育背景决定了人们的知识结构 和综合素质,对职业选择和人生
规划有重要影响。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对人们的生活和职业发 展有直接的影响,例如就业政策
、户籍政策等。
03
人生选择与客观实 际的关联
人生选择应基于客观实际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客观实际的理解 • 人生选择的影响因素 • 人生选择与客观实际的关联 • 如何在人生选择中坚持客观实际 • 人生选择与实现个人价值 •性
定义
客观实际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而存在的客观事实和现象,包括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事实 和现象。
个人价值是个人行为和决策的重要依 据,也是人生选择的重要基础。
个人价值是一个主观的概念,不同的 人可能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 。
如何通过人生选择实现个人价值
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
积极探索和实践
在做出人生选择时,需要明确自己的价值 观和目标,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发现自己的潜力和 兴趣,积累经验和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 和价值。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课件课件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课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5aac6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16.png)
第24页,幻灯片共39页
1.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 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
——莱布尼兹 (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
第25页,幻灯片共39页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爱的秘诀: 记者:“请问你们夫妻为什么能相处得这么久?” 救火员:“我们不让星星之火酿成燎原之势。”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第34页,幻灯片共39页
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 )。
A. 客观实际
B. 客观规律
C. 主观愿望 D. 正确观点
第35页,幻灯片共39页
3.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 ( )。
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 C.自己的家庭情况 D.自身的性格
了解社会发展的实际,使自己的主观愿望适应时代潮流,主动地 承担社会历史所赋予我们的责任。
主动选择,既要抓住选择的机遇,又要慎重选择。
第33页,幻灯片共39页
课堂小测试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
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
此山中。”它体现了(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第22页,幻灯片共39页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 可能性
第23页,幻灯片共39页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人生选择就是人们在人生历程中,根据一定的主 客观条件,在追求人生价值中,在多种可能性中 所走的选择和确定的活动。
例如:学习专业的选择,工作职业的选择,生活中 朋友的选择......等等。
1.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 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
——莱布尼兹 (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
第25页,幻灯片共39页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爱的秘诀: 记者:“请问你们夫妻为什么能相处得这么久?” 救火员:“我们不让星星之火酿成燎原之势。”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第34页,幻灯片共39页
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 )。
A. 客观实际
B. 客观规律
C. 主观愿望 D. 正确观点
第35页,幻灯片共39页
3.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 ( )。
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 C.自己的家庭情况 D.自身的性格
了解社会发展的实际,使自己的主观愿望适应时代潮流,主动地 承担社会历史所赋予我们的责任。
主动选择,既要抓住选择的机遇,又要慎重选择。
第33页,幻灯片共39页
课堂小测试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
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
此山中。”它体现了(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第22页,幻灯片共39页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 可能性
第23页,幻灯片共39页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人生选择就是人们在人生历程中,根据一定的主 客观条件,在追求人生价值中,在多种可能性中 所走的选择和确定的活动。
例如:学习专业的选择,工作职业的选择,生活中 朋友的选择......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一 课
退出
春秋时期,越国有一美女,名唤西施,不仅有沉鱼落雁之 容,闭月羞花之貌,而且就是平时所做的任何一个动作,都 是非常美的。有一天西施患病,心口非常痛。她出去洗衣服 时,皱着眉头,用一只手捂着胸口,走在路上虽然非常难受, 但旁人看来今天西施却又别有一番风姿。 有 一邻居容貌长的很丑,却时常效仿西施的衣着、举止。 这一天,她看到西施用手捂着胸口,皱着眉头的样子后,感 到非常美。于是她就跟着学起这个样子来了。本来容貌、形 体都很丑,又皱起了眉头捂住了胸,弄得更加丑陋。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一 课
退出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 事情要把客观实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的 出发点。 客观实际的含义:人的意识之外的现实情 况,即事物自身的属性和特点以及事物之 间的种种联系和关系。
第 一 课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宋朝时,在河南一著名小镇的集市上, 一日,有一位卖枣的老翁高声吆喝:“卖 枣啦,卖枣啦,大枣小核,小枣无核!” 这吆喝还真灵,一会儿他的枣就卖完了。 旁边一位卖核桃的小伙见状之后,也 学着老翁大声吆喝起来:“卖核桃啦,卖 核桃啦,大核桃小仁,小核桃没仁!”
第 一 课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 城市的革命道路。
3、要求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多样性 和统一性的关系
第 一 课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秦始皇可能这样阅兵吗?
世界著名的歌唱家帕瓦 罗蒂,年轻时,曾想做教 师,同时又痴迷音乐。他 拿不定主意,到底是做教 师还是做歌唱家。于是去 问父亲,父亲说:“你如 果想坐两把椅子,可能会 从椅子中间掉下去,生活 要求你只能选择一把椅子”
第一课
第 一 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人生的第一推动力:选择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大鱼,在错 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鱼。 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 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 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 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 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 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第 一 课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二、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 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第 一 课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案例分析
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 受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 王宠爱的?” • 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 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 •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 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于是它 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正好国王在睡 觉,听了秃鹰的叫声,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 下去把秃鹰抓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 • 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 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 定要报仇!”
第 一 课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一页
下一页
退出
2、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 做到实事求是。
第 一 课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实事求是的含义 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 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 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行动的根据。
退出
第 一 课
上一页
下一页
P8 1、两人病症相同,华佗为什么要开不同的药 呢? 2、以上事例说明我们在进行人生选择时应该 注意什么问题?
第 一 课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 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应, 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 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 的反作用。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因此,在实践中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就要从自 身的客观实际出发。否则,就可能 做出错误的人生选择。 • 案例为证——
案例分析
•
•
母鸡下蛋
从前,有一个人养了一只母鸡,他非常关心这只 母鸡每天下蛋的情况,渴望这只母鸡下更多的蛋。心 急的主人就开始想办法。他想,如果多喂食物给母鸡, 那么它就能下更多的蛋。于是,他每天给母鸡比过去 多一倍的食物。结果,这只母鸡并没有多下蛋。主人 没有气馁,认为一定是给母鸡喂的食物还不够。于是 他又增加喂食的分量,结果,这只母鸡长得太肥胖, 再也不下蛋了。 • 思考:这只母鸡为什么不下蛋了?鸡主人为了让 母鸡多下蛋,想了什么办法?他的办法符合实际吗? 结果如何?
•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 秃鹰的不幸遭遇是黄莺害的吗?秃 鹰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它在进行人生 选择时犯了什么错误)?正确进行人生 选择,走好人生路,应该从什么出发? 为什么?
实践与探究
• • • • • • • • • • 凤姐能找到符合她标准的男友吗? 凤姐选择男友的标准: 1、北大清华硕士 2、经济学专业 3、有国际视野 4、身高1米76至1米83 5、无生养历史 6、东部内地户籍 7、年龄25至28岁。 罗玉凤也相当坦率地列出了本人的条件: “身高1米46,平常穿高跟鞋1米53,大专文凭、 博览群书、较为狂妄。”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一 课
退出
有一天,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兹 同国王聊天。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 相同的东西。 国王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 叶,结果总是被莱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 莱布尼兹对国王说完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 同的东西之后,他又对国王说,世界上还没有两个彼 此完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 找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也被莱布尼兹指出它们 之间相同的地方。 这两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 既千差万别,又具有统一性。 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第 一 课
退出
春秋时期,越国有一美女,名唤西施,不仅有沉鱼落雁之 容,闭月羞花之貌,而且就是平时所做的任何一个动作,都 是非常美的。有一天西施患病,心口非常痛。她出去洗衣服 时,皱着眉头,用一只手捂着胸口,走在路上虽然非常难受, 但旁人看来今天西施却又别有一番风姿。 有 一邻居容貌长的很丑,却时常效仿西施的衣着、举止。 这一天,她看到西施用手捂着胸口,皱着眉头的样子后,感 到非常美。于是她就跟着学起这个样子来了。本来容貌、形 体都很丑,又皱起了眉头捂住了胸,弄得更加丑陋。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一 课
退出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 事情要把客观实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的 出发点。 客观实际的含义:人的意识之外的现实情 况,即事物自身的属性和特点以及事物之 间的种种联系和关系。
第 一 课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宋朝时,在河南一著名小镇的集市上, 一日,有一位卖枣的老翁高声吆喝:“卖 枣啦,卖枣啦,大枣小核,小枣无核!” 这吆喝还真灵,一会儿他的枣就卖完了。 旁边一位卖核桃的小伙见状之后,也 学着老翁大声吆喝起来:“卖核桃啦,卖 核桃啦,大核桃小仁,小核桃没仁!”
第 一 课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 城市的革命道路。
3、要求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多样性 和统一性的关系
第 一 课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秦始皇可能这样阅兵吗?
世界著名的歌唱家帕瓦 罗蒂,年轻时,曾想做教 师,同时又痴迷音乐。他 拿不定主意,到底是做教 师还是做歌唱家。于是去 问父亲,父亲说:“你如 果想坐两把椅子,可能会 从椅子中间掉下去,生活 要求你只能选择一把椅子”
第一课
第 一 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人生的第一推动力:选择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大鱼,在错 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鱼。 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 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 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 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 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 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第 一 课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二、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 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第 一 课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案例分析
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 受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 王宠爱的?” • 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 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 •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 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于是它 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正好国王在睡 觉,听了秃鹰的叫声,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 下去把秃鹰抓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 • 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 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 定要报仇!”
第 一 课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一页
下一页
退出
2、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 做到实事求是。
第 一 课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实事求是的含义 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 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 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行动的根据。
退出
第 一 课
上一页
下一页
P8 1、两人病症相同,华佗为什么要开不同的药 呢? 2、以上事例说明我们在进行人生选择时应该 注意什么问题?
第 一 课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 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应, 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 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 的反作用。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因此,在实践中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就要从自 身的客观实际出发。否则,就可能 做出错误的人生选择。 • 案例为证——
案例分析
•
•
母鸡下蛋
从前,有一个人养了一只母鸡,他非常关心这只 母鸡每天下蛋的情况,渴望这只母鸡下更多的蛋。心 急的主人就开始想办法。他想,如果多喂食物给母鸡, 那么它就能下更多的蛋。于是,他每天给母鸡比过去 多一倍的食物。结果,这只母鸡并没有多下蛋。主人 没有气馁,认为一定是给母鸡喂的食物还不够。于是 他又增加喂食的分量,结果,这只母鸡长得太肥胖, 再也不下蛋了。 • 思考:这只母鸡为什么不下蛋了?鸡主人为了让 母鸡多下蛋,想了什么办法?他的办法符合实际吗? 结果如何?
•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 秃鹰的不幸遭遇是黄莺害的吗?秃 鹰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它在进行人生 选择时犯了什么错误)?正确进行人生 选择,走好人生路,应该从什么出发? 为什么?
实践与探究
• • • • • • • • • • 凤姐能找到符合她标准的男友吗? 凤姐选择男友的标准: 1、北大清华硕士 2、经济学专业 3、有国际视野 4、身高1米76至1米83 5、无生养历史 6、东部内地户籍 7、年龄25至28岁。 罗玉凤也相当坦率地列出了本人的条件: “身高1米46,平常穿高跟鞋1米53,大专文凭、 博览群书、较为狂妄。”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一 课
退出
有一天,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兹 同国王聊天。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 相同的东西。 国王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 叶,结果总是被莱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 莱布尼兹对国王说完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 同的东西之后,他又对国王说,世界上还没有两个彼 此完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 找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也被莱布尼兹指出它们 之间相同的地方。 这两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 既千差万别,又具有统一性。 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