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知晓2014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090517中华麻醉学会关于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的专家共识

090517中华麻醉学会关于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的专家共识
导尿、打点滴、动脉穿刺 或术后疼痛
记忆可以分类为
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
? 本共识中,知晓定义为“recall” ? 限定为外显记忆,不包括内隐记忆 ? 不包括全麻诱导入睡前和全麻苏醒之后所
发生的事件 ? 术中作梦也不认为是术中知晓
? 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
意味每年有 26000例, 病人术中发生知晓
国内调查结果
? 术后2次随访10:,9知31晓例4/62例5医,院 0.41% 怀疑知晓 47例,0.41% 做梦 355例, 3.19%
Xu L, et al. 2009
麻醉中知晓严重并发症
?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 30-50%发生严重的情感和精神健康问题
please refer to ASA's brochure regarding awareness
(/patientEducation/Awarenessbrochure.pdf ).
定义和基本概念
术中知晓被定义为
? 在全麻下的外科手术中出现了意识状态 (conscious)
? 并且在术后可以回忆(recall)起术中发生的 与手术相关联的事情或事件
意识(consciousness)
? 定义为病人能够在他所处的环境下处理信 息的一种状态
? 麻醉医生判断意识是否存在,通常是观察 病人对各类刺激有无有目的的反应
-对指令反应的睁眼和对疼痛刺激的体动
? 使用了肌松药,会失去这种有目的的反应
回忆(recall)
? 指病人能够提取(retrieve)他存贮的记忆 ? 通常由病人自己主动回想和报告其在全麻期

麻醉与术中知晓演示文档.pptx

麻醉与术中知晓演示文档.pptx

最新.
4
术中知晓的发生率
• 国外术中知晓发生率 0.1-0.2% – 美国约0.13% – 欧洲 0.2%或以上
• 国内一项多中心、大样本调查: – 术中知晓 0.41% – 可疑知晓率 0.41%
• 儿童的发生率高于成人
– 0.6-0.8%
• 高危人群可达1% – 心脏手术 – 产科手术 – 急诊手术和休克
• 持续数月或数年 • 引起医疗纠纷增多,导致社会问题
最新.
6
ASA提出的麻醉目标
• 避免术中知晓、维持理想的血流动力学、最佳的麻醉 恢复质量、避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以及避免围术期死 亡。
最新.
7
术中知晓的危险因素
• 患者因素
– 知晓发生史
– 大量服用或滥用药物(阿片类药、苯二氮卓类、可卡因)
• 手术因素
术中知晓发生率%
0
0.5
1
1.5
美国
0.13 %
欧洲
0.2 %或以上
中国
明确知晓0.41%
疑似知晓 0.41%
儿童
0.6~0.8%
高危
1%
最新.
5
术中知晓的潜在伤害
• 严重的情感和精神(心理)健康问题 – 30-50% 术中知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 心理行为异常 – 睡眠障碍、焦虑、精神失常
10
最新.
10
吸入麻醉剂的优势
七氟烷吸入麻醉深度可监 测,MAC与年龄的关系明 确。在特定的年龄下呼气 末浓度能转换成相应的 MAC值,这意味着当我们 知道呼气末浓度,便可以 随时知道患者的麻醉深
度。
七氟烷存在明确的MAC与年龄之间的对 应关系

中华麻醉学会关于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的专家共识58页PPT

中华麻醉学会关于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的专家共识58页PPT
中华麻醉学会关于术中知晓预防和脑 功能监测的专家共识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神经功能监测在预防全麻术中知晓的应用

神经功能监测在预防全麻术中知晓的应用

术中知晓与神经功能监测
▪ 为预防术中知晓发生,相关指南共识均推荐进行神经功能监测,其中ASA于 2006年发表的指南中指出要对存在术中知晓危险因素的患者实施神经监测;
▪ 英国国家卫生与保健评价研究院关于特定患者使用基于脑电图的麻醉深度监测 指南(2012版)建议对术中知晓风险较高的患者,在典型或深度麻醉剂量下很 可能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接受计划性TIVA技术的患者术中使用麻醉 深度监测;
①全凭静脉麻醉(TIVA),应用吸入麻醉时,麻醉科医师可以根据 呼出的麻醉药物浓度进行实时吸入麻醉药剂量调整,而TIVA时不容 易测量静脉麻醉药血药浓度,从而可能导致静脉麻醉药剂量不足;
术中知晓的风险因素及后遗症
②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肌肉麻痹除去了患者知晓的生理学体征之 一,即有意体动; ③快诱导插管; ④麻醉科医师对麻醉深度判断错误,如认为深麻醉不安全、给药系 统出现错误、使用不恰当的麻醉方案等。
▪ 中国学者撰写的《术中知晓预防与脑功能监测专家共识(2014版)》中建议进 行准确的麻醉深度判断,评估有目的的体动和合理采用脑功能监测。
术中知晓与神经功能监测
▪ 麻醉深度监测
▪ 脑电双频指数(BIS) 脑功能监测包括原始的脑电图监测以及 加工的脑电图监测,如BIS、Narcotrend指数、诱发电位、熵指数 等。2008年,Michael S Avidan教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 表了两项大样本、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第一项单中心研究共 纳入2,000例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呼气末麻醉剂浓度(ETAG) 导向麻醉组(当ETAG>1.3MAC或<0.7MAC时提示调整麻醉深 度)与BIS导向麻醉组(当BIS>60或<40时提示调整麻醉深度)。
术中知晓与神经功能监测

2014麻醉质控专家共识

2014麻醉质控专家共识

麻醉科质量控制专家共识(2014)2015-02-11 03:22 来源:编辑:麻晓点击: 769麻醉科质量控制专家共识(2014)于布为,王保国,田鸣,朱斌,严敏,李天佐(执笔人),姚尚龙,黄宇光(负责人)麻醉科作为临床二级学科,承担着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护、疼痛治疗等临床工作和相应的教学、科研任务,其业务场所包括手术室内和手术室外。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麻醉科在医疗机构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特别是在医疗安全保障、运行效率方面发挥着平台和枢纽作用,在舒适化医疗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安全与质量管理是麻醉学科管理的重点内容,涉及制度、规范、流程、硬件、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

一、基本要求(一)总体要求1. 麻醉科应设立“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小组”。

科主任(或负责人)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有专人负责麻醉质控相关报表及登记。

科室应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召开质量控制小组会议并有开展工作的记录。

定期开展麻醉质量评估,将麻醉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指标作为科室质量安全管理与评价的重点内容。

2. 建立麻醉信息系统并纳入医院信息系统,并以此为麻醉科质量控制的技术平台。

麻醉科质量控制小组应对涉及麻醉质量的相关指标建立月年度统计档案,并促进各项指标不断改进和提高。

3. 麻醉科质量控制工作应涵盖麻醉及其相关的工作场所,包括手术室、手术室外实施麻醉的医疗单元、麻醉科门诊、疼痛门诊、PACU、恢复室、麻醉准备室等。

(二)人员要求1. 人员资质(1)从事临床麻醉及相关工作的医护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和相关岗位培训的合格证书,定期考核合格。

(2)按照医疗机构的分级实行相应的麻醉科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并落实到每一位麻醉科医师。

麻醉科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应执行良好、无超权限操作情况。

定期对麻醉科医师执业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并有相关记录。

2. 技术力量配备麻醉科医师及相关人员的数量需与麻醉科开展的业务范围、手术医师数量、手术台数、年手术总量和手术台周转等情况相适应。

2014胆道重建技术专家共识

2014胆道重建技术专家共识

2014胆道重建技术专家共识1、概述胆道重建是肝胆胰外科的最基本操作之一,广泛应用于肝内外胆管结石、肝胆管狭窄手术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晚期梗阻性黄疸内引流、胆管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肝移植术等。

胆道重建方式繁多,按照吻合类型可以分为胆胆吻合和胆肠吻合,按照吻合方式可分为端端吻合、端侧吻合、侧侧吻合等。

胆胆吻合主要适应证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修复、胆道良性狭窄和肝移植中的胆道重建等。

由于其符合生理、便于介入治疗等优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作为首选。

胆肠吻合术适应证包括:复杂胆石症、胆道恶性肿瘤和壶腹周围肿瘤、胆道闭锁和胆总管囊性扩张等先天性疾病、肝部分切除后断面胆管的内引流,以及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导致胆管炎反复发作等。

是否采用胆肠吻合主要有两点,即在原有胆管结构已行手术切除或原胆管通路存在的狭窄、梗阻、缺损经切开成形后直接关闭仍可致管腔狭窄时,应首选胆肠吻合。

胆肠吻合主要方法包括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胆管间置空肠十二指肠吻合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基础的各种抗反流术式以及胆管空肠袢式吻合术等。

由于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高,目前已被主流观点所摒弃。

但仍有学者认为在保证吻合口通畅的前提下,该术式简单易行,对高龄病人和情况较差的病人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由于胆管间置空肠十二指肠吻合术操作复杂,间置的空肠导致细菌易位,而且并没有完全抗反流,所以目前很少采用。

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现在最为广泛应用的胆肠吻合术式,由于这种术式改变了解剖结构,也可发生反流性胆管炎。

虽然在这种术式的基础上设计了多种抗反流术式,但临床效果均有限。

从本质上讲,胆管空肠袢式吻合术也是一种基于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改良术式,由于其不横断空肠,不改变空肠原有的电生理活动,因此,减少了由于胆支肠袢生理功能异常导致的胆汁反流。

2、吻合技术要点2.1胆道重建的基本原则应根据疾病情况及术者经验选择胆道重建方式,要充分保证胆管血供,尽量外翻缝合,保证管腔的光整平滑,尽量将线结置于管腔外,保证管腔内无异物。

神经外科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与麻醉专家共识(2014)

神经外科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与麻醉专家共识(2014)

神经外科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与麻醉专家共识(2014)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王天龙王国林(负责人)王保国王海云石学银许幸孙立李恩有陈绍辉孟令梅徐世元郭曲练黄焕森梁伟民韩如泉(执笔人)裴凌目录一、躯体感觉诱发电位二、运动诱发电位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四、肌电图五、脑电图六、附录神经系统具有通过电化学活动传递信息的独特功能,意识状态改变时(例如昏迷、麻醉),可以通过监测电化学活动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状态。

然而,传统的生理监测(例如血压和血氧)仅能作为反映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间接参数。

术中神经生理学监测虽然不能取代唤醒试验,但可以发现那些改变神经功能的手术操作或生理学内环境变化,监测处于危险状态的神经系统功能,了解神经传递过程中电生理信号的变化,从而帮助手术医师及时、全面的判断麻醉状态下患者神经功能的完整性,提高手术操作者的术中决策力并最终降低手术致残率。

除了手术因素,生理学管理和麻醉药物的选择也会影响神功能。

我们应当重视所有团队成员(例如外科医师,麻醉医师和神经电生理监测医师)的努力。

目前,神经处外科手术中常见的电生理监测技术包括: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SEP),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lpotentials,MEP),脑干听觉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s),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和脑电图(electroencelphalogram,EEG)等。

一、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刺激外周神经引发的感觉冲动经脊髓上传至大脑,在整个传导路上的不同部位放置记录电极,所记录的神经传导信号经监测仪信号放大器放大后的波形就是SSEP。

SSEP头皮记录电极的入置基于10-20国际脑电图电极放置系统进行定们(见附图7-1)。

(一)SSEP监测在神经外科术中的应用术中SSEP监测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手术中:1、脊柱融合术;2、脊髓肿瘤切除术;3、动静脉畸切除术;4、胸腹部动脉瘤修补术;颅内肿瘤切除术;5、颈动脉内膜剥脱术;6、颅内动脉瘤夹毕术;7、术中感觉皮层的定位。

术中知晓专家共识

术中知晓专家共识

• 如果有一天你的外科医生这样评价你:你搞麻醉 只是让病人睡过去,不动而已.....

你该想想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为病人做点什
么了。
h
13
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 专家共识
h
1
定义和基本概念
• 术中知晓:
全麻下的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有意识的状态, 并且在术后可以回忆起术中发生的与手术相关联 的事件
• 意识:
病人能够在他所处的环境下处理外界信息的一种 状态
h
2
记忆
• 外显记忆 病人能够回忆起全麻期间所发生的事情或事件
• 内隐记忆
病人并不能够回忆起全麻期间所发生的事情或事件,但 某些术中发生的特定事件能够导致病人术后在操作 能力 或行为方面发生变化
• 回忆 指病人能够提取他(她)所存贮的记忆
h
3
• 假阳性:
梦境,诱导前,苏醒后
• 假阴性:
调查用语,调查时点(1/3 在PACU ;1/3 在术后1~2 周)
h
4
术后调查术中知晓的用语
• (1) What is the last thing you remembered before you went
h
10
术中麻醉管理
(1)检查设备,减少失误;(输注泵电源、开关,三通,接头,输液通道通畅)
(2)预防性地使用苯二氮卓类药,包括术前和浅麻醉时应用;
(3)术中有知晓危险时(如发生气管插管困难),应追加镇静药;
(4)单纯血液动力学数据不是麻醉深度是否满意的指标;
(5)肌松药可掩盖对麻醉深度的判定;
(6)监测呼气末麻醉药浓度,维持>0.8MAC;
(7)用脑功能监测设备监测麻醉(镇静)深度,BIS(<60)监测能够明显减 少术中知晓的发生率(A级)

术中知晓专家共识

术中知晓专家共识

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专家共识吴新民、于布为、叶铁虎、张炳熙、佘守章、王焱林、岳 云(执笔)根据ASA的最新调查,病人对麻醉最为担心的问题为:失去记忆、术中知晓、术后疼痛、术后恶心呕吐和死亡等。

而ASA最新提出的麻醉目标为:避免术中知晓、维持理想的血流动力学、最佳的麻醉恢复质量、避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以及避免围术期死亡。

由此可见,预防术中知晓不仅仅是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

一、术中知晓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术中知晓(intraoperative awareness):确切地说应该称之为全身麻醉下的手术中知晓。

在本共识中,术中知晓被定义为:全麻下的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有意识(conscious)的状态,并且在术后可以回忆(recall)起术中发生的与手术相关联的事件。

意识被定义为病人能够在他所处的环境下处理外界信息的一种状态。

麻醉科医生判断病人的意识是否存在,通常是观察病人对各类刺激是否有目的的反应。

例如,对指令反应的睁眼和对疼痛刺激的体动。

但是,如果使用了肌肉松弛药,则病人的这种有目的的反应将很难被观察到。

记忆可以分类为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和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

本共识中,知晓定义为回忆,因此,本共识中的术中知晓只限定为外显记忆,而不包括内隐记忆;也不包括全麻诱导入睡前和全麻苏醒之后所发生的事件。

术中做梦也不认为是术中知晓。

回忆指病人能够提取(retrieve)他(她)所存贮的记忆。

通常在全麻期间发生的事情或事件由病人自己主动回想和报告,或经医生用规定的调查用语提示后引出。

术中知晓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

研究表明,脊柱侧弯矫形手术的病人,对术中唤醒试验的知晓率仅为16.7%左右。

确定一个病人是否发生了术中知晓,除听取病人的陈述外,还需要与参与该病人麻醉和手术的医生核实;并需一个由若干专家组成的小组来鉴别知晓或可疑知晓。

外显记忆指病人能够回忆起全麻期间所发生的事情或事件。

术中知晓专家共识ppt课件

术中知晓专家共识ppt课件
.
术中麻醉管理
(1)检查设备,减少失误;(输注泵电源、开关,三通,接头,输液通道通畅) (2)预防性地使用苯二氮卓类药,包括术前和浅麻醉时应用; (3)术中有知晓危险时(如发生气管插管困难),应追加镇静药; (4)单纯血液动力学数据不是麻醉深度是否满意的指标; (5)肌松药可掩盖对麻醉深度的判定; (6)监测呼气末麻醉药浓度,维持>0.8MAC; (7)用脑功能监测设备监测麻醉(镇静)深度,BIS(<60)监测能够明显减 少术中知晓的发生率(A级) (8)减少术中对患者的不必要刺激(声、光), 使用耳塞有预防术中知晓的作用。
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 专家共识
.
定义和基本概念
• 术中知晓: 全麻下的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有意识的状态, 并且在术后可以回忆起术中发生的与手术相关联 的事件
• 意识: 病人能够在他所处的环境下处理外界信息的一种 状态
.
记忆
• 外显记忆 病人能够回忆起全麻期间所发生的事情或事件
• 内隐记忆 病人并不能够回忆起全麻期间所发生的事情或事件,但 某些术中发生的特定事件能够导致病人术后在操作 能力 或行为方面发生变化
• (4) Did you dream during your operation?(在手术中你做过 梦吗?)
• (5) What was the worst thing about your operation?(有关这 次手术,你感觉最差的是什么?).
• 发生率
国外:0.1%~0.2%,高危人群可高达1%以上。 国内:发生率为0报告,向质控部门报告,为病人 提供适当的术后随访和相应治疗。
.
• 术中知晓是一个老话题,就像过马路一样平常......
• 如果有一天你的外科医生这样评价你:你搞麻醉 只是让病人睡过去,不动而已.....

中华麻醉学会关于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的专家共识

中华麻醉学会关于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的专家共识

中华麻醉学会关于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的专家共识引言:在手术过程中,术中知晓是一种极为危险的情况,对于患者来说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为了提高手术安全性,保障患者的手术过程中不会出现术中知晓的情况,中华麻醉学会召开了一次专家会议,针对术中知晓的预防和脑功能监测进行讨论,形成了以下的专家共识。

一、术中知晓的定义和分类术中知晓是指患者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在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受,意识清晰或部分清晰。

术中知晓可分为:1.完全知晓:患者能清晰地意识到手术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情,过程中可能会感受到疼痛。

2.部分知晓:患者对手术过程和环境有模糊的记忆,但不清晰。

术中知晓的发生可能与麻醉操作技术、药物选择、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二、术中知晓的危害与预防措施术中知晓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并且增加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

为了预防术中知晓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1.积极的术前沟通和评估:麻醉医生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沟通,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麻醉相关的个体差异,进行风险评估。

2.合理的麻醉药物选择:选择适合患者的麻醉药物,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的麻醉药物方案。

3.安全的麻醉操作: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麻醉深度,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适当的麻醉状态。

4.应用脑功能监测技术:脑功能监测技术,如脑电图(EEG)、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等,可以帮助麻醉医生监测患者的脑功能状态,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

5.综合评估术中知晓风险:在患者个体化的麻醉方案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手术类型等因素,评估术中知晓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脑功能监测的价值与应用脑功能监测可以评估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脑电活动等指标,帮助麻醉医生监测患者的脑功能状态,调整麻醉深度和麻醉药物剂量,减少术中知晓的发生。

脑功能监测技术包括:1.脑电图(EEG)监测:通过监测患者的脑电活动,判断患者的麻醉深度和意识状态。

麻醉与术中知晓讲课文档

麻醉与术中知晓讲课文档
脑电双频指数(BIS)
r = 0.14, P= 0.36
设定丙泊酚浓度(μg/mL)
现在九第页九,页,总共共19页十。九页。
实测丙泊酚浓度(μg/mL)
喜保福宁®的术中知晓风险低
“无或低浓度吸入麻醉剂导致全麻中知晓申诉的相对频率增加2或3倍”
未使用吸入麻醉剂 3.20(1.88-5.46)
女性
3.08(1.58-6.06)
0.07
BIS导向组[2]
2/967
ETAC导向组[2]
2/974
BIS导向组[3] 7/2861
ETAC导向组[3] 2/2852
BIS=脑电双频指数;ETAC=呼气末麻醉剂浓度
BIS导向:当BIS高于60或低于40时提示调整麻醉深度;ETAC导向:当ETAC大于1.3 MAC或低于 0.7 MAC时提示调整麻醉深度。
现在十第五十页五页,,总共共19页十。九页。
吸入麻醉剂的优势
• 呼气末吸入麻醉药浓度(ETAC)即可直观反映麻醉的深度
MACBAR = 2 MAC* 50% 患者对伤害性刺激无肾上腺能反
应的肺泡气浓度
1.3 MAC 95% 患者对切皮刺激无反应 MAC
50% 患者对切皮刺激无反应的肺泡气浓度
2 MAC清醒 = 0.5 ~ 0.7 MAC*
麻醉与术中知晓
现在一第页一,页,总共共19页十。九页。
主要内容
➢ 术中知晓的基本概念
➢ 避免术中知晓的重要性
➢ 造成术中知晓的原因
➢ 避免术中知晓的方法
现在二页第,二页总,共1共9页。十九页。
术中知晓的定义
• 全麻下的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有意识的状态,并且在术后可以 回忆起术中发生的与手术关联的事件。

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专家共识(全文)

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专家共识(全文)

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专家共识(全文)目录一、术中知晓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二、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及潜在危害三、术中知晓的发生机制和可能危险因素根据ASA的调查,患者对麻醉最为担心的问题为:失去记忆、术中知晓、术后疼痛、术后恶心呕吐、死亡等。

而ASA近年提出的麻醉目标为:避免术中知晓、维持理想的血流动力学、最佳的麻醉恢复质量、避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以及避免围术期死亡。

由此可见,预防术中知晓不仅仅是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

一、术中知晓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术中知晓(intraoperative awareness):确切地说应该称之为全身麻醉下的手术中知晓。

在本共识中,术中知晓被定义为:全麻下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有意识(conscious)的状态,并且在术后可以回忆(recall)起术中发生的与手术相关联的事件。

意识被定义为病人患者能够在他所处的环境下处理外界信息的一种状态。

麻醉科医生判断患者的意识是否存在,通常是观察病人对各类刺激是否有目的的反应。

例如,对指令反应的睁眼和对疼痛刺激的体动。

但是,如果使用了肌肉松弛药,则病人患者的这种有目的的反应将很难被观察到。

记忆可以分类为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和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

本共识中,知晓定义为回忆,因此,本共识中的术中知晓只限定为外显记忆,而不包括内隐记忆;也不包括全麻诱导入睡前和全麻苏醒之后所发生的事件。

术中做梦也不认为是术中知晓。

回忆指患者能够提取(retrieve)他(她)所存贮的记忆。

通常在全麻期间发生的事情或事件由病人自己主动回想和报告,或经医生用规定的调查用语提示后引出。

意思和记忆是大脑两个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功能。

患者在术中存在意识或能够按要求完成某些指令性动作并不意味着其一定能够在术后回忆起相关事件。

研究表明,脊柱侧弯矫形手术的患者,对术中唤醒试验的知晓率仅为16.7%左右。

同样,全麻术中应用前臂隔离技术可以按指令完成动作。

术中知晓预防和脑电监测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术中知晓预防和脑电监测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术中知晓预防和脑电监测专家共 识护理课件
• 术中知晓概述
• 护理人员在术中知晓预防中的作用 •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01
术中知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术中知晓是指全麻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意识状态,能够感 知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声音等刺激,但无法回忆和表达的现象。
分类
根据感知程度的不同,术中知晓可分为完全知晓和不完全知 晓。完全知晓是指患者在术中能够清晰感知一切,包括疼痛、 声音等;不完全知晓是指患者仅能感知部分刺激或仅在特定 时刻有感知。
监测数据解读与报告
监测数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解 读,根据数据变化及时调整手 术方案或采取相应措施。
监测报告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 监测设备、监测数据、结论和 建议等内容,为手术决策提供 依据。
监测报告应及时提交给手术医 生和相关医护人员,以便及时 了解患者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05
护理人员在术中知晓预防中的作用
03
术中知晓的预防措施
术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史、过敏 史等,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术中知
晓的高危因素。
术前沟通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过程、麻 醉风险和术中知晓的可能性,以
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术前准备
确保手术室设备齐全、手术团队 熟悉手术流程和麻醉管理,为手 术安全和预防术中知晓做好充分
提高护理人员对术中知晓的认识
01
术中知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可能导致患者长期认知功能障碍 和心理障碍。
02
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术中知晓的 发生机制பைடு நூலகம்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 提高对术中知晓的重视程度。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培训,提高护 理人员在术中监测、识别和处理术中 知晓的能力。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2014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2014
80 35 45 85(ml/kg)
80 40 40 34.5 5.5 80(ml/kg)
70 40 30 25 5 80(ml/kg)
血液 60%血浆 40%血细胞 15%动脉系统 85%静脉系统 血浆 无机离子(Na+、Cl-) 有机物(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 尿素) 白蛋白:胶体渗透压 血浆容量
二、人体液体分布
三、监测方法
尚无直接、准确监测血容量的方法 需进行综合监测、评估、判定
无创循环监测指标
心率(HR) 无创血压(NIBP) 尿量、颈静脉充盈 度、四肢皮肤色泽 和温度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超声心动图
有创血流动力学 监测指标
中心静脉压 (CVP) 有创动脉血压(IABP) 肺动脉楔压(PAWP) 心室舒张末期容量(EDV) FloTrac SvO2 ScvO2
专家建议
术中应常规监测血压,并维持患者的血压在正常范围。复杂大手术推荐连续动脉血压监测。 术中连续CVP监测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容量状况。如果CVP结合HR、ABP、尿量和乳酸监测,则对患者的容量状况的评估有更重要的指导价值。及时监测动脉血气和血电解质水平是有益的。 重症患者和复杂手术中动态血流动力学参数SPV、PPV和SVV在评估患者的容量状况和对液体负荷的反应优于静态血流动力学参数CVP和PAWP。 估计有大出血的外科手术期间应监测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
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
动脉血气、电解 质、血糖、胃黏 膜Ph(pHi)及 血乳酸 血红蛋白(Hb) 和红细胞压积(Hct) 凝血功能
三、监测方法
1、无创循环监测指标 (1)心率(HR) (2)无创血压(NIBP) SBP > 90mmHg MAP > 60mmHg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14)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14)

减少不良反应或意外事件的发生。
2009年发表的<临床麻醉监测指南>取得了较大的成绩,2014 年,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临床麻醉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减少麻醉 意外的发生,降低麻醉死亡率,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组织专家组 参考其他国家麻醉监测标准或指南,结合当前我国经济条件、医疗
设备现状和麻醉科医师队伍结构制定临床麻醉监测指南,为临床麻
循环
受损等;高血压(通常收缩压>180mmHg)反映麻醉过浅、容量超负荷或高血压病等。
(三)扩展监测
长时间、复杂大手术及高龄和高危患者手术时应 该使用扩展监测,以保证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各器官功能正常和内环境稳 定。
1. 体温
1、在预期体温可能出现明显改变或怀疑体温已经发生明显改变的长时 间体腔暴露或失血量较大需大量快速输血输液手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
(三)扩展监测
6、失血量监测:机体正常的血容量对维持生命至关重要。外科手术 时难免会有血液丢失,围术期机体失血量的评估极为重要,是围术期 临床监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7、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监测:术中多次给予大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患 者,特别是肝、肾严重疾患及重症肌无力患者、神经外科、显微外科 等要求绝对无体动的精细手术、需要拔出气管内导管但不宜用拮抗药
通气
止压力性肺损伤)。
(1)所有麻醉患者必须从麻醉前到离开手术室或检查室时均应连续监测心电图,观察心率、
心律和心肌是否缺血;(2)所有麻醉患者,可触诊脉搏、听诊心脏、通过监测脉搏血氧饱和 度观察脉搏波形来协助判定循环容量;(3)所有麻醉患者必须进行无创血压监测,测量间隔 时间不超过 5min。低血压(通常收缩压<80mmHg)反映麻醉过深、有效血容量不足或心功能
氧合 通气 循环

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指南

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指南

• 儿童调查后发生率较成人高,0.2%~1.2%之间
10
• 推荐意见2:
• 术中知晓的发生率虽然只有0.1%~0.4%,但是基 于每年巨大的全麻手术量,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 ,术中知晓发生的实际数量应该引起麻醉科医师
高度重视。(A 级)。
11
《夺命手术》
12
• 发生术中知晓可引起严重的情感和精神(心理) 健康问题,据报道可高达30%~50%术中知晓病人 出现创伤性应激后紊乱(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电双频谱(BIS)监测仪,以确保麻醉中BIS 值<60。
23
• 推荐意见7: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术中可能出现知晓的
各种情况。
推荐意见8:目前没有100%敏感性和特异性的预防知晓
Hale Waihona Puke 的监测仪;根据文献证实,能够减少术中知晓发生率的脑 功能监测仪,目前只有监护仪(B 级)。但是仍缺少大样 本前瞻性随机研究证实。
3
一、术中知晓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 术中知晓(intraoperative awareness):
确切地说应该称之为全身麻醉下的手术中知晓。
• 在本共识中,术中知晓被定义为:全麻下的病人 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有意识(conscious)的状态, 并且在术后可以回忆(recall)起术中发生的与手
术相关联的事件。
• 研究表明,脊柱侧弯矫形手术的病人,对术中唤 醒试验的知晓率仅为16.7%左右。
• 确定一个病人是否发生了术中知晓,除听取病人 的陈述外,还需要与参与该病人麻醉和手术的医 生核实;
• 并需一个由若干专家组成的小组来鉴别知晓或可
疑知晓。
6
改良的Brice 调查问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识被定义为患者能够在他所处的环境下处理外界信息的一种状态。

麻醉科医生判断患者的意识是否存在,通常是观察患者对各种刺激是否有目的的反应。

例如,对指令反应的睁眼和对疼痛刺激的体动。

但是,如果使用了肌肉松弛药,则患者的这种有目的的反应将很难被观察到。

记忆可以分类为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和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

本共识中,知晓定义为回忆,因此,本共识中的术中知晓只限定为外显记忆,而不包括内隐记忆;也不包括全麻诱导入睡前和全麻苏醒之后所发生的事件。

术中做梦也不认为是术中知晓。

回忆指患者能够提取。

(retrieve)他(她)所存储的记忆。

通常在全麻期间发生的事情或事件由患者自己主动回想和报告,或经医生用规定的调查用语提示后引出。

意识和记忆是大脑两个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功能。

患者在术中存在意识或能够按照要求完成某些指令性动作并不意味着其一定能够在术后回忆起相关事件。

研究表明,脊柱侧弯矫形手术的患者,对术中唤醒试验的知晓率仅为16.7%左右。

同样,全麻术中应用前臂隔离技术可以按指令完成动作的患者术后很少能回忆起相关的术中事件。

作为临床麻醉并发症之一的术中知晓需同时满足术中存在意识和术后回忆起术中事件这两项条件。

确定一个患者是否发生了术中知晓,除听取患者的陈述外,还需要与参加该患者麻醉和手术的医生核实;并需一个由若干专家组成的小组来鉴别知晓或可疑知晓。

外显记忆指患者能够回忆起全麻期间所发生的事情或事件。

内隐记忆指患者并不能够回忆起全麻期间所发生的事情或事件,但某些术中发生的特定事件能够导致患者术后在操作(performance)能力或行为(behav ior)方面发生变化。

术中知晓严格上讲应包括外显和内隐记忆。

但是,判断术中有无内隐记忆的发生,除非患者术后表现出明显的精神心理方面的障碍外,只能用词干补笔等心理学的专门测试方法,才能够分析和鉴别出来。

因此,本共识对术中知晓的定义并不包括内隐记忆。

术后调查术中知晓的用语,当前在国际上通用为5句话(改良的Brice调查问卷):(1)What is the last thing you remembered before you went to sleep?(在入睡前你所记得的最后一件事是什么?)(2)What is the first thing you remembered when you woke up?(在醒来时你所记得的第一件事是什么?)(3)Can you remember anything between theses two periods?(在这两者间你还记得什么?)(4)Did you dream during your operation?(在手术中你做过梦吗?)(5)What was the worst thing about your operation? (有关这次手术,你感觉最差的是什么?)调查用语的不同,会导致调查结果出现差异。

另外,如果知晓对患者没有造成影响,患者也可能不会主动报告。

术中知晓的记忆可能延迟,只有1/3的知晓病例是在出PACU(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前确定的;另有约1/3的知晓病历例是在术后1~2周才报告的。

推荐意见:1:术后调查术中知晓的用语音使用国际上通用的5句话。

有关术中知晓的调查时机应包括术后第一天和一周左右的两个时间点。

(A级)二、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及潜在危害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国外近年的报道在0.1~0.2%,高危人群(心脏手术、产科手术、急诊手术和休克患者手术等)可高达1%以上。

一项多中心、大样本的国内术中知晓的调查显示,术中知晓的发生率为0.4%,可疑知晓为0.4%,另有3.2%的患者术中有做梦的情况。

儿童术中知晓的调查比较特殊,发生率在0.2%~1.2%之间,高于成人。

由于麻醉用药和技术的提高以及加强对产妇术中舒适度的重视,今年全麻下的剖宫产的知晓发生率降为0.26%。

推荐意见2:术中知晓的发生率虽然只有0.1%~0.4%,但是基于每年巨大的全麻手术量,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术中知晓发生的实际数量应该引起麻醉医师高度重视。

(A级)发生术中知晓可引起严重的情感和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据报道可高达30%~71%术中知晓患者出现创伤性应激后紊乱(PTSD)。

患者常有听觉,痛觉,麻痹,焦虑,甚至濒死,窒息等记忆。

70%经历术中知晓的患者术后会出现睡眠障碍,噩梦,回想,焦虑,惧怕手术甚至医院等情况。

术中知晓患者的随访研究发现,PTSD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症状持续平均4.7年。

术中知晓所造成的严重精神/医学法律问题,近年己发展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ASA1999年和2006年已结案的索赔医疗纠纷中,术中知晓的投诉占1.9%(1999年为79/4183例,2006年为129/6811例)。

推荐意见3:应重视术中知晓引起的严重情感和精神(心理)健康问题(PTSD)。

(B级)三、术中知晓的发生机制和可能危险因素全麻下为什么会发生术中知晓,原因还不十分清楚。

在ASA已结案的索赔医疗纠纷中,大多数发生术中知晓的病历并没有麻醉偏浅的征象。

国内一项应用BIS监测预防全静脉麻醉下术中知晓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证实,术中麻醉偏浅(较长时间的BIS值高于60)仍是发生术中知晓的主要因素。

下述可能导致术中知晓的危险因素,部分来自研究结果,部分属于专家的经验判断:1.病史和麻醉史有术中知晓发生史、大量服用或滥用药物(阿片类药、苯二氮卓类药、可卡因)慢性疼痛患者服用大剂量阿片药史,、认定或已知有困难气道,ASA 4~5级、血流动力学储备受限。

2.手术心脏手术、剖宫产术、创伤手术、急诊手术患者。

3.麻醉管理麻醉维持期使用肌松药、肌松期间减少麻醉药剂量、全凭静脉麻醉、N2O-阿片麻醉。

国内研究显示术中知晓的危险因素包括:ASA3~4级手术患者,既往有手术麻醉史,使用全凭静脉麻醉。

目前缺乏大样本研究来分析儿童术中知晓危险因素,国外通过综合5项独立的儿童术中知晓调查,得出使用N2O麻醉和气管插管是儿童知晓的危险因素。

推荐意见4:虽然导致术中知晓的危险因素还没有最终确定,但是高危患者知晓的发生率较普通患者增加5~10倍,即从0.1%增加至1%以上。

(A级)四、减少术中知晓发生的策略1.术前判断在术前访视患者时,应判断手术患者术中可能发生知晓的危险性。

依据上述术中知晓的可能危险因素,可从病史和麻醉史,外科手术、麻醉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如果患者有发生知晓的危险因素:①告知患者术中有发生知晓的可能性;②预防性地使用苯二氮卓类药;③用多种方法监测麻醉深度以减少术中知晓的发生。

推荐意见5:建议麻醉科医生在实施全身麻醉前要评估每一个患者发生知晓的危险程度。

术前告知患者术中有发生知晓的危险性,特别是对具有发生知晓高危因素的患者。

(B级)推荐意见6:麻醉前预防性使用苯二氮卓类药能够减少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率,但是苯二氮卓类药的使用可能导致苏醒延迟。

(B级)2.术中麻醉管理(1)检查设备,减少失误;(2)预防性地使用苯二氮卓类药,包括术前和浅麻醉时应用,;预防性使用胆碱能受体拮抗剂-长托宁可能也有一定作用;(3)术中有知晓危险时,如发生气管插管困难时,应追加镇静药;(4)单纯血流动力学数据不是麻醉深度是否满意的指标;(5)轻松药可掩盖对麻醉深度的判断;(6)监测呼气末麻醉药浓度,维持>0.7MAC。

(7)提倡用脑功能监测设备监测麻醉(镇静)深度,如脑电双频谱(BIS)监测仪,以确保麻醉中BIS值<60。

(8)减少术中对患者的不必要刺激(声、光),研究表明耳塞的使用有预防术中知晓的作用。

推荐意见7: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术中可能出现知晓的各种情况。

推荐意见8:目前没有100%敏感性和特异性的预防知晓得的监测仪;多项临床研究证实,BIS监测能够明显减少术中知晓的发生率(A级)推荐意见9:吸入麻醉时,呼气末麻醉药浓度>0.7MAC与BIS<60在减少术中知晓方面没有差别。

(A 级)。

全凭静脉麻醉时,维持BIS<60可明显减少术中知晓的发生。

(B级)由于对术中知晓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故认为预防知晓只需简单加深麻醉就能够解决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

另一方面,患者亦无必要去承受过深的麻醉。

麻醉过深会带来术中安全问题和导致其他并发症。

近年研究表明深麻醉可能与远期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

发现术后死亡率与累计低BIS值(BIS< 45,持续时间>5min)的麻醉持续时间有关。

术中B IS<45(深麻醉)的患者术后一年死亡率明显增加。

虽然低BIS值作为深麻醉的唯一客观指标本身存在局限性。

但是高危患者对麻醉药的敏感性比健康患者更高。

对高危患者采用脑功能监测仪监测麻醉(镇静)深度,可以预防术中知晓,同时避免过度抑制。

近年发展起来的众多监测麻醉深度的神经电生理指标,如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听觉诱发电位(A EP)、Narcotrend、熵(Entropy)、脑功能状态指数(CIS)等,尽管不是理想的麻醉深度监测指标,可以作为麻醉镇静深度或大脑功能状态的客观指标。

不过要证实一个神经电生理监测指标预防知晓是否有效,尚需通过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随机研究来验证(由于术中知晓的发生率较低,可能需要上万的样本量)。

推荐意见10:术中BIS<45的患者,术后一年死亡率明显增加。

高危患者对麻醉药的敏感性比健康患者更高,对高危患者采用脑功能监测仪监测麻醉深度的必要性增加。

(A级)3.术后处理术后处理包括分析患者的知晓报告,向质控部门报告,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术后随访和相应治疗。

附件:推荐方案的级别分级推荐级别A 资料来自多项随机临床试验B 资料来自单个随机临床试验或非随机临床试验C 资料来自专家共识、个案分析或治疗常规“独立前臂技术(IFT)”可能是一种标准,方法是在使用肌松药之前,在病人上臂绑以止血带气囊,充气压高于收缩压,如果病人知晓,就会活动手指,或紧握研究者的手指,这提示病人仍然处于知晓状态。

被试用呈现单词补笔的概率减去用未呈现单词补笔的概率,就是所学单词的启动量。

通过测试中所表现出来的启动量可以衡量内隐记忆的效应。

词干补笔的试验程序是:首先要求被试学习一系列单词,而后主试向被试呈现每个单词的前三个字母,并要求被试用想到的单词填写出来。

主试提供的词干可填写成多个有意义的单词。

结果被试多用学习阶段呈现的单词补笔。

鉴于伦理学的考虑,在手术状态下一般是不可能进行术中知晓研究的,大多数是集中在切皮之前进行麻醉知晓观察。

为确认某种监测对意识监测是否有效,就必须确定监测的标准,“独立前臂技术(IFT)”可能是一种标准,方法是在使用肌松药之前,在病人上臂绑以止血带气囊,充气压高于收缩压,如果病人知晓,就会活动手指,或紧握研究者的手指,这提示病人仍然处于知晓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