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初中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1-08-22T16:23:18.950Z 来源:《现代教育教研》2011年第7期供稿作者:蒙异莹[导读]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蒙异莹(乐业县乐业二中广西乐业533200)
【摘要】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关键词】创新思维;培养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就是说数学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思维的创新是思维品质的最高层次,只有多种品质协调一致发生作用才能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注重知识来源,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新的数学教材中,每一章节在引入新的知识时,都非常注重新的知识来源,让学生知道要学新的知识是由于要解决新的问题的缘故。例如在引入有理数时,课本从温度,海拔高度,表示相反方向等多个角度,立体化地说明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有利于教学中的重结论轻过程向既重结论又重过程的方向发展。 2.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为讲而讲,学生容易乏味,激不起兴趣,在此情景下进行教学收不到好的效果,如果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之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好动、好胜的心里特点,才能促使学生的各种感观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例如,教学设计1:在新课《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验频率的统计规律性,我们可以如此设置问题:你知道电脑键盘上哪个键最长?你知道这样设计的原因吗?
学生对计算机的键盘可谓十分熟悉,但从来就没有意识到按键的长短设置也有学问。学生的情绪从惊讶到兴奋,在兴趣的驱动下转向自觉思索,这正是我们设计的目的之一。
通过创设学生十分熟悉的计算机键盘这一问题情境,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自主地去探索问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今后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3.动手操作,启迪创新思维
同样在新的教材中,课本亦相当重视提高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新的几何教材中,就有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际操作得出几何中立体图形的初步概念的实验课,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促进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用两个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出多少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若是凭空想象,那么学生很难得出完整的结论,这时学生就不得不动手比划一下,这样就可以得出完整结论了。这对促进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4.自主探究,发展创新思维
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教学中去。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如在教《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课前教师让学生准备四根木棒,长分别为7cm、5cm、4cm、2cm,取其中任意三根搭三角形,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然后再找一找其中规律,最后再算一算,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求知欲,促使学生去自学、去思考,从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要全面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 5.合作探究,激活创新思维
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为主线,以合作作为手段的互教互学互助活动。如教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时,一个正立方体能展开成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发表各自小组的见解,然后引导学生对比,学生不仅发现了十一种不同展开图形,而且还找到了正方体的展开规律,使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力量和合作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信心。
为了提高学生对有理数乘方的理解,减少运算中的差错,又提出了(-3)4与-34有什么不同?通过讨论学生表明了各自的见解:①底数不同;②意义不同;③读法不同;④结果不同;⑤一个有括号,另一个没有括号等。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间的探讨,归纳出如此完整的结论,使教师也大为吃惊,这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的力量。
6.严密叙述推理,培养思维的正确性
数学思维的发展首先是对概念的正确理解为基础,其次依赖于掌握,应用定理和公式进行推理、论证和演算。因而在理解掌握概念、定理、公式的同时,能正确表述(包括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并用它们进行严密的推理,做到步步有据是正确思维的前提,如果没有对概念的正确理解,思维将处于混乱状态。如果说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和正确而严密的表述是正确思维的前提,那么清晰明确的思维脉络,则是正确思维的保证。因而培养学生思维的顺序性显得非常重要。如:OB,OC是∠AOD内的两条射线,那么图中共有几个角?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对角的概念的理解,然后才是确定角的总个数。首先从射线OA数起,射线OA与其它三条射线可以构成三个角,再从射线OB数和其它两条射线可构成两个角……这样有序的数,便不重不漏,正确地得出角的总个数。掌握了这个顺序性后,再把问题加深,如∠AOD内有7条从顶点发出的射线可以构成几个角?在∠AOD内部有n条从顶点发出的射线呢?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顺序性思维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7.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在思维和解题中有“法”可循、有“路”可行。但有些学生往往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受到某些方法的局限,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影响了思维的灵活性,因而在教学中应设法克服学生的某些思维定势,注重多角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例如:解方程(1997-x)2+(x-1996)2=1如果按常规解法去括号、化简整理,难以奏效,但仔细观察、分析不难发现1997与1996的差恰好为1,把方程右边的1化成1997-1996并配以-x+x则可迎刃而解。原方程可化为(1997-X)2+(X-1996)2=[(1997 X)+(X-1996)]2化简整理得:2(1997-X)(X-1996)=0解得X1=1997,X2=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