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无线通信教研中心硕士研究生导师王亚峰教授介绍
北邮信通院导师团队介绍-20110905
![北邮信通院导师团队介绍-20110905](https://img.taocdn.com/s3/m/40ee096ef242336c1eb95ee6.png)
责任教授:雷振明
• 助手:刘芳
• 成员名单: (15人)
雷振明、杨 张 洁、何 刚、周文莉、刘 芸、阎 庆、刘 芳 华 枫 琨、于德晨、陈陆颖、窦伊男、于
吴晓春、何大中、谢
• 科研方向:互联网信息流监测分析及控制
★与多所外国大学拥有合作协议和密切关系
– 日本东北大学
– 韩国汉阳大学 – 挪威科技大学 –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 丹麦奥尔堡大学
国际学者来访
国际学术会议(1)
与国外大学共同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 日本东北大学(已举办三届2008~2010 )
国际学术会议(2)
与国外大学共同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
兴、彭岳星、孙
• 科研方向:无线通信信号处理理论
责任教授:杨大成
• 助手:杨鸿文 • 成员名单: (11人) 杨大成、杨鸿文、常永宇、桑 张 林、娄培德
欣、王亚峰、李卫东、韦在雪、刘奕彤
高月红 • 科研方向:无线理论与技术
责任教授:蔡安妮、李学明
• 助手:门爱东、刘书昌 • 成员名单:(18人)
军事通信学
国家重点学科
博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在校生人数
★ 博士生:320+ ★ 硕士生:2100+ ★ 本科生:3700+
2012年硕士计划招生人数
工学硕士: 535人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军事通信学 全日制工程硕士: 511人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
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总数 229人
院士
511人人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师资队伍师资队伍专任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总数229229人人院士院士22人人教授教授副教授副教授49754975人人学术旗帜学术旗帜??周炯槃周炯槃教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信息通信领域德高望重的学术带头人信息通信领域德高望重的学术带头人??信息论信息论通信网理论通信网理论通信原理通信原理等多部等多部权威教材的编著者权威教材的编著者??刘韵洁教授刘韵洁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联合网络通中国联合网络通信信公司科技委主任公司科技委主任??chinanetchinanet的重要奠基人的重要奠基人??被美国被美国时代周刊时代周刊评为全球评为全球5050位数字英雄之一位数字英雄之一??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无线通信教研中心无线通信教研中心??多媒体技术教研中心多媒体技术教研中心??通信网技术教研中心通信网技术教研中心??泛网无线教研中心泛网无线教研中心??网络搜索教研中心网络搜索教研中心??宽带网络监控教研中心宽带网络监控教研中心??本科实验中心本科实验中心教研机构教研机构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现代信息理论现代信息理论??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宽带通信网络宽带通信网络??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搜索网络搜索宽带网络监控??宽带网络监控与多所外国大学拥有合作协议和密切关系与多所外国大学拥有合作协议和密切关系日本东北大学日本东北大学韩国汉阳大学韩国汉阳大学挪威科技大学挪威科技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外国合作大学外国合作大学国际学者来访国际学者来访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学术会议11?与国外大学共同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日本东北大学已举办三届20082010?与国外大学共同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韩国汉阳大学已举办三届20082010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学术会议22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学术会议33学术团队简介学术团队简介14个学术团队16位责任教授团队构成科研方向责任教授
北京邮电大学信通院教师详细名单及联系方式
![北京邮电大学信通院教师详细名单及联系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434bb1292af90242a895e54f.png)
男 男 女 男 女
0540 王文博 男
6 54 57 68 75 107 122 143 177 215 217 224 3 101 106 112 114 137 141 145 152 153 158 164 180 191 192 202 203 206 233 1
0653 陈佃军 男 2355 刘瑞芳 女 2661 楼培德 男 2590 全庆一 男 0652 孙全
0907 苏驷希 男 2560 田宝玉 男 2474 王晓湘 女 0892 王玉良 男 2986 望育梅 女 3333 徐国胜 男 3328 许文俊 男 3058 禹可
女
信息理论与技术中心 b028188@,yuke@ 信息理论与技术中心 信息理论与技术中心 信息理论与技术中心 信息理论与技术中心
jiyang@ zhisongbie@ pgong@ guo_li@ hezq@ ,caaclyh@ jrlin@ lxh121@ lujy@ lvtiejun@ emulous@ niukai@ sxsu@ tianbaoyu@ cpwang@ yuliang_w451210@ ymwang@ guoshengxu@ wjxu@ hongtao.zhang@ zhaozhe@ jpzhou@ cyfeng@
网络搜索中心 网络搜索中心 网络搜索中心 网络搜索中心 网络搜索中心 网络搜索中心 网络搜索中心 网络搜索中心 网络搜索中心 网络搜索中心 网络搜索中心 网络搜索中心 网络搜索中心 网络搜索中心 网络搜索中心 网络搜索中心 网络搜索中心 网络搜索中心 网络搜索中心 通信网技术中心
2797 徐雅静 女 2612 杨文川 男 2935 张闯 3154 陈光 2811 董远 3117 高升
女
TD-SCDMA HSUPA关键技术
![TD-SCDMA HSUPA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3d34002bed5b9f3f90f1cce.png)
TD-SCDMA HSUPA关键技术游思晴,李名科,刘兵,王亚峰,杨大成北京邮电大学无线通信中心 100876email:ysq6228@摘要:TD-SCDMA是我国政府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TDD模式技术,是3GPP 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支持高速上行数据速率的业务,在Release 6中提出了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
本文详细阐述了适用于TD-SCDMA HSUPA的各项关键技术,包括已经在3GPP会议上通过的基于Node B的快速调度、快速HARQ,以及正在讨论中的20msTTI与5msTTI共存的问题。
关键词:HSUPA、调度、HARQ、20msTTI、5msTTI1.引言欧洲主导的WCDMA,美国主导的CDMA2000以及中国的TD-SCDMA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三大主流技术。
TD-SCDMA作为我国政府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TDD 模式技术,是3GPP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适应移动网络中数据业务的高速增长,TD-SCDMA在Release 6中引入了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HSUPA)。
TD-SCDMA HSUPA是一些无线增强技术的集合,利用HSUPA 技术可以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使得上行峰值速率有很大的提高,并在上行链路得到更大的吞吐量。
从技术角度来看,HSUPA主要是通过引入新的增强专用信道(E-DCH)增强空中接口,并在UTRAN 中增加相应的功能实体来完成的。
从物理层来看,主要是引入HARQ(混合自动重传) 技术来增加数据吞吐量。
从整体结构上来看,主要是增强Node-B的处理功能,在Node-B 的MAC层中引入一个新的MAC - es 实体,专门完成 E-DCH的相关参数和HARQ 协议等相关处理,在高层和接口加入相关操作信令。
从帧长短方面,采用20msTTI和5msTTI共存。
从对20msTTI和5msTTI性能仿真方面看,在某些情况下使用20msTTI是有好处的。
05杨大成10纪越峰12纪红教师中文信息(1)X
![05杨大成10纪越峰12纪红教师中文信息(1)X](https://img.taocdn.com/s3/m/e5aaf34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6.png)
纪红团队团队研究方向:无线通信理论及技术(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technologies)宽带信息网络理论及技术(wideband information network theory and technologies)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与物联网(Mobile Internet and Internet of Things)光/无线通信与接入网(Optical and Wireless Access Network)网络测试与监控系统(Network Test and Monitor System)网络安全与算法优化(Network Security Algorithm Optimization)三网融合及电信增值业务(Three networks convergence and Telecommunication Value-added Services)数据挖掘及嵌入式应用(Data Mining and Embedding Application)1.纪红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邮箱:***************.cn●无线通信理论及技术●宽带信息网络理论及技术●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2.郭志刚教授***************.cn●光/无线通信与接入网●网络测试与监控系统●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与物联网网络安全与算法优化3.寿国础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cn●光/无线通信与接入网●网络测试与监控系统●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与物联网●网络安全与算法优化4.胡怡红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硕士*************.cn●光/无线通信与接入网●网络测试与监控系统●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与物联网●网络安全与算法优化5.高泽华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cn●移动通信●物联网●移动互联网6.孙文生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cn●网络应用技术●智能优化●数据挖掘●嵌入式应用7.李屹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cn●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与认知网络●泛在网络与物联网●软件定义网络8.李曦讲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cn●异构网络与认知网络●中继传输与协作通信●无线资源管理9.游向东高级工程师北京邮电大学硕士邮箱:*********************.cn●移动多媒体通信●嵌入式多媒体终端杨大成团队团队研究方向: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无线通信系统的规划与优化信息与信号处理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仿真方法1.杨大成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邮箱:***************.cn●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实现和应用●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化2.常永宇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邮箱:****************.cn●无线通信3.杨鸿文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邮箱:*****************.cn●无线通信4.袁超伟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博士邮箱:*******************●未来无线通信中的关键技术●现代信号处理理论●网络测试5.桑林教授、硕士邮箱:****************.cn●无线通信●宽带网络6.王亚峰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邮箱:***************.cn●无线通信系统基础理论●4G和5G的关键技术研究●无线通信系统性能评估●无线网络规划和优化7.张欣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邮箱:******************●无线传输技术●无线资源管理●空中接口跨层优化8.李卫东讲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cn●无线通信9.韦再雪讲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邮箱:****************.cn●移动通信技术●无线传播环境与传播模型●移动通信系统规划与性能评估●频谱管制技术与政策10.高月红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挪威科技大学博士邮箱:**************.cn●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无线通信系统的标准化和性能评估●网络演算理论及应用11.杨鸿魁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博士北邮学士和硕士副总裁威盛电子威睿电通**********************●无线通信系统●射频和混频信号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通信系统和架构设计●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12.贾东燕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邮电大学工学硕士邮箱:***************************.com ●无线通信工程●信息处理●网络搜索技术13.程卫东教授级高工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邮箱:****************************●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应用●测试技术●项目管理●质量控制●企业信息化技术纪越峰团队团队研究方向:●高速传输●融合接入●智能联网●信息处理1.纪越峰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cn●宽带通信与光波技术●网络理论与技术●通信中的智能信息处理2.邬贺铨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3.韦乐平教授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光纤通信、宽带网和接入网4.彭扬教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移动互联网平台及应用●内容分发网络●软件定义网络5.孙咏梅副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博士ym************.cn●异构接入与联网技术●安全通信技术●光交换网络6.乔耀军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cn●大容量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下一代接入技术7.田慧平副教授山西大学博士***************.cn●光波理论与器件●慢光机理与光缓存●光子晶体传感与微纳器件集成8.王宏祥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cn●光交换网络●有线与无线混合接入网络9.李慧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cn●全光交换网络架构●网络规划与优化10.黄治同讲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cn●数字图像处理●可见光通信11.顾仁涛讲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cn ●智能信息处理●数据分析与处理●网络编码与组播。
北邮考研复试班-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邮考研复试班-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复试经验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d707a3e5d5bbfd0a795673e2.png)
北邮考研复试班-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进行“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2017年,“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和“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学科群”两个学科群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学校始终肩负“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的家国情怀。
自1955年建校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全日制教育已经形成了信息背景浓郁、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软件学院、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现代邮政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光电信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民族教育学院、体育部等18个教学单位,以及网络技术、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感知技术与产业3个研究院,可信网络通信2011协同创新中心,并设有研究生院。
目前,学科专业已经涵盖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哲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涉及22个一级学科。
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取得了A+的优异成绩。
专业介绍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级学科,下设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电路与系统、生物医学工程、新媒体等硕士点,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广播电视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信息安全等本科二级专业。
该学科是一个基础知识面宽、应用领域广阔的综合性学科,涉及广播、电视、视频、电路、图像、电影、媒体、电磁场、信号处理、卫星移动视频等众多高技术领域。
北邮信通王文博导师组介绍
![北邮信通王文博导师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5f42f3aeefdc8d376ee32e5.png)
2
王文博教授
• 国务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 •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 工业与信息化部“ TD-SCDMA 科研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专家组 成员、中国通信学会理事、国防通信分委员会副主任 • 长期从事无线移动通信研究和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或作为 主研人完成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 部 863/973 项目等多项国家和部级科研项目,获原邮电部、信 息产业部、中国通信学会、北京市和教育部等多项科研和教学 成果奖励 • 已 在 包 括 国 际 国 内 权 威 学 术 刊 物 如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IEEE Trans.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 Vehicular Technology、电子学报 等国际权威学术会议上发表 200 余篇论文,提交技术标准文稿 70余篇,申请专利130余项,授权专利近60项。
12 10 8 6 4 2 0
已有成果数
IPR Domestic Academic Journal Paper IEEE Journal/ Transaction Paper Famous Conferences’ Paper
0 50 100 150 200 250
5
6
国家奖学金 助研津贴 实验室助管津贴 优秀论文奖 专利奖 提案奖 开发奖 先进个人奖 小蜜蜂奖
无线系统研究开发组 主要教师 彭涛、郭文彬、全庆 一、胡春静、孙卓
研究方向 认知无线电及其 应用 D2D通信与混合网 络 C-RAN与基站资源 虚拟化技术 软件无线电、无 线通信系统及应 用研发
专家:基站正下方辐射最小
![专家:基站正下方辐射最小](https://img.taocdn.com/s3/m/f6b6a67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f.png)
专家:基站正下方辐射最小
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副教授史广顺指出,基站发出的电磁波在空中传播时功率衰减很快。
隔着一座楼,信号会差很多。
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必然要求有足够的基站密度才能保证手机信号。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无线通信中心副教授王亚峰表示,很多人误以为如果距基站的距离相差十倍,辐射也会相差十倍,其实这是明显的误区。
辐射的强度与距离的二至四次方成反比,也就是说距离10米的强度是距离1米强度的一万分之一到一百分之一。
考虑到基站距离地面几十米的高度,真正的辐射强度远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大。
另外,基站正下方恰恰辐射最小。
中国移动天津公司网络优化中心总经理助理杨桐告诉记者,从操作层面上讲,基站的信号是以一定
的下倾角平面辐射的。
下倾角越大,覆盖越小,也就是说基站正下方其实是信号最差、辐射最小的地方。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郑侃认为,基站密度增大,单个基站服务面积减小,基站设备发射功率降低,辐射反而会降低;另外,基站密度大,手机信号强,发送功率也会降低。
“人们普遍感觉信号差的时候手机费电,就是这个原因。
”郑侃表示,发送功率降低,手机辐射自然也会减少。
中国联通网络公司天津分公司网络建设部副总经理王子楠认为,对于基站辐射的问题应理性看待。
目前我国基站的辐射标准是不高于每平方厘米40微瓦,而欧盟和美日的标准分别是不高于每平方厘米450微瓦和600微瓦,中国的标准其实比国际标准严格。
在基站设备的实际测试中,真正的辐射强度往往在每平方厘米5微瓦左右,这个强度比日常生活中微波炉的辐射强度还低。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83859bc784254b35eefd34a7.png)
此外,学院面向社会企事业单位培养“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在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学院的毕业生以良好的专业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踏实的工作态度颇受社会的青睐和好评。研究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本科生就业率达到99%左右,本科生考取研究生及出国深造的比例为50%左右。毕业生遍布全国信息通信领域的各大运营商、制造商、公司、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以及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许多毕业生在单位担任领导职务、承担重要工作,为我国信息通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信息工程系信息工程、应用数学(86~93)、信息科学(94)、自动化(95~96)
1997年~1999年
电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97~99夜大)
信息工程系信息工程、信息科学、自动化
2000年~2008年
电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自动化、信息安全(02~08)、数字媒体艺术(04~08)、智能科学与技术(06~08)
苗建松
泛网无线张平新一代无线通信基础理论与网络技术田辉、刘宝玲、陶小峰、
刘培植、康桂霞、王莹、
张建华、李立华、冯志勇、
崔琪楣、姜军、张治、
唐晓晟、陈佃军
周正短距离无线通信新技术蒋挺、黄小军、赵成林、
张陆勇、邹卫霞、陈萍
网络搜索郭军Web搜索理论与技术蔺志青、杨文川、张彬、
董远、张洪刚、刘刚、
徐蔚然、张闯、刘瑞芳、
学院以信息科技为特色,以突出的学科实力和明显的专业优势,在全国信息通信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重点建设的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学院拥有“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多个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承担完成了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和省部级等多项重点科研项目,也承担完成了大批横向科研任务,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零空间约束加强的多用户MIMO检测技术
![零空间约束加强的多用户MIMO检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d6b79d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4.png)
零空间约束加强的多用户MIMO检测技术
王亚峰;张峻峰;章健;杨大成
【期刊名称】《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5(28)6
【摘要】提出了1种用于多用户多天线系统(MIMO)下行链路的空分多址发送预滤波技术,通过在目前已有的基于块对角化的联合Tx-Rx MMSE算法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约束条件,使等效信道由块对角化矩阵变为完全对角化矩阵,就可以在发送端同时将多用户干扰(MUI)和用户内部各路数据流之间的干扰完全消除.对于完全对角化的1种常见的算法是信道反转,通过性能分析和仿真,可以看出所提算法比信道反转算法有更好的性能.
【总页数】5页(P79-83)
【关键词】空分多址;多用户干扰;块对角化;完全对角化
【作者】王亚峰;张峻峰;章健;杨大成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移动事业部【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9.3
【相关文献】
1.空时分组码MIMO系统的多用户检测技术 [J], 金奕丹;吴伟陵
2.SINR约束下的MIMO多用户下行链路预编码 [J], 张耀
3.降低多用户MIMO下行检测复杂性的联合发送技术 [J], 冯媛;谢显中;杨陶;杨永
记
4.多用户MIMO系统中基于单天线功率约束的功率分配方法 [J], 韩圣千;杨晨阳
5.SDMA-MIMO系统基于MMSE-RWBS的多用户检测技术 [J], 杜娟;王琪;崔微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邮通信方向的研究生导师都有哪些?
![北邮通信方向的研究生导师都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f6dd77e07cd184254a3535bd.png)
北邮通信方向的研究生导师都有哪些?一、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一)田宝玉、林家儒导师组:2)周炯槃,男,中国工程院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信息论奠基人,长期以来从事信息论、通信理论等领域研究,主持完成了“中国信息技术发展战略与政策”、“高速信息网中关键基础问题”等国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项;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原邮电部“七五”期间重大科研一等奖、原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专著《信息理论基础》、《通信网基础》分别获得原邮电部全国邮电院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原国家教委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原国家教委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等。
2)吴伟陵,男,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变参信道的信息传输、移动通信及信息理论与编码。
长期从事信息与通信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和承担973、863及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国家奖励两次、部级奖励四次。
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专利7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专著4本:《信息处理与编码》、《移动通信原理》、《通信原理》和《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
曾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信息论分会主席,广电总局科技部专家委员。
3)田宝玉,男,1946年8月出生;北邮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1982年获北邮信息论专业硕士学位;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数字移动通信、信源编码理论与技术;完成多项部队、国家、部级以及横向合作科研项目,多次获军队科技成果奖,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编写《工程信息论》、《信息论基础》(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通信原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等教材。
现任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
二)曾志民导师组:1)曾志民,男,1956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年北邮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见面会张平导师组介绍
![2013年北邮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见面会张平导师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589c36658fafab069dc029a.png)
研究室介绍
科 研 基 地
邓钢 (副教授)
姜 军 (副教授)
张 治 (副教授)
方向:通信仪器研究与实践 在读学生人数:硕士生68人
唐晓晟(副教授)
1、希望招募喜欢硬件、喜欢思考、动手能 力强、工作踏实细致、希望接触前沿硬件技 术并积极参与工程实践的同学。 2、希望招募编程及通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 对移动通信前沿技术及通信系统实现有兴趣 的同学。
足球比赛 拔河比赛
篮球比赛 圣诞节
新年晚会 羽毛球赛
温馨小屋 卫生评比
游泳比赛
乒乓球赛
希望小学 共建
党员活动
政府部门 重点高校 研究所
还有部分毕业生出国深造或就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18
谢 谢 关 注 欢迎各位同学报考WTI / 咨询电话:61198100焦老师 E-mail:jiaoap@
方向:移动泛在网络的业务架构、技术及应用 。 在读学生人数:博士生3人,硕士生12人
更偏向计算机科学和应用研究 希望招募喜欢编程、算法、互联网应用创新,知
胡铮 (副教授)
泛在网络研究室(网络层)
识面广,认可用户体验及社会化协同能带来巨大 创新潜力的同学.
方向:认知无线网络,异构网络融合 在读学生人数:博士生9人,硕士生36人
培养机制
导师负责与副导师制相结合。学生按项目进入各室各课题。 导师和学生联系紧密,各室导师每周与学生进行学术、工作、学习 交流至少一次,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
WTI研究所奖励机制
1、除学校、国家发放的助学金外,实验室会根据学生所做项目及在研究所 的表现(含考勤)每月给予津贴、午餐补助、活动经费、节日礼品等。 2、WTI研究所每年根据导师的评价及成果评选颁发优秀学生奖项。 3、WTI研究所注重人文建设,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帮 助学生解决问题,鼓励每位同学对WTI研究所的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多中继放大转发协作通信中的功率分配和中继位置联合优化
![多中继放大转发协作通信中的功率分配和中继位置联合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fa4c16d37f1922791688e867.png)
rt ( NR)a po i t n An lssa d smua ai o S p rxmai . ayi n i l— o
t n d mo s a e t a h r p s in f a t u — i e n t t h tte p o o a sg i c n l o t o r l i y p ro st e e u o e l c t n s h me ef r q a p w ral ai c e . m h l o o Ke o d :A l y a d fr a d c o ea ie d — y W r s mpi - n -o f w r, o p rt i v v r i , o e l c t n r ly p st n n e s y p w ra o ai , a o i o i g t l o e i
优化算法的闭式解。理 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表明 , 提 出的 算法大大提 高 了传统 策略 , 以不 同系统性 能 为优化 目标 的 自
关键词: 大转发 , 放 协作分集, 功率分配, 中继位置
A src:T e pp rs de o to t i t n b t t h a e t is aji pi z i a u n m ao
ma i z h y tm h n e a a i o oh al x mie te s s e c a n lc p ct f rb t l y p rii ae a d s lc in e a i g u d r te t tl at p t n ee t rl yn n e h oa c o p we o sri t sn h i h sg a - o- os o r c n tan ,u i g t e h g i n l t n ie
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信息与通信工程学
![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信息与通信工程学](https://img.taocdn.com/s3/m/c71bd4fdc8d376eeaeaa312b.png)
北京邮电大学2010 年硕士研究生拟录 取名单-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
考生编号 姓名 1.001E+14 艾华 1.001E+14 方涵 1.001E+14 刘津 1.001E+14 陈邓 1.001E+14 刘沛 1.001E+14 王素斌 1.001E+14 谢信乾 1.001E+14 王海玲 1.001E+14 姜潇 1.001E+14 张黎 1.001E+14 林珑婧 1.001E+14 张昕然 1.001E+14 李雪娜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Biblioteka 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 工程学院
LTE-A系统中继技术的研究
![LTE-A系统中继技术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3480b3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c.png)
LTE-A系统中继技术的研究
郑毅;李中年;王亚峰;杨大成
【期刊名称】《现代电信科技》
【年(卷),期】2009(39)6
【摘要】中继技术作为LTE-Advanced系统的关键候选技术之一,将为小区带来更大的覆盖范围和更高的系统容量,以及更廉价的网络建设成本。
对当前LTE-Advanced系统中的中继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
主要对中继的分类,资源复用方式和引入中继后的干扰情况做重点阐述。
【总页数】5页(P45-49)
【关键词】LTE-Advanced;中继;无线资源管理;干扰
【作者】郑毅;李中年;王亚峰;杨大成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邮电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3;N94
【相关文献】
1.TD LTE-A系统下的中继规划技术 [J], 郝龙
2.中继增强的LTE-A系统中路由选择算法的研究 [J], 乔明闯;赵国强
3.LTE-A系统中继网络中接入点选择算法的研究 [J], 乔世娇;乔明闯;陈晓军
4.中继技术在LTE-A系统的研究 [J], 钟颖
5.中继节点缓冲区对LTE-A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J], 徐啸涛;陈丽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邮考研复试班-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邮考研复试班-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考研复试经验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b9ae856ce45c3b3567ec8be2.png)
北邮考研复试班-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进行“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2017年,“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和“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学科群”两个学科群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学校始终肩负“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的家国情怀。
自1955年建校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全日制教育已经形成了信息背景浓郁、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设有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软件学院、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现代邮政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光电信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民族教育学院、体育部等18个教学单位,以及网络技术、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感知技术与产业3个研究院,可信网络通信2011协同创新中心,并设有研究生院。
目前,学科专业已经涵盖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哲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涉及22个一级学科。
学校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电子与通信工程取得了A+的优异成绩。
专业介绍电子与通信工程是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电子技术是利用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基础理论解决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仪器仪表及计算机设计和制造等工程技术问题;信息技术研究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处理、信号检测等理论与技术。
一种用于前向分组数据业务的新调度算法
![一种用于前向分组数据业务的新调度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0418792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16.png)
一种用于前向分组数据业务的新调度算法
王亚峰;杨大成
【期刊名称】《电子与信息学报》
【年(卷),期】2003(025)012
【摘要】该文通过分析前向分组数据业务中应用的各种调度算法的性能,指出调度算法的吞吐量和公平性之间必然存在着折衷关系.在满足给定的公平性要求的情况下,吞吐量累积分布函数曲线越靠近公平性准则,吞吐量越高.基于这个认识,该文提出一种新的调度算法,它可以通过调节参数来改变吞吐量和公平性曲线的关系.而且,从吞吐量和公平性曲线折衷的角度出发,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出一种近似最优解.
【总页数】7页(P1669-1675)
【作者】王亚峰;杨大成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无线通信中心,北京,100876;北京邮电大学无线通信中心,北京,10087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9.3
【相关文献】
1.前向分组数据业务中重传分组优先权的研究 [J], 王亚峰;杨大成
2.一种适用于宽带无线城域网实时业务的分组调度算法 [J], 张汉毅;粟欣
3.一种用于集群LTE无线系统中基于长时统计平均和瞬时峰值的自适应下行传输分组调度算法 [J], 储伟;杜玉淼;
4.一种适用于多业务场景的HSDPA分组调度算法 [J], 李玉玲;杜洪;樊滨温
5.一种用于无线网络中多服务的分组调度算法 [J], 林海峰;韦素云;刘云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判定LTE小区用户位置的新方法
![一种判定LTE小区用户位置的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1af921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f.png)
一种判定LTE小区用户位置的新方法
祁建纲;李中年;王亚峰
【期刊名称】《电信科学》
【年(卷),期】2009(0)4
【摘要】LTE中进行小区间干扰协调的基本前提是区分小区内部/边缘用户.现有的区分方法--RSRP单门限上报机制有诸多弊端,会导致用户位置信息在"小区内部"和"小区边缘"来回切换而形成"乒乓效应",产生大量不必要的空口信令开销,并对终端的功耗形成很大的负担.鉴于此,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RSRP双门限上报机制.新机制的引入解决了上述问题,提供了正确判断用户位置信息的更佳方法.
【总页数】4页(P74-77)
【作者】祁建纲;李中年;王亚峰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北京,100876;北京邮电大学,北京,100876;北京邮电大学,北京,10087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
【相关文献】
1.一种基于VoLTE用户感知挖掘全网无线异常覆盖区域的新方法 [J], 徐以蒙;李琦;刘红;黄涛
2.陶瓷设备颚式破碎机中的四杆机构最小传动角的位置判定及求解的新方法 [J], 吕冬青;余莉
3.判定平面立体棱线对投影面相对位置的新方法 [J], 李传奇
4.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LTE用户业务小区级分析方法研究 [J], 马兢;黄国晨;王浩
5.直线与曲线位置关系判定的一种新方法 [J], 毛伟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无线通信教研中心硕士研究生导师王亚峰教授介绍育明教育专注于北京邮电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始于2006,八年辅导经验育明教育徐老师赠言:你若盛开,清风自来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一)211 翻译硕士英语一、考试目的《翻译硕士英语》作为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入学考试的外国语考试,其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进行MTI学习所要求的英语水平。
二、考试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单项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MTI 考生应具备的英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英语阅读与写作等方面的技能。
三、考试基本要求1. 具有良好的英语基本功,认知词汇量在10,000以上,掌握6,000个以上(以英语为例)的积极词汇,即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2. 能熟练掌握正确的英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
3.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
五、考试内容本考试包括以下部分:词汇语法、阅读理解、英语写作和翻译四个部分。
总分为100分。
一.词汇语法1. 要求1【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doc/33748641dd36a32d72758129.html1)词汇量要求:考生的认知词汇量应在10,000以上,其中积极词汇量为5,000以上,即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2)语法要求:考生能正确运用英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
2. 题型:多项选择或改错题二. 阅读理解1. 要求1)能读懂常见英语报刊上的专题文章、历史传记及文学作品等各种文体的文章,既能理解其主旨和大意,又能分辨出其中的事实与细节,并能理解其中的观点和隐含意义。
2)能根据阅读时间要求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
2. 题型1) 多项选择题(包括信息事实性阅读题和观点评判性阅读题)2) 简答题(要求根据所阅读的文章,用3-5行字数的有限篇幅扼要回答问题,重点考查阅读综述能力)本部分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选材体现时代性、实用性;重点考查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和理解观点的能力;对阅读速度有一定要求。
三.翻译1.要求:考生能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英汉互译,译文需流畅自然,地道得体。
2. 题型:英译汉或汉译英四:英语写作1. 要求:考生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撰写一篇400词左右的记叙文、说明文或议论文。
该作文要求语言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恰当。
2. 题型:命题作文2【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doc/33748641dd36a32d72758129.html 240日语二外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旨在测试考生日语综合运用能力。
考核学生系统地掌握日语语言知识、语法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读懂一般难度的文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猜测生词词义,并理解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意图;能运用学过的语言知识,就熟悉的题材,写出语句基本通顺,内容完整的短文,能够基本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和情感。
累计掌握词汇量约2800个。
二、考试内容考试范围为除“听、说技能”以外的全部内容。
本考试由六个部分组成:“词语”、“语法”、“阅读理解”、“日译汉”、“汉译日”和“作文”。
1、词语共40题,20分。
测试目的是考核考生对词语的读音、当用汉字、意义、用法的掌握情况。
2、语法共15题,15分。
测试目的是考核考生基础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
3、阅读理解共15题,30分。
测试目的是考核考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既要求准确,也要求阅读速度。
阅读题的设问要点如下:(1) 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2) 上下文的逻辑关系;(3)文章的发展和结果;(4)隐含的信息;(5)重要语句的含义;(6)生词词义;(7)指示词所指代的内容等。
4、日译汉 1-2题,10分。
测试目的是考核考生对日语书面材料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安排1—2篇内容完整的短文, 要求考生将日文译成中文。
5、汉译日 5题,10分。
3【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doc/33748641dd36a32d72758129.html 测试目的在于考核考生常用句子的汉译日能力。
给出几个单句,要求学生将汉语译成日语。
6、作文 1篇,15分。
测试目的是考核考生的日语写作能力。
考试形式为命题作文,要求考生按规定写出一篇250—300字的短文。
三、试题结构试题采用客观性多项选择题和主观性试题相结合的形式。
客观性试题要求考生从每题4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主观性试题要求考生写出答案。
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00分。
241 法语二外一.考试大纲考试目的:综合考察学生对基础语法的掌握和运用程度,通过成绩反应学生的语言水平,从中筛选优胜者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学习法语的后续部分,即较高阶段。
二、试题结构类似于法语四级的题型,例如单选、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翻译及写作(暂不设听力)。
三、考试内容时态及各语式、介词、冠词、连词及连词短语、代词,阅读理解,翻译(中翻法、法翻中),写作(80-120字)。
243英语二外一、考试目的本试卷是为以英语为第二外语的学习者参加北京邮电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设计的。
该试卷旨在测试考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读、写、译的能力,要求考生较系统地掌握英语基础语法知识,具备5000左右的词汇量并掌握常用短语和搭配知识。
二、考试内容英语二外试题的难度相当于大学英语四、六级之间的水平,主要测试考生的词汇、短语、语法4【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doc/33748641dd36a32d72758129.html 和篇章结构知识以及阅读理解、翻译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本考试不包括听力和口语能力的测试内容。
三、试卷结构1、基本题型:试卷由词形转换、词汇和语法填空、阅读理解、完型填空以及英汉互译等部分组成。
2、本试卷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357英语翻译基础一、考试目的《英语翻译基础》是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础课考试科目,其目的是考察考生的英汉互译实践能力是否达到进入MIT学习阶段的水平。
二、考试性质及范围:本考试是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基础翻译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
考试的范围包括MTI考生入学应具备的英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英汉两种语言转换的基本技能。
三、考试基本要求1. 具备一定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经济、科技、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2. 具备扎实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功。
3. 具备较强的英汉/汉英转换能力。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的英汉/汉英转换能力。
试题分类参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本考试包括二个部分:词语翻译和英汉互译。
总分150分。
I. 词语翻译1.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准确翻译中英文术语或专有名词。
2. 题型要求考生较为准确地写出题中的30个汉/英术语、缩略语或专有名词的对应目的语。
汉/英文5【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doc/33748641dd36a32d72758129.html 各15个,每个1分,总分3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II. 英汉互译1. 考试要求要求应试者具备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和能力;初步了解中国和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背景知识,具备一定的英汉科技知识;译文忠实原文,无明显误译、漏译;译文通顺,用词正确、表达基本无误;译文无明显语法错误。
2. 题型要求考生较为准确地翻译出所给的文章,英译汉为250-350个单词,汉译英为150-250个汉字,各占60分,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英语翻译基础》考试内容一览表序号题型题量分值时间(分钟)1词语翻译英译汉15个外文术语、缩略语或专有名词1530汉译英15个中文术语、缩略语或专有名词15302英汉互译英译汉6【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doc/33748641dd36a32d72758129.html 两段或一篇文章,250-350个单词。
6060汉译英两段或一篇文章,150-250个汉字。
6060总计150180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是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
我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测试考生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水平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水平。
三、考试基本要求1. 具备一定中外文化、政治经济法律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2. 对作为母语的现代汉语有较强的基本功。
3. 具备较强的现代汉语写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的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能力。
7【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doc/33748641dd36a32d72758129.html五、考试内容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百科知识、应用文写作、命题作文。
总分150分。
I. 百科知识1. 考试要求考生对中外文化、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法律以及先进科学技术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2. 题型试卷提供25个名词概念,要求考生或者名词解释、或者选择判断。
每小题2分,总分5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II. 应用文写作1. 考试要求该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和背景写出一篇450词左右的应用文,体裁包括说明书、商务信函、备忘录、广告、简历等,要求言简意赅,凸显专业性、技术性和实用性。
2. 题型试卷提供应用文写作的信息、背景及写作要求。
共计4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III. 命题作文1. 考试要求考生应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写出一篇不少于800词的现代汉语短文。
体裁可以是说明文、议论文或应用文。
文字要求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恰当,逻辑清楚。
2. 题型试卷给出情景和题目,由考生根据提示写作。
共计6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六.答题与计分1. 要求考生用钢笔或者圆珠笔在考卷上作答2. 考试内容与相关分值“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内容一览表序号题型题量8【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doc/33748641dd36a32d72758129.html 分值时间(分钟)1百科知识25个名词概念501802应用文写作一段约450汉字的应用文写作403命题作文一篇800汉字的现代汉语文章60共计:150601数学分析一、考试目的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