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
关于医学心理学表述
![关于医学心理学表述](https://img.taocdn.com/s3/m/ac9c168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6c.png)
医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医学领域中与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学科,它探讨了患者的心理过程、行为和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以下是关于医学心理学的一些表述:
1. 定义: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医学实践中患者和医疗服务相关人员的心理过程、行为以及心理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目的:
-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医学心理学旨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促进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3. 患者心理过程的研究:
-关注患者在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反应,研究其情绪、应对机制、信念和态度等,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4. 患者-医生沟通:
-研究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了解沟通的质量对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5. 心理健康与患病关系:
-探讨心理健康与患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心理因素在患病、康复和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6. 疼痛管理:
-研究患者疼痛的心理机制,发展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提高疼痛管理的效果。
7. 心理健康干预:
-提供心理健康干预,帮助患者应对疾病、手术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8. 慢性病管理:
-在慢性病管理中发挥作用,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9. 病后康复:
-关注患者在病后康复阶段的心理需求,帮助其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身体状
况。
10. 团队合作:
-与医疗团队紧密合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包括心理社会支持。
总体而言,医学心理学在医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深入研究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提高医疗服务的效果和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提供支持。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7d72dac2da38376baf1fae25.png)
(一)观察法
1、自然观察法 是在不加任何人为干涉的自然情境中对人进行观察的方法 如:对MBD 日常行为的观察 优点:简便、不使被观察者产生紧张等反应,材料来源接近 生活实际。 缺点:费时、费力、结果有偶然性 2、控制观察法 是在预先控制观察的情境和条件下进行,结果带有一定规律 性、必然性。 优点:快、所得资料易作横向比较分析 缺点:易对被试者影响,不易获真实情况(六)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2、横向研究 横向研究是对相匹配的实验组和对照 组被试者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分析、比较, 或对相同背景的几组被试者分别采用不 同的心理干予以对各组被试之间反应的 差异做出分析研究。 在临床常被采用。
第六节 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
1、普通心理学:基础学科、医学心理学来源于此,如 心理现象、认知、意志、人格。 2、健康心理学:把心理知识用于预防保健,防止疾病 发生。 3、心理生理学:研究心理变化和行为活动对生理的影 响,是医学心理学的主要基础分支学科。 4、心身医学:研究心身疾病的发生,发病机制,诊断、 治疗、预防。 5、变态心理学(病理心理学):研究行为偏离,揭示 异常心理种类、产生原因、发病机制及演变规律。
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 生的动因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指建立在系 统观和整体观之上的医学模式 把人看成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综 合考虑致病原因。
产生背景及动因
1、疾病谱的改变 心脑血管病、肿瘤、意外死亡已取代传染 病,成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 率的前三位疾病,而这些病由生物、心 理、社会多因素引起,仅靠药物、理疗、 手术已不能满足治疗的需要。
医学心理学简单介绍
![医学心理学简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26ed79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2.png)
医学心理学简单介绍医学心理学简单介绍: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 )是一门从医学的观点研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精神障碍和人的身心疾病及其相关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
在英国被称为的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与在美国被称为的精神医学(Psychiatry)同义,与临床心理学(Clinical Psychology)近义,但各种学科名称所强调的侧重点或研究的历史取向有所不同。
医学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产物,是医学与心理学结合的边缘学科。
它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包括基本理论、实际应用技术和客观实验等内容。
医学心理学兼有心理学和医学的特点,它研究和解决人类在健康或患病以及二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一切心理问题,即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
如怎样克服过度焦虑,如何消除抑郁,医生与病人如何建立和谐的关系,等等。
现代医学心理学强调从整体上认识和掌握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主张把人看作是自然机体与社会实体相统一的存在物,是物质运动与精神活动相结合的统一体。
心理学错觉图人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生物有机体,而且也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从事着劳动、过着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
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与疾病,不仅与自身的躯体因素有关,而且也与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因素有密切联系。
临床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证明,有害的物质因素能够引起人的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有害的心理因素也能引起人的身心疾病(例如药物、酒精和其他精神活性物质等)能够治疗人的身心疾病,而良好的心理因素与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或作为身心疾病的治疗手段。
医学心理学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更大的实践意义。
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心理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作用方式、途径与机制,更全面地阐明人类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的本质,协助医学揭示人类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规律,寻找与丰富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与预防的更全面、更有效的方法,提高医疗水平,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5faabdcce2f0066f53322f9.png)
2.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3.记忆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4.想象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5.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15、会谈法可以分为________和结构式会谈。
16、 气质可以分为多血质、________胆汁质及_______。
17、意志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
18、心理健康的研究角度有,病理学、_________与“文化学”。
19、与意志自觉性相反的特点是_______与___________。
6.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7.意志
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8.人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9.动机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作为现代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0、根据测验方法,心理测验可以分为:________、操作法和________。
在整个记忆活动中,无论是对事物的记忆、保持和回忆,都是凭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的。
11、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包括:调查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行为学习理论
强调人的正常的和病态的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及其伴随的心身反应,都可通过学习过程而形成。学习是支配人的行为和影响心身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对行为学习各环节进行干预,就可以矫正问题行为,进而治疗和预防疾病。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41edd6cd5fbfc77da269b108.png)
1.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与疾病和健康关系的学科,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过程)和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人格结构的核心)3.医学心理学方法学的主要特点:基础理论的多样性、心理因素的主观性、研究对象的多科学属性4.医学心理学的量化方法:描述、序量法、间接定量、直接定量5.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诊断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晤谈法、问卷法)、心理测量法、个案法、实验法和相关研究法6.最早使用医学心理学一次命名其著作:Lotze RH洛采—弗洛伊德?主要理论流派1.精神分析学说: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来源于临床观察,弗洛伊德将观察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和解释,形成了有关心理结构和功能的一系列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潜意识,人格结构,性心理发展理论,防御机制理论和心理障碍的心理病理学理论等。
意识:与言语密切相关,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的那部分,能被自我意识所知觉。
潜意识: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主要内容是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事件。
前意识:当前意识不到但随时可能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即意识边界以外的某些心理内容,一旦注意的焦点扫描到那里,前意识的内容就可被意识到了,此时前意识转变为意识。
本我:存在于潜意识深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人们生物性的本能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其中,性本能对人格发展尤为重要。
自我:在婴儿期由本我产生,是与外部世界交往的唯一源泉,是人格中最重要的部分,自我的一部分是意识的,也有一部分处于潜意识水平。
超我:类似于良心与道德,具有良知、理性等含义,大部分属与意识的。
性心理发展理论: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自我防御机制:压抑、反向作用、置换作用、退行、投射、升华1压抑:最基本,包含在其他机制中。
医学心理学全套PPT课件
![医学心理学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9bde4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7.png)
动的生理机制。
心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03
通过实验、观察和调查等方法,探究心理与生理之间的内在联
系。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对心理活动影响
01
神经系统的作用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调节系统,通过神经元的相互连接和传递信
息,实现对心理活动的调控。
02
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同时也对心理活动产
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 心理应激反应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 括应激源的性质、个体的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等。
03
心理评估与诊断技术
常用心理评估工具介绍及应用场景分析
自评量表
如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 评量表(SDS)等,用于个体自我
评估情感状态。
投射测验
如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 (TAT)等,通过个体对模糊刺激 的反应来揭示其内心世界。
医学心理学全套PPT 课件
目录
• 医学心理学概述 • 心理生理基础 • 心理评估与诊断技术 • 心理干预与治疗策略 • 特殊人群心理健康问题探讨
目录
• 医学心理学领域前沿进展 • 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
01
医学心理学概述
医学心理学定义与发展
定义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 学科,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与疾 病中的作用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 用及规律的一门科学。
人工智能技术在心理干预中创新尝试
智能化心理评估
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治疗中 的应用
通过构建虚拟现实场景,模拟真实环境,帮助患者在 虚拟世界中进行暴露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开发智 能化心理评估系统,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5c70981d59eef8c75fbfb310.png)
图5—5 形状恒常性 (资料来源:Atkinson,1983.)
错觉
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回产生的某种固有 倾向性的歪曲知觉,包括几何错觉、形状 错觉、方位错觉等。
二、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memory)是指个体在头脑中积累和 是指个体在头脑中积累和 记忆 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二)思维的过程与形式 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 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 括 三种基本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总之,任何思维活动都是分析、综合、比 较、抽象和概括这些过程协同活动的结果, 并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问题是指一定的、未解决的目标。个体 运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 心理活动阶段,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就是 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的具体心理过程分为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四个阶段。
二、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情绪的分类
《礼记》七情说:喜、怒、哀、惧、爱、恶和憩。 生物进化观:基本情绪;复合情绪 伊扎德:复合情绪分三类,一是基本情绪的混 合,如兴趣—愉快;恐惧—害羞等;二是基本 情绪和内驱力的结合,如性驱力—兴趣—享乐、 疼痛—恐惧—怒等;三是基本情绪与认知的结 合,如活力—兴趣—愤怒、多疑—恐惧—内疚 等。
第二章 认识过程
• 一、什么是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cognitive process)是指个 体对来自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器官 加以选择、接受,在神经通路和脑中 进行编码、储存,确定其意义,并运 用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等过程。 等过程。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区别: 区别 ①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具有情景性、 激动性和暂时性的特点。 ②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 的感情,它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 性和持久性。 联系: 联系 ①历史上统称为感情。 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医学医学心理学
![医学医学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2e5dc6e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9.png)
THANKS
感谢观看
实践方向
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为提高心理健 康服务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05
医学心理学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医学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
文化差异对疾病认知的影响
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疾病的认知、解释和应对方式是否 存在差异。
跨文化心理评估
研究如何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准确的心理评估,制定适应 不同文化的评估工具和程序。
行为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
通过逐渐暴露患者于恐惧 或焦虑的刺激,帮助其逐 渐适应并克服恐惧或焦虑 。
厌恶疗法
通过给予患者一些不愉快 的刺激,如轻微的电击或 注射药物,以消除不良行 为或瘾癖。
松弛疗法
通过教授患者一些放松技 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 肉松弛等,以缓解紧张和 焦虑。
认知疗法
理性情绪疗法
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其非 理性信念和思维模式,以减轻
认知心理学理论
总结词
认知心理学理论强调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解 释和认知过程对行为的影响。
详细描述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到他们对 客观现实的认知和理解的影响。这个理论关 注个体如何获取、储存、处理和使用信息, 以及这些认知过程如何影响个体的情感和行 为。它认为认知过程是有意识的,可以通过 自我观察和实验来研究。
理治疗。
03
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法律责任与权益
分析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在提供服务时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和权益,为相
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提供参考。
06
医学心理学案例研究
案例一:抑郁症的心理治疗
要点一
总结词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是医学心理学中重要的案例之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439d7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b.png)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研究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B. 研究心理因素如何影响身体健康C. 研究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疾病的发展D. 研究如何通过心理干预提高治疗效果答案:B、C、D2. 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病人B. 医生C. 护士D. 所有与医疗活动相关的人员答案:D3. 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B. 心理因素与健康的关系C. 心理因素与治疗的关系D. 心理因素与康复的关系答案:A、B、C、D4.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答案:A、B、C、D5. 医学心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哪些?A. 临床医疗B. 健康教育C. 疾病预防D. 康复治疗答案:A、B、C、D6. 医学心理学在临床医疗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B. 提高病人的依从性C. 减轻病人的心理痛苦D. 促进病人的康复答案:A、B、C、D7. 医学心理学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B.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C. 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D. 促进心理健康答案:A、B、C、D8. 医学心理学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识别疾病的心理风险因素B. 提供心理干预措施C. 减少疾病的发生D. 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答案:A、B、C、D9. 医学心理学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帮助病人建立积极的心态B.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C. 促进病人的社会适应D. 减少病人的复发率答案:A、B、C、D10.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什么意义?A. 有助于医生更好地理解病人的需求B. 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满意度C. 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人性化水平D. 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科学性答案:A、B、C、D。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ab4c67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b.png)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一、医学心理学概述。
1. 定义。
-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2. 研究范围。
- 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 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
- 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 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 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二、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 定义: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探讨心理行为规律的一种方法。
- 类型。
- 自然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对个体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和分析。
例如,观察患者在病房中的日常行为。
- 控制观察法:在预先设置的情境中进行观察。
例如,在特定的实验房间内观察被试者对某种刺激的反应。
2. 调查法。
- 定义:通过晤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的方法。
- 类型。
- 晤谈法: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的交谈来获取信息。
晤谈时要注意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问清晰、避免诱导性问题。
- 问卷法:通过书面形式,让被调查者填写问卷来收集资料。
问卷设计要合理,包括问题的内容、顺序、措辞等方面。
3. 实验法。
- 定义: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研究方法。
- 类型。
- 实验室实验:在实验室环境中严格控制各种变量,对被试者进行实验研究。
例如,研究不同噪音强度对人的注意力的影响。
- 现场实验:在实际生活场景中进行实验,对变量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
例如,在学校环境中研究某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4. 心理测量法。
- 定义: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能力、人格及心理健康等心理特性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 常用心理测验。
- 智力测验:如韦氏智力量表,用于评估个体的智力水平。
- 人格测验: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用于了解个体的人格特征。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0e4ee5b127d3240c8547ef0a.png)
❖ 重视心身关系:1病因学 :生活方式---疾病关系 2目的:处理心理学问题 改善生活质量 3研究的进展:多层次 多学科
局限:人类心理复杂性与生物解释的局限性矛盾
❖其他理论
❖ 一 人本主义理论: 1代表人物 马斯洛(maslow A,1908---1970)
罗杰斯(Rogers CR,1902---1987) 潜能说 :潜能与环境矛盾说 自我论 :心理健康论 实际我与理想我
三 知觉的基本特性
❖ 知觉的选择性 ❖ 知觉的整体性 ❖ 知觉的理解性 ❖ 知觉的恒常性
对象和背景
四 观察与观察效果 五 感知与医学临床
二记忆
❖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识记、保持、 再认、和重现的过程
❖ 1记忆过程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识记 个体获取经验,记住事物的过程无意
识记与有意识记 保持 再认与再现
历史与现状
❖ 1、国外医学心理学史 1879年冯特在德国建立第一个心理物理实
验室 1900年freud s创建心理动力学派 watson JB sinnerBF 行为心理学派 1930年美国成立心身医学会,创办心身医
学会及心身医学杂志
1950年人本主义心理学 ROGERS C来访 者中心
1976年行为行为医学
1978健康心理学
2、内容:冯特---结构主义--- 弗洛伊德--格式塔---Watson JB—心身医学---人本主 义---行为医学---健康心理学
❖ 国内: 1979年医学心理学委员会 1980年医学心理学培训班 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1990年行为医学会 1993年心身学会
医学模式及转变
情感过程
❖ 情感过程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 持的态度在内心中所产生的体验和伴随的心 身变化 情绪与生理需要满足感有关 情绪具有情景性 情绪比情感强烈
2024版01医学心理学(一)
![2024版01医学心理学(一)](https://img.taocdn.com/s3/m/d579105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c.png)
思维决定语言的表达形式和内容。有什么样的思维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表达。同时,思维的发展也推动了语言的 发展。随着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入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语言的表达形式和内容也会更加丰富和准确。
06
情感与意志
Chapter
情感概述
1 2
情感的定义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 态度体验。
意识的概念与功能
监控功能
意识能够监控自身的认知、情感 和行为状态,以及周围环境的变 化。
调节功能
意识能够调节自身的认知、情感 和行为,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需 求。
意识的概念
意识是指个体对自我和环境的觉 知状态,包括对自身认知、情感 和行为的觉察以及对周围环境的 感知和理解。
整合功能
意识能够将不同的心理过程整合 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心理活 动整体。
个性心理
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 理特征和自我意识系统, 是个体心理的独特性表现。
心理状态
指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 的心理活动状态,如注意、 记忆、思维等。
心理实质的探讨
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活动与大脑的功能密切相关,是 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心理活动不仅受客观现实的制约,还 能主动地改造客观现实,具有主观能 动性。
表征功能
意识能够表征和解释自身和周围 环境的状态和意义。
04
记忆与学习
Chapter
记忆概述
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 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 再认)的心理过程。
记忆的作用
记忆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 有重要的作用,它是感知 觉、思维、情感和意志等 心理过和时间, 可以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a682ba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1.png)
心理免疫学原理及应用
心理免疫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 科学。
它发现心理因素可以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影响身 体健康。
心理免疫学在医学、心理学和免疫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 应用价值,如在心理治疗、疾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发挥 重要作用。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关系探讨
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之间存在密 切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医学心理学将在心理评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实 现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
全球化与跨文化研究
医学心理学将加强跨国和跨文化研究,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心理问题的共性和差异,为 制定更具普适性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常见精神障碍案例分析
抑郁症案例
患者长期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 碍等,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逐渐缓
解症状。
精神分裂症案例
患者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严重影 响社会功能,需长期药物治疗和康复
训练。
焦虑症案例
患者过度担心、紧张不安,伴有心悸 、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通过认知行 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改善病情。
约。
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导致身体疾病 的发生和发展,如焦虑、抑郁等 情绪障碍与心血管疾病、消化系
统疾病等的关系密切。
保持心理健康对维护身体健康具 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 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疾病
康复和预防疾病复发。
03
认知过程与情感调节机制
Chapter
认知过程概述及影响因素分析
认知过程定义
社会支持网络
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网络 ,提供情感支持、信息支 持和实际帮助,以减轻心 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策略选择依据
《医学心理学》课件
![《医学心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73092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8.png)
认知理论
详细描述
认知理论关注个体如何获取、存储、 处理和运用信息,以及如何影响其行 为和情感反应。这些心理活动在人的 认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结词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的认知出现 矛盾或不协调时,会产生心理上的紧 张或不适感,进而促使其寻求新的认 知来消除这种不协调状态。
详细描述
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 要分支,它认为个体的认知系统是一 个整体,当个体面临新的信息或情境 时,会努力保持其内部认知的一致性 。当出现认知不协调时,个体会产生 一种心理上的紧张或不适感,进而促 使其采取行动来消除这种不协调状态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心理生理学理论关注心理活动与生理 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心理 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该理论认为 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之间存在密切的 联系,如情绪状态、应激反应等都会 影响身体健康状况。
要点三
总结词
心理生理学理论认为情绪状态对身体 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如焦虑、抑郁等 负面情绪可能导致身体疾病的发生。
心理治疗
针对心理疾病患者,采用特定的心理 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 义疗法等,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缓解症状。
心理评估与诊断
心理评估
通过一系列标准化评估工具和方法, 对个体的心理状态、能力、性格等方 面进行全面的评估,为诊断提供依据 。
心理诊断
根据评估结果,对个体的心理状态进 行分类和诊断,确定其是否存在心理 障碍或疾病。
人工智能在医学心理学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心理评估中的应用
01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提高评估的准
确性和效率。
人工智能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02
通过机器学习等技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治疗方案,提
医学心理学考试题含答案
![医学心理学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d45c6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f.png)
医学心理学考试题含答案1.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答: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以及心理干预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中的应用的学科。
2. 心理应激与哪些疾病有密切关系?答:心理应激与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肿瘤以及精神疾病等有密切关系。
3. 什么是心理评估?答:心理评估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对个体的心理特征、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进行系统的测量和评价的过程。
4. 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系统家庭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5. 什么是心理干预?答:心理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过程。
6. 医学心理学在临床医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医学心理学在临床医疗中的作用包括: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疾病和心理状态,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改善其心理状况,促进康复;提高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改善医患关系。
7. 什么是心身疾病?答:心身疾病是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疾病,如高血压、胃溃疡、哮喘等。
这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个体的心理状态和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8. 什么是心理应激?答:心理应激是指个体在面对外界压力或挑战时,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适度的心理应激可以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但过度的心理应激则可能导致心理和生理问题。
9. 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答: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面对内心的冲突和焦虑时,无意识地采取的一些自我保护的心理策略,如否认、投射、合理化等。
这些机制有助于减轻个体的心理痛苦,但过度依赖则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10. 什么是心理康复?答:心理康复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其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过程。
心理康复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疾病带来的挑战,提高生活质量。
以上是医学心理学考试题含答案的完整内容,涵盖了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和临床应用等方面。
医学心理学专业介绍
![医学心理学专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a3bfa6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13.png)
社会心理学
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 用中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及变化 规律。
认知心理学
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学科,包 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 认知活动。
发展心理学
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 、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 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学
科。
实践教学环节
临床实习
在临床实习中,学生将接触到真实的心理 问题案例,学习如何进行心理评估、诊断
医疗卫生领域就业机会
医院心理咨询师
在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中,为患者提 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疾 病带来的心理困扰。
临床心理评估师
康复治疗师
在康复中心或疗养院中,为患者进行 心理康复治疗,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为医生提供诊 断依据和治疗建议。
心理健康服务市场需求
1 2 3
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熟练运用统计和测量技术,对心理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跨学科研究能力
具备跨学科研究能力,能够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合作和交流,共 同推进医学心理学的发展。
CHAPTER 03
教育培养目标
知识结构要求
掌握医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01
包括心理学基础、心理评估与测量、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
熟悉医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CHAPTER 06
专业挑战与对策建议
学科交叉融合挑战
挑战
医学心理学涉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要求从业 者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对策
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学生选修相关课程,提高 跨学科整合能力。
重要性
跨学科融合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患者心理问题,提高诊疗效果 。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015a924a336c1eb91a375d34.png)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2、医学模式:是指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总体认识,并成为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
3、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4、个案法:是对某现象的个例进行详细深入的调查研究的一种方法。
四、简答题1、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①心、身统一的观点②社会对个体影响的观点③认知评价的观点④主动适应与调节的观点⑤情绪因素作用过的观点⑥个性特征作用的观点2、心理的实质①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功能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③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五、论述题西方近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有构造主义心理学、功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皮亚杰学派、认知心理学。
其中,行为主义心理学是1913年产生于美国的一个学派,创始人华生提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应是人的意识,而应是人和动物的行为或对现实的顺应。
他把刺激反应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
否认遗传和本能,导致了他的环境决定论。
精神分析产生于1900年,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
他主张把无意识作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对象,并提出人格结构的理论、人的性欲理论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创本质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他们主张心理学必须说明人的本质,研究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他们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只研究行为,也反对精神分析并自称为心理学的“第三阵营”。
第二章感觉和知觉一、名词解释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
3、感觉的相互作用:指一种感觉在其他感觉的影响下发生感受性的变化。
4、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5、知觉的整体性: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有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6、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02e4b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d.png)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以及心理干预在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医学心理学的测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1. 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什么?A. 心理疾病的治疗B. 心理因素与健康的关系C. 心理测量工具的开发D. 心理疾病的预防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干预的常见方法?A. 认知行为疗法B. 药物治疗C. 支持性心理治疗D. 心理教育答案:B3. 医学心理学中,心理应激与哪些健康问题有关?A. 心血管疾病B. 消化系统疾病C. 免疫系统功能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判断题1. 医学心理学只关注心理健康问题,不涉及身体健康。
()答案:错误2. 心理干预在治疗慢性疼痛中没有作用。
()答案:错误3. 心理因素可以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结果。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医学心理学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答案:医学心理学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包括: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提高治疗依从性;通过心理干预减轻症状,如焦虑、抑郁;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在预防医学中,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减少疾病风险。
2. 描述心理应激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答案:心理应激可以引起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血压升高,长期应激还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增加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健康问题的风险。
此外,应激还可能影响个体的行为,如吸烟、饮酒,这些不良行为也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结束语:通过这些测试题,我们可以看到医学心理学在理解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希望这些题目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医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
简述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简述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a633939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04.png)
简述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医学心理学,这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词,其实是研究人类心理和身体健康之间关系的学科。
说白了,就是想弄明白我们的心理状态怎么影响身体,反之又如何。
这门学科里有个基本观点,就是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想想看,心情好时,整个人都觉得轻松,仿佛能飞起来;但要是心情不好,身体也跟着受影响,可能连个小感冒都不容易好。
就像俗话说的“心病还需心药医”,很多病不是吃药就能解决的,得先理清心里的那根线。
心理因素在疾病的产生和治疗过程中,简直可以说是个无形的推手。
比如说,有些人压力大,结果就得了高血压或者胃病,这不就是心理影响身体的最好证明吗?再说了,咱们很多时候也会因为心情而选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心烦的时候,想吃点好吃的,结果吃成了“心塞”的胖子,身体也跟着“崩溃”。
所以,医学心理学家常常强调,心理干预和治疗的重要性,帮助病人调整心态,才能真正改善身体健康。
就像捡到了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健康的大门。
再来聊聊心理治疗,大家一定听说过心理咨询吧?这可不是专门给你讲笑话的,而是帮助你理清思路,释放压力。
心理医生通过倾听和引导,能帮助你找到心里的“解药”。
生活中的小烦恼,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像小火苗,越烧越旺,最终可能变成熊熊烈火。
通过心理治疗,很多人能够重新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身心也逐渐恢复平衡。
就好比是在河里划船,风浪再大,只要心里有底,还是能找到岸边的。
再说说心理健康的维护,很多人觉得这事儿离自己远着呢,其实不然,咱们每个人都得重视起来。
就像每天刷牙洗脸,心理健康也得常常“打理”一下。
定期的放松、运动,或者跟朋友聊聊天,都是很好的办法。
生活中的小确幸,比如说喝杯喜欢的咖啡,或者看一部搞笑电影,都是调节心情的好选择。
心情好了,生活自然就变得更加美好,身体也跟着变得更加健康。
就像“心态决定状态”,保持积极心态,才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有些人可能对心理学有误解,觉得这是个“软性”的学科,没什么实际意义。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7238b4c8aa00b52acec7ca03.png)
医学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并研究如何预防、控制心理危险因素导致的疾病及利用心理保护因素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医学心理学的范围是什么?①基础研究。
其目的是探索和创建医学心理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②实践应用。
其目的在于运用医学心理学理论指导医学实践。
③教学任务。
其目的是普及医学心理学知识。
3、医学心理学关于健康和疾病的观点是什么?①强调心身统一的观点。
一个完整的个体应包括心、身两个部分,两者相互影响;但是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心身则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应的。
②个体与社会保持和谐的观点。
一个完整的个体不仅是生物圈里的人,而且也是社会圈的人。
③认知与评价的观点。
心理因素影响健康或导致疾病,不完全取决于该因素的性质和强度,还取决于个体对外界刺激的认知和评价,有时后者占主导地位。
④主动适应与自我调节的观点。
个体在与外界环境接触中,心理的主动适应和自我调节是个体与环境保持相对和谐、抵御疾病和保护健康的主要因素。
⑤情绪因素作用的观点。
情绪是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作用是通过对行为的调节使机体与外界环境适应。
⑥个性特征作用的观点。
个体在成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对外界事物形成一个特定的反应模式,构成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使个体在与周围的人和事的交往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第二章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①客观性原则:遵循客观性原则就是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即根据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来研究心理的本性、规律、机制和事实。
②发展性原则:在医学心理学研究中,不而且要看到其发展、变化的特征。
③系统性原则:必须从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去认识整体,着重研究各个过程、状态之间相互联系及其整合机制。
④理论与实际结合原则:必须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存在的实际,不仅要遵循相关理论及其方法,还要结合国情实际和民族特征进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相关研究:考察两个变量间是否有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在控制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因果研究的最主要的方法。
医学模式: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与行为方式。
前瞻性硏究:纵向研究的一种,是以现在为起点追踪到将来的研究方法。
回顾性硏究:纵向研究的一种,是以现在为结果,回朔到过去的研究方法。
潜意识:是指人的心理结构的深层,那些我们意识不到的,但却激发我们大多数的言语、情感和行为的原始冲动或本能欲望。
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为了对抗来自本能的冲动及其所诱发的焦虑,保护自身不受潜意识冲突困扰,而形成的一些无意识的、自动起作用的心理手段。
经典条件反射:又叫反应性条件反射,它是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形成的,是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的。
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它描述了有机体做出一个特定的行为反应,这个行为反应导致环境发生某种变化,即发生了一个有机体引起的事件。
强化:强化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一个理论术语。
强化是指一个具体的行为发生,有一个直接结果紧随着这个行为,导致了这个具体行为在将来被加强的过程。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觉阈限: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感觉的适应:感觉性可由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发生改变的现象叫感觉的适应现象。
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改变以后,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不变。
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回忆)。
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信息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某种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它本身并不是独立的心理括动过程,而是伴随心理过程并在其中起指向作用的心理活动。
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而微弱的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意志: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努力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气质:是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性格:是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把自己作为主体和客观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
健康:一个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是健全。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人在这种情况下,能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生命活力,而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
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心理应激: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应激反应: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
一般适应综合征:每一种疾病或有害刺激都有相同的、特征性的和涉及全身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是机体对有害刺激所作出防御反应的普遍形式,分为警戒、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焦虑:是应激反应中最常出现的情绪反应,是人预期将要发生危险或不良后果的事物时所表现的紧张、恐惧和担心等情绪状态。
退化:当人受到挫折或遭遇应激时,放弃成年人应对方式而使用幼儿时期的方式应付环境变化或满足自己的欲望。
心理防御机制: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当本我的欲望与客观实际条件出现矛盾而造成潜意识心理冲突时,个体会出现焦虑反应;此时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起作用,起到了暂时减轻焦虑的作用。
社会支持: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社会人和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
心理评估:是通过观察、晤谈及心理测验等手段对个体心理现象做出客观全面的描述。
行为样本:反映某项心理功能(或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征)的具有代表性的行为,筛选行为样本的过程就是测验内容标准化的过程。
心理干预: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
心理治疗是心理干项中最常用的方法。
心理治疗:也称精神治疗,是以医学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包括通过医护人员的言语、表情、行动或通过某些仪器以及一定的训练程序,改善病人的心理条件,增强抗病能力,从而消除心-身症状,重新保持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
异常心理:是指个体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发生异常改变,又称变态心理。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机制。
3.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4.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5.研究医疗过程中医患关系的特征及增进医患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6.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答:交叉学科:医学心理学与许多现有的医学院校课程,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各有关课程有交叉联系。
基础学科:医学心理学揭示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心理活动和生物活动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防的作用规律。
应用学科:医学心理学将心理行为科学的系统知识,包括理论和技术,结合医学实践,应用到医学的各个部门,包括医院、疗养院等。
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1.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
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意外死亡等已取代传染病成为主要死亡原因。
2.证明心理社会行为因素与目前导致人类主要死亡的疾病有关。
3.对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疾病的中介机制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4.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激烈,压力对人健康的影响越趋明显。
5.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
医学心理学方法学的主要特点1.知识面宽;2.理论性强;3方法抽象;4.对象广泛。
谈谈对当今医学模式转变的思考1.医学模式的定义;2.西方医学与生物医学模式;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4.医学心理学与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5.医学心理学对疾病与健康的思考。
从医学心理学角度谈谈对疾病与健康的思考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医学心理学始终坚持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看待健康和疾病关系,坚持整体观和系统论的观点,把人看成是一个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医学心理学,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1.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2.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3.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4.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内外环境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结构模式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功能相关的部分;本我是人格的核心,是人的心理经验中最原始的部分,是潜意识的,包括性本能冲动和原始欲望。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是现实的承担者,遵从现实原则。
超我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价值观点形成的按照至善原则行事。
简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潜意识、前意识三个层次。
症状产生的原因主要存在于潜意识层面。
意识是指那些在任何时候都被知觉到的心理要素。
潜意识是指人的心理结构的深层,那些我们意识不到的,但却激发我们大多数的言语、情感和行为的原始冲动或本能欲望。
前意识介于潜意识与意识之间。
简述观察学习的四个基本过程注意过程,集中观察所要模仿的行为示范,是基础;保持过程,把观察得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并储存在记忆中的活动;运动再现过程,通过自己的运用结合再现被模仿的行为;动机确立过程,多数有目的的模仿行为都需某种动机力量的支持。
观察、记忆和重现,如果没有动机推动和支持,都有可能不发生。
列举自我防御机制常用的自我防御机制有:压抑;抵消;反向作用;置换作用;固着;退行;投射;内射;升华。
简要回答狭义与广义行为概念的区别狭义的行为是指个体活动中可以直接观察的部分;广义的行为,将”行为”理解为个体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形式的运动,也包括主观体验、意识等心理活动和内脏活动,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内脏活动。
经典条件反射的特点强化:指环境刺激对个体的行为反应产生促进过程;泛化:反复强化的结果,某些与条件刺激相近似的刺激也可引起条件反射的效果;消退:当非条件刺激长期不与条件刺激结合,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消失的现象。
简述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并做出评价内容:潜意识理论:意识是那些在任何时刻都被知觉到的心理因素;潜意识:是指人的心理结构的深层,那些我们意识不到的,但却激发我们大多数言语、情感和行为的原始冲动或本能欲望;前意识:前意识介于前意识与意识之间。
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压抑、抵消和隔离、反向作用、置换作用、固着、退行、投射、内射、升华。
优点:开辟了无意识的研究领域;开辟了新的心理学的学科领域;对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缺点:该理论过分强调性本能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性本能的满足与否直接影响着人格的发展。
弗洛伊德提出人格发展理论的依据主要来自他个人的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很难重复验证。
什么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请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该原理来培养和塑造儿童的良好行为原理是:个体在某种环境中作出某种反应,不管有没有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如果之后伴随着一种强化物,那这个反应在类似环境中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
所以,在这种条件反射中,重要的不是反应之前的刺激,而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强化物),操作行为成了获得某种强化物的工具,所以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
塑造良好行为:根据行为强化理论内容。
简述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罗杰斯创立了”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他认为人基本上是诚实的、善良的、可以信赖的;提出”自我实现”的假定,相信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提出自我概念与理想自我;不主张使用精神疾病诊断中的术语表示心理失调。
分析行为学习理论的特点强调人的个性是一系列习得性行为的综合结果,可以解释和解决许多医学心理学问题;认为”错误的习得性行为”是某些疾病发生的原因;建立以行为学习理论为基础的行为矫正疗法对于改变各种不良行为促进个体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适应、协助治疗许多临床疾病特别是心身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理论存在的局限性。
应激的生理反应包括消化系统的反应,心血管系统的反应,内分泌系统的反应应激的心理反应包括情绪方面,认知方面,行为方面正常心理的标准保持完整、协调的人格状态,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保持协调一致性;心智水平和所处的年龄、社会层次相匹配;具有足够的自我认识的能力,能够应对环境压力的变化,在面对环境压力的时候保持稳定的心境、情绪;具备足够的社会功能,心理状态能够保证完成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其中包括对自身社会角色的规划、认识,采取有建设性的行为;保持良好的人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