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资本外逃的状况及问题
论我国的资本外逃问题及对策(一)
论我国的资本外逃问题及对策(一)摘要:日益严重的资本外逃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首先从资产组合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资本外逃问题的成因,接着进一步分析了资本外逃对中国经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了若干防范和控制资本外逃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资本外逃资产组合收益风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也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和市场化进程加快而日趋严重,有资料表明中国目前已是世界上第四大资本外逃国。
资本外逃又被称为资本逃避,是指由于恐惧、怀疑或者为规避某种风险和管制所引起的资本向其它国家的异常流动。
资本外逃不同于资本流出,它是一种出于安全功能或其它目的而发生的非正常的资本流动。
在当今世界上,经济的开放性不仅体现为商品和劳务的国际流动,而且更为突出地体现为资本的跨国流动。
资本外逃作为资本跨国流动的一种特别方式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律。
中国日趋严重的资本外逃已构成我国开放经济运行的一个重大问题,并已日益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一、中国资本外逃问题的现状中国自1994年起已连续6年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引资国。
仅在“九五”期间,中国吸收的外商投资就达2900亿美元,比“八五”期间增长了80%多。
然而在外国资本源源不断涌入中国的同时,国内资本也在加速实现外逃。
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是严格的资本管制制度,国内居民要将资本转移到国外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但尽管如此,许多资本还是通过非法手段外逃了,把各式各样的资本外逃算起来,其总数与引进的外资规模几乎可以旗鼓相当。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1995年中国已是世界上第八大资本输出国。
在输出资本的结构当中,只有小部分属于政府批准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其余的都属于各种形式的资本外逃,1993年至1996年,中国每年的资本外逃额大约均在100亿美元以上,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估计,1997年从中国外逃的资本约为200亿美元。
中国资本外逃问题研究综述 (1)
摘要:资本外逃是衡量一个国家信用的基本指标之一,许多国际金融机构以及银行已经将资本外逃规模作为衡量贷款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资本外逃也是国际经济间比较普遍的现象,尤其在经济增速较快发展中国家。
所以估计和分析中国的资本外逃情况一直是经济界的热门。
资本外逃的负面效应很大甚至会危害经济健康发展。
本文综合了阅读的文献期刊,论述了中国资本外逃的定义、渠道、影响因素等。
关键词:资本外逃外逃方式渠道规模测算方法影响因素一、资本外逃的基本论述1、定义资本外逃是一种不正常的资本外流。
一国资本流出包括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等“正常”资本外流,以及“异常”资本外流即资本外逃,因此资本外逃流出量小于资本外流量。
指无法获得预期利润或面临更大风险的国家的资本(包括外资流入和国内资金流出); 可以在资本和经常账户下以公开或僻静的方式进行。
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使大规模资本外逃成为可能。
它往往发生在国内经济和金融体系不完善或国内外资本存在差别待遇的国家。
与寻求高回报的国际资本不同,资本外逃通常发生在资本稀缺和投资回报率高的发展中国家。
2、产生原因一般而言,资产转移主要是由经济原因造成的,但中国大规模资产升级主要涉及挪用资金,欺诈等资产转移,资产转移可能对投资者造成不利影响。
资产转移通常伴随着汇率贬值的剧烈变化)。
一些业主对保护私有财产权持怀疑态度;腐败分子和走私集团转移资金。
经济体制不健全,管理薄弱。
一国的政治不稳定和外汇管制或政策和法令所施加的限制投资应用:就像资产市场是经济晴雨表一样,在资产外逃的情况下,它通常是经济衰退的先兆。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一次大规模的资产外逃。
国内外资金逃离亚洲国家时,该地区需要2 -3年的时间才能摆脱经济衰退。
由于其资产严格的外汇管制,中国不大可能逃离大规模资产。
在中国,资产流出是指资产的非法流出和非法流出,这是资产外流超出政府的实际控制。
资产外流不能被视为资产外逃。
大部分资产流出都是经过认可的合规流出。
中国资本外逃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中国资本外逃的现状及影响分析摘要:资本外逃在国际中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自1988年以来我国一直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本外逃,超额的资本外逃数量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可估计的损失,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日益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中国也成为继委内瑞拉,墨西哥,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大资本外逃国,文章主要分析我国资本外逃的现状和动因,以及资本外逃如何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资本外逃;我国现状;影响;地下钱庄;洗钱;外汇管制;非法所得;化公为私一、资本外逃的界定广义的资本外逃是资产流出中“非常的”那一部分。
一般具有极强的违规性与隐秘性,主要包括未被政府掌握的部分。
更为准确的解释为一国或经济体投资者在境内及境外由于担心该国将发生本国经济形势而大规模抛出该国国内金融资产,并同时将资金转移到境外的一种特殊情况。
国际收支账户中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使大规模的资本外逃具备了可能性。
事实上资本外逃在世界范围变成一种特殊现象是从拉美危机之后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经济学中至今尚未对于资本外逃给出精确定义,早先对于资本外逃的定义主流趋势分为两种,分别为私人性和异常性假说:1.私人性假说。
何为私人性,资本的流动性往往带有强烈的不确定性和非法性,不同于官方资本,资本外逃中的资本是不被政府所掌握和了解的。
2.异常性假说。
一般认为,不同于短期资本流动的套汇套利的投机行为,资本外逃中的资本往往是由利率高的国家流向利率低的国家,虽然也是短期资本,但其目的通常为规避风险从而达到一种保值的期望,属于国际转移中的一种异常流动。
随着一国经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经济学家对资本外逃的认知理解也在逐渐深化,关于具体资本外逃的定义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二、我国资本外逃的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资本外逃的现象非常明显,资料显示我国是世界第四大资本外逃国,仅次于俄罗斯。
一般来说我国资本外逃有三个途径:CA的非法或私人转移;资本与金融项目的资本外逃;洗钱等非法资本转移这三种普遍途径。
浅析我国资本外逃的原因及防范对策_贸易经济论文
浅析我国资本外逃的原因及防范对策_贸易经济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加快,我国经济也逐渐融入到全球经济中去了,但随之开放的力度加大,也带来了资本外逃这一突出问题.这必将影响国内经济及金融的稳定,所以我们必须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阻止资本的外逃。
关键词:资本外逃;资产流失;金融安全;资本监管当前,从国际收支表上来看,长期以来我国都是顺差,但是从具体情况来看,尽管热钱涌入的规模和数量正在逐年增加,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资本外逃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有必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一、资本外逃的原因(1)资产的保密性。
在中国,很多富人并不愿意过多曝光自身的财产信息,而往往会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刻意藏富,并普遍愿意将资产转移到安全性更高的国外去,以此来避免财产的外泄,这是近年来逐渐增多的现象。
(2)避免通货膨胀。
当前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加快以及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也是一直居高不下,很多国内的居民为了避免在国内的资产由于通货膨胀预期出现贬值,更愿意把资产转移到相对没有通货膨胀压力的其他国家去,以此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3)享受外资的优惠待遇。
当前很多国内企业为了能够享受到国家给予外资的优惠待遇,就往往走国家法律的漏洞,先将资产转移到国外,并在国外注册相关公司,再摇身一变以外资的身份进入国内,从而能够享受到国家在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这也会造成我国资本的大量外逃。
(4)金融抑制的考虑。
当前我国出于金融环境安全的考虑,对金融业的监管一直都很严格,实际利率一直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这就进一步扩大了国内外的利率差。
因此这就导致很多资本出于套利考虑,而将资本转移到国外,实现利率套利,也造成了大量资本外逃。
(5)逃避我国税负的考虑。
从我国目前所实行的税制来看,对于企业及个人来说,税收负担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留给他们的能够实现合理避税的操作空间又太小,因此很多企业及个人通过将资产转移到国外,可以逃避本来应该承担的税负,因此会造成大量资本外逃。
试析对当前我国人力资本外逃现象的经济学分析(一)
试析对当前我国人力资本外逃现象的经济学分析(一)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本外逃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论文摘要:由于制度上的原因和所有者自身的有限理性,人力资本存在”异化”倾向和”异化弹性”,从而形成人力资本外逃。
中国现在是全世界人力资本外逃最严重的国家,结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我国的人力资本外逃问题。
当前,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抑制人力资本外逃,为经济增长提供不竭的内生动力。
人力资本属于西方经济学范畴,是指人们对在教育、训练、获取信息、移民和维护身体健康等方面支出所形成的资本。
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言,人力资本正在迅速超过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成为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力。
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本外逃的现象十分严重,中国人事部的最新数据显示,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6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约达107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27.5万人,只占总数的25.7%。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指出,在国际移民大潮中,海外的中国大陆专业人才超过了30万人,许多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
中国现在已是全世界人力资本外逃最严重的国家,而且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本文试图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的角度,来探讨我国当前的人力资本外逃问题。
一、人力资本的异化与人力资本外进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力资本不是其所有者即雇佣工人的资本,而是占有者即资本家的资本,即劳动力资本存在“异化”问题。
许多学者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非公有经济中由于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存在,即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存在,劳动力资本也存在异化问题;在公有经济中由于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不存在,则劳动力资本不存在“异化”。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必须不断追求剩余劳动、剩余产品,因为剩余劳动、剩余产品“是整个社会发展和全部文化的物质基础”。
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和周其仁都把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离性看作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
论我国的资本外逃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的资本外逃问题及对策摘要:日益严重的资本外逃已在很大程度上了我国的健康。
本文首先从资产组合的角度了资本外逃问题的成因,接着进一步分析了资本外逃对中国经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了若干防范和控制资本外逃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资本外逃资产组合收益风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也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和市场化进程加快而日趋严重,有资料表明中国已是世界上第四大资本外逃国。
资本外逃又被称为资本逃避,是指由于恐惧、怀疑或者为规避某种风险和管制所引起的资本向其它国家的异常流动。
资本外逃不同于资本流出,它是一种出于安全功能或其它目的而发生的非正常的资本流动。
在当今世界上,经济的开放性不仅体现为商品和劳务的国际流动,而且更为突出地体现为资本的跨国流动。
资本外逃作为资本跨国流动的一种特别方式具有自己独特的。
中国日趋严重的资本外逃已构成我国开放经济运行的一个重大问题,并已日益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一、中国资本外逃问题的现状中国自1994年起已连续6年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引资国。
仅在“九五”期间,中国吸收的外商投资就达2900亿美元,比“八五”期间增长了80%多。
然而在外国资本源源不断涌入中国的同时,国内资本也在加速实现外逃。
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是严格的资本管制制度,国内居民要将资本转移到国外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但尽管如此,许多资本还是通过非法手段外逃了,把各式各样的资本外逃算起来,其总数与引进的外资规模几乎可以旗鼓相当。
据英国《时报》报道,1995年中国已是世界上第八大资本输出国。
在输出资本的结构当中,只有小部分属于政府批准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其余的都属于各种形式的资本外逃,1993年至1996年,中国每年的资本外逃额大约均在100亿美元以上,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估计,1997年从中国外逃的资本约为200亿美元。
1998年,据樊纲博士领导的国民经济所测算,当年中国外逃的资本额达到了400多亿美元。
中国资本外逃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资本外逃现状分析与对策 一、我国民间资本外逃现状分析 资本外逃是指由于国内政治、经济、制度等因素引发的投资者出于安 全动机、避税动机、投机动机或者其他动机以各种非法的或表面合法化的 方式将本国资本流出国境的现象。
资本外逃的异常情况与我国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是一个博 弈悖论,一方面我国政府不遗余力地吸引外资,另一方面国内又有大量资 本外逃。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从 1989 年到 1995 年中国资 本外逃的总额可能超过 1000 亿美元,其中约有 500 亿美元是未经政府批 准外流的。
国家外汇管理局也做了一项专题调查,估计 1997 年至 1999 年累计资 本外逃 530 多亿美元,平均每年 177 亿美元。
经济学家樊纲教授分析认为, 2000 年中国资本外逃总额已达 480 亿美 元,超过了当年外商对华投资的 407 亿美元。
其中,民间资本外逃数量也相当大,按中国目前 46 万名留学生的正 常学费、杂费消费推算,其民间教育资本的流失也至少突破了 100 亿元人 民币。
但留学生产生的民间资本外逃远远不止这些,事实上,还有很大部分资金是通过境外旅游和消费外流的, 2000 年中国公民出境总人数为 104726 万人次,比 1999 年同期增长 1343。
其中,因公出境人数为 48418 万人次,比 1999 年同期下降 251,占出 境总人数的 4623; 因私出境人数为 56309 万人次, 比 1999 年同期增长 3199, 占出境总人数的 5377。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国资本大 量流入,九五时期,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国家和企业借用外债、国内企业 到境外股票市场筹资等多种形式,我国共利用外资 2900 亿美元,其中外 商直接投资金额达 2135 亿美元,是八五时期的 187 倍。
从 1993 年起,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已连续八年居发展中国家首 位。
试论我国的资本外逃现象及其防范措施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期、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结果分析以上五种测算模型对我国进行资本外逃的实证分析表明,世界银行和摩根公司的估算值比较接近并切台实际,而直接法则因仅考虑了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往往结果偏小:克莱因法由于剔除了非恐慌性资本外逃,往往能够更好地反映一国外汇制度方面的变化对资本外逃的真实影响,比较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如世行法和摩根法均显示在阿报廷爆发金融危机前的1976.1982年这6年间,每年的资本外逃额达到250亿美元的危险地步,而直接法的结果仅为年均150亿美元。
国际收支误差与遗漏法尽管在统计技术方面存在缺陷,如某些交易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所做的数值记录不完整(未统计、偏高或偏低),某些交易的估计数值有误,国际收支平衡表两边的数据在统计范围和记录时间上存在差异等,但对衡量~国资本外逃仍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和作用。
尽管各种测算方法所得出的结果有差异,甚至有较大的差异,但有~点是无可置疑的,那就是我国资本夕}逃的靓模十分巨大,而且呈周期性上升趋势。
这大大抵消了我国外资引进的积极作用,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应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三、我国资本外逃的类型和渠道随着经济一体化以及资本流动和贸易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各国经济的关联性加强,资本流动的速度自Ⅱ快.类型更掘繁多,渠道更加复杂。
尽管如此,通过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我国资本外逃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类,渠道大致可分为四条。
下面是对类型和渠道的具体分析。
(一)我国资本外逃的类型我国目前的资本外逃大体可分为三类:第~类是一些政府官员和国有企业资产是避免这种“通货膨胀税”的一种方法。
因此说,资本外逃与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呈正相关关系。
转轨时期,由于体制摩擦等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1978年后我国共发生了数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其中1988、1989年和1993—1995年期间通货膨胀率高达2位数(见表4一I)。
同期,财政赤字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虽然公开的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位于3%的警戒线以下,但如果加上隐形赤字,近年来的预算赤字早已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的高水平了。
资本外逃现状分析与对策综述
资本外逃现状分析与对策综述资本外逃是指一国或地区内部的资本远走他乡,寻求更具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
这些资本流出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缺陷,意味着丧失了就业、税收、经济增长等许多利益。
资本外逃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存在的问题,然而如今,资本外逃的现状逐渐加剧,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显著。
资本外逃现状的分析:1.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变动、法规和规章制度变动等政治稳定性差的国家,会影响资本流入的积极性。
2.经济因素:货币贬值、高通胀率、经济不景气等会降低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3.法律因素:税法是否公平透明,法律制度是否完善等因素会影响投资者信心。
4.金融市场因素:股市波动不稳、货币汇率变动等因素,对于投资者而言都是重要的决策因素。
5.社会文化因素:房地产收益、生活质量、文化环境等因素,也会影响资本的流动性。
资本外逃的对策:1.提升政治稳定性:政治稳定对吸引外资有着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政府应当加强政治影响力和稳定性。
2.实施合适的税收政策:税收合理、透明的政策可以有效减少资本流失。
3.完善法律制度: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维护法律环境的稳定性,确保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4.加强金融市场建设: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减少资本流动性和汇率的风险,降低国家经济不稳定的因素。
5.发展低碳、绿色、节能、环保产业:这样的产业是现今世界的潮流,发展这些产业可以有效吸引国内外资本,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升级。
总之,资本外逃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每个国家都必须高度关注。
解决资本外逃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找到适合本国的解决方案。
政府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通过各项举措保护和拓展国家的本土资本,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
浅析资本外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3 . 力 口 大直接支付范围
急。基于此本文从我 国资本外逃的现状、资本外逃的经济影响 、资
采取集 中支付制度 ,逐步提高集 中支付 中使用直接支付 的比 本外逃的应对措施三部分进行 阐述,时资本外逃 问题 予以剖析 。 【 关键词 】 资本外逃 ;经济影响 ;对策 例 ,严格根据政府采购要求进行采购 ,将预算 单位 的项 目支付与 预算外支付全部纳入集 中支付的直接支付方案中。根据 内控机制 进行 分析 ,需要完善政府采购方案 ,通过改进 编制方案 ,细化编 制 内容 ,明确资金支 出方 向与用法。完善政府 采购模式 ,可 以使 到工作责任 明确划分 ,保证国库资金更加安全 。
一
、
我 国 资本 外 进现 状 分析
资本 外逃也称 资本逃避或资本转移 ,是非正常特殊 的资本流
支付信息更加完整 , 简化资金支付过程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做 动 ,为逃避本 国的非正常风 险或 当局控制或以获得较高的相对收
益而产生 的一种特殊的资本外流 。资本外逃不 同于对外投资 ,资 4 . 采取强而有力的措施促进和保障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顺利进行 本外逃是资本脱离本国而盈 利并未返 回本 国的行为 ,会带来减少 ( 1 ) 通过改进会计核算体系 ,要做到当月对账 ,做 到账款相 本 国投资 ,恶化本 国国际收支 ,降低本 国经济增长能力等严重后 符 ,编制表 报向上级政府汇报 。并且要增加例如在建工程工程 、 果 ;而对外投资是为了更 高利润或 国际化经营战略 ,国家或公司 预付 工程 款 、应付工程款等会计核算科 目,实现预算会计 和基建 对海外有 目的性的投资行为 ,利润全部或部分汇 回本 国,对于投 会计 两大会计 核算体 系的合并 ,从而全面 、科学地掌握预算单位 资国国际收支状况 的改善和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 的财务状况。同时也应该加强会计人员 的会计意识 ,提高 自身综 我 国当前资本 外逃形式不容乐观 ,据路透社2 0 1 4 年1 2 月1 6日 合素质 ,规范核算操作 ,自觉严格遵守会计法律法规。 报道 ,总部设在华盛顿 的智库全球金融诚信组织( O F 0 在其对非法 ( 2) 单独设置零余额账户 ,改变与银行实有资金账户合一 , 在方便银行进行业务核算的同时也有利于政府对财政资金的监管。 资本 流动 的年度评估 中说 ,2 0 1 2 年从全球 发展 中经济体流 出了创
我国资本外逃的方法及防控对策讨论
突。与此 同时 ,金融危机 以不同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 ,对世 界经 济也会 造成有 害影 响。除此 以外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较大规模 的资本 流人也会掩 盖一部分资本外逃 的弊端 ,一旦我国 出现经济形 势恶化 ,资 本流人减少等情况 ,国际投资资本也可能成功外逃 ,进而引发我 国的经 济危 机。 ( 三 ) 造 成 国 内资 金 短 缺 ,加 重 财 政 负担 首 先,如果资本外逃是本 国高汇率引发的结果 ,资本外逃 国家偿还 债务的负担将会加重 。如果政府通过举借新债偿还旧债 ,一旦 资金 链出 现断裂 ,经济就会 出现严重 问题 ,甚至影响国民经济 ,影响百姓 日常生 活。此时 ,最好 的解决方法是发行货币来填补财政赤字 。然后 ,通 货膨 胀又会刺激新 的资本外逃 。 四、对 资本外逃提 出的防控政策 ( 一)适 时调整宏观经济金融政策 ,合理引导外汇资金流 向 第一 ,对于汇率 问题 , 应该稳定人 民币的实际汇率 ,因此 能够降低 风险 ,增强企业投资者 的信心 。第二 ,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 ,使其 规范 化 ;资本资源合理配置 ,促进资本活动 。第三 ,引进新金融 品种并建立 期货和期权市场,给资本企业 和公 民规避对冲风险的机会。 ( 二 ) 完善金融制度 ,稳定宏观经济环境 在未来 ,政府应放松金融抑制 ,适度放松对利率 、市场 准入 、投资 限制的直接控制。同时,改 善金融结构和提高金融效率 。大力发展 直接
我 国 资 本 外 逃 的 方 法 及 防 控 对 策 讨 论
杨 瑶
摘 要 :资本外逃是一种 非正常资本外流的现 象,它的动机主要是谋取利益或规避 风险等 。大规模 的资本外逃会使 得一个 国家发 生严 重的 国有资产隐没 ,从而阻碍 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本 文首先分析 了我 国资本外逃的原 因与 目的,接 着 简单地介 绍 了资本外 逃的途径与 方式 ,紧接着分析 了资本外逃给我国带来的不良影 响,最后 对资本 外逃提 出相应的防控政策。 关 键 词 :资 本 外 逃 ;外 汇 管 制 ;产 权保 护 ;金 融监 管
中国资本外逃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资本外逃现状分析与对策概述资本外逃是指一国的资本通过各种途径流出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着严峻的资本流出压力。
近年来,中国资本外逃呈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对中国经济稳定和金融安全构成了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资本外逃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中国资本外逃的现状背景介绍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凸显。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资资本的引入成为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中国资本开始向海外流动,形成了一定的外逃压力。
外逃规模根据国际组织的统计数据,近年来中国资本外逃规模逐年攀升。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2019年中国资本流出总量达到6000亿美元,是全球资本流动的重要来源国之一。
外逃原因资本外逃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投资机会:一些中国资本主动流出,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投资机会和回报。
海外市场的多元化、创新性和发展潜力吸引了中国资本。
2.风险分散:中国资本外逃也是为了分散投资风险。
一些投资者通过将资金分散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来减少风险,保护资产价值。
3.国际化战略:一些中国企业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通过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并购海外资产等方式实现海外市场的开拓和扩张。
4.资金洗白:一些贪腐分子通过将非法所得转移到海外,进行资金洗白,以逃避国内法律的追责。
外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资本的大量外逃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1.资金流失:外逃资本导致国内资金供给减少,对国内金融市场造成冲击。
特别是在金融不稳定时期,外逃资本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
2.贬值压力:大规模的资本外逃可能导致中国货币贬值压力增加,进而对国内通胀形成压力。
3.技术流失: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外逃,可能导致相关技术和人才流失,对中国的创新能力造成影响。
对策建议针对中国资本外逃的现状,我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政策引导: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对资本外逃的预警和监测能力。
《透析我国资本外逃》word版
透析我国资本外逃(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资本外逃,是指由于资本持有者对一国的政治或经济形势产生恐惧、怀疑,为了规避风险和管制,确保资本安全,而将资本转移到其他国家的一种非正常的资本外流。
资本外逃在一些金融体制不完善,资本市场不发达,开放程度低,汇率管制多的国家普遍存在。
大量资本外逃是墨西哥、东南亚、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地区)爆发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线,同时它反过来又加深金融危机的程度。
因此,资本外逃是衡量一国经济结构完善状况以及金融体系潜在危机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那么,我国资本外逃的情况如何呢?有多少资本在外逃我国的资本外逃现象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当时我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加上对外开放程度低,资本外逃的规模较小,每年只有几亿至十几亿美元。
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外逃的规模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1991~1994年,资本外逃额每年都超过100亿美元。
1995年以后,资本外逃的规模进一步扩大,1995、1997年每年资本外逃额约为430亿美元,2000年约为450~500亿美元。
财政部课题组研究资料显示,1997—1999年资本外逃额分别为364.74亿、386.37亿和238.3亿美元。
我国资本外逃额到底有多少?由于我国资本项目没有放开,还实行外汇流动管制,资本流出难以统计,尤其那些大量通过非法渠道流出资金的数额更是无法统计。
另外,不同的学者由于采用不同的测算方法,测算出的具体数额也具有较大的差别。
但是通过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误差与遗漏”项目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国内资本外逃形势严峻;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1982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误差与遗漏”为2.93亿美元,1995年激增至178.23亿美元,1998—2000年分别为165.76亿、148.04亿和18.93亿美元。
1990~2000年的“误差与遗漏”的数额超过了300亿美元;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国同期资本外逃数量肯定要超过这个数目。
中国资本外逃引发问题的研究
中国资本外逃引发问题的研究引言近年来,中国资本外逃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资本外逃是指资本在国内不断流向国外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资本外逃引发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中国资本外逃的背景中国资本外逃源自多种因素。
首先,中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制度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这导致了一些资本家选择将资本转移到国外以分散风险。
其次,中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够完善和透明,这意味着资本家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和保障。
此外,中国的法律体系和司法环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使得资本家对资产的保护感到不安全。
中国资本外逃引发的问题经济问题中国资本外逃对经济造成了多种问题。
首先,大量资本外流削弱了国内市场的资金供给,导致了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
其次,资本外逃还导致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对国内的通胀和汇率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
此外,资本外逃还会导致国内的财富不平等问题加剧,加大了社会的不稳定性。
社会问题中国资本外逃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首先,资本外逃导致了人才流失的问题,许多有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士选择离开中国去国外发展,对国内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其次,资本外逃还加剧了社会的财富不平等问题,导致社会的分裂和不稳定。
此外,资本外逃还可能导致一些非法行为的增加,如洗钱、逃税等问题。
政治问题中国资本外逃也对政治产生了一定的问题。
首先,资本外逃导致了国内外资本市场的不平衡,对国内政府的经济调控造成了困难。
其次,资本外逃还可能引发政治风险,使政府难以稳定国内的金融市场和社会秩序。
缓解中国资本外逃问题的措施为了缓解中国资本外逃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需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规范,提升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增加资本家的信心。
其次,政府可以加大对创新和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留在国内。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法律制度的改革力度,提高资本家对资产保护的信心。
中国资本外逃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资本外逃现状分析与对策引言资本外逃是指资本在国内经济体系之外流动的现象。
近年来,中国资本的大规模外逃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金融稳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资本外逃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中国资本外逃的现状1.1 背景信息中国资本外逃是指中国国内的资金和财富流向境外。
这种现象起初在改革开放初期并不普遍,但近年来却愈发严重。
资本外逃通常是由财富的隐匿转移、逃避监管和避税等动机驱动的。
这导致了中国经济面临资本流失、金融稳定风险增大等问题。
1.2 外逃资本的规模据统计,最近几年中国每年外逃资本超过千亿美元。
大量的资本外逃给中国经济体系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这使得中国政府不得不加强监管和控制资本外逃的力度。
1.3 外逃资本的途径中国资本外逃的途径多种多样。
一些富裕的个人通过非法手段或者避税方式将资金转移到其他国家。
同时,一些中小企业也借助虚假进出口、传销等方式将资本转移到海外。
此外,一部分中国企业则通过投资境外项目、设立境外分支机构等方式实现资本外逃。
2. 中国资本外逃的影响2.1 经济影响中国资本外逃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首先,大量的资本外逃导致国内投资减少,制约了国内经济增长的潜力。
其次,资本外逃也加大了中国金融稳定的风险,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最后,外逃资本的流失还导致了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加剧了汇率波动的风险。
2.2 社会影响资本外逃也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首先,部分富裕的个人加大了贫富分化的现象,加剧了社会不平等的程度。
其次,资本外逃还导致了国内就业机会的减少,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失业问题。
最后,外逃资本的流失还影响了国家税收的减少,降低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给社会事业发展带来了困难。
3. 对策分析3.1 加强监管力度中国政府需要加强资本外逃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种逃税、虚假进出口等非法手段。
同时,政府还应进一步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控制,确保资本外逃能够及时发现和阻止。
我国资本外逃原因以及法律规制研究
我国资本外逃原因以及法律规制研究一、资本外逃问题概述资本外逃是指资本持有者对一国的政治或经济形势产生恐惧、怀疑,为了规避风险和管制,确保资本安全,而将资本转移到其他国家的一种非正常的资本外流。
资本外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从短期看,大规模的资本外逃会带来经济的混乱和动荡。
从长期看,资本外逃降低了中国可利用的资本数量,减少了政府从国内资产中可获取的税收收入,增加了外债负担,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经济后果。
①为了管理我国的外汇市场,法律的手段被不断地运用和实施。
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治理资本外逃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惩罚力度不够,没有起到法律震慑的作用,相关部门没有做到协调配合,致使我国资本外逃问题依然严峻。
二、资本外逃的原因影响资本外逃的因素涉及很多方面,我国的资本外逃的影响因素既有其一般性,也有其特殊性,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金融抑制金融抑制是指国家因为本国的政治和金融目的对利率、汇率等金融资产价格进行管制,对市场准入进行限制,对金融实体或明或暗的规模管理。
中国做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实现经济发展、保证国家金融秩序的安全和稳定,采取了这一手段。
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的高度国有化,大力控制金融操作以及汇率的非市场化等。
这些操作会导致国内金融市场不健全,资本分配效率低下,遏制国内投资渠道,加大了国内投资风险。
②在国外开放的金融市场和高收益的驱使下,引起了资本外逃。
(二)我国国内资产存在公共产权我国过去的全民所有制是产权模糊的一种所有制,”全民所有”在产权上是”全民皆有又全民皆无”,产权界定到每个人身上是虚无飘渺的东西。
《物权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但其中的私有产权为”合法”私有产权。
”合法”、”不合法”是政府加以界定的。
若政府行为受到严格约束和规范,政府行为变化的后果通常是可以预期的;相反当政府行为缺乏必要约束时,由于无法预期政府可信承诺的能力,私有产权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风险)。
论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的现状_成因及对策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2卷总第50期) Journal of Inne r Mongoli a Agric ul tura l Unive rsit y(Soc ia l Sc ie nce Edi tio n)No.22010(Vo l.12Sum No.50)论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p高菲,董秘刚(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7)摘要:资本外逃是基于牟利或避险等动机而在一国出现的非正常资本外流。
中国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大规模资本外逃现象,对我国宏观经济形成了潜在威胁。
而这种现象是与我国特殊的经济转轨时期的特征分不开的,因而需要政府对资本外逃实行有效的管理。
本文分析了1985–2008年我国资本外逃的变动趋势,并从政策、制度和风险层面来分析近年来资本外逃规模不断增加的原因,并提出了管理对策。
关键词:资本外逃;资本流出;外汇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458(2010)02-0056-03世界各国在特定时期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资本外逃(Capital Flight)现象。
资本外逃增加会影响外汇市场供求和本币供应量,扰乱利率和汇率水平及金融体系稳定,从而危及宏观经济。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资本外逃现象日趋严重,正引起我国经济学界的高度关注。
一、关于资本外逃的定义和成因的理论综述资本外逃现象由来已久,对资本流出国的金融资源造成极大浪费。
因此,国内外学者很早就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已从不同的角度对资本外逃进行了探讨。
1.关于资本外逃的定义的理论综述目前,经济学界对资本外逃尚无统一的定义。
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37)将资本外逃定义为/资产所有者因害怕其资产受到损失而导致资本从一国-异常.的流出0。
卡廷顿(Cudding-ton,1986)认为是/居民希望获得不受本国政府当局控制金融资本收益的愿望推动的资本流出0。
对我国资本外逃问题的探析
经济问题探索 2001年第9期对我国资本外逃问题的探析吴献华张威(同济大学!99级会计学研究生安徽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资本外逃(Capital Flight)一般是指一国资本出于规避政治风险或经济风险的考虑,逃避正常的监管,通过各种非正常的方式转移到国外以谋求更大的安全和收益。
资本外逃因其非常规性和隐蔽性而对一国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危害。
例如,国际货市基金组织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导因在于墨西哥本土投资者的资本外逃所造成,而不是通常认为的外国投资者因墨西哥政局不稳而大量抛售比索所致。
我国目前已成为继委内瑞拉、墨西哥、阿根廷之后的第四大资本外逃国,因此,系统地研究我国的资本外逃问题,正确认识资本外逃的现状、途径及其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是当前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资本外逃的现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从1989年到1995年中国资本外逃的总额可能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约有500亿美元是未经政府批准的。
按照不同的统计口径,我国资本外逃规模有不同的结论,但都呈上升趋势:按照卡廷顿法(资本外逃额=国际收支表的错误码与遗漏额+私人非银行短期资本净流出额)计算,1990∀1996年我国资本外逃额达到816 68亿美元,同期外债增长额为749 76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额为1109 38亿美元,经常项目顺差为600 91亿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法(资本外逃额=经常项目顺差额+外债增加额+外国直接投资的净流入额-储备资产的增加额)计算,1990∀1998我国资本外逃的总额达到2717 15亿美元,同期外债增加额只有1047 41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额只有2247 52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额为1531 16亿美元,经常项目顺差为1191 32亿美元(见表一)。
可见我国外资和外债总额的一半以上是通过非常规手段流向国外的,其后果是弱化了我国为引进外资举借外债而付出的种种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金融课程期末论文
浅谈中国资本外逃的状况及问题
摘要:“资本外逃”是衡量一个国家信用的基本指标之一,许多国际金融机构以
及银行已经将资本外逃规模作为衡量贷款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资本外逃也是国际经济间比较普遍的现象,尤其在经济增速较快发展中国家。
所以估计和分析中国的资本外逃情况一直是经济界的热门。
资本外逃的负面效应很大甚至会危害经济健康发展。
本文主要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我国的资本外逃问题。
关键字:资本外逃经济增长风险市场改革
正文:
一、资本外逃的含义
资本外逃(Capital Flight)是一种非正常的资本流出。
一国资本流出(Capital Outflow)既包括“正常”的资本流出如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组合投资等,也包括“非正常”的资本流出即资本外逃,因此资本外逃的外延要小于资本流出。
它是指一国的资金(包括流入的外资和国内资金)在不能获取预期利润或面临较大风险时逃离该国;它可以采取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在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下实现。
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使大规模的资本外逃具备了可能性。
它往往发生在国内经济金融体制不够完善或对国内外资本存在差别待遇的国家。
与通常寻求高回报的国际资本不同,资本外逃往往发生在资本稀缺、投资回报率高的发展中国家。
资本外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逃避风险、逃税或避税,其最终结果都是为了追求高额利润。
资本外逃不仅会削弱政府的税基,减少财政收入,还会大量减少国内资金供应,使借款成本上升,阻碍投资;而且大规模的资本外逃会造成国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而诱发金融危机。
因此它成为了各国政府和众多经济学家殚精竭虑研究和防范的重要经济问题之一。
二、我国的资本外逃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在外国投资不断增加的同时,资本外逃的数量也在持续增长。
虽然我国长期实行严格的金融管制制度,资本跨境流动受到种种限制,但是还是会有相当一部分资本以各种合法和不合法的渠道流出。
有资料现实,90年代末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四大资本外逃国。
国内外学者也对具体的外逃数量作了各种估计。
虽然具体数量上有差异,但这些研究共同的结论是我国资本外逃数额相当巨大。
其中Gunter甚至估计从1984年到1997年,我国共有超过9千亿美元的资本外逃。
而进入21世纪后,虽然一段时间中国的资本外逃仍然持续增长,但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开始,汇率上升后,有学者估计资本外逃有所下降,甚至资本外逃出现了负数,即
有大量的热钱涌入。
资料来源:见文后参考文献。
有学者指出我国的资本外逃量与人民币预期升值率正相关,而与美元利率负相关。
这是由我国资本外逃极强的套利性决定的。
从学者估算的数据可以看出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几年里,我国的资本外逃规模到达顶峰。
我觉得这主要是和这段时间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有关。
因为中国资本外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移非法所得。
如贪污、受贿等所获得的资金,侵吞的国有资产,从事走私、贩私、诈骗、偷漏税所攫取的巨额财富,都构成了资产外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实现化公为私。
由于中国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国有和集体企业激励、约束和内部监控机制不健全,境内母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向境外子公司或外商转移资产、利润,使少数人在境外获得了更大的公有资产支配权、或直接化公为私。
相当一部分人由此获得了投资移民身份,在境外购买房地产,将子女送出国外。
(三)逃避管制。
比较突出的是规避投资管理和外汇管理。
由于中国对境外投资实行较为严格的审批制,一些企业或个人将资金未经批准转移或截留境外,企图投资获益。
(四)趋利避险。
较为突出的是,国内一些企业将外汇资金转移境外后又作为外资流回国内,以享受各种税收和其他优惠待遇,这也被称之为“过渡性”的资产外逃。
同时,当存在利差、汇差、收益差的情况下,为获取高收益,也会引起违规资产外流。
另外,当市场预期产币可能贬值时,为避免汇率风险,会形成资产外逃,出口推迟收汇、进口提前付汇就是企业比较常用的方法。
(五)转移个人财产。
由于担心私人合法资产被侵占,一些私营企业主采取抽逃资产或购买“绿卡”到国外的办法,将资产转向所谓“避风港”国家。
同时,由于中国仍然对资产项目严格管制,移民的财产只能汇出收益部分,而产金部分不能转移,也会引起变相抽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前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但同时国民收入分配中的问题也不断扩大,部分人拥有了大量资产。
根据组合资产理论,投资者都是趋于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组合。
虽然我国宪法规定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但很多持有大量资产的中国人担心自
己的财产的不到有效保护,而选择通过非法途径外逃资产以规避风险。
而且今年来某些权力阶层利用体制转轨中的漏洞和法制的不健全,从中获取大量耳朵非法财富。
加之,中国目前的贪污、受贿、走私和偷漏税等不法行为很严重。
这些大量不义之财也是资本外逃的源头。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2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大量的资本外逃。
而在2003年后,随着民众对人民币利率的看涨预期,大量的热钱涌入中国,加上FDI的持续增长,外资流入逐渐掩盖了资本外逃。
三、资本外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破坏国内资本形成,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期,国民经济已经持续快速增长了一段时间。
经济增长的后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本的推动,国内经济增长对
资本的需求很大。
这可以由“哈罗德-多马”模型G=S/K得出,当产出率
K一定时,资本积累率就成为决定一国经济增长G的唯一因素。
大量资
本外逃会消弱经济增长后劲,降低投资者信心。
而国家也在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放宽了民间资本的管制,加速了金融市场的流动。
如果不对这些资本使用方向加以诱导,必然导致资
本市场的混乱。
而且资本外逃也会导致逃出国的外债不必要的增长,损
害该国的税基,减少政府的税收收入。
尤其是“过渡性”资本外逃反而
加重了国家的投资成本。
2.影响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
资本外逃的一个严重后果必然是导致国内金融秩序的不稳定,消弱政府的货币政策能力,同时资本外逃的恶化也给政府对宏观经济的把握
和预测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
出现资本外逃时,本币一般也已经有贬值
的现象。
而持续大量的资本外逃造成资本和金融账户的逆差,使国家外
汇需求加大,促使本币继续贬值。
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控制,一旦我国
放宽资本账户,资本就会更大规模地外逃,甚至造成严重的金融危机。
外汇的减少,也会导致国内货币被动的紧缩效果,消弱中央银行对信贷
和货币流通总量的控制能力,出现更多不确定性因素。
3.严重的资本外逃会引发金融危机
1994年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8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很大程
度是都是由于本地投资者对本区域内未来预期的不看好而导致的资本
外逃引起的。
当然,我认为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而且我国对资
本实行了严格的监管,爆发大量资本外逃的几率不大。
但严重的资本外
逃往往爆发在很短的时间里,我们无法排除它在某个时候突然恶化而产
生的冲击力的可能。
最后,我觉得应对资本外逃的措施主要有: 稳定国内经济增长局势,增强投资者信心;建立统一高效的金融市场,加大对国内外资本的吸引力,继续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市场的应对能力;法律上明确产权保护,稳定私营企业主对
政策的信心;加强反腐,打击走私,严处“外汇黑市”和“地下钱庄”;加强金融账户监管。
其中最重要的,我认为是建立高效金融市场,放宽对金融市场的干预和抑制,减少国有资本对金融市场的控制。
近来,政府也在一直强调要盘活存量,放宽金融市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我想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让资金流向该去的地方,恢复经济结构平衡。
参考文献:
[1]王茹.浅析中国资本外逃现状.中国商贸,2011(12).
[2]张晗.难言资本外逃.证券市场期刊,2011(46).
[1]宋文兵.中国的资本外逃:1987-1997.
[1]田晓霞.中国资本外逃的经济分析.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1.
[2]王耀中.论我国的资本外逃问题及对策.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1年11月第114期.
[3]胡援成.中国资本外逃问题再思考.当代财经,2001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