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1节《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省优质课一等奖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也被称为“情境性教学”、“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所谓抛锚式教学,就是指教育者在教学时为学生创设具有真实性的学习情境并提出问题,并且将所要学习的知识放在在情境中,通过教师的帮助,使学生在解决了一个个生动而且真实的问题之后,达到了学习知识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使得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时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而建构的教学模式称为抛锚式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设置情境,引出问题(抛锚)—探究问题,分工合作(探锚)—交流评价,巩固练习(定锚)—课后反思,改进不足(思锚)
设计思路:
课堂的开始,通过视频朗诵《沁园春·雪》,并以图片展示我国北方的风光,让学生进行观察、讨论,接着抛出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开启本节课的学习,实现抛锚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以及活动探究等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得学生在探究问题时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教师通过教学帮学,实现在课堂中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位置转换。
课堂最后的环节,需要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以便学生知道自己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
教师也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加强学生印象。
课堂之外,对于本节课教师要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学生反映是否激烈,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教材分析:
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其它地区有明显差异,而且这种自然环境特征也导致人们的农业生产方式、生活内容与方式的不同。
同学们通过前面对中国的自然环境学习,掌握了基本的自然特征,但在学习时要注意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因果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读图描述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在北方地区地形图上找出本区的主要山脉、河流、地形区。
3.阅读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吉的气温和降水图,总结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阅读课文了解土壤特点分析气候与土壤对农业的影响
4.读图文资料总结本区的农业特色,试着分析农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读图、用图,进一步熟悉学生读图、用图的方法。
2.通过观察气温降水图,总结气候特点,进而分析对发展农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发展农业的优势与不足,培养学生前面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了解人们为应对春旱而采取的种种措施等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据图描述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利用地图识记北方的主要山脉、河流、地形区,了解农业特色。
【教学难点】
1.读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的气温与降水图分析北方各地的气候差异,并说出其主导因素。
2.理解华北平原春旱的原因,了解人们的应对措施。
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境,诗词导入
教师出示北方雪景图,配图朗诵《沁园春*雪》的部分诗词,体会“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学生观看图片,结合诗词,体会该地区冬季的气候特点。
教师引导:这些景观反映的是哪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反映了这个地区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引出冬季寒冷的北方地区。
【讲授】认识北方地区自然特征
板书:一、北方地区自然特征
教师引导设问:按照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今天我们将从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来认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派代表汇报小组成果。
教师:适当引导并及时提醒学生划重点内容,板书并提醒学生做笔记
板书:位置: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
地形: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顾我国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过渡: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错,能把北方的范围找出来,区域的位置确定下来
因此三大地形区能清晰可见,所以北方的主要地形我们也能确定,气候类型也没问题;下面我们来完成第10页活动题,通过活动分析,我们来认识北方的气候差异。
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地图,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交流讨论,完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学习。
全班交流展示,找代表填写板图,教师点拔提升:
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1.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2.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气温石家庄高于齐齐哈尔,石家庄寒冷时
间短,这是纬度位置的影响,齐齐哈尔纬度比石家庄高;降水石家庄冬夏季都多于齐齐哈尔,这是海陆位置的影响,石家庄距海比齐齐哈尔近。
3.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气温石家庄比延安高,原因是延安比石家庄地势高;降水石家庄比延安多,原因是石家庄比延安距海近。
教师点拨提升。
东北地区气温较低是因为纬度高;距海较远的地方降水少,距海近的地方降水多,是海陆因素造成的。
板书: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过渡:我们需要借助学习过的知识来思考现在的问题,学以致用;通过活动我们更加了解北方的气候;在气候、地形等影响下,北方是什么类型的土壤,成因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在书本中找出来。
板书:二、黑土地黄土地
学生:举手发言。
归纳并板书:
土壤:东北:黑土地(冷湿环境)
华北:黄土地(冲积扇平原)
教师小结:东北地区的冷、湿环境形成黑色土壤;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的黄色泥沙在下游形成冲积扇平原,逐渐形成今天的华北平原;所以东北是黑土地、华北是黄土地。
过渡:通过对北方土壤的了解,结合我们上学期学习过北方的耕地利用方式以旱地为主,会种植什么作物:农业生产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以及解决措施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阅读11页文字,了解北方的农业。
学生:阅读并发言。
归纳并板书:三、重要的旱作农业区(旱地)
1、主要的农作物: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
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2、问题:春旱
3、措施:南水北调、节水农业
【讲授】认识北方地区农业特征
【师生活动】:完成12页活动题:认识华北地区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教师引导思考:出示图片提出问题:北方地区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旱作农业区,都有哪些农作物?它发展农业有什么有利条件呢?又有哪些不利条件呢? 【活动】教师出示图片,学生据图探讨华北春旱的原因。
指导学生读图,引导学生得出如下结论:
华北平原春季气温回升很快,而降水量都很少。
由于这期间华北平原的气温较高,降水很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量很大,加上此时正值冬小麦返青,作物需水量很大,所以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所以经常会发生春旱。
图片展示解决措施:采取地膜覆盖、建塑料大棚,减少风干和水分蒸发;培育抗旱的新品种;种植耐旱的作物;打机井,采取喷灌等。
教师总结: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目前,国家采取了跨流域调水调节降水的空间变化、修建水库调节降水的时间变化等措施解决华北平原的春旱,但是从长远来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华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活动】情感升华:再次朗诵《沁园春•雪》
情感升华:再次朗诵《沁园春•雪》
课后习题
1.对我国北方地区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平原面积广阔
B.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C. 北方地区盛产温带水果,包括苹果、梨、杏、柑橘等
D.本区水热条件最为优越
2.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
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华北平原被称为“黄土地”,其中黄的原因是( )
A.土壤本身的性质
B. 工厂废水污染
C. 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的堆积
D.农作物的种植改变了土壤的性质
4.北方地区多旱涝的原因是( )
A. 冬季低温,河水结冰
B. 没有防洪抗旱措施
C. 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明显
D. 水土流失,河道淤塞,汛期行洪不畅
5.我国东北地区与华北地区相同的自然特征是( )
A. 河流都有很大的含沙量
B. 1月平均气温均在0 ℃以下
C. 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D. 都属于我国湿润地区
6.我国北方最缺水的农耕区是( )
A. 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山东丘陵
七、板书设计:
四、课后反思,改进不足
7. 效果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区域地理知识,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上还不熟,因此,要加强学生对地图的阅读和标注。
在做练习时,强化自然地理要素分析。
板书设计2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