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第1、2节盘式制动器检查

合集下载

中职教育一年级下学期《盘式制动器的检测》教学设计

中职教育一年级下学期《盘式制动器的检测》教学设计
总结
1、很多车辆,高速刹车抖动,都是因为刹车盘变形引起的。
2、刹车盘变形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使用不当引起的,比如长下坡过后,担心刹车盘高温,用水冷却。或者马上进行洗车造成。
3、刹车盘变形过后,如果刹车盘的厚度还远大于该车的使用极限,从节约出发,还是可以进行再加工进行维修的,不要浪费。
新授
(操作)
实训前准备
穿戴工作服、劳保鞋。
查阅维修手册、千分尺、游标卡尺、150件套、32件套、百分表等。
一、制动钳及活塞的检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步骤1
踩出制动活塞
检查缸体内表面是否有划伤、腐蚀、磨损或出现异物,如果出现任何上述情况都应更换缸体
步骤2
腐蚀及异物所造成的小损伤可用细金刚砂纸打磨内表面来消除,必要时更换缸体
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
任务名称
盘式制动器的检测
学校名称
授课教师
拍摄形式
绿幕抠像+操作
预计时间
8分钟
教学目标
知识
盘式制动器的检测
能力
测量中所有的工量具的使用
素质
严格按照检测流程进行严谨的检测
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汽车盘式制动器的拆装,通过拆装进一步加强了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认识。学完盘式制动器的拆装,我们将进一步的学习盘式制动器的检测,学会正确的去测量盘式制动器中制动盘的圆跳动,制动片的厚度检测,以及卡钳螺栓的保养。同学们在测量中必须严谨细致、精益求精,通过维修手册来判别各部件是否能继续使用。
步骤2
制动盘表面检查、是否有裂纹或过大的沟槽。
步骤3
使用百分表测量制动片表面跳动量、根据维修手册数据判断制动盘能不能继续使用(部分车辆为0.07)。

4.1盘式制动器检修-教案

4.1盘式制动器检修-教案

2、制动片
制动片一般是由钢板及其粘贴或铆接在制动钳上的摩擦材料构成。

二、盘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当制动液进入制动钳,压力足够大时,制动液将推动其内的活塞压向制动盘,使制动盘停止旋转。

2、初步训练布置任务:
根据盘式制动器进行对应检测,并进行记录。

分组讨论,小组交流:
学生分成两组依据布置的任务制定出项目实施计划,确定工作步骤
讨论
法、
演示
法;
实物
16


和顺序,并进行交流。

盘式制动器的检测
制动盘的检查
1、制动盘的外表检查
检查制动盘表面,若有轻微划痕,课通过修磨方法消除,较深划痕需进行磨削加工或换新件。

2、制动盘厚度的测量
用游标卡尺或外径千分尺测量,若超过使用界限,则必须更换新件。

3、制动盘轴向跳动量的检查
用百分表检测制动盘的轴向跳动量,若超过极限,可通过机加工修复或更新机件。

制动盘加工后的厚度不得超过8mm 。

制动片的检查
1、制动片厚度的检查
对已卸下的,可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

对未拆下的外侧的制动片,可通过轮辐上的检测孔用手电筒目测,对未拆下的内侧的制动片,可利用反光镜目测。

2、制动片磨损超限报警装置
弹簧传感式:当制动片磨损超限时,弹簧片与制动盘摩擦出声,利用声音报警。

3、强化训练
盘式制动器的检查
1、盘式制动器制动盘的检查
外表检查
厚度测量
项目
教学
法;
实物
20


轴向跳动量的检查2、制动片的检查
厚度的检查。

汽车底盘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二检修

汽车底盘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二检修

汽车底盘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二检修教案:汽车底盘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以汽车底盘中的车轮制动器检修为主题,教材选用《汽车维修技术》第四章第六节,具体内容包括:车轮制动器的结构原理、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车轮制动器的结构原理,理解其在工作过程中的作用;2. 培养学生掌握车轮制动器的检修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3. 培养学生遵守操作规程,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车轮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的掌握。

重点:制动器检修操作步骤的熟悉及安全注意事项的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汽车制动系统模型;2. 制动器检修工具;3. 安全防护用品;4. 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辆有制动故障的汽车,引起学生对车轮制动器检修的兴趣;2. 学生观察故障现象,讨论可能的原因。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利用PPT讲解车轮制动器的结构原理;2. 学生跟随教师讲解,理解制动器的工作过程。

三、示范演示(10分钟)1. 教师利用汽车制动系统模型,展示制动器的检修方法;2. 学生观看示范演示,掌握检修步骤。

四、分组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汽车制动系统模型;2.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制动器的检修操作;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五、随堂练习(5分钟)1. 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六、安全注意事项讲解(5分钟)1. 教师讲解制动器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2. 学生了解并遵守操作规程。

板书设计:车轮制动器检修步骤:1. 检查制动器外观;2. 检查制动器内部零件;3. 调整制动器间隙;4. 检查制动器工作性能。

作业设计:1. 描述车轮制动器的结构原理;2. 列出制动器检修的步骤;3. 简述制动器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车轮制动器的结构原理和检修方法,能够在实际操作中遵守安全规程。

2024年汽车底盘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一拆装

2024年汽车底盘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一拆装

2024年汽车底盘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一拆装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汽车底盘检修》教材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涉及车轮制动器的拆装。

主要包括车轮制动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车轮制动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学会正确拆装车轮制动器,并能独立完成检修任务。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车轮制动器的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车轮制动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拆装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汽车底盘模型、车轮制动器实物、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拆装工具、检修手册、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汽车制动故障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制动系统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车轮制动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强调拆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车轮制动器拆装的具体步骤。

4. 随堂练习(10分钟)5. 动手实践(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车轮制动器拆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7.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新型车轮制动器的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六、板书设计1. 车轮制动器结构组成2. 车轮制动器工作原理3. 车轮制动器拆装步骤4. 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简述车轮制动器的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2. 答案:参照教材第三章第二节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其他类型制动器的拆装方法,提高综合检修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车轮制动器的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2. 实践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3. 教学过程中的巡回指导和疑问解答。

一、车轮制动器的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1)拆装步骤:步骤1:检查并确认车辆已熄火,拉紧手刹,放置三角木。

步骤2:拆下轮胎,将车轮制动器暴露出来。

步骤3:松开制动器固定螺栓,取下制动器。

汽车底盘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二检修

汽车底盘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二检修

汽车底盘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二检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汽车底盘》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车轮制动器检修”进行,详细内容包括:介绍车轮制动器的作用与类型,分析制动器检修的重要性,讲解制动器检修的步骤与方法,重点探讨常见故障的排查与处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车轮制动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车轮制动器检修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汽车维修技术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职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制动器检修的步骤与方法,常见故障的排查与处理。

教学重点:车轮制动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汽车底盘模型、制动器实物、检修工具、投影仪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制动器检修工具、工作服、手套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辆出现制动故障的汽车,让学生思考制动器检修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介绍车轮制动器的作用、类型及工作原理;(2)讲解制动器检修的步骤与方法;(3)分析制动器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制动器检修操作,教师巡回指导;(2)针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解决;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制动器检修的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步骤。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道关于制动器检修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车轮制动器检修2. 内容:(1)车轮制动器作用、类型及工作原理;(2)制动器检修步骤与方法;(3)制动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4)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制动器检修的步骤,并分析一种常见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制动器检修的兴趣较高,但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规范现象,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汽车制动器技术的发展,了解新型制动器及其检修方法。

汽车底盘教案制动系检修

汽车底盘教案制动系检修

实习教案(首页)(代号B-4)编号:QD-0707-06 版本号:B/O 流水号:专业班共页图13-5 单向自增力式制动器示意图(2)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如图13-8 用调整螺母调整制动器间隙的方法示意图2.自动调整装置13-10 双向增力式制动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结构示意图13-11 双向增力式制动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调整杠杆结构(四)制动器的拆卸1)在拆卸前先检查制动蹄衬面厚度。

的厚度,如图13-14所示。

如厚度小于最小值图13-15 制动自动调整柱杆与调整器分开方法5)检查制动鼓的内径。

制动蹄左侧定位支柱7)拆卸前制动蹄。

图13-18 拆卸端帽图杆8)拆下制动调整拉杆弹簧和自动调整拉杆,如图9)拆下制动蹄回位弹簧。

10)拆下后制动蹄。

使用专用工具撬下端盖,如图13-20所示。

用尖嘴钳从驻车制动拉杆上拆下驻车制动拉索,13-21所示图13-22 拆卸C形垫片13)检查制动鼓与制动蹄衬片是否正常接触。

在制动鼓内表面涂上粉笔后,将制动蹄与制动鼓内表面贴合,进行研磨,如图14)拆卸左前或上部制动分泵。

用专用工具脱开制动油管,用容器接盛制动液,如图13-25所示拆下螺栓和制动分泵。

图13-24 检查制动鼓与制动蹄衬面接触情况15)拆卸制动皮碗。

16)检查制动分泵。

17)拆下制动鼓后放气螺塞。

(五)鼓式制动器的安装和调整1)安装制动分泵皮碗,如图2)安装左前或上部制动分泵。

图13-26 安装制动分泵皮碗图13-27 加装C形垫片5)安装制动蹄6)安装制动蹄回位弹簧。

7)安装左制动自动调整拉杆。

8)安装驻车制动蹄支柱。

在调整螺栓上涂抹耐高温润滑脂,如图13-28所示。

安装驻车制动蹄左侧支柱,如图13-29所示图13-28 涂抹耐高温润滑脂图13-29 安装驻车制动蹄左侧支柱9)安装前制动蹄。

10)用专用工具把张紧弹簧连接到前、后制动蹄上。

11)检查制动鼓的安装情况。

12)调整制动鼓蹄片间隙。

2024年汽车底盘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二检修

2024年汽车底盘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二检修

2024年汽车底盘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二检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汽车底盘检修》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车轮制动器的检修展开,包括制动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常见故障分析及检修方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车轮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了解各部件的作用。

2. 学会分析车轮制动器的常见故障,并能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3. 能够熟练操作检修工具,对车轮制动器进行实际操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车轮制动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检修方法。

难点:制动器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汽车底盘模型、车轮制动器实物、检修工具、多媒体设备。

学具:检修工具、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入制动器检修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

2. 理论讲解:a. 讲解车轮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b. 介绍车轮制动器的结构组成,强调各部件的作用。

c. 分析制动器常见故障及原因。

3. 实践操作:a. 演示制动器检修方法,强调操作要点。

b.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故障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实际操作题,检验学生对制动器检修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车轮制动器工作原理2. 车轮制动器结构组成3. 常见故障及原因4. 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简述车轮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b. 列举并解释车轮制动器常见故障。

c. 编写一份制动器检修操作步骤。

2. 答案:a. 略。

b. 略。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了解其他类型制动器的检修方法。

b. 探讨制动器检修技术的发展趋势。

c. 组织学生参加汽车制动器检修技能竞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车轮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2. 制动器常见故障分析及检修方法3. 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车轮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重点在于理解制动器如何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减速或停车。

汽车底盘精品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二检修

汽车底盘精品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二检修

汽车底盘精品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二检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汽车底盘检修》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车轮制动器检修二:检修”。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制动器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制动器检修流程,了解制动器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重点掌握车轮制动器的拆装、检查、维修及调整。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制动器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阐述其作用和重要性。

2. 学会车轮制动器的拆装、检查、维修及调整方法,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3. 能够诊断并排除制动器常见故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制动器故障诊断与排除,拆装及调整方法。

教学重点:制动器系统工作原理,检修流程,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汽车底盘模型,制动器系统示教板,检修工具。

2. 学具:制动器拆装工具,检修工具,常用测量仪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辆存在制动器故障的汽车,让学生分析可能的原因。

2. 理论讲解:(1)讲解制动器系统工作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其作用和重要性。

(2)介绍制动器检修流程,重点讲解拆装、检查、维修及调整方法。

3.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讲解制动器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制动器拆装、检查、维修及调整的实操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制动器系统工作原理2. 制动器检修流程1)拆装2)检查3)维修4)调整3. 制动器故障诊断与排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制动器系统工作原理。

(2)列举并解释三种常见的制动器故障现象及原因。

(3)绘制制动器检修流程图,并简要说明每个步骤的操作要点。

2. 答案:(1)制动器系统工作原理:通过制动器将车轮与地面产生的摩擦力转化为制动力,使汽车减速或停车。

(2)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1)制动不良:制动片磨损严重、制动盘磨损不均、制动油路故障等。

2)制动跑偏:两侧制动器制动力不均、某一侧制动器故障等。

3)制动异响:制动片磨损严重、制动片与制动盘之间有异物等。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汽车底盘的构成及其功能。

(2)使学生掌握汽车底盘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工作原理。

(3)培养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的维修方法及技巧。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分析汽车底盘故障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具备汽车底盘零部件的更换与维修技能。

(3)培养学生具备汽车底盘的整体维护与检修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兴趣。

(2)培养学生热爱汽车维修事业,树立敬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底盘的构成及其功能(1)传动系统(2)行驶系统(3)转向系统(4)制动系统2. 汽车底盘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工作原理(1)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2)行驶系统的工作原理(3)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4)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 汽车底盘的维修方法及技巧(1)传动系统的维修方法及技巧(2)行驶系统的维修方法及技巧(3)转向系统的维修方法及技巧(4)制动系统的维修方法及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汽车底盘的构成及其功能。

(2)汽车底盘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工作原理。

(3)汽车底盘的维修方法及技巧。

2. 教学难点(1)汽车底盘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2)汽车底盘故障的分析与诊断。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汽车底盘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和维修技巧。

(2)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汽车底盘的拆装、维修等实践活动。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运用PPT、视频等手段,直观展示汽车底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实物教学:展示汽车底盘零部件,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

(3)仿真教学:利用仿真软件,模拟汽车底盘的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五、教学进程安排1. 课时分配(1)第一章:汽车底盘的构成及其功能(2课时)(2)第二章:汽车底盘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工作原理(2课时)(3)第三章:汽车底盘的维修方法及技巧(3课时)(4)第四章:传动系统的维修(2课时)(5)第五章:行驶系统的维修(2课时)2. 教学活动安排(1)第一章:通过PPT讲解汽车底盘的构成及其功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汽车底盘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二检修

汽车底盘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二检修

汽车底盘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二检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汽车底盘》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车轮制动器检修二:检修”。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基本结构,掌握车轮制动器的拆装、检查、维修与调试方法,熟悉制动器故障的排查与处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车轮制动器的检修方法,了解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汽车维修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车轮制动器的拆装、检查、维修与调试方法。

教学重点:制动器故障的排查与处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汽车制动系统模型、拆装工具、检测仪器。

学具:拆装工具、检测仪器、维修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辆存在制动器故障的汽车,让学生分析可能的故障原因。

2. 理论讲解:讲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原理,重点介绍车轮制动器的检修方法。

3. 例题讲解: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制动器故障的排查与处理方法。

4.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车轮制动器的拆装、检查、维修与调试。

5. 随堂练习:针对检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与解答。

七、作业设计案例:一辆汽车行驶过程中,制动踏板逐渐变软,停车后检查发现右前轮制动器有异常磨损。

答案:可能原因:右前轮制动器间隙过大或制动片磨损不均匀。

处理方法:调整制动器间隙,更换磨损严重的制动片,检查制动液是否充足。

八、课后拓展延伸1. 了解其他类型制动器的检修方法。

2. 探究汽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的一般方法。

3. 延伸阅读:制动器检修技巧及案例分析。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车轮制动器的拆装、检查、维修与调试方法。

2. 例题讲解: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制动器故障的排查与处理方法。

3.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车轮制动器的拆装、检查、维修与调试。

4. 作业设计:分析制动器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汽车盘式制动器的检修》

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汽车盘式制动器的检修》

汽车盘式制动器的检修一、案例简介1、课程和案例基本情况《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并掌握汽车底盘各系统工作原理、零部件拆装、调整、检修的方法,掌握汽车底盘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养成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精心专注、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和独立正确处理汽车底盘系统各种机械故障的职业能力。

《汽车盘式制动器检修》是本课程的一个教学单元,通过15分钟的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盘式制动器的典型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再通过30分钟的实践训练,强化理论学习内容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汽车盘式制动器的检修工作,解决常见的盘式制动器的机械故障,养成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2、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思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关于“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的讲话精神,对照课程教学大纲,修改课程教学目标,挖掘教学内容,寻找思政课程与本课程的结合点。

积累思政素材,设计开展思政教育的教学环节,丰富授课手段,实施多样化、嵌入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德育与智育相统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表1 课程思政融入点二、教学设计(一)思政理念在教学中,围绕课程特点,从汽车底盘结构阐述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通过结构和原理的学习,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通过故障分析,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训练,帮助学生养成遵守规范、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过经典故障案例,帮助学生塑造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系列学习和实践,使课堂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二)学情分析教授对象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汽车机械方面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能够使用检修工具对汽车机械部件进行检修。

汽车底盘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一拆装

汽车底盘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一拆装

汽车底盘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一拆装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汽车底盘》教材第五章“车轮制动器”进行,详细内容包括:车轮制动器的结构原理、拆装步骤、检修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车轮制动器的结构原理,掌握其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会拆装车轮制动器,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3. 能够对车轮制动器进行简单的检修,判断其工作状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车轮制动器的拆装步骤及检修方法。

2. 教学重点:车轮制动器的结构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汽车底盘模型、车轮制动器实物、演示用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拆装工具、检修工具、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入,让学生了解车轮制动器在日常使用中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介绍车轮制动器的结构原理,分析其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2)讲解拆装车轮制动器的步骤和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1)教师演示拆装车轮制动器的过程,学生观看并记录关键步骤。

(2)学生分组进行拆装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实际案例,讲解如何判断车轮制动器的工作状态。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拆装后的车轮制动器进行检修。

七、板书设计1. 板书车轮制动器拆装与检修2. 板书内容:(1)车轮制动器结构原理(2)拆装步骤及方法(3)检修注意事项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车轮制动器的结构原理。

(2)列举拆装车轮制动器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案例一:行驶过程中,制动踏板踩到底,制动效果不佳。

案例二:制动踏板踩下后,制动器发出异响。

2. 答案:(1)车轮制动器结构原理的答案。

(2)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的答案。

(3)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给出判断结果。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汽车制动系统的前沿技术,了解新型制动器的原理和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车轮制动器的拆装步骤及方法。

汽车底盘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一拆装

汽车底盘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一拆装

汽车底盘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一拆装教案:汽车底盘教案——车轮制动器检修(一):拆装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材《汽车底盘维修》第四章第一节,主要讲述车轮制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拆装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车轮制动器的结构及其各部分名称和功能;2. 车轮制动器的工作原理;3. 车轮制动器的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车轮制动器的结构及其各部分名称和功能;2. 使学生掌握车轮制动器的工作原理;3. 培养学生具备车轮制动器的拆装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车轮制动器的结构及其各部分名称和功能;2. 车轮制动器的工作原理;3. 车轮制动器的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汽车制动系统实物模型;2. 拆装工具:扳手、螺丝刀等;3.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辆出现制动故障的汽车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制动系统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2. 理论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车轮制动器的结构及其各部分名称和功能,车轮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3. 实物展示:展示汽车制动系统实物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车轮制动器的结构。

4. 拆装实践:讲解车轮制动器的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拆装车轮制动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车轮制动器拆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答案讲解:讲解随堂练习的答案,分析车轮制动器拆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车轮制动器结构及其各部分名称和功能;2. 车轮制动器工作原理;3. 车轮制动器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描述车轮制动器的结构及其各部分名称和功能;2. 简述车轮制动器的工作原理;3. 列出车轮制动器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查学生对车轮制动器结构、工作原理及拆装方法的掌握程度;3. 拓展延伸:研究车轮制动器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性能,探讨提高制动效果的方法。

汽车底盘教案制动系检修

汽车底盘教案制动系检修

汽车底盘教案制动系检修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底盘制动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2.掌握汽车制动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3.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汽车底盘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原理;2.常见的汽车制动系统故障及检修方法;3.制动片的更换;4.制动油的更换。

三、教学过程1.理论讲解(1)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原理汽车制动系统是指由制动踏板、制动总泵、制动助力器、制动管路、制动器等构成的系统。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制动踏板操作,使制动器施加于车轮上,从而达到减速和停车的目的。

(2)常见的汽车制动系统故障及检修方法常见的汽车制动系统故障包括制动片磨损、制动油泄漏、制动器卡死等。

对于制动片磨损严重的情况,需要及时更换新的制动片。

对于制动油泄漏的情况,需要检查制动系统的管路和密封件是否有问题,并及时更换泄漏的制动油。

对于制动器卡死的情况,需要检查制动器的活塞是否卡住,并进行修理或更换。

2.实际操作(1)制动片的更换1)停车并熄火,卸下车轮螺栓,并将车轮拆下;2)拆下制动器的螺栓,并将制动器拆下;3)检查制动器内部的制动片磨损情况,如果磨损严重,需要更换新的制动片;4)将新的制动片安装到制动器上,并紧固螺栓;5)将制动器安装到车辆上,并紧固螺栓;6)将车轮安装回车辆,并紧固螺栓。

(2)制动油的更换1)停车并熄火,找到制动油蓄压器(一般位于发动机舱内),打开盖子;2)找到制动油油杯(位于车辆底部),将油杯旋开;3)通过制动油油杯进行加油,直至制动油满为止;4)将制动油油杯盖子旋紧,关闭制动油蓄压器盖子,完成制动油的更换。

四、教学评价1.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汽车制动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2.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识别和检修汽车制动系统的常见故障;3.检查学生在制动片更换和制动油更换等实际操作中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五、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汽车底盘制动系统的其他构造和工作原理;2.推广并指导学生对其他汽车底盘系统的检修方法。

盘式制动器的检修说课课件

盘式制动器的检修说课课件

任务 设计
教学 组织
教学 过程
教学 反思
1.任务分析 2.教学内容 3.学情分析 4.任务目标
5.重点难点
6.环境资源
2.盘式制动器规范的检修
重点
难点
1.盘式制动器结构组成
任务 设计
教学 组织
1.任务分析 2.教学内容 3.学情分析 4.任务目标 5.重点难点
6.环境资源
教学 过程
教学 反思
一体化教室
5.任务目标
6.重点难点 7.环境资源
知识目标
1.能叙述盘式 制动器的功用 和类型、工作 原理、组成。 2.能叙述盘式 制动器检修的 必要性。
技能目标
情感目标
1. 能独立完成 摩擦片的检查 与维护。 2.能独立完成制 动盘的检查与 维护。
1.提高自主学 习的能力。 2.提高团队协 作以及安全意 识。 3.贯彻7S管理 理念。
第四章汽车制动系 第二节盘式制动器
任务 设计
教学 组织
教学 过程
教学 反思
1.任务分析
2.教学内容
3.学情分析 4.教法学法 5.任务目标 6.重点难点 7.环境资源






动 制动系统 动


任务 设计
1.任务分析 2.教学内容
3.学情分析
4.教法学法 5.任务目标 6.重点难点 7.环境资源
任务 设计
教学 组织
任务实施
1.资讯
15min2.计划
3.决策 4.实施 5.检查 6.评估
教学 过程
教学 反思
头脑风暴法
交流、探讨、互补,制定初步方案 教师巡查,做好引导,掌握进度

盘式制动器检修的教学设计

盘式制动器检修的教学设计

汽车制动系统是关乎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部件之一,而制动系统失灵给驾乘人员带来的危险性可想而知。

汽车制动系统的维修和保养是汽车维修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次课程以汽车制动拖滞——盘式制动器的检修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设置真实工作情境来设计学习任务。

汽车制动系统的维修保养与其他零部件不同,汽车制动系统关乎驾乘人员的行车安全,对操作技能要求高,难度较大,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要细心、规范、谨慎。

1 学习目标1.1 学情分析(1)教学对象。

本次授课对象为汽车维修专业中级工二年级的学生(4个小组每组6人,共24人)。

(2)学习基础。

本课程是二年级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第一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汽车基本的构造、汽车维护、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及汽车维修设备使用的相关知识。

(3)学习能力。

学生已经能借助参考教材、技术手册等相关资料查阅汽车零部件维修中的技术要求信息的能力,能应用专业术语进行交流。

(4)学习态度。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喜欢学习与工作联系紧密的内容;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比较喜欢团队形式的学习,学生之间也有较好的合作意识,但是语言表达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个别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思维不够活跃,在课堂上有开小差的现象。

(5)学习方法。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适当引入现代化教学资源,使用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分组教学等教学方法及手段。

在授课时运用维修实例引入新课,辅以实车训练的方法,将现代多媒体与实体教具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不再枯燥地面对书本上的静态教学,使其更加直观地了解汽车故障现象,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具有一定挑战性,学生兴趣比较浓厚。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引导,在做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盘式制动器的检修内容。

(2)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能以多种形式展示盘式制动器检修作业方案,并能通过分析、讨论对作业方案进行评价;能根据工作任务合理选用工量具;能根据盘式制动器检修作业方案,独立、规范地进行盘式制动器检修的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组织教学 一、工具准备
悦动轿车一辆、百分表及磁力表座、开口扳手、轮缸活塞拆 装专用工具、气动扳手及21mm 套筒、外径千分尺,钢尺、抹 布、举升机、工具车。

二、项目实施
1、将车辆正确停放到举升机平台上。

2、安装泡沫垫块,同时撤下车轮挡块。

(注意垫块的安装
位 置,应正确垫放在汽车下部,两边距离举升机边缘约
4cm ,外 侧与汽车底部约平行)
3、举升车辆,当垫块与汽车底部刚发生接触时,应检查确认
垫块支撑点位置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应及时将车降下,及 时
调整,确保升车的安全可靠。

4、技工甲举升操作举升机开关,技工乙在车辆的另外一侧,
环视汽车周围,应无障碍物影响汽车举升。

5、将车辆举升至距离地面约20cm 左右时,停止继续举升车
辆,技工甲走向汽车前部,技工乙走向汽车后部,检查车体 的
前部和后部是否稳定可靠,如出现异常晃动,应立即停止 举
升汽车,将车辆降下,重新调整举升位置,没有问题后, 可
继续举升车辆。

6、将车辆举升至中位,同时技工甲与技工乙应检查举升机的
落锁情况是否正常。

(具体情况根据操作技工的身高而定, 大
约在胸口位置)
7、对车轮进行标记。

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2min
教师介绍这次教学 任务内容,学生了解
本次课学习内容。

8min
过图片介绍流
市讲授,学生认
真井,记好笔
10、拆下第一个螺栓后,不要将螺栓取下,将第一个螺栓
重新安装回去。

(将螺栓重新安装,目的是为了当拆下剩
下螺栓时,汽车车轮不会掉落)
11、将车轮拆下后,安全可靠的放置。

8、连接气动扳手,并校核气功扳手的正转或反转。

(注意,此时严禁将套筒连接到气动扳手上,防止由于气动扳手的卡扣松动,造成套筒的滑落伤人)
9、按照对角原则,拆卸车轮。

(气动扳手的转速调整,应按照正一反三原则,即拆卸时转速应调整在3左右,安装时转速调整在1左右,具体情况视气源压力而定)
14、检查制动分泵,应不制动液渗
漏。

检查制动活塞防尘罩,应无老
化,裂纹,损伤。

检查浮动销运转,
应无卡滞。

检查浮动销防尘罩,应
无老化,裂纹,损伤。

15、清洁制动摩擦片,检查摩擦片表
面无裂纹及异常磨损。

按箭头所示
用量具检查制动摩擦片厚度,前轮
(标准值:11mm,极限值:2mm)使
用钢尺进行测量,每个摩擦片均匀选
取3点进行测量。

16、清洁制动盘,检查制动盘表面无裂纹及异常磨损。

测量制动盘厚度:前轮(标准值:26mm,极限值:24mm)测量前,应清洁外径千分尺,同时,校核外径千分尺是否精确可靠,在制动盘圆周上均匀选取3点进行测量。

17、测量制动盘圆跳动(极限值:前后:0.05mm)。

安装磁力表座及百分表,确定磁力表座的安全牢固可靠,如图所示,百分表的表头应距离制动盘外缘5mm,安装百分表后,转动制动盘,观察百分表,圆跳动量应不大于0.05mm。

18、检查制动管路是否有老化,裂纹,损伤,隆起等,检
查制动管路各连接部位是否有制动液渗漏。

19、按照拆解的相反顺序进行安装。

20、对工作现场进行5s管理,清理,擦洗回收工具,用具。

课堂小结
主要总结本次课新授知识。

利用平台举手让学
生总结。

8min
四布置作业
学生写作业,教师在
线答疑。

2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