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经营管理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出版物销售渠道运营:我国图书发行突破 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束缚,出台了“一主三 多一少”和“三放一联”的改革模式: • 一主三多一少:以国营新华书店为主 体、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 购销形式、少流通环节的图书发行网。 • 三放一联:放权承包、搞活国营书店, 放开批发渠道、搞活图书市场,放开购销 形式和发行折扣、搞活销售机制,发展横 向联合。
• 出版管理方法研究探讨以科学的方法实现 出版管理,采用现代化高新技术管理出版 信息显得格外重要,如选题重复、资源浪 费、买书难和卖书难、产品无市场和市场 无产品等,都与管理中的信息闭塞有关系。
第二章 国外出版业经营管理现状
• 第一节 国外出版管理概况 • 一、国外出版法律管理 • 国外对出版管理立法的目的主要集中在版权保护、 保护和限制出版权利以及维持出版行业秩序三个 方面。 • 1、版权法。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英国1710 年《安娜女王法》。版权法目的是保护作者和出 版者的权利。随着出版的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到来, 各国纷纷对其版权法做了修订,如美国《新千年 数码版权法案》、法国、德国2003年新《德国版 权法》、日本2001年新《著作权法》等。
• (三)数字出版的发展与数字出版产业链 的形成 • 现代出版是一个大出版或大传媒的概念, 它把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 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这八大传媒之 间的界限通过网络进行融合。 • 数字出版业具有多层次的结构,包括网络 学术、教育及文学出版,电子书与软件产 业,网游动漫、手机杂志等。
• 2006年,我国出版社有573家,音像制品出版单位有320家,电 子出版物单位有121家,25家集团,期刊社9400家,报社1900 家,还有80000多个网站,15万家以上的发行单位,数以千计、 近万家的文化工作室和其他众多媒体。 • 出版物传播系统:出版物由发行部门进入流通领域,发行机构 有: • 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中国出版 对外贸易总公司、国有发行机构、非国有发行机构、出版社自 办发行。新华书店、民营书店等。 • 教学科研机系统:出版教育机构、出版科研机构。 • 出版物资供应系统:纸张、油墨、印刷机械、印刷器材、装帧 材料等。 • 出版物评估系统:是反馈功能的系统,如出版物市场调查机构、 发行检测机构,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深圳巴彦克拉图书 市场调研中心等。
• 2、保护与限制出版权利的法律。如法国、 德国《出版自由法》、《出版社权利法》、 英国《淫秽出版物法》、美国《反猥亵 法》、德国《传播危害青少年之文学作品 法》等。 • 3、保障出版行业秩序的法律。如美国的 《公平交易法》、日本的《反垄断法》、 英国的《图书贸易限制法》、德国的《竞 争限制法》、法国的《雅克朗法》等
• 二、出版产业的特征 • 图书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的统一。 • 内容—精神—主观—隐性知识—内在—个体—价值—人—智能 资源、信息资源(文化价值) • 形式—物质—客观—显性知识—外在—群体—使用价值—物— 自然资源、资本(市场价值) • 出版产业的文化性。 • 出版产业的商业性。 • 三、出版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 • (一)出版系统 • “大出版”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它包括一下几个子系统: • 宏观管理系统、编辑出版系统、出版物传播系统、教学科研系 统、物资供应系统、出版物影响评估系统等等。 • 宏观管理系统:新闻出版总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 版局。 • 出版物生产系统:出版社系统、期刊系统、报纸系统。
• 2004年4月,国务院批准中国出版集团转制为中国出 版集团公司,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民营资本、外资进入出版流通领域,获得了较为宽松 的成长环境。2003年新闻总署颁发了《出版物市场管 理规定》,民营图书发行企业获得了与新华书店等国 有资本公平竞争的权利。 • 2004年4月,山东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获得了新闻 出版总署颁发的出版物国内总发行权和全国性连锁经 营许可证,成为长期行政垄断的出版行业“对内开放” 的一个里程碑。
• 出版经营管理应坚持一下几个原则: • (1)法治的原则。 • “一法三条例”:《著作权法》、《出版 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 《印刷业管理条例》。 • (2)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 (3)系统科学的原则。 • (4)不断创新的原则。
• (二)出版经营管理研究的宏观视角 • 行政管理: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出版管理是为了创 造有序、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 • 法律管理:许多现代化出版产业发达的国家,都 有一整套完备的法律法规,如美国的《版权法》、 《反猥亵法》;法国《宪法》、《出版自由法》; 英国《安妮法》、《淫秽出版物法》、《青少年 有害出版物法》、《图书贸易法》;德国《基本 法》、《传播危害青少年之文学作品法》;日本 《宪法》、《著作权法》、《青少年保护条例》 等。
• (二)产业间联系紧密 • 出版产业和相关产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为 出版产业的发展带来众多契机。 • (三)产业竞争加剧 • 出版行业内的竞争将更为激烈,体现在出 版资源的争夺、在出版物市场的竞争和对 出版人才的争夺。
• (四)信息化挑战 •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发展现代出版发行业,积极发展 数字出版,重视网络媒体建设。”“要推 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从主要依赖 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 共存的现代出版业转变”,“积极发展电 子书、手机报刊、网络出版物等新型业 态。”
• 行业管理:行业协会是以从业者共同参与 为目的,是维护行业利益、加强规范、提 倡行业自律、保持公平竞争的组织,它是 连接政府和出版单位的桥梁。我国的行业 协会有中国出版者工作协会、中国印刷技 术协会、中国书刊发行协会、中国期刊协 会、中国编辑学会等。 • 文化管理:就是通过价值观、道德观和行 为准则等文化思维来提升管理。
• 三、出版经营管理研究的微观视角 • (一)出版经营 • 出版经营定位:是全局性思考,是对出版 资源的综合利用,以明确核心产业和非核 心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 出版经营目标:多出好书,不断增强经济 实力,包括出书定位和结构、市场竞争地 位、盈利能力、事业发展和建设速度、人 力资源开发。
• 出版经营计划:包括选题计划、发稿计划、 制作计划、销售计划、财务计划等,应坚 持突出策划、突出整体、突出重点、突出 特色的原则,将长短期的出版计划有机结 合起来,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出版经营模式:有利于调动各单位的积极 性、有利于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映和增 强竞争力,有利于增强出版社的综合实力。
• • • •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
最后,加强出版经营管理,是我国出版业面临的新挑战的需求。 第三节 出版经营管理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出版经营管理的内涵 经营——一项社会化事业或生产经营单位为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 而对自身的工作目标、工作方针、生产规模、技术设备以及产品 和市场的开发、单位的工作体制等所进行的筹划和营谋,以争取 实现少投入多产出的目标。 管理——一项事业或单位,为完成其经营目标而对内部的各项工 作进行的组织、计划、指挥、协调、监督与控制,是为了实现经 营目标而采取的各种工作方法、方式、手段的总称。 出版经营管理——面向出版业进行的、从事各种出版物的生产销 售活动以及对这一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实施和监控。 宏观管理:由出版管理机构对出版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通过法律 法规、经济杠杆、行业管理、文化管理等手段进行管理。 微观管理——出版物选题的制定、组稿、审读、加工、生产、销 售等的计划和组织实施以及为此所应采取的思想、经济、组织、 行政、人事等方面的措施,都属于微观管理范畴。
• (二)现有出版产业链分析 • 一体化产业链。造纸(出版上游)——出版(选 题策划、编辑出版、图书包装、图书市场推广策 划、图书出版市场检测分析、版权贸易)——印 刷与发行(出版下游)。 • 系列化产业链。图书——报纸、期刊——广播、 电视——数字多媒体。出版社不仅可以制作电子 书、电子音像制品在网上传播,而且可以利用网 络的宣传功能,实现文化产品的促销。 • 多元化产业链。出版——其他行业,以出版业内 积累的资本进入非出版相关行业。
• 二、出版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 (一)结构不合理,教材教辅比例过大 • 我国出版产值和利润过分侧重教材和教辅,占 65%左右。 • (二)原创性不足,跟风、重复出版现象严重 • “攒书”现象严重,而反映科学技术发展、教育 教学领域最新成果的图书极为欠缺,许多都是拼 凑抄袭。 • (三)出版物多参差不齐、粗制品多、近年伪书 成灾
• 三、出版产业的发展凸显经营管理的重要 性 • 首先,对出版活动进行经营管理符合出版 的产业化发展趋势。 • 其次,对出版活动进行经营管理是优化出 版产业链的要求。 • 再次,妥善的经营管理有助于解决我国出 版活动中现存的问题。
• •
这些问题是: 我国新闻出版产业规模不大,出版物消 费水平偏低,出版物的质量有待提高;至 今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出版、发行市场体 系,条块分割、地区分割使我国出版业本 应具有的大市场优势得不到发挥,发行水 平不高;民营书店的出现和发展虽然丰富 了发行格局,目前还缺乏法治化的市场规 则和具影响力的行业规范。
• 第二节 出版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 一、出版格局的变化 • (一)出版主体的变化首先是集团化。 • 1999年2月,经新闻出版署的批准,中国第一家出版集团——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正式成立。此后,广东、辽宁、北京等地相 继成立了出版集团。 • 2002年,中国出版集团成立,有人民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 版社、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人民音乐出版社、生活· 读书· 新知 三联书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和新华书店总店、中国出版 对外贸易总公司、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等13家大型 企业事业单位组成。
出版经营管理
第一章 出版经营管理概述
• 第一节 文化产业视野中的出版产业 • 一、文化产业与出版产业 • 1、文化产业——生产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以满足社 会精神需求的各种行业门类的总称。 • 包括:图书出版业、报刊业、广播影视业、音像产业、网 络产业、广告业、艺术产业、体育产业等。 • 2、出版产业——生产出版产品以及提供出版服务以满足 人们精神需求的出版门类的总称。不仅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而且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 (四)出版与发行间的诚信危机,市场秩 序仍需大力整顿 • 目前,折扣、销售信息反馈、结算回款关 系还没有形成规范性的可以遵循的制度, 影响了出版与发行之间的相互信任、信赖 和依存。 • (五)图书品牌开发不足,社际品牌认知 度普遍偏低
• (六)行业发展“滞涨”现象凸现 • 由于盗印、盗版图书存在,图书平均发行册数下降,单位成本 上升,书价随之提高,另外装帧豪华的“天价书”使一般读者 望而却步。 • 2005年1月,著名出版人巢峰指出图书“滞涨”的十种现象: • (1)图书品种急剧上升,每种年平均销售数量却急剧下降; • (2)人均购书册数20年变化不大,今年来呈下降趋势; • (3)图书销售册数增长远低于GDP增长; • (4)图书总定价增长远高于总印张增长; • (5)图书出版成本年年上涨,居高不下; • (6)近期出版利润停滞不前,已呈下滑趋势; • (7)图书发行折扣越打越大,退货率不断上升; • (8)货款结算期日益延长,信任危机加剧; • (9)图书销售设施大幅增加,销售成本不断提高; • (10)图书库存金额不断上升,资金周转慢。
• (二)出版管理 • 出版社的管理职能是指在一定环境下,出 版社对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领导、 组织、计划和控制、以达到既定的经营目 标的过程。 • 目前我国出版社的管理机制有目标管理制、 责任编辑制、岗位责任制等。 • 出版管理内容研究可细分为人力资源管理、 选题和书稿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 财务管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